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詩歌教學設計

時間:2022-12-08 17:48:3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詩歌教學設計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詩歌吧,詩歌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那么什么樣的詩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歌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詩歌教學設計

詩歌教學設計1

  詩歌《小畫家》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nèi)容。

  2、豐富幼兒知識,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二、教學準備:

  1、了解有關動物冬眠的知識。

  2、識別各種動物腳印。

  3、準備電腦課件:a、序;b、觀察;c、詩歌;d、仿編;e、游戲

  三、教學過程:

  1、引出詩歌(課件--序)

  秋天里,楓樹爺爺畫了一幅很美的畫,染紅了大地,染紅了天空(課件展現(xiàn)出秋天楓樹景象,楓樹爺爺滿臉笑),冬來了,北風呼呼地吹,吹走了楓樹爺爺?shù)漠嫞瑮鳂錉敔攤臉O了(課件出現(xiàn)北風吹來,樹葉卷走,楓樹爺爺皺了眉頭),天越來越冷,你們看,天空里下起了什么(雪絨花音樂起,課件展現(xiàn)下雪場景,同時伴有風雪聲)。

  (評析:以景激趣,引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學習詩歌

  a、觀察: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來了一群小動物(雪絨花音樂停,踏雪聲起),他們來干什么?他們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呢?(課件逐一出現(xiàn)小雞、小貓、小鴨、小馬,分別在雪地里留下的腳)

  (評析:用創(chuàng)設好的情景,直接揭開課題,簡單,直接)

  b、提問,引導幼兒討論,想象

  ·誰來到了雪地里?(小雞、小鴨、小貓、小馬)

  ·它們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腳。

  ·它們的腳印象什么?(小雞的腳印象小草、竹葉.....;小貓的腳印象梅花、餅干........;小鴨的腳印象楓葉、雨傘......;小馬的腳印象月牙、耳朵......)幼兒大膽想象。

  (評析:讓幼兒暢所欲言,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是學習的主體)

  ·這些腳印就象一幅畫,我們畫畫要用筆、顏料,可小動物畫畫是不用顏料,也不用筆的,那它們的畫是怎樣畫出來的呢?(在地上走幾步就成了一幅畫)

  ·我們怎樣夸它們(真不錯、頂呱呱、小畫家......)

  c、是誰在說話呀?小貓問:“小雞小雞,你們的好朋友青蛙呢?”小馬說:“是呀,青蛙怎么沒來”,小雞、小鴨說:“我們也示知道”。

  d、小青蛙上哪去,孩子們,你們說說,青蛙怎么不參加呢?(冬眠去了),原來,小青蛙躲在洞里睡著了(課件一角出現(xiàn)油中睡覺的青蛙)

  e、你們說說還有哪些動物是冬眠的動物呢?

  (評析:自然而然地將動物冬眠的知識引入課題)

  f、楓樹爺爺笑哈哈地說:“小動物的畫真美,我再也不傷心了,我要把你們編進詩歌里”由楓樹爺爺朗育詩歌,幼兒欣賞。

  g、“孩子們,你們和楓樹爺爺一起來夸夸這些雪地里的小畫家吧!”(幼兒學習詩歌)

  (評析: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中很快學會了詩歌)

  h、楓樹爺爺會編詩歌,我們也試著編一編,幼兒可更換詩歌中部分內(nèi)容,學習仿編。

  3、仿編詩歌

  還有些小動物,蛇們的畫也很美,我們能不能把蛇們也編進詩歌里呢?誰來試一試(課件中出現(xiàn)小羊、小狗、小豬、小象、小熊)幼兒仿編詩歌。

  (評析:教師的問題讓幼兒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整個活動的氣氛隨幼兒思維的活躍而活躍起來)

  4、游戲:《幫小畫家找畫》

  小動物們很不錯,畫的畫都有自己的特色,可粗心的小畫家們把自己的畫給弄丟了,請你們幫忙找找,送還給它們,好不好(玩電腦游戲)。

  (評析:幼兒通過游戲,進一步感知動物的腳印)

  5、結(jié)束:

  小動物和楓樹爺爺都很感謝孩子們,他們要走了,送給我們一人一幅畫(動物腳。,我們一起謝謝站動物,和它們再見了。

  四、活動延伸:

  幼兒用動物腳印拼圖想象編故事。

  活動總評:

  本次活動,教師一改以往詩歌單一的教學法,而是充分利用"電教"這一現(xiàn)代化手段,讓幼兒的思維、想象得到盡可能的發(fā)展。同時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的積極性,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詩歌,創(chuàng)編了詩歌,充分感受創(chuàng)造的樂趣。

  附;詩歌——《雪地里的小畫家》

  下雪了,下雪了,

  雪地里不了一群小畫家,

  小雞畫竹葉,

  小貓畫梅花,

  小鴨畫楓葉,

  小馬畫月牙。

  不用顏料不用筆,

  幾步就成一幅畫。

  青蛙為什么不參加,

  它躲在洞里睡著了。

詩歌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達到會背,會默寫。

  3.欣賞李白的詩(小學生必背古詩中的)。

  教學準備:掛圖,錄音機,寫好的書法作品:李白的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畫故事引入,激起興趣

  1.出示圖畫,觀察,說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放錄音:有關李白和汪倫之間的小故事,和《贈汪倫》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二、自讀自學,領悟詩意

  1.檢察預習,你查了什么資料,了解了什么知識?

  2.自讀古詩,說說讀懂了哪些內(nèi)容。

  3.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連起來說說詩意。

  5.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作者什么感情?怎么寫的?你從哪里體會出李白和汪倫的情誼深?

  三、感情朗讀,理解背誦

  配樂有感情朗讀,提高興趣,體會感情。

  四、表演詩意,創(chuàng)造理解

  表演詩中描繪的場面,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古詩,極大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五、擴大閱讀,欣賞古詩

  先回憶學過的李白寫的詩,感情朗讀。

  然后欣賞小學生必背古詩中李白的詩,是老師事先寫好的書法作品,擴大閱讀面,激起興趣,為課后題奠定基礎。

 。ǜ秸n后選做題:舉辦一次書法比賽。把自己最喜歡的古詩寫成書法作品,比一比誰寫得好。)

詩歌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讓學生了解唐代詩歌的基本知識

  教學重點:

  唐代詩歌的發(fā)展狀況

  教學方法:

  講解法

  教學時間及課時:

  三課時(20xx年11月20日-23日)

  教學步驟:

  一、唐詩發(fā)展概況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fā)展的黃金時代。強大的國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與豐厚的文化積累,為唐詩的繁榮準備了充足的條件。眾多偉大、杰出的詩人把我國詩歌藝術的發(fā)展推向高峰。

  唐代初期,詩歌創(chuàng)作仍受南朝詩風的影響,題材較為狹窄,追求華麗詞藻。待到被稱為“四杰”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出現(xiàn),才擴大了詩的表現(xiàn)范圍,從臺閣走向關山和塞漠,顯示出雄偉的氣勢和開闊的襟懷。他們無淪寫邊塞,還是寫行旅、送別,都有著這樣的情思風貌。在詩的體式上,這時完成了五七言律體的定型。律詩屬于近體詩,是相對于古體詩而言的。古體分四、五、七言和雜言,平仄沒有限制,也不求對偶。近體詩平仄和押韻有一定的體式,也要求對偶。律體的定型,對我國詩歌的發(fā)展影響深遠,它成了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主要體式。

  在初唐的后期,出現(xiàn)了兩位重要詩人:陳子昂和張若虛。陳子昂主張詩應該有所寄托。他的38首《感遇》詩,就是這一主張的實踐。但他寫得最好的詩是那首《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抒寫不遇的悲愴,但其中蘊含的是自信和抱負,情懷壯偉,有一種得風氣之先而不被理解的偉大孤獨感。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寫月夜春江明麗純美的境界,融入濃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轉(zhuǎn)的音調(diào),無窮的韻味,創(chuàng)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陳子昂和張若虛藝術上的成熟,透露出盛唐詩歌行將到來的信息。

  盛唐是唐詩發(fā)展的高峰。此時詩壇群星輝映。王維和孟浩然善于表現(xiàn)山水田園的美,表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那種寧靜平和的心境。王維的山水詩融詩情畫意于一體,把人引向秀麗明凈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著蓬勃生機!渡骄忧镪浴罚骸翱丈叫掠旰,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白可留!庇旰蟮乃闪珠g月色斑駁,流泉琮琮。浣紗女踏著月色從竹林間喧鬧著歸來;漁人正分開荷葉搖舟遠去。山村之夜,如詩如畫。他還有一些詩,寧靜中帶幾分禪意。在唐代的重要詩人中,他是受佛教思想影響最為明顯的一位。但他不是一位完全遁世的詩人,有些詩寫得慷慨激昂,有的詩表現(xiàn)出濃烈的人間情思。那首《送元二使安西》,由于寫出了人們深情惜別時的普遍感受,后來被編人樂府,成為離筵上反復吟唱的歌曲《陽關三疊》。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凈的筆墨,寫山水田園的秀美!哆^故人莊》寫做客田家的喜悅,恬靜的農(nóng)舍,真摯的友情,充滿濃郁的生活情趣!洞簳浴穼懘喝漳欠N明媚靜美舒暢的感受。那首《宿建德江》只用20個字,便寫出了無盡的情思韻味:“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蹦簾熁\罩中的一抹樹林,一輪水中月影。在這朦朧而明凈、深遠而靜謐的境界中,彌漫著一縷淡淡的鄉(xiāng)愁。孟浩然的許多詩,都這樣以極儉省的文字,表現(xiàn)多重境界和情思。這時和王維、孟浩然的詩歌風格相近的還有常建、儲光曦等人。

