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最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23 22:40:13 毅霖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最新人教版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zhuǎn)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人教版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最新人教版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最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1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繼續(xù)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同時,讓學生理解“畫示意圖”是幫助理解題意的重要手段,數(shù)數(shù)是一種有效的解題策略。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決問題,積累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本著對教學教材的思考,我對本節(jié)課的設計如下:

  1、把握好學生學習的起點。

  對于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一年級學生幾乎都會數(shù)數(shù),甚至有的已經(jīng)會讀寫兩數(shù)之間的數(shù)。為此,本節(jié)課對教學的重點也進行了重新的定位,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基礎(chǔ)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設計各種數(shù)數(shù)活動,引導學生充分思考,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經(jīng)歷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的學習過程。

  2、注重學法的指導。

  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數(shù)數(shù)方法(策略)來數(shù)數(shù),如有的學生采用扳指頭、有的學生采用從某一個起始數(shù)開始數(shù)數(shù),還有的學生畫圓圈,我注重了尊重不同學生的認知和接受水平,同時對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展開教學。如對“之間”一詞的理解,讓明白意思的學生講述,既鍛煉了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意識,又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既面向全體,又關(guān)注個體。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圓形小紙片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從1數(shù)到20。(學生自由數(shù)數(shù))

  2、按要求數(shù)數(shù)。

  師:你們真棒!現(xiàn)在請聽清楚老師的要求,再來數(shù)一數(shù)吧!

  (1)從8數(shù)到16。

  (2)從12數(shù)到19。(全體學生數(shù)數(shù),課件演示答案)

  設計意圖:復習數(shù)數(shù),對于解決本節(jié)課的問題有很大的幫助,設計不同的數(shù)法,加深學生對數(shù)的認識。

  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例6。

  (1)引出例6。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下面老師帶領(lǐng)大家去動物園看大熊貓。你們看這些小朋友正井然有序地排著隊看大熊貓呢,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在去動物園買票時也要排隊。

  (2)引導學生觀察題目,找到相關(guān)的數(shù)學信息和所求問題。

  預設生1:小麗排第10。

  生2:小宇排第15。

  生3: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小麗和小宇之間有幾人?”

  (3)討論交流“之間”的意思。

 、賹W生可能會說“兩人的中間”。

 、谡埲煌瑢W排成一排,指著兩端的學生問:“他們倆之間有幾人?”學生可能會說:“1人”,再問:“這1人包括他們自己嗎?”學生可能會說:“不包括”。繼而,引導學生說出:“小麗和小宇之間的意思不包括小麗,也不包括小宇!

  ③指定一名學生說,同桌間互相說,全班齊說。

  2、講解例題。

  (1)猜一猜。

  師:根據(jù)剛才的理解,請同學們猜一猜小麗和小宇之間有幾人。(學生動腦思考,互相交流)

  (2)擺一擺。

 、俳處熡1個圓片表示一人,在黑板上進行拼擺,學生數(shù)數(shù)。

 、诘10個是誰呀?(小麗)老師用另一種顏色表示;第15個是誰呀?(小宇)老師也用另一種顏色表示。

  提問:現(xiàn)在你知道哪里是小麗和小宇之間嗎?誰能到黑板上來指一指呢?(指名到黑板上展示)

  ③你真聰明!你指的這一部分人,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不需要數(shù)小麗前面有幾人,老師把小麗前面的圓片拿去。小麗排第10,為了讓大家看清楚,老師在這里寫上“第10”,小宇排第15,老師在這里寫上“第15”。那么10和15之間有哪些數(shù)呢?(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芴釂枺10和15之間,包括10和15嗎?(學生可能會說“不包括”)

  師:如果不包括,那就畫一個“×”表示去掉它,F(xiàn)在你能數(shù)出他們之間有幾人嗎?(請一名學生上講臺數(shù)一數(shù))

  師:很好!看來大家都猜對了!他們之間有4人?墒牵绻銈兪稚蠜]有圓形紙片,你又有什么辦法找到他們之間有4人呢?剛剛老師用的是“擺一擺”的方法。

  (3)畫一畫。

 、俑鶕(jù)“擺一擺”的方法讓學生獨立畫,引導學生想一想,有沒有哪一部分可以省略掉不畫?再展示學生畫圖的例子,最后全班評議。

  ②展示學生畫的情況,對比:有些學生畫了十幾個,有些學生只畫了幾個,哪種畫法簡便呢?(引導學生說出第二種)

  ③根據(jù)你所畫的,你能知道小麗和小宇之間一共有幾人嗎?(因為他們之間有第11、12、13、14名同學,所以一共有4人)

  教師強調(diào):與解題無關(guān)的信息可以不考慮?梢灾苯訌牡10個開始畫,畫到第15個,并把第10個和第15個去掉。另外還可以直接從第11個開始畫,畫到第14個。最后也能得出小麗和小宇之間有4人。

  (4)數(shù)一數(shù)。

  ①提問:小麗排第10,我們可以從第幾開始數(shù)呢?

