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選擇與安排》教學設計2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選擇與安排》教學設計2,歡迎閱讀與收藏。
選擇與安排
教學目的: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學習引用、列舉典型的文史資料來證明觀點的論證方法。
3、體會議論文語言的準確性與生動性。
教學重點:
理清作者思路,學習選擇與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引用、列舉典型的文史資料來證明觀點的論證方法。
教學設想:
學生自讀,理清文章思路,重點詞句的指導
運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任務:解題,理清文章層次
教學過程:
一、陳述
文章的寫作是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有不少人覺得這件事非常困難,歷事不少,無從下筆是很多同學都面臨過的難題。其中的緣由不外乎不會從自己的經歷見聞中選出有用的材料,不會驅遣所學的語言組成有說服力的文章。
朱光潛先生在《選擇與安排》一文中生動形象地幫我們解決了這一難題,只要我們認真揣摩此文,以后作文就不用抓耳撓腮,無所適從了。
二、介紹朱光潛先生
朱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國著名的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曾留學英法等國,攻讀過英國文學、法國文學、哲學、心理學和西方藝術史等,歷任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教授、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部委員等職。主要著作有-《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西方美學史》;譯作有黑格爾的《美學》,柏拉圖的《文藝對話錄》等。
《選擇與安排》寫于1943年,后收入1946年出版的專集《談文學》。
三、學生自讀課文
第一遍細讀,劃分出文中的生字詞;第二遍速讀,概括總結每段的段義,劃分出全文的結構層次。
1、字詞
菡()萏()疲癃()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有條不紊:有條理,有次序,一點不亂。比譬():比方。
烏合之眾:指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烏合:象烏鴉一樣聚集)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象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樣,一晃就消逝。
望風披靡():形容軍隊喪失戰(zhàn)斗意志,老遠看見對方的氣勢很盛就潰敗了。靡:順風倒下。
切()中要害:正好擊中弊病。
斬釘截鐵:形容說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鞭辟入里烘染因緣贅疣()()
適可而止:到了適當?shù)某潭染屯V梗贿^分。
臃腫繁蕪:過度肥胖,轉動不靈。多而亂。慳()吝:吝嗇
麻木不仁:沒有感覺,比喻對外界的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起承轉合:舊時寫文章常用的行文的順序,“起”是開始,“承”是承接上文,“轉”是轉折,“合”是全文的結束。
抑揚頓挫: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
層出不窮:接連不斷地出現(xiàn)。如:社會主義新生事物層出不窮。
縝密:周密,細致。整一附麗
醒豁:意思表達得很明顯。如:道理說得醒豁。
渲()染:比喻夸大的形容。烘托:陪襯,使明顯突出。
畫龍點睛:傳說梁代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壁上畫了四條龍,不點眼睛,說點了就會飛掉。聽到的人不相信,偏教他畫上,剛點兩條,就雷電大發(fā),震破墻壁,兩條龍乘云上天,只剩下沒有點眼睛的兩條了。
比喻作文或說話時在關鍵地方加一兩句重要的話,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
輕描淡寫:著力不多地描寫或敘述。談問題時把重要問題輕輕帶過。
試從文中找出以上這些詞語所在的句子,細細揣摩其作用。
四、文章結構層次
逐段列出大意
一總1、論說對材料加以選擇與安排能給材料一個完整有生命的形式。
二總2、論說選擇與安排的作用。
三分選擇3、說明選擇就必有排棄,列舉了“不知選擇”的通病及原因(不因割舍)
4、具體舉例論說如何選擇。
分安排5、論述好的文章要有好的布局。(安排)
6、論述想懂得布局的訣竅就須分析完美的作品。
7、完美作品在結構上須具備的第一個條件。
8、完美作品在結構上須具備的第二個條件。
四總9、說明本文只談了基本原理,變化運用要靠各人的巧思妙想。
五、小結
結構安排的特色:步步深入,層層剝筍
論述方法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先總后分最后予以總結,這樣有助于讀者消化和接受文中的觀點。
例如作者以戲劇、小說為例說明選擇的道理時,分三個層次逐步縮小論述的范圍,給人層層深入之感。先提出“在這無窮的人事關系中割出一個片斷來”,再從這劃定的小范圍來說明“一部小說或戲劇須取一個主要角色或主要故事做中心”,最后從一個角色或一個故事的細節(jié)來說,要求它有典型性。
這符合讀者在理解問題時的思路。
六、作業(yè):課后練習第二題
第二課時
學習任務:
1、文章問題要點。
2、引用、列舉的文史資料分別證明的觀點
3、文中運用的比喻所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yè),重溫文章安排的特色。
二、各段中的問題要點
1、第一段中的觀點是什么?文中運用了什么比喻句?說明的道理是什么?
