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孔子的語錄

時間:2022-11-19 12:19:02 經(jīng)典語錄 我要投稿

孔子的語錄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語錄都不陌生吧,語錄具有短小簡約,不重文彩的特點。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語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孔子的語錄,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孔子的語錄

孔子的語錄1

  1、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鬃印墩撜Z》

  2、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鬃

  3、第二要做一個有理想的人。孔子說過,凡事預(yù)則立。每個同學(xué)都要給自己定出一個明確的目標(biāo),有一個偉大的人生理想。如果你沒有理想,沒有目標(biāo),每天庸庸碌碌,從此停止進(jìn)步,那未來你一輩子的日子堆積起來將永遠(yuǎn)是一堆瑣碎。

  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孔子

  5、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qiáng)也。孔子《禮記學(xué)記》

  6、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于"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7、內(nèi)不欺己,外不欺人!鬃

  8、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9、孔子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10、時間過得真快啊,眼看六一兒童節(jié)就要來臨咯,在我們歡慶歡呼過后,高考又要來臨了!于是乎我忍不住感慨一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感慨完之后我又感嘆這個句子是多么的華麗,可恨的是它被兩千多年前的孔子給我先用掉了!哼哼!

  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論語》

  12、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鬃

  13、後之人不及孔子顔子逺矣,而常嘆仕宦不達(dá),何愚之甚。

  14、(作者簡介生于波士頓。美國思想家文學(xué)家,詩人。愛默生是確立美國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國前總統(tǒng)林肯稱他為“美國的孔子”“美國文明之父”。)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6、解釋孔子從個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學(xué),即知名學(xué)。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行學(xué),規(guī)范人們行為,使人們的言行舉止有章可循。忠學(xué),是修養(yǎng)學(xué)。是培養(yǎng)人自覺自愿地做自己該做的事。信學(xué),是知人辨事之學(xué),是培養(yǎng)人判斷力的學(xué)問。

  17、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dá)而達(dá)人?鬃

  18、愛國心再和敵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來-只有這樣的愛國心才能導(dǎo)向勝利。奧斯特洛夫斯基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論語》

  20、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2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yè)和學(xué)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xué)習(xí)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xué)好它。)

  22、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論語》

  23、在春秋時代的文章是沒有標(biāo)點符號的,后人要研讀那時侯的文章,便要根據(jù)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適當(dāng)?shù)胤郊由蠘?biāo)點和停頓,這樣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順而連貫的話?鬃拥奈恼聻槭裁幢缓笕艘玫梅浅6嗄?這其一當(dāng)然是孔子本身的名望使然,其,則是因為他的語錄涵蓋的范圍非常廣,幾乎包括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一來,后來的人無論是誰,抱著什么目的,都可以從孔子的話中斷章取義地引用其中的相關(guān)部分,再加以自己個人傾向的理解和句斷,用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24、孔子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摘孔子《論語》

  25、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鬃

  26、孔子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鬃印墩撜Z》

  27、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王道”向“霸道”轉(zhuǎn)變的時期,此時的“想象力”已經(jīng)開始顯露出專業(yè)化的趨勢!袄锨f”這樣一些具有高度想象力的世外高人,已經(jīng)完全脫離國家權(quán)力體系。只有孔子試圖介入權(quán)力體系,但他以放棄“想象力”為代價(他的語錄干巴巴的,都是一些老人的經(jīng)驗之談,一點想象力也沒有)!獜垯

  28、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孔子

  2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3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鬃

  31、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和生活準(zhǔn)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fā)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后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jìn)步和發(fā)展。

  32、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呵飼r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

  33、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準(zhǔn)則?鬃釉f人而無言,不知其可也。信用是一種現(xiàn)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資產(chǎn)。

  34、益者友,損者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鬃

  35、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子《論語》

  36、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鬃印墩撜Z》

  3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38、孔子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鬃印墩撜Z》

  39、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鬃用

  40、一個人如同時具有孔子提倡的愛心孟子的正義墨子的實踐韓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莊子的慧荀子的自強(qiáng),就一定能成為領(lǐng)袖。

  41、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孔子

  42、君子憂道不憂貧。孔子

  43、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孔子

  44、君子之行也,度于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鬃

  45、朝聞道,夕死可矣?鬃

  46、孔子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鬃印墩撜Z》

  47、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48、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49、孔子曰“不學(xué)禮,無以立!

