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0-11-05 08:10:4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8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yōu)秀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8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學習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識字、朗讀能力都較弱,落實識字、寫字,才能為閱讀打下基礎,孩子已初步具備了拼拼音識字的能力,但識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師在引導孩子識記時,要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閱讀后孩子對課文已經有自己的一些問題和想法引導他們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來解決問題,逐步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2、能用“漸漸”說話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感受烏鴉由找水的著急到喝著水高興的變化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從文中感悟烏鴉的聰明能干,懂得遇到問題要開動腦筋,積極想辦法解決。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的過程,背誦課文。

  2.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的過程。明白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能用“漸漸”說句子。

  教學資源

  1.教師自制的生詞卡片;

  2.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3.烏鴉喝水的圖片;

  4.投影儀、視頻展臺和大屏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烏鴉喝水的故事。(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烏鴉嗎?(烏鴉,你為什么要喝水?你怎么找水喝的?最后你喝到水了嗎?)

  2.現(xiàn)在,小烏鴉可要考考大家呢。認讀生字詞。(出示生詞卡片)口渴喝著水瓶子到處石子漸漸辦法許多找水在這些生字中,有兩個字很相像,你是怎么記住并區(qū)分它們呢?喝—渴(口“渴”需要水—三點水;“喝”水要用嘴—口字旁)

  3.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他生評議。

  二、問題引領,感悟課文

  1、請小朋友們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一邊讀一邊想:烏鴉為什么要找誰喝?他是怎么找水喝的?最后它喝著水了嗎?

  2、學習第一自然段。

 。ㄒ唬⿲W習第一句

  (1)你知道,烏鴉為什么找水喝嗎?快來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第一句)

 。2)烏鴉口渴了,你知道它渴到什么程度嗎?

 。3)你從哪里知道它特別渴?(到處找水喝)請你想象一下,烏鴉會飛到哪些地方去找水呢?找的地方多不多呀?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說明烏鴉確實很渴,就像我們平時口渴了一樣,是一種什么感覺?

 。4)你能通過讀把這種口渴的感覺表現(xiàn)出來嗎?誰想試試?

  指導讀:渴得都快說不出話來了。

 。ǘ⿲W習第二、三、四句

 。1)師: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烏鴉終于找到水了。此時烏鴉的心情又怎樣?讓學生扮演小烏鴉,老師采訪各位小烏鴉,談談此時的心情。

  (2)正當烏鴉高興的時候,它又遇到了什么困難呢?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到句子,劃出來。

  (3)出示課件(課文插圖),思考:烏鴉為什么喝不著水?你能不能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烏鴉喝不著水的原因。

  (4)老師再次采訪小烏鴉們喝不著水時心情又如何?(體會烏鴉著急、無可奈何、難過的心情。)

 。5)烏鴉雖然很著急,但是它仍然在積極地想辦法。快來讀讀最后的這句話吧!怎么辦呢?

  (三)指導朗讀:想象自己就是那只小烏鴉,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是呀,多著急啊,快來看看小烏鴉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呢?(出示第三段)

 。2)請大家自由朗讀第三段,邊讀邊把烏鴉的辦法用波浪線畫出來。

  (3)比較句子:(出示課件)烏鴉把小石子一下子都放進瓶子里。這句跟書上的一樣嗎?這樣改行嗎?為什么?

 。4)分組實驗:那一個一個是怎樣放呢?請你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拿出課前準備的瓶子(里面裝有一點水)和小石子,往里面一個一個地放吧。注意邊放邊觀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變化。

 。5)在小烏鴉的努力下,水怎么樣了?用你的手勢來告訴老師,課文中用的是哪個詞?

 。6)比較句子,用“漸漸” 造句。

  課件出示句子: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

  瓶子里的水很快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

  哪一句好,為什么?

  你能用“漸漸”說一句話嗎?

  出示課件: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

  天氣_____熱起來了。

  ____漸漸__________。

  追問:此時,你最想對烏鴉說些什么? (烏鴉很聰明;烏鴉很執(zhí)著;烏鴉遇到困難能開動腦筋等。)

 。7)指導朗讀第三段。烏鴉喝到水了,心情怎么樣?那你就高興地讀一讀吧!