  (學生交流討論后進行匯報)

  預設生:小麗排第10,不應該包括小麗,應該從第11開始數(shù)。

 、谧穯枺簲(shù)到第幾呢?(第14)為什么不數(shù)到第15呢?(因為不包括小宇)

  ③鼓勵學生思考:為什么從第11開始數(shù),而不是從第1開始數(shù)呢?

  預設生:他們之間不包括小麗和小宇,第1人到第9人都在小麗的前面,不在小麗和小宇之間。

  師小結(jié):也就是說這些信息與這道題無關(guān),無關(guān)的信息我們就可以不考慮。

  ④那么10和15之間有幾個數(shù)呢?(有11、12、13、14這4個數(shù))

  (5)小結(jié):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認識了兩個字——“之間”,也就是不包括前面的數(shù),也不包括后面的數(shù)。在解決兩數(shù)之間有幾個數(shù)的問題時,我們不算前面的數(shù),也不算后面的數(shù),在畫圖時,可以畫“×”表示不包括。

  設計意圖: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讓學生深化對數(shù)的大小、數(shù)序的理解以及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

  最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運用“9加幾”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并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進一步熟練進位加法的算法;鞏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會選擇有用信息來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jīng)驗。

 。ǘ┻^程與方法

  在不同形式的練習內(nèi)容中運用“9加幾”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和技巧,并在原有基礎(chǔ)上靈活運用計算解題問題,提升思維水平。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計算學習的價值和用途,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學生在掌握了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方法后,通過本課的學習,進一步運用所掌握的計算技能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信息的`整理,數(shù)據(jù)的分析,初步的推理,充分感受計算學習的價值和用途。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運用“9加幾”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熟練運算技能。

  教學難點:在解決問題中,能夠巧妙地利用推理等方法靈活解題。

  三、教學準備

  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復習舊知

  課件出示一組口算題目,學生進行搶答,個別題目請學生敘述算法。

  【設計意圖】設計口算的練習題目,幫助學生復習已經(jīng)學習過的計算內(nèi)容,激活學生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為后面的學習進行鋪墊。

 。ǘ﹦(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

  1、動態(tài)情境,激發(fā)已有經(jīng)驗。

 。1)課件以動態(tài)的形式呈現(xiàn)問題情境。兔姐姐已經(jīng)拔了9根蘿卜,兔弟弟又送來了2根蘿卜,問一共有多少根蘿卜?

 。2)請學生根據(jù)教師敘述,重復問題情境,并找到情境中已知的兩個條件(已經(jīng)拔了9根蘿卜和又送來了2根蘿卜)以及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根蘿卜)。

 。3)引導學生分析兩個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通過交流得出已經(jīng)拔了的9根蘿卜是一個部分,又送來的2根蘿卜是另一個部分,求它們的整體,需要把兩個部分合起來。

  (4)請學生解決問題,列出算式:9+2=11(根)。

  2、靜態(tài)情境,觀察整理信息。

  (1)課件出示情境圖。

  (2)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找到從圖中知道了些什么?

  (3)學生共同交流,找到兩個條件(小熊已經(jīng)摘了9個桔子,還要再摘6個)以及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小熊一共摘了幾個桔子)。

 。4)引導學生分析兩個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通過交流得出已經(jīng)摘的9個桔子是一個部分,還要摘的6個桔子是另一個部分,要求的是它們的整體,用加法來解決。

 。5)請學生解決問題,列出算式:9+6=15(個)。

  最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讓學生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連乘的方法解決問題。

  2、使學生學會分析連乘問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運用合理的解題思路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4、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完整準確表達的習慣,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正確分析并解決連乘問題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尋求解決連乘問題的解題思路,并體會找到中間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做一個小練習,請大家看屏幕。(課件出示:在超市的一個貨架放著各種包裝的面包,爸爸買了其中一種面包4袋,一共多少錢?)

  師:讀一讀,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認真的觀察思考,要求一共多少錢所需要的條件。學生會發(fā)現(xiàn)不能求出問題,因為不知道1袋面包的價錢)

  師:就是說,要求一共的錢數(shù),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ㄔ趯W生回答后教師課件出示:)

  師:知道這兩個條件,就能求出總錢數(shù)。那你們剛才說哪個條件不知道?(學生回答后)

  師:我們就補充上這個條件。(課件出示完整題目:每袋面包12元,爸爸買了4袋,一共需要多少元錢?)

  師:現(xiàn)在能解決了嗎?該怎么列式計算?(學生獨立完成,全班反饋訂正)

  (課件出示題目2:開學初,老師給咱班50個同學每人發(fā)5個作業(yè)本。)

  師:讀一讀,你能解決這道題嗎?(學生會發(fā)現(xiàn)這道題沒有問題,思考后回答)

  師:你能根據(jù)這兩個條件,提出合適的問題嗎?

  課件出示:

 。ǜ鶕(jù)學生的補充,教師課件出示完整題目:老師給咱班50個同學每人發(fā)5個作業(yè)本,老師需要準備多少個作業(yè)本?)

