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納西族婚俗全解
“素酷”的涵義本文中的納西族婚俗文化,指近、現(xiàn)代盛行于麗江山區(qū)、農村及相鄰納西族地區(qū)的納西族婚俗禮儀。那么,納西族的婚禮習俗具體有哪些呢?
如何戀愛
希冀女神成全的愛情
滇蜀交界的瀘沽湖邊,有座獅子山。傳說這座山是一位女神的化身,這位女神不僅主宰這個地區(qū)糧食收成的好壞,還影響女子的戀愛、婚姻和生育。因此,居住在這個地區(qū)的納西族人用最隆重的儀式祭祀她。每年的夏歷二十五日,納西族姑娘和小伙子們,都會穿上鮮艷的民族服飾到獅子山祭祀女神。在這座山上,姑娘和小伙子們相互接觸,物色自己的理想對象。據(jù)說,姑娘和小伙子們若在祭祀女神的獅子山上相愛,必會得到女神的成全。因此,在獅子山尋覓愛人,成為了瀘沽湖地區(qū)納西人的一種戀愛傳統(tǒng)。在當?shù)氐募{西人眼里,在獅子山尋覓愛人是一件非常吉利的事情。
男女共浴物阿注
居住在風景秀麗的瀘沽湖畔的云南永寧的納西族有一種特別的習俗,女孩子到了十三歲,就可以在家里特設的“女柱”旁邊舉行穿裙儀式,從此就可以自由選擇配偶了。無論是在天然浴池男女同浴時,或是婦女們在村外集體織麻時,以及姑娘獨在“繡樓”時,都可以自由選取,物色“阿注”,也就是找同居的對象,而不受世俗輿論的譴責。其中最為有趣的就是,他們在溫泉洗浴時,不僅男女同池沐浴,互相嬉戲,而且入夜之后,成年男女還可各自選擇喜愛的對象,雙雙于溫泉附近就地同居。
對歌含蓄結阿注
結交阿注時,活潑的青年男女,往往喜歡通過對歌的方式,以含蓄的語言來試探對方的態(tài)度。如男子唱:“前世姻緣,過河一船”。女子答:“今世相遇,鴛鴦一對”。男唱:“金色的花,銀色的花,一起盛開吧!”,女子對:“金色的鳥兒,銀色的鳥兒,我們一起跑到河邊去喝水吧!”這就表示女子同意交阿注。若男子唱,“你是水,我是橋,橋和水要在一起。”女子答,“你是橋,我是水,水低橋高怎能在一起。”這意味女子拒絕阿注。在結交阿注的過程中,納西族男女都有平等的主動權與拒絕權。
互搶東西試阿注
納西族結交阿注時,如果一方喜歡上另一方,就可以搶對方的一件東西作為試探。如果對方默許,甚至熱情相待,就是表示同意,從此雙方就可以結交阿注了。如果對方態(tài)度嚴肅,甚至要求歸還被搶走的東西,那就表示不同意,搶走東西的一方只好作罷。
齊跳鍋莊交阿注
納西族的風俗習慣中,青年男女聚會喜歡圍著篝火跳鍋莊。屆時,青年男女們圍成一圈在熊熊的火光中邊唱邊舞,盡情歡樂!也就在這時,準備向姑娘求愛的小伙子們會突然插到姑娘身邊,一邊跳舞,一邊用拉著姑娘的手,一松一緊變化力度,讓姑娘被拉的手感受到愛的信息。如果姑娘也喜歡小伙子,愿意同他結為阿注,姑娘的手也會用一松一緊的力度變化來回應小伙子。如果姑娘不愿意,就不會有任何反應,仍舊跳她的鍋莊。小伙子幾次求愛不成,也就只好另外物色對象了。
夜半投石探阿注
投石試探也是結交阿注的一種方式。每當夜幕降臨,納西族的小伙子就會悄悄到自己喜歡的納西族姑娘們家的屋下,撿一塊石子扔到姑娘住的木楞房上,然后耐心地等待和觀察動靜。姑娘聽見石子落在房頂上的聲音,知道有小伙子來拜訪,便會透過窗戶和門隙去觀看,若中意小伙子,便會熱情地打開房門讓小伙子進去。如果姑娘不愿意,就不會開門。小伙子左等右等,若見沒有動靜,就會離開。
