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大合集70句
眾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荊棘,手被劃破。禪師:荊棘習慣依附別物,你卻依附它,當然自討苦吃,別依靠不能依靠的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禪意的語錄70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寂寞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寂寞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同行者,寂寞是為了孤獨背后的解脫,寂寞的過程,就是一個尋找真愛的過程。找不到對的人,其實很可能是,改不掉正確的自己。
2、掬一杯淡茶,捻一縷清風,把憂傷攤開,將心放逐,在微笑中淡然。不去在意紛擾,不去憂慮明日,放下一切執(zhí)念,素心如簡,待蓮花開盡后,便是清歡。
3、淺秋,風,帶著思念的呢喃,輾轉(zhuǎn)又一季。細雨,溫柔的褪去了夏的狂熱。歲月悄悄的流轉(zhuǎn),有些人,在與不在,都在歲月中留下了華美的荏苒。歲月靜好,念起便是溫暖。
4、時下的一些文青們,常會說起水上之書,感慨生命的歷程就像在水面上 書寫文字。若某個文青在此番感慨中獲得心靈的釋然,也算是契合了大慧禪師所說的中士聞道,也就是對禪的領(lǐng)悟達到了中等層次。上等層次如何?如印印空,將生命的華彩揮灑在虛空之中,揮灑的當下就是空, 連水紋平復(fù)的時間都沒有。佛性本具,生命本然,為何會有印空、印水、甚至印泥呢,這只是世人執(zhí)妄心的輕重之別。上士之上的境界又如何? 且將印泥印水印空的印章碎為粉塵,此刻就能見到800年前的大慧禪師 以及2500年前的佛陀。
5、人人臉上有笑容,這個集體就非常祥和,人與人之間就能夠彼此包容、彼此諒解、彼此尊重。在一個集體當中,彼此的感恩、彼此的包容、彼此的成就,至關(guān)重要。
6、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宇宙,能夠和人溝通就是和宇宙溝通。人盡管只是宇宙的一滴,但這一滴具備了宇宙所有的屬性和特征。人體隨著四季變化,四季隨著宇宙變化,宇宙又是隨著人的心態(tài)在變化。宇宙的成、住、壞、空都是由人類來決定。
7、僧又問:"哪個是佛心?"師日:"墻壁瓦礫是。"——《南陽忠》
8、心中有善念,吉神隨之來;心中有惡念,惡鬼隨之來。明白這一點便可以差使鬼神。
9、日月照諸花,無有恩報想,如來無可取,不求報亦然!段氖鈳熇麊柦(jīng)》卷下
10、我不求佛,也不念經(jīng),心若清禪何須求,晨鐘暮鼓輪回起,本就一場空?吹,勘破,就沒了計較,沒了索取,包容所有的不平。
11、慈悲不只用口說,而是要身體力行,走入人群付出。
12、就好象善巧的木匠或木匠的徒弟,用細的木釘將粗的木釘打掉、移除、取出;同樣的,當比丘注意與善法相關(guān)的其它對象時,他的心就能夠向內(nèi)穩(wěn)定、平靜、專注、一心。
13、人類自古以來就敬天,遇事常祈求上天保佑。很多人經(jīng)歷的事情多 了,就會得到一個結(jié)論:"與其求天一直不要下雨,不如讓自己常備一把 傘。求天求地,不如求自己。"誰也救不了你,除非你自己。自救者天救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14、我們都想過幸?鞓返纳睿墒切腋?鞓凡皇枪庀刖陀,我們必須建立一種正確的人生觀,才能享受到幸?鞓。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呢?一、不比較。不計較的平等觀;二、不怨天、不尤人的因果觀,三、不侵犯、不推諉的道德觀,四、不貪求、不嗔怒的修養(yǎng)觀;五、不自卑、不懊喪的戰(zhàn)斗觀;六、不邪見、不妄動的禪定觀!窃拼髱
15、無常是苦,法師說人生存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苦的事實,而在這個苦里,又含有無常,無常生白發(fā),無常催別離,無常導致求不得,無常將朋友變?yōu)樵┘。無常是空,不能永恒、不是真實、捉摸不定、隨時變化,這是無常,也是空。
16、假如每個人都能把我慢、我執(zhí)、無明去除,人與人之間就不會產(chǎn)生是非!