  4、學習第二段。

  烏鴉的這個辦法好嗎?它為什么能想出這個好辦法來?

  三、方法引領,指導背誦

  1、師:是呀,這只小烏鴉多么善于觀察、不怕困難,愛動腦筋!讓我們大家像小烏鴉一樣,積極動腦,想辦法背會這篇課文。

  2、提示方法:

  (1)想想烏鴉先遇到什么困難?接著它想出了什么辦法?最后怎么樣?

  (2)把自己當作小烏鴉,邊做動作邊背誦。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誦。

  3、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

  4、檢查背誦情況,師生評議。教學活動4

  四、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1、你喜歡這只烏鴉嗎?用一句話夸夸它。

  2、多好的辦法呀!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瓶子旁邊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并及時點撥、評議方法的合理性。)同學們像小烏鴉一樣愛動腦筋,能想出這么多的辦法。

  3、在你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過什么困難,你是怎么解決的呢?(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進行充分交流,滲透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遇到困難勇于克服的品質。)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讀“藤”、“哇”、“蚜”三個字。

  2、讀課文,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讀課文,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習難字“掛、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實物——葫蘆,讓學生認一認,這是什么?葫蘆可以作中藥,能治病。

  2、今天我們學習一個跟葫蘆有關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蘆》。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一讀,糾正讀音:蘆:字音是l*,第二聲。讀“葫蘆”一詞時,是輕聲,跟著老師再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義,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葫蘆掛些怕盯鄰居治奇怪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葫蘆一些掛著雪白鄰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語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蘆:上面是“草”字頭,下面的“戶”字第一筆是點,注意與“盧”字區(qū)分,“蘆”在“葫蘆”一詞中讀輕聲。

  盯:左右結構,部首是“目”字旁,右邊是“丁”字。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表示目不轉睛地看。

  怪: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右上是“又”字,下面是“土”字,注意與“經”字區(qū)分。

  掛:第六筆是橫,不是豎,兩個“土”字上下排著。

  些:上下結構,上面的筆順是:豎橫豎提撇豎彎鉤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賽過: 勝過。本課指種葫蘆的人希望葫蘆長得比南瓜還要大。

  掛: 本課是結(ji5)的意思。

  蚜蟲:昆蟲,身體卵圓形,綠色,黃色或棕色,腹部大。吸取植物的汁液,是農作物的害蟲。俗稱:膩蟲。

  奇怪:納悶,不理解。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價。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的是一個人種葫蘆的事。這個人不知道葉子和葫蘆的關系,他只注意葫蘆,葉子上生了蚜蟲他不管,鄰居勸他,他也不聽,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來越多,小葫蘆也都落了。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附:板書設計:

  7 我要的是葫蘆

  蘆 盯 掛 怪 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真觀察畫面,看懂圖意,理解課文內容。

  2、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系。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并且懂得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而受損失的道理。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看懂圖意,理解課文內容。

  2、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系。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并且懂得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而受損失的道理。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系。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并且懂得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而受損失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讓學生結合生字表自己讀讀生字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葫蘆一些掛著雪白鄰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語

  二、學習課文

  1、教師范讀,讓學生在文中標出自然段。

  2、教師出示課文內容的插圖,學生一邊看插圖一邊讀課文,圖文對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圖的內容。與同桌練習說一說。

  3、逐段學習課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讀課文一邊標出共有幾句話。

  (2)讓學生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談一談讀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講有一個人種了一棵葫蘆,葫蘆藤上長了葉子,開了花,結了小葫蘆,他非常高興。

  (3)教師強調兩點:

  A.第一句中的葫蘆是指一種植物,課題中的葫蘆指的是葫蘆的果實。

  B.讓學生觀察畫面,結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寫時用到的幾個詞語談自己的體會:細長的葫蘆藤、綠色的葉子、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這說明葫蘆長得很好。板書:長滿綠色的葉子

