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時間:2024-05-14 11:25:03 登綺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精選1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精選18篇)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正確分辯: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大膽表演、質疑、想像、表達的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青蛙是益蟲,懂得保護青蛙。

  重點難點:

  重點是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難點是分角色朗讀和表演。

  教具準備:

  頭飾、課中操音樂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親愛的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個謎語:

  1、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書:小蝌蚪

  2、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板書: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間是什么關系呢?板書:媽媽

  4、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板書:找

  齊讀課題:第33課小蝌蚪找媽媽

  二、觀看動畫,理清思路:

  1、先請大家看這篇文章的動畫片。

  2、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媽媽,先碰到了鯉魚,又碰到了烏龜,最后才找到了他們的媽媽青蛙。

 。2)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怎樣變成青蛙的故事。

  隨機板書:找鯉魚烏龜變并在田字格里指導學生寫“變”字

  三、配樂朗讀,初步感知:

  1、師配樂范讀,學生回答: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在書上標出。

  2、學生配樂按自然段接讀課文后,認讀二類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頭頂披著鼓著

  3、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板書:長出后退長出前腿尾巴變短

  四、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1、那蝌蚪是什么樣?學習第一段

  帯動作表演讀,突出小蝌蚪的特點,增加趣味性,加深對蝌蚪外形的認識。

  2、青蛙什么樣?學習第四段:

  采用換角色自述的方式,讓孩子們進一步加深對青蛙外形的認識。如——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頭上鼓著一對大眼睛,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四條腿,寬嘴巴。(闡述自己的特征)

  3、跳課中操《小青蛙找家》

  4、指導寫“披”字

  5、采用分角色朗讀、帯頭飾表演等形式分別學習二、三、五段。

  (1)用情景模擬和看課件演練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詞的意思;并板書:迎追游

 。2)指導朗讀不同的語氣: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鯉魚媽媽的溫和烏龜?shù)穆掏糖嗤艿拇认楹吞蹛?/p>

 。3)引導質疑:為什么把烏龜當成它們的媽媽呢?(因為烏龜也有個大嘴巴)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認錯,是因為鯉魚媽媽沒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寫清楚,才造成這樣的誤會。以后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一定要描寫全面和具體,把特征說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對,不能根據(jù)身體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斷,也就是說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五、板書總結,回顧全文:

  這篇課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找,講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鯉魚阿姨就迎上去問,看到烏龜像它們的媽媽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過去叫媽媽。同時在找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先長出兩條后退,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后尾巴變短不見了,變成了青蛙。

  課堂練習:

  小蝌蚪先長出(),過了幾天,又長出(),再過幾天,()變短了,漸漸的,()已經(jīng)不見了,變成了()。

  六、資料匯報,知識拓展。

  1、青蛙:兩棲動物,頭部扁而寬、口闊、眼大,皮膚光滑,顏色因環(huán)境而不同,通常為綠色,有灰斑。趾間有薄膜相連,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躍,會游泳,多在夜間活動。幼體叫蝌蚪,主要吃田間的.害蟲,對農(nóng)業(yè)有益。又稱田雞。

  2、青蛙的本領可大啦!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蟲,一年可以消滅一萬五千多只害蟲。是人類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愛護關心它。

  3、青蛙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員三千多種。有綠衣青蛙,生活在水中,兄弟有很多,他們有的是穿紅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陸地上,有的生活在樹上……

  3、青蛙是人類的朋友,是莊稼的保護神,農(nóng)民伯伯親切地稱之為“護谷神”。為了讓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適、安全些,我們作為他的朋友,應該用心去愛護關心他。同學們,你們能為他做點什么嗎?(環(huán)保教育)

  4、師總結: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青蛙。

  5、填空后總結:老師明白了,原來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媽媽是自己的身體都在發(fā)生變化。

  活動4【練習】鞏固練習,理解內容

  1.說一說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們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又過了幾天,長出兩條(),沒過多久,()不見了,變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蟲的()。

  2.讀最后一段。

  你們已經(jīng)長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經(jīng)不見了。

  ______________已經(jīng)_______________。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2

  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使學生從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的幾次形體變化,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全面的認識事物的能力。

  2、體會動物的語言、心理,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3、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使學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是人類的朋友,教育學生要保護青蛙。

  4、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收集、積累信息的能力。

  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的幾次形體變化。

  2、借助插圖,去觀察,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全面的認識事物的能力。

  教學難點:

  1、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2、理解文中的詞語。

  教具準備:

  電腦、圖片、動畫片。

  教學過程:

  一、觀看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提示:注意觀察小蝌蚪的身體變化。

  二、進入新課:

  1、整體感知:

  指名分段讀,想一想:小蝌蚪找媽媽找了幾次?他在路上遇見了誰?在文中畫出來。教師進行板書(三次、鯉魚、烏龜、青蛙。)

  2、電腦出示問題,在下階段的學習中帶著問題去學習:(結合上節(jié)課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進行篩選后的。)

  3、細讀課文:

  1)默讀課文,想想哪些內容同插圖有聯(lián)系?

  2)分別請學生讀二、三、四自然段,再請學生根據(jù)自然段的內容找到相關的圖片把圖貼在黑板上。

  3)同桌之間試著結合課文內容講一講圖畫的內容:

  (第二自然段開始介紹小蝌蚪的變化,幾天以后,小蝌蚪長出了兩條后腿,他向鯉魚媽媽打聽自己媽媽去了哪里,從鯉魚媽媽那里他得知:媽媽是“四條腿、寬嘴巴!钡谌匀欢螌戇^了幾天,小蝌蚪長出了兩條后腿,他看見烏龜后,錯認烏龜為自己的.媽媽,從烏龜媽媽那里得知:自己的媽媽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服,唱起歌來頂呱呱。第四自然段寫過了幾天,小蝌蚪尾巴變短了,變成了小青蛙。在荷葉上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教師:整個找媽媽的過程,課文是抓住了動物的語言和動作來描寫的。自己認真地讀讀,找出描寫動物的語言和動作的詞語,并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來,體會為什么這樣寫。結合學生說的教師板書有關動詞:“迎”“追”“游”

 。ㄐ◎蝌健坝先ァ闭f明小蝌蚪與鯉魚游的方向是相對的,他在有禮貌地打聽。鯉魚媽媽的一番話,告訴小蝌蚪他們的媽媽是:四條腿、寬嘴巴。小蝌蚪看見烏龜后,就“追上去”說明小蝌蚪和烏龜前進的方向相同,烏龜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現(xiàn)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媽媽的心情。烏龜?shù)脑捠剐◎蝌竭M一步了解了媽媽的外形特點:“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服,唱起歌來頂呱呱。”小蝌蚪看見青蛙媽媽后,就“游過去”說明他看見媽媽后,十分高興。)

  4)根據(jù)畫面內容,練習有語氣地朗讀:

  自由讀

  指名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還可以說說讀書時有什么困難?

  教師進行指導:小蝌蚪想找媽媽,他們詢問鯉魚媽媽時,要有禮貌,讀出渴望找到媽媽的心情;鯉魚媽媽的回答語速放慢,非?捎H可敬,讀出關心孩子的語氣。小蝌蚪叫烏龜媽媽時,要讀出既高興又著急的語氣。烏龜在與小蝌蚪說話時,要讀出寬容、耐心、穩(wěn)重、熱情的語氣,讀書時速度放慢。小蝌蚪看見自己的媽媽后,要讀出高興的語氣,青蛙媽媽的話要讀得:親切、自然。

  小組練習分角色有語氣、還可以加上適當?shù)谋硌荨?/p>

  每個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展示。

  評一評讀書情況,為什么?

  4、教師提出問題: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他是怎樣變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學生自己說說:可以結合課文內容說,可以用筆畫出生長過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明。

  在小組內與同學說說,交流交流。

  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展示。

  教師出示電腦畫面:

  小蝌蚪先長出兩條(),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再過幾天,()變短了,漸漸地,()已經(jīng)不見了。小蝌蚪長成了()。

  讓學生讀一讀,自己試著進行填寫。

  請學生把答案板書到黑板上: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短了→尾巴不見了。

  師生共同讀一讀。

  根據(jù)電腦畫面畫出小蝌蚪生長過程,與電腦博士比一比。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體會: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幫助人類做些什么呢?我們應該怎樣做?談談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課外資料談。)

  教師小結: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青蛙。

  四、積累所得信息:

  讓學生想想通過學習打算積累哪些信息。

  在全班范圍內說說,相互交流。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了解青蛙的特征及蝌蚪與青蛙的關系。

  2、學習角色對話,初步分角色演示故事情節(jié)。

  3、感受故事優(yōu)美的意境及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活動圖片、活動課件《小蝌蚪找媽媽》 。

  2、小蝌蚪、鴨媽媽、魚媽媽、烏龜媽媽、白鵝媽媽、青蛙媽媽頭飾。

  3、錄音機、音樂磁帶《好媽媽》 、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

  播放歌曲《好媽媽》幼兒隨教師搭火車進入教室進行韻律活動。

  二、談話引題

  提問

  1、小鳥們都在媽媽的懷里睡著了,他們幸福不幸福。

  2、有媽媽的疼愛好不好?

  3、那么,你們的媽媽都是什么樣的.呢?平時都給你們做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小朋友們回答的都很棒,每一個媽媽都是非常愛自己的小寶寶的,但是媽媽很辛 苦每天下班以后還要照顧自己的小寶寶。 所以小朋友們要幫助自己的媽媽, 幫媽媽做一些自 己能做的事,好嗎?) 教師:我們小朋友都幸?鞓返脑趮寢屔磉叧砷L,可是呀,老師有一個好朋友她確找不到 媽媽了,你們看他是誰?(出示小蝌蚪) 教師:讓我們一起幫她去尋找媽媽好不好?

  三、感知故事、理解故事、知道小蝌蚪的成長歷程

  教師播放教學課件《小蝌蚪找媽媽》 ,幼兒欣賞一遍故事后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的小蝌蚪找媽媽時都遇到了誰?

  3、小蝌蚪找到的媽媽們長的一樣嗎?

  四、教師結合圖片分段講故事

  提問

  1、小蝌蚪看見了鴨媽媽,是怎么問鴨媽媽的呢?鴨媽媽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小蝌 蚪聽了鴨媽媽的話后就去找自己的媽媽, 它找到的第二個媽媽是誰?魚媽媽是怎么 說的?

  2、小蝌蚪找的第三個媽媽是誰?烏龜媽媽是怎么說的?

  3、小蝌蚪找的第三個媽媽是誰?白鵝媽媽是怎么說的? 最后,小蝌蚪又看見了誰?它是怎么問的?青蛙媽媽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五、情景表演

  1、幼兒分組學說角色對話。

  2、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角色隨音樂做活 動,離開教室,結束活動。

  六、活動延伸

  養(yǎng)蝌蚪

  活動后在自然角和幼兒一起養(yǎng)蝌蚪,引導幼兒觀察蝌蚪生長變化的過程。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會認“灰”,“迎”,“阿”“姨”“追”“頂”“披”“鼓”等8個生字,會寫“有”“在”“什”“么”“變”“條”等6個字,會用“已經(jīng)”練習說話。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懂得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以及它在不同階段的體型變化。

  3.會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以及它在不同階段的體型變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

  1.昨天,老師撿到了一張“尋人啟事”,你們想看看嗎?

  2.(出示尋人啟示)讀: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是誰?它在哪?聽說一年級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你們愿意幫這個忙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板書:小蝌蚪找媽媽)

  二、引導看圖

  1.圖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圖)說說小蝌蚪的樣子。

  (學生試說: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黑的,長著長尾巴。)

  2.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鯉魚烏龜)教師相機板書:鯉魚烏龜

  三、自學課文

  老師提出要求,對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讀懂。讀后想一想:課文是怎樣寫小蝌蚪找媽媽的?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它有什么變化?