17、歲月在深深淺淺的足跡里,相遇與別離,每一天都在L演。遇見,是為—了給彼此留下暖意;別離,只是為了走出不屬于自己的季節(jié)。
18、人生有三大支柱:一是生命健康,二是精神信仰,三是物質(zhì)基礎(chǔ)。
19、若普為一切眾生護持禁戒,觀第一義空,無我人相而為有情護持禁戒,是則名為凈戒波羅蜜多。
20、每個人都有自己應(yīng)盡的本分與職責,在生活和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熱情,認真對待,才不會如竹籃打水,最終一無所得。認真是我們對生活、對世界的態(tài)度,一個懂得事事都應(yīng)該認真的人,一定是一個熱愛生活且懂得生活的人。他也許會是一個平凡的人,但絕對不會是一個平庸的人,他的生命將因為認真而變得豐滿和充實。
21、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既定的立場,也因此而習慣于執(zhí)著在本身的領(lǐng)域當中,忘卻了別人也和自己一樣,有著他自己特殊的一面,永遠不要用自己的思維去審視別人,更不要用我們的想法去評價別人。
22、惡念人皆有之,大善者也有小惡。關(guān)鍵在于,惡念一旦產(chǎn)生,我們是順應(yīng)還是抵抗。
23、人生在世,常會接觸復(fù)雜的人事;所謂"修行",就是要借復(fù)雜的"人與事"來練心。
24、盲目的、沒有節(jié)制的自由恰恰會給我們帶來不自由,而對貪、嗔、癡的約束則體現(xiàn)出人類的智慧與覺性。
25、佛,你許我今生圓夢,我聽你來世講禪。這一世,我已浸染了太多的凡塵煙火,有著無法卸下的責任。我無法作一個決絕之人,毅然轉(zhuǎn)身紅塵,從此做佛前的一盞青蓮。我只想找一株清涼的梅花,一同開在最寒冷的嚴冬,不需要太久的光陰,一世便已足矣,因為來世,我已許給了佛祖。
26、弟子:"做人做事要怎樣才能圓融?"師言:"圓就是圓滿,待人處世要用圓的方法,不要用尖的方法。因為尖的會傷害到人,同時也會扎到別人的心。"
27、真正聰明的女人懂得如何扮演她的各個社會角色——妻子、母親、女兒、上司、下屬。
28、佛也演戲,凡夫也演戲,但是佛不執(zhí)著、不糊涂,佛知道自己正在演戲,所以沒有煩惱與痛苦。凡夫就迷在這里,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正在演戲,都當真了,于是就煩惱、痛苦。
29、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常常會遇到很多困難,這時我們的心里或多或少 會有一種尋求幫助的渴望。但是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是否會伸出援助 之手呢?或許此時我們心中的"小我"會說何苦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0、整首詩寫出一個思想覺悟即禪悟的過程。從情入理,以情證理。詩的'前半篇表現(xiàn)詩人沉思而悲哀的神情與意境,形象生動,感受真切,情思細微,藝術(shù)上是頗為出色的;然后半篇則純屬說教,歸納推理,枯燥無味,缺陷也是比較明顯的。
31、有人說,人只有在初戀的時候愛的是別人,后來,愛的都是自己。然后為了忘記那個愛過的人,一開始刪除記憶,把所有習慣都格式化。不再去那個地方,不再吃那個果凍,不再喝那種飲料,不再聽那首的歌,不再看那場電影,不再穿那個顏色的衣服,不再說那句口頭禪。
32、雖復(fù)勤精進,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性,不應(yīng)得成佛。(古印度)龍樹《中論·觀四諦品》
33、位佛學大師說:"心靈富有最重要,若囿于物質(zhì)欲望,即使擁有再多,也會覺得不夠,這就是貧窮;反之,物質(zhì)生活清貧,并不影響心靈的充實,知足而能自在付出,就是真正的富有。"這句話強調(diào)的便是心靈富有、人格富有,比任何富足都重要。
34、佛陀在《三摩地王經(jīng)》中曾說:"眼耳及鼻非正量,舌身意亦非正量,倘若諸根是正量,圣道為誰為何用。"由于我們凡夫的六根不是正量,所以我們所看到、聽到、知道的一切的一切不是絕對的真理。假如我們凡夫的六根是正量,看到、聽到與知道的一切都是真理的話,那么佛陀的圣道為誰起到何作用呢?
