《三峽》教學設計詳解
《三峽》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落實字詞,理解文意,熟讀成誦。
2.品析課文,引導學生領略三峽景色之美。
3.欣賞課文,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筆法之妙。
教學板塊:朗讀—品析—欣賞—背誦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由《三峽之歌》導入
二、 朗讀,讀出韻味。
1.聽讀。聽錄音,或聽教師泛讀,要求學生聽清字音,初步感受文章內(nèi)容。
教師提出如下字詞,請學生要注意讀準字音:
闕 曦 襄陵 沿溯 御 素湍 飛漱 屬引 哀轉
2.默讀,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讀懂文意。
結合課后練習三,解釋重點詞語:
重巖疊嶂(山崖和峰巒一層一層的。)
夏水襄陵(夏季,江水漫上兩岸的丘陵。)
乘奔御風(騎著快馬,駕著疾風。)
素湍綠潭(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深潭。)
絕山獻(極高的山峰。)
飛漱(急流沖蕩。)
清榮峻茂(水清,樹榮,山高,草盛。)
3.吟讀,要求讀準節(jié)奏,感受文章的音韻美。
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本文語句特點:本文多用四字對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讀起來收放有致,很有節(jié)奏感。四字對偶句一般二二停頓,如"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散句要根據(jù)意義來停頓,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三、梳理課文
1.分組分別找出描寫三峽的景物及相關語句。
板書:山 夏水 春冬景色 秋天景色
2、簡要說說作者是從哪兩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
山和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寫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
3、動情朗讀,學生自我體會語氣、語調(diào)、語速,體會景物特點 三峽山的特點是:連綿不斷、高聳峻拔。
夏季江水的特點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春冬:春、冬:清澈見底,奇異峻秀 搖曳多姿
秋:悲寂 凄涼 憂傷,令人傷感
4、為什么先寫山?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來寫呢?(結合課后題)
(提示學生從“峽”字的意思“有山有水的地方”延伸理解。)
四、品讀,讀出意味。
1.品讀課文,說描述性的話:同學們,三峽很美,那你覺得三峽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峽的 美,你看(聽) 。"的句式說一說嗎?
學生品讀課文,然后發(fā)言。如:
三峽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峽,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了天空,擋住了陽光。
三峽的水美,水以夏季為盛,你看,夏季水漲,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絕。水流湍急,有時皇帝的命令要急速傳達,才會有航船,這時候只要清早坐船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便可到江陵,即使騎著駿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三峽的激流美,你看,春冬之時,白色的急流回映著清光,綠色的水潭倒映著景物的影子。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動靜相雜,色彩各異,相映成趣,堪稱秀麗雋逸。 三峽的瀑布美,你看,在極高的山峰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讓我們仿佛聽到了那嘩嘩的水聲,感覺到了隨風飄灑到我們臉頰上細微的飛沫。
三峽的樹美,你看,在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它顯示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堅強的意志,給山水之間投進了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頓覺生意盎然。
三峽的猿聲美,你聽,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連續(xù)不斷,非常凄涼怪異?諘绲纳焦葌鱽碓程涞幕芈,悲涼婉轉,很久很久才消失。
三峽的漁歌美,你聽,漁人在唱:"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這歌聲唱出了哀婉的猿聲中旅人的悲涼心境,更加烘托出秋景的凄涼。
2.品讀課文,說理解性的話:同學們,三峽很美,文章分四段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三峽的山,三峽的水,三峽的春夏秋冬。你能各用一個詞概括出每一段所體現(xiàn)出的美的意境嗎? 學生品讀、討論、發(fā)言。如:
第一段大筆勾勒,總寫雄峻壯美的山勢,體現(xiàn)的是一種"雄壯"美。
第二段寫夏,描寫兇猛的水勢,體現(xiàn)的是一種"奔放"美。
第三段寫春與冬,描寫秀美的山水,體現(xiàn)的是一種"清悠"美。
第四段寫秋,描寫凄清的秋意,體現(xiàn)的是一種"凄婉"美。
3.品讀課文,說想像性的話:三峽的美哪里是文字能窮盡的!它還存在于我們的想像之中。同學們,下面我們來展開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峽美景,說一句想像的話。
學生品讀課文,展開想像。如:
三峽的云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霧,似煙非煙,似云非云,多么婀娜多情,多么幽深秀麗。
三峽的石美,你看,被中外地質科學家譽為"天然地質博物館"的長江三峽,簡直就是大自然恩賜的一個五彩繽紛的石頭世界。每一枚三峽奇石都形神畢肖、色彩斑斕,每一枚三峽奇石都是一首無聲的詩,一幅不朽的畫。
三峽的傳說美,你聽,"白帝城劉備托孤","巫山十二峰","神女峰的故事"美麗的傳說為美麗的三峽增添了神秘色彩,讓人心馳神往。
4、為什么作者能把三峽描寫的'如此美麗多情,因為
抓住景物特點,從各種不同角度寫景。
抓住不同的季節(jié),以動物、靜物相結合的方法來寫景。
凝聚自己深厚的感情來寫景。
寫山,抓住了連續(xù)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抓住了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進行描寫,寫出了三峽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5、作者在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欣賞贊嘆。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
6、再次誦讀課文:.因為如此美的山水,如此美的文字,如此美的手法,同學們在賞析之后定會有更深刻的體會.比賽當堂背誦.
