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山行》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西師版《山行》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師版《山行》的教學設計篇1
一、創(chuàng)設情境,熟讀古詩,感知美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大家從小到現(xiàn)在一定會背不少詩吧!現(xiàn)在,請你們自由背誦你最喜歡的那一首。(學生紛紛自由背誦。)
師:同學們真棒!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杜牧寫的古詩《山行》。
。病(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一幅云霧繚繞山上,深秋的傍晚,在夕照下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的楓林圖,并伴以婉約動聽的古箏曲。
師:同學們,你們看見了什么?想到什么?(讓學生展開想象盡情地說。)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熟讀古詩,感知美:
師:你們真會動腦筋!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走入這美麗的圖畫中吧!同學們,預習后你們獲得了那些有關的資料和同學交流交流吧。ㄋ娜诵〗M交流匯報查閱的有關資料。)
注意課內(nèi)外結(jié)合,通過讓同學們,了解作者介紹,時代背景、典故趣事、古詩范讀等資料;自主感知古詩的畫面美。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首詩嗎?(喜歡)我們怎么才能把它學好呢?(學生各抒己見。)
師:說得真好!那我們就先來朗讀古詩吧!先自由地讀,讀好后再讀給同桌小朋友聽,要讀準字音,讀出重音、節(jié)奏。生自由地大聲朗讀、同桌互讀糾正錯誤、同學們自告奮勇地朗讀、小組讀、全班、齊讀等方式把古詩讀正確。
學習古詩,重在朗讀、背誦,在反復誦讀中,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
二、領悟意境,品讀古詩,欣賞美
。、理解詩意,領悟意境:
師:小朋友真棒!一會兒就把這首古詩讀通順,讀正確了!請小朋友們再輕輕讀讀這首古詩,然后在小組內(nèi)討論一下:你們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
。ǚ中〗M學習討論交流。)
師:剛才小朋友的學習熱情很高,現(xiàn)在來把你們的學習體會與大家分享分享。
(小組匯報學習情況,師隨機出示多媒體等電教手段。)
師:我今天驚奇地發(fā)現(xiàn),我們小朋友讀書的水平已經(jīng)超過了老師,讀書的方法也越來越高明。
。ū頁P學生好的學習方法。)
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讀讀、說說、想想、議議中自我品味語言,感悟詩意,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
。、整體感知,體會詩情:
師:你們真是了不起,能自己讀懂這首古詩。誰能用自己的話再描繪這深秋的山林?
。ㄉ粗嬅嬲f,師點撥。)
師:作者欣賞著美麗景色想到了什么呢?(引導生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场⑵纷x古詩,欣賞美:
⑴“緊扣詞句”。
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此時此刻我相信大家與作者一樣陶醉于火紅的楓樹林中。深秋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們來夸一夸這首詩贊一贊美麗的深秋,好嗎?四人小組的同學再朗讀全詩,說說詩句中哪些詞語用得好。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四人小組朗讀討論,師巡視。)
生:我最喜歡“霜葉紅于二月花”這句,他讓我看到了火紅的楓樹林,比春天的花還要紅。
……
品味詞句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鍵。
、啤跋胂舐巍保
師:此時,你也來到了寒山腳下,楓樹林中,你看到了美麗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生:多美的景色。≌嫦M馨阉嬒聛。
這樣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想象漫游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三、美讀品味,感悟詩情,表達美
。、美讀品味:
師:美麗的秋景,生動的詩句,同學們我們怎樣美美地朗讀呢?老師準備了一段樂曲,你們在優(yōu)美的伴樂下盡情朗誦吧。ㄉ倚』锇橛懈星榈乇痴b、師抽生朗讀、背誦。)
2、感悟詩情,表達美:
師:小朋友,通過學習感受到深秋山林中的美麗,你們愿意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心中感受到的美嗎?出示表達方式:讀一讀。演一演。畫一畫。寫一寫。(生自由選擇,小組合作,表達美。)
語文課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入多種教學形式,轉(zhuǎn)換課堂模式,讓每個孩子都投入地學、生動地學,再盡情展示學后的成果。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盡力做到了開放思維、激發(fā)想象、發(fā)揮潛能。
四、訓練遷移
師:學了這首古詩你們準備完成什么作業(yè)?