明確:觀點:“將它們加以選擇與安排,這就等于說,給它們一個完整有生命的形式”。開門見山,第一句就擺出論點。
文中運用的比喻句:“材料只是生糙的鋼鐵,選擇與安排才顯出藝術的錘煉刻畫”,意在強調“選擇與安排”對于寫文章的重要性。
2、本段引用列舉的材料是什么?有何用意?
明確:引用:“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列舉:守財奴的形象
意在說明:異曲同工,各有妙處,故我們不能說后者對于前者是重復和抄襲。
3、第二段引用的材料是什么?運用的比喻?其用意、喻義是什么?
明確:引用英國小說家斯沃夫特的“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層次”,意在說明“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選擇,找最好的層次要靠安排,明確了選擇與安排在寫作中所起的作用。
以“用兵”為喻作文,用兵不在多,而在精,比喻文章選用的每一個意思或字句都必須是精銳。
用“擺陣勢”為喻,比喻文章的布局,說明要將選出的精銳(材料)按部就班,每一段都擺在最得力的位置,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效果,從而形象地論述了選擇與安排的重要作用。
4、第三段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引用:引用英國作家史蒂芬生的“文學是‘剪裁的藝術’”,說明選擇就必有排棄,有割愛的理由,指出“不知選擇大半由于思想的懶惰和虛榮心所生的錯覺”。
引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說明如何選擇。
比喻:用兵作喻,用“用兵致勝的要訣在占領要塞,擊破主力”來比喻寫文章要進行選擇,要有輕重之分。
類比:拿集中力量做好一件事跟寫文章進行類比說明如何進行選擇的道理
比喻:拿“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作喻
5、第四段列舉了哪些故事,說明了哪些道理?
明確:列舉了“劫生辰綱”“哈姆雷特”“嚴監(jiān)生”“妙玉”等故事,說明如何選擇的道理。
6、第五段中運用了哪些引用、比喻,說明了什么道理?
明確:先引兵家的“常山蛇陣”,再引亞里士多德《詩學》里關于戲劇結構的論述,點明兩者相通之處,說明“一個藝術品必須為完整的有機體,必須是一件有生命的東西。有生命的東西第一須有尾有路段,第二……貫穿于全體……”說明好的布局可以使文章獲得生命。
用兵家的陣形來比喻文章的布局,說明好的文章如同好的陣形,應該講究布局。
7、第七段中的比喻、列舉
明確:比喻:“幼芽生發(fā)出根干枝葉”,說明文章上文的意思生發(fā)下文意思,上文有所生發(fā),下文才有所承接,順著意思的自然生發(fā),文章才能成為完整的有機體,否則文章就會不通。
作者列舉章學誠在韓愈《送孟東野序》里挑選出的一個例子佐證了自己的觀點:自相矛盾。
8、第八段中的比喻
明確:“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有如照像投影的焦點”,說明主旨為重,其他為輕的觀點。
陳述:綜上,全文運用引用、比喻之處燦若繁星,無處不在,化枯燥的理論論述為生動有趣的論說,步步深入,層層推進,邏輯性強,易于讀者消化和接受。
三、寫作特點
1、類比推理,作文、用兵相對照。
類比推理是根據(jù)兩個事物在某些屬性上的相同或相似,從而推導出它們的其他屬性也相同的推理方法。易于為讀者理解和接受。
