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奇特的一生》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奇特的一生》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奇特的一生》讀后感1
上周和本周花了大約2小時,讀完了《奇特的一生》這本書。這是我讀過的時間管理書籍中最富有成效的一本書了,配合著軟件gleeo time tracker(5月28日投入使用)統(tǒng)計管理自己時間,本周也實現(xiàn)了自己管理的豐收。一周學習時間超過15h、良友服侍時間5h,晨更2.5h,讀經禱告1.3h,人脈聯(lián)絡2h,經濟導讀與《將才》實踐課0.25h,單位任務營銷0.8h(目前有1名待簽約客戶,2名可發(fā)展客戶。)、個人衛(wèi)生1.8h(洗澡2次、洗衣服1次),休閑2.3h(上網(wǎng)、看雜志)。
從什么談起呢?柳比歇夫是時間管理的一個奇人!《奇特的一生》主要將他的時間統(tǒng)計方法及其取得的成就作為書寫的重點。在此我僅以我從書中獲取的信息,還原我所認知到的柳比歇夫在其個人成長中所采納的個人綜合管理系統(tǒng)。
一、 柳比歇夫其人簡介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柳比歇夫(1890年4月5日——1972年8月31日),前蘇聯(lián)的昆蟲學家、哲學家、數(shù)學家。畢業(yè)于圣彼得堡國立大學,一生發(fā)布了70余部學術著作,從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到昆蟲學等。業(yè)余時間研究地蚤的分類,還寫過不少科學回憶錄。各種各樣的論文和專著,他一共寫了五百多印張。五百印張,等于一萬二千五百張打字稿。即使以專業(yè)作家而論,這也是個龐大的數(shù)字。他不顧政治迫害,做了大量工作來反對和批評當時屬于蘇聯(lián)生物遺傳學主流的李森科主義。還應用數(shù)學方法來研究生物分類學。
他在26歲時獨創(chuàng)了一種“時間統(tǒng)計法”,通過記錄每個事件的花銷時間,通過統(tǒng)計和分析,進行月小結和年終總結,以此來來改進工作方法、計劃未來事務,從而提高對時間的利用效率。期間他不斷完善這一統(tǒng)計方法,并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
所有的人,連柳比歇夫親近的人在內,誰都沒有想到他留下的`遺產有多大。他生前發(fā)表了七十來部學術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昆蟲學方面的經典著作;這些著作在國外廣為翻譯出版。各種各樣的論文和專著,他一共寫了五百多印張。五百印張,等于一萬二千五百張打字稿。即使以專業(yè)作家而論,這也是個龐大的數(shù)字。
柳比歇夫的遺產包括幾個部分:有著作,探討地蚤的分類、科學史、農業(yè)、遺傳學、植物保護、哲學、昆蟲學、動物學、進化論、無神論。此外,他還寫過回憶錄,追憶許多科學家,談到他一生的各個階段以及彼爾姆大學……
二、目標管理
柳比歇夫是一個目標感很強的人,他28歲時(1918年),從部隊復員回來,開始從事純學術工作就提出他一生的奮斗目標;創(chuàng)立生物自然分類法。圍繞著這個目標,他建立了合理的計劃體系,包括長期的五年計劃、年度計劃、月度計劃。并且因為學術的需要,他涉獵了哲學、昆蟲學、動物學、進化論、無神論等多個學科。
人因為夢想而偉大,柳比歇夫立志生物自然分類學,終其一生都在圍著這個目標而努力!他的一生是充實的,是幸福的!
