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語感悟禪心經(jīng)典語錄
發(fā)菩提心者,非為己利,原為盡十方遍法界,一切極苦有情之所依怙。以下是CN人才網(wǎng)小編搜集的佛語感悟禪心經(jīng)典語錄,歡迎閱讀。
1. 佛經(jīng)中提到心有八萬四千個,總結(jié)起來有善惡無記三種。所以,心又可分為佛心罪惡的心兩種,簡言之就是善與惡真與妄。
2. 我們的本性是真實的永恒的,是慈悲喜舍的;而凡夫的心卻永遠在變化,虛妄不實在的,因此,我們要從不斷地觀照中來修正我們的心。
3.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華嚴經(jīng)·菩薩問明品》
4. 開悟的人有什么好呢?一個開悟的人,任何事情他都放得下,再大的災難也不會動搖他的'心。在滾滾紅塵中打轉(zhuǎn),而依然能隨緣而不變。
5.佛陀:凈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別人無法代替。心要怎么凈化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6.有錢也苦,沒錢也苦;閑也苦,忙也苦,世間有哪個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會覺得痛苦,何不把苦當磨練?
7.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辦?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zhí)著心通通放下。
8.一僧得意的對獨園和尚說:心佛眾生皆空,無悟無施無受。獨園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獨園:一切皆空,哪來如此大火?
9.禪師講故事:馬不肯分擔驢子的負擔,驢子累死后,馬背負了驢子全部負擔和一張驢皮。禪師:馬因不肯分擔,最后卻負擔很多。
10.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zhí),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11.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于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12.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訴眾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善惡還是要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自己去掌握。
13.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14.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會發(fā)現(xiàn)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15.不要刻意去曲解別人的善意,你應當往好的地方想。
16.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己,我們在追求什么?我們活著為了什么?
17.人生不是夢。若是夢,就怕夢醒了,人老了。人的不幸有千萬種,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種:心境禪定,愛心無染的人。
18.如是靜慮,一切有情,發(fā)心非難,常時不懈,能成就者,是則為難。
19.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謂行起解絕,不令知解才繞心中。
20.能常省察,則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縱將一大藏經(jīng)用完也無用處。
21.求趣無上菩提者,要凈自心,福田方凈。
22.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故。
23.發(fā)菩提心者,非為己利,原為盡十方遍法界,一切極苦有情之所依怙。
24.邪正煩惱,同一性空,分別假相,妙心現(xiàn)影。
25.于一切相,離一切相,即是無相。
26.慕道真士,自觀自心,知佛在內(nèi),不向外尋。
27. 懈怠之人,猶如舂杵,有二種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損壞;二者不能自立,棄地即臥,漸不堪用。——《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jīng)》
28. 多少人真正了解幸福?內(nèi)心能悟就是本性,本性原就已具足安詳之道。安詳就是真正的幸福,要了解幸福,內(nèi)心就一定要有智慧。
29. 學無朋類,不得善友,寧獨守善,不與愚偕——《法句經(jīng)》。注:修學過程中,如找不到真正的朋友,與其和愚癡的人在一起,還不如獨守正道。
30. 智慧是本性外在的顯現(xiàn),修禪的人,修到最后就是開悟,開悟自己清凈的本性。開悟的人就能得到永遠的幸?鞓。
31. 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好事,令他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wǎng)經(jīng)》
32. 我們對一切的逆境感受,要學習以歡喜心來接受,不要因過度敏感,而產(chǎn)生錯誤感受,因而平添了自己的煩惱。
33. 譬如有人,因其饑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志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沒知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百喻經(jīng)》
34. 善男子,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為習慈。若彼怨家,設遇病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需,當知是人能善修慈。
35. 若聞譏毀,心能堪忍;若聞贊嘆,反生慚愧。——《優(yōu)婆塞戒經(jīng)——自他莊嚴品》。注:聽到譏諷毀謗,要能忍辱,聽到贊揚,反要生慚愧之心。
36. 若多少有聞,自大以驕人,是如盲執(zhí)燭,照彼不自明。《法句經(jīng)》。懂一點東西就自高自大,就好像盲人手執(zhí)燈燭,照亮了別人自己卻看不到。
【佛語感悟禪心經(jīng)典語錄】相關文章:
2.佛語禪心感悟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