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東西》教學心得
我們班的王xx四歲了,長得活潑可愛?捎幸粯影涯棠坛顗牧,原來孩子有點“自私”,什么東西都不愿分享,比如其他小朋友來家里玩,他的玩具一樣也不讓小朋友玩兒。而他去別人家,卻拿著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不撒手。常常讓奶奶下不來臺,感覺臉上無光,沒有教育好孩子。
分享行為是幼兒社會性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會與他人分享是孩子從小就該學習的美德,也是重要的社交能力。
不過,家長不要著急,也不要孩子不愿分享就給他扣上自私的“大帽子”,這樣不利于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因為對于5歲之前的孩子,大部分還無法真正理解“分享”的概念,他們只有先體會“擁有”的滋味,理解“擁有”是怎么回事,才能慢慢學會分享。
1、和孩子互換角色:
如果孩子經(jīng)常對分享玩具說“不”時,家長不妨和孩子互換一下角色,當孩子想要你手中的玩具時,你就說“不”。讓小孩子也感受到被“拒絕”的.滋味,這時候你就可以趁熱打鐵,讓孩子明白“只有學會與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大家才能開心地在一起玩兒”。
2、家長懂得分享,孩子才能模仿:
模仿是孩子的一種學習能力,而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學習分享也一樣,家長在小孩子面前經(jīng)常分享自己與家人、朋友之間的分享故事,對孩子學習分享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3、把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告訴孩子:
現(xiàn)在好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zhuǎn),吃的、用的都以孩子為中心,長此以往,很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小霸王”。
因此,家長要經(jīng)常把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告訴孩子,比如,小孩子想吃哈密瓜,哈密瓜看起來又脆又甜,你可以跟孩子說,媽媽也想吃,咱們一塊兒分著吃吧。時間長了,每次吃東西,孩子就會懂得和你分享,大家一塊兒吃。
4、及時引導和鼓勵孩子的分享行為:
如果孩子出現(xiàn)分享行為,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并且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比如說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分給小朋友玩兒,你可以跟他說:媽媽發(fā)現(xiàn)你把玩具分享給小朋友玩兒,他們都很高興、很開心,你看到小朋友開心,自己是不是更開心呢、
5、不要強制孩子分享:
孩子有時候可能就是不想和小朋友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家長千萬不要強制孩子分享,或者硬是從孩子手里搶出來送給其他小朋友。這會讓孩子產(chǎn)生自己的感受不重要、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的疑問,甚至產(chǎn)生不安全感,從此以后孩子可能更會過度保護自己的物品,讓以后學習分享的行為更難。
總之,讓孩子學會分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讓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樂和美好,學會分享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這是我的東西》教學心得】相關文章:
這是我見過的,最準的測試!01-12
我的實習心得01-22
形容東西多的成語及解釋08-31
農(nóng)村賣東西賺錢的創(chuàng)業(yè)指南09-05
創(chuàng)業(yè)成功需要放棄的13個東西03-16
東西方的情人節(jié)介紹02-04
《我的信念》教學設計03-17
《我的舞臺》教學設計03-05
教學反思心得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