  師:請同學們口頭解答,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指名學生口答,課件出示算式)

  師小結(jié):同學們,你們可真了不起,剛才的練習我們知道了要解決一個問題,要有兩個條件;還知道了,如果告訴我們兩個條件,可以提出問題,這是我們解決問題時所需要的重要本領(lǐng)。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解決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在課的開始,設計兩道不完整的題目,一道是缺少條件,一道是沒有問題,讓學生補充條件、提問題。通過這一學習過程,幫助學生鞏固乘法問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同時復習“要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通過分析法和綜合法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為學生分析、解決兩步計算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chǔ)。

  二、主體探究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

  課件出示課本例1情境圖(圖略)

  師:大家看,這是同學們在參加廣播操比賽。仔細觀察,圖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學生根據(jù)圖說出題中的信息)

  師:通過剛才大家的交流,我們知道了題中告訴我們“每個方陣有8排,每排有10人,3個方陣”三個條件,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人?”。

  設計意圖: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從情境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且完整地用文字表述問題的過程。指導學生學會認真讀題,仔細審題,明確題目中的條件和所求問題,理解題意。

  2、探究解決問題的思路

  師:認真分析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老師相信大家都會解決這個問題。先不忙著列算式,先說一說在分析和解決這個問題時,你是怎么想的?先自己想一想,說一說,然后在小組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收集學生是如何分析的信息)

  師:哪個組派代表來說說你們小組是怎么分析的?(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引導)

  師:他們這個組用到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這樣說既簡練又條理,再說一說,看哪個組能說既簡練又條理?

  師:大家的思路都非常的清晰,那老師要問問你們,為什么要先求1個方陣的人數(shù)?用哪兩個條件就可以求出這個問題,為什么用這兩個條件就能求出1個方陣的人數(shù)?3個方陣呢?(學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同組交流,集體反饋。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借助于點子圖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先求1個方陣的人數(shù),求一個方陣人數(shù)為什么用乘法,怎樣求3個方陣的人數(shù)。思路圖整理如下)

  師:我們一起回憶剛才從要求的問題開始怎樣一步一步找到解題思路的。(師生一起說)要求——總?cè)藬?shù),就要知道——每個方陣的人數(shù)和方陣數(shù)。每個方陣的人數(shù)不知道就要先求它,用題中的——每個方陣有8排、每排有10人,就能求出每個方陣的人數(shù),根據(jù)求出的——每個方陣的人數(shù)和有3個方陣,就可以求出總?cè)藬?shù)。請各自再試著說一說我們剛才是怎么分析的,然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一下。(學生再次的整理思路,熟悉思維過程)

  師:有的同學可能是這樣想的,看到“每個方陣有8排和每排10人”,就想到能求出1個方陣的人數(shù),然后用1個方陣的人數(shù)和方陣數(shù)就能求出3個方陣的總?cè)藬?shù)。我們都是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師:根據(jù)剛才我們說的思路,怎樣列算式?(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反饋后教師板書算式)

  設計意圖:通過追問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弄清楚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學生一般會有兩種方法:一是想要求什么,必須知道什么條件,不知道的條件就是先求的;二是根據(jù)題中兩個有關(guān)系的條件,想到可以求出什么,求出的這個問題,可能就是解決最終問題必需的條件。這兩種思考方法其實就是解決問題時常用的分析法和綜合法。在這里只給學生滲透這樣的思維方式,不明確提出來。通過潛移默化的意識滲透和日積月累的思維訓練,讓學生逐漸具備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授之以漁”的目的。

  師:大家想一想,還有沒有別的思路?(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另外一種思路)

  師:可以看著點子圖,和小組同學商量一下。(小組討論,反饋小組意見,師生共同總結(jié)思路)

  師: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剛才這種解題思路。(師生共同敘述)

  師:根據(jù)這種思路這樣列算式?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時,哪個地方要特別注意?(第一步的單位名稱)

  最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4

  教學內(nèi)容:

  P100例2、做一做及練習二十三P103第10題、P105第14—16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學會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到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學會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能正確分析連除實際問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找出中間問題,并用數(shù)學語言敘述解決問題的思路。能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基本思路。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揭示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用連乘的方法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還記得嗎?考考你:

  1、根據(jù)問題選擇條件解答。

  條件:

 、佟⑼瑢W們植樹,分成了3組。

 、、每組都有12人。

 、、一共植樹144棵。

  問題:

 、、一共有多少人參加植樹?

 、凇⑵骄拷M植樹多少棵?

  2、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為了慶祝六一,我們學校從每班挑選部分同學參加集體舞表演。(出示P100例2情景圖:)看!這是他們新編的造型:

 。1)從圖中你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

 。2)出示:集體舞新造型,把同學們分成2大組,每組有5個小圈,每個小圈有6人,學校共挑選了多少人參加這次集體舞表演?

  3、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的數(shù)學問題,只是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不了的。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有關(guān)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板書:解決問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1、現(xiàn)在,老師將這題變一變?!你發(fā)現(xiàn)哪兒不一樣了嗎?(后面一個條件和問題交換了)現(xiàn)在要你解決什么數(shù)學問題?

  (1)學生齊讀題目。誰來說說:從題中你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要解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要解決“每個小圈有多少人?”,能一步求出來嗎?