  50、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孔子

孔子的語錄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孔子名句

  ·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 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孔子語錄

  ·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 孔子語錄 ·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 小不忍則亂大謀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名言

  · :“堅持正道原則,即使對國君有所冒犯,也不能放棄正道原則;臣子事君,其實不是為了給君做事,而只是在國君之下做事,是為國為民做事,歸根結(jié)底則是為了行仁義,輔助國君推行仁政;對待任何人都不要有厭倦之心,一律以真誠相待,自己言行首先要遵守并堅持道義;發(fā)現(xiàn)君子就加以舉薦,發(fā)現(xiàn)小人就使他遠(yuǎn)離國君;去掉你的邪惡之心,而真誠的依據(jù)禮義與國君相處。做事需要機(jī)敏,謹(jǐn)言慎行,按照禮義修

  養(yǎng)自己,并且使天下趨于禮義。這樣,即使在千里之外,也會象兄弟一樣。如果只說不做,或者行為不機(jī)敏,又不依據(jù)禮義待人,即使是住在對門恐怕也行不通。”

  ·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孔子名言 · 巧言令色,鮮矣仁!

  ·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怠。

  ·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孔子名句

  · 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 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 不遷怒,不貳過 —— 孔子名言

  ·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兄,其不善者而改?/p>

  ·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 孔子名句

  ·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贰

  ·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孔子名句

  · 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 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 孔子名句

  · 夫達(dá)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 子謂于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名言

  ·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孔子語錄

  ·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 不學(xué)禮,無以立。

  · 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 孔子名句

  ·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垎栔T唬骸肮、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 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 過,則匆憚改。 —— 孔子名句

  · 不遷怒,不二過。

  · 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 孔子語錄

  · 聽其言而觀其行。

  · 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孔子名句 ·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 禮之用,和為貴。

  ·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 圣則吾不能,我學(xué)不厭而教不倦也。 —— 孔子名句

  · 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矣。

  ·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 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 孔子名言

  · 有教無類。

  ·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

  ·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 孔子名句

  ·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 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矣。

  · 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 茍正其身,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孔子語錄

  ·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 君子之行也,度于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 孔子語錄

  · 君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蛎裰,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

  ·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 子路問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 以不教民戰(zhàn),是謂棄之。 —— 孔子名句

  ·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孔子的語錄3

  1、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2、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零,詠而歸!

  3、君子食無求飽,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4、子謂于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6、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7、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8、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9、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10、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1、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2、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13、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5、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16、反坫,反爵之坫,在兩楹之間。人君別內(nèi)外於門,樹屏以蔽之。若與鄰國為好會,其獻(xiàn)酢之禮更酌,酌畢則各反爵於坫上。今管仲皆僭為之,如是,是不知禮。

  17、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18、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19、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能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20、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1、衛(wèi)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xué)?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xué),而亦何常師之有。

  22、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的語錄4

  1、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xué)者也。

  2、子曰:"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

  4、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6、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7、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8、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9、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10、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1、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12、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14、不學(xué)禮,無以立。

  15、弗學(xué)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16、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17、弗學(xué)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18、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19、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20、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21、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2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3、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2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25、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26、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2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8、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yuǎn)之則怨。

  29、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30、當(dāng)仁,不讓于師。

  31、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dá);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32、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33、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34、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5、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3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7、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38、子曰: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39、子曰: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40、子曰: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矣。

  41、子曰:以不教民戰(zhàn),是謂棄之。

  42、子曰: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4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44、孔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45、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

  46、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47、有教無類。

  48、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9、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

  50、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既來之,則安之。

  5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53、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5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55、夫達(dá)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5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57、依賢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窮,馬蚿斬足而復(fù)行,何也?以其輔之者眾。

  58、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59、未知生,焉知死?