  盛唐有一些詩人,善于寫邊塞生活,如王昌齡、高適、岑參、祖詠等。他們大都到過邊塞,領略過邊塞的壯麗景色,向往邊塞立功。在他們的詩中,祖國山河的壯美與保家衛(wèi)國的豪邁情懷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王昌齡寫了二十幾首邊塞詩,最有名的是《出塞》《從軍行》。他的邊塞詩有一種深厚的歷史感和清剛的風格。其他題材的詩他也寫得很好,七言絕句有極高的藝術成就。高適的詩風趨于雄壯慷慨:“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大笑向文土,一經(jīng)何足窮!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塞下曲》)從這首詩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豪俠氣質(zhì)。邊塞詩人的代表,還有岑參。他寫邊塞風物的雄奇瑰麗,寫軍人的豪雄奔放;哪c艱苦,在他筆下都成了充滿豪情的壯麗圖畫。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風貌、代表盛唐詩歌高度藝術成就的,是偉大詩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業(yè)的詩人,他的詩充分表現(xiàn)了盛唐社會士人的自信與抱負,神采飛揚,充滿理想色彩。他的詩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極大地豐富了古體詩的表現(xiàn)技巧,把樂府詩的寫作推進到—個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絕句和王昌齡的七言絕句一起被后世推為唐人七絕的代表作。他的詩有著鮮明的藝術個性:爆發(fā)式的抒情、變幻莫測的想像和明麗的意象。他把樂府和歌行寫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噴涌而出時,如黃河之水,奔騰千里,一瀉而下。他生于盛唐,感受著盛唐昂揚的時代精神,晚年又親眼看到唐代社會的衰敗,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產(chǎn)生巨大反差。他的詩里既有建立不世功業(yè)在指顧之間的信心,又常常有憤慨不平和對于朝廷黑暗的抨擊。他的詩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處。前人評他的詩,說是“發(fā)想無端”,《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都是例子。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帶著夸張的成分,寫愁生白發(fā),說是“白發(fā)三干丈”;寫廬山的五老峰,說是:“青天削出金芙蓉”;寫黃河,說是“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他是一位富于想像的詩人,他的詩常常帶著強烈的主觀色彩。又由于他性格開朗豪放,他的詩意象明麗清新、色彩鮮艷。他純?nèi)皇且晃惶觳诺脑娙恕?/p>

  當時另一位偉大詩人,是被后人稱為“詩圣”杜甫。杜甫比李白小11歲,兩人的深厚友情成為千古傳頌的文壇佳話。杜甫的青年時代,和許多盛唐詩人一樣,都有過“裘馬輕狂”的漫游生活。但是他的主要活動是在安史之亂以后。他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有“致君堯瞬”的抱負,一生卻窮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體驗到民眾的疾苦。安史之亂給唐代社會帶來巨大的破壞,半個中國淪為丘墟。杜甫在戰(zhàn)火中流離轉(zhuǎn)徙,寫下了《北征》《三吏》《三別》《兵車行》《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一系列表現(xiàn)民生疾苦的詩作。戰(zhàn)爭中的許多重大事件、戰(zhàn)爭帶來的破壞、戰(zhàn)火中百姓的心態(tài),在杜詩中都有極為生動的反映。唐代沒有任何一位詩人,像他那樣深廣地反映安史之亂的歷史,因此他的待被稱為“詩史”。他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對百姓的苦難往往感同身受,發(fā)為歌吟,家國之痛與個人的悲哀也就融為一體!洞和贰兜菢恰贰兜窃狸枠恰范际沁@樣的詩!叭竹R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百感交集,既是身世之感又是家國之悲,已經(jīng)很難分開了。唐詩到杜甫是一大轉(zhuǎn)變,題材轉(zhuǎn)向?qū)憰r事、寫底層百姓的生活;寫法上采取敘事和細節(jié)描寫,在敘事和細節(jié)描寫中抒情。為便于寫時事,他多用古體,但他的更高的成就是律詩。在他—千四百多首詩中,律詩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他的律詩的成就,主要是拓寬了表現(xiàn)范圍,盡力發(fā)揮律詩這—體式的表現(xiàn)力,既嚴格遵守格律規(guī)則,又打破格律的束縛。變化莫測而又不離規(guī)矩,寫得出神人化。像《春望》《春夜喜雨》《登高》等詩,都是例子。有時為了更完整地表現(xiàn)一個事件或由某一事件引起的感想,他采用組詩的形式。用組詩寫時事,是杜甫的創(chuàng)造。律詩,尤其是七律,到了杜詩,是高度的成熟了。在藝術手法和藝術風格上,杜甫與李白不同,李是感情噴涌而出,杜是反復詠嘆;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寫實;李是奔放飄逸,杜是沉郁頓挫!阏J為,在中國的詩歌發(fā)展史上,杜甫帶有集大成的性質(zhì),對于后來者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唐代中期,詩歌的發(fā)展走向多元化,出現(xiàn)了有明確藝術主張的不同流派。韓愈、孟郊和他們周圍的一些詩人,在盛唐詩歌那樣高的成就面前,另尋新路。他們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觀,常常打破律體約束,以散文句式入詩。在這—派的詩人里,李賀是一位靈心善感、只活了27歲的天才詩人。在他的詩里,充滿青春樂趣的五彩繽紛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與過早到來的遲暮之感交織在一起。他的詩,想像怪奇而豐富,意象色彩斑斕,而且組合密集。在這個詩派里,他的詩有著特別鮮明的風格特征。這時的另一個詩派,以白居易、元稹為主。他們主張詩應有為而發(fā),應有益于政教之用。白居易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元、白都寫有新題樂府,表示了對于國家的關心、對于黑暗現(xiàn)象的抨擊和對于生民疾苦的同情。白居易的50篇新樂府,有寫得好的,如《賣炭翁》等。在藝術表現(xiàn)上,白居易主張要寫得通俗易懂,趣味與韓、孟詩派正好相反。白居易既寫有大量的諷喻詩,也寫了不少閑適詩,而藝術上最成功的,是長篇歌行《長恨歌》和《琵琶行》。中唐的著名詩人還有柳宗元和劉禹錫,他們的藝術趣味既不同于韓、孟,也不同于元、白,而有著自己的特點。

  晚唐詩歌又一變。中唐的那種改革銳氣消失了,詩人們走向自我。這時出現(xiàn)了大量寫得非常好的詠史詩,杜牧、許渾是代表。杜牧是寫詠史詩的大手筆,對于歷史的思索其實是對于現(xiàn)實的感慨,歷史感和現(xiàn)實感在流麗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蒼茫的嘆息中融為一體,《江南春》《泊秦淮》等詩都是詠史佳作。晚唐藝術成就最高的一位詩人是李商隱。唐詩的發(fā)展,到盛唐的意境創(chuàng)造,達到了意象玲瓏、無跡可尋的純美境界,是一個高峰。杜甫由寫實而走向集大成,是又—個高峰。中唐詩人在盛極難繼的情況下,另辟蹊徑,或追求怪奇,或追求平易,別開天地,又是—個高峰。詩發(fā)展至此,大有山窮水盡之勢。李商隱出來,以其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驚人的才華,開拓出—個充滿朦朧、幽約的美,讓人咀嚼回味的詩的境界,達到了新的高峰。他是一位善于表現(xiàn)心靈歷程的詩人,感情濃烈而細膩。他的愛情詩深情綿邈,隱約迷離,刻骨銘心而又不易索解。他的不少詩(特別是無題詩)情思流動是跳躍式的,意象組合是非邏輯的,意旨朦朧而情思可感,往往可作多種解釋。他的藝術技巧,達到了出神人化的境界,極大地擴大了詩的感情容量,為唐詩的發(fā)展作出了最后的貢獻。

  晚唐后期的詩人們,有的走向華麗,有的走向淡泊,而成就不大,已經(jīng)無法和他們的前輩相比了。

  二、詩歌自身特點

  1、形象性

  詩歌固然也重理趣之妙,但它—般不以嚴密的判斷、推理服人,而是注重以形象感人。雪花大,可以說“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詩);胡馬快,可以說“竹批雙耳峻,風人四蹄輕”(杜甫詩);說凄涼,就是“孤燈照寒雨,濕竹暗浮煙”(司空曙詩);話理想,就是“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詞)。這樣,才能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或突出事物特點,使讀者獲得具體可感的藝術享受。

  2、典型性

  詩歌所描寫的形象并不是生活現(xiàn)實的實錄,有的雖然是實錄,卻也經(jīng)過了作者的選擇、加工、提煉,這樣的形象就能代表更深、更廣的生活內(nèi)容,就成為典型形象,成為典型人物、典型環(huán)境、典型動作、典型話語、典型場面等。典型的東西是概括出來的,因而是有代表性的,所謂“半瓣花”可說人情,“一滴水”可映光輝,“一鱗半爪”可知全貌。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詩中的“聞”和“逢”兩個動詞連接了幾十年的人事與滄桑。兩位老人的再次相遇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表,他們的淪落正說明了盛世的興衰。這樣的作品就很有典型性。

  3、情感性

  “情動于中而發(fā)于外”,這顯然是指詩歌創(chuàng)作。作者噴涌的情思當然不能用理性化的觀點進行分析。杜牧有一首《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庇腥苏J為千里鶯啼,千里綠映紅,無—人得見,“千”當作“十”。后有人反駁說:“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彼忉屨f,“題云《江南舂》,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這反駁自然在理,詩人情之所至,脫口而出,是不能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的。前文所說的“燕山雪花大如席”也是如此。如果忽視了詩歌的情感性的特點,非要去迫問“燕山雪花怎么會大如席”這樣的問題,恐怕會貽笑大方的。

  在詩歌中,情感的抒發(fā)在不少時候是間接的。有時使用間接抒情議論的方法,有時用典,有時跳脫(跳脫,指文意的跳躍與省略)。理解了其間接表現(xiàn)的手法,明白了詩中所用的典故,體味出其中被省略的顯得非常含蓄的部分,理解其思想內(nèi)容才有可能。

  詩歌特點的另一種概括:

  1.詩歌最集中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

  2.詩歌具有強烈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

  3.詩歌的語言凝練、和諧、富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因而有很強的音樂性。

  三、常用名詞術語

  ●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提倡客觀地觀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描寫現(xiàn)實,真實地表現(xiàn)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如《詩經(jīng)》中的“國風”,杜甫、白居易的詩等。浪漫主義善于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神奇的想象和夸張手法來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的詩歌,就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

  ●風格:由于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感情氣質(zhì)、藝術素養(yǎng)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創(chuàng)作中就表現(xiàn)出各自獨特的格調(diào)、氣派和趣味,這就形成了作品不同的風格。如李白的詩豪放飄逸,杜甫的詩則沉郁頓挫。