35、有智慧,能發(fā)揮勇猛的大愛。
36、云何菩薩修心念處?菩薩摩訶薩住菩提心。觀是心性,不見內(nèi)人心,不見外人心,不見內(nèi)外人心。不見陰中心,不見界中心。既不見已,作是思惟:如是心、緣,為異不異?若心異緣,則一時中應(yīng)有二心;若心即緣,不應(yīng)復(fù)能觀于自心。猶如指端不能自觸,心亦如是。作是觀已,見心無住,無常變異,所緣處滅!洞蠹(jīng)》卷十,寶髻菩薩品
37、最忙的時候往往最閑,最閑的時候卻常常最忙。
38、我們之所以不能放下,主要是在得失利害方面放不下。因為我們總是希望在未來,出現(xiàn)合乎我們意愿的結(jié)果。如何才能把這些都放下呢?其實很簡單,從當前的準備工作開始,去創(chuàng)造這個未來!不要光只是去擔憂它,等待它。把握當下,守一不移,只要我們?nèi)ヅα,我們的將來就會有希望。擔憂和等待,根本沒有什么幫助,反而是障礙。你越在意它,可能它越不會來,你要做的只是現(xiàn)在不斷地去準備,最后它就來了,所謂不期而至,不期然而來到。
39、不管你用到什么辦法,也不可能避免到煩惱的干擾,與其去挑剔煩惱的困擾,不如從內(nèi)心深處去認識這些煩惱的必然性,生活中缺乏不了那些瑣瑣碎碎的困擾,它是生活的一種提醒,甚至是一種反省,就把它當作一種一路同行的聲音,不必要覺得痛苦。
40、最無情的不是人,是歷史;最珍貴的不是金錢,是時間;最有力的不是老板,是大自然;最可怕的不是災(zāi)難,是面對災(zāi)難時的懦弱;最拿手的不是專業(yè),是旁觀;最可怕的不是失敗,是心身不安;最舒適的不是酒店,是家;最難聽的不是臟話,是無言;最寬廣的不是大海,是心胸;最美好的不是未來,是當下。
41、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谷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于如來。以此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
42、不懂時別亂說,懂得時別多說。心亂時,慢慢說。沒話時,就別說。修行之路猶如苦口良藥,吃得下去才能醫(yī)治人生之疾。人生有多種頑疾:無休止的欲望,放不下的計較,莫名的寂寞,難言的苦衷。修行者在心靈的路上踩出一條坎坷崎嶇的道路,于幽深之處覓得心靈的寧靜,克制人生百病。生活如海,寬容作舟。
43、直下無心,本體自現(xiàn),如大日輪升于靈空,遍照十方更無障礙。
44、古德云:一心是萬法之性,萬法是一心之相。
45、人生之路,難免遇到挫折和打擊,不要讓外在的環(huán)境來決定我們的喜怒哀樂。敢于向失敗微笑的人是勇者,微笑著前行,微笑著面對失敗。讓微笑化作一股春風,吹走落在心頭的塵埃;讓微笑像一縷陽光,給自己灰冷的心帶來溫暖。
46、生活需要享受,不僅享受生活中的所有,更要用心靈去享受生活,從繁雜的事務(wù)中,品出恬淡、品出寧靜、品出悠閑,還生命以恬淡,還心靈以自由。這樣就可以寵辱不驚地面對世俗的生活,就可以擁有一顆自然、淡泊的心靈,就可以在紛繁的人世中笑看云卷云舒,欣聞風聲雨落,樂觀人間悲歡。
47、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選自《葬花吟》
48、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诩喂(jié)自《金剛經(jīng)》
49、神魂蕩漾,暗拋紅淚。
50、生活就是這樣,當別人認為你好的時候,追捧你的時候,你確實已經(jīng)很好了;當其他人不再關(guān)注你的時候,你也不會因此就變得壞了,其實,你還是你自己,很可能比原來更好。所以,不要在乎別人的言論,過自己的日子才最重要,開心快樂的生活才最重要。
51、有信仰的人最富貴,具道德的人最安樂,肯修行的人最安心,有智慧的人最可敬。用財富裝扮身軀,不如用虔誠美化心靈。