  60、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61、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62、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63、家語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64、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65、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不學(xué)禮,無以立。

  66、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67、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68、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69、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70、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孔子的語錄5

  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4、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5、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7、小不忍則亂大謀。

  8、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9、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1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15、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聞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18、聽其言而觀其行。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3、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24、不學(xué)禮,無以立。

  25、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27、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28、夫達(dá)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29、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30、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孔子的語錄6

  1)以約失之者鮮矣。 ——孔子《論語》

  2)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論語》

  3)“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孔子《論語》

  4)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孔子《論語》

  5)子曰:君子不浪言。 ——孔丘

  6)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孔子

  7)過則勿憚改。 ——孔子《論語·學(xué)而》

  8)子曰: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孔子《論語》

  9)不能自強(qiáng)不息,不可能達(dá)到遠(yuǎn)大的目標(biāo);不勤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可能有功效;不發(fā)自真心而有分寸地去對待他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親近;自己不講信用,不可能使別人對自己講信用;不拿出誠心而謙遜地對待他人,不可能符合禮義。如果能夠慎重地從這五個方面去做人做事,就能夠做得長久。 ——孔子

  10)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孔子

  1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孔子

  1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

  13)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孔子《論語》

  1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孔子

  1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矣!」 ——孔子《論語·子罕第九》

  16)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xué)也。 ——孔子《論語》

  17)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孔子《論語》

  18)一個人心術(shù)要正,行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

  19)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孔子《論語》

  20)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孔子《論語》

孔子的語錄7

  1、赤之悶胍玻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2、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dá);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3、見父母志有不從已諫之色,則又當(dāng)恭敬,不敢違父母意而遂已之諫也。

  4、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5、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零,詠而歸!

  6、君子無所爭者,言君子之人,謙卑自牧,無所競爭也。

  7、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8、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9、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0、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12、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3、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yuǎn)乎?

  15、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xí)乎?

  17、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8、皆齊大夫。崔杼作亂,陳文子惡之,捐其四十匹馬,違而去之。

  19、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20、君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21、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22、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23、子謂于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4、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25、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26、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謂之學(xué)矣。

  27、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28、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的語錄8

  1、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2、君子食無求飽,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3、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謂之學(xué)矣。

  4、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馀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5、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6、子曰:"鄉(xiāng)愿,德之賊也。"

  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8、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9、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1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2、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13、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5、剛、毅、木、訥近仁。

  16、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17、不學(xué)禮,無以立。

  18、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19、一個人心術(shù)要正,行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0、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

  21、聽其言而觀其行。

  2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

  23、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2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26、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27、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28、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兒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

  29、不學(xué)禮,無以立。

  30、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1、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3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33、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yuǎn)之則怨。

  34、發(fā)奮忘食,樂以忘憂。

  3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6、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止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7、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4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42、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43、子曰:"鄉(xiāng)愿,德之賊也。"

  44、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45、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46、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47、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4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49、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50、子曰:子路問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51、子曰: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52、子曰: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53、子曰:君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54、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55、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yuǎn),悠遠(yuǎn)則博厚,博厚則高明;

  56、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

  57、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5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59、孔習(xí)相近也,性相遠(yuǎn)也。

  60、孔學(xué)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xué)則殆!