  (4)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文字體會那個人高興的心情,“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讀出那個人喜愛小葫蘆的語氣。

  讓學生自己練習,而后指名讀,大家進行評價。

  第二自然段:

  (1)小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講那個人看見葉子上生了蚜蟲一點也不在乎,眼睛只盯著小葫蘆。

  (2)讓學生在書中畫出那個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說的。而后練習讀一讀,談一談應讀出什么語氣。自己先思考,遇到問題與同桌商量商量。

  (3)指名讓學生談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

  “有幾個蚜蟲怕什么?”那個人滿不在乎,在讀書時要讀出滿不在乎的語氣。種葫蘆的人希望小葫蘆長得比南瓜還要大, 要讀出滿懷希望的語氣。

  (5)讓學生練習讀,而后指名讀,進行評價。

  (6)思考:同學們想一想葉子和葫蘆有什么關系?

  學生們結合一些資料談自己的認識,而后教師再加以補充。葉子是植物營養(yǎng)器官之一,植物通過葉子吸收太陽光和二氧化碳,再與根部吸收水分和無機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物,成為植物的營養(yǎng),葉子死了葫蘆也活不了。

  第三自然段: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練習分角色朗讀,邊讀邊體會鄰居和種葫蘆的人的看法。

  (2)進行交流:“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意思是:

  種葫蘆的人認為葉子上的蟲根本不用治,為什么葉子上的蟲不用治呢?理由是:“我要的是葫蘆!弊x這些語句時要讀出不以為然,自以為是的語氣。“我要的是葫蘆!币x重些,是肯定的語氣。結合學生說的,板書:蚜蟲,不治)

  鄰居的話要讀出誠懇的語氣,表示自己的建議。

  (3)分角色朗讀,大家評議。

  第四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思考:葫蘆為什么掉了?板書:落了

  (2)引導學生交流:葫蘆藤上先長葉子,再開花,最后結果實。小葫蘆開始長得很好,后來生了蚜蟲,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蚜蟲越長越多,最后小葫蘆一個個都落了。

  (3)讓學生觀察畫面,結合畫面展開想象:那個人看到小葫蘆一個個都掉了想些什么?他會做些什么呢?

  (4)指名讀這個自然段,教師小結: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再后悔。

  三、布置作業(yè)

  1、看圖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2、在小組內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而后互評。

  附: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葉子(長滿) 葫蘆(可愛)

  │ │

  ↓ ↓

  長蟲───────→落了

  │ │

  ↓ ↓

  長蟲───────→落了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復習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參加討論,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參加討論,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

  2、打開書,按照田字格規(guī)范書寫漢字,教師檢查,及時進行板演。

  3、填空,再讀一讀。

  ()的小花()的蚜蟲

  ()的葫蘆藤()的小葫蘆

  讓學生先自己練習填寫,然后再訂正,最后讀一讀。

  ()的小花雪白美麗可愛紅艷艷

  ()的蚜蟲害人討厭可氣

  ()的葫蘆藤細長美麗綠色

  ()的小葫蘆可愛綠色

  二、朗讀練習。

  1、讀句子: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有幾個蟲子不怕。

  2、比較每組句子有什么不同?與同桌討論,而后進行交流。這兩組句子在表達上,意思是一樣的,不同之處是:每組中的第一句是反問句,第二句是陳述句,第一句所表達的意思比第二句更強烈些。

  3、練習讀一讀。

  4、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而后互評。

  5、想一想通過讀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再后悔。

  三、發(fā)散思維練習。

  請學生給這篇寓言故事續(xù)加結尾。

  1、自己先練習。

  2、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由各小組選出優(yōu)勝者參與班級展示。

  3、進行展示。

  四、教師總結。

  五、布置作業(yè)

  1、讀書

  2、預習下一課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導入

  出示填空:

  我們愛你啊,

  請學生在橫線上填入自己內心最愛的事物

  引導: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文明史,地大物博的偉大國家,

  華夏民族在這塊大地上繁衍生息,作為中國人,她是我們應該共同熱愛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詩歌――――1、我們愛你啊,中國!