  ●流派:指思想觀點、藝術見解和藝術風格相同或相近的詩人所形成的自覺或不自覺的結(jié)合體。詩歌的流派在盛唐最為典型:以王維和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以高適、王昌齡、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人。詞的流派在宋代最為成熟: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為代表的婉約派,以蘇、辛為代表的豪放派。同一流派詩人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風格,他們在題材的選擇、形象的塑造、語言的運用以及創(chuàng)作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方面,都有許多共同點。例如婉約派詞寫得比較婉曲、含蓄,多以艷情為題材,嚴格遵守音律;豪放派詞,則反映比較廣闊的社會生活,思想內(nèi)容則不拘于傳統(tǒng)的離愁別緒,不嚴格遵守音律。但同一流派的詩人不只有一種風格,他們可以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如同為豪放派,蘇詞曠達灑脫,辛詞則慷慨憤世。

  ●意境:意境是詩中意與境兩個因素的和諧統(tǒng)一。意是詩人在詩中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的藝術圖景。所謂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如陶淵明《歸園田居》描繪出一種清新自然,安謐美好的農(nóng)村勞動生活場景,作者那種淡泊寧靜的心情就蘊含在這種生活的場景中。這種包含著作者感情的場景,就構成了這首詩的意境。再如朱熹的《觀書有感》,描寫了由于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污濁,永遠深且清的“方塘”,但詩中的“方塘”,不僅僅是自然的方塘,它還包孕著作者讀書的心得,從而構成了這首詩的意境,既給讀者美的享受,又給讀者哲理的啟迪。

  ●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詩歌鑒賞的要點。詩歌中的形象既是指敘事詩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則是指詩歌中所描寫的景與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園桑麻、大漠孤城之類,都是詩歌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詩中寫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紅葉等景物,都構成了形象,且以楓林中經(jīng)霜的紅葉最具神韻。詩歌中的形象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詩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典型:以鮮明獨特的個性深刻顯示出一定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zhì)和規(guī)律的藝術形象。典型是衡量作品藝術性高低的主要標志。

  ●形神:對塑造藝術形象的要求。“形”指事物真實的外形或現(xiàn)象,“神”指形象體現(xiàn)出來的內(nèi)在規(guī)律或本質(zhì)特

  課堂小結(jié)

  1介紹唐代詩歌的發(fā)展概況,目的是讓學生對唐代詩歌有一個初步而相對系統(tǒng)的認識,對詩人的時代背景有所了解,達到“知人論詩”的目的;

  2讓學生了解詩歌的基本特點和詩歌常用的專業(yè)術語,幫助學生在詩歌鑒賞中規(guī)范答題。

  3選修1的教學,我們將采用觀看《唐之韻》的基礎上,逐步介紹唐代的每一個著名的詩人,以及他們的代表詩歌和詩歌風格、特點。在結(jié)合講解詩歌的鑒賞方法的基礎上,加以適當?shù)穆?lián)系來達到鞏固的目的。練習主要是課文后面的練習和練習冊里練習。

詩歌教學設計4

  一、課題:古代詩歌五首

  二、教學目的:

  1. 學習這五首詩,朗讀、背誦這五首詩詞。

  2. 理解五首詩歌的意境;

  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

  1. 朗讀、背誦這五首詩詞;

  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難點 :

  1. 理解詩歌的意境。

  五、課時:2課時。

  六、課型:綜合新授課

  七、教學方法:講讀-討論

  八、教具:

  九、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讀準下列字的音:

  碣石 澹澹 竦峙 蕭瑟 枯藤 昏鴉 天涯

  2.自己練習讀這五首詩:

 。ǘ┤昼娧葜v

 。ㄈ﹦(chuàng)設情境,導入 新課

  1. 請一生講一個曹操的故事。

  2. 教師作簡評,引出曹操的遠大抱負。

 。ㄋ模⿲W習《觀滄海》

  1.作家作品簡介

  《觀滄!愤x自《樂府詩集》是《步出夏門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省毫縣)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昌,用他的名義發(fā)號施令,先后削平呂布等割劇勢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此后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東征烏桓,也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稱帝,追尊他為武帝。善詩歌,《步出復門行》《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

  《觀滄!肥遣懿俚拿。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登臨碣石山。他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2.朗讀詩歌指導:先范讀再由學生試讀。

  3.指導學生評析詩句。逐句分析,先由學生分析,再由教師歸納。

  小結(jié):

  寫景的十句,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后四句寫的是虛景。這首詩借景抒情。將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壯志融合在一起,詩人以滄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也是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的表現(xiàn)。詩中洋溢著飽含的激情。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xiàn)了開闊的胸襟,抒發(fā)了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請同學們帶著感情,再次朗誦這首詩歌。

  4.齊讀齊背,抽查個別背誦。

  (五)學習《 次北固山下》

  1.作家作品簡介

  《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作者王灣,洛陽人,唐代詩人。

  2.朗讀這首詩

  3.指導學生評析詩句

  4.題解: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臨江,形勢險要,號稱“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陽,旅于江南,在這座山下停泊,被這里開闊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是寫鄉(xiāng)愁的。

  5.總結(jié):

  首聯(lián)兩句點題。“青山”當指北固山,在鎮(zhèn)江之北,面臨長江,三面環(huán)水。詩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驛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見這是詩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鎮(zhèn)江后,他還要乘驛車到別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頷聯(lián)寫船上所見景色,是近景。“平”“闊”“正”“懸”四字煉得好:“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tài)勢!俺逼健币徽Z,又是為頸聯(lián)中“江春”一語作鋪墊。

  頸聯(lián)是這首詩中的佳句:夜還沒盡,就看到一輪紅日從東邊江面上徐徐升起,帶來了溫暖的氣息;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尾聯(lián)由感受寫到思鄉(xiāng)。雖然有美好的江南景色可觀賞,卻無法抑制涌動的思鄉(xiāng)之情。詩人離家日久,見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來給他傳遞家書了。

  全詩層層相因,渾然一體。詩中對景色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雖然末句寫了旅途中的鄉(xiāng)思,卻沒有一點凄涼之情。

  6. 當堂背誦。

  第二課時

  (一)學習《錢塘湖春行》

  1.作家作品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形式主義。其詩歌形象鮮明,語言通俗,內(nèi)容清新,如《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憶江南》《賦得古原草送別》等,深得人們的喜愛和傳誦。有《白氏長慶集》72卷,集詩3000余首,數(shù)量之多,是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的。

  《錢塘湖春行》是穆宗長慶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fā)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2.朗讀詩歌指導:

  先范讀再由學生試讀。

  3.指導學生評析詩句。逐句分析,先由學生分析,再由教師歸納。

  小結(jié):

  首聯(lián)從大處落筆,寫詩人行經(jīng)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山光水色!俺跗健,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云腳低”,寫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輪廓。

  中間兩聯(lián)是分寫。

  頷聯(lián)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這樣的景象給人們帶來了生機勃郁的感覺。

  頸聯(lián)寫花草,著重表現(xiàn)詩人的主觀感受。唐時人們有騎馬游春的習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人在馬背上自然感到舒適,但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也會產(chǎn)生迷亂的感覺。

  尾聯(lián)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靶胁蛔恪,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齊讀齊背,抽查個別背誦。

 。ǘ⿲W習《 西江月》

  1.作家作品簡介。

  《西江月》選自《稼軒長短句》,作者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即歸南宋。他力主抗金,屢受打擊,隱居上饒帶湘凡達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視,抱很而終。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

  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與蘇城并稱為“蘇辛”。有《稼軒長短句》。

  2.題解

  這首詞有個題目“夜行黃沙道中”,黃沙,即黃沙嶺,在江西省上饒縣西,辛棄疾退隱上饒帶湖期間,經(jīng)常行經(jīng)風景優(yōu)美的黃沙進中。

  3.指導學生解析課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結(jié)

  這首詞構畫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一片詩情畫意,優(yōu)美動人,夜色那么清幽,氣氛那么恬靜,充滿了樸野成趣的鄉(xiāng)土氣息,抒發(fā)了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

  5.齊讀齊背,抽查個別背誦。

  6.寫分析短文,就兩首詩你所體會的意境來寫一寫自己的看法。

  抽查幾個交流。

  第三課時

  (一)學習《天凈沙·秋思》

  1.解題:

  “天凈沙”曲牌名,“秋思”題目。元曲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興于元代,又稱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凈沙》是小令。曲與詞體式相近,都按調(diào)填詞,但較詞明快自由。

  2.通過想象,把握意境。

  作者在曲中只是列舉幾種事物,沒有使用動詞或關聯(lián)詞,即形成一幅有形象,有色彩,有氣氛,有韻味的圖畫。

  通過想象,描述圖景,切忌硬譯:

  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戶人家的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3.總結(jié):點評想象,點明《天凈沙》的藝術成就。

  元代散曲家馬致遠,早年熱衷功名,屢不得志,漂泊生涯二十余載,本曲乃漂泊生涯體驗的結(jié)晶,是作者用血與淚寫成的,元曲中的“絕唱”,元人譽為“秋思之祖”,近代王國維贊其“寥寥數(shù)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4.布置作業(yè) :

  改寫本曲為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

  (二)課堂練習:

  閱讀

 。ㄒ唬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從詩的體裁看,它是一首 體 詩,從表達方式看,它是一首

  寫景詩。

  2.詩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詩句是

  3.最后兩句與詩的正文內(nèi)容的關系是

  4.本詩以 字統(tǒng)領全篇,先寫 景,然后寫 景,借景抒情,表現(xiàn)了詩人 。

  (二)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5.表現(xiàn)了詩人行蹤的詩句是

  6.表現(xiàn)是“春行”的詩句是

  7.表現(xiàn)作者騎馬游西湖的詩句是

  8.詩中運用對仗的句子是

  (三)老師點撥:

  1.從詩的體裁看,它是一首 樂府 體 四言 詩,從表達方式看,它是一首 感懷 寫景詩。

  2.詩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詩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

  3.最后兩句與詩的正文內(nèi)容的關系是 最后兩句是樂章結(jié)尾時的套話,與正文內(nèi)容無直接關系 。

  4.本詩以 觀 字統(tǒng)領全篇,先寫 實 景,然后寫 虛 景,借景抒情,表現(xiàn)了詩人 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 。