  61、孔有教無類。

  62、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6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64、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65、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yuǎn)之則怨。

  6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既來之,則安之。

  67、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69、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70、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71、夫達(dá)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72、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73、君子不憂不懼。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74、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

  75、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焉。

  76、巧言令色,鮮矣仁。

  77、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惶幤鋵,不居其華。

  78、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79、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0、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81、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82、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83、苦求不得,從吾所好。

  84、謙者,德之柄也;讓者,禮之主也。

  85、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

  86、不學(xué)禮,無以立。

  87、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88、士而懷居,不敷為士矣!

  89、與伴侶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90、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行求,從吾所好。

孔子的語錄9

  1. 禮之用,和為貴。

  2.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4. 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5.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6.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矣。

  7. 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8.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1. 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2.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

  13. 吾日三省吾身。

  14.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5. 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6.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17.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18. 聽其言而觀其行。

  19. 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20.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1. 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22.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23.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4.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25.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6.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27.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8.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9. 不學(xué)禮,無以立。

  30.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31. 過,則匆憚改。

  32.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省也。

  33.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4.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5.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兄,其不善者而改之?/p>

  36.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37.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38. 不遷怒,不二過。

  39.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40.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41. 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4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3.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4.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5.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46.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47.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48.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49.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的語錄10

  孔子語錄

  (一)

  閱讀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題。(15分)

  [甲]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保ā墩撜Z·為政》)

  [乙]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ā墩撜Z·為政》)

  [丙]孔子觀于周廟,有敧①器焉?鬃訂栍谑貜R者曰:“此謂何器也?”對曰:“此蓋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聞宥座器,滿則覆,虛則敧,中③則正,有之乎?”對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試之,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敧。孔子喟然而嘆曰:“嗚呼!惡④有滿而不覆者哉!”(《韓詩外傳》)

  注①敧(qī):傾斜。②宥(yu)座:座位右邊!板丁蓖ā坝摇。③中:這里指裝水到一半。④惡(wū):哪里,怎么。

  7.解釋下面加點的字。(4分)

 。1)知之為知之 (2)是知也

 。3)思而不學(xué)則殆 (4)滿則覆

  8.翻譯上面語段中加橫線的文字。(4分)

 。1)誨女知之乎?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問于守廟者曰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丙]文中孔子“惡有滿而不覆者哉!”的感嘆給了我們什么啟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這幾段文字內(nèi)容都與學(xué)習(xí)有關(guān),[甲]文和[丙]文談的是學(xué)習(xí)______方面的問題;[乙]文談的是學(xué)習(xí)方法方面的問題,孔子認(rèn)為學(xué)習(xí)過程中______與______應(yīng)該相結(jié)合。(2分)

  11.(1)孔子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試之”?請根據(jù)文意簡要說明。(1分)

  答:

  (2)孔子這樣做有必要嗎?談?wù)勀愕目捶ǎ⒔Y(jié)合文段內(nèi)容說說理由。(2分)

  答:

  【答案】

  7.(1)為:是。 (2)是:這。 (3)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4)覆:翻倒。

  8.(1)誨女知之乎:教導(dǎo)你的東西懂得了嗎?

  (2)孔子問守廟的人說(或者:孔子向守廟的人詢問道)

  9.—個人要謙虛,不要自滿

  10.態(tài)度 學(xué) 思

  11.(1)孔子要(想)驗證宥座器 (敧器)的特點。

  (2)有心要。( )因為孔子雖然聽說過,但并沒有親眼見過。驗證一下才能夠確認(rèn)。

  答:“沒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沒有必要。( )因為孔子原本就聽說過,而且當(dāng)場又得到守廟者的證實,沒有必要去麻煩。

  (20xx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語文試題)

 。ǘ

  比較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10~14題。(15分)

  【甲】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節(jié)選)

  【乙】 王生好學(xué)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xué),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記)之,是不亦善學(xué)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xué)而不思則罔’,蓋學(xué)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zé)o所成,何以謂之善學(xué)也?”王生益慍,不應(yīng)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xué)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瓕W(xué)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 年事蹉跎(光陰消逝),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保ā独钌撋茖W(xué)》)