  齊讀課題,飽含深情地讀三遍

  二、通讀全詩

  1.布置:請大家好好讀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讀后想想,你通過朗讀這首詩后,對祖國有無進一步地了解,你是否更加地熱愛祖國并和同桌好好交流一下還要注意后面的生字要會書寫,然后描紅臨寫

  2.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3學生讀后進行交流,交流后用鋼筆描紅、臨寫

  三、學習生字新詞(略)

  四、指名分節(jié)朗讀全詩師生糾音注意讀通順

  五、自主精讀全詩

  師:我們已經通讀了全詩,對詩有了大概的了解現(xiàn)在說說你對詩的總體感受

  指名學生說說

  師:這是詩帶給我們的初步感受,你如果深入地讀,用心去體會,你會體悟到更多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細細地讀這首詩

  1、布置學生自己認真按要求學習本詩

  要求:(1)細讀全詩,好好理解詩中的有關詞語,然后細細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讀懂后,展開想象,把自己想象到的、品味到的在書上作批注

  2、學生按要求自主精讀全詩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yè)布置

  1.朗讀全詩,盡量能夠背誦剛才沒有完成的批注回家做好

  2.抄寫生字新詞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感受“熟字加筆畫”是一種有效的記字方法。

  2、積累ABAB式的詞語。

  3、進行分類指導,加強口語表達的訓練。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

  5、重點練習相關的基本筆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和書寫習慣,并交流書寫的感受。

  6、對學生進行觀察、想象和表達訓練,鼓勵學生敢于與他們交流。

  二、教學重點

 1、掌握相關的字、詞、句的訓練。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閱讀習慣。

  3、訓練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書寫習慣。

  三、教學難點

注重口語表達的綜合訓練

  四、教學準備

 自制相關練習卡。

  五、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有趣的漢字。

 (感受并鞏固“熟字加筆畫”的識記方法)

  引導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激發(fā)興趣。

  1、教師出示字卡指名帶讀:口、四、古、田、白、由。

  2、再讀六個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后五個字都是給口字加上兩筆所組成的。

  3、請你也來試一試。(及時鼓勵、表揚組成其他字的同學)

  4、擴展訓練:

  (1)試著給口字加上三筆或四筆。

  (2)小組學習:自己找可添加筆畫的字。

  例:“日”加一筆:田、申、白、旦、舊……

  加兩筆:百、自、早……

  (3)小組匯報。

  (二)詞語超市。(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特殊形式詞語歸類積累)

 讀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教師出示詞卡,指名帶讀。

  2、請學生再讀: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三相同;二、四相同,是ABAB式)

  3、教師范讀,學生聽讀:聽出了什么?(體會ABAB式詞的強調作用)

  4、請學生自己練習讀。

  小組合作學習:說一說,在生活中還用到過這樣的詞語嗎?

  豐富詞語積累:請學生將自己喜歡的ABAB式詞積累到“我的詞語庫”中。

  (三)選詞寫話。(口語表達訓練)

 1、請學生自讀詞語。(讀準字音)

  2、指名帶讀。

  3、教師帶學生理解詞語大意。(提示詞語的使用范圍)

  4、請學生自選詞語練習說話。

  有興趣的學生可選用兩個或多個詞語說句子。

  5、指名反饋。(及時鼓勵、表揚學生)

  (四)閱讀欣賞。(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

 1、請學生自由輕聲讀古讀。(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認讀)

  2、教師范讀,學生聽讀。

  3、請學生再練讀。(教師巡視,了解情況,進行個別輔導)

  4、指名反饋。(配樂朗讀)

  (五)作業(yè)。

 朗讀古詩。

  第二課時

  (一)寫字板。

 1、請學生自讀所給漢字。指名認讀。

  2、學習“遲”字。

  (1)學生按筆順自學“遲字”。(了解筆順規(guī)則:先里后外)

  (2)重點指導寫好走之旁。(三筆寫成)

  (3)學生練寫“遲”字。

  3、小組學習:觀察其余的字。

  (1)重點觀察,說一說哪個字比較難寫。

  (2)教師范寫。

  (3)學生練寫。

  (二)語文生活。

  1、看圖思考。

  課本第51頁圖上的猴子、小熊和小白兔舉著相機照什么呢?

