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讀余光中詩集有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余光中詩集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余光中詩集有感1
當冬天的第一絲寒風吹起,家門口的落葉們又爭先恐后地跳起了舞?傆心敲匆粌善{(diào)皮的落葉,喜歡駐足我的窗前,久久不忍離去。風一吹,小小的窗臺上,總會留下一抹紅的、一抹黃的,像精靈一般,點綴了我的心靈。在暖暖的冬日陽光下,我最喜歡的就是趴在那窗頭,看著那落葉在陽光中飛舞,看著那落葉奔向大地的擁抱……
三年了,已經(jīng)三年沒回故鄉(xiāng)了。記得老家門口的那棵大樹,也最喜歡在冬天落葉了。她總是那么調(diào)皮地把落葉鋪滿我家的菜園,也總是那么淘氣地讓落葉鉆進我的窗戶,飄進我的書本,成了我那一年最喜愛的書簽。
三年了,三年都在異鄉(xiāng)過年。每次過年的時候,我總是不忍去看那窗外跳舞的落葉,總是不敢去想那遠在故鄉(xiāng)的親人。好想跑進爺爺奶奶的懷抱;好想抱抱我那個剛出生的表弟;好想站在老家的'窗前,看著那漫天的落葉飛舞……
這幾年過年的時候,我總是那么默默地窩在屋子里,跟爸爸媽媽一起,靜靜地看著春晚。耳邊偶爾一聲“嘭,嘭”聲,提醒著我新的一年又即將開始。
日子一天一天流淌著,我也悠閑地游淌在《余光中詩集》中。突然一篇《鄉(xiāng)愁》引起我的注意。鄉(xiāng)愁?余光中先生,這位可敬的老人也有鄉(xiāng)愁嗎?他的鄉(xiāng)愁又會是什么呢?
“寶貝,寒假回老家!”正當我出神地想著時,媽媽的話打斷了我的思緒。
喜悅像快樂的小鳥,讓快樂的我飛向了老家的路上。一路上,我都緊張得不敢入睡。爺爺奶奶在家還好嗎?那個新出生的小家伙到底長什么樣呢?我家的新房到底造了怎么樣呢?我的房間是怎么樣布置的呢?家門口的那棵大樹還在嗎……
整整十多個小時,我就那么一刻也不停地看著窗外,看著那熟悉的景物離我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故鄉(xiāng)還在飄雪,太陽也偶爾在灰色云間露出來一會臉,透出點點陽光,溫暖了剛到家的我。我出神地站在家門口,凝望著周圍的一切:房子大變樣啦,好像一幢小別墅呢!哦,那棵樹還在那呢,還是那么喜歡飄落葉呢……
“寶貝,回來啦。”奶奶高興地從屋子了沖了出來,一把抱住了發(fā)呆的我。熟悉的環(huán)抱讓我的淚水像泄了洪的潮水,猛地沖了出來,止都止不住。
“你呀,長這么大了,還是這么愛哭!蹦棠绦Φ貌恋袅怂劢堑臏I水,挽著我走進了家門。屋子里的大大小小都迎了出來,只為了迎接三年沒回家的我……
屋子是那么暖和,親人們是那么和藹,那個新出生的小家伙是那么可愛,我沉浸在滿滿的幸福中了。突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了窗臺上――啊!落葉!一片一片,還是那么美。風吹落后,它們在雪白的窗臺上留下了玫瑰色的霞。
故鄉(xiāng)的年是在中午,趕在了春節(jié)。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憨厚的笑,歡樂地聚在一起吃午飯。奶奶在每個人的面前都放了一碗甜甜的湯圓,一直盯著我們喝掉才放心。我們總是笑著說奶奶那個老頑固,但是還是美滋滋地喝了個底朝天……
不知不覺就過完了年,我又踏上了擁擠的火車,眼淚不自覺地滑了下來。望向窗外,那一片片落葉又隨風落下,像是為我送別?粗疖嚌u漸離開故鄉(xiāng),離開故鄉(xiāng)的天空,我不禁又想到了《鄉(xiāng)愁》……
鄉(xiāng)愁,
鄉(xiāng)愁不就是那一片片飄落的樹葉,
而我是行走在那葉脈上的求學者,
一回頭,卻發(fā)現(xiàn)故鄉(xiāng)是那么遙不可及。
鄉(xiāng)愁不就是那一天天翻過的日歷,
而我是行走在那流淌著的歲月中,
回眸中,卻發(fā)現(xiàn)故鄉(xiāng)是那么近在咫尺。
鄉(xiāng)愁,
是那承載著滿滿愛的一艘船,
我在這頭,親人在那頭。
但是,
中間緊緊連接著,
是那暖暖的關(guān)愛。
讀余光中詩集有感2
“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余光中”,當代著名詩人伍立楊用這句詩贊揚了臺灣桂冠詩人余光中。余光中的詩歌,如璀璨的珍珠,晶瑩透亮;如山間的清泉,那般純凈;又如動聽的音樂,悠遠遼闊。他的詩歌中那蕩氣回腸的文字,令人心馳神往,回味無窮。
余光中的詩集,都滲透著濃濃的情――對祖國的熱愛與思念。正如《鄉(xiāng)愁》中的最后一段:
而現(xiàn)在
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這表達了詩人對祖國何等的熱愛!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他對祖國無限的懷念。作者從小在祖國的懷抱中長大,就如一棵小草,在陽光下自由地生長。在1949年的一天,他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祖國。此后,他十分想念祖國,祖國就如他的母親,那般慈愛?墒,大陸和臺灣之間隔一灣淺淺的海峽竟如隔難愈的裂傷,兩岸的爭吵何時才能結(jié)束?時光飛逝,1966年的余光中遠渡重洋,在異國求學,飽受思鄉(xiāng)之苦,兩岸的爭吵卻仍在繼續(xù),鄉(xiāng)愁襲來,他又怎能感到快樂?而今,暖流已融化了阻隔在海峽兩岸之間的殘冰,兩岸同胞的親情在臺風肆虐之后愈見融洽。歸來常伴這后土吧,詩人,歸來尋你的童年,覓你青蔥歲月的足跡。何不就此常住您望中的故鄉(xiāng)?看江南的山水,撫連綿的芳草,沐米南宮筆下的煙雨,聽長江以母性鼻音哼唱的搖籃曲,聞故土臘梅的馨香,話久別重逢的感慨……
