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的教學設計
選入高中語文第四冊(試驗本)教材中的《藥》,是顯示了五四新文學實績的作品。它以“表現(xiàn)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曾經(jīng)激勵過五四革命青年們的心!端帯返慕Y構是別致的,小說定名為《藥》也是發(fā)人深省的。我在教學這一課時,抓住它精巧的構思和成功的側面描寫這些寫作上的特點,反側為正,以巧馭巧,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設計出“用三個標點貫穿,用三幅畫面渲染,用三段音樂激情”的教學思路,以此來發(fā)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形成了一種整體效益優(yōu)化的課堂結構。下面就談談我的具體作法。
在講這一課的前一天,我預先布置了變換角度作文《夏瑜的自述》,此舉不但讓學生通過“反側為正”熟悉了故事情節(jié),使自己掌握了學情,還為課堂教學打好了基礎。
講課之前,我設計了一段“序幕”,通過投影顯示,師生共同“瞻仰”了民主革命時期的“鑒湖女俠”和“革命軍馬前卒”,一起品味了他們所寫的兩首詩(秋瑾的《對酒》和鄒容的《和西狩》)。通過“尋根”(讓學生明確這些人的經(jīng)歷和今天所學小說題材的關系)“究底”(提示學生注意這兩首詩中都有他們對自己犧牲后的設想,激發(fā)學生了解究竟的興趣)來為教學蓄勢。
講課伊始,我在向學生們點明了這篇小說在五四新文學史上的地位、影響,和小說定名發(fā)人深醒的特點(即本文開頭的那三句話)之后,即請他們根據(jù)小說的內容,試給小說的題目加一個標點符號。在他們先后得出句號、問號、感嘆號三種(也可能只有句號、問號兩種答案,這時可以自己或其他人的名義再加上一種)答案之后,我再用一句“既然三個標點跟課文有聯(lián)系,我們就從這里入手,以它為突破口來進行探索”作為過渡,然后就按照“三(個)三(幅)三(段)”的思路來做文章了。
一、句號—了解情節(jié),理清結構。
首先,在提問學生加上句號的依據(jù),用畫家范曾所配“買藥”的插圖(投影)進行開導,讓學生將原題擴充成一個可以用句號來結束的句子(蘸著革命者夏瑜鮮血的人血饅頭竟成了華老栓給兒子治病的藥)之后,我請?zhí)摂M的“夏瑜”(前一天選出的較適宜作文的學生作者)上場,結合投影中的插圖,講一講“這究竟是怎么回事”(自述)。在他講的過程中,我通過cd播放器配以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大合唱》中《黃河船夫曲》那段音樂。
在他講完之后,我通過投影儀顯示《藥》的結構圖(見《教師教學用書》P50)中暗線和主題部分之外的所有內容,然后通過虛構的“同情慰問”、“調查取證(你所說的這些經(jīng)歷在魯迅的小說《藥》中是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換句話說,在華家買藥吃藥的整個過程中,你都在哪里?)”,引導他分步說出“就義”、“血被吃”、“人被當作談資”、“母親給我上墳”等話語。與之相應,投影儀也分步顯示“夏瑜就義”、“夏瑜血被吃”、“茶客談夏瑜”、“夏四奶奶上墳”的字樣。隨即,我予以明確:“從剛才‘調查取證’的結果可以看到,明暗線結構正是本文的特點……”,“雙線連接的物是人血饅頭”,“雙線連接的人是康大叔”,并順手牽羊地對康大叔作些精當?shù)摹叭宋锓治觥薄?/p>
接下來,我再結合課后〔思考和練習〕三第二問進行提問:“為什么要把夏瑜的英勇獻身作為暗線來安排?這樣寫,對表現(xiàn)主題有什么好處?”讓學生明確:“刻畫夏瑜,并不是作者的主要目的?坍嬒蔫な菫榱送怀鲆粋更根本的思想,即群眾現(xiàn)在是怎樣對待革命和革命者的!