  四、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學習生字新詞。

  (1)在課文里找出生字,畫下來,讀一讀,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說說生字的結構特點,然后寫一寫。

  (3)教師重點指導:

  2.檢察自學情況,教學生字新詞【多媒體出示生字】

  huī灰:指認什么是灰色,再讓學生發(fā)散說說還知道什么顏色

  yíng 迎:先讓學生理解走之底的意思是需要用到腳的,理解什么是迎,讓學生表演

  zhuí追:讓學生表演

  ā yí 阿姨:連詞教學

  dǐng 頂:丁+頁=頂,組詞(如:頭頂,頂著)

  gǔ鼓:讓學生說說自己認識鼓嗎,讓學生看插圖了解鼓的特征。

  什么:連詞,組句(如:我什么也沒有看到)

  變:組詞(如:變化,變亮,變臉)

  條:初步讓學生認識條為量詞,說魚時可以用“一條魚”來說

  鯉(lǐ)魚:讓學生看插圖,認識鯉魚的模樣。

  guī 烏龜:提示學生注意“龜”的下半部是“不是“電”,“L”一筆上面不出頭。

  dūn 蹲:可指名一學生做“蹲”的姿勢;發(fā)音強調韻母是un;教學字形時,提示學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橫不能丟。

  pī 披:讓學生聯(lián)詞。(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綠色的新裝。)

  bì 碧綠:讓學生組詞造句。(例:春天,樹子披上了碧綠的衣裳。)

  shāng衣裳:“裳”指導學生發(fā)輕聲,后鼻音。

  學得真好!那我們把上面的生字齊聲讀一遍。(生讀)

  我們讀生字讀得不錯,大家看看老師手中的生字卡,現(xiàn)在老師讓大家開小火車念,大家可要集中注意力了,其他同學要負責監(jiān)督看誰讀錯了,你們愿意試試嗎?(生:愿意。)

  五、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你們掌握的可真不錯,那同學們齊聲朗讀我們的課文,看看這篇課文寫了幾個自然段,標出這些自然段。并思考問題:

  1.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而它自己又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2.最后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它的媽媽?他的媽媽是什么樣的?

  六、理清層次,分段朗讀。

  1.你們課文讀完了,你們找出答案了嗎?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生:6個)

  2.那看看大屏幕,老師剛剛提出的問題你們解決了嗎,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呀?(生:鯉魚媽媽、烏龜)

  3.那它又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生:他先是長出了兩條后腿,再長出了兩條前腿,然后尾巴變短了,最后變成了一只青蛙)

  同學們,你們讀了課文,也回答了老師出的問題,那你們可以回答老師這篇課文每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學生歸納)

  4.其實大家看我們的課文,第一段寫的是什么?( 生:池塘有一群小蝌蚪、介紹小蝌蚪、小蝌蚪的樣子)

  對。第一段我們講了小蝌蚪樣子,這是在講小蝌蚪找媽媽之前的事,對不對?(生:對)

  那我們課文的第二段與第三段講的是什么呢?(生: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鯉魚媽媽和烏龜)

  那最后幾段呢?(生:小蝌蚪找到了它們的媽媽。并和它們一起去捉害蟲)

  5.同學們說的真好,下面認真聽老師范讀課文。

  要求: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媽媽》的插圖。看好后聽老師讀課文。老師讀到哪兒,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圖上有關的地方。(老師范讀全文。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

  6.學習第一部分(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同學們我們開始學習第一自然段,大家先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讀得真不錯。你們誰來告訴我,小蝌蚪是怎么樣的?你來說,我來畫好嗎?

  生: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

  師:是這樣嗎? 生:不對,尾巴太短了。

  師:噢,那就這樣吧,可以了嗎? 生:可以了。

  師:奇怪了,書上為什么不說“長尾巴”,而要多加一個“長”字,變成“長長的尾巴”?

  生:因為長長的尾巴比長尾巴感覺還要長一點,更加生動一些。

  師:對,這樣寫會使原來的句子顯得更加生動,那你們能舉一反三嗎?

  師:大腦袋 生:大大的腦袋

  師:寬嘴巴 生:寬寬的嘴巴

  師:黑身子 生:黑黑的身子

  師:小蝌蚪甩著長長的尾巴,怎么樣是“甩著”,你們來做做看。(讓學生做手勢)

  生:做動作

  師:你們看這個生字(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甩)

  你們做的動作和字很像的,瞧,這豎彎鉤多像一條尾巴!我 們的中國字多有趣。寫一遍好嗎? 生:寫甩

  師:恩!你們學得可真好!你們看,(多媒體)池塘里有多少蝌蚪? 生:一只 師:現(xiàn)在呢? 生:十二只!

  對,這里有好多好多小蝌蚪,數(shù)也數(shù)不清,我們可以用個什么詞呢? 生:一群!

  真能干!課文上說小蝌蚪快活地游來游去,告訴我們小蝌蚪很開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們還可以說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誰能說一句?(引導學生運用“快活地”一詞,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大家再齊讀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的生字與第一自然段,并認識了我們的新朋友:小蝌蚪。我們知道,我們都有自己的媽媽,小蝌蚪也不例外,可是,我們這篇課文里的小蝌蚪找不到他們的媽媽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們,結合你們昨天學到的知識,可以告訴我我們的小蝌蚪長什么樣子嗎?

  生: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

  師:同學們你們能告訴我它的媽媽是誰嗎? 生:青蛙。

  師:對,看來你們的課外知識積累的很好,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同學們請仔細觀察小蝌蚪與青蛙,青蛙長著大大的腦袋嗎?

  生:沒有。

  師:青蛙長著黑灰色的身子嗎? 生:沒有。

  師:青蛙甩著長長的尾巴嗎? 生:沒有。

  師:他們倆長得可真不像,難怪小蝌蚪不認識他的媽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小蝌蚪找媽媽》,看看小蝌蚪是怎么找到他的媽媽的。

  二、學習第二部分

  1、學習第二自然段

  同學們讓我們大聲的朗讀第二三自然段。(生讀)

  同學們,你們讀了這篇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你們看,小蝌蚪在池塘里游哇游,過了幾天,這時候的小蝌蚪和原來的樣子有什么變化?(生:長出了兩條后腿)。

  師:對,長出了兩條后腿(多媒體出示)

  1.那同學們你們仔細看看第二自然段,想想,小蝌蚪找誰打聽媽媽了? (生:鯉魚媽媽)

  2.對,小蝌蚪游呀游呀,它們遇見了鯉魚媽媽。它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這時候,小蝌蚪會想起誰呢?(生:想起自己的媽媽。)

  3.對,他們想到自己的媽媽,小朋友們,你們能體會這時小蝌蚪會有什么樣的心情嗎?(生:思念、難過)

  4.那,哪個小朋友能說一句話,后面用上疑問號,把小蝌蚪想媽媽的那種思念難過的心情表達出來?(例句:誰是我的媽媽呢?我的媽媽是什么樣兒的呢?我們的媽媽在哪兒呢?…… )

  5.說的真好,那你們結合小蝌蚪現(xiàn)在的心情,我們再來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生讀)

  6.現(xiàn)在我來當鯉魚媽媽,再請兩個小朋友做小蝌蚪,你們來向我打聽你們的媽媽。哪位小朋友愿意來試一試?表演的時注意小蝌蚪在看見鯉魚媽媽時用了個什么動詞?(迎)

  7.同學們覺得他們表演得好嗎?(同學們,你們剛剛看了兩位同學的表演,再看看我們課文的插圖,你覺得“迎”是什么意思?(引出“迎”的意思:面對面的走到一起)

  師:我們一起再來把這一段讀一遍。(生齊讀)

  師:同學們,我們從鯉魚阿姨那里知道了青蛙長什么樣(生:四條腿,寬嘴巴)(板書:四條腿。寬嘴巴)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哦,小蝌蚪聽了鯉魚媽媽的話,知道了它媽媽原來有四條腿,寬嘴巴,于是繼續(xù)游啊游,過了幾天——(生:又長出了兩條前腿。)

  師:哦,又長出了兩條前腿。(多媒體出示)

  (2)小蝌蚪先長出的是后腿,后長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游哇游,他們遇見了誰呀?(生:烏龜)

  (3)這時小蝌蚪與烏龜發(fā)生了什么事啊?用課本上的語言告訴我。(生:他們看見一只烏龜擺動著四條腿在水里游,連忙追上去,叫著:“媽媽,媽媽!”)

  (4)指導朗讀。

  (5)這一段了的“追”是什么意思啊?同學們結合我們課文里的插圖理解。“追”和“迎”有什么區(qū)別?

  (6)你們想,小蝌蚪怎么會把烏龜當著媽媽的?

  (7)那烏龜是他們的媽媽嗎?為什么呢?

  (8)師總結:小蝌蚪的媽媽是四條腿、闊嘴巴,但不等于四條腿闊嘴巴的就是青蛙。所以烏龜并不是小蝌蚪的媽媽。

  (9)那烏龜說小蝌蚪的媽媽是什么樣的?

  (10)那同學們再把這兩段齊讀一遍。

  3、學習第三部分。

  (1) 同學們,我們繼續(xù)學習本篇課文的第三部分,他們對應的是課文的第幾自然段啊?

  (2) 那同學們大聲的自由朗讀這三個自然段。小蝌蚪聽了烏龜?shù)脑,又去找媽媽,它游哇游,過了幾天,小蝌蚪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多媒體出示)

  (3)小蝌蚪遇見了一只大青蛙,小蝌蚪這次怎么把青蛙認定是自己的媽媽的?(生:因為它有四條腿,寬嘴巴,長著大眼睛,披著綠衣服)

  (4)同學們,你們想想,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該多高興啊!你們想,小蝌蚪會對青蛙媽媽說些什么?誰能說一句話,后面用感嘆號,把小蝌蚪找到媽媽的喜悅心情表達出來?

  (例句:媽媽,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媽媽,原來你在這兒啊!

  媽媽,我們終于找到你了!)

  (5)你們說得都很好,小蝌蚪和媽媽見面了,大家都非常高興,它們的話該怎么讀呢?請一個小朋友讀小蝌蚪的話,一個小朋友讀青蛙的話。誰來試一試?(生:分角色朗讀。)

  同學們你們看課文,你們可以用課文中的語句告訴我青蛙的樣子嗎?

  (生: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雙大眼睛。)(板書)

  (6)這個句子可真美啊!如果我們換一個說法:荷葉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顏色是綠的,肚皮上的顏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來的。這兩段話意思差不多,你們說,哪一段寫得好?(生:課文上寫得好,覺得青蛙很美很可愛。)

  (7)這些是寫青蛙身上顏色的詞,你們再看,寫青蛙的動作也是很有講究的,同學們找找用了哪些詞?(生:蹲 披 露 鼓)

  (板書:蹲 披 露 鼓 )

  (8)這些表示青蛙動作的詞,都用得很好。但如果把“鼓著一對大眼睛”換成“瞪著一對大眼睛”,怎么樣?(生:意思就不一樣了)

  師:對,意思就和之前的句子不一樣了。我們課文可把青蛙寫得真美真可愛啊,你們喜歡這樣的青蛙嗎?(生:喜歡)

  (9)那你們帶著對青蛙喜歡的心情再齊讀這一段話。(指導朗讀)

  (10)現(xiàn)在小蝌蚪已經(jīng)長成了青蛙,它發(fā)生了什怎么的變化呢?(多媒體)

  (11)你們可以把小蝌蚪尾巴不見了的這一段讀一遍嗎?

  (12)已經(jīng)是什么意思?自己結合課文想一想。

  (13)小蝌蚪和媽媽一起捉蟲了,同學們看看圖,再自己讀讀課文

  三、收尾,總結

  1.同學們我們這篇課文可算是學完了。你們再一起朗讀一下全文。

  2.同學們看看我們黑板上描寫青蛙的語句,把我們的青蛙寫得可真美!青蛙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多媒體)

  3.小蝌蚪怎么找媽媽的,在找媽媽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小蝌蚪又是怎么長成青蛙的呢?誰能簡單地說說?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要認識的字:灰、迎、阿、姨、追、頂、披、鼓。

  2、要會寫的字:河、借、姐、呢、呀、哪。

  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話中的不同人物、不同語氣,盡可能體會、表演課文某一個片段。

  情感目標

  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生字制作卡、表演童話劇所需頭飾(幾只蝌蚪、大鯉魚、小鯉魚、烏龜、青蛙)。

  2、有關蝌蚪的科普片段或把“實物”帶進課堂。

  學生準備

  1、有條件的到河邊觀察一下蝌蚪。

  2、了解蝌蚪或其他小動物的生長過程(以圖片或文字形式展示)。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匯報課前預習

  師:同學們,學習這篇課文前,我們布置了預習任務,現(xiàn)在請同學們來匯報:通過讀課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通過觀察小蝌蚪(或查閱有關小蝌蚪的知識),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生交流。(略)

  設計理念:此處提前布置的預習體現(xiàn)了兩個任務:一個是讀書,另一個是讀“自然”這本大書。旨在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勵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多了解課外知識,進而愛小動物,愛大自然。

  二、初讀課文,簡述梗概

  1、師:同學們,大自然中生活著我們人類的許多好朋友,它們和我們一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生活著,所以大自然中每天都會發(fā)生數(shù)不清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請大家快來看一看吧!