  10.解釋下列句中黑體實詞的含義:

 、挪灰嗾f乎? ⑵李生說之曰

  ⑶學(xué)而不厭 ⑷王生益慍

  11.下列句中黑體的“之”與“前人之述備矣”中的“之”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學(xué)而時習(xí)之 B.學(xué)者之大忌

  C. 擇善而從之 D.是以謂之‘文’也

  12.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 學(xué)而/不思則罔 B. 可以為師/矣

  C. 蓋/學(xué)貴善思 D. 請銘之坐/右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艑W(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品蛏茖W(xué)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

  14.這兩篇文章都講到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即學(xué)習(xí)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認(rèn)為什么樣的人才是“善學(xué)者”?(用原文中的詞語回答)這對我們又有怎樣的啟發(fā)?

  【答案】

  10.(1)同“悅”,愉快,高興(2)勸說(3)滿足(4)惱恨,怨恨

  11.B

  12.C

  13.(1)只學(xué)習(xí)(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認(rèn)真學(xué)習(xí),就會弄得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2)那些善于學(xué)習(xí)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dāng)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隨他,希望聽到真理啊!

  14.要點:①學(xué)貴善思②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 示例:有位哲人說過,“方法比知識更重要”。的確,好問善思、取長補(bǔ)短等,都是正確的學(xué)習(xí)方法,掌握了這些方法,才是學(xué)有成就的關(guān)鍵。 (20xx年鹽城市中考語文試題)

 。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

  《論語》十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于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點)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1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1)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

  (2)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圖:___________

  (3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之:___________

 。4) 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而:____________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3.文中有很多語句都己成為成語,請你寫出其中的三個。( 3分)

  1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講的是做人的道理。請任選一則,次談對你的啟示

  【答案】11.(2分)(1)信:誠實。 (2)圖:料想。 (3)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 (4)而:然后,表順接。 12.(4分)(1)讀書人不可以沒有遠(yuǎn)大的抱負(fù)和堅強(qiáng)的意志,承擔(dān)的責(zé)任重大,艱險的道路還很長。(2)看見德行優(yōu)秀的人要向他看齊,看見不優(yōu)秀的人也要(對照著)檢查自己。 13.( 3分)見賢思齊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遠(yuǎn) 成人之美 (答題要點:寫出一個給1分,增字減字不得分) 14.(3分)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答題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說的是自己不喜歡的言行,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告訴我們要學(xué)會寬容,不要強(qiáng)人所難。 (20xx年云南曲靖中考語文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

  《論語》十則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二)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三)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五)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于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ㄆ撸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ò耍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九)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十)

 。c)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

  1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1)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

  (2)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圖:___________

  (3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之:___________

  (4) 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而:____________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 代漢語。(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3.文中有很多語句都己成為成語,請你寫出其中的三個。( 3分)

  1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講的是做人的道理。請任選一則,次談對你的啟示

  【答案】11.(2分)(1)信:誠實。 (2)圖:料想。 (3)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 (4)而:然后,表順接。

  12.(4分)(1)讀書人不可以沒有遠(yuǎn)大的抱負(fù)和堅強(qiáng)的意志,承擔(dān)的責(zé)任重大,艱險的道路還很長。(2)看見德行優(yōu)秀的人要向他看齊,看見不優(yōu)秀的人也要(對照著)檢查自己。

  13.( 3分)見賢思齊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遠(yuǎn) 成人之美 (答題要點:寫出一個給1分,增字減字不得分)

  14.(3分)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答題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說的是自己不喜歡的言行,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告訴我們要學(xué)會寬容,不要強(qiáng)人所難。

孔子的語錄11

  1、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謂之學(xué)矣。

  2、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yuǎn)之近,知風(fēng)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4、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5、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6、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7、《關(guān)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13、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14、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1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7、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18、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19、君子食無求飽,……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20、《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21、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22、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23、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

