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工作一個月工資160元是真是假
大學生工作一個月工資160元是真是假?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轉眼又到了畢業(yè)求職季,長春某大學的應屆畢業(yè)生小雪(化名)在網上應聘了一家娛樂傳媒有限公司的職位,工作一個月后,盼來了第一筆工資,而工資只有160.25元。
當日下午,記者與長春市麥莎娛樂傳媒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紀女士取得了聯系,針對小雪工資一事,紀女士表示因為小雪的績效沒有提交,行政部門無法核算。紀女士表示,小雪在單位并沒有底薪,小雪的`工資完全按照績效,績效工資是1750元,扣除未完成工作和考勤,就剩下160.25元。“紀女士表示我是給她開得少,但主要因為她沒能給公司帶來效益,績效也沒有按時交,平時工作態(tài)度散漫,給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如果按照她說的,上了一個月班,但都干了哪些事,可以一件件說出來,我都可以給她補。”
小雪曾向記者提供了一張績效表格,上面標注了小雪工作當月完成工作的情況,針對這張表格上十余項已完成的工作,紀女士表示小雪完成的這些工作并不符合公司要求。最后,紀女士表示,如果小雪認為所得工資有異議,可以通過勞動部門進行仲裁。
現象
個別校園貸平臺申請人已超75萬
申請者三本院校和高職居多
方明(化名)是某著名工科院校的研三學生,平時比較迷電子產品。去年6月,他在某著名電商平臺、兩家大學生網絡貸款上都開通了個人貸款支付業(yè)務,所有額度加起來有25000元,臨近畢業(yè),方明“血拼”了蘋果手機和一臺筆記本后,他淪為“月光族”。“每月需要還款1370元,學校發(fā)的生活補貼1500元,基本上只夠還分期,都快畢業(yè)了找父母要也不合適,找點兼職做唄。”方明自嘲說,“再買必須要剁手!”
隨機采訪的多位在校生都坦言身邊有使用“網貸”的同學,“像是某個時候不知不覺地流行開來”。北青報記者搜索名校貸貸款平臺的官網頁面,其平臺的申請人數已超過75萬人,并滾動播報著某學校某同學已申請借款,借款額度從1000元至2萬元不等。北青報記者還留意到,滾動出現的院校以地方三本院校和高職居多。
高學歷人群、消費娛樂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費意愿強,這些都成為眾多互聯網金融公司瞄上這塊高校市場“大蛋糕”的理由。大三學生譚偉(化名)也是“校園網貸”的?停c方明“電子產品達人”不同,“我找平臺貸款,主要是為創(chuàng)業(yè)的資金周轉。一般男生都借錢來買數字產品、女生更喜歡買化妝品和旅游。我們創(chuàng)業(yè)花的錢不是萬把幾千的,找銀行借肯定不可能,這些平臺都應急用,我一次性借過1.9萬,還好,我們合伙人不太愁資金,這點錢小意思。”
2015年,中國人民大學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調查了全國252所高校的近5萬大學生,并撰寫了《全國大學生信用認知調研報告》。調查顯示,在彌補資金短缺時,有8.77%的大學生會使用貸款獲取資金,其中網絡貸款幾占一半。經北青報記者梳理,花樣繁多的學生網貸途徑大致有三類:一是單純的P2P貸款平臺,比如名校貸、我來貸等;二是學生分期購物網站,如趣分期等;三是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