余光中對祖國由衷地熱愛,不但在于祖國對他的恩情,也在于祖國五千年燦爛輝煌的文化之美。余光中少年時期曾受到中國古典文化的熏陶,擁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寫出如此優(yōu)美動聽令人陶醉的詩歌。我最喜歡《星之葬》這首詩,讀起來優(yōu)美極了。我似乎身臨其境,看見一顆在天空中急逝的流星,帶著一絲悲傷,一絲驚詫,一絲寧靜;看見唐宮中的少女“輕羅小扇撲流螢”的動人場景,流螢飛來,流螢飛去,盛唐文化的奇葩至今芬芳不減。
余光中深愛著故土的同時,還深深懷念著那片土地上他的朋友、親人,難以忘懷縈繞在親友間的縷縷溫情。故鄉(xiāng),有他兒時的游伴,童年的笑影,這數(shù)十年鄉(xiāng)思的內(nèi)容,往往在黃昏、在月夜、在燈下不期而至,像聲聲呼喚,將詩人的心一直牽系到海峽的.這一頭。海峽的這一頭,有詩人童年時與他一起東望海峽的母親。行走在異鄉(xiāng)的塵埃里,鄉(xiāng)愁即便是頓足也頓不去,詩人滿心都交疊著母親與大陸。臘梅香是母親,后土是母親,祖國和臺灣也正像母子一般,臺灣睡在中國海的懷抱中,就像胎兒睡在母親的羊水里。一面是對母子親情的追撫,一面表達了對祖國赤子般的熱愛。來自祖國同胞的深情厚誼也總是讓詩人心生暖意。一次,柯靈先生送給余光中一只精巧的宜興紫砂壺,他把弄著那用江南沃土制成的茶壺,想到自己的指紋疊上陶匠的指紋,疊上雕者的手印,贈者的掌溫,就如同和13億中華兒女握手,如同回到了自己的祖國,看到了自己的親朋一般。那一刻,隔一道海峽只如隔幾,舉壺,便似乎與友人相對談笑,斟酌兩岸,品味今古。
啊,美麗的祖國,您的容顏,您的文化,您的恩情,您的發(fā)展,詩人也好,每一個龍族的傳人也好,都難以忘懷。對您的依戀與熱愛,早已深深鐫入每一個炎黃子孫熱切涌動的血脈之中。醒,也縈懷,夢,也縈懷。在您60華誕即將到來的時刻,我要滿懷自豪地說:祖國,我愛您!滋養(yǎng)我撫育我的祖國!您的山河如此多嬌,您的文化清芬四溢,您的子民已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您自豪之余,讓我再輕輕地輕輕地呼喚您:媽媽,我的可愛的黃膚色的中國。
讀余光中詩集有感3
拜讀完余先生的幾部詩集,余光中是個復雜而多變的詩人,他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臺灣整個 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后回歸。在臺灣早期的詩歌論戰(zhàn)和70 年代中期的鄉(xiāng)土文學論戰(zhàn)中,余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xiàn)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筆尖所染,不是希頓克靈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yè)無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xiāng)愁詩,對鄉(xiāng)土文學的態(tài)度也由反對變?yōu)橛H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臺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從詩歌藝術(shù)上看,余光中是個“藝術(shù)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tǒng)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xiāng)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在我們看慣了標榜散文的精巧靈活之作后,它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一道亮麗清新的風景線,如一縷清風拂人心田!。它擺脫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氣,而表現(xiàn)為一種情懷更為慷慨豪邁的大散文,當然不是篇幅冗長之大,而是體現(xiàn)為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袞毫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nèi)在沖動與感悟,一種涌動著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
第一次接觸秋雨散文是《廢墟》!皼]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fā),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薄皼]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fā)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fā)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文章中沒有細節(jié),沒有歷史人物,沒有山水勝跡。行文中充盈著閃光的智慧,蘊涵著深刻的思考,飽蘸著濃郁的感情。