  2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6、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

  27、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28、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30、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31、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32、禮之用,和為貴。

  33、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4、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3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37、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38、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39、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40、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41、《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4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3、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子的語錄12

  1、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fā)現(xiàn)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2、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

  3、這章經(jīng)文雖然不長。但孔子把人子要及時盡孝的道理講的清楚明白。

  4、白話釋義:孔子說:“(當(dāng)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rèn)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5、記住父母的年齡,生日這是最簡單容易的一件事,但這也是孝親的具體體現(xiàn),能做到這一點,也是一個人孝的表現(xiàn)?鬃诱f的話,至今仍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準(zhǔn)則。

  6、孔子有一句名言告訴我們要及時盡孝是:“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7、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8、譯文: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斷絕了聯(lián)系,這是過失之三。樹想靜下來可風(fēng)卻不停吹動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時候老人卻已經(jīng)不在了!

  9、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泵献诱f:“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背鲎(春秋《孟子·盡心上》。

  10、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11、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yīng);父母有命令,應(yīng)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

  12、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鬃印墩撜Z》

  13、14.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dān)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14、“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句話最早出自《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意思是樹希望靜止不擺,風(fēng)卻不停息;子女想贍養(yǎng)父母,父母卻已離去。

  15、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16、子曰:父母在,不遠(yuǎn)游,遠(yuǎn)游必有方!墩撜Z·里仁》

  17、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18、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9、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jīng)地義的。出自《孝經(jīng)》。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20、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泵献诱f:“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背鲎(春秋《孟子·離婁上》。

  21、翻譯:有子說:“那種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人,卻喜歡觸犯上級,是很少見的;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的人,更是從來沒有的。有德行的人總是力求抓住這個根本。根本建立了便產(chǎn)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22、孔子關(guān)于孝道的名言

  23、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出自《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也!

  24、翻譯:孟懿子問什么是孝道?鬃诱f:“不要違背禮節(jié)!辈痪,樊遲替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么是孝道,我對他說,不要違背禮節(jié)!狈t說:“這是什么意思?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依規(guī)定的禮節(jié)侍奉他們;死的時候,依規(guī)定的禮節(jié)安葬他們,祭祀他們。”

  2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6、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27、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yǎng)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28、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因其年邁而擔(dān)憂他們的身體。

  29、孔子《論語》中關(guān)于“孝順父母”的句子為: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30、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

  31、這句話從字面理解起來非常容易,是說家中有年老多病的老人時,是不能出遠(yuǎn)門的,如果有調(diào)整不開的事情,也要早去早回,心中有數(shù)。

孔子的語錄13

  1、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能發(fā)明我意者,是子夏也——孔子名言

  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4、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鬃用

  9、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12、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

  13、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摘孔子《論語》孔子的名人名言

  14、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17、見父母志有不從已諫之色,則又當(dāng)恭敬,不敢違父母意而遂已之諫也

  18、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摘孔子《論語》

  19、巧言令色,鮮矣仁。

  20、道不同,不相為謀

  21、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馀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2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p>

  23、巧言亂德。

  24、犁牛之子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25、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26、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27、禮之用,和為貴。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9、改是,聽言信行,更察言觀行,發(fā)於宰我之晝寢

  30、道不同,不相為謀。

  31、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

  3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33、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34、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35、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xué)者也

  36、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37、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38、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摘孔子《論語》

  39、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後君子——孔子名句

  40、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4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42、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鬃用

  4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44、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45、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46、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47、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8、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49、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50、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51、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鬃诱Z錄

  5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摘孔子《論語》

  5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54、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55、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56、以不教民戰(zhàn),是謂棄之!鬃用

  5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58、周監(jiān)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語錄

  59、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60、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61、以不教民戰(zhàn),是謂棄之。

  62、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矣。

  63、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64、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65、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66、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孔子語錄

  67、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68、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