  5.表現(xiàn)了詩人行蹤的詩句是

  6.表現(xiàn)是“春行”的詩句是

  7.表現(xiàn)作者騎馬游西湖的詩句是

  8.詩中運用對仗的句子是

  十、板書設計 :

  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 曹 操 東漢 四言樂府 登山望海

  次北固山下 王 灣 唐朝 五言律詩 駕舟揚帆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朝 七言律詩 賞花觀鳥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南宋 宋詞 夏夜出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元代 元曲 悲秋思鄉(xiāng)

  十一、課后小結(jié):

  在教學過程 中應重視點撥,讓學生準確理解五首詩的思想內(nèi)容及主旨,能當堂準確流暢地背誦。

詩歌教學設計5

  【課題】高中第一學期語文起始課

  【目標】學生方面,一回顧和總結(jié)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方法和任務,二了解高中階段的學習目標和方法。教師方面,一表誠意,二明理念,三提要求,四析任務,五點方法,六激信心。

  【設想】以師生共同探討《回聲》的啟示貫課堂始終。

  【步驟】

  一、詮釋名字,自我介紹

  教師導入:李清照有詞《漁家傲》云:“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我最喜歡這首詞,首先是因為這首詞所展現(xiàn)的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境界令人心馳神往,所表達的對理想的執(zhí)著精神使我引為同道,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首句“天接云濤連曉霧”喚起我親切的感受,因為這里包含著我的名字。我姓金名曉濤,是你們的語文科任老師。同學們,你能否用文學筆法來詮釋自己的名字?

  學生活動:用詩句或格言對自己名字做全新的詮釋,或描述一個情景來說明自己的名字的內(nèi)涵。

  教師總結(jié):我們在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氛圍中彼此認識;在以后的學習中,你們會更加深切地體會到,語文是美麗的。

  [解說:語文教學課堂可以是充滿詩意美的,通過詩句來進行自我介紹也就使這例行的一環(huán)節(jié)變得充滿情趣;而學生通過有創(chuàng)意和頗具個性的介紹,不僅可讓新老師和新同學迅速地記住自己,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享受到創(chuàng)造成功的喜悅。師生間的對話雖剛開始,但預示著良好的師生關系順利地形成。]

  二、一談《回聲》的啟示--表誠意,提要求

  教師點撥:我們已經(jīng)共享了姓名的樂趣,接下來我們來共享思想。

  老師給大家講一個童年里的故事。在一個春暖花開的 日子里,我和小伙伴結(jié)伴同游一座深山。小伙伴十分頑皮,跟大山開了一個玩笑。他先問候大山:“你好!”只聽得大山也友善的回答:“你好!”他接著又喊:“你是個壞蛋!”只聽得大山也生氣地說:“你是個壞蛋!”在旁邊的我十分不解,山與人為什么會有如此對話?今天我與大家一樣都明白是“回聲”的作用,但對童年的這段趣事,卻有著更加豐富深刻的感受。同學們是不是也從中獲得啟發(fā)?

  學生活動:談聽故事后的感受。如談到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文學創(chuàng)作中作家人品與文品的關系等等。

  教師點撥:我認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也是一對回聲關系。臺灣女作家、大學教授龍應臺在《機器人中學》《幼稚園大學》等文章中敘述了耳聞目睹的令人唏噓感慨的事情,如學生能閱讀而不會分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實,不只是在臺灣,我們中國的學校也正在上演這一幕。同學們,出現(xiàn)“機器人中學”,“幼稚園大學”的原因何在?你們會不會成為不會思考不敢思考的一代?

  學生活動:討論原因。有學生提出比較深刻的認識,如“出現(xiàn)以上的問題顯然不能單怪學生。如果刨根想一想,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要求孩子們說一樣的話,做一樣的事情;有不同看法做法的孩子被認為是‘異端’,受到排擠。長大后顯然很難不成為‘機器人’”。

  教師小結(jié):培養(yǎng)出怎樣的受教育者,這當然跟教育者的理念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以教師的觀點為絕對權威,認為書本上的定是最標準的說法,那么學生就會逐漸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可能具備跨世紀一代所應有的創(chuàng)新能力。但是如果教育者用科學的理念來教育人的話,那就會出現(xiàn)令人振奮的局面。我認為,作為一個瑞中人,他首先要做真正意義上的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這是前提,否則無法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在智育上則需要有思考、有判斷、有創(chuàng)新,否則也不可能成為出類拔的新一代。

  “盡信書不如無書”,“沒有絕對的真理”,同學們應習慣于自己讀書、思考、做人。語文能力的提高不在于傾聽多少,而在于自己領悟多少。悟=心+吾,即吾之心,吾之思。今天是你們進入高中的第一堂語文課,老師借這回聲的故事,向同學們表達美好的誠意--我愿意做一個愛護、尊重你們的好老師,同時也對同學們提出較高的要求和期望--希望同學們做一個有思想的學生。這樣我們師生之間就形成了理想的“回聲”關系。

  [解說: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第一個作用是表達我的誠意,溝通師生感情;其次,介紹我的教育理念,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第三也借此初步檢測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除此之外,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不僅要讀書作文,而且要注意提高人格修養(yǎng),增強全球意識。]

  三、再談《回聲》的啟示--回顧與展望

  教師點撥:同學們,請回顧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用自己的“一雙慧眼”去尋尋覓覓,嘗試發(fā)現(xiàn)在初中語文學習中所存在的回聲現(xiàn)象。

  學生活動:討論。一致認為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學習成績之間存在著回聲關系。

  教師點撥: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掌握語文學習的一些基本方法,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習慣。這為高中語文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有著更重要的任務,對同學們的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等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你們認為要提高這幾方面的能力有哪些辦法?

  學生活動:討論。一致認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濃郁的學習興趣是提高以上幾種能力的良方。

  教師點撥: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濃郁的學習興趣,的確是提高語文能力的前提。但是,同學們對學習習慣和方法的認識還只限于初中接觸的幾種,我再介紹幾種語文學習的習慣。如在閱讀方面,堅持讀名篇名作,制作讀書卡片,寫讀書札記;在鑒賞方面,反復涵詠,探究深入語境,體味語言之美;在寫作方面,藝術構思框架,反復修改作文;在口語交際方面,要謹慎思考,大膽開口。這些在以后的語文學習中會有步驟地安排訓練。

  除此之外,最值得重視的是要有問題意識,要學會在聽說讀寫中思考,在思考中聽說讀寫閱讀。

  最后,請同學們要一句話概括,在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所存在的回聲現(xiàn)象。

  學生活動:討論。一致認為語文方法語文學習和問題意識與語文能力之間是回聲關系。

  教師總結(jié):不想不知道,“回聲”原來如此奇妙。同學們是剛跨進高中語文課堂的高一新生,但你們已經(jīng)成功地完成了一篇高考作文題。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讓我們充滿自信地同行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

  [解說:高中第一節(jié)語文課負載著很重要的任務,它在新舊交替時期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對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任務、方法等做一個回顧和總結(jié),與讓高一新生了解高中階段的學習目標一樣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高中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提出,高中語文教學的“教學目的”是:“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自學語文的習慣,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打好基礎!

  給《回聲》寫一篇讀后感是1999年上海高考作文題,最后的說明十分必要,可以增加學生信心,強化語文學習動機。]

  四、三談《回聲》的啟示--寫《給金老師的一封信》

  布置作業(yè):給老師寫一封信,談談自己對這堂語文課,或?qū)φZ文學習的想法。

  【反思】

  這是堂起始課,我所確定的目標十分明確。但是怎樣實施教學,達成目標,我不想重蹈覆轍,一個人唱獨角戲,口若懸河地在講臺上說甲乙丙丁,一二三四。我決心從第一堂課開始就致力于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嘗試。經(jīng)過反復考慮,對比幾個方案,最后選擇了認為這種設計。由于它具備以下三個特點,在實施教學時比較成功。

  一、構思巧妙,一線串珠。以上海高考題的材料《回聲》為引子,談《回聲》給我的啟示,串起三個內(nèi)容:一表示對新生的誠意,二表示對新世紀一代的期望,三在語文學習上指導目標與方法。

  二、辨證處理開放與限制的關系。由于選擇的《回聲》故事比較淺顯,第一個討論題目的設計比較開放;但這個故事值得挖掘的東西比較多,而我這堂課有自己的目標,因此第二、三個討論初中高中語文學習中的“回聲”現(xiàn)象的設計就有明顯的限制性。從開放到限制是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開放是為了啟發(fā)思維,活躍氣氛,激發(fā)動機;限制是為了縱深思考,探究語文學習的途徑。

  三、給自己和學生一個合適的位置。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我給教師和學生都做了精心的設計,在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活動,實現(xiàn)了目標。我作為整個課堂教學計劃的制定者、執(zhí)行者和管理者,圍繞主題,通過廣征博引,逐步深入,逐漸具體化,最后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我沒有把講臺變成自己的舞臺,而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小結(jié)。

  其實這堂課不僅體現(xiàn)了我的教學理念,代表了我的教學風格,也為我的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尋找到更為良好的環(huán)境,更為有效的途徑,更為健康的方向。

詩歌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感受詩歌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2.通過收集詩歌、創(chuàng)作詩歌、朗誦詩歌等多種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誦、創(chuàng)作、收集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詩歌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古今中外的詩人,用妙筆給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優(yōu)美的詩篇,叩擊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詩歌,輕叩詩歌的大門。(板書課題)

  二、了解詩歌

  1.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我們朗讀并學習了很多詩歌,你覺得什么是詩歌?

  我國現(xiàn)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xiàn),而且在精練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jié)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于散文的語言!