生:課外朗讀杜牧的詩,抽時間與同學交流。
自己給自己布置作業(yè),過一把當老師的癮,使孩子倍感新奇自豪,有利于切合不同孩子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進行分層教學,最大限度發(fā)掘孩子的潛能,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使每個孩子都品嘗到學習的快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西師版《山行》的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讀懂詩句,理解內(nèi)容,想象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2、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詩句中進入情境,有感情朗讀。
教學過程:
一、揭題,指導書寫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叫——贈劉景文。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另外一首古詩——山行。
2、簡介作者,并讓學生回顧杜牧寫過的古詩。
3、指導書寫:于、楓。
二、初讀古詩,讀通讀順
1、自由讀詩。要求:讀準讀順。
2、指名讀詩。重點指導“生”“斜”。
3、齊讀全詩。
三、聽看想象,整體感知
1、詩人被這美麗的山景深深打動,看視頻情境動畫配詩歌朗誦,邊聽邊看邊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學生自讀想象。
2、指名說看到了什么。
。ㄏ鄼C板書: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楓林)
四、以畫為媒,研讀感悟
1、全班反饋,讀中悟詩。
根據(jù)學情,相機指導:
。1)指導朗讀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僦该麑W生交流研讀情況,提出問題。
、趥人讀、學生練讀、師生共讀、齊讀相結(jié)合。重點體會“斜”“生出”,理解詩意。
、劢處熞x:白云人家,蜿蜒石徑,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時節(jié)啊,詩人遠遠望去,感嘆道:“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④邊吟誦邊想象配樂齊讀。
(2)指導朗讀第二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大家都沉浸在濃濃的秋意之中。,我們再來看看畫,讀讀詩,還有什么問題嗎?
、偎伎迹篴、詩人坐在馬車上邊走邊看,為什么停車呢?
b、師生齊讀。
、趯W生交流個人感受,進一步體會“坐愛”、“紅于”、“晚”,理解詩意。
③多種方式讀詩:指名讀、小組共讀、師生讀、兩人讀等。
④配樂齊讀
3、配樂背誦
。1)板書畫面。
石徑彎彎曲曲地伸向遠方,白云繚繞的地方人家隱隱約約,秋意綿綿啊,當那一片楓林躍入眼簾時,那比二月花還紅的楓葉更讓詩人驚喜不已,他停車欣賞!留戀忘返!(指名讀)
。2)指名看畫面背誦詩。
(3)配樂齊誦。
教學反思:
古詩又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在創(chuàng)設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基礎上,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為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fā)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學生足夠的感悟空間。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里讓學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見,雖有點亂,但要珍惜這樣的時刻!痹趯嶋H課堂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在提問后就馬上叫學生回答,不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去討論。如回答不出,教師或是不斷重復問題,或是忙著啟發(fā)。試想,在這極短的時間內(nèi)學生的回答能有一定的深度嗎?更何況是對古詩文的體會、感悟。根據(jù)“合作互動”的原則,教學中改變了單純的師生交往形式,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等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這樣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啟發(fā),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使學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
2.教給學生多樣的感悟方法。
要使學生通過學古詩文,既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從情感上、思想意識上得到美的體驗,這就要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去研究,去感悟。(1)多層次的誦讀!昂迷姴粎挵倩刈x”。古詩節(jié)奏鮮明,音律和諧,教師必須做好學生的朗讀和背誦的訓練指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加深學生對詩的理解和記憶,達到“熟讀成誦”之目的。(2)要求學生質(zhì)疑。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F(xiàn)代心理學也認為,疑是思維的火花,是探究的動力。在古詩教學中鼓勵學生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運用啟發(fā)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西師版《山行》的教學設計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首古詩生字“楓”,讀準“斜”,理解詞語。
2、讀懂《山行》,用自己的話語說說古詩的意思。
3、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感情。