  2、想象訓練。

  小小的照片能記下美好的時刻。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照片。

  3、小組學習。請學生介紹自己照片的故事。

  請小組推薦本組說的最好的同學進行匯報。教師指導,要求不要過高,說出給誰拍照,為什么拍照即可。

  4、請同學們動筆,把這個拍照片的故事試著寫一寫。(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水平寫)

  (三)作業(yè)。把想象的內容寫成幾句話。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的】

 。薄W習生動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2、學習寫讀書摘要。

  【教學過程】

  一、引題、結合《春》和《濟南的冬天》導入新課、析書課題

  二、出示教學目標

 。、生動用條理地說明事物。

  2、做讀書摘要。

  三、第一次嘗試,理清文章層次和條理

 。、出示嘗試題、學生默讀嘗試題。

 。、聽錄音,給各段標上序號。

 。、快速閱讀課文,勾劃出文中和課后練習相對應的概括性語句,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再勾劃出七、八、九、十段中表順序的關鍵詞句,理解文章說明的條理性。討論完成嘗試練習。

 。、檢查、肯定。

 。怠w納總結:說明順序的條理性。

  主要-→次要

  空間-→時間

  四、第二次嘗試、理解文章說明的生動性

 。、出示嘗試練習題。

 。、點名朗讀課文第一、二段。其他學生合攏書,體會感受語言的生動。

 。场W生朗讀第一、二段,根據(jù)相關語句生動說明和平實說明的對照、加深體會。

  4、學生討論、互評,理解生動說明的好處。

 。怠⑿畔⒎答,歸納肯定。

  6、齊讀課文一、二段,進一步加深理解。

  五、第三次嘗試、編寫讀書摘要

  1、提出嘗試要求。

 。、學生跳讀課文,根據(jù)課后練習一中四個問題在文中尋找答案。先畫線標出內容要點,再連綴成文。完成嘗試要求。

 。场W生小組內交換閱看、互相訂正補充。

 。础⒎答佇畔,給予肯定。

 。怠⒊鍪窘處煹恼,學生對照自己的摘要作為參考。

  六、課堂小結(略)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課前激趣

  1、猜謎:

  “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

  2、背誦古詩

  《江南》等。

  一、激趣導入

  1、課前播放音樂,學生閉上眼睛欣賞。

  要求:音樂帶給你怎樣的的畫面?

  交流:請你用最簡潔的話告訴我,音樂帶給你怎樣面?

  2、過渡導入

  從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愛的對象,描寫的詩詞數(shù)不勝數(shù),人們之所以喜歡荷花就是因為她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荷花的課文,是我國教育學家、文學家葉圣陶爺爺寫的。

  板書課題:

  1、荷花(看老師板書,這兩個字都是草字頭,因為他們都屬于花。)

  2、齊讀課題,指導朗讀。(荷花這么美應該怎樣讀,再來一遍。)

  3、初看荷花。

  A、想看荷花嗎?(播放荷花錄象)

  要求:讓我們插上音樂的翅膀到荷花池畔去看看,老師有個建議看的的時候同桌可以指指戳戳討論以下,看你能用一個怎樣的詞來形容你所見到的荷花。

  B、學生交流。

  4、過渡進入第二小節(jié)。

  相看兩不厭,唯有白荷花,我覺得大家都是偉大的詩人,把荷花描寫的那么迷人,想看看爺圣陶爺爺筆下的荷花嗎?( )讓我們,一起走進葉圣陶爺爺?shù)暮苫ㄊ澜绨伞?/p>

  二、教學第二小節(jié)。(出示內容)

  1、帶問題自由朗讀第二小節(jié)。

  要求;用心去感受感受,你覺得葉圣陶爺爺筆下的荷花怎么樣?