  學生自由讀課文幾遍(要讀充分)。

  2、出示6幅圖畫于黑板,引導幫助學生簡述課文。

  設計理念:二年級復述難不難?“簡述”顯然降低了要求。借助圖畫,再加上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能夠說出課文大概(真正的課堂上學生還時有發(fā)揮呢!),此時的`復述,使學生對課文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整體的印象,同時又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看、說、記的能力!

  這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早不早?實際教學證明效果很好。前提是課前的預習及復述前的讀書要“充分”。“充分”不是毫無問題,而是有足夠的遍數(shù),使學生能夠對課文留下印象,這時的復述,就是建立在這個“印象”的基礎上完成的。

  三、“玩”中學字詞

  1、師:同學們,讀了幾遍課文,你們就講得這么好,真不簡單啊!有幾個“小淘氣”想和大家捉迷藏,你們敢不敢?好,請看黑板上這些字——(出示14個生字)——已經(jīng)藏進課文中了,我喊“預備——開始”,你們拿起筆,開始找,找到一個,叫三聲它的名字,馬上用筆把它圈起來,別讓它跑了!

  學生圈、讀生字詞。(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個別稍慢的學生要適當幫助指導)教師出示卡片,進行“讀詞大賽”!

  2、“謎語大比拼”。

 。1)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2)學生給每個生字編個謎語(可從音、形、義各方面充分發(fā)揮想象),形式應多樣活潑,用說出來、畫出來動作表演出來等形式都可以。

  (3)個別競猜:編謎語的同學“單挑”同學猜謎語。

 。4)分組打擂競猜。

  3、“詞語接龍”。

  規(guī)則:用生字組詞,分組在一定時間內說得多而對的為勝。

 。1)各組成員分頭準備,在集中到組里,確定發(fā)言同學,其他同學可準備補充。

 。2)各組比賽,教師相機調控。

  4、“句子選美”

  教師出詞語,分組派代表說句子,最后全體參與評出“最美”的句子。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兩個特點:一是體現(xiàn)了識字、學詞、說句的層次性,步步為營,比較扎實。學生如何認識字?其實正如認識人,見面多了自然就熟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字單獨出現(xiàn)過,在詞中出現(xiàn)過,又在句中出現(xiàn),反復出現(xiàn),使學生和它漸漸“熟悉”;二是靈活多樣的形式。自始至終,學生們既在“玩”,又在學,而且是在愉悅地、自主地學。在“玩”中發(fā)展思維,在“玩”中發(fā)展學生聽說的能力,開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記憶”字詞的綜合學習能力,在“玩”中又培養(yǎng)了他們與人合作的能力,激發(fā)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四、生字書寫

  1、出示偏旁:氵、女、亻、口。

  師生交流:它們“美”在哪里?

  附參考:“女”:一個美麗的女孩,跳完舞后做優(yōu)雅的謝幕動作。

  “亻”:一個身子挺拔的同學,昂首挺胸,站得筆直。

  “口”:一張漂亮的小嘴巴!

  “氵”:像浪花一樣漂亮、奔涌,但每一朵都在自己特定的泳道上,不犯規(guī)!

  2、師生觀察交流偏旁書寫的規(guī)律。

  3、教師示范書寫。

  4、學生練習書寫,小組內評比出優(yōu)勝者,進行鼓勵表揚!

  5、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1)先觀察交流:怎樣寫,它們看起來才最美?

  提示:“河”——“小河”不能太寬,它(氵)太寬了“可”就過不去了。

  “姐”——“姐”是個美麗的女孩,所以要把“女”字旁寫美麗。

  “呢”、“呀”、“哪”——注意那張美麗的小嘴(口)。

  此處宜采取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這樣使許學生對難點、重點更易接受,更直觀。

  如“河”、“借”——左右兩部分,好比兩個朋友照相,誰胖些,誰瘦些?(“氵”、“亻”瘦;“可”、“昔”胖)那么田字格好比像框,怎么照?(瘦的略讓,胖的略出。)

  (2)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書寫。

 。3)“小小書法家”評選。

 、傩〗M內評選出優(yōu)秀者。

  ②優(yōu)秀者的字貼于教室《書法家》展框。

 、壅埆@勝者上臺介紹經(jīng)驗。

  設計理念:靈活、新鮮的語言設計,力求把“死”的變成“活”的,“枯”的變“榮”!每個字都是一個生命,或活潑,或俏麗,能靜會動!漢字有魅力,更應該有魔力!讓每個孩子從心里愛它,看它時怦然心動,寫它時心曠神怡!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

  這篇課文不但語言優(yōu)美,而且畫面生動,教師引導學生首先掌握本課生字;然后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動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并學會運用;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弄清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教育學生從小保護有益動物。

  教學目標:

  一、基礎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學習了解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的變化。

  3、通過學生課文增強學生對科學童話的學習興趣。

  二、發(fā)展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從小就要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2、體驗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和準確性,培養(yǎng)語感。

  3、樹立環(huán)保意識,教育學生要保護有益的動物。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了解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的變化。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教師指導學生區(qū)別“迎上去”、“追上去”和“游過去”的不同,體會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和準確性,培養(yǎng)語感。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

  教學準備:

  蝌蚪、青蛙頭飾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猜謎語:身子像個小逗點,搖著一根小尾巴,長大吃蟲叫“呱呱”。(蝌蚪)(教師出示幻燈片1-2張)

  2、談話引入

  小蝌蚪的媽媽是誰?為什么它要去找媽媽呢?今天我們就一起隨著小蝌蚪去找它的媽媽吧!

  3、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媽媽嗎?怎么找的?找到了沒有?請你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

  溫馨提示:

 。1)自讀課文,發(fā)現(xiàn)不認識的生字圈起來。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8個生字。

  2.指導學生識記重點字和難點字(教師在巡視時發(fā)現(xiàn)各組同學普遍識記有困難的字)

  3.教師課件出現(xiàn)本課要認的“灰、迎、阿、姨、追、頂、披、鼓”8個生字,檢查識字效果。(教師出示幻燈片第3張)

  三、精讀領悟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點:

  (1)看課件,提問:小蝌蚪是什么樣的?他們游的怎么樣?(教師出示幻燈片第4張)

  (2)朗讀第一自然段。(指導讀出“快活”的語氣)(教師出示幻燈片第5張)

  過渡:小蝌蚪雖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沒有媽媽,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們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媽媽生活在一起呀!瞧,它們正商量著一起去找媽媽呢。它們找啊找,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原來就是一只可愛的大青蛙。教師出示閱讀提示:

 。1)小蝌蚪為了找媽媽,向誰去打聽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兒找到媽媽?它們的媽媽是什么樣兒的?(教師出示幻燈片第6張)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點

 。1)看課件,提問:青蛙媽媽是什么樣的?(教師出示幻燈片第7-8張)

 。2)引導學生歸納青蛙的外形特點。

  師:假如你現(xiàn)在是青蛙媽媽,你想來介紹一下自己嗎?(生帶頭飾上臺匯報)

  3、了解小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

 、俳處熖釂枺盒◎蝌皆陂L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幾次變化,是怎樣變的呢?請你們自由地小聲朗讀課文2~5自然段。讀完后,找出小蝌蚪身體發(fā)生變化的句子,用“~~~~”勾劃出來,并標上序號。

 、谛〗M交流

  ③集體匯報,教師把學生學習的情況用相機拍出來展示討論情況。

 、苎菀谎荩赫埳缪菪◎蝌,講講自己是怎么樣長大的(帶頭飾上臺匯報)

  4、學習課文2~5段(教師出示幻燈片第9-12張)

  過渡:小蝌蚪歷盡艱辛找到了媽媽,其中多虧了誰的幫助?(鯉魚和烏龜)

 、賹W習第2段

  (1)引讀: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見……這時,他們會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問……

 。2)為什么要“迎上去”?看課件(教師出示幻燈片第9張)理解,再說一說。請生上臺表演。

  (3)指導朗讀,讀出小蝌蚪主動熱情、有禮貌的語氣。(同桌互問互答,師生讀等)

 。4)小蝌蚪從鯉魚媽媽那打聽到自己的媽媽長得有什么特點?

  過渡:于是,小蝌蚪告別了鯉魚媽媽和小鯉魚,繼續(xù)尋找自己的媽媽。

 、趯W習第3段

  引讀:它們游哇游,看見了一只……連忙……叫……

  (1)為什么小蝌蚪會把烏龜誤認成他們的媽媽?表現(xiàn)出怎樣的心情?(急切)

 。2)你從哪些詞看出很急切?(連忙、追上去)

 。3)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說。

 。4)看課件(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0張)理解,再說一說。請生上臺表演。

  指導朗讀,讀出急切的語氣。(分組輪讀,師生接讀等)

  這一次,小蝌蚪可認錯了。不過他們不灰心,因為他們又從烏龜那知道了媽媽樣子的更多特點,除了“四條腿,寬嘴巴”,還有……

  過渡:于是,他們充滿了信心,繼續(xù)找媽媽,他們相信這一次一定能找著自己的媽媽。

 、蹖W習第4段(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1-12張)

  (1)引讀: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

  嘿,這一次可要仔細看看,是不是像鯉魚媽媽和烏龜說的那樣,可別再認錯了。他們仔細一看,那只大青蛙披著……

 。2)教師引讀課件12中的句子一定是自己的媽媽,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過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3)這時,小蝌蚪的心情怎樣?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4)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過去”呢?生自由說。

 、苄∏嗤芏荚诟墒裁茨?從文中找出來讀一讀。(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3-14張)

  教師小結:

 。1)它們可真是人類的好朋友,是莊稼的保護神,讓我們帶著贊賞的語氣再去讀一讀吧。

 。2)作者用詞準確,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向他學習,這樣才能把句子寫得準確形象又生動。我們也要向小蝌蚪學習,只有不斷去發(fā)現(xiàn),不斷去探究,堅持到底,終會有成功的一天。

 。3)教師引讀:青蛙媽媽見到了自己的小寶寶也非常高興,笑著說……

  小青蛙聽到媽媽的召喚是怎樣做的?齊讀第4段最后一句話(指導讀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動作的敏捷),做動作讀一讀。

  四、演演畫面(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5-20張)

  教師請學生上臺看課件表演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其他同學讀課件中的句子配音。

 。1)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讀指名學生演小蝌蚪的的樣子?(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5-張)

 。2)同學們讀得不錯,小朋友表演不錯,下面誰能到前面,把小蝌蚪遇到鯉魚阿姨的情景表演給大家看?(選出角色演員,配戴好頭飾,提醒演員“迎上去”的蝌蚪和鯉魚阿姨各自該站在什么位置,該向什么方向游)(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6張)

  (3)教師引導:小蝌蚪的身體在漸漸長大,它又去找媽媽,我們來看一看,烏龜是怎樣說的?(過程同上,情景表演時提示演員“追上去”的蝌蚪和烏龜該站在什么位置,各自向什么方向游。)(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7張)

 。4)教師引語:在鯉魚阿姨和烏龜?shù)膸椭,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下面來看第四自然段,聽老師讀這一自然段,請同學根據(jù)老師的朗讀上臺表演。(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8-20張范讀)

  教師小結:小蝌蚪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媽媽,該多高興!如果你是小蝌蚪,你會對媽媽說些什么?把它找到媽媽后高興的心情表達出來。

  五、分角色朗讀:

  老師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小蝌蚪和媽媽的對話。

  六、拓展延伸

  教師指導學生用“首先……接著……然后……最后……”說話。(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1張引導)

  七、總結全文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為了讓我們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適安全,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2張)

  八、課后作業(yè)(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3張)

  1、回家有感情地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給爸爸媽媽講演故事。

  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情節(jié)生動有趣,以對話為主,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在課后,反思自己的教學,當然還存在著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己感覺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點,以讀為本,課堂上充滿了朗朗書聲。

  一、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

  根據(jù)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于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以興趣為前提,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讀書,去預習,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再輔助提一些讀書的具體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顯。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朗讀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都會興奮不已,這種自我激勵的效用是無限的。在獲得成功發(fā)現(xiàn)的同時,孩子們往往又會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培養(yǎng)了他們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精神。

  二、以讀悟情。

  讀出感情是朗讀要求中的難點,而要讀出“情”必須先悟出情,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講解代替。”在朗讀指導中,我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已去理解,去感悟,去體會讀。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課時,有許多對話,如:當小蝌蚪錯把烏龜當成了媽媽時,烏龜笑著說了這樣一段話:“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到那邊去找吧!焙⒆觽冊谧x時出現(xiàn)了不同的爭議。有的孩子認為應讀得慢一點,因為他認為烏龜是個慢性子,說話肯定速度很慢的。有的孩子認為烏龜是一種溫和的動物,說話時親切一些,語氣要和藹一些,溫柔可親一些。有的孩子認為這兒烏龜是笑著說的,他覺得小蝌蚪居然會把自己當成了他們的媽媽,有點好笑,但烏龜也肯定沒有嘲笑小蝌蚪的意思。這些讀書體驗都反映了孩子們對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且也都是可以成立的,有什么比獨特的情感體驗更寶貴的呢!