7、結尾引用漁歌有什么作用啊?
寫出了三峽山高嶺連峽窄的特點,更反襯、渲染了三峽秋天凄涼蕭瑟的氣氛。在行文的過程中,如果恰當引用古人詩詞佳句,不僅可以準確地表現(xiàn)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強文章的文學性、可讀性,使文章更具音韻美。
8、文章最后的漁者歌謠體現(xiàn)了三峽秋景怎樣的特點? 寂靜凄清。
五、賞析靚點
1.著名語文教育家王尚文先生曾說:學語文不能"得意忘言",也就是說,一般人讀文章,只注意文章說了什么,而不注意作者是怎么說的。我們學習語文既要領會作者說了什么,還要注意他是怎么說的。下面我們合作探究《三峽》在寫作上妙在何處。用“《三峽》真妙,妙在 你看 "的句式簡要說明理由。
提示學法。
。1)可以從詞語、句式、修辭等方面品味語言。
。2)可以從表達方式、寫景角度等方面欣賞方章獨特的寫景方法。 示例:
(1)《三峽》真妙,妙在結構精巧,你看:全文按總安排內(nèi)容,先述三峽總體概貌,后分季節(jié)繪三峽風光,層次清晰。
(2)《三峽》真妙,妙在描繪角度變化多姿,你看:"素湍綠潭,回清倒影"這是俯視,"懸泉瀑布,飛漱其間"這是仰視。
(3)《三峽》真妙,妙在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你看:"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這是正面寫山的"高"和"連","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是側面烘托山的"高"、"連"和"陡"。
(4)《三峽》真妙,妙在語言凝練,你看:"清榮峻茂",一字一景,令人回味無窮,妙不可言。
(5)《三峽》真妙,妙在意境豐富,你想:"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這是奔放;"素湍綠潭,回清倒影"這是清幽;"高猿長嘯" ,"哀轉久絕"這是凄婉。
(6)《三峽》真妙,妙在節(jié)奏鮮明,你聽:整句與散句結合,齊整而不呆板,錯落而不凌亂。
六、背讀,讀出情味。
1.體會文章的情感:一山一水總關情,透過文章對山水的描繪,我們的心也同作者的心一起跳動。請同學們說說體會到的作者的心情。
如:"良多趣味"一句的意思"實在心中有無窮的趣味啊",作者面對春冬之時山光水色的秀麗奇絕,實在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欣賞、喜悅之情,而從筆下自然流露出來。
2. 請同學們帶著對三峽美景的欣賞、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背誦課文。
七、拓展提高
1、背誦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說說它和本文的聯(lián)系。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文章的第二段與這首詩的一、二句相印證,都表現(xiàn)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文章第四段與詩的第三句相對應,都是寫連續(xù)不斷的猿啼;文章的第一段則和詩中“萬重山”相應。
2、假如你是一位導游,請為三峽寫一段解說詞,可以加上舉世矚目的三峽水利樞紐。請盡量用上酈道元文中的句子。(提問交流,要求有感情)
示例:各位旅客,歡迎你們來三峽觀光。七百里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四季美景風格迥異。春冬之時,潭水碧綠,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飛懸;夏季水漲,江流洶涌;秋景凄寒,猿鳴哀轉。走進三峽人家,品嘗金黃蜜桔;登上三峽大壩,感受磅礴氣勢。多情的三峽風光,熱情的三峽人民,歡迎各位常游此地。
3、總結三峽的景物特點,給下面的對聯(lián)補出上聯(lián)。
下聯(lián):天高地厚華夏情。示例:上聯(lián):山險水急三峽景 ;山峻水清三峽美等。
4、對對聯(lián)——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靜
下句:岳陽樓壯美雄奇(桃花源和平寧靜)
七、總結: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篇優(yōu)美的古代散文,領略了三峽的秀美風光,品味了
詩人精美的語言,這趟三峽之旅,大家感覺如何?(“爽!”)
2、是啊,在文字中遨游真是怡然自得。老師真想對三峽說一聲:(屏幕顯示) 讀山,讀水,讀你千遍萬遍也不厭倦!
三峽風光無限好,留待大家明日游。
最后,讓我們在高聲誦讀中結束這趟輕松愉快的三峽之旅吧!
板書設計 《三峽》酈道元
山 山高嶺連,中間狹窄 ——高峻美 夏季 水勢浩大、流速迅猛 ——奔放美 水
春冬 水退潭清、風景秀麗秋季 水枯氣寒、猿鳴凄涼 ——清幽美 ——凄婉美
【《三峽》教學設計詳解】相關文章:
《三峽之秋》教學設計范文04-04
《船過三峽》教學設計03-04
《三峽》教學設計(集合15篇)06-02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必備教學設計02-25
小班教學設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