  交流。

  2、帶著問題再讀第二小節(jié)。

  要求;畫出你認為最美的句子,讀讀,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交流:

  a、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挨挨擠擠”、“碧綠”、“大圓盤”(課件出示圖片)

  你能把你的感覺讀好嗎?(指導朗讀)

  b、白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抓“冒”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來寫在這里你用一個什么字?(肯定用冒字的精確)

 。╞)荷花從這么多的荷葉中冒出來想干什么呢?(鼓勵)

  c、有的……有的……有的……(每種姿態(tài)的荷花配圖,指導朗讀。)

  3、齊讀課文。

  多美的白荷花啊,生機勃勃,讓我們一起來有滋有味贊美這迷人的荷花。

  三、教學第三小節(jié)。

  1、葉圣陶爺爺寫了三種姿態(tài)的荷花,還有其他姿態(tài)的荷花嗎?想看嗎?(播放圖片)

  學生帶著要求看圖片。

  要求:仔細觀看圖片,把你最喜歡,印象最深的'一朵深深地印在腦中,呆會講給我們聽。要是給你講的荷花再加上動作那就更好了。

  交流。(師輔導為荷花加上動作表示。)

  2、導讀9這么多的白荷花……那一朵也很美。把眼前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A、學生讀第三小節(jié)。猜猜這位了不起的畫家是誰?

  交流。(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4、齊讀課文。

  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讓我們熱愛的大自然的同學一起與這位偉大的畫家對話吧。

  四、教學第四小節(jié)。(出示內容)

  1、播放錄音帶。

  2、激讀

  想不想與錄音帶比一比。

  學生自讀課文。

  3、交流朗讀。

  A、誰來作第一荷花?第二多朵?第三朵?

  B、還有更多的荷花嗎?齊讀課文。

  4、內化感悟。

  這次讓我們閉上眼睛,靜靜地,靜靜地用心去看,用心去聽,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你感覺到了什么?感覺到自己仿佛自己成了什么?

  交流。

  5、齊讀課文。

  荷花是那么的美麗動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迷人,荷花的魅力是呢么令人難忘,我們陶醉了……

  五、小結

  1、此時此刻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贊美荷花的美麗,大自然的神奇呢?(同桌交流)

  2、交流。

  六、小練筆。

  讓我們也來作回作家,模仿葉圣陶爺爺?shù)暮苫ㄒ瞾韺憣懽约旱暮苫ā?/p>

  1、荷花你真是千姿百態(tài)……

  2、忽然,我仿佛自己成了一朵荷花……

  自己選擇一個喜歡的題目來寫一寫。

  七、總結結束。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齲齒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齲齒的有關知識。

  2、使幼兒懂得保護牙齒的意義,了解保護牙齒的方法。

  3、指導幼兒學會刷牙的正確方法,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

  4、體驗健康潔白的牙齒給人帶來的快樂與美感。

  活動準備:

  提前兩天將洗凈的蛋殼浸在醋里 收集幼兒的漱口水若干杯

  故事準備《愛吃糖的老虎》

  活動過程:

  1、故事《愛吃糖的老虎》引出主題

  提問:狐貍想出了什么辦法?老虎的牙齒怎么了?

  引出問題找找自己是不是也有壞掉的牙齒。

  2、找齲齒

 。1) 用小鏡子找一找自己的牙齒有沒有變黑或壞掉的。

 。2) 觀察長有齲齒的幼兒的牙齒

  (3) 變黑壞掉的牙齒叫齲齒

  3、利用實驗探索齲齒形成的原因

 。1) 幼兒討論:齲齒是怎么形成的

 。2) 觀察幼兒漱口水,請幼兒觀察里面有沉淀物質,請幼兒聞一聞是什么味道?(酸的 臭的)這中酸得、臭的物質會對牙齒產生怎樣的影響。

 。3) 觀察蛋殼浸在醋里的變化并討論醋里浸過的蛋殼為什么會變黑、變軟。

  小結:食物殘渣在細菌的作用下會分解成酸,酸會腐蝕牙齒變黑、形成齲齒。

  4、討論如何保護牙齒形成齲齒(少吃甜食 早晚刷牙 吃完東西漱口)