 。3)那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請根據(jù)你的想法列出算式,做完后互相說說,互相說一說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叫解法不同的同學板演)

 。4)小組討論,指名匯報,評價、鼓勵正確的想法和不同的想法。

  2、反饋(理解算理)(讓學生在黑板上板演)

  方法一:60÷2=30(人)

  30÷5=6(人)

 。1)哪些同學跟他一樣?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先算每大組幾人,再算每小圈幾人)

  60÷2表示什么?(每個組有幾人?)

  30÷5表示什么?(每個小圈有幾人)

 。2)、先算:平均每個組有多少人?60÷2=30(人)

  再算:平均每個小圈有多少人?30÷5=6(人)

 。3)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一個綜合算式表示,意義一樣,誰再來說一說?

  綜合算式:60÷2÷5=6(人)

 。4)請學生說說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方法二:5×2=10(個)

  60÷10=6(人)

 。1)這樣列式的同學請舉手,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5表示?(2組共有幾個小圈)

  60÷10表示?(每小圈有幾人)

 。2)分析:先求兩大組共有多少個小圈?引導學生明確:已知平均分成2大組,每組有5個小圈,要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一算分成多少個小圈,再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

 。3)、先求:一共分了多少個小圈?5×2=10(個)

  再求:平均每個小圈有多少人?60÷10=6(人)

  (4)能列出綜合算式嗎?綜合算式:60÷(5×2)=6(人)

  (5)請學生說說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方法三:60÷5÷2(若沒有同學用這種方法就不講)

  (1)你是怎么想的?

  60÷5表示什么?(2小圈為一組,每組有12人)

  12÷2表示什么?(每小圈有6人)

 。2)你真聰明,會想到用這種方法。

  3、討論比較:說一說這題的兩種解題思路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說出:因為第一種解法先把60人分成兩個大圈,每個大圈再分5個小圈,求出每個小圈有多少人?而第二種解法是每個大圈有5個小圈,兩個大圈一共有10小圈,求出每個小圈有多少人?第一種解法第一步用除法,第二種解法第一步用的是乘法;所以:第一種解法是用連除,第二種解法是先乘再除;雖然列式不相同:但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都是求的是“每小圈有多少人?”。都要兩步來計算,第二步都是用除法,

  4、小結(jié):其實,有很多數(shù)學問題都能用多種方法解答,雖然解法不同,但目的卻是一樣的。所以在解決問題時,我們應該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選取相應的信息、選用自己喜歡的、容易理解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算,我們都應該弄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確寫出單位名稱。像今天所學的這類問題,在解題時我們可以用連除,當然有的時候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來解決。

  5、指導看書,梳理知識

 。1)獨立閱讀教材P100例2,然后同桌互相說說每一個算式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2)質(zhì)疑提出自己還不懂的地方。

  6、現(xiàn)在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吧!

  三、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把問題和相對應的算式連起來

  學校有3層教學樓,每層8個教室,一共安裝了168臺風扇。

 、倨骄繉影惭b風扇多少臺?3×8

  ②平均每個教室安裝風扇多少臺?168÷3

 、垡还灿卸嗌賯教室?168÷3÷8

  2、(課件出示:P100做一做:)看,這是我們在活動中為家長、同學們準備的杯子,你能幫忙解決嗎?

  最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5

  學習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二冊"解決問題"(P72-73)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及初步分析和推理能力。

  3、通過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讓學生經(jīng)歷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生活情境的模擬教學,使學生體會到生活數(shù)學無處不在,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理解并解決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應用題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復習舊知,作好鋪墊

  1、看一看

  師:你看到這副畫,想說什么?

  生:一和同樣多。

  師:你怎么知道是同樣多?

  生1:有5個,也有5個。

  生2:和一個一個可以相對的。

  師:小朋友都回答的非常好,給你們小組各加一顆五角星。(學生回答對了問題教師要及時給該小組加五角星。)

  2、擺一擺

  請小朋友們拿出你們的學具,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擺7個

  看著你擺的圖,誰能提數(shù)學問題。

  生1:比少幾個?

  生2:比多幾個?

  師:同學們真聰明。今天咱們進一步來學習這種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問題。板書課題: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少幾

  二、創(chuàng)設情境,鞏固練習

  師:今天森林里在召開動物們的運動會,老虎大王邀請我們小朋友去當裁判,大家想不想去,好!那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在比賽哪些項目?

  1、跳繩比賽

  小白兔和小貓在比賽跳繩,我們看看誰能贏?

  小白兔比小貓多跳了下?

  小貓比小白兔少跳了下?

  2、采松果

  兩只松鼠在比賽采松果,哪只松鼠采的'更多呢?

  3、釣魚比賽

  三只小貓每人拿了一只水桶,一根魚竿,你猜它們在比賽什么?

  對在比賽釣魚,它們可認真了?我們趕緊去看看!

  看著這幅釣魚圖,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小組比賽,哪一組問題提的多,答的好,就能獲"星級小組"!

  小組討論匯報情況,教師及時評價鼓勵。

  三、自評總結(jié)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各小組得到了多少五角星,哪一組最少,哪一組最多?