  三、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在教師課件的引導下帶著頭飾表演讀

  教師正視孩子們水平的差異,采取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多一些欣賞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責,教師讓學生在個性展示讀中表演情景故事。

  四、同座分角色朗讀,教師為全班學生搭建朗讀展示的舞臺。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朗讀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悅。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個別讀,分角色朗讀,這樣一來,讀中感悟、悟中激情,這些生動、活潑的形式都會令孩子興致盎然.

  總之,教師只有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憑借教材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才能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相信,只要我們在閱讀教學中用心去引導,孩子們一定會喜歡閱讀。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7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溶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科學童話,文字淺顯易懂。課文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學生介紹了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經(jīng)過“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尾巴消失”四個階段,最后變成了青蛙,說明了青蛙生長過程形體變化,蘊含了從小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二、學情分析

  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生字都有了自己的方法,教師應當相信他們的識字能力。作為農(nóng)村的孩子,他們對蝌蚪和青蛙都比較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所以教學本課,以朗讀為主,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更受學生的歡迎。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塘、腦”等15個生字。會寫“兩、就”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感知蝌蚪變青蛙的生長過程。

  3、學會準確理解和運用課文中出現(xiàn)的動詞。

  4、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體會從小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四、教學重難點

  1、了解青蛙成長過程中的形體變化。

  2、理解并體會課文中出現(xiàn)的表示動作的詞在運用上的準確性。

  五、教學方法:

  情境法、演示法、朗讀法

  六、教學準備:

  PPT

  七、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

  1、師引語: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誰?

  2、ppt出示謎面

  3、生交流,說謎底。(板書:蝌蚪)

  4、板書:蝌蚪,引導學生觀察詞語的特點。

  5、出示小蝌蚪圖片,說說小蝌蚪長得是什么模樣?

  6、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咱們要不要幫忙?

  7、揭題板書

  (二)初讀識字

  1、出示自讀提示,指生讀要求:

  (1)請同學們自己借助拼音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圈出生字,多讀幾遍,記住字音、字形。

  (3)標出課文自然段,說說每一自然段的大意。

  2、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學生多種形式認讀,師相機點撥。

  (2)出示會寫生字,指導觀察字形,正確書寫,評議鼓勵。

  3、鞏固生字,同桌互相檢查

  (三)再讀感知

  1、師讀課文,生邊聽邊用“——”標注文中的小蝌蚪長得是什么樣的。

  2、填空回顧課文

  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大的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長長的尾巴,________地游來游去。

  3、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檢查字詞

  2、聽寫詞語

  3、引語: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二)感知課文。

  1、播放情境朗讀,學生認真傾聽,想一想小蝌蚪的身體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2、小組交流 ,出示畫面,幫助學生說話

  3、自讀課文,用“——”在課文中畫出描寫小蝌蚪身體變化的句子。

  (三)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想想說說。

  (1)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了誰?

  (2)他們是怎樣接近這些小動物的?

  (3)他們都說了些什么話?

  2、引導學生體會“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的區(qū)別。

  (1)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

  (2)小蝌蚪看見一只烏龜擺動四條腿在水里游,連忙追上去。

  (3)小蝌蚪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就游過去。

  3、分角色朗讀。

  (1)、小組分角色練習朗讀,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指導分角色朗讀。要求:戴上頭飾,配上動作,表演朗讀。

  四、啟發(fā)思考。

  引語:為什么小蝌蚪認定大青蛙就是他們的'媽媽?

  1、點撥朗讀。

  鯉魚和烏龜是怎樣向小蝌蚪描述他們的媽媽的?用“~~”畫一畫,讀一讀。

  2、小蝌蚪見到的大青蛙是什么樣子的?

  3情境填空,配上動作朗讀

  (五)發(fā)散思維。

  1、引語: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變成了青蛙,聽到了媽媽的招呼,他們是怎么做的?

  2、找出相應句子,體會蹦、跳、蹬

  3、播放青蛙的叫聲,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小青蛙和媽媽都說了些什么?

  4、你們喜歡小青蛙嗎?能夸夸他們嗎?

  5、當媽媽不在你們身邊的時候,你們遇到困難該怎么辦呢?

  (六)課外延伸。

  1、你們還知道哪些關于青蛙的知識?

  2、出示有關青蛙的資料。

  3、欣賞歌曲《小蝌蚪》

  九、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十、板書設計:

  小蝌蚪 鯉魚 烏龜 青蛙

  大腦袋 長后腿 四條腿 頭頂大眼睛 綠衣裳

  灰身子 長前腿 寬嘴巴 身披綠衣裳 白肚皮

  大眼睛

  長尾巴 尾巴變短 捉害蟲是益蟲

  十一、教后反思

  略。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8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塘、群、灰、捕、迎、龜、裳、碧、鼓這9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開展活動,讓學生表演來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等三個詞語及所處句子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和想象、表達能力。

  3、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過程中的變化情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讓學生懂得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青蛙。

  二、重點,難點

  1、學會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4、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的不同用法。

  三、教具準備

  課文中各種動物的頭像和小蝌蚪變化過程中的不同特征圖及字條。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解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小蝌蚪嗎?它長得什么樣?(投影出示,認識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它的媽媽是誰?學習了這一課我們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ǘ┛磮D,了解圖意:

  1、出示掛圖,學生從左至右觀察,邊看邊想:這幾幅圖向我們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投影出示,看圖說說:圖上畫了誰在干什?看第一幅圖著重觀察小蝌蚪是什么樣的?看第二幅圖說說小蝌蚪遇見了誰?會說些什么?它的身體有什么變化?用觀察第二幅圖的方法自己觀察三、四幅圖,自由說說圖意,適當進行想象,教師予以指導點撥。

 。ㄈ┙柚匆簦Y合圖畫,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ㄋ模⿲W習生字詞

  1、借助拼音認識生字,標出自然段,用在文中畫出生字新詞,練習讀并讀準字音。

  2、檢查預習情況,出示生字,請學生來讀并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注意指導學習以下生字。

  塘:左右結構,13畫,第8畫右邊要出頭,第十畫上下都要出頭。

  迎:半包圍結構,與柳字相比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寫一撇。龜:共7畫,下邊是不是電。

  裳:共14畫,下邊是衣。

  鼓:13畫,第九筆是一,右邊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本課是凸起的意思。

  碧:第四筆是提。

  塘,迎裳這幾個字是后鼻韻母,要讀準。

  群:讀qun,不要錯讀成q0n。捕:聲母是b,不能讀成p。

  裳:讀輕聲shang,衣裳(shang)。

 。ㄎ澹┎贾米鳂I(yè):

  1、完成字詞的抄寫。

  2、朗讀課文。

  3、在實踐中觀察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第二課時

  一、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小蝌蚪是怎樣找到媽媽的

  1、讀第一段,看第一幅圖,問:

  (1)小蝌蚪是什么樣的?

 。2)結合課文,找出相關語句,在下面畫上橫線,讀一讀。

 。3)自由讀第一段,說說你能夠讀懂那些詞?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注意指導以下幾個重點詞語:一群:指許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結合學生平時生活實際還可以說人群,建筑群。

  對甩著、快活、游來游去幾個詞的理解要對照畫面,啟發(fā)學生想象。最好通過觀察實物或錄像。在朗讀中體會甩這里是擺動的意思,例如牛甩著尾巴。

  快活,游來游去能夠說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興。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著。

  2、指導朗讀第一段,要讀出有趣、高興的語氣。

  3、投影出示課后練習2的(1)題,口頭填空,齊讀句子。

 。1)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長長的尾巴,________地游來游去。

  二、圖文對照,讀講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圖問:過了幾天,小蝌蚪有什么變化?再結合課文,說一說。

  2、繼續(xù)觀察:小蝌蚪遇見了誰?它會說些什么?會怎樣想?再結合課文閱讀,找出有關句子,再回答。

  領會長出了兩條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鯉魚媽媽講的青蛙特征四條腿寬嘴巴。

 。1)結合看圖,弄清蝌蚪先長出兩條腿的位置。

 。2)迎上去:正面主動上前叫迎,在這里表示有禮貌,也表示鯉魚是迎面而來。

  3、分角色朗讀:要讀出孩子問話那種天真的語氣。鯉魚媽媽要讀出親切、長輩式的語氣。

  過渡語:小蝌蚪聽了鯉魚媽媽的話以后,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媽媽?

  小結第二段的學習方法:

  1、先看圖,想想他們都會說些什么,小蝌蚪有什么變化。

  2、再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反復讀讀。

  3、領會重點詞語。

  三、講讀理解第三段。

  1、用學習第二段的方法試著自學第三,四,五段。小組內討論,然后匯報。師引導。

  2、體會: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烏龜前進的方向相同,也表現(xiàn)了小蝌蚪知道媽媽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媽媽的心情。

  3、解決疑點:為什么小蝌蚪錯把烏龜當媽媽?聯(lián)系第二段鯉魚媽媽介紹的特征來體會。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媽媽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擴展:我們平時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細致的調查,否則就會鬧笑話。

  5、品析重點詞語:比較游過去與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體會小蝌蚪找到媽媽那種高興的心情。表明青蛙是蹲在荷葉上,小蝌蚪不急著追趕,也說明小蝌蚪認準了青蛙是自己的媽媽,已對媽媽的長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會認錯了,所以不慌不忙。

  6、引導學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樣認出媽媽的'?回顧鯉魚和烏龜所介紹的特征與青蛙媽媽的樣子相符合,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媽媽。

  7、學生自由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練習朗讀。

  8、進行思想教育,引申擴展,通過學習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進行保護青蛙的教育)

  9、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開展活動:

  1、指導學生戴頭飾表演這一課的小故事。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等三個詞語及所處句子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和想象、表達能力。

  2、拿出己打亂順序的青蛙各個生活階段的照片、卡片或圖片依次排列,小聲說小蝌蚪怎樣變成青蛙的?讓學生排出正確的順序。

  四、練習,鞏固:投影出示練習題:

  1、小蝌蚪先長出兩條________,過了幾天,長出兩條________,又過了幾天,________變短了,成了________。正確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條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對大眼睛,披著________,露著________。正確答案:寬、鼓著、碧綠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五、板書設計:貼圖貼字條

  小蝌蚪青蛙

  長出后腿四條腿、寬嘴巴

  長出前腿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

  尾巴變短不見綠衣裳、雪白的肚皮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9

  一、教學內容分析

  《小蝌蚪找媽媽》本文是一篇溶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科學童話,文字淺顯易懂。課文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學生介紹了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經(jīng)過“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尾巴消失”四個階段,最后變成了青蛙,說明了青蛙生長過程形體變化,蘊含了從小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1、認知目標

 。1)、認識“故、迎、阿、姨、追、頂、披、鼓”等八個生字,會寫“有、在、什、么、變、條”等六個生字。

 。2)、了解蝌蚪與青蛙的特點,認識蝌蚪與青蛙。

  2、能力目標

 。1)、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及其外形特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準確理解和運用“蹦、跳、蹬”等課文中出現(xiàn)的動詞。

  3、情感目標

 。1)、通過課文的學習,增強學生對科學童話的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體會從小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三、課文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重點:

  (1)、了解青蛙成長過程中的形體變化。

 。2)、體會文中用詞的準確性。

  難點:理解并體會課文中出現(xiàn)的表示動作的詞在運用上的準確性。

  四、教學對象的分析及采用的學法指導:

  本課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由于孩子們年齡小,缺乏生活經(jīng)驗,易接受感性的知識,且思維方式偏重于形象思維,表現(xiàn)欲強,愛模仿,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愛說愛問,活潑天真,根據(jù)這些特點,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我將以動畫的形式再現(xiàn)課文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主要通過課件演示的形式,讓學生區(qū)別動詞;鑒于學生表現(xiàn)欲強,愛模仿,主要以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2、引導探索、開拓思路。

  由于低年級學生愛說愛思愛問,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我將以多媒體出現(xiàn)青蛙生長過程四個階段的圖片,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發(fā)現(xiàn)青蛙形體的變化,同時引導和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文中沒有說明的細節(jié)。如眼睛的變化等。

  3、課外延伸,積累知識。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聰明、好學、求知欲強的特點,我將運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青蛙的知識,豐富學生知識面,鼓勵學生能從課外尋求獲取知識的方法。

  五、教學理念與教學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對新教材的閱讀教學要求“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實踐中認識,在感受中領悟”。

  《小蝌蚪找媽媽》是篇科學童話,為體驗、感悟型閱讀提供了條件。在教學設計時,我力求優(yōu)化老師主導作用,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參與精神,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展,多媒體課件設計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充分發(fā)揮老師主導作用,調動學生主體學習行為。

  1、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課文。

  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課文情境,播放動畫、展示圖片、出示練習、播放朗讀,使學生在看、聽、說、練的過程中漸漸進入課文內容,在調動感官功能的基礎上熟悉小蝌蚪的生長過程,認識青蛙的特點,理解課文內容。

  2、加強朗讀,感悟語文。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的訓練,使學生在讀中感受領悟課文內容,如帶著問題朗讀,領會用詞的`準確性;分角色朗讀,感受小蝌蚪找媽媽的不易,從而體會小蝌蚪獨立生活與勇于探索的精神。

  3、啟發(fā)教學,提高認識。

  運用多媒體課件營造想象氛圍,以青蛙對話的形式想象青蛙母子相識后的交流,鞏固知識,加深認識,開拓思路。另外,結合多媒體課件提供的課外知識,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青蛙是益蟲。

  六、教學課件設計。

  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采用自制的和收集的多媒體教學課件。

  本課課件穿插于教學過程中,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1、導入新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小蝌蚪的外形,引導學生抓住小蝌蚪的腦袋、身子、尾巴的特點觀察并說話,既訓練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對小蝌蚪的外形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引導說的過程中學習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2、感知課文時,結合多媒體課件播放動畫,使學生在興致勃勃地觀察當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長過程及形體變化。

  3、理解詞語“迎上去、追上去、游上去”時,以課件演示動畫,使學生體會領悟這三個詞的區(qū)別。在認識青蛙特點時,以課件出示圖片,了解青蛙的形體特點,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4、在發(fā)散思維訓練時,安排了青蛙鳴叫的課件演示,啟發(fā)學生想象小青蛙與媽媽的對話內容。

  5、以電腦小博士的形式展示青蛙圖片及文字資料,并播放文字資料的錄音。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七、教學流程分析與設計意圖。

  〈一〉、導入課文 。

  1、師引語: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誰?【課件演示】說謎面:大腦袋,園肚子,細尾巴,黑身子,變變變,長出四條腿,丟了細尾巴。吃飽了,呱呱叫,抓害蟲,頂呱呱。

  2、生交流,說謎底。(板書:小蝌蚪)

  3、【課件演示】出示小蝌蚪圖片,說說小蝌蚪長得是什么模樣?

  4、引語:今天請大家聽聽《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設計意圖:以猜謎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初步認知小蝌蚪。通過圖片演示,學生對小蝌蚪的印象又深一層,通過看圖填空的說話練習,引導學生抓住特點觀察描述小蝌蚪的外形,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二〉、感知課文。

  【課件演示】播放錄音,要求大家聽完故事后想一想,說一說。

  小蝌蚪的身體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2、引語:剛才,大家聽故事時都非常認真,也非常專心,F(xiàn)在,誰最想說一說。

  3、【課件演示】出示畫面,引導學生說一說。

  4、自讀課文,用“——”在課文中畫出描寫小蝌蚪身體變化的句子。

 。ㄔO計意圖:動畫是低年級學生喜歡的形式,將其運用于課堂教學中,既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又能增添學習樂趣。同時讓學生在觀察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長過程及形體變化。引導學生讀、思、說,結合課件點撥,使低年級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三〉、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想想說說。

  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了誰?他們是怎樣接近這些小動物的?他們都說了些什么話?

  2、比較、體會、領悟: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

  【課件演示】播放語句,引導學生邊讀邊做動作,體會“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的區(qū)別。

  A、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

  B、小蝌蚪看見一只烏龜擺動四條腿在水里游,連忙追上去。

  C、小蝌蚪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就游過去。

 。ㄔO計意圖:運用課件演示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區(qū)別三個詞,同時引導學生領會用詞的準確性;以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將內化的語言以身體語言表現(xiàn)出來,符合低年級學生愛模仿的特點。)

  3、分角色朗讀。

  (1)、小組分角色練習朗讀,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指導分角色朗讀。要求:戴上頭飾,配上動作,表演朗讀。

 。ㄔO計意圖: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選擇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體會語感。)

  〈四〉、啟發(fā)思考。

  引語:為什么小蝌蚪認定大青蛙就是他們的媽媽?

  1、點撥朗讀。

  鯉魚和烏龜是怎樣向小蝌蚪描述他們的媽媽的?用“~~”畫一畫,讀一讀。

  2、看圖填空。

  引語:小蝌蚪見到的大青蛙是什么樣子的?

  【課件演示】出示圖文練習:

 。1)、選詞填空。 披、鼓、蹲、露

  他們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 )著一只大青蛙,( )著碧綠的衣裳,( )著雪白的肚皮,( )著一對大眼睛。

 。2)、引導學生一邊朗讀,一邊配上動作。

  暗示——小蝌蚪獨立生活,遇事能主動探索,真了不起。

 。ㄔO計意圖:借助鯉魚、烏龜之口感知青蛙外形特點,從學生初步感受抓住特點描述的方法并引導學生想象青蛙的模樣。結合課件,看圖填空,體會用詞的準確性。以表演的形式再現(xiàn)青蛙狀態(tài),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暗示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小蝌蚪獨立生活與主動探索的精神。)

  〈五〉、發(fā)散思維。

  引語: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變成了青蛙,聽到了媽媽的招呼,他們是怎么做的?

  1、【課件演示】結合動畫,選詞填空。

  蹦、跳、蹬

  他們后腿一( ),向前一( ),( )到了荷葉上。

  2、【課件演示】播放青蛙鳴叫的聲像,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小青蛙和媽媽都說了些什么?

  3、夸夸想想。

 。1)、你們喜歡小青蛙嗎?能夸夸他們嗎?

 。2)、當媽媽不在你們身邊的時候,你們遇到困難該怎么辦呢?

 。ㄔO計意圖:低年級兒童愛幻想,抓住文中的“空白”引導學生想象青蛙母子的對話,給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開拓學生思維,引起學生的注意。表揚是教學中常用來激勵學生的有效手段,讓學生去表揚小蝌蚪,有助于學生領悟小蝌蚪獨立生活與主動探索的精神。)

  〈六〉、課外延伸。

  1、你們還知道哪些關于青蛙的知識?

  2、聽聽小博士的介紹:

  【課件演示】播放介紹有關青蛙知識的文字資料。

  青蛙的品種繁多,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有1900多種,我國就有150種左右。著名的彈琴蛙,是我國的特產(chǎn),它鳴聲婉轉,仿佛古代仕女于花前月下操琴。而生活在北美洲的牛蛙,則鳴聲低沉粗獷,好像男低音在歌唱。

  蛙聲除了給人以“音樂”的欣賞外,它還能預報天氣。唐詩中有“水旱卜蛙聲”的詩句,元代的《田家五行》一書中也有“三月初三聽蛙聲,卜水旱”的記載。近代,我國有不少農(nóng)諺也是反映蛙鳴與天氣的關系的,如“雨后蟾蜍叫,不久大雨到”,“八月青蛙叫,干得犁頭翹”,等等。

  青蛙還是捕食昆蟲的健將。當青蛙尚處于幼蟲(蝌蚪)時,它一天就能吃掉100多只孑孓;而到成蛙時,用它靈巧的舌頭,平均每天可吃掉70只左右的害蟲。

  青蛙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特別是我國特有的中華大蟾蜍,經(jīng)處理曬干成干蟾,可治療小兒疳積。從它的耳后腺、皮膚腺中提取的分泌物,經(jīng)處理后制成的六神丸、蟾酥丸以及消化解毒丸等藥品,具有強心、鎮(zhèn)痛、止血和治療疔瘡等作用。青蛙是益蟲,所以必須加以保護,不準捕殺。

 。ㄔO計意圖:以課件演示的形式延伸課外知識,擴大學生知識面,對于學生深入了解青蛙,保護青蛙是十分有益的,在輕松愉悅氛圍中結束本課。)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10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充滿兒童情趣的科學童話,將大自然中的一些知識很自然地鑲嵌在一個生動的小故事里。文章通過寫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shù)奶崾鞠,找到自己的媽媽的奇妙?jīng)過,自然活潑地展現(xiàn)了小蝌蚪發(fā)育成青蛙的變化過程及其生活習性的變化,蘊含了遇事要主動探索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塘、腦”等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教”,會寫“兩、哪”等10個字,會寫“看見、哪里”等8個詞語。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借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和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容。

  3.結合課文內容,借助課文圖片,按順序說清楚蝌蚪成長的變化過程,能看圖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4.通過分角色朗讀和講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動探索的精神,增強閱讀科學童話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借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和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容,說清楚蝌蚪成長的過程。

  2.看圖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課時安排:

  2課時

  1.認識“塘、腦”等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教”,會寫“兩、哪”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3.認讀生字新詞,會寫生字詞。

  4.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小蝌蚪發(fā)育成青蛙的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尋人啟事》,談話引入課題。

  導語:小朋友們,昨天老師得到了一張?zhí)厥獾摹秾と藛⑹隆,大家想看看嗎?/p>

 。ㄕn件演示)

  尋人啟事

  我是小蝌蚪,長著大大的腦袋、又黑又長的尾巴,住在池塘里?墒,我不知道我的媽媽是誰,也不知道她在哪里。我多想和大家一樣,能與媽媽一起生活。∧銈円姷剿藛?

  2.板書課題,給“蝌蚪”注音,讓學生借助拼音讀準課題,再指名讀課題,最后全班齊讀課題。

  3.簡單介紹,引入新課。

  過渡:同學們的課外知識真豐富!蝌蚪是青蛙的幼體,相當于成年人的嬰兒期。那么,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會告訴我們什么科學知識呢?學完課文我們就知道啦!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出示自讀提示,學生自由讀課文。

 。1)同學們借助拼音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標出課文自然段序號。

 。3)圈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把不理解的詞句做上記號。

  2.檢測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教師糾正字音,學生識記生字。

  池塘(tánɡ)腦(nǎo)袋(dɑi)灰(huī)色游哇(wɑ)游教(ji。)書

  捕(bǔ)食迎(yínɡ)上去阿(ā)姨(yí)寬(kuān)嘴巴烏龜(ɡuī)

  頭頂(dǐnɡ)披(pī)著鼓(ɡǔ)著

  ◆易讀錯的字

  “腦袋”中的“袋”要讀輕聲dɑi;“眼睛”的“睛”要讀輕聲jing。

  “捕”的聲母是b,不要錯讀成p;“披”的韻母是i,不要錯讀成ēi。

  ◆多音字

  “教”是一個多音字,在課文中讀第一聲ji。铮梢越M詞“教書”“教方法”。它還有一個讀音jiào,可以組詞“教師”“教室”。

  ◆識字方法

  “捕、迎”可通過表演認讀;“腦、袋、灰”可利用小蝌蚪的圖片認讀;“阿、姨”可利用鯉魚的圖片認讀;“寬、龜”可利用烏龜?shù)膱D片認讀;“頂、披、鼓”可利用青蛙的圖片認讀。

  ◆形近字示例

  頂(頭頂)(頂天立地)睛(眼睛)(點睛)(火眼金睛)

  須(胡須)(須發(fā))(必須)晴(晴天)(晴空)(陰晴圓缺)

  (2)小組合作,再次認讀,之后全班展示讀。

 。3)出示會寫的字,指導觀察字形,正確書寫。教師對“皮”“跳”做示

  范書寫,重點比較“足”和足字旁,“子”和子字旁的筆畫變化。

  ◆書寫指導

 。勰模葑笥医Y構,左窄右寬,整體書寫要緊湊!暗臋M折鉤與“阝”的橫撇彎鉤都不要向下寫太長,懸針豎最長。

 。蹖挘萆舷陆Y構,寶蓋頭寫寬,首筆點在豎中線上!耙姟逼埠拓Q彎鉤要寫舒展,略寬于寶蓋頭。

 。燮ぃ葑⒁夤P順的書寫:橫鉤、撇、豎、橫撇、捺。第二筆長撇斜度要小,第三筆豎在豎中線上,“又”的橫撇要橫短撇長,捺舒展。

 。酆ⅲ葑笥医Y構,左窄右寬。“子”末筆橫要變成提,斜度大,“亥”的最后一筆是個長點。

 。厶葑笥医Y構,左窄右寬。左邊要把“足”的最后兩筆變成豎、提,右邊“兆”的筆順是:撇、點、提、豎彎鉤、撇、點。

 。4)學生在書上練習書寫生字,描一個,寫兩個。教師巡視,糾正學生的書寫姿勢,提醒書寫有誤的學生。

  (5)選取有代表性的作業(yè)在投影儀上點評。

 。6)交流各種識記方法,如換一換、加一加、減一減等。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總結剛才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注意生字新詞。

  過渡:同學們,咱們剛才學習了這么多的生字新詞,現(xiàn)在把它們都放到課文里,你還會讀嗎?我們一起跟著錄音輕聲地讀一讀吧!

