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矮》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2單元《比較》中"高矮"的內容。
設計思路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高矮"一課是在學生學會了比較事物的大小,多少之后,讓學生學會比較事物的高矮,長短,厚薄。教材內容是讓學生在一個主題情境中發(fā)現事物的高矮關系,然后學會比較人的高矮,再通過一組練習來呈現事物的長短,厚薄關系。從教學內容來看,進行高矮,長短,厚薄等比較,并不是純粹的知識性學習,而是一種體驗性的活動,包含了豐富的過程性的學習目標。教師應以教材為基礎,結合學生實際,提供具體有趣的素材,引導學生進行體驗性活動。本節(jié)課分為"初步感知——直觀比較——操作練習——發(fā)展新知"幾個層次來教學。
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在教學這一課之前,我與學生交流,問:"你和××比,誰高一些 "一般孩子能回答出來,但有的孩子連蒙帶猜,還有極少數不知所云,可見一年級的學生對高矮, 長短,厚薄已有了初步的感受。通過進一步了解,我發(fā)現絕大部分孩子不知道正確的方法,例如使比較的兩個孩子站直,另一個孩子來觀察,比較。這說明:學生對于比較的正確方法及更深層次的比較的相對性,可變性缺乏清晰的認識。基于這一認識,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精心設計多種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師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點撥者。
教學目標
1。知道物體之間的高矮,長短,厚薄的關系,從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經歷比較事物的高矮,長短,厚薄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通過四人小組比高矮的活動,培養(yǎng)初步的推理能力。
4。通過練習和游戲,培養(yǎng)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實物投影儀,錄音機,世貿大樓圖片一張,彩帶三條,小螞蟻回家的模擬圖。
教學流程
一,感受高矮的存在。
1。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前不久在美國發(fā)生的一件大事嗎 (學生踴躍發(fā)言。)
。2)出示圖片:美國紐約世貿大廈。
。3)提問:看看這幢大樓,把它和周圍的樓房比一比,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感嘆:它真高。
。4)講解:這棟大樓有110層,曾經是美國紐約最高的樓。但是由于襲擊,它已被夷為平地。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都感到很氣憤。設想一下,假如你以前曾經有機會站在這座樓上往下看,會有什么感覺
生1:會很怕。
生2:我會腿發(fā)軟。
生3:那么高,我會覺得像要掉下去一樣。
(5)比較:你平時站在我們教學樓3樓或4樓走廊上往下看,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嗎
生:不會。
師: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生:因為世貿大廈比我們的教學樓高得多。
。6)出示課題:世貿大廈比我們教學樓高,也就是說我們的教學樓比世貿大廈怎么樣 (生:矮。)今天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與高矮有關的知識。(板書課題:高矮。)
【原教材主題圖的"高矮" 關系不明顯,教師大膽舍棄原主題圖而結合當時的時事,選擇了"9·11事件"中的"世貿大廈"圖片。選擇這一題材的依據,一是這幅圖中世貿大廈像個擎天巨人一般在密集的樓群中異峰突起,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好高啊",直奔主題;二是"9·11"事件轟動世界,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即使是一年級的學生對各種媒體中的相關報道也并不陌生。事實證明,學生對這件事情的熟知程度及關注程度大大超出了老師的想像。將數學課堂與關注時事,關心世界,熱愛和平的主題聯(lián)系在一起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高矮》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黎明的通知》教學設計08-07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散步》的教學設計范文03-30
《郵票的張數》教學設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