三、品德管理
柳比歇夫的一生,淡泊名利、為人耿直甚至稍顯迂腐。他的一生對物質的追求很少,僅僅滿足基本生活和需求就夠了,這和當下中國科學界動輒跑車豪宅的物質訴求,格格不入。
柳比歇夫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他對生活中的一切邪惡非常的敏感、無法容忍,他推崇學以致用,經世致用的以可以以濟世的觀念,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忠于純科學事業(yè),意識到一個科學家對人民和對社會的社會職責。
柳比歇夫利用時間的方法是與對待時間的道德態(tài)度不可分的。命運賦予我們的生活、時間是無價之寶,應當利用它來不僅給自己(絕不是只給自己),而且給別人,給周圍的人們帶來最大的利益。方法、利用時間的方法,都必須與生活的目標和意義、與道德品質協(xié)調一致。
四、時間管理
柳比歇夫最偉大之處或許就在于他的時間統(tǒng)計法。簡而言之,柳比歇夫時間管理法就是要記錄時間、分析時間、消除時間浪費、重新安排自己的時間,是個人時間定量管理的方法。
《奇特的一生》讀后感2
羅胖在深圳做了跨年演講,他一直提倡做“時間的朋友”。的確,既然戰(zhàn)勝不了時間,那不如與之和解,做它的朋友最為明智。
關于時光飛逝,朱自清的《匆匆》寫得生動:“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庇州p盈又沉重。
年少時有大把時間揮霍,不太在意,如今漸漸覺得時間規(guī)劃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如何高效利用時間,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完成所做之事,如何分配時間?不是說要做到苛盡完美,可也不得不承認現(xiàn)在時間真的'浪費不起。所以開始留意到這本書。
《奇特的一生》的作者,是俄羅斯著名作家格拉寧,講述前蘇聯(lián)科學家柳比歇夫,怎樣用自己發(fā)明的時間統(tǒng)計法,高效高產而且開心滿足的過完一生。
作者開篇介紹自己花很多時間研究柳比歇夫的日記和文檔,從而參透了他最大的秘密:如何生活得更好。
柳比歇夫是令人驚嘆的專家和雜家,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我對這類達芬奇式的人物總是很著迷。二十多歲時他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并踐行時間統(tǒng)計法至八十多歲去世。
如同會計記賬一樣,他堅持記錄自己的時間開銷日記,五十多年從不間斷,他的格式是:日期+事件+花費的時間,每天5至7行,并做月度點結和年度總結。干巴巴的統(tǒng)計,沒有細節(jié),沒有個人情感,通過這個方法,他獲得了精確感知時間的能力,不用看表,他感覺得到時針在表盤上的移動。對他來說,時間的急流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他仿佛置身于急流中,感知光陰在冷冰冰地流逝。
有句諺語說,不看表的人是幸福的。問題是,你是不需要看表,還是看不看表都一樣?
如何與時間相處?1916年1月1日他26歲時,開始記錄時間,時逢元旦,人們總是在這一天發(fā)誓許愿:要告別這個,又要計劃做那個。柳比歇夫也是在這一天起的誓。從此他一絲不茍地計算起時間成本,以至于能準確估算出完成一項任務所需的時間,從而合理安排工作計劃。
當我們在問,時間都去哪了的時候,柳比歇夫的時間好像是物質,不會無影無蹤消失,它去哪了,總是有跡可尋。他非常善于利用碎片時間,散步時,昆蟲學家趁機捕捉昆蟲,廢話連篇的會議上,數(shù)學家在演算習題,旅途是看書的好時機,排隊時可以學習外語,與此同時,看戲劇電影、音樂會、旅行全年也近百次。
盡管很多人不認同他高度的自律,時間統(tǒng)計法為他帶來理智和健康的生活卻是有目共睹的,他如此繁忙緊湊,很容易忽視日常飲食起居的不利條件,大度容忍人們所做的蠢事以及工作中的例行公事和雜亂無章。這就是自由,無拘無束的自由。楊絳也說過,大多數(shù)生活中的煩惱,都是因為我們讀書太少,而又想得太多。
有質量守恒定律,為什么沒有時間守恒定律呢?柳比歇夫并沒有如想象中那樣,過著刻板的苦行僧生活,他睡眠不低于10小時,不用開夜車趕路,經常體育鍛練,走遍大好河山,在數(shù)十個領域頗有建樹,光外語就精通4門。
時間管理帶來的改變,是時間的質量而非數(shù)量,時間并不會多出來,但證明了高效工作學習和享受生活是可以并存的。如果在變成一個更符合自己內心期待的人的同時,還能浪費點時間做些無用之事,而且沒有負罪感,那該多么幸運。
書中還附送了一本小冊子,記載了一些讀者的心得,其中幾位詳細舉例了一天的時間記錄,他們在多年實踐并結合自己情況改進后,都受益匪淺,擴充了生活的容量。
一個人放棄了自己,往往是從生活上失去自律性開始的。做為普通人,當然難以復制柳比歇夫的人生,也有千百種理由為自己開脫。幸好,還有柳比歇夫這樣的人存在,象燈塔在暗夜中閃閃發(fā)光。
他完全擁有向我們心靈發(fā)出號召的權利。
《奇特的一生》讀后感3
再次用3個小時連續(xù)讀完《奇特的一生》,在感慨之余,心里竟生出莫名的情愫,這個時候配上木心先生的《從前慢》那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從前可以一整天窩在圖書館,看我喜歡的詩歌、哲學,不問窗外天氣陰晴如何;而如今盡然無法一氣讀完一本書。真的是因為從前的時間過得慢嗎?是哪個從前,是百年前的今天,是千年前的今天,還是曾經懵懂的少年時光?