  2.播放課文朗讀視頻,學生在聽和看的同時輕聲跟讀課文,熟悉課文。

  3.學生按自然段接讀課文,其他學生進行朗讀評價。

  提示:可從吐字、發(fā)音、流利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

  4.再次出示《尋人啟事》,思考: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她在哪里?(板書:小蝌蚪→青蛙)

  5.圖文結合,認識蝌蚪和青蛙。

 。1)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圖片,學生辨認,并將不同的圖片貼在相應的板書下面。

 。2)學習描寫小蝌蚪外形的句子。

  過渡:小蝌蚪為什么會找不到媽媽呢?因為它們的外形實在是相差太大了。誰能夠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說小蝌蚪長什么樣兒呢?

 、俳處煼蹲x第1自然段。

  ②學生自由讀,說說有什么不懂的詞語。

 、壑该x,其間教師相機指導,“大大的、黑灰色的、長長的、快活地”這幾個詞語要重讀;讀“游來游去”時拖長音,突出小蝌蚪的悠閑與快樂。

 、懿シ判◎蝌皆诔靥林杏蝿拥膭赢,學生齊讀,理解“甩”的意思,可以用手做一做“甩”的動作。

 。3)學習描寫青蛙外形的句子。

  過渡:小蝌蚪雖然在池塘里生活得很快活,可是沒有媽媽在身邊怎么行呢?他們多么希望能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呀!瞧,他們正商量著一起去找媽媽呢!他們找呀找,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原來他們的媽媽是一只可愛的大青蛙。青蛙媽媽長什么樣兒呢?請大家找找課文中描寫青蛙媽媽外形的句子吧!

 、僬n件出示文字。

  他們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②學生自由朗讀句子,想想讀懂了什么。

 。ㄇ嗤苌畹沫h(huán)境、習性及其外形特點,和鯉魚、烏龜有什么不同。)

 、垡龑W生注意句子中的動詞“游”“蹲”“披”“露”“鼓”,可以請學生表演青蛙的動作,加深理解。

 、苤笇Ю首x,“大青蛙”“碧綠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對大眼睛”要略強調,突出青蛙的特點。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適當總結本課時的教學內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

  小結: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小蝌蚪和大青蛙長什么樣兒了,他們長得可真的一點兒都不像呀,怎么可能是孩子和媽媽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去學習吧!

  今天的這堂課,我們主要學習了生字新詞,掌握了一些好用的識字方法,記牢了一些容易讀錯、寫錯的字。同學們已經(jīng)是二年級學生了,要學更多的生字和詞語,在平時的學習中可以自己歸納一些識字方法哦!我們在課堂上看了小蝌蚪和大青蛙的圖片,讀了描寫它們外形的句子,一些同學還給我們表演了可愛的小蝌蚪和神氣的大青蛙,他們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我覺得今天的課文朗讀,大家也讀得不錯,雖然有些字還是讀得不準,但讀出了感情,下節(jié)課我們還要進行更多的朗讀訓練,同學們可以在課后多多練習。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同桌之間交流一下好的識字方法,互相讀一讀生字生詞。

 。2)摘抄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yè)設計,鞏固提升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借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和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容。

  2.結合課文內容,借助課文圖片,按順序說清楚蝌蚪成長的變化過程,能看圖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3.通過分角色朗讀和講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動探索的精神,增強閱讀科學童話的興趣。

  1.注意感嘆號和問號,讀好對話。

  2.通過圖文結合或結合生活實際的方式,了解課文內容及敘述順序;通過課后題目中的按順序連圖片,能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知道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

  第二課時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認讀生字卡片,組詞、擴詞。

  2.出示課件,填空回顧課文。

  過渡: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小蝌蚪長什么樣兒嗎?我們來填空吧,看看誰能填得又快又好。

  _____里有____小蝌蚪,大大的____,____的身子,____長長的尾巴,____地游來游去。

  多么可愛的小蝌蚪!可是,他們的媽媽在哪里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幫小蝌蚪找媽媽吧!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圖文對照,了解小蝌蚪的外形變化和找媽媽的過程。

 。1)出示要求,學生自主閱讀。

  自主閱讀要求:

 、儆米约旱脑捳f說小蝌蚪外形的變化。

 、谛◎蝌皆谡覌寢尩倪^程中遇到了誰?用“——”畫出來。

  (2)交流展示。

  ①小蝌蚪有什么變化?(出示小蝌蚪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圖片,找學生上臺按順序擺一擺:大腦袋長尾巴——長出兩條后腿——長出兩條前腿——尾巴變短——青蛙。)

 、谛◎蝌皆谡覌寢尩倪^程中遇到了誰?(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貼出鯉魚、烏龜?shù)膱D片)

  2.細細品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學習第2自然段

  過渡: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最先長出的是兩條后腿,最先遇到的是鯉魚媽媽。他們之間會說些什么呢?我們先來學習第2自然段吧!

 。1)出示課文第1幅插圖和第2自然段。

  預設:引導學生理解時要重點領會“捕食”“迎上去”,以及鯉魚媽媽講的青蛙的外形特點——“四條腿,寬嘴巴”。

  (2)結合圖片,弄清小蝌蚪先長出的是兩條后腿。

 。3)請同學們表演一下鯉魚媽媽捕食和小蝌蚪迎上去的動作,表演理解“捕食、迎上去”。

 。4)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

  指導:要讀出小蝌蚪問話時那種天真的語氣,讀出鯉魚媽媽回話時那種長輩式親切的語氣。

  預設:先找兩名學生朗讀,教師點評,或者根據(jù)情況范讀鯉魚媽媽的話,再找學生分角色朗讀。

  學習第3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鯉魚媽媽對小蝌蚪的媽媽的外形描述得準確嗎?小蝌蚪聽了鯉魚媽媽的話后,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媽媽呢?

 。1)出示課文第2幅插圖和第3自然段,學生用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試著學習第3自然段。

 。2)結合圖片,弄清小蝌蚪后長出的是兩條前腿。

 。3)小蝌蚪看到烏龜后是怎么做的?體會“迎上去、追上去”的區(qū)別。

  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

  小蝌蚪看見一只烏龜擺動著四條腿在水里游,連忙追上去。

  看圖區(qū)別:正面主動上前叫“迎”,“迎上去”表明小蝌蚪很有禮貌,也說明鯉魚媽媽是迎面而來的;“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烏龜前進的方向相同,也表現(xiàn)了小蝌蚪急于找到媽媽的心情。

 。4)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第3自然段,注意小蝌蚪叫“媽媽”要讀出急切、高興的語氣,烏龜?shù)脑捠怯H切中帶著微笑。

 。5)引申拓展:烏龜確實像鯉魚媽媽說的“四條腿,寬嘴巴”,為什么不是小蝌蚪的媽媽呢?你從中能明白什么道理?

  預設:引導學生想一想,小蝌蚪為什么會鬧出把烏龜當成媽媽的小笑話?原來是鯉魚媽媽沒有說清楚,她只說了小蝌蚪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但許多動物都有這些特點,這些不是青蛙最主要的特點。這個小笑話告訴我們,描述事物時一定要全面,要說出事物的主要特點,這樣才不會鬧笑話。我們平時看事物要全面,要深入細致,否則也可能鬧出笑話。

  學習第4~6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之后小組討論、交流:通過看圖和朗讀課文,你學會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全班交流,品析重點詞語和句子。

  ①理解“游過去”與“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體會小蝌蚪找到媽媽時那種高興的心情。

  明確:“游過去”表明青蛙是“蹲”在荷葉上,小蝌蚪不急著追趕,也說明小蝌蚪認準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媽媽,已對媽媽的長相有了全面的了解,相信自己不會認錯了,所以不慌不忙。

  ②讀第4自然段,思考:小蝌蚪的身體又有了什么新變化?小蝌蚪是怎么認出媽媽的?

  明確:小蝌蚪的尾巴變短了。青蛙的樣子與鯉魚媽媽和烏龜所介紹的特征相符,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媽媽。

 、塾枚喾N方法感受課文中動詞運用的準確。

  ◆比一比

  讀讀下面的句子,你覺得哪個句子好?為什么?

  大青蛙穿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長著一對大眼睛。

  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說一說

  試著用“披”“露”“鼓”等表示動作的詞語各說一句話。

  示例:春天來了,田野披上了綠裝。嫩嫩的小草在雨中露頭了。

  桃樹上的小骨朵兒一天天鼓起來了。

  ◆找一找

  出示課文第3幅插圖,讀讀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誰能找對描寫小青蛙動作的詞語?(“蹬”“蹦”“跳”。)這三個詞中哪一個不能和其他詞換位置?(“蹬”指腿和腳向腳底的方向用力,寫出了小青蛙發(fā)力的姿態(tài),“蹦”和“跳”意思相近,可以互換。可以讓學生表演一下,加深理解。)小青蛙這一連串動作是瞬間完成的,體現(xiàn)了小青蛙的什么特點?(動作敏捷、身體輕盈。)

  預設:這里通過多種訓練方式,讓學生理解動詞的含義,感知動詞的準確和形象,體會青蛙媽媽的美麗、小青蛙的可愛與活潑。二年級的小朋友比較好動,要采用各種活潑的方式提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3)播放青蛙的叫聲,學生想象說話。

  過渡:小蝌蚪找到了媽媽,該多高興。⌒◎蝌綍䦟η嗤軏寢屨f些什么?誰能說一句話,后面用上感嘆號,把小蝌蚪找到媽媽時的喜悅心情表達出來?

  示例:媽媽,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您啊!媽媽,原來您在這兒呀!

  媽媽,我們終于找到您了!媽媽,您怎么不來找我們呀,我們找您可辛苦了!

 。4)分角色朗讀小蝌蚪和媽媽的對話。

  過渡:小蝌蚪和媽媽見面了,他們都非常高興,他們的話該怎么讀呢?我們請男生讀小蝌蚪的話,女生讀媽媽的話,要讀出小蝌蚪和媽媽高興、激動的心情。

 。5)學生自由朗讀第6自然段。

 、傩∏嗤芨鴭寢,天天做什么?(捉害蟲。)

 、凇疤焯臁边@個詞語告訴了你什么?(青蛙勤勞,捉的害蟲多。)

 、鄢鍪厩嗤茏胶οx的資料。(一只青蛙一年至少吃掉一萬多只害蟲。)

 、苣銖闹忻靼琢耸裁?(青蛙是農(nóng)田小衛(wèi)士,我們要保護青蛙。)

  3.用自己的話說說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過渡:學到這里,我們都替小蝌蚪找到媽媽感到高興。小蝌蚪真勇敢啊,媽媽不在身邊,他們并不害怕,而是問問身邊的好心人,終于找到了媽媽。那么同學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嗎?同學們有看過《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片嗎?里面是不是還有一些課文里沒有提到的情節(jié)?也可以給大家講一講。(學生講故事)

  三、表演朗讀,升華情感

  1.分角色朗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jié)和積累語言。

 。1)小組內練習分角色朗讀。

 。2)小組展示、學生評價和教師指導。

 。3)小組分角色表演——戴上頭飾分角色讀一讀、演一演。

  2.拓展說話。

 。1)你們喜歡小青蛙嗎?能夸夸他們嗎?