  5、結合《刷牙歌》教會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 結束活動.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訓練要求

  1、指導學生大體了解諺語的意思。誦讀、背誦諺語,不斷積累語言。

  2、輔導學生自讀,理解短文內容,教育學生要關愛他人。

  3、輔導學生進行聽、說、評的訓練,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訓練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訓練要求 完成總要求1、2。

  訓練過程

  一、導入課題

  二、完成讀讀背背

  1、學生自讀:

 。1)正確朗讀下面的諺語。

 。2)在熟讀的基礎上能背誦下來。

 。3)邊讀邊想: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3、學生討論,相機點撥。

  火要空心,人要實心。--火心空,有氧氣,才能燒得旺。人心實,信得過,才能辦成事。

  不怕有錯,就怕不改過。--人偶爾犯個小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悔過,小錯不斷,釀成大禍。

  好事多做,惡事莫為。--好事要多做,壞事千萬不要干。

  樹直用處多,人直朋友多。--樹干直,做什么都能用得上,人正直,到哪里都能得到信任。

  茄子不開虛花,真人不說假話。--茄子開的花,個個會結果,沒有虛花。真誠的人說的都是真話,沒有假話。

 。ㄟ@些都是諺語,內容上都是講為人之道,教導人要正直、誠信,多做好事,改正錯事,不做惡事。形式上音韻和諧,言語雋永深刻。)

  4、學生朗讀、背誦這些諺語。

  三、完成閱讀

  1、指名讀短文后面的思考題,明確閱讀要求。

  2、自讀短文,一邊讀一邊思考短文后面的思考題。

  3、指名朗讀短文。

  4、學生提問質疑,教師引導歸納。

  第一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個小問題:財主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得到快樂了嗎?為什么?(回答時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他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所以一個朋友也沒有”、“只好答應老人的條件”及他找到泉水后所想、所說、所做。)

  5、組織交流、討論。

  6、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第二課時

  訓練要求 完成總要求3。

  訓練準備 制作《小攝影師》的朗讀磁帶。

  訓練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導入新課

  1、播放錄音,回憶《小攝影師》的故事內容。

  2、說一說你眼中的小男孩、高爾基分別是怎樣的人?

 。ㄐ∧泻⒂卸Y貌,高爾基熱愛兒童,關心祖國下一代。)

  二、展開想象,設計情節(jié)

  (1)假想結尾的幾種可能

  小男孩可能再來找高爾基爺爺,向他道歉并為他照相;也可能不好意思再來,通過其它途徑找到照片,完成辦墻報的任務;也可能觀察了解高爾基的活動規(guī)律,在不耽誤高爾基工作的情況下,完成照相任務。

  (2)學生自己選擇其中的一種續(xù)說。

  要求:

  A、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線索中思考,也可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設想情節(jié)的變化,想出補救的辦法。

  B、要符合人物的性格,情節(jié)合理。

  三、學生分組說故事

  A、請你進入角色,設想自己就是小攝影師,坐到電車上心情會怎樣?回到家里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B、小組互相商討,把故事講完整,講清楚,講生動。

  C、試著演一演。

  四、小組評議

  學生分小組進行交流,要注意看別人的優(yōu)點,贊賞別人的奇思妙想,學習別人的生動表達。(老師深入到小組中,關注學生的討論,了解學生的合作效果。進行個別輔導、點撥,使他們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五、全班交流

  各小組推選優(yōu)秀代表上臺續(xù)說故事,大家評議,看誰的故事編得好,誰的故事講得好,評出優(yōu)秀小組。

  六、課外拓展

  把你續(xù)說的故事寫下來,回家講給你的父母聽。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8篇】相關文章: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合集6篇10-12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五篇08-02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五篇02-28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7篇11-25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十篇06-26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6篇07-28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八篇06-07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八篇01-11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四篇11-18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六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