男富女美選阿注
納西族男女選擇阿注有各自的標準:男子選擇女阿注時,首先重視貌美、年輕,其次考慮是否勤快,對自己是否有熱情;女子選擇男阿注時,則優(yōu)先考慮對方的經濟是否富裕,其次再考慮人品與才貌。因此,在納西族聰明美貌的女子,男子往訪者甚多。而容貌欠佳,有病或體殘的婦女,只得終生過獨身生活。
互換信物定阿注
納西族男女結交阿注,通常要經過雙方私下或托人交換禮物來確定關系。有時雙方交換隨身的首飾;有時女子給男子贈送自己親手做的鞋墊或腰帶,男子則回贈她一條圍巾或首飾。還有一部分男女互換禮物的方式很莊重,男子通常請一位自己信賴的人,帶上新衣服、裙子、茶葉等禮物到女方家互換禮物。送禮的人到了女方家后,向女方的母親說明自己的來意。母親征求女兒的意見后做出收不收禮的決定。男女一旦交換了禮物,就成了阿注情侶。晚上,男子就可以到女方家走婚了。
婚姻形式
男不娶女不嫁的阿注婚
瀘沽湖的納西族(摩梭)主要實行阿注(意為朋友)婚姻,他們婚姻的主要特點就是男不娶妻,女不嫁夫:成年男子在夜間到相好的女子家以過偶居生活,次口黎明即返回自己的母親家里。凡過這種偶居生活的男女,彼此不稱夫妻,而以“阿注”相稱。男女阿注之間不組織共同的家庭,婚姻關系很不穩(wěn)定,時間長的數(shù)年、 短的只有一、二夜。多數(shù)男女終生有阿注六、七人至十余人,個別多至百人以上。一般說來,中年以后,阿注關系便漸趨穩(wěn)定。納西族女子十五、六歲、男子到十七八歲時,則開始結交阿注。他們主要是通過勞動生活,節(jié)日或廟會等社交活動,來建立阿注關系的。但締結阿注關系,必須遵守納西族風俗習慣中的傳統(tǒng)的通婚習慣,凡屬不同母系血統(tǒng)的成年男女,均可自由建立阿注關系,凡屬于同一母系血統(tǒng)的后裔,只要相隔三至五代之后,就被認為血緣關系已經疏遠,也可通婚。總之,建立阿注關系除遵守母系血緣近來不婚的原則外,一般不受年齡、輩分、等級和民族的限制。此外阿注婚姻解除阿注關系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只要女子閉門不納,男子不再登門訪宿,或者托人捎個口信給對方,阿注關系就結束了。也正因阿注婚姻的特點是易合易離,所以,他們對解除婚姻關系多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不少人在阿注關系解除后,仍保持正常的往來,見面時互相問候,以禮相侍。因此,解除阿注關系的男女,也很容易離而復合,這種合后分,分而合的現(xiàn)象,在納西族地區(qū)比較普遍。
相對穩(wěn)定的阿注同居婚