 。2)你們從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當媽媽不在你們身邊的時候,你們遇到困難該怎么辦呢?

  四、課外延伸,作業(yè)設計

  1.搜集有關青蛙的資料,了解青蛙對人類的貢獻。

  2.熟讀課文,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同步鞏固練參見“世紀英才叢書——世紀英才好學案”,閱讀提升練參見“英才好閱讀”叢書)

  ◆以讀促講,讀中感悟(教學重點)

  師:請同學們對照自學要求讀一讀課文,想一想:小蝌蚪都向誰打聽媽媽的下落,是怎么打聽的?用筆在書上畫下來。

 。▽W生邊讀邊畫,教師巡視指導)

  師:畫好了嗎?誰來告訴我們小蝌蚪最先遇到了誰?

  生:鯉魚阿姨!

  師:(出示鯉魚圖片,指一生)現(xiàn)在,我就是鯉魚阿姨,你來扮演小蝌蚪,你來向我打聽打聽媽媽的下落吧!

  生:(比較隨意)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里?

  師:誰來評價一下這只小蝌蚪?

  生:我覺得還要更有禮貌一些。

  師:那你來禮貌地問一問吧!

  生:(禮貌、大聲)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里?

  師:這是一只講文明、懂禮貌的小蝌蚪,聲音清晰、響亮。還有誰向我打聽?

  生:我!我。〒屩穑

  師:不急,一個一個來。

  (一次接一次地練習)

  師:誰愿意上來表演這一段?注意,要把所有的動作都表演出來。

 。ㄖ竷擅麑W生上臺表演)

  師:來,評價一下,他們表演得怎么樣?動作都表演出來了嗎?動作標準嗎?

  (學生評價)

  師:你們評價得都很好,但老師覺得“迎上去”這個動作還做得不夠好。怎樣是“迎”呢?誰來試試?

 。▽W生表演“迎上去”)

  師:哦,原來這樣面對面走到一起,就是“迎”。同桌之間表演一下吧!

  (學生分組表演,教師也可參與其中)

  師:非常好。下面看著大屏幕,讓我們一起來邊表演邊朗讀吧!

 。◣熒粗n件,表演朗讀)

  賞析:本教學片段意在讓上課成為一種享受,教師享受教學,學生享受學習,師生共同享受語文課堂帶來的樂趣。語文學習的內容是枯燥的還是鮮活的,主要取決于教師的“創(chuàng)造”。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字詞、精讀課文時,難免覺得枯燥,創(chuàng)造性地打扮課文,使每個字“立”起來,每篇文章“活”起來,這就要看教師的本事了。教師正好可以利用孩子們活潑好動的特征,選擇情境創(chuàng)造、表演朗讀、互相評價等貼近學生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無法預知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做什么的情況下,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喜歡上識字、朗讀、體會、評價。一句話,教師享受的是“創(chuàng)造”,學生享受的是“學習”,趣味語文由此而生。

  低年級的學生喜歡游戲、謎語、圖畫、表演等形象直觀的教學,為此,在教學中采用如下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以《尋人啟事》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并適時拋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

  2.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掌握生字,總結生字識字技巧,從語境和動作中理解生字,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動作、表情等形象化的表達,更好地理解新的字詞。

  3.圖文并茂的課件和板書,直觀地幫助學生梳理課文的層次,了解小蝌蚪成長過程中身體的變化。

  4.表演朗讀,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會到了“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披”“露”“鼓”等詞語所產(chǎn)生的生動形象的表達效果。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6個字。]

  2、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生詞。

  2、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插圖、教學錄像帶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認識青蛙嗎?青蛙小時候是長什么樣兒的?它又是怎樣長大的呢?(幻燈片出示小蝌蚪插圖,然后指出這就是青蛙小時候的樣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學了今天這一篇課文大家就知道了。

 。ò鍟n題)

  二、初識圖意。

  1、提出看圖要求:圖上畫了些什么?它們都在干些什么?

  2、逐圖出示另三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小蝌蚪在身體上有什么變化?再連續(xù)播放四幅圖,讓學生說說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分別遇到了誰,揭示這也就是——小青蛙成長的過程。

  3、提問:大家看到最后兩幅圖了嗎?小蝌蚪最后變成了什么?它們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

  4、小結: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四幅圖,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媽媽時身體都出現(xiàn)了哪些變化?開頭怎樣?過了幾天怎樣?后來又怎么樣?最后變成什么了?

  三、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自輕聲朗讀課文。

  思考:小蝌蚪找媽媽找了幾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誰?

  2、糾正讀音(群、捕、迎、裳等)

 。、回答思考問題,師生初步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講讀第一自然段。

  1、講讀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圖。

  提問:課文中是怎樣寫小蝌蚪的.樣子的?找出相關詞句,說一說,并用筆劃出來。

  提問:我們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幾只?(生:有一群。)師講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導生給“群”組詞。

  指導學生看圖,體會小蝌蚪心情如何?問:從圖上小蝌蚪的什么動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詞語描寫了小蝌蚪很“快活”呢?

 。、指導學生看圖,師復述小蝌蚪外表。

 。、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第二課時

  一、圖文對照,講讀第二段。

  1、看第二幅圖,提問:現(xiàn)在我們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圖模樣有什么不同?

  2、讀第二自然段,說說蝌蚪有什么變化。

  3、再讀(指名個別讀)

  4、看圖,講述小蝌蚪是為什么會游向鯉魚媽媽?理解“迎上去”意思。

  5、根據(jù)講讀內容,提問:鯉魚媽媽告訴小蝌蚪,它的媽媽有什么特點呢?

  6、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二、看圖,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圖,提問: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么變化?

  生讀第三自然段。

  2、學生回答,師板書。

  3、小蝌蚪為什么會把烏龜錯認為是自己的媽媽呢?課文中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

  4、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它們媽媽的特點是什么?(讓學生劃出文中語句并讀一讀)

  5、指導朗讀第三段。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這一句,要讀出急于找到媽媽的迫切心情。

  6、輕聲朗讀第四、五兩段,指導生邊讀邊看圖,思考:

  1)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么變化?(板書)

  2)小蝌蚪到底有沒有找到媽媽呢?他們的媽媽究竟是誰呢?它們是怎么認出來的?

  7、第四段主要講了什么?先讀再說。

  “小蝌蚪已經(jīng)是青蛙了”,為什么加上個“已經(jīng)”?小蝌蚪是怎樣跳到荷葉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著媽媽干什么?這說明了什么?(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怎樣對等青蛙呢?(生: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好朋友——青蛙)

  三、鞏固練習。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分角色看圖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按順序說說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

  (大腦袋、長尾巴——長出兩條后腿——長出兩條前腿——脫掉尾巴、換上綠衣裳)

  二、指導有感情地分組朗讀課文。

  三、識記生字,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有”、“在”兩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生長變化。

  2、過程與方法:

 。1)主動識字漢字,探索多種識記方法。

 。2)仔細看圖,講述圖意,培養(yǎng)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識記生字,了解蝌蚪的成長變化。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動物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揭題

  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出一個謎語給你們猜:圓圓腦袋黑黝黝,長長尾巴水中游,長大是莊稼的好朋友。(課件出示蝌蚪圖片)你們知道蝌蚪長大后會變成什么嗎?那么,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34課《小蝌蚪找媽媽》,老師相信認真聽課的小朋友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圖,請看小蝌蚪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指名看圖)誰來用完整的話介紹這幅圖,注意抓住小蝌蚪的特點來說。

 。▽W生試說:一群小蝌蚪,長著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來游去。)

  2、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是這樣寫的,齊讀。

  三、初識圖意

  過渡:剛才我們就是用看圖意—讀文的方法學習了第一自然段的,F(xiàn)在我們可以嘗試使用這種方法讀懂課文的大概意思。請看:

  1、提出看圖要求:圖上畫了些什么?它們都在干些什么?

  逐一出示另三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小蝌蚪在身體上有什么變化?再連續(xù)播放四幅圖,讓學生說說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自己也長大了的過程。

  2、提問:大家看到最后兩幅圖了嗎?小蝌蚪最后變成了什么?它們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

  四、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初讀課文

  同學們都能看著圖畫說出小蝌蚪的成長變化,下面我們看看課文又是怎樣描寫這幾幅圖的呢?請同學們認真地朗讀課文。

  讀書要求:

 。1)借助插圖,讀懂課文意思。

 。2)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

 。3)不懂的地方,自己做個記號。

  2、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指名帶讀生字。(同學們讀得很認真,把小蝌蚪也吸引過來了,你們看,這八只小蝌蚪都有自己的名字,誰能大聲叫出他們的名字呢?如果他叫對了蝌蚪的名字,大家一起跟他讀好嗎?)

  (2)讀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嗎?

 。3)(課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詞。)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讀不帶拼音的生字。

  師:拼音寶寶躲起來了,你們還會讀嗎?我們開火車讀讀。

 。4)同桌交流識字方法,認識生字。

  師:怎么記住本課的生字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和同桌一起討論交流你的識字方法,比一比哪對同桌學得最認真。

 。5)同學們交流識字方法特別積極,你們都記好這些生字了嗎?林老師出個字謎來考考你們,有信心嗎?“十顆豆來又十顆”(鼓)指名說說識字方法。

 。6)學生齊讀詞語。

  師:詞語寶寶也跳出來了,我們一起把它讀出來吧。

  五、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的.生字詞學得真不錯,現(xiàn)在詞語寶寶都跑回課文中去了,你們有信心讀好嗎?老師相信你們課文能讀得更棒!

  1、自由讀課文,再數(shù)一數(shù),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6段)同學們可以離開座位,去找你的好朋友一起讀課文。

  2、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呢?請六位同學開火車接龍讀課文。

  3、學生評議。(評出讀得好的和讀得有進步的同學。)

  4、聽錄音朗讀,邊聽邊想:課文寫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它有什么變化?

  6、學生匯報,教師貼板書。

  遇見了(鯉魚、烏龜、青蛙)

  身體變化(小蝌蚪——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青蛙)

  7、課中小練習。

  口頭填空說一說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們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xx,又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xx,沒過多久,xx不見了,變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蟲的xx。

  六、指導書寫:有、在

  1、剛才同學們學習生字和讀書表現(xiàn)得都很不錯,小蝌蚪們都很佩服你們哦,現(xiàn)在又有兩只小蝌蚪想考考你們的寫字表現(xiàn),大家看,這是什么字?(出示“有”、“在”兩個字)你們有信心能寫好它們嗎?

