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名人的學習方法
學習名人的學習方法1
1. 科學家培根的“釀蜜法”:我們不應該像螞蟻一樣簡單只收集,也不應該像蜘蛛一樣光會在肚里抽絲,而應該像蜜蜂一樣采百花釀甜蜜。
2. 理學家朱熹的“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
3. 教育家孔子的“學思結合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 小說家巴爾扎克的“反問法”: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是問號。
5.作家列夫 托而斯泰的“思維法”:只有靠積極思維得來的才是真正的知識。
6. 心理學家洛克的“多少法”:學識廣博的訣竅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的東西。
7. 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循序漸進法:要想一下全知道,就意味著什么也不會知道。
8.文學家伏爾泰的“再讀法”:重新再讀一本舊書,就仿佛與老友重逢。
9. 文學家歐陽修的“三上法”:馬上,枕上,廁上。
10.歷史學家陳恒的“讀目法”:讀書先讀目錄,心中有數(shù)。
11.學問家王盛鳴的“竭澤法”:知識如魚,目錄如網(wǎng),要學會用網(wǎng)在書海中打撈。
12.教育家布魯納的“興趣法”: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
13.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合精法”:要善于集合相近的學科的理論精華。
14. 國學家章學誠的“切己法”:不切己者,雖泰山而不顧。
15.科學家巴斯德的“堅持法”:使我達到目的的`奧秘是我的堅持精神
16. 孟軻的“獨立思考法”:盡信書不如無書。
17.短篇小說家馬克土溫的“專注法”:只要能專注,就能取得連自己都會吃驚的成就。
18.史學家顧炎武的“新舊法:每年用三個月復習舊知識,其余時間學新書。
http://www.ardmore-hotel.com/學習名人的學習方法2
孔子談學習方法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在學習方法上他主張“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他要求學生學習時,要學,思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說,光學習而不積極思維,就會迷而不知所向;如果思維不以學習為基礎,就會流于空想,會帶來知識上的危機.
因為學習是人類獨特的活動,是人類知識的繼承活動.這種繼承不能是簡單的兆焯和模仿,要通過獨立思考,學思結合,才能在接受前人知識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發(fā)展.祖沖之的學習方法我國南北朝時的數(shù)學家祖沖之(公元429-500年)的.學習方法是
“搜煉古今”.搜指搜索,博采眾長,廣泛地學習研究;煉是提煉,把各種主張拿來研究,經(jīng)過自己的消化,提煉.它就是
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學習和研究,最后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學說.因為他的幾代祖先都在中國的南方做官,而且一家有幾代人研究歷法,祖父又掌管士木建筑,
也懂得一些科學技術,故祖沖之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家傳的科學知識.由于他思想敏捷,勤奮好學,又有好的學習方法,使他博覽群書,廣采各家精華;同時又不因古法,墨守成規(guī),并主張在實踐中去檢驗真理.遂使他在天文歷法、機械和數(shù)學三個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密率:PI=355/113 約率:PI=22/7 3.1415956)
愛因斯坦的學習方法愛因斯坦(1879-1955年),東年是智力發(fā)展遲緩,上小學、中學時,老師認為他是“笨頭笨腦的孩子”。也許是他12歲時第一次讀到歐氏幾何的書,那嚴密的邏輯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激發(fā)了他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1896年17歲的愛因斯坦進入瑞士聯(lián)邦理工大學學習理論物理,
1902年在伯爾尼專利局工作。這段時期他的思想十分活躍,經(jīng)常和伯爾尼大學哲學系的學生索洛文等五人常在一起閱讀各種書籍,無拘無束地自由討論各種問題,他們閱讀了休漠、馬赫、龐加勒、黎曼、狄更斯等許多人的作品。
有時只念了半頁,甚至只念了一句就爭論起來。他們親切地稱這種聚會為“奧林匹亞科學院”。這種“瘋子式”集會是他的恩維十分活躍。1902年他就發(fā)表了第一篇論文,1905年僅26歲的愛因斯坦竟發(fā)表了五篇極為重要的論文,提出了光量子假說和狹義相對論,
并通過對布朗運動的研究證明了原子的存在。1916年又完成了廣義相對論,取得了宏偉的成就,被科學界譽為“人類歷史上一顆明亮的巨星”。愛因斯坦的學習方法,大致可概括成:依靠自學,獨立思考,窮根究底,大膽想象,強調(diào)理解,重視實驗,弄通數(shù)學,研究哲學等八個方面。朱熹提倡的學習方法我國宋朝著名的教育家朱熹(1130-1200年),
贊賞先泰時期教育家總結的學習方法,提出為學之序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問、思、辨一窮理,篤行以體事,他主張“讀書有三到:問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浪漫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彼J為: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要舉一而反三,問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他的弟子將朱子讀書法歸納為以下六條:循序漸進;熟讀精思;慮心涵詠;切已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收心集中注意)持志。
學習名人的學習方法3
孔子談學習方法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在學習方法上他主張“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他要求學生學習時,要學,思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說,光學習而不積極思維,就會迷而不知所向;如果思維不以學習為基礎,就會流于空想,會帶來知識上的危機.因為學習是人類獨特的活動,是人類知識的繼承活動.這種繼承不能是簡單的兆焯和模仿,要通過獨立思考,學思結合,才能在接受前人知識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發(fā)展.
