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課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選修課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作為非管理專業(yè)的學生,我在大一第一學期選修了《管理學原理》,通過對管理學基礎理論的學習,我了解到管理學的概念、管理學的發(fā)展歷程與主要理論,對管理學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有了更深的認識,在此我以個人對管理學的認識,整理出管理學原理課程論文。具體如下:
1、管理學的定義。
管理活動是伴隨人類的誕生而出現(xiàn)的一類社會活動,是人類為追求自我的生存和發(fā)展需要而產(chǎn)生的一種活動,是人類特有的現(xiàn)象,管理活動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應歸結于人類為了戰(zhàn)勝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兇險的內(nèi)外勢力和克服自身的弱點,為了維護自我生存與發(fā)展的而產(chǎn)生的一種特有的群聚現(xiàn)象。
對管理學的定義有很多,如:“管理的主要目的應該是雇主實現(xiàn)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聯(lián)系著每個雇員實現(xiàn)最大限度的富裕”——泰勒;“管理就是實施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和控制”——法約爾;“管理就是設計和保持一種良好環(huán)境,使人在群體中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標”——孔茨。不僅不同的研究者對管理的定義不同,就是同一研究者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定義。比如羅賓斯的《管理學》第11版認為“管理指的是協(xié)調和監(jiān)督他人的工作活動,從而使他們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而在之前的第9版中則認為“管理是同別人一起,或通過別人使活動完成得更加有效的過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義,而且似乎差別很大,難以進行辨識。但萬變不離其宗,不同的定義所反映的客觀事實是一樣的,即在定義中都不同程度地突出了組織、目標、人、活動、協(xié)調這樣一些與人類群聚活動密切相關的詞組,也就是管理工作應包括的基本活動內(nèi)容。
2、管理學發(fā)展與理論。
對歷史的研究很重要,因為這有助于我們發(fā)現(xiàn)當今管理實踐的起源,以及認識到什么是有效的和什么是無效的。從金字塔的建造中,我們可以看到管理實踐的早期實例。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是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的出版,這本著作中提出來勞動分工的好處。另一歷史事件是工業(yè)革命,它使得工廠里制造產(chǎn)品比家庭里生產(chǎn)更加經(jīng)濟。
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他運用科學的原則來研究體力勞動,以及尋找一種最佳方法來從事這些活動。吉爾布雷斯夫婦的最主要貢獻是找出有效率的手部和軀體動作以及設計合適的工具和設備以及使工作績效最優(yōu)化。法約爾提出了14條管理原則,而今天的許多管理概念都源于這些原則。韋伯描述了一種理想的組織類型——官僚行政組織,而今天的許多大型組織仍然具有這種組織的特征。
組織行為學的早期倡導者貢獻了觀點和理念,但他們都認為人是組織中最重要的資產(chǎn),而且受到相應的管理�;羯Q芯匡@著地影響了管理界對人在組織中的作用所持的看法,從而導致了人們在進行管理時強調人的行為因素。行為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今天的組織是如何被管理的。當前許多關于動機、領導、群體行為和開發(fā),以及其他一些行為事項的理論都可以追溯到組織行為學的早期倡導者和從霍桑研究中得出的結論。
定量的方法涉及統(tǒng)計學、優(yōu)化模型、信息模型和計算機模擬運用管理活動。今天的管理者在計劃和控制工作任務時(例如配置資源、改進質量、編制工作進度或確定最優(yōu)庫存水平),尤其是制定決策時,會運用定量方法。全面質量管理——一種致力于持續(xù)改進及對顧客需求和期望做出快速應對的管理哲學,也運用定量方法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系統(tǒng)方法認為,一個組織從環(huán)境中獲取輸入資源,將這些資源轉化或加工為輸出,而這些輸出又被分配到環(huán)境中。這些方法提供了一個框架,幫助管理者理解所有那些相互依賴的組成部分如何共同合作以實現(xiàn)組織目標,以及幫助他們認識到組織的某個部分所采取的決策或行為將會影響到組織的其他部分。通過這種方法,管理者能夠認識到組織并不是自給自足的,而是依賴于它們所處的環(huán)境,以獲取至關重要的輸入和分配他們的輸出。
權變方法認為組織各不相同,面臨著不同的情境,因而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它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管理,因為它強調不存在簡單化的或普遍適用的管理原則可供管理者遵循。相反,管理者必須研究他們的情境,并且確定當處于何種情境時,進行管理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3、管理職能。
20世紀早期,法國工業(yè)家亨利—法約爾首次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從事五種管理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和控制�,F(xiàn)在,這些職能被劃分為四種: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
計劃是指設定目標,確定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戰(zhàn)略,并且制定計劃以整合和協(xié)調各種活動。計劃的四種目的是:提供指導;降低不確定性;盡量減少浪費和冗余;設定在進行控制時使用的目標或標準。
組織是指在特定環(huán)境條件下為了有效地實現(xiàn)共同目標和任務、確定組織成員、任務及各項活動之間的關系,對組織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過程。進行組織的目的有:把需要完成的工作劃分成具體的工作崗位和部門;把任務和職責分配給各個工作崗位;協(xié)調各種各樣的工作任務;把工作崗位組合成部門和業(yè)務單元;確定各個體、群體和部門之間關系;建立正式的職權鏈;分配和調度組織的資源。