2、語言準確、生動
準確性首先表現(xiàn)在作者選用表達概念的詞或詞組時,非常明確,沒有模棱兩可的現(xiàn)象。
如:材料盡管大致相同,每個作家有他的不同的選擇與安排,這就是說,有他的獨到的藝術手腕,所以仍可以有他的特殊的藝術成就。
由“大致相同”到“不同”構成轉折關系,由此帶來了作家“獨到的藝術手腕”,因此也就有了“特殊的藝術成就”,里面使用了準確的概念,作出了準確的判斷,推出的結論也順理成章。
其次,語言的準確性還表現(xiàn)在對某些判斷加的一些必要的限定。
如:“在興酣采烈時,我們往往覺得自己所想到的意思樣樣都好,尤其是費過苦心得來的,要把它一筆勾銷,似未免可惜。”這里,“往往”就在事情出現(xiàn)的頻率上作了限定! 坝绕洹本驮谥T種情況中特別指向一種。這些限定性詞語的運用,使意思表達更加符合客觀實際。
語言的生動性主要體現(xiàn)在作者大量引用文史資料和運用比喻等方法上,這使作者的行文形象生動,富于變化。
四、小結
本節(jié)主要學習了課文中語言準確性和和生動性的特色,對文中運用的大量引用、比喻所包含的道理要搞清搞透,對作者對材料的選擇與安排藝術也要細細揣摩。
五、作業(yè)
課后練習第三題:
1、兩個“最”字,表達了重要和艱苦的程度,在“搜尋材料”和“選擇與安排材料”兩者中,強調了后者的重要和艱苦的程度。
2、“大致”,修飾“相同”,說明這種相同不完全吻合,有一定差別。
“獨到”,對“藝術手腕”作了修飾,表示因選擇與安排的不同,形成了作家特有的藝術手段。
“特殊”,對“藝術成就”作了修飾,表示因選擇與安排的不同,作家可以取得與眾不同的藝術成就。
3、“往往”,修飾“覺得”,表示經常會這樣認為。
“尤其”,修飾“費過苦心得來的”,表示特別是在此種情況下。
4、“最好”,對“分析材料”作限制,說明在各種材料中,沒有比這種更好的了。
“通常”,作修飾語,表示在一般情況下都是如此。
課后練習第四題:
第2段:用“用兵”來比喻作文,用兵不在多,而在精,比喻文章選用的每一個意思或字句都必須是精銳。用擺陣勢比喻文章的布局,說明要將選出的精銳(材料)按部就班,每一段都擺在最得力的位置,才能發(fā)揮最大的效用。
第3段:再次用“用兵”作喻,用“用兵致勝的要訣在占領要塞,擊破主力”來比喻寫文章要進行選擇,要有輕重之分。
第5段:第三次用“用兵”作喻,用兵家的陣形來比喻文章的布局,說明好的文章如同好的陣形,應該講究布局。
這些比喻的好處是,能將抽象深奧的道理寓含在形象的論述之中,使讀者易于理解道理,行文也顯得生動活潑,耐人尋味。
課后練習第五題:
1、“就普遍情形說”可以刪去嗎?為什么?
不能刪去。因為作者所說的這種情形是就一般情況來說的,還存在著特殊的情況。如果刪去,就排除了特殊的情況,不符合客觀實際了。
2、“醒豁”在這里的意思是什么?
“醒豁”在這里的意思是:意思表達得清楚。
3、“畫龍點睛”的比喻說明什么道理?
比喻在文章最關鍵的地方使用精辟的語言點明主旨。
4、文中說“輕重倒置在任何藝術作品中都是毛病”,又說“不過這也不能一概而論……”,這兩句話自相矛盾嗎?為什么?
并不矛盾,因為前一句話是指一般情形,后一句話是指特殊情形。
【《選擇與安排》教學設計2】相關文章:
合理安排時間教學設計12-26
《2》的教學設計01-20
《練習2》教學設計04-20
《練習2》教學設計05-23
《找規(guī)律》教學設計(2)11-11
《認一認2》教學設計04-08
《小鬧鐘》教學設計2篇07-26
《小鬧鐘》教學設計(2篇)08-05
無法選擇的說說2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