  6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70、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孔子的語錄14

  1、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2、仁者愛人,以禮殺人,則非禮也。

  3、見義不為,無勇也。

  4、天地間,人為貴。

  5、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6、凡文事者,必以武事備之。

  7、心正,則箭正。

  8、此為你的領(lǐng)地,卻民不聊生,苛政猛于虎,大司徒竟能眼見心不見。

  9、君子無戲言,言必信,行必果。

  10、惟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

  11、茍利國家,生死以之。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13、寧殺身以成仁,不可求生而害仁。

  14、世上只有成敗,仁與不仁,那只是說詞。

  15、無為方能無不為。

  16、名爵者,公器也,不可久居。

  17、后人理解我,因為這部書(魯《春秋》),誤解我,也是因為這部書。

  18、如果人不能改變世界,那么就應(yīng)當(dāng)去改變自己的內(nèi)心。

  19、一貧一賤,交情乃現(xiàn)。

  20、凡非禮者,勿視,勿聽,勿言,勿動。

  21、朝聞道,夕死可矣。

  22、如此好德如好色的人。

  23、世人也許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所領(lǐng)悟到的境界。

  24、其額像堯帝,其肩像子產(chǎn),神氣像大人物,卻狼狽得像喪家之犬,我們一猜就是夫子你。

  25、執(zhí)政者,外正衣冠禮儀,內(nèi)正品德心靈。

孔子的語錄15

  1、孔子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論語》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3、EM(拓展即孔子,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yù)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dāng)時社會上的最博學(xué)者之一,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4、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犊鬃蛹艺Z》

  5、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注釋孔子說“當(dāng)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yǎng)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yǎng)。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yǎng)父母和飼養(yǎng)狗馬有什么區(qū)別呢?”

  6、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p>

  7、少成若天性,習(xí)慣成自然。孔子

  8、孟子的思想集中反應(yīng)在《孟子》一書中!笆┤收,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內(nèi)容。他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暴力治國,認(rèn)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悅誠服”。“重民輕君”是他“仁政”學(xué)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在哲學(xué)上,孟子是一個性善論和唯心主義者,繼承孔子的天命論,把人分為“先知先覺”和“后知后覺”,要求人們依“天命”行事,并提出“百年必有王者興”這一唯心史觀。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視培養(yǎng)賢才,認(rèn)為“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尊賢使能,俊杰在位”是國家富強(qiáng)的根本,“不信仁賢,則國空虛,”“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樂的事。

  9、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10、孔子曰道不遠(yuǎn)人。蕓蕓眾生中,普通平凡的我們,仿若茫茫浩瀚天地間一顆渺小的塵埃,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有珍惜當(dāng)下,通過努力,才能體會到詩與遠(yuǎn)方的價值。"

  11、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鬃

  1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鬃

  13、鮑鵬山,百家講壇主講人作家中國孔子基金會學(xué)術(shù)委員會委員。他既守得書桌之寂寞,埋首典籍,從事中國古代文化和文學(xué)研究。又能面對追隨的目光,侃侃而談,誠摯而專業(yè)地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

  14、孔子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5、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鬃印墩撜Z.陽貨》

  16、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孔?/p>

  17、最偉大的真理最簡單;同樣,最簡單的人也最偉大!跔栕顐ゴ蟮娜藘H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丁尼生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鬃尤魏问挛锒疾患啊皞ゴ蟆蹦菢雍唵危皇聦嵣,能夠簡單便是偉大!獝勰菑(fù)雜的,使復(fù)雜的簡單化除了暴力就別無他法!娲堉楹唵问墙K極的復(fù)雜。——達(dá)芬奇簡單生活的麻煩在于,它是快樂的,豐富的,有創(chuàng)意的,卻一點也不簡單。——DorisJanzenLongacre簡單地活著,其他人可能只是簡單地生活!聋惿族a頓華麗常常伴隨著偉大,幸運(yùn)更經(jīng)常地來自于簡單!稚(dāng)你簡化你的生活,宇宙的法律將更加簡便;孤獨不會孤獨,貧窮不會貧窮,也不虛弱無力!嗬笮l(wèi)梭羅(梭羅)大自然總是在蠢人面前露出簡單的特征!懈焕