  你根據(jù)各小組的五角星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如: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

  生:第一組比第二組少1個;第四組比第三組多個,比第1組多2個……

  四、課堂作業(yè)

  P73做一做

  最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求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學會解答此類應用題。

  2、通過操作、觀察和討論,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教學,向?qū)W生滲透比較思想,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解答“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應用題。

  難點:理解“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學會分析這類應用題。

  教學過程設計

  (一)學習新課

  1、師:同學們好!今天老師走進教室,發(fā)現(xiàn)值日生把教室打掃得真干凈,解決問題。我很想知道我們班與別的班級相比較,衛(wèi)生成績處于第幾名?

  生:第二名。

  生:第一名。

  2、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全校衛(wèi)生評比表。(出示表格)

  生:我們班最多16面。

  師:用統(tǒng)計表很容易看出各班的衛(wèi)生成績。

  3、師:那你還可以知道其他班得紅旗情況嗎?(表格下面被樹遮。

  生:二(2)班比我們班少3面,

  生:二(1)班比我們班少5面,

  生:二(4)班比我們班少1面,

  4、師:知道他們班紅旗比我們班少,可以算出他們有多少面嗎?(補上問題)

  學生計算。

  師:為什么這樣算?同桌討論一下。

  甲生:我是這樣想的:

  二(2)班比我們班少3面,就是,我們班多,我們班的面數(shù)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二(2)班同樣多的,另一部分是比二(2)班多的3面,從16面中去掉比二(2)班多的3面,剩下的就是和二(2)班同樣多的部分,也就是二(2)班面數(shù)。列式:16-3=13(面)、

  乙生:我是這樣想的:假設我們班和二(2)班同樣多都是16面,再去掉我們班比二(2)班多的3面,也就是二(2)班面數(shù),小學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列式:16-3=13(面)。學出示課件。再請幾個學生說一說思路、

  5歸納、

  師:同學們討論得很好,你們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可以把較大數(shù)分成兩部分,去掉比較小數(shù)多的部分求出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也可以把較小數(shù)假設和較大數(shù)同樣多,再去掉比較大數(shù)少的部分就是較小數(shù)。因此,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應用題,用減法計算。

  二、鞏固練習、

  師:比15少8的數(shù)是多少?怎樣計算?

  生:15-8=7,比15少8的數(shù)是7。

  師:比30少6的數(shù)是多少?怎樣計算?

  生:30-6=24,比30少6的數(shù)是24。

  (三)鞏固反饋

  1、拍手游戲。

  (1)老師拍6下,同學們比老師少拍2下,同學們拍幾下?

  (2)同桌同學仿照上面的做法,進行拍手游戲。

  2、出示書23頁,做一做。

  (1)國慶節(jié)促銷,每個球優(yōu)惠8元。

  (2)讓學生提出問題。

  (3)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把思考過程小聲說給同學聽一聽。

 。ㄋ模┖献骶毩

  1、根據(jù)各國金牌數(shù)關(guān)系進行計算。小組合作完成。

  算式

  金牌數(shù)

  俄羅斯

  日本

  法國

  意大利

  2、快樂口算練習,獨立完成。

  解決問題

  最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7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22~23頁例3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中,能應用有關(guān)運算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法學法】

  啟發(fā)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引入新課(5分)

  1、我是小小神算手:

  40×6=30×3=

  20×5=50×6=

  31×20=58×10=

  20×40=24×20=

  280+120=270+320=

  2、我最棒:

  (1)同學們?nèi)ゴ河,已?jīng)開走了7輛車,每輛車可坐40個同學,已經(jīng)走了多少人?

 。2)剩下的同學還要坐滿3輛車,每輛車也可坐40個同學,還剩下多少人還沒有走?

 。3)已經(jīng)走了280人,還剩下120人沒有走,一共有多少人?

  3、引入新課:

  同學們表現(xiàn)的真棒,為了獎勵大家,老師請同學們欣賞幾幅畫。(一一展示完后)問:美不美?(美)這幾幅畫描繪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美景呀?(春天)在這么美的春景里,你最想干什么呢?(春游)今天,有一位老師,也帶著她的學生去春游了,在春游中,他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數(shù)學問題,同學們愿不愿意幫他們解決呀?(愿意)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15分)

  1、教學例3

  (1)出示例3情景圖

  這是他們在春游是發(fā)現(xiàn)的許多問題之一,請同學們仔細觀圖,從中你能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2)探索算法

  a、針對題中提出的問題,請學生先大膽嘗試,獨立思考,嘗試自主探索解法,有困難的可以和同桌商量。教師巡視指導,并指名板演。

  b、再在小組內(nèi)與同伴交流想法。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并及時給與必要的指導。

 。3)全班交流,展示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a、教師先請板演的學生口述自己提供的解法,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義。

  b、再請下面學生口述自己的解法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義。

 。4)小結(jié)

  通過對比這兩種算法得出,同學們的這兩種算法都對,我們在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來解決問題。

 。5)用心回顧:請同學們打開書把課本22頁例3補充完整。

  2、基本練習:

  兩種蘋果分別有38箱,29箱。每箱蘋果都能賣10元錢。兩種蘋果共賣多少元?