  2.詩歌有什么特點呢?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豐富的想象、聯(lián)想和幻想;第四,語言讀來朗朗上口,具有音樂美。

  三、合作編小詩集

  1.請各組把課前編好的詩集,帶到前面展示。

  2.各組組長分別介紹。

  (1)詩集的名字、封面、目錄。(2)編排內(nèi)容:收集的詩、寫的詩、與詩有關的故事或資料。

  (3)編排形式:給詩歌分類、配插圖。

  四、詩歌朗誦會

  詩歌朗誦會現(xiàn)在開始。希望同學們在朗誦的過程中,感受詩歌的魅力,體會詩歌的情感。

  1.課內(nèi)的詩歌。

  (1)回顧《短詩三首》《綠》《白樺》《在天晴了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短詩三首》感受冰心對往事的懷戀,對母愛和大海的贊頌;《綠》想象艾青眼中春意盎然的綠色;《白樺》體會葉賽寧對白樺的喜愛之情;《在天晴了的時候》與戴望舒一起在雨后漫步。)

  (2)小組交流,讀出詩歌的韻味。

  溫馨提示:用恰當?shù)恼Z氣讀出詩歌表達的情感;表情、手勢要自然。

  (3)小組展示并評比。

  2.收集的詩歌。

  (1)大家收集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歌,請在組內(nèi)朗讀。(先背或讀出自己喜歡的一首詩歌,再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2)小組討論選擇哪幾首詩歌朗誦,采用什么樣的形式能使本組的朗誦更精彩。

  (3)推選代表,全班交流,并告訴大家你為什么喜歡它。(可以從詩人、內(nèi)容、形式等角度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3.創(chuàng)作的詩歌。

  剛才朗誦的都是別人的詩歌,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我們自己也創(chuàng)作了詩歌。現(xiàn)在就是同學們大顯身手的時刻,請把你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充滿感情地誦讀給大家聽。

  學生誦讀自己的詩歌。

  小結(jié):詩歌就在我們身邊,詩歌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聽了大家的原創(chuàng)詩歌,我相信,有朝一日,我們班會有人成為詩人,讓我們一起期待著這一天!

  五、拓展延伸

  1.通過這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輕叩詩歌大門,你有什么收獲呢?(我們在學習中獲得了關于詩歌的知識,知道了理解、欣賞詩歌的方法,還學習了一些寫詩的方法。)

  2.我們在詩的海中徜徉,我們在詩的海邊拾貝,這讓我們收獲滿滿,也叩響了詩歌的大門。詩歌,讓我們用美麗的眼睛看世界!讓我們以這次綜合性學習為起點,在詩歌的海洋中遨游,得到更多的收獲和更大的樂趣!

  六、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收集詩歌,并讀給家長聽。

  2.自己觀察周圍的事物,創(chuàng)作一首小詩。

詩歌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表達技巧的作用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鑒賞古代詩歌技巧的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國古代詩歌的情感和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表達技巧

  【教學準備】CAI課件

  【教學方法】講練結(jié)合

  【教學過程】

  一、考標解讀

  考試大綱對古代詩文的“鑒賞評價(能力層級E)”的具體要求:

 。ㄒ唬、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主要是針對古代文學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要求從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這三個方面進行鑒賞。

 。ǘ、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主要是從作品形象入手,對其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進行整體把握和評價。

  二、知識要點

  概念: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表現(xiàn)手法,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夸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復等

  2、表現(xiàn)手法:1.在抒情方式上:直抒胸臆、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多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2.在表現(xiàn)手法上:比興、對比襯托、象征、虛實結(jié)合、動靜相映等

  3、篇章結(jié)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襯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4、表達技巧

 。1)表達方式:記敘、議論、說明;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描寫(直接描寫、間接描寫)

  鑒賞示例:直接抒情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分析:詩句開門見山,直敘登上高臺后,“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愴涼意境,這意境引發(fā)了詩人感時傷事的情懷,想著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獨愴然而涕下”。)

  鑒賞示例:間接抒情(寓情與景或物)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ǚ治觯簩懢爸邪鴮Υ河甑南矏傊椋

  鑒賞示例:間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分析:作者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發(fā)出對自然規(guī)律不可抗拒的感嘆。)

  鑒賞示例:間接抒情(樂景寫哀情)

  蜀相

  杜甫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絕句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ǚ治觯阂援愢l(xiāng)春色的美好,反襯自己思歸的傷感。)

  鑒賞示例:間接抒情(托物言志)

  卜算子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ǚ治觯和ㄟ^集中描寫梅花在風雨侵襲之中,仍能卓爾不群的風骨,表達了詞人不同流合污,雖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的可貴精神。)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ǚ治觯阂悦纷杂,托梅言志,表現(xiàn)了詩人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石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ǚ治觯捍嗽娒鑼懘渲衿剖,經(jīng)受惡劣艱險而始終堅強不屈的形象,這正是作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不茍流俗性格的生動寫照。)

  寫作技巧:虛實結(jié)合;比喻、象征、夸張;烘托;用典;聯(lián)想和想象。

  鑒賞示例表達技巧之虛實結(jié)合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ㄇ皟删鋵崒,后兩句虛寫)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ǚ治觯何醇半x別卻先虛寫,別后重逢的溫馨情景,難舍難分之情,便溢于言表。)

  又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想象別后夢醒他鄉(xiāng)的凄涼之境。使人更覺離別的不忍和無奈。

  鑒賞示例表達技巧之比喻、象征、夸張等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ǚ治觯涸绱盒氯~萌發(fā),詩人在一陣驚喜中忽發(fā)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雙靈巧的手,擺弄那富有靈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細葉的吧!比喻使描寫化實為虛,形象更生動了,情感更濃郁了。如果通篇貫穿著這種比興的意象,則是象征。)又如: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ǚ治觯罕驹娺\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詠物言志。表面上寫石灰,實際上寫人、寫自己。將物性與人格巧妙地融為一體,形象地表達了自己以石灰為榜樣的高尚情操。)

  鑒賞示例表達技巧之比喻、象征、夸張等

  如“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又如“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李白《俠客行》)

  以五岳為輕來夸張俠客然諾之重;

  “輕言托朋友,面對九凝峰!(李白《箜篌謠》)

  用山峰來夸張朋友之間的隔膜與猜疑。

  鑒賞示例表達技巧之烘托

  如《陌上!分薪琛靶姓摺薄吧倌辍钡鹊姆磻獊砗嫱星亓_敷驚人的美貌:

  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再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凄涼、孤獨、悲傷的心情。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鑒賞示例表達技巧之用典(使語言精煉,內(nèi)容豐富。)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ㄟ@是一首借古諷今的懷古詩。作者通過贊頌楚霸王項羽的英雄氣概,譴責了宋王朝倉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為;簡潔而有意味,頗顯豪氣。)

  三、鞏固練習

  一)、分析下列名句的主要藝術手法。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答: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答:

  (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四首》)

  答:

 。ǘ㈤喿x李白的《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被卮饐栴}

  問:詩的后兩句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

 。ㄈ、閱讀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回答問題

  問:“寸草心”、“三春暉”分別比喻什么?說明了什么?

  答:

 。ㄋ模、讀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回答問題

  問:這首詩是怎樣敘事抒情的?

  答:

 。ㄎ澹、閱讀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被卮饐栴}

  問:詩中不作一句議論卻是怎樣懷古的?

  答:

  (六)、閱讀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回答問題

  問:作者是采用何種表達方式來贊美春天的?

  答:

 。ㄆ撸、閱讀劉禹錫的《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摇!被卮饐栴}

  問:詩的后兩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來描寫黃河?

  答:

  (八)、

  問:詩的第一、二句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

 。ň牛、閱讀杜甫的《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被卮饐栴}

  問:詩在前兩句實寫的基礎上,后兩句又采用了怎樣的寫法?

  答:

詩歌教學設計8

  教學內(nèi)容

  知識與能力

  1、初步了解詩經(jīng)

  2、了解比興手法

  3、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反復朗讀;感知詩歌大意

  2、采用提問質(zhì)疑共同討論等方法分析關鍵句子,理解意境。

  3、朗讀背誦,積累名句。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正確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教學重點 : 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

  1、對每句詩的理解

  2、體會整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課件及音頻資料

  教學課時 :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資料共享

  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环,請同學們先欣賞欣賞(屏顯畫面):一對呱呱鳴叫的水鳥歡樂地嬉戲在青青河洲,長長短短的碧綠水草隨水漂流,看到這幅畫,你會想到什么呢?(學生自由發(fā)言)想像很豐富,那么同學們知道三千年前的人們又是怎樣聯(lián)想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詩經(jīng)》,聆聽三千年前華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東方的文明與輝煌。未讀《詩經(jīng)》,先聞其名,《詩經(jīng)》究竟是怎樣一部書,哪位同學為我們介紹介紹?(學生介紹)善于查閱資料,好!对娊(jīng)》是詩歌的源頭,讀者《詩經(jīng)》,你會覺得不如了浪漫的殿堂。那么,大家知道冠于《詩經(jīng)》三百篇之首的是哪一首嗎?(生答)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關雎》。

  二、 一唱三嘆吟誦《關雎》

  1、 教師質(zhì)問(學習詩歌的方法、朗讀注意問題)

  2、 請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對照注釋,讀準字音、節(jié)奏。(老師板書課題)

  3、 抽一名學生讀,評價。

  4、 齊讀一遍,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5、 師讀,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nèi)容?試用簡潔語言概括(或播放錄音)

  6、 一生說說內(nèi)容。(這首詩寫了一個青年男子對一女子的愛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過程。)

  7、 這首詩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優(yōu)美動人的愛情故事,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大聲讀,可以小聲吟誦,還可以閉目沉思,想象故事中一幅幅畫面。老師先給同學們做個示范,起到拋磚引玉——我在讀“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句詩時,眼前不禁浮現(xiàn)出這樣的情景:碧藍如洗的天空下,一條玉帶似的河流靜靜流淌。和中的小島上,芳草如茵,一對對雎鳩鳥在草叢里、河水邊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戲…….你的眼里心里會出現(xiàn)什么情景呢?請同學們邊讀邊想。

  8、 學生邊讀邊想,然后抽三名學生說說,請全班學生有感情的 齊讀這首詩。

  三、 美不勝收品味《關雎》

  好詩不厭百回讀,同學們一遍比一遍讀得好,可見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說: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請同學們深入研讀這首詩,小組討論交流,以“我從這一句、這幾句或這首詩中,品出了《關雎》的美”的句式,說一說你的思考和發(fā)現(xiàn)。(教師板書“美”;1、1、學生分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了解學習進展,引導分析,

  2、最后全班交流。)

