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認識科學小品的一般特點。
2、分析本文綜合運用引資料、插圖、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
3、認識科學小品的文學美;豐富科學知識,了解普通物品中的文化價值。教學重難點正確理解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與文學性。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手段多媒體、交流式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一、導入
二、整體感知
三、細讀課文
1:同學們:你們都吃過荔枝吧!味道怎樣想必大家都能用“甜”或“又酸又甜”等詞來形容,有誰能用最簡潔的語言為我們作一番介紹嗎?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荔枝。問2:他說得準確嗎?為什么?(展示多媒體課件)要求學生帶著以下兩個問題瀏覽課文,完畢后,以小組形式討論探究以下兩個問題:
1、標題給我們提供了荔枝的幾點信息?這一標題有何創(chuàng)意?
2、作者認為白居易的`《荔枝圖序》里的“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甘酸漿液如醴酪”的話對嗎?
1、明確:
⑴標題給我們提供了三點信息:產(chǎn)地南州——泛指我國南方。成熟期六月——陽歷七月。顏色丹——紅色。
⑵以詩為題,新穎,同時也很有概括力(荔枝的重要信息)。
2、白居易的話有對有錯殼如紅繒——錯(粗糙)膜如紫綃——錯(誤作)瓤肉瑩白如冰雪——完全正確甘酸漿液如醴酪——對問
3:文中還給我們提供了哪些荔枝的有關知識?
學生回答:荔枝表皮粗糙,紅色,肉甜不夠準確。學生自主討論探究
學生回答:扣住說明文單元要求,對學生歸納、概括能力進行一次輕松的檢驗。調(diào)動原有的積累,讓說得好的同學有成就感。
順藤摸瓜,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注釋的好習慣。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文本的主動性,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外部形態(tài)外殼:塊狀裂片、粗糙顏色:深紅色、紫色形狀:心臟形、卵圓形或圓形果實大小: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內(nèi)部結構內(nèi)膜:白、薄肉:白色半透明,味甜微酸核(種子):長圓形,表面光滑,棕褐色;驘o核花期二月初到四月初長生長產(chǎn)地我國習性喜溫暖問
4:文中除了有這些知識,還多了那些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有何作用?概述后討論以上問題。
作用:說明荔枝的外形及內(nèi)部特征作用:說明荔枝的膜的輕薄作用:說明荔枝的不耐貯藏作用:突出蘇軾對荔枝的喜愛問5:用了哪些典故?請同學們一起來找找比喻句:
問6:有何作用?
①說明荔枝顏色紅的特點
、谡f明荔枝成片林的絢麗美景問7:總觀全文,本文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來寫的?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討論探究學生參照注釋:答案可能為:1還引了不少詩文,如《荔枝圖序》如《詠荔枝膜》如《過華清宮絕句》如《惠州一絕》
2運用典故
、偬泼骰蕦櫺覘钯F妃兼程送荔枝
②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
、畚尼缑髡f顧氏種活荔枝事
3比喻
①絳囊、紅星、珊瑚珠
②飛焰欲橫天、紅云幾萬重有感情的朗讀相關語句理解詩句,解決重難點。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后文品味語言作準備。
四、歸納總結:
五、品味語言:
六、作業(yè)
。ㄒ唬┱f明順序:由表及里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
(二)說明方法:舉例子、打比方、配插圖、列數(shù)字、引資料等問
7:本文的語言有何特色?(重在引導學生認識科學小品的一般特點)教師點評:明確:
①科學的準確性
、谖膶W的生動性(趣味性)學生活動學生分別找出相應的例子。
學生自由發(fā)言,如用語準確,有分寸;增加對荔枝的相關知識的了解;有點趣味……寫一篇介紹某種水果的說明文。上升一些理性認識附板書設計:第一部分(1—10)生態(tài)(主)(次)第二部分(11—14)生產(chǎn)產(chǎn)地我國二千多年果譜十三種三十二個品種移植成都、福建生長北限產(chǎn)銷大力發(fā)展?jié)M足需要實虛二段形態(tài)(表)(里)三段果實一段引子存疑探討激起興趣外殼粗糙有龜裂片顏色深紅或紫色果實蒂部大頂端小心臟形卵圓形大小輕重掛化殼膜白色薄膜果肉白色半透明甜微酸貯運不耐貯藏不利運輸果核長圓光滑棕褐色果花二月、四月綠白色小、多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必備教學設計02-25
小班教學設計02-22
夏教學設計01-01
數(shù)學教學設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