  可以,指名上小黑板做,并講解算法和每個算式表示的意義。

  三、鞏固練習(8分)

  做“闖三關(guān)”游戲

  第一關(guān):我會填。請在括號里填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同學們?nèi)⒂^美術(shù)展覽,每班都是50人,已經(jīng)進去了5個班,還有2個班沒有進去,參觀美術(shù)展覽的一共有多少人?

  方法一:

  50×5=250(人)……()

  50×2=100(人)……()

  250+100=350(人)……()

  答:參觀美術(shù)展覽的一共有350人。

  方法二:

  5+2=7(個)……()

  50×7=350(人)……()

  答:參觀美術(shù)展覽的一共有350人

  第二關(guān):我會做

  小紅上午寫了12行毛筆字,下午寫了13行毛筆字,每行都是10個字,小紅一共寫了多少個毛筆字?

  第三關(guān):我會用

  引導學生完成課本p23頁“課堂活動”題目

  四、歸納總結(jié)(2分)

  這節(jié)課,我們都學習了什么?

  先讓學生暢所欲言,自由發(fā)言。

  然后,教師再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數(shù)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老師希望同學們爭做生活的有心人,不但要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而且要會利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時,我們應做到:

  1、理解題意

  2、理清思路

  3、正確解答

  4、仔細檢查。

  五、課堂檢測(作業(yè))(10分)

  1、新學期開學了,老師

  給每個同學發(fā)了6個大作業(yè)本,4個小組作業(yè)本,全班50個同學一共發(fā)了多少個作業(yè)本?

  2、幼兒園要買男童裝20套,女童裝30套。每套童裝都是60元,買這些童裝共要多少元?

  3、同學們給四川小朋友捐書,平均每人捐10本,三(1)有50人,三(2)班有48人,這兩個班一共捐了多少本書?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40×7=280(本)7+3=10(輛)

  40×3=120(本)40×10=400(人)

  280+120=400(本)答:參加春游的一共有400人。

  答:參加春游的一共有400人。

  最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8

  一、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及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了解了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的基礎(chǔ)上學習的。本課由兩道簡單的應用題導入到例題來學習,主要是呈現(xiàn)生活情景,提供生活信息,收集、整理數(shù)學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解決類似歸一、歸總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計算在解決問題中的實際作用和價值,同時使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策略的訓練,自主探索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逐步提高數(shù)學素養(yǎng)。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運用小數(shù)除法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相關(guān)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采用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解決問題的多樣化,體會小數(shù)除法的應用價值。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運用小數(shù)除法,培養(yǎng)觀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難點:提高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相關(guān)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法、學法

  根據(jù)對本課教學過程的預設,由淺入深地,滲透轉(zhuǎn)化思想,采用獨立

  思考和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經(jīng)歷思維沖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動,使學生體驗探索的過程,體會“學數(shù)學的樂趣”。

  五、說教學程序:

  鑒于本課教學內(nèi)容設定的教學目標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實際情況,預設如下幾個部分展開學習。

 。ㄒ唬(chuàng)設情景、收集信息

  1、以與學生談話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的小數(shù)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導入: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幫助張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出示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數(shù)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類似歸一的實際問題生活中素材很多。創(chuàng)境激趣,把學生帶入到實際生活中,使學生逐步豐富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二)、整理信息、提出問題

  1、出示例題:張燕家3頭奶牛一周產(chǎn)奶220.5千克,平均每頭奶牛每天產(chǎn)奶多少千克?

  (1)大家能從中得到什么數(shù)學信息?

  引導學生挖掘題中隱含的重要信息“上周”,提問:“上周”是什么意思?告訴我們什么條件?(上周實際是告訴我們“7天”這個隱藏的條件。)

 。2)提出問題:張燕家平均每頭奶牛每天產(chǎn)奶多少千克?

 。ㄔO計意圖:創(chuàng)設提問題的情境,體會提問題在生活中的應用,提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感受數(shù)學問題在生活中的存在。)

 。ㄈ、自主合作、探究問題

  1、深入分析

 。1)教師:現(xiàn)在同學們能計算出每頭奶牛每天產(chǎn)奶多少千克嗎?引導學生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2)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結(jié)合課本上的例題11提示。

  2、學生結(jié)合信息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幫助學生從量的角度對數(shù)量進行分析,自主得出答案。(教師巡查,確定學生發(fā)言)

 。ㄔO計意圖: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數(shù)學交流,激活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思路,把握小組合作學習情況,創(chuàng)設恰當氛圍,組織學生交流,并同時引導學生用適當?shù)姆绞嚼斫鈹?shù)學問題。組織引導各小組提出不同的方法,發(fā)現(xiàn)新的思路、方法及時擴散,并給予及時評價和指導)

 。ㄋ模、交流方法、解決問題

  1、指名說板,呈現(xiàn)不同的解題過程。

  第一種:可以先算3頭奶牛1天產(chǎn)奶多少千克。

  220.5÷7=31.5(千克)

  再算平均1頭奶牛1天流失多少千克的水。

  31.5÷3=10.5(千克)

  答:每奶牛每天產(chǎn)奶10.5千克。

  第二種:可以先算1頭奶牛1周產(chǎn)奶多少千克

  22.5÷3=73.5(千克)

  再算平均1頭奶牛1天產(chǎn)奶多少千克。

  73.5÷7=10.5(千克)

  答:每奶牛每天產(chǎn)奶10.5千克。

  2、小結(jié):分析問題時,我們要弄清楚題目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再選擇適當?shù)姆椒ㄟM行解答。解答的每一步是求什么,心中都要很清楚。

 。ㄔO計意圖:將小組共同的認識成果轉(zhuǎn)化為全班共有,激勵創(chuàng)新,拓展思維。呈現(xiàn)學生的不同解法,讓學生在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后,享受成功的快樂。)

  (五)、嘗試訓練、反饋評價

  1、8輛汽車14天共節(jié)約汽油360.64千克,平均每輛汽車一天節(jié)約汽油多少千克?