  18、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9、)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論語述而》

  20、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鬃

  21、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孔子)

  22、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4、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譯文孔子說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25、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2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鬃幼x好書就是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歐洲)諺語

  27、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隅反,則不復(fù)也。”

  28、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29、孔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不論你在什麼時候結(jié)束,重要的是結(jié)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30、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31、人的一生,最值得贊美的時代,便是老年時代。孔子說他自己至七十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人的成熟,在于找回童年時代對待游戲的那種嚴(yán)肅認(rèn)真的態(tài)度。

  32、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論語.子路》

  33、誠信為立身之本,要做到誠信,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輕易承諾,這樣才能避免背信棄義。如果不經(jīng)過深思熟慮就答應(yīng)別人的要求事后又做不到,這樣的人就不會獲得他人的信任。答應(yīng)別人的事就要做到,要一諾千金?鬃诱f民無信不立。人的言行要以誠信為本。

  34、“仁義禮智”被孟子當(dāng)作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宣稱“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端也,猶其有體也。”人有體,是人之為人的外在表征,人之有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內(nèi)在根據(jù)。無此心,不僅不是君子,甚至是不是人都值得討論。所以孟子進(jìn)一步強(qiáng)調(diào)“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薄h代之后,“仁義禮智”以外,又加上了“信”。《說文》解釋,“信,誠也。”指待人處事誠實不欺,言行一致?鬃訉ⅰ靶拧弊鳛椤叭省钡闹匾w現(xiàn),是賢者必備的品德,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可取得他人信任。當(dāng)權(quán)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儒家把“信”作為立國治國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35、什么是愛崗敬業(yè)?孔子稱之為執(zhí)事敬,朱熹解釋為專心致志,以事其業(yè)。我想,一是指責(zé)任。我們要用一種嚴(yán)肅認(rèn)真負(fù)責(zé)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忠于職守,盡職盡責(zé)。二是要精業(yè),就是要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成為本專業(yè)精通業(yè)務(wù)的行家里手。

  36、君子憂道不憂貧。--孔子

  3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38、可是在孔子看來這些也不是孝!孔子認(rèn)為,要稱得上孝,一定要在父母面前始終保持愉悅的表情對父母有意見,可以提出來。但是提意見的方式要輕微婉轉(zhuǎn),如不被采納,依然要保持恭敬,不得觸犯父母。雖然難免會有意見,但不怨恨。

  39、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孔子

  40、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意思就是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這次競選成功,我一定會以高標(biāo)準(zhǔn)要求自己,好好學(xué)習(xí),用旺盛的精力清醒的頭腦來做好班干部工作,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長處主動幫助困難同學(xué),做老師的好幫手,做同學(xué)們心目中的好榜樣!

  41、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鬃

  42、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摘孔子《論語》

  43、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鬃

  4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鬃?/p>

  45、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孔子)

  46、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墩撜Z》--有人說如果用恩德來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說這樣的話,你將用什么來報答別人對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對待怨仇,以恩德報答恩德。

  47、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矣?鬃

  48、大德必得其壽。(孔子)

  49、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鬃

  5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論語》

【孔子的語錄】相關(guān)文章:

孔子語錄 孔子名言 孔子名言 -孔子簡介02-25

孔子的語錄01-16

孔子語錄12-30

孔子語錄07-28

孔子的教育語錄02-23

孔子語錄大全02-23

孔子的經(jīng)典語錄12-26

關(guān)于孔子的語錄11-13

孔子經(jīng)典語錄摘抄12-31

孔子經(jīng)典名人語錄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