4、學習寫詩,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積累語言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古詩激趣。
1、學生交流古詩,背誦古詩。
此環(huán)節(jié)檢查上節(jié)課所學古詩背誦情況。
2、憶學習古詩的方法“讀、悟、想、品、誦”
讀————詩文思—詩意想———畫面誦————全詩
表揚大家學習古詩的熱情,今天在來學習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詩《山行》
二、出示《山行》。
1、交流作者杜牧。
資料準備:(杜牧是唐朝詩人,擅長寫景,人稱“小李杜”。)(杜牧:(803~約852年)唐代文學家。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其詩繼承了盛唐許多優(yōu)點,溶前賢闊大仆茂的精神,創(chuàng)與之個性相適應的新風格。在晚唐詩歌綺麗的傾向中,顯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語言明麗雋永,豪邁爽朗,獨具風格。在晚唐的詠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杜牧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2、解題:山行,你認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請同學們按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習本詩。
三、學習詩文。
1、初讀古詩,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初步感知內(nèi)容。
。1)學生自由讀、同桌讀、分組讀,交流杜不準的地方。
。2)指名讀、齊讀、范讀等,初步了解古詩內(nèi)容。
2、通過學法自學古詩。(通過小組討論,主動探究,理解詩句。)
。1)小組討論,抓住關鍵詞“坐”、“于”、“霜”、“寒”、“斜”等詞語,用、查找資料理解。
。2)逐句逐句地理解,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提出來小組共同解決。
3、總結(jié)學習情況,師生共同交流。
(1)讓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fā)言匯報,交流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不懂的問題全班共同交流討論。
師重點準備指導:坐是“因為”的意思。晚是“傍晚“的意思
學生根據(jù)詞義大致說說詩的意思。
大意:深秋季節(jié),高山上有一條石頭小路,彎彎曲曲地向遠處伸展。
在山上飄浮白云的地方,隱隱約約地看得見有住人的房子。
我所以停下車子不走了,是因為我喜愛這夕輝晚照下的楓樹林,要好好欣賞一番。)
4、想像畫面,品味美句。
《山行》描寫的是深秋季節(jié)的景色,詩中寫“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詩人寫的是楓葉紅的季節(jié),楓葉紅的季節(jié)是秋季,所以《山行》描寫的是秋季的景色。
詩人筆下的深秋季節(jié)的山林景色圖,還寫了哪些景物?你覺得怎樣?
詩人筆下除了寫楓林外,還寫了寒山、石徑、白云,這四樣構成了一幅秋色圖,給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覺。想像畫面。
如果此時此刻,你也與詩人一起來到了山腳下,看到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這火紅的楓葉,你會想什么?說什么呢?讓咱們一起走近詩人共同欣賞。(也許我們也會與詩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贊道:霜葉紅與二月花。)
四、賞意境。
1、觀看錄像《山行》
2、啟發(fā)學生說出感覺最美的景色。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你想做什么?
自由抒發(fā)心中的情感。
。1)唱贊歌來表達。可以鼓勵用熟悉的曲調(diào)吟唱,再請全班同學跟唱
(2)誦讀詩文表演。
。3)照一張相。
。4)畫一幅畫。
(5)當導游介紹此處美景
五、誦讀(或吟唱)。
1、指導誦讀(看誰度的最美、最陶醉、最有滋味)
要讀出節(jié)奏美、看圖中景物感悟讀,配以古箏樂最好,分自由讀、小組讀、齊讀、范讀、指名讀。先請學生范讀,讀出“遠上”強音,“石徑”次強,“白云”強音,“有”次強,“楓林晚”強音,“二月花”弱音。
2、試背。
六、延伸。
1.創(chuàng)意寫詩。古人寫秋,大多寫秋的悲涼,凄美,而在這首詩中我們感受的是作者對秋的深深愛戀之情。想做小杜牧嗎?學習作者寫景的方法寫一下深秋的校園報答一下你對校園的熱愛。
2.背出描寫四季景色的其他詩人寫的詩句。
《泊船瓜洲》、《望廬山瀑布》、《絕句》、《春曉》等。
3.課下讀杜牧詩集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大量的古詩需要學生自己去學習,多積累,多背誦。大膽嘗試寫作,早日出杰作。成為小小詩人。
板書:山行
杜牧
遠景:寒山、石徑、白云,人家
近景:楓林,霜葉
西師版《山行》的教學設計篇4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溢生氣的秋景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同學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因為同學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經(jīng)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詞在詩中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坐”、“遠上”“斜”、“生處”、“愛”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導同學理解這些難懂字詞的意思,并通過詞義理解達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這首詩教學的重點。再則,《山行》是《古詩二首》這課中的第一首詩,也是同學在本冊中接觸到的第一首古詩,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應重視教會同學如何學習,既培養(yǎng)能力,又為本課第二首詩的教學打下基礎。
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以下四個數(shù)學目標必需在教學中得以貫徹:
一、理解詞義句意,培養(yǎng)同學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智能目標)。