領導是領導所做的事情,是帶領并影響某個群體以實現(xiàn)目標的一個過程。領導者的權力來源有五個方面:法定權力;強制權力;獎賞權力;專家權力;參照權力。領導理論主要有:領導特質理論(主要從人格特征區(qū)分領導者和非領導者);領導風格和行為理論;領導權變理論(關注的是領導風格和被領導者的特征、管理情景等特征之間的關系)。
控制是監(jiān)控、比較和糾正績效的過程。作為管理過程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控制提供了返回到計劃的關鍵紐帶�?刂浦灾匾�,是因為:它是管理者了解目標是否實現(xiàn)以及目標為何沒有實現(xiàn)的唯一方法;它能夠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反饋,從而使管理者放心地實施員工授權;它幫助保護組織和資產(chǎn)。
4、管理技能。
羅伯特—孔茨認為,管理者需要三種關鍵的管理技能:技術技能、人際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術技能是指熟練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特定領域的知識和技術。對于基層管理者來說,這些技能往往更為重要,因為他們通常管理的是利用工具和技術來生產(chǎn)產(chǎn)品和提供服務的雇員。
人際技能是指包括自己單獨或在團隊中與其他人和睦相處的能力。由于管理者直接與人打交道,因此這些技能對所有層次的管理者同等重要。擁有良好人際技能的管理者能夠從他們員工那里獲得最大的產(chǎn)出。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用來對抽象、復雜的情況進行思考和概念化的技能。在運用這種技能時,管理者將組織視為一個整體,理解組織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并且設想組織如何適應其廣泛的外部環(huán)境。這種技能對高層管理者最為重要。
一些重要的管理技能有:管理人力資本;激發(fā)員工的認同感;管理變革;對工作進行組織并且使之順利完成;更好地把握工作中社會和心理層面的內(nèi)容;使用目標明確的人際關系網(wǎng)絡;管理決策過程;管理戰(zhàn)略和創(chuàng)新;管理物流和技術。
5、學習管理的必要性。
作為一名專業(yè)是非管理類的理科生,如果不是通過對管理學的學習,我可能永遠無法理解學習管理為什么有助于職業(yè)生涯發(fā)展。
管理是普遍的。在所有類型和規(guī)模的組織,在組織的所有層次和所有工作領域,在任何區(qū)域的組織,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管理是組織的普遍需要,因此,我們想要找到方法來改進組織被管理的方式,主要是因為我們生活中每一天都要和組織打交道。比如,我們常有這樣的經(jīng)歷:超市里的營業(yè)員沒有及時地提供幫助;隨旅行團旅行由于各種拖延而不得盡興;三次打電話訂票,銷售代表對同一航線報出三種不同價格等等,這些都是不良管理所導致的問題。管理良好的組織會發(fā)展出忠誠的顧客基礎,而且獲得成長和繁榮,即便是面臨巨大挑戰(zhàn)的時期。通過學習管理,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不良管理,并且采取措施予以糾正。
工作的現(xiàn)實的要求。我們大多數(shù)人一旦從大學畢業(yè),開始職業(yè)生涯,只有兩種可能:要么是管理者,要么是被管理者。對那些進入管理者行列的人來說,對管理的理解將成為其管理技能的基礎。而對于那些不想進入管理者的人來說,仍然要和管理者共事。在工作中,即便我們不是一個管理者,也有可能承擔某些管理職責。通過學習管理,我們能夠對上司(或同事)的行事方式以及組織如何行使職能有更深入的洞察。
作為一名管理者,可能會存在很多的挑戰(zhàn),管理可能是一種艱辛和費力不討好的工作。管理者常常需要同各種性格的人打交道,以有限的資源和時間完成各項工作。在面臨不確定性和混亂時,激勵員工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管理者常常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其成功通常取決于其他人的工作績效。但作為一名管理者,可以獲得豐厚的和回報,如有機會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和運用想象力;幫助他人發(fā)現(xiàn)工作的意義和成就;獲得組織和社區(qū)的認可和地位;能夠影響組織的產(chǎn)出;獲得豐厚的薪水和獎品。但作為一名管理者,努力、技能和能是不可或缺的,企業(yè)需要的是優(yōu)秀的管理者。必須依靠有熱情的、受到激勵的組織成員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組織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學習管理能夠啟發(fā)管理者的能力,學到有用的東西,這就是其價值所在。
通過對《管理學原理》的短暫學習,我覺得還是學到了不少的東西,自身也有了一定的提升。雖然,該門選修課的學時有限,所學的內(nèi)容也只是皮毛而已,或者說皮毛都言過其實了,但是管理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其意義非凡,其精髓,其博大精深深地吸引了我。雖然,我以后可能不會加入管理者的行列,但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我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依然與組織密切相關,時時會與管理打交道。
人類的許多偉大的工程無不與管理的相關性掛上了鉤,試想,如果沒有良好的管理,恢弘的金字塔怎可能建成假若沒有正確的指導,龐大的曼哈頓工程如何實施又怎可能會在短短的幾年內(nèi)研制出第一顆原子彈倘若沒有管理學原理恰如其分的運用,美國的宇航員怎可能會成功地登上月球有趣的是,本人在撰寫此篇論文的過程中也運用到了與管理學有關的知識,因而得以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這樣一篇4000字的論文。當然,本人所掌握的知識只是冰山一角,在我的眼前仍然是一片知識的海洋。雖然這門課程結束了,但并不代表我對管理學的學習終結,它是一個帶來智慧的過程。不僅現(xiàn)在如此,今后更是如此。
【選修課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選修課心得體會10-26
新編公共選修課心得體會優(yōu)秀例文03-25
英語選修課心得04-24
選修課請假條01-09
選修課的開設與教學設計03-09
選修課論文格式01-19
選修課個人總結報告12-09
數(shù)學選修課結課心得02-01
選修課小論文格式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