  教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言形成板書(人物美;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3、教師小結(jié)(從字里行間,同學們品出了《關雎》的人物美,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其實,它的魅力,它的佳處,遠遠不止這些。這首詩既寫了對愛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限于自拔的低沉哀吟,難怪孔子說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看來,被冠于《詩經(jīng)》之首的《關雎》的確名不虛傳。

  詩趣盎然美讀《關雎》

  美詩若美讀,定能錦上添花,別有意趣,F(xiàn)在,分男女生兩大組配樂朗讀《關雎》,比一比,看哪一組的朗讀技高一籌。

  1、 男生配樂讀,女生配樂讀。

  2、 教師點評。

  3、 師生共同演繹《關雎》之美。(師領讀前四句,全班齊讀前四句,第五句開始男生先讀,女生后讀,形成一種錯落之美,最后兩句詩男生讀兩遍,和女生的朗讀合在一起。師輕聲朗讀前四句。)

  4、 美詩可美讀,美詩也可以和樂而歌唱,因為詩歌本是可以和樂而歌的。同學們想不想聽今人譜曲的《關雎》,F(xiàn)在,讓我們和著音樂,一起深情吟唱這首傳誦千古、經(jīng)典古樸的愛情歌謠。(課件播放歌曲《關雎》,師生齊唱。)

  結(jié)束語

  《詩經(jīng)》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活水,開闊、豐盈、簡單、潔凈。課后,讓我們進一步聆聽華夏先民的吟唱,吟誦優(yōu)美文字,傳唱古老歌謠,進一步感受我國古代文明之輝煌。

詩歌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歌曲《游子吟》,并從中感受母子情,得到愛的教育。

  2、認識前倚音,并學會演唱。

  教學重點、難點:

  充分感受、體驗、表現(xiàn)母子情。

  教學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師:母愛是天底下最偉大的愛。其實自古以來媽媽給予自己孩子的都是無私的愛。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以為古代的媽媽,請大家看課本22頁的圖片(,清同學們告訴老師,在這幅圖片上描繪了什么?

  師:同學們都回答的非常棒,這幅圖片啊,主要描繪的是一位母親為自己的孩子縫衣服的場景,圖片上的兒子就是我國唐朝的著名詩人孟郊,他為了表達對母親深深的愛和感激之情,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詩歌——《游子吟》。了解古詩創(chuàng)作背景:《游子吟》是孟郊50歲任粟陽時寫的,詩人此時到了知天命的年齡,再看看已是古稀之年的老母親,回想自己20年來為謀求出路而顛沛流離四處漫游,如今雖結(jié)束了游子生涯,可以迎接母親同享天倫之樂,但母親一生操勞、養(yǎng)育和教導之恩,豈能報答得了!于是詩人吟唱了這首送給慈母的頌歌。

  二、吟讀古詩,體驗母子情。

  1、 教師有感情地朗誦。

  2 、 同學們有感情地吟誦《游子吟》。

  、 “誰來說說看,你最喜歡哪一句?它表達了什么意思?”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詩句,更深入地體會古詩的含義。

  師:慈愛的母親一針一線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制衣服。她擔心兒子遲遲難歸,因此,細針密線把衣服縫的結(jié)實耐穿,但心里卻盼著兒子早些平安回來。象小草似的的兒女,怎么也報答不了春天陽光般偉大的母愛。(誰說做兒子的這顆象小草一樣稚弱的孝心, 能報答得了母親像春天陽光一樣的慈愛呢? 其中,“寸草”,指小草,象征子女,“春暉”指春天的陽光,象征母親的慈愛。比喻父命的恩情深重,難以報答。)

  4、師:“大家對這首古詩都有著深刻的理解,讓我們再次深情地將它吟誦!痹俅紊钋榈乩收b《游子吟》。

  三、 導學訓練,唱出母子情

  1 、范唱歌曲

  師:看來大家被詩歌深深的打動了,其實被打動的不光是你們,還有許許多多的兒女們也同樣被打動。有一位作曲家為了讓我們更好地表達這種情感,為這首詩配上了優(yōu)美的旋律,使它成為一首動聽的歌曲。請聽…….(課件出示歌譜,范唱)。

  2 、 再聽歌曲,用哼鳴跟唱。

  3 、 用wu輕聲哼唱歌曲。

  4、 前倚音教學

 、、師:在這首歌的學習中,出現(xiàn)了哪些我們之前很少見到的音符呢?(引出前倚音) ②、師:前倚音像什么?它應該怎么唱?(教師示范)

  師:像是媽媽牽著自己的孩子,緊緊挨在一起時的樣子。

  ③、師:讓我們把所有的前倚音都找出來吧。(學生用圓圈圈出所有前倚音)我們把它們唱一唱,唱時要注意,兩個音應該緊緊相連。

 、、師:誰來說說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么多的前倚音呢?(因為要體現(xiàn)母子情)

  師:既然前倚音在我們這首歌曲里起到了這么重要的作用,那我們一定要把它唱得更好,對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唱唱前倚音。

 、、學唱歌詞

  a、范唱,在心里默唱歌詞。

  b演唱歌曲。

  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師:這是一首表達母子深情的歌曲,我們應該帶著什么樣的情緒來唱呢?(深情地) 師:那就請大家?guī)е鴮δ赣H的感激之情,深情地演唱這首歌。

  四、 為歌曲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1、師示范,全體同學一起跟著老師有加上優(yōu)美的動作,有感情的演唱唱歌曲。

  2、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根據(jù)對媽媽的感情,還有什么更加好呃舞蹈動作能夠融入歌曲之中,讓學生自由發(fā)揮。

  五、歌曲拓展。

  學唱這首歌曲你有些什么感想?

  媽媽都為你做過什么?你為媽媽又做過些什么?媽媽是怎樣愛你?你又是怎樣愛媽媽的呢?你能為媽媽做些什么?

  六、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不僅學習了《游子吟》這首歌,并且還為它編上了舞蹈。老師希望同學們在母親節(jié)的時候能夠為自己的母親獻上這個節(jié)目,表達一下你們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詩歌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能背誦這兩首古詩。

  3、感受古詩的意境之美,提高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力。

  教學重點:感受古詩的意境之美,從而提高自己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力。

  教學難點 :想象并寫出《村晚》景象。

  教學準備:投影儀投影片錄音機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古詩兩首》之一《村晚》

  教學目標 :

  1、學會古詩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古詩。

  3、能想象古詩意境,并寫出《村晚》所描繪的景象。

  教學準備:錄音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1、同學們,絢麗多彩的春天已離我們而去,讓人向往的夏日風情將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宋代的詩人雷震帶來的古詩《村晚》。

  2、板書課題——村晚

  3、看了課題,想象一下,古詩會告訴我們什么呢?

  二、欣賞古詩

  1、共定學習目標。

  2、按學習目標自學古詩

  3、交流學習的收獲。

 。1)古詩中的生字:陂 銜 漪

 。2)交流讀后的感受。

 。3)結(jié)合插圖談談對詩句的感悟,體會古詩意境。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4、你能把你對詩句的感悟用你的聲音來表達嗎?

  5、你不想把這么美的夏日風情留在記憶中嗎?(背誦指導)

  三、布置作業(yè) 有興趣的同學回去多搜集一些關于夏日的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力。

  教學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

  1、背誦古詩《村晚》,說說這首詩給我們帶來了感悟與體驗。

  2、出示課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二、欣賞古詩。

  1、出示古詩。(配樂)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自讀古詩,并交流初步感受。

  3、欣賞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過渡:詩人為何發(fā)出這樣的感嘆: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想象畫面,低聲吟誦。出示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感受。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4、配樂誦讀古詩。

  5、同桌交流。

  三、詩人體驗大行動。

  過渡:詩人因?qū)吧歇毜降母惺,就用寫詩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同學們,想不想過把詩人隱?播放荷花圖片。

  小組討論,現(xiàn)場作詩。

  全班交流。

  四、作業(yè) 。

  交流課前搜集的夏日古詩和描寫花的古詩。

詩歌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雛”,積累詞語若干個。

  2、學習默讀詩歌,了解詩歌內(nèi)容,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關愛他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默讀詩歌,了解詩歌內(nèi)容。

  2、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準備】

  投影、錄音、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理解題意“信”。

  1激趣:你曾經(jīng)給誰寫過信,你曾經(jīng)收到過誰的信?

  2交流信的內(nèi)容。(自愿)

  我曾經(jīng)收到過____的信,信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曾經(jīng)給寫過信,信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了解信的作用:信是用來傳遞信息和情感的一種方式。

  二、自讀詩歌,整體感知。

  1輕聲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同桌互讀課文。

  3說說課文大意:

  “我”學會了______,想寫______信,替______寫、替______寫、替______寫,……也想給______寫,通過寫信,讓大家的心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課文,學習語言。

  學習第一節(jié)。

  1、朗讀第一節(ji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歸納:寫信是感情的交流,寫信就是用筆和紙,用手寫心里想告訴別人的事情和話語。

  3感情朗讀。

  學習第二至五節(jié)。

  1自讀思考:這些詩節(jié)分別寫“我”替誰給誰寫信,信的內(nèi)容是什么?你能把信的內(nèi)容說具體嗎?

  2師生交流,投影顯示相應的情境。

  (1)教師示范:

  “我”替雛鳥給媽媽寫信,信中說:夕陽西下,天色近黃昏,盼您快回巢。我們肚子餓得咕咕叫,您快把蟲兒帶回家,快把我們喂個飽。

  (交流中教學“雛”字。)

 。2)學生嘗試:(由學生自由選擇一個詩節(jié),嘗試把信的內(nèi)容說具體;隨機理解詩句中的部分詞語。)

  “我”替花朵給蜜蜂寫信,信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大海給小船寫信,信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云給他的伙伴寫信,信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樹給他的朋友寫信,信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二至五節(jié)。(看圖配樂)

  學習第六小節(jié)。

  自由朗讀第六節(jié),思考:你是怎樣理解“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緊緊……”的意思?