 。1)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分析題目的數(shù)學信息并提出疑問。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3)小組交流,集體訂正。

  2、出示“做一做”的情景圖

  小毅家上個月的用水量是14.5噸,每噸水的價格是2.50元。小毅家有4口人,平均每人付水費多少元?

  (1)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分析題目的數(shù)學信息和問題。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練習。

 。3)小組交流討論,著重分析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間,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本課知識,形成技能,讓學生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的分析、綜合、歸納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培養(yǎng)與提高。并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的樂趣。)

  (六)、布置課外作業(yè)

  最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9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6和7的加法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知道圖上的大括號和問號的意思,會正確口述應用題的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知道簡單應用題的結(jié)構(gòu),會正確列式計算。

  2、進一步提高6、7的加法的正確率和速度。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會正確口述題意和列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溫故知新:(課件出示練習題)

  2、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了不少知識了,我們學習知識是為了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剛好今天小動物們有一些簡單的問題,同學們愿意幫幫它們解決一下嗎?我們今天來學習解決問題!

  3、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師課件出示小兔子采蘑菇圖。

  (1)a問:圖里有什么?并貼出“圖里有什么?”

  (2)今天,我們來認識兩位新朋友。師課件出示大括號和問號。

  大括號表示什么?問號呢?

  學生回答。

  (3)哪位同學能用3句話來把這幅圖的`意思說出來?

  學生回答,多請3至4名同學說說。

  分小組,同桌之間說一說。

  (4)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符號或圖形來代替小兔子把他們畫下來,并帶上今天的新朋友,你能行嗎?

  學生畫圖。

  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畫的畫,并說說圖意。

  2、怎樣解答呢?并貼出“怎樣解答呢?”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指名匯報:要求先說圖意,再說算式,師板書出:4+2=6

  師問:

 。1)為什么用加法呢?

 。2)怎樣計算?

 。3)4、2、6分別表示什么?

  學生回答。

  師講解:解決問題列完式計算后要帶單位,并教學帶單位的方法。

  3、解答正確嗎?并貼出“解答正確嗎?”

  師問:我們檢查哪些地方呢?

  學生回答,師小結(jié)。

  4、師講解,解決問題完成后要回答問題。并且要一起口答。

  5、師引導學生小結(jié)解決問題的過程。

  “看圖里有什么?”→“想怎樣解答?”→“檢查解答正確嗎?”

  三、鞏固應用。

  1、師課件出示做一做的企鵝圖,學生獨立完成。

  (1)學生匯報,指名學生當小老師檢查。

 。2)說說每一個數(shù)字的意思。

  2、拓展練習。

  師課件出示正方體和圓柱體圖,讓學生看圖獨立解決。

  學生匯報,師小結(jié):把圖分成兩部分不僅可以看左右,還可以看顏色和形狀。

  3、游戲。

 。1)師請一個同學上臺和老師一起做一下游戲示范,介紹游戲規(guī)則:老師說題,同學列式計算;然后同學說題,老師列式計算。

 。2)學生分組做游戲。

  4、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5、師小結(jié)。

  附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圖里有什么?

  怎樣解答:4+2=6(只)

  解答正確:一共有6只。

  最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10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58-60頁的例2和“練一練”,以及練習九的部分題目。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理解和掌握歸一問題的結(jié)構(gòu)和數(shù)量關(guān)系;進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條件和問題的過程,體會從條件和問題出發(fā)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探尋解題思路的策略,能按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實施解題活動。

  2、使學生經(jīng)歷把現(xiàn)實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增強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生活現(xiàn)象的意識;經(jīng)歷通過獨立思考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確定解題思路的過程,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有條理地表達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的實際應用價值;獲得學習成功的愉悅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與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從條件和問題出發(fā)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

  引導學生經(jīng)歷從變化中尋求不變的過程,靈活確定解題思路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整理信息的?(列表整理)當條件比較多時,我們可以根據(jù)問題選擇條件列表整理。

  我們在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時,可以怎么想呢?可以從條件想起,也可以從問題想起,找到基本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明確解題思路。

  那么在解決問題時,一般要經(jīng)歷哪些步驟?(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列式計算、檢驗反思)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揭示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2(有個水庫管理員遇到了一個問題,咱們幫幫他,好嗎?)

  一座水庫某天從7:00起開始放水。水庫管理員每2小時觀測一次水位下降情況,下面是他的觀測記錄。(他列表整理了數(shù)據(jù))

  時間

  9:00

  11:00

  13:00

  15:00

  與7:00比水位下降/cm

  12

  24

  36

  48

  1、(1)這張表格該怎么理解呢?