殘簡斷垣中,那優(yōu)美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強烈的吸引著我。走進廢墟,他體會著歷史的滄桑,品味著文化的內(nèi)涵,發(fā)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進程”的慨嘆;面對著敦煌,看到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感受著歷史的強悍與苦難,感嘆著”飛天的后人”。余秋雨先生,站在歷史的高度,以理性的嚴峻,考察中國現(xiàn)存的原始文化,去貼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審視中華文明。正如《文化苦旅》自序中提到的”我發(fā)現(xiàn)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文人與古代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
就這樣,山川草木,樓臺軒榭,廟宇亭閣,云月飛鴻,都與人的呼吸相通,散發(fā)著文化的魅力!。道士塔,莫高窟,陽關(guān)寄托著他悠遠的憑吊;寂寞天柱山,風雨天一閣,承載著他濃重的感喟;白發(fā)蘇州,江南小鎮(zhèn),蘊涵著他深沉的思考。貞節(jié)牌坊令人感慨,新加坡的墳人使人震撼,貴池儺事又警人反思!邊塞大漠中,留下他道道車轍,廬山石級沾下他輕輕的腳印;江南小巷中回響著他的感嘆,殘簡斷垣中閃現(xiàn)著他佇立的身影……十萬進士,遙遠的絕響,蘇東坡突圍,一幕幕歷史被用文化的眼光注視,用優(yōu)美的語言闡釋。——跋涉于殘陽廢壘中臨西風古道,與一頁頁風干的歷史對話,撫摸著古老民族胴體上的傷痕。對文明的嘆惋,對生命的珍愛,對自然山水的理性追求,匯成一種冷冽的憂患意識,這是歷史的感悟。它是冥冥夜色中一星遙遠的燈火,若明若暗,忽隱忽現(xiàn)。
讀余光中詩集有感4
余先生回憶起當年寫《鄉(xiāng)愁》這首詩時的心境,時光流轉(zhuǎn),仿佛近在眼前。他說:“寫《鄉(xiāng)愁》,我用的是孩子的視角,一種近乎童話的天真。我想,做一個詩人應該懷著廣泛的同情。不設(shè)防、不世故,好的詩人應該一輩子天真,在這種前提下,所有的比喻都成為可能!
我對他的話感受很深,在剛剛考上大學要來廣州就讀的那年,我在車上,隔著朦朧的玻璃窗,看著父親母親追著車子的身影,眼淚悄然而下。那時候,我是那么的真切的體會到從來沒有離開過家的我,今天終于要離開了。明明知道還能回來,但是,原來離開家的感覺竟然是那么的深沉,就像有千斤重的墜子在拽著我的心,無法拯救自己,無法掙脫那莫名的愁苦……然而,余先生的鄉(xiāng)愁當然遠遠在我之上,那時是上個世紀70年代初,他居住在臺北,離開祖國大陸足有20年了,擔心有生之年回鄉(xiāng)無望。他是那么的驚恐,那么的害怕在他的有生之年都無法回到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然而卻又是那么的彷徨失措,因為他沒有辦法!就在這樣一種無限悵惘的情緒下,他把自己的相思、情意寄托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上,因為那是唯一使他與母親、新娘、祖國聯(lián)系起來的工具啊,也是他的相思唯一可寄托之處!這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痹谶@首詩里面,長江水就是唯一使男女主人公聯(lián)系起來的.物,借著著滾滾的長江水,他們彼此之間找到了寄托相思之物,在男女主人公的心里,其實是有著萬般的無奈,然而卻又那么的由衷的感謝這唯一能緊密彼此的長江水!多么的讓人心痛,為之惋惜的同時卻又不得不跟著男女主人公一起去感謝、贊美這長江水!相思并不叫人心痛,叫人心痛的偏偏是無處話相思……讀著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就有一種心痛,揪心的痛,至少我是如此,他用孩子般純真的心寫出了滄桑的惆悵與孤苦,如果你沒有離開過家鄉(xiāng),那么,你就永遠不能夠明白,在巧妙文字的背后,其實是一種深沉,一種落葉無法歸根的深沉。
在我看來,欣賞文字不僅僅欣賞它的巧妙,更注重它所帶給人的感受。余先生的詩在乍看之下,讓人佩服它的寓情于物所選的“物”是那么的工整,巧妙,久久回味之下卻發(fā)現(xiàn)巧妙之下涵蓋的是那么深沉的孤苦與無奈。但是,這又讓我想到了更孤苦更無奈的是“惆悵此情難寄”之人。相比之下,余先生還是幸運的,因為他的相思還找得到可寄托之物,也還有可相思之人。
【讀余光中詩集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泰戈爾詩集》心得11-28
讀《泰戈爾詩集》有感08-06
讀《泰戈爾詩集》有感09-01
讀艾青詩集有感01-10
詩集經(jīng)典句子03-16
《泰戈爾詩集》讀書心得01-07
泰戈爾詩集讀書心得02-12
關(guān)于余光中語錄09-16
葉芝詩集大全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