  四、讀詩總結(jié),學習創(chuàng)作。

  詩歌創(chuàng)作:“我們來當小詩人”。

  要求:以信的內(nèi)容為題材,選擇你喜歡的內(nèi)容(將課前收集的代表性信件展示出來),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評選出我們中間的小詩人。

  【課后隨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詩歌、欣賞詩歌、學寫兒童詩活動,感受詩歌的魅力。

  2、通過搜集整理和合編小詩集,增強對詩歌的興趣,提高欣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用恰當?shù)恼Z氣讀出詩歌表達的情感。

  2、表情手勢要自然。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收集資料,分享詩歌

  1、教師導入: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對詩歌有了初步了解,大家摘抄了許多詩歌并且開始嘗試自己寫詩歌。分享一下你最喜歡的詩歌,并且說一說你喜歡的原因。

  2、學生分享詩歌,交流感受。

  3、教師提問:這些詩歌叩擊了我們的心靈,詩歌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我們學習并掌握了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說一說在你收集詩歌的過程中,找到了哪些和詩歌或者詩人有關的資料呢?

  4、學生交流詩人的經(jīng)歷和詩歌背后的故事。

  5、教師過渡: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處處有詩歌,今天我們一起輕叩詩歌大門。

  出示課件1:

 。ㄔO計意圖:交流分享中呈現(xiàn)學生真實的摘抄本,幫助學生進一步豐富收集現(xiàn)代詩歌的渠道和摘抄的類型,激起學生收集、摘抄現(xiàn)代詩的濃厚興趣。)

  二、師生合作,共商計劃

  1、教師提出任務:同學們有了自己的摘抄本,接下來就可以合編小詩集和舉辦詩歌朗誦會了。在活動開始之前,我們先來共同制定活動計劃,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出示課件2:

  預設1:可以分成詩歌小組進行活動。

  預設2:小組成員之間要明確職責和任務。

  預設3:合編的小詩集可以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小組的標志。

  2、教師引導:我們先來一起想想怎樣合編小詩集?其中可以編排哪些內(nèi)容呢?

  預設:可以是收集的詩,也可以是自己寫的詩。

  3、教師引導:小詩集的內(nèi)容除了我們前期摘抄的詩歌和自己寫的詩之外,還可以有什么?

  預設1:所摘抄詩歌的作者簡介。

  預設2:詩人創(chuàng)作這首詩歌的背景。

  預設3:自己寫詩時發(fā)生的故事。

  預設4:現(xiàn)代詩歌的小知識。

  4、教師引導:我們可以收集這么多的內(nèi)容,你有什么好方法能給這些內(nèi)容分類呢?

  出示課件3:

  預設1:按作者分類。

  預設2:按形式角度分類。

  預設3:按讀后的感受分類。

  5、教師提問:有了內(nèi)容,為了編一本小詩集,我們還需要考慮些什么?

  出示課件4:

  預設1:詩集的名字。

  預設2:封面設計。

  預設3:要有目錄。

  預設4:有些內(nèi)容旁邊可以配上插圖。

 。ㄔO計意圖:明確活動任務,學生主動參與制定計劃,豐富內(nèi)容,幫助活動順利開展,增強學生的自主參與性,激發(fā)學生開展活動的興趣。)

  三、執(zhí)行落實,開展活動

  1、活動要求:我們在小組內(nèi)任務分工,合編小詩集,然后選擇最喜歡的詩歌,采用最喜歡的形式把你們的詩歌朗誦給全班同學聽。

  出示課件5:

  2、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3、學生朗讀,互相評價。

  出示課件6:

  4、教師提示:我們合作編成小詩集后,還可以舉辦詩歌朗誦會。同學們剛才已經(jīng)想出了許多建議,大家根據(jù)商量的結(jié)果,分頭準備,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可以請教老師。

 。ㄔO計意圖: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給出活動提示,幫助學生在詩歌朗誦會上更好地呈現(xiàn)自己的朗誦成果。進一步交流安排,形成詩歌朗誦會方案,使得學生對詩歌朗誦會充滿期待。)

  五、課后作業(yè)

  繼續(xù)完善合編小詩集,開展相關活動,為舉辦詩歌朗誦會做準備。

  【課后反思】

  本次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輕叩詩歌大門”,圍繞現(xiàn)代詩的內(nèi)容展開。本次學習活動貫穿整個單元教學,展示成果既有書面形式,又有口頭形式,要求學生在收集、創(chuàng)作詩歌的基礎上,能合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并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通過多渠道、多主題的活動豐富摘抄積累,增強對詩歌的感知;在詩歌教學中嘗試仿寫與續(xù)寫;從作者、內(nèi)容、讀后感等不同角度對詩歌進行分類;討論分工,制作詩集,配合設計封面、插圖、序言、后記、目錄等,為活動的開展做好準備。為了活動更好地開展,前期準備還需要更充分,放手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詩歌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水,知道大自然的水無處不在。

  2、愿意欣賞并初步感受詩歌,學習念詩歌。

  3、知道水的用處,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一、傾聽錄音,激發(fā)興趣。

  1、傾聽流水聲(放錄音PPT)(問:小朋友,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水)

  2、你們能說一說,你們在哪兒見過水,你還知道有什么水?

  教師小結(jié):其實,生活中的水無處不在,你們知道跳舞的水是什么樣的水嗎?還有什么水是臟臟的水?什么水是甜甜的水?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幼兒學習詩歌。

  1、讓我們一起來聽一下詩歌《水》。但是在聽的時候 ,王老師有幾個問題要問大家:你在詩歌里都聽到了那些水?詩歌里是怎么說這些水的?(如:什么水,是海水?)幼兒可自由用動作表現(xiàn)。

  2、出示PPT,學習詩歌。

  大大的水,是海水。

  小小的水,是淚水。

  跳舞的水,是噴泉。

  靜靜的水,是湖水。

  清清的水,自來水。

  臟臟的水,是泥水。

  甜甜的水,西瓜水。

  咸咸的水,是汗水。

  3、幼兒集體朗誦。(可以加上動作表現(xiàn)。)

  4、引導幼兒討論:

  小小的水除了淚水,還可以是什么水?臟臟的水除了有泥水,還有什么水。(雨水,污水。)教師小結(jié):剛才小朋友們都說出了自己在詩歌中看到的和聽到的水,今天請你們把這首詩歌帶回家念給爸爸媽媽聽,看看周圍還有什么樣的水。

  三、延伸提問引發(fā)幼兒思考:假如沒有了水,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

  (植物離不開水,金魚離不開水,引出人和動物都離不開水。)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水的用處,所以要養(yǎng)成愛惜水、節(jié)約水的習慣。那小朋友們平時用水的時候,要時時刻刻記得節(jié)約用水。

詩歌教學設計14

  活動目標

  1.通過感受不同的聲音,增強對聲音的敏感性,并嘗試利用嗓音模擬多種聲音。

  2.利用希沃交互式白板的多種功能,提示幼兒進行詩歌創(chuàng)編。

  3.培養(yǎng)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嗓音模擬秋天里的聲音,培養(yǎng)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課件提示進行《秋天的聲音》詩歌創(chuàng)編。

  活動準備

  1.電子交互式白板。

  2.大自然中一些聲音的錄音與秋天相關的照片、圖片。

  3.朔料袋、豆子、礦泉水瓶、廢舊報紙、杯子、一次性筷子

  活動過程

  一、師幼問候

  播放《好朋友問候歌》,互相問候,打招呼。

  二、感受秋天的聲音

  1.師:今天丁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孜磺锾炖锏呐笥?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聲音。聽(豎起小耳朵)猜猜,他們是誰呢?

  哦!(原來是秋天的風爺爺吹來的聲音,是秋天雨姑娘的聲音,是秋天的小鳥唱歌的聲音)

  2.播放與聲音相關的圖片

  3.小結(jié):秋天里陣陣秋風為人們趕走夏日里的悶熱,送來了涼爽,陣陣秋雨為成熟的莊稼進行最后的澆灌,農(nóng)民伯伯豐收啦,小鳥也發(fā)出喜悅的叫聲,小朋友們在落葉中高興的玩耍,這些大自然里發(fā)出的聲音真是太美妙了。

  4.你能試著模仿發(fā)出這些聲音么?

  三、秋天里的小詩人

  1.出示《秋天的聲音》圖示,合奏“秋天的奏鳴曲”。

  師:很好,小朋友們都能掌握它們的聲音啦,老師找到了一首關于秋天的詩,請你們來當“配音員”。

  2.教師出示圖例,幼兒根據(jù)圖片創(chuàng)編詩歌。

  例:聽聽,秋天的聲音,嘰嘰喳喳是小鳥的聲音。

  聽聽,秋天的聲音,嘩啦啦嘩啦是秋雨的聲音。

  3.師:小朋友們秋天還有哪些聲音呢?

  4.幼兒創(chuàng)編詩歌,嘗試用嗓音模擬發(fā)出秋天里的聲音。

  5.師:剛才小朋友說了一些聲音,像啄木鳥為大樹治病的聲音,可是用我們的嗓音模仿不出來,怎么辦呢?