  A.我們先來看時間這一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每次觀測的時間都間隔2小時。

  B.再看這一行,你是怎么理解的?誰來說一說?

  與7:00比,到9:00下降12cm,到11:00下降24cm,到13:00下降36cm,到15:00下降48cm。

  7:00—9:00,2小時下降12cm,9:00—11:00,2小時下降12cm,11:00—13:00,2小時下降12cm,13:00—15:00,2小時下降12cm。

  水庫的水位每2小時下降12厘米

 。2)如果水庫管理員繼續(xù)列表整理,接下來的時間是幾時(17:00),那么到17:00水位下降多少厘米?(60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據(jù)每2小時下降12厘米,我們可以算出什么?

  每小時下降多少厘米?

  每小時下降多少厘米,就表示每小時下降的速度。速度是不變的。

  (3)照這樣的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時?

  “照這樣的速度”是什么意思?就是讓我們照什么樣的速度?

  (題目中的“照這樣的速度”,就是要求我們按照每2小時下降12厘米的速度計算。)

  請一位同學把我們從表格中找出的這個條件和問題連起來再讀一遍。

  2、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理解題意,明白了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那么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怎么想呢?我們可以從條件想起,也可以從問題想起,還可以有其他的想法。

  把你的想法和旁邊的同學說一說。

  指名交流。(預設學生的想法)

 。1)從條件想起,根據(jù)每2小時下降12厘米,可以先算出每小時下降多少厘米;

  (2)從問題想起,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時,就要先算出每小時下降多少厘米;

  (3)根據(jù)每2小時下降12厘米,通過列表找出答案;

 。4)根據(jù)120厘米是12厘米的10倍,想到所需要的時間是2小時的10倍。

  3、(1)根據(jù)剛才我們所想的解題思路,把你的方法寫下來。(寫在作業(yè)紙上)

  (2)指名展示自己的方法,列式計算時,說一說每一步計算表示什么?

  A.12÷2=6厘米B.120÷12=10

  120÷6=20小時2×10=20小時

  C.

  時間

  15:00

  17:00

  19:00

  21:00

  23:00

  1:00

  3:00

  與7:00比水位下降/cm

  48

  60

  72

  84

  96

  108

  120

  7:00—15:00是經(jīng)過了8個小時,2小時2小時地增加。到3:00一共要放水20小時。

  4、答案是否正確,我們還需要檢驗。我們在學習完例1后,就有了一些檢驗的方法,誰來說一說可以用什么方法檢驗呢?

 。1)學生說檢驗的方法:把問題的答案20小時變成已知條件,帶到原來的題目中去算一算。

  也就是這樣變一變:水庫的水位每2小時下降12厘米,照這樣的速度,經(jīng)過20小時?

  誰來補充一下問題?(經(jīng)過20小時,水位一共下降了多少厘米?)

  你能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請把算式寫在檢驗的方框里。

  12÷2=6厘米20×6=120厘米

  我們算出的120厘米正好是題目中原來的條件,那就說明我們原來解決的問題算出的答案20小時就是正確的。

  學生一起口答,教師板書:一共要放水20小時。

 。2)把問題變成條件,代入原來的題目中去算一算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檢驗,這是檢驗的一般方法。其實還有檢驗的方法。這個問題有2種不同的解法,我們在檢驗時也可以用另一種方法解題,如果兩種不同方法的答案相同,也能檢驗出你所算的答案是正確的。這種檢驗方法適用于有不同解法的實際問題。(多種方法相互檢驗)

  5、剛才我們用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求經(jīng)過16小時水位一共下降多少厘米?你會解答嗎?

  讓學生在作業(yè)紙上試做,交流解法(你是怎么想的)

  A.12÷2=6厘米B.16÷2=8

  16×6=96厘米12×8=96厘米

  答:經(jīng)過16小時水位一共下降96厘米。

  6、請同學們回顧我們剛才的解題過程,說說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1)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抓住水位每小時下降的速度是不變的,這是解題的關(guān)鍵。

 。2)有多種方法時,我們要靈活選擇,多種方法可以互相檢驗。

  三、練習

  帶著我們的收獲和體會,我們試著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練一練1

 。1)用表格整理條件和問題

 。2)列式解答

  (3)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找到不變量:每本筆記本價格不變)

  2、練一練2

 。1)理解題意

 。2)列式解答

  (3)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找到不變量:每本字典的厚度不變)

  機動題目:

  3、練習九第4題

  (1)理解題意

 。2)列式解答

  (3)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找到不變量:每瓶果汁的容量不變)

 。4)檢驗一下,看做對了沒有。我們可以進行口頭檢驗。

  4、練習九第5題

  四、總結(jié)

  說說這節(jié)課我們的收獲和體會。

【最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數(shù)學解決問題教學設計01-17

數(shù)學上冊教學設計11-28

解決問題的教學設計10-12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01-16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學設計12-09

小學數(shù)學《用9加幾解決問題》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5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5-10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08-25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05-30

《小數(shù)除法——解決問題》教學設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