滬沾湖的納西族的第二種婚姻形式就是“阿注同居婚”。凡過阿注婚姻生活的男女,一旦雙方有共同生活的愿望時,便可組成同居家庭,不必邀媒撮合,不舉行結婚儀式和宴請賓客,也不受等級的限制。同居形式則有女子到男子家同居的,有男子到女家同居的,也有雙方都脫離原來的家,單獨居住的。同居阿注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較平等,關系也較融洽,雙方都比較注意維持已經建立起來的同居關系。同居的男女很少或者不再結交阿注。相對來說,阿注同居比阿注異居的婚姻穩(wěn)定得多,但到女阿注家同居的男子,大多保留原來的家名,其子女從屬于女方,血統(tǒng)按母系計算。同居的男阿注一般不能做女方的家長,死后不能葬入女方家的公墓,而得由其甥領回,葬到母親家族的公墓上。但現(xiàn)在這個規(guī)矩逐漸改變了,少數(shù)男子的骨灰,已由子女葬入女阿注家族的公共墓地上。女居男方的阿注同居,與男居女方的阿注同居則大不相同。根據(jù)納西族的風俗習慣,女入男家所生子女屬于男方,為父系血統(tǒng)的成員。
重禮聘娶的正式婚
瀘沽湖納西族的第三種婚姻形式就是正式婚。正式結婚須請媒人說合,重禮聘娶,長輩主婚,舉行正式婚禮,盛宴親朋。這種婚姻受社會習慣的保護,解除關系必須得到雙方家庭的同意和社會認可。正式結婚的配偶,夫稱為“哈楚巴”、女稱為“刷楚米”。
那些只有獨女、或雖有幾個姑娘但缺乏勞力的家庭,則多采取招贅辦法為女兒完婚。招贅婚一般是女子相中某男子后,長輩出面托人到男家探詢,男子長輩如果同意,即轉告兒子,如兒子不同意,親事作罷;如男方同意,女方便正式邀媒提親。媒人帶一壇酒、一筒茶、一盒粑粑、一只豬腿到男家作見面禮。男家長輩將禮物放在鍋莊上祭完祖先后,親事就算定妥,往后擇個吉日則可以舉行婚禮。結婚時,女家送些酒、肉、米粑粑給男家宴待賓客,男家則為出贅兒子做一、二套新衣服則可。成親的當天早晨,女家的幾個人到男家迎接新郎,新郎的兄弟姐妹及伙伴前往陪送;到達女家后,由巫師達巴給新郎、新娘額上抹酥油,祝新婚夫婦長命百歲,白頭偕老;新人拜祭天地、祖宗及長輩,并接受長輩們的祝福。晚上,女方簡單宴請親戚好友,婚禮則可告結束。入贅男子一般不能與妻處于平等地位,還要改原來的家庭名為妻方的家名。因而只有窮漢或孤兒才會入贅,富裕人家的兒子很少入贅。也有少數(shù)能干的贅婿,取代妻子成為家長,擔負起處理家務的重任。
正式結婚的婦女,在社會和家里的地位普遍比過阿注同居婚的女子低一些。依據(jù)當?shù)丶{西族的風俗習慣,男子提出離婚,無權索回結婚時送的彩禮,若女子要求離異,則必須退賠全部彩禮。因此,不少婦女是很難實現(xiàn)離婚愿望的。但是,只要婦女能退還男方的聘禮,即可隨時離開男家。貧家女子無錢退聘金,常常采取逃婚的方法,以達到恢復阿注婚的目的。但當?shù)氐募{西族人對于女子逃婚并無責難,甚至還會給與某種形式的同情。
婚禮習俗
掛麒麟擋白虎
結婚前一天,新郎家要布置堂屋,扎搭彩棚,寫貼婚聯(lián)等,同時還要殺豬宰羊,掛一個上插三枝柳箭,并寫著“麟麟在此”四字的紅紙或紙綢裹扎的篩子,以擋白虎。新床則由媒人和新郎之母安置,并請一個祖父母、父母都健在的小男孩當晚陪新郎睡在新床上壓床。
備轎騎馬迎新娘
婚禮當天,新郎在媒人、親友等的陪同下,備一空轎或馬匹并帶上兩桌酒席及其他部份禮品前去女方家接親。到達女方有門口時,接親的隊伍要高奏喜樂,連奏三次后,女方家才會敞開大門迎接接親隊伍。一般到午時前后,男方家接親的女伴則把新娘抱入轎中。這時,新娘要使勁掙扎,表現(xiàn)出一副不愿去的樣子。再由大家安慰勸說,才告別父母和親友,由舅舅、叔叔、妹妹等陪同乘轎或騎馬上路。
