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張載語錄
張載,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世稱橫渠先生,尊稱張子,本文將介紹張載語錄。
1. 言有教,動有法,晝有為,宵有得,息有養(yǎng),瞬有存。
2.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
3. 于無疑處有疑,方是進矣。
4. 天資美不足為功,惟矯惡為善。
5. 為學大益在自能變化氣質(zhì)。
6. 形而后而有氣質(zhì)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
7. 清則無礙,無礙故神;反清為濁,濁則礙,礙則形。
8. 天地之氣,雖聚散、攻取百涂,然其為理也順而不妄。
9.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
10. 古之小兒,便能敬事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問之,掩口而對。蓋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兒,且先安詳恭敬。
11. 教之而不受,雖強告之無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納也,今夫石田雖水潤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納故也。
12. “蒙以養(yǎng)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13. 人多是恥于問人。假使今日問于人,明日勝于人,有何不可?
14. 為天地立心,為萬民立言,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15. 尋春何需東郊外,春在千家萬戶中。
16. 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
17. 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
18.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
19. 學貴心悟,守舊無功。
20. 貧富不均,教養(yǎng)無法,雖欲言治,皆茍而己。
21. 此天地之仁也。仁人則須索做,始則須勉勉,終則復自然。
22.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23. 大中,天地之道也;得大中,陰陽鬼神莫不盡之矣。
24.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25. 天地之道要一言而道盡亦可,有終日善言而只在一物者,當識其要,總其大體,一言而乃盡爾。
26. 道德性命是長在不死之物也,己身則死,此則常在。
27. 以有限之心,止可求有限之事;欲以致博大之事,則當以博大求之,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也。
28. 心茍不忘,則雖接人事即是實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則終身由之,只是俗事。
29. 人雖有功,不及于學,心亦不宜忘。
30. 凡人為上則易,為下則難。然不能為下,亦未能使下,不盡其情偽也。
31. 知之而不信而行之,愈于不知矣,學者須得中道乃可守。
32. 學未至而好語變者,必知終有患。蓋變不可輕議,若驟然語變,則知操術(shù)已不正。
33. 天資美不足為功,惟矯惡為善,矯惰為勤,方是為功。
34. 人多言安于貧賤,其實只是計窮力屈,才短不能營畫耳,若稍動得,恐未肯安之。
35. 學者所志至大,猶恐所得淺,況可便志其小,茍志其小,志在行一節(jié)而已,若欲行信亦未必能信。
36. 立本既正,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須虛心,又須得禮,內(nèi)外發(fā)明,此合內(nèi)外之道也。
37. 人能不疑,便是德進,蓋已于大本處不惑,雖未加工,思慮必常在此,積久自覺漸變。
38. 學者既知此心,且擇所安而行之己不愧。
39. 道要平曠中求其是,虛中求出實,而又博之以文,則彌堅轉(zhuǎn)誠。
40. 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以為太柔太弱。
41. 誠明所知,乃德良知,非聞見小知而已。
42. 德性所知,不萌于見聞。
43. 人謂已有知,由耳目受也。
44. 見聞之知,乃物交而知。
45. 常人教小童亦可取益。絆已不出入,一益也。授人數(shù)次,己亦了此文義,二益也。對之必正衣冠、尊瞻視,三益也。嘗以因己以壞人之材為之憂,則不敢墮,四益也。
46. 有急求義理復不得,于閑暇有時得。益意樂則易見,急而不樂則失之矣。
47. 書須成誦。精思多在夜中,或靜坐得之。不記則思不起。
48.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譬之行道者,將之南山,須問道路之出。自若安坐,則何嘗有疑?
49. 人之好強者,以其所知可也。所知多則不自強滿。學然后知不足;有若無,實若虛,此顏于之所以進也。
50. 窮理亦當有漸。見物多、窮理多,如此可盡物之性。
51. 不盡材,不顧安,不由誠,皆是施之妄也。教人至難,必盡人之材,乃不誤人。觀可及處,然后告之。
52. 人人有利欲之心,與學者正相背馳,故學者要寡欲。
【張載語錄】相關(guān)文章:
語錄生活語錄11-14
家庭的語錄經(jīng)典語錄11-15
情感語錄集錦語錄11-19
經(jīng)典的語錄(精選)07-05
(精選)經(jīng)典的語錄07-05
經(jīng)典的語錄【精選】07-05
[精選]經(jīng)典的語錄07-05
【精選】經(jīng)典的語錄07-06
經(jīng)典的語錄07-06
經(jīng)典的語錄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