從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整個宇宙在無限的加速度的擴張,人類在這勇往直前的時間之箭上。相比廣袤無垠永恒存在的宇宙而言,宇宙也有其終點,然而與人類那相對短暫幾乎可忽略的時光,人的一生是何其渺小和卑微;我們終其一生不過只是在這個時間之箭的一端前行而已,何曾窺見時間的一斑。
拋開宇宙的永恒不談,放在人類的百萬余年歷史,即便是放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來看,我們也能感知時間的加速度。公元前三千年,古埃及的祭司們根據(jù)日月星辰的規(guī)律來設定歷法,他們可以用一生的時間來明白一個自然存在的規(guī)律;經過漫長的黑暗的中世紀,大航海時代,蒸汽機革命,人類第一次擁有了神奇的力量,可以去開拓疆土和快速發(fā)展生產;而工業(yè)革命,以及近三十年來的信息革命,似乎給了人類無限的可能。我們未來將擁有走出星際探索宇宙的可能,也有向內求,探索人工智能和永恒的話題。而,科學技術的進步目前并不能解決的一個問題是:時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皬那暗娜丈兊寐/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因為社會生產力落后,人們大可以徜徉在時間的河流上!坝浀迷缦壬倌陼r/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因為年少時我們予取予求,盡情游蕩在田野上,不過在等待晚鐘響起時回家的召喚?萍荚竭M步,社會整體的時間過的越快;而人的一生是個奇怪的過程,年少時渴望長大,希望時間過得快一些而時間不緊不慢,中年時奔波于生計和滿足人性的各種欲望,時間卻像長了翅膀一樣轉瞬即逝,老年時開始慢慢忘記時間,而時間似乎變得不緊不慢了。
為什么從前慢?在科技進步,生產力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看,古代人上京趕考一去一回一是半年光陰,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和體會生活的點滴,恍惚如在夢中慢鏡頭的感覺,一朝一夕均能令人回味。一生也只夠愛一個人,也只有這么長的時間去遇見一個人而已。而現(xiàn)代人一朝一夕之間只可往返京城,何曾感覺這路途的遙遠,還沒有來得及思考和體會這時光就已經過去了,沒有值得回味和咀嚼的地方。如果有一個表,在千年前的計量也是跟現(xiàn)在相差無幾,只是我們已經放了太多的東西在這同樣長度的`時間里。變化的不是時間的長度,而是時間的內容。
為什么時間越過越快?年少時我們的人生在做加法,世界對我們是未知的,而我們是如此的單純可愛;中年時,在紅塵名利場中,渴求太多無關的欲望;直到老去,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是已經具備所謂的”看破紅塵“,返璞歸真了。時間并未曾過得快了,只是我們迷失在欲望的漩渦里。
慢生活,一步一步的負重前行,認真體會清晨早起的每一刻。感受水龍頭下的每一滴水珠,打濕你的頭發(fā),打濕你的身體,慢慢的……慢慢的……盡可能的慢,感受時間在你的身體里流逝。輕輕的坐下來案前,翻開書本,一字一句的閱讀和琢磨字里行間的韻味。時間會在你的慢節(jié)奏生活里變得慢下來,慢慢的你就會體會到生活的真諦,體會到人生的要義。
昨天還想今天要寫一篇實用的文章,在思考的光景突然回到了一個時空的陷阱,正如最近跟朋友的談話,我到底是一個過分壓抑自己感性的偏執(zhí)理性狂人,還是一個浪漫主義的斗士,不過都不重要,只是寫下這段話來緬懷從前慢的歲月。明天,繼續(xù)回歸理性。
【《奇特的一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奇特的女子-張欣08-10
奇特的鋼琴教學設計08-02
中國奇特民俗“跪拜禮”07-20
愛你一生07-30
《一生》讀后感09-12
《一生》讀后感09-28
90后女大學生奇特創(chuàng)業(yè)“牛王國”09-25
看外國人創(chuàng)業(yè)的八大奇特絕招09-26
世界各國奇特的過年風俗盤點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