二、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標)。
三、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同學的學習能力。
四、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三、四為技能目標)
在這些目標中,“理解詞義句意”,“體會作者感情”,“朗讀和背誦”是下限目標,要求人人達到。“掌握方法”,“欣賞意境”是上限目標,讓基礎好的同學有發(fā)展的余地。
針對教材,針對目標,《山行》這首詩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步: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讓同學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說說認識的詩人。這樣可為后續(xù)學習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2.簡介作者杜牧(著名詩人,最擅長寫景。),導入新課,以吸引同學的注意力。
第二步:明確日標,嘗試學習。
明確學習目標,可讓同學知道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要學會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五年級的同學終究不是第一次學古詩,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礎,根據(jù)同學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并發(fā)現(xiàn)疑難。這樣可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這首詩的—、二兩句中生僻詞多,同學理解起來難度較大,估計一般的班級能在“嘗試”中學懂的人不多。
第三步要采用“扶放”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
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對同學進行“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
1.“扶”同學學習第一句。
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遠上”、“斜”、“寒山”這三個難懂詞的意思。
注:“遠上”用“聯(lián)系實際,展開想象”法。
“斜”用“簡筆畫演示”法。
“寒山”用老師“介紹”法。
再幻燈出示訓練:“一條石頭小路()!
指導同學串講句意。
最后總結(jié)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
這樣“扶”著同學,其目的是為了在“方法”上教同學“如何學”。
2.“半扶半放”引導同學學習第二句。
先指導同學看教學掛圖,啟發(fā)想象,出示訓練:“幾戶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來突破“生處”這個難點。
再讓同學試著自身串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3.“放手”讓同學自學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淺顯易懂,況且通過一、二句的教學,同學掌握了學習方法,大多數(shù)同學能自身學懂。
這樣,讓同學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然后匯報,教師了解反饋,和時糾正。
4.讓同學串講全詩意思,進一步加深理解。
第四步: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欣賞意境是同學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鍵。我采用兩種方對同學進行意境欣賞的指導。
1.“緊扣詞句”。
讓同學讀全詩,說說哪些詞語用得好。
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提供“像、簡直”等詞協(xié)助同學描述。)
2.“想象漫游法”。
提示:此時,你也來到了寒山腳下,楓樹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這樣進一步強化了詞義句意的理解,強化了同學對古詩內(nèi)容的印象。而且讓同學在品味詞句,想象漫游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基礎上再讓同學發(fā)明性地說說全詩的內(nèi)容,從認識上得到提高。
第五步:指導誦讀詩句。
古詩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誦讀起來瑯瑯上口,同學—般都能進行正確地朗讀,但往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如何使同學“讀得美”,且“美讀得其法”呢?我這樣設計去引導同學:
1.同學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風景這么美,語句這么美,怎樣才干讀得美呢?)
2.同學匯報,教師歸納,教給方法:
。1)帶著贊美與熱愛的感情夫讀。(確定基調(diào))
。2)讀出節(jié)奏感。
分辨重音區(qū)別語調(diào)劃分節(jié)奏
3.改變形式,反復誦讀。
。ǚ蹲x—→齊讀—→個別讀—→小組讀—→扮演角色讀)
第六步:總結(jié)方法,安排作業(yè)。
我這堂課的設計,突出“詞義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賞”這兩個訓練點,以“學法指導”為主線,注重智力與技能的培養(yǎng),發(fā)揮同學學習的主體性與參與性,先試后導,先練后講。力求改變古詩教學中“講詞意—→記內(nèi)容—→背中心”這種機械呆板的舊模式,讓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西師版《山行》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山行》教學設計范文04-07
山行教學設計15篇12-06
《山行》教學設計(集合15篇)04-20
《期行》教學設計03-25
山市教學設計15篇09-16
山行即事閱讀答案11-04
小學漢字聽寫大賽試題(西師大版)03-22
《小石城山記》教學設計2篇04-28
陳太丘與友期行教學設計09-20
琵琶行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