52、生即是死,死亦是生,生命就這樣循環(huán)往復(fù),無始無終,死而后生,生而后死,變化的只是生命的形式,所以珍惜今生,善待所有眾生,做個好善人。
53、修行說難,一點也不難。對于出家人來說,就看我們能不能生起來對佛菩薩的信心,能不能摸頭自省知道自己是來干什么的。
54、佛法的智慧,落實在我們的當下,就是要和顏悅意地來說每句話,念念住在正念中。
55、當用名利去支撐生命的時候,有得就有失,失掉的時候,整個兒生命就垮了。用佛法來滋潤我們的心田,生命才會變得活潑自在!
56、佛先贊嘆禪定之樂,后接著說這些喜樂是無常、苦、變易不居的。
57、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58、何謂戒定慧?防非止惡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隨緣曰定。心境俱空,照覽無惑曰慧。防止三業(yè)之邪非,則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則自照萬象,即由定生慧。
59、癡是病。至少是病態(tài),把自己臆想的東西強加于自己,斷斷續(xù)續(xù)加壓,徒增煩惱,是自己和自己沒完沒了的追趕和廝殺,到最癡時,前無道路后有追兵,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愛情中都是凡夫俗子,死拉活拽地過幾十年,耗成金婚銀婚,未必有多恩愛,愛情中有多少能化成蝴蝶,大多時候,我們是那一只只蒼蠅,也成雙成對,嗡嗡地響著,一生,很快就響完了。
60、佛曰: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61、一切眾生心清凈,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62、忍讓安,知足樂,身外之物當施舍。兒孫有志不靠咱,后代無知財是禍。教子明德,以身作則,積什么?
63、"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惟有寬容大度,才能莊嚴菩提;惟有寬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64、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65、平時不知不覺的那些心靈深處的丑惡卑俗,從理智上發(fā)現(xiàn)了,便是明心開悟;從情感上厭棄了,便是慧劍誅魔。
66、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證,證而了無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遠,修極而永墮惡道,墮而了無所失。
67、善男子。如王國內(nèi)有納衣者。見衣有孔然后方補。如來亦爾。見諸眾生有入阿鼻地獄因緣。即以戒善而為補之。
68、當我們內(nèi)心中再也沒有"自我"、"我所有"的想法,就不會再有因為"我"而生出的苦惱憂患,故能平靜安詳而生法喜充滿之樂。
69、如果讓心隨自己的欲望擺布,我們便會意志狂亂而無法自我掌握??心控制得當,能夠自我主宰就能夠得到安詳快樂啊。
70、信佛就是信因果,如果你真的相信因果,就不會有想不通的事。不該你得的東西肯定得不到,去執(zhí)著、去追求也沒用;該你面對和接受的一定要面對接受,去拒絕、不接受也沒有用。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大合集70句】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集錦65句03-29
經(jīng)典傷感語錄大合集77句04-11
經(jīng)典走心的語錄大合集69條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