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西族服飾文化特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納西族服飾文化
古雅純樸的納西族服飾是其傳統(tǒng)文化的一朵奇葩。青年女性的服飾色彩多偏重于明快、艷麗的色調(diào),中老年女性的服飾色彩則多采用青、黑等色的面料,顯得莊重素雅。以“披星戴月”為典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納西族服飾文化相關(guān)內(nèi)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納西族服飾文化
“披星戴月”的納西族婦女以勤勞能干,賢德善良而著稱。她們的傳統(tǒng)服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
各地的服飾也有著差異:麗江縣大研一帶納西婦女上穿大襟寬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著長褲,腰系用黑、白、藍等色棉布縫制的圍腰,上打百褶,下鑲天藍色寬邊;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縫有兩根白色長帶,披時從肩搭過,在胸前交錯又系在腰后。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裝飾作用,又可暖身護體,以防風(fēng)雨及勞作時對肩背的損傷。羊皮披肩是麗江納西婦女服飾的重要標(biāo)志。它一般用整