  “有”字上面的橫要長,下面的“月”字,撇要變成豎。

  “在”字上面的橫要短,下面的豎要超出撇一點點。

  2、學生書寫“有、在”。(學生書寫生字前先回顧正確的寫字姿勢要求:頭正肩平,背直足安,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本子一尺,手離筆尖一寸。)

  3、評比書寫。

  七、小結。

  師小結:《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有趣的科學童話,除了告訴我們小蝌蚪成長變化的知識以外,其實課文的描寫也十分有趣生動,下節(jié)課我們再繼續(xù)細細地讀這篇有趣的課文。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13

  在充分研讀教材和了解學情,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之后,就是對上課的教學設計了,一般包括新課導入、初步感知、深入品讀、總結全文等環(huán)節(jié),《小蝌蚪找媽媽》這節(jié)課我這樣設計,這樣上: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昨天看到一張“尋人啟示”,我們來幫一幫他好嗎?出示啟示內容,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誘發(fā)學生學習方法動機的強大動力,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變厭學為樂學,學生才能對本堂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從“尋人啟示”入手,創(chuàng)新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可以很快把孩子們引進課文中。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出示要求:讀準字音,以讀漢字為主。同時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默讀,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自主識字,組內交流;匯報成果,全班交流,師反饋指導字詞讀音和書寫。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以識字為主,多種形式(男女生讀、小組讀、開火車等)讀字詞。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首先讓孩子們仔細觀察,自主識字,然后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況,重視老師的范寫,再讓學生臨寫,最后在班級內交流匯報自己記憶生字的好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會不同形式的讀書方法,抓住關鍵字詞快速提取文中有用的信息。

 。ㄈ┢纷x課文,理解感悟文章內容。

  1.課件出示第一幅圖,讓學生觀察圖上有什么,特點是什么,邊讀邊畫出描寫小蝌蚪樣子的`詞語,重點指導學生對“甩著”“快活”“游來游去”等詞語的理解,對照畫面,啟發(fā)想象,練習仿說,同時體會詞語的精妙之處。

  2.課件出示小蝌蚪與鯉魚對話的圖片,讓學生找出對應段落,畫出對話內容,分角色讀對話;思考:小蝌蚪為什么想找媽媽?在看到鯉魚媽媽叫小鯉魚捕食時,小蝌蚪心里在想什么?品析詞語“迎上去”,分角色表演,體會詞語意思;課件出示前一幅圖對比小蝌蚪有哪些變化。

  3.課件出示小蝌蚪與烏龜對話圖片,找出對應段落,畫出對話內容組內自由分角色讀對話;思考:小蝌蚪為什么把烏龜當成了媽媽?烏龜是什么樣子的?品析詞語“追上去”,進行角色表演,體會詞語意思;教師著重指導學生讀好對話,體會人物心情和讀準語氣;課件出示前一幅圖對比小蝌蚪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4.出示課件,總結前兩段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匯報成果;教師出示自學提示:小蝌蚪又遇到了誰,畫出對話內容,帶著感情讀一讀。思考:小蝌蚪這次是如何確定青蛙是它們的媽媽的?青蛙的樣子如何?畫出相關詞句;品析文中描寫青蛙樣子的詞語“蹲”“披”“露”“鼓”,通過替換詞語感受原文中這些字詞的精妙。

  5.齊讀最后一段,思考:小蝌蚪變成青蛙之后跟著媽媽干什么去了。播放青蛙捕捉害蟲的科普錄像,通過真切可感的情境,讓學生了解青蛙是益蟲以及捕捉害蟲的本領。再次出示文中插圖,簡要復述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

  設計意圖:圖文結合,讓學生在品詞析句中感受到文中語言的特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人物的心情。號召少先隊員要保護青蛙,從而把保護青蛙這一認識水平深化為高尚的道德品質,升華感情。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ㄋ模┛偨Y全文,升華主題,談收獲。

  讓學生先說收獲,師再總結升華,點明主題:課文通過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讓我們了解了小青蛙的長成過程。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知識等待著我們去了解,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留心觀察,多讀課外書,就一定能了解到大自然更多的密碼知識。

 。ㄎ澹┳鳂I(yè)設計,鞏固提高。

  1.朗讀課文,有條件的和家人分角色朗讀課文。

  2.給家人或同伴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15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會寫本課的10個生字。

  2.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生字、生詞。

  2.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教具

  生字詞小黑板、教學錄像帶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認識青蛙嗎?(生:認識!)那大家也都知道我們的.朋友如按好壞來分可分為好朋友和壞朋友。蚜蟲是莊稼的壞朋友,那青蛙就是莊稼的好朋友。你們喜歡青蛙嗎?那又有誰知道青蛙小時候是長什么樣兒的?它又是怎樣長大的呢?(幻燈片出示小蝌蚪插圖,然后指出這就是青蛙小時候的樣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學了今天這一篇課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書課題)

  二、初識圖意。

  1.提出看圖要求:圖上畫了些什么?它們都在干些什么?(幻燈出示第一幅插圖)(生答)

  2.逐圖出示另二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小蝌蚪在身體上有什么變化?讓學生說說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分別遇到了誰,揭示這也就是——小青蛙成長的過程。

  3.提問:小蝌蚪最后變成了什么?它們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生述)

  4.小結: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媽媽時身體都出現(xiàn)了哪些變化?開頭怎樣?過了幾天怎樣?后來又怎么樣?最后變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自輕聲朗讀課文。

  思考:小蝌蚪找媽媽找了幾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誰?

  2.糾正讀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問題,師生初步分角色朗讀課文。(師:敘述部分;小蝌蚪、鯉魚、烏龜及青蛙媽媽由四組學生分別扮演。)

  四、講讀第一自然段。

  1.講讀第一自然段。

  提問:課文中是怎樣寫小蝌蚪的樣子的?找出相關詞句,說一說,并用筆劃出來。

  提問:我們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幾只?(生:有一群。)師講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導生給“群”組詞。

  指導學生看圖,體會小蝌蚪心情如何?問:從圖上小蝌蚪的什么動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詞語描寫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師指導生聯(lián)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導學生看圖,師復述小蝌蚪外表。

  3.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后作業(yè)第二題(1)小題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15

  【學習目標】

 。薄J“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青蛙一生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課前準備】

 。、生字卡,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相關教具和有關青蛙的知識。

 。、小蝌蚪、青蛙、鯉魚、烏龜?shù)阮^飾。

  【談話激趣引入】

 。、我們每個人都有媽媽,可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2、生齊讀課題。

 。、整體感知課文。

 。、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以解說的形式讀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不認識的字,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2、學習小組內互相教讀,說說怎樣記字形。

  【檢查學習生字的情況】

 。薄⒄n件展示生字。指名讀,正音。

  2、小老師教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

 。、指名介紹記字的方法。

 。础⒔M詞練習。

  【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

  分段讀課文,自己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結合圖學習。

  1、自讀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樣子)

  用手勢幫助理解“甩著”。

  口頭填空:小蝌蚪,大( ),( )的身子,( )的尾巴,( )地游來游去。

  學生齊讀這一段,體會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動作)

 。、讀第2自然段,看圖比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誰?結果怎樣?

 、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第一、二幅圖,與小蝌蚪最先的樣子相比較,說說幾天后,小蝌蚪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并在課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長出兩條后腿。課件展示理解“迎上去”,或用做動作的方式幫助理解。

 、 分角色讀。(同桌對讀,組內互讀,指名讀)

 、 從鯉魚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ㄗ约旱膵寢屖撬臈l腿,寬嘴巴 。)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16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熟悉故事中主要角色和情節(jié)。

  2、了解蝌蚪變成青蛙的成長過程,懂得要愛護青蛙。

  3、在游戲中體驗角色的情感,感受集體游戲的快樂。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閱讀故事,能細致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熟悉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節(jié),嘗試角色表演。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各種動物頭飾,簡單的池塘環(huán)境布置。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1、猜謎語,引出課題。

  教師:“大大的腦袋,黑黝黝,細細的尾巴水中游!彼钦l?

  教師:暖和的春天來了,小蝌蚪快活的游來游去,你知道小蝌蚪是怎么游的嗎?請你學一學。

  2、情境游戲:小蝌蚪游玩。

  教師:走,我們一起游玩去!

  師幼隨歌曲《小蝌蚪找媽媽》前半段自由的在“池塘”里游玩。

  提問:剛才你聽到小蝌蚪要找誰?(媽媽)它們找媽媽過程中會遇到哪些有趣的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欣賞《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課件,理解故事內容及情節(jié),學說對話。

  1、提問:小蝌蚪看到誰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它們跟鴨媽媽互相說了什么?引導幼兒練習對話。

  2、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先后遇到了誰?(鴨子、金魚、螃蟹、烏龜、青蛙),它們互相說了些什么?引導幼兒學說對話。

  3、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長什么樣?

  4、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成長課件。

  教師:小蝌蚪一天天長大了,它們變成了小青蛙,小蝌蚪是怎么變成小青蛙的?(看課件)

  小結:小蝌蚪先長出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它們的小尾巴呢?不見了,小蝌蚪變成小青蛙了

  三、角色表演《小蝌蚪找媽媽》。

  教師: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有趣嗎?你們想不想表演?分配角色,幼兒戴上頭飾表演。

  四、欣賞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片段,懂得要保護青蛙。

  教師:小青蛙是我們的朋友,它們每天都在忙著捉害蟲,我們應該怎么做?(愛護它)可是有人卻在傷害它,你們看!

  提問:故事中的人這樣做對嗎?我們平時應該怎樣保護青蛙?

  五、情境游戲:小青蛙捉蟲。

  小青蛙又要捉蟲去啦!我們學青蛙捉蟲去!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我覺得這節(jié)課的設計整體來說是自然、流暢、輕松活潑的,教學內容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方式,生動形象的直觀教具是孩子們興致盎然。首先從老師問孩子們,回家沒看見自己的媽媽時,是什么樣的心情導入,讓幼兒知道孩子和媽媽的關系,之后出示《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這不僅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也讓幼兒有了一個豐富的想象空間。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對老師的操作活動有著很濃厚的興趣,通過自己的表達,孩子們對小蝌蚪的各種動態(tài)有了一定的理解,老師先讓孩子了解小蝌蚪的特征,再讓幼兒討論小蝌蚪游動的反向,是怎樣改變小蝌蚪游動的方向的,突出了本節(jié)活動課的重點。將語言發(fā)展,數(shù)的感知,探索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17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成長過程。

  2、能夠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

  3、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畫面內容,并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故事。幼兒初步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成長過程。

  二、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錄音故事、動物頭飾

  三、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出課題。

  "大大的腦袋,黑黝黝,細細的尾巴水中游!"

  提問:"小蝌蚪從沒見過自己的媽媽,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嗎?"

  提問: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媽媽長得不一樣?

  幼兒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2.看圖片,完整欣賞故事內容。

  教師提問:

  1、小蝌蚪的媽媽長得是什么樣的?

  2、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

  3、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它們碰到了誰?互相說了什么?

  4、它們把誰當成了媽媽?

  3、分段欣賞故事內容。

 。1)、小蝌蚪為什么去找媽媽?

 。2)、看圖片第二段。遇到魚媽媽時,他們說了些什么?小蝌蚪遇到媽媽時說了些什么?

  4、小蝌蚪和青蛙媽媽長得像嗎?

  再次完整看圖片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5、讓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

  6、活動延伸:引到孩子們把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用繪畫的形式做環(huán)畫冊,供幼兒相互交流、欣賞。

  四、活動反思:

  由于課件出現(xiàn)的問題導致課堂出現(xiàn)了停歇,整節(jié)課時間安排的不夠合理,最后也沒有總結。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18

  活動目標:

 。ㄒ唬┳層變毫私馇嗤艿耐庑翁卣骱托◎蝌阶?yōu)榍嗤艿某砷L過程,使幼兒知道青蛙是捉害蟲的能手。

 。ǘ┡囵B(yǎng)觀察事物細微變化的習慣,培養(yǎng)幼兒熱愛媽媽的情感。

 。ㄈ┲狼嗤苁侨祟惖呐笥,我們要愛護小蝌蚪和青蛙。

  活動準備:

  1.《小蝌蚪找媽媽》的掛圖。青蛙和蝌蚪的圖片。

  2.提前讓幼兒觀察小蝌蚪的生長過程。

  3.蝌蚪、青蛙、鴨子、魚、烏龜、大白鵝的`頭飾若干。

  4.磁性黑板,配套幼兒用書《語言》。

  活動過程:

 。ㄒ唬┮鹋d趣

  1.猜謎語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大腦袋黑黝黝,長長尾巴水中游”。

  “小時穿黑衣,長大著綠袍,生活在水里,岸上睡大覺”

  幼兒回答:“蝌蚪,青蛙”

  教師提問:“青蛙和蝌蚪一樣嗎?

  2.根據(jù)幼兒回答,分別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圖片。

  3.蝌蚪就是青蛙的孩子,但是有一群小蝌蚪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誰,于是決定一起去找媽媽。他們是怎么找媽媽的呢?

  (二)講述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邊講故事邊依次出示掛圖。

  提問:“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媽媽的?”

  提問:“第一次遇到了誰?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幼兒答:“鯉魚媽媽,”

  提問:“后來又遇到了誰?最后怎么找到媽媽的?”

 。ㄈ┙處熀陀變阂黄痖喿x。

  1.教師邊示圖邊提問。

  2.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畫面內容。

  3.請幼兒按照掛圖講述故事。

  4.提問:“鴨媽媽、魚媽媽、烏龜媽媽、大白鵝媽媽是怎么對小蝌蚪說的?”

 。ㄋ模┕适卤硌

  請幼兒扮演不同角色,將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表演出來。

  延伸活動:

  繼續(xù)觀察蝌蚪變青蛙的生長過程。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1-26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1-25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04-05

《找春天》教學設計 找春天的教學設計11-18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通用06-13

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設計優(yōu)秀05-29

二年級語文下冊《找春天》教學設計01-29

《小蝌蚪的媽媽》教案設計09-29

二年級上冊語文《北京》教學設計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