二、問號—分析人物,明確主題。
與句號相似,在提問學生加上問號的理由,用范曾所繪吃藥的插圖(投影)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將原題擴充成一個可以用問號來標注的句子(“人血饅頭究竟是不是治病救人的良藥?”)的答案之后,我又通過一句“盡管不是藥,但革命者夏瑜的鮮血還是被華老栓當成藥讓兒子吃了,這說明了什么?”的提問,啟發(fā)學生結合人物的性格特點,用事實(小說情節(jié))說話來談看法(營造了一種類似“法庭辯論”的氣氛)。引導學生通過對華老栓和以他為代表的形形色色的群眾的動作和心理活動來體會“群眾的愚昧”,通過對夏瑜在“宣講革命道理”、“挨牢頭毒打”、“說阿義可憐”、“被封建統(tǒng)治者殺害”、“夏四奶奶上墳”等一系列的遭遇來體念“革命者的悲哀”。在他們明辨的過程中,我通過cd播放器配以《黃河大合唱》中《黃河憤》那段音樂。
最后,我又通過“再讓我們看看魯迅先生自己是怎么說的?”,用投影顯示魯迅先生向友人談及這篇作品時說的那段話:“《藥》描寫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眾的愚昧而來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說,革命者為愚昧的群眾奮斗而犧牲了,愚昧的群眾并不知道這犧牲為的是誰,卻還要因了愚昧的見解,以為這血可以享用……”,用魯迅先生“原汁原味”的痛切話語使學生受到震動。并通過“魯迅通過華、夏兩家都死了兒子的情節(jié)一箭雙雕,借此說明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構思十分巧妙”一句話,對問號部分作一簡要概括。
三、感嘆號—領會匠心,解決難點。
感嘆號的含義易于形成不同理解。當然,在啟發(fā)學生借助范曾所畫的上墳插圖(投影)進行“邏輯思維”(或“遞進式思考”)之后,學生還是能夠在感嘆號前,加上在原句的基礎上擴充而成的“必須尋找一劑真正醫(yī)治百姓疾苦,療救中國社會的良藥!”的句子來的。
然后,我又“水到渠成”地讓大家體會“這篇小說為什么要以《藥》為題?”,讓大家通過具體分析,明確它具有的“概括情節(jié),連接線索,揭示主題”三種作用。在分析“揭示主題”的作用時,我通過cd播放器配以《黃河大合唱》中《保衛(wèi)黃河》的樂曲,用它來表現(xiàn)一種要“動員群眾,武裝群眾”的寓意。
隨即,我又通過引述魯迅在《〈吶喊〉自序》的“既然是吶喊,……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著好夢的青年!蹦嵌卧,向學生提問:“在墳上加了一個花環(huán),為什么就不消極、不寂寞了呢?”。并用夏明翰烈士的《就義詩》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接著,我又“對比式”地提問:“小說結局處幾次寫到樹上的烏鴉,這種描寫有什么作用?”。在回答以上兩個問題時,我注意讓學生明確“平添”和“安特萊夫式的陰冷”這樣兩個概念。
在教學的最后,我要求學生自己到報刊雜志上找材料,寫一篇表現(xiàn)當今社會群眾的“冷漠”和見義勇為者的“悲哀”的文章(或能表現(xiàn)另一種“愚昧”和“悲哀”并存的文章),學習魯迅,對時弊痛加針砭。
所有這些內容,借助多媒體設備,我只用了一課時。我認為,這是多媒體的效率,多媒體的優(yōu)越。
附:(一)、秋瑾詩《對酒》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ǘ⑧u容《和西狩》
中原久陸沉,英雄出隱淪。舉世呼不應,抉眼懸京門。目瞑負多疚,長歌招國魂。頭顱當自撫,誰為墨新墳。
【《藥》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上天的螞蟻教學設計04-06
《圖形的運動》教學設計04-02
《天鵝的故事》教學設計09-24
我們的校園教學設計09-19
人類的朋友教學設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