祖沖之的學習方法
我國南北朝時的數(shù)學家祖沖之(公元429-500年)的學習方法是:“搜煉古今”.搜指搜索,博采眾長,廣泛地學習研究;煉是提煉,把各種主張拿來研究,經(jīng)過自己的消化,提煉.它就是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學習和研究,最后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學說.因為他的幾代祖先都在中國的南方做官,而且一家有幾代人研究歷法,祖父又掌管士木建筑,也懂得一些科學技術,故祖沖之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家傳的科學知識.由于他思想敏捷,勤奮好學,又有好的學習方法,使他博覽群書,廣采各家精華;同時又不因古法,墨守成規(guī),并主張在實踐中去檢驗真理.遂使他在天文歷法、機械和數(shù)學三個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苈剩篜I=355/113 約率:PI=22/7 3.1415956)
愛因斯坦的學習方法
愛因斯坦(1879-1955年),東年是智力發(fā)展遲緩,上小學、中學時,老師認為他是“笨頭笨腦的孩子”。 也許是他12歲時第一次讀到歐氏幾何的書,那嚴密的邏輯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激發(fā)了他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1896年17歲的愛因斯坦進入瑞士聯(lián)邦理工大學學習理論物理,1902年在伯爾尼專利局工作。這段時期他的思想十分活躍,經(jīng)常和伯爾尼大學哲學系的學生索洛文等五人常在一起閱讀各種書籍,無拘無束地自由討論各種問題,他們閱讀了休漠、馬赫、龐加勒、黎曼、狄更斯等許多人的作品。有時只念了半頁,甚至只念了一句就爭論起來。他們親切地稱這種聚會為“奧林匹亞科學院”。這種“瘋子式”集會是他的恩維十分活躍。1902年他就發(fā)表了第一篇論文,1905年僅26歲的.愛因斯坦竟發(fā)表了五篇極為重要的論文,提出了光量子假說和狹義相對論,并通過對布朗運動的研究證明了原子的存在。1916年又完成了廣義相對論,取得了宏偉的成就,被科學界譽為“人類歷史上一顆明亮的巨星”。
愛因斯坦的學習方法,大致可概括成:依靠自學,獨立思考,窮根究底,大膽想象,強調(diào)理解,重視實驗,弄通數(shù)學,研究哲學等八個方面。
朱熹提倡的學習方法
我國宋朝著名的教育家朱熹(1130-1200年),贊賞先泰時期教育家總結的學習方法,提出為學之序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問、思、辨一窮理,篤行以體事,他主張“讀書有三到:問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浪漫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彼J為: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要舉一而反三,問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
他的弟子將朱子讀書法歸納為以下六條:循序漸進;熟讀精思;慮心涵詠;切已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收心集中注意)持志。
【學習名人的學習方法】相關文章:
學習方法的名言警句06-14
關于學習方法的名言警句10-01
備戰(zhàn)中考學習方法02-27
初二學習方法總結08-10
初中學習方法總結11-10
學習方法調(diào)查報告06-15
初三學生學習方法10-19
中學生學習方法總結09-26
備戰(zhàn)中考的104個學習方法05-29
高等數(shù)學學習方法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