納西對唱進新門
新娘到男方家時,男方家的門一般是關閉的。這時,送親的隊伍就要在門口譏唱納西調子,讓男方家開,男方家就會唱:“金駝子來不來?銀駝子來不來?”女方家的人則在門外對唱:“金駝子來了,銀駝子來了,快快開門。”一番對唱后,大門打開。新娘新郎則要雙雙從紅紙糊的馬鞍上跨過去,才能進大門。
冷水淋頭求吉利
居住在云南麗江的納西族,婚禮行禮時還有一種冷水淋頭的儀式。當新娘著艷裝,蒙紅頭帕,在送親隊伍的陪伴下來到男方家門口時,伴娘中的一位便要搶先跑到男家,舀一瓢冷水潑在新娘子的頭上。一邊淋一邊用手揉搓新娘的頭發(fā),大喊:“大吉大利”。連喊數(shù)聲,儀式才可結束。冷水淋頭儀式之后,新郎新娘便雙雙在祖堂前跪下,由東巴(巫師)取兩塊酥油,大概有碗口那么大,切成兩片,分別貼在兩位新人的前額上。貼好后,東巴領唱“媒歌”,主人提壺,逐個向客人敬酒、打鑼、上茶。但是,新人們則要長跪在地,任憑額上酥油熔化成油花,弄得酥油滿面,油汗齊流才行。待長長的“媒歌”唱完,東巴才會“開恩”讓新人站起來,揩油洗臉。
孩子們搶鑰匙贖喜糖
在納西族的拜堂儀式上,新娘要手握鹽巴,新郎則需持茶水罐,先拜天地,祖先和公婆,再拜見家族中的長輩,接著夫妻互拜。拜堂完畢,新娘則要象征性地看一下陪嫁的紅柜,鎖上后把鑰匙隨便朝紅柜一丟,孩子們則會去爭搶,誰搶到鑰匙,誰就可以向新娘贖要喜糖。
夜半新人新房共進晚餐
傍晚時分,伴娘們則在新房里擺上由女方家?guī)淼木葡履镄吕稍趲讉孩子的陪同下共進晚餐,其余賓客則由男方家盛情宴請。晚上,參加婚禮的納西族青年男女可以去鬧房,也可以歡聚在一起跳納西舞,納西東巴們則一刻不停地唱(結婚調)。氣氛非常的熱鬧。這一天,女方家也同時要宴請親友,請東巴唱(嫁女調)。
婆婆喂媳婦吃蓮子粥
婚禮第二天,婆婆要親自給媳婦端碗蓮子粥和面條并喂媳婦吃,以示對媳婦的關心。這一天,還要舉行認親儀式,即把男主家族中的人全部請來,按長幼順序,讓新娘一一拜見。長輩們也同時向新娘致以祝福,并送新娘見面禮物。
結婚第三天新娘回門
婚禮第三天,新郎要帶禮物送新娘回門。到女方家后,新郎則要一一拜見女方家的父母、舅舅、叔叔、伯伯等長輩,并同他們共同進餐。但按照納西族的風俗習慣,這一天,不管路途多遠,新婚夫婦都要當天返回,不能留宿新娘家。
小姑陪新娘上街買魚
婚禮第四天,新娘由小姑等陪同,上街買魚、蔥和松明等東西,分別表:未了魚水之情、照亮前程、孩子聰明等含義;槎Y結束后,還要舉行送喜神的儀式。
【納西族婚俗全解】相關文章:
2023年新加坡入境流程全解01-30
回族婚姻婚俗08-10
傳統(tǒng)婚俗聘禮11-05
傳統(tǒng)傣族婚俗02-06
壯族傳統(tǒng)婚俗12-22
納西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納西族火把節(jié)習俗07-27
景頗族婚俗06-13
納西族姓氏文化08-11
解讀獨龍族婚俗06-19
傳統(tǒng)蒙古族婚俗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