  6.幼兒想辦法,引導幼兒指尖用敲擊地板發(fā)出聲音。

  7.出示老師準備的道具,幼兒嘗試用這些物品發(fā)出聲音。

  師: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生活用品,請你們試一試他們能發(fā)出什么聲音,然后用“聽聽,秋天的聲音,XXXXXX”表達出來。

  8.師:“我們都是秋天里的小詩人,完成了美妙的秋天奏鳴曲。”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繼續(xù)尋找秋天的聲音,并且嘗試發(fā)出它們的聲音。

  附詩歌:

  《秋天的聲音》

  聽聽,秋天的聲音,

  是小鳥在枝頭的對話;

  聽聽,秋天的聲音,

  是秋風在溫暖的叮嚀。

  活動總結(jié)

  全面了解幼兒的實際情況,注重個體差異。突破教學難點,本次活動我采用了多媒體輔助法,光靠老師講,幼兒很難弄清楚,讓幼兒通過電子交互式白板進行猜一猜、聽一聽、看一看。實現(xiàn)了教、幼之間的互動。電子交互式白板的使用在本節(jié)課中還在于興趣的激發(fā),幼兒很容易掌握教學內(nèi)容。在活動中,我還采用聲音和圖片相結(jié)合的方式,給幼兒創(chuàng)編提供靈感。引導幼兒從看圖創(chuàng)編到發(fā)揮想象進行創(chuàng)編。層層引導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詩歌教學設計15

  一、整體把握

  1、教材解讀

  本單元主要從形與神的角度欣賞古代散文。散文之“散”,表現(xiàn)了自然從容、姿態(tài)橫生之美,并沒有刻意安排的痕跡,而內(nèi)中自有很強的思想邏輯和情感邏輯,要細細體味。

  2、目標定位

  (1)認識古代散文在形與祥關系上“散而不亂,氣脈中貫”的特點。

  (2)運用的要鉤玄和因聲求氣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意脈和情感,體會古代散文中的邏輯性和抒情性。

 。3)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散文的邏輯性和抒情性,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思想脈絡,練習歸納各個段落的主要內(nèi)容,列出提綱,體會段與段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才能理清全文的結(jié)構。

  3、教學建議

  本單元的教學可從“賞析指導”部分切入,圍繞“散而不亂,氣脈中貫”的特點,把握形與神的關系,探究文學名篇藝術上的完整性和統(tǒng)一性?捎8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1)《六國論》《伶官傳序》《祭十二郎文》都是值得反復誦讀的名篇,切不可只把疏通詞句作為教學重點而忽略了對這些文章的品讀。還可以分別進行一些適當?shù)耐卣寡由?煞謩e2課時完成。

 。2)《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的結(jié)構看似閑散隨意,但是如果逐段理清主要內(nèi)容就不難發(fā)現(xiàn),從闡述繪畫主張,到追憶二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說明寫作的緣由,文章始終都是以畫竹及蘇、文二人的情誼為中心點的。可用1課時完成。

 。3)推薦作品《獄中雜記》《陶庵夢憶序》可合用1課時完成。

 。4)注重比較閱讀。可以在比較中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和感悟,體味作者的感情。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補充一些背景知識,如韓愈、歐陽修、“三蘇”等作家的一些情況。

  二、專題研究

  新教材在文言教學編排上有明顯的“兩重一輕”傾向,“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一輕”指輕篇章的分析,這一傾向從新教材的課后練習設計中可明顯看出來。根據(jù)課標的要求,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可做如下安排:

  1、《六國論》是一篇史論,可確定這樣的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課文,積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識,掌握文中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現(xiàn)象。

 。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論點,采用對比逐層論證的方法。

 。3)了解作者借史抒懷、借古諷今的為文意圖,體察作者的愛國之情,理解六國滅亡的歷史教訓。

  “論”是散文的一種文體,以論證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體現(xiàn)這種文體的特點。作者十分關心政治,本文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時弊?他在文中怎樣通過評史來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這些主張有什么進步性和局限性?這是學習時要注意的。

  首先,采用“立片言以居要”的方法,把六國滅亡原因集中到“弊在賂秦”這一中心論點上,至于為什么要“賂秦”,作者則地到最后才說出了最要緊的一句:“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其次,從布局上看,本文是從論史逐步轉(zhuǎn)向論策的。因此文章先肯定燕、趙的“遠略”,接著又批評了他們的錯策。循此繼進,作者又為六國設想出總體的戰(zhàn)略,這樣總體的戰(zhàn)略設想是為后文“不賂而勝之”一語作鋪墊的,也是針對北宋朝廷說的。這種寫法就叫做“借古諷今”。

  第三,本文的論證語言除氣勢俊偉、古勁簡練外,還表現(xiàn)在論說語言的準確性與分寸感上,設問、對比、排比句式的運用恰到好處。

  第四,本文是名篇,最好要求學生背誦全文,可采用誦讀法,疏通文句;教師還要講述一點必要的史實,用來撥疑解惑。還可運用比較閱讀法,在程度較好的班級印發(fā)蘇轍、李楨的同題文章《六國論》全文或片段,擴展閱讀面,并作比較閱讀指導,以加強對課文的理解。

  2、《伶官傳序》是歐陽作為《新五代史伶官傳》作的短序。文章開篇就提出了“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的論點,之后引史論史,在敘事中融入自己的議論分析,對史實進行評論,從中總結(jié)歷史教訓,以古諷今。

  先寫晉王臨終遺囑,莊宗恪守父命,出兵報仇,終于凱旋,表明“成則由人”的道理。然后寫莊宗大功告成之后不思進取,寵信伶官,國家由盛而衰,最終眾叛親離,被亂箭射死的慘狀,證明“敗亦由人”的道理。文筆酣暢,波瀾起伏,引人深思。

  教學中應注意:

 。1)了解史論的一般特點,學習根據(jù)史料提煉出觀點的方法;

 。2)體會作者感悟,通過反復誦讀,體會文章的文體特點和語言特點,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特殊句式;

 。3)認識“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觀點的深刻含義,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字字含淚,句句動情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祭文,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絕。古時候?qū)懠牢挠幸惶坠潭ǖ母袷,?nèi)容多為對死者生平的追述和贊頌,形式多為駢文或四言韻文。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打破了這一常規(guī),主旨不在于稱頌死者,而在于傾訴自己的痛悼之情。通過對家,嵤碌挠洈ⅲ憩F(xiàn)自己與死者的密切關系,表達刻骨銘心的骨肉至情。

  本文主要運用的藝術手法有:

 。1)破駢為散,自由多變的形式。或散或偶,或長或短,情至而文生,被后人譽為“祭文中千年絕調(diào)”。后世祭吊名作如歐陽修《瀧岡阡表》、李商隱的《祭小侄婦寄文》、袁枚的《祭妹文》等都受其影響。

 。2)語言樸素自然,不事雕飾!豆盼挠^止》評此文:“未嘗有意為文,而文無不工!表n愈寫這篇祭文,傾吐了自己的真情,邊訴邊泣,所以他能做到情至筆隨,字字句句皆從肺腑中自然流出,毫無雕飾之痕跡。

  4、《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是一篇文藝隨筆,也是一篇悼念性的記人散文。

  本文以抒情為主,兼具敘事和說理。文章總結(jié)文與可的繪畫理論,陳述自己對“藝”與“道”的密切關系。又通過敘述文與可的軼事和二人間的交往,表現(xiàn)了他的品德、個性,因舊誼深厚,故睹物思人,傳遞出對文與可的深切懷念之情。

  三、練習題設計

 。ㄒ唬┓e累和運用

  1、韓愈是        的倡導者。他主張文章要言之有物,提出       的文學主張,其散文與柳宗元齊名,并稱“韓柳”,他是          之首。代表作有      、          等。

  2、中國文學史上往往有作家并稱的現(xiàn)象,如“三曹”是指   、   、  ;“初唐四杰”是指   、   、   、  ;“三蘇”是指  、  、   。

  3、寫出下列空缺的文句。

  (1)以賂秦之地,       ,      ,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書》曰:“滿招損,謙得益!薄       ,       ,自然之理也。

 。3)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以趨于亡。   !

 。4)嗚呼!汝病吾不知時,       ,       ,歿不得撫汝以盡哀,窆不臨其穴。

  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

  B、《六國論》和《過秦論》的“論”都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

  C、蘇洵的《嘉祐集》之“嘉祐”二字取自蘇洵的書齋名。

  D、《六國論》的中心句是“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5、分別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

 、偎钾氏茸娓浮      」帕x:      今義:     

 、谥劣陬嵏病       」帕x:      今義:     

 、劭芍^智力孤!     」帕x:      今義:     

  ④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古義:      今義:     

 。ǘ┠芰εc拓展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輟:停止,這里指離開;就:就職上任)

  B、恐旦暮死,而汝抱無涯之戚也。(旦暮:早晚;戚:憂傷)

  C、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具:全部;羞:同“饈”)

  D、吾實為之,其又何尤。(尤:怨恨)

  2、選出與例句加點字活用現(xiàn)象不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倉皇東出。

  A、一夫夜呼,亂者四應

  B、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

  C、負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

  D、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3、下邊的短文選自蘇轍的《六國論》,在見解與風格上,與其父蘇洵互有同異,讀后請作答。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如此,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1)兩篇《六國論》都論及了六國破滅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觀點不盡相同,表現(xiàn)在哪里?

  蘇洵認為:                             

  蘇轍認為:                             

  (2)比較兩篇文章,哪一篇見解更為精到?

  (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4、你學了《伶官傳序》這篇課文以后,從莊宗這一史實和歐陽修的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fā)?在你生活的周圍,有沒有“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導致身敗名裂的例子?

  【參考答案】

 。ㄒ唬┓e累和運用 

  1、古文運動 唯陳言之務去 唐宋八大家 《馬說》《師說》

  2、曹操 曹丕 曹植;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蘇洵 蘇軾 蘇轍

  3、(1)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3)日削月割,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4)汝歿吾不知日,生不能相養(yǎng)以共居

  4、C

  5、①祖輩父輩;爺爺!、诘搅恕夭;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另提一事!、壑侵\力量;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經(jīng)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芘f事,先例;真實的或虛構的用作講述對象的事。

  (二)能力與拓展

  1、C 2、D 3、(1)蘇洵認為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在于賂秦;蘇轍則認為山東六國沒有遠略,“背盟敗約”,互相殘殺,從而導致了最后的滅亡。(2)蘇洵文章在于借議論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是放棄斗爭,屈從暴秦這一事實,以表達他翔時務彈劾當局的高尚情懷;而蘇轍則立足六國“不知天下之勢”這一點,從戰(zhàn)略上進行思路詳明的辯論,意有超越前人之處。(3)①用四個無戰(zhàn)事的國家去幫助面臨敵寇的韓國、魏國,使他們沒有顧及東邊的憂慮,而能為天下挺身而出抵擋秦軍。②不知道這樣,卻貪圖戰(zhàn)場上獲得一點點土地的好處,背棄盟約,自相屠殺,秦兵還沒出現(xiàn),可是天下的諸侯已經(jīng)自己受困了。4、啟發(fā):①小事不;②玩物喪志;③事在人為;④以古為鏡(事例略)。

【詩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詩歌的教學設計02-21

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教學設計02-21

詩歌教案教學設計02-21

詩歌欣賞的教學設計02-21

畢業(yè)詩歌的教學設計02-21

詩歌《秋天》教學設計02-21

古代詩歌教學設計精選02-21

詩歌《雨點》的教學設計02-21

詩歌習作教學設計02-21

詩歌的習作教學設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