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有山
導(dǎo)語:永遠(yuǎn)不要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終點。不羨慕別人,不盲目自大,才能做到山的境界。
人生,需要一種如山的莊重,如山的謙遜。
綿延青山,橫亙于天地之間,上可窮達(dá)天籟,下可深探黃泉——山是如此氣勢雄壯而又厚重!但是,山的偉大正在于它的準(zhǔn)則,深諳山外有山。一方天地之間必有更高的山,我何意去爭奪那虛名呢?守住自己一方水土,不榮、不辱、不驚、不喜,享受自己的林密澗幽。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鋒芒畢露,只會招致無盡煩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以為的強(qiáng)大實力,也許在別人眼中一錢不值。君不聞,老子曾說:“夫唯有不爭,方天下未有能爭之與。”學(xué)學(xué)那山吧!“
懂得山外有山,方可安渡人生困苦。禪宗六祖惠能,生于破落之家,少時逞勇好斗,橫行鄉(xiāng)里,自詡為一世豪杰。后來他深諳佛法,懂得一切人生皆如夢幻電露,瞬失瞬現(xiàn)。于是他潛心佛法,不再逐名爭利,正因如此,他才能在轟轟烈烈的禪宗分裂運動中安然無恙,更因謙遜而與仇家一笑泯滅。可見,謙遜是一種智慧,一種游離化外的智慧。若惠能未收斂心性,豈不是早已橫死,何來后曹溪宗之繁盛?跳出這井吧,天地并非如你想象之狹小。南宋名將虞允文也曾是輕狂少年,但經(jīng)他父親點化后變得恭遜禮重,在困境中也不失色,最終濡須一戰(zhàn)蕩平十萬金寇,名震天下。心靜才能激蕩你的智慧,切勿讓你的心被無用之欲望脹開。想當(dāng)高山的山往往會因根基不穩(wěn)而崩滅。
懂得山外有山,方可成就人生輝煌。古往今來的成功者,未有沾沾自喜于已有的成功而停止不前。他們深知自己的發(fā)現(xiàn)對于無窮的知識來說,只是滄海一粟。只有愚人才會為手中那微不足道的成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愛迪生曾說:“我懂得越多,越為我的`無知感到羞愧。”的確,在自然面前,沒有誰能稱之為淵博。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潛心于自己的工作,哪管它淳名虛利。李時珍窮首皓經(jīng)四十年,方得《本草綱目》大成,面對天下盛譽(yù),他只是笑了笑又回到他的藥廬;王選獨創(chuàng)激光排照技術(shù),在鮮花與掌聲中,他還是投身于自己鐘愛的科研事業(yè);喬丹一代飛人,獨步于籃球場上,但他永遠(yuǎn)都在準(zhǔn)備“被別人超越”;微軟笑傲世界IT行業(yè),但其掌門人并未夜郎自大,而是專心研發(fā),說:“微軟十八個月就會倒閉。”……如此種種,怎能不讓我們大悟:在世界面前,我們永遠(yuǎn)只是一粒微粒。若我們平息下來,層層堆積,也將成為一座高山!
生活學(xué)習(xí)中,尤需要山的品格。不羨慕于別人的成就,做好自己本分就好——反觀那些不切實際的人,全都跌在求學(xué)路上!
人,需要山的品性,厚實而不失靈動,謙遜而不失自律。山,虛環(huán)若谷,兼納天下,永將是一個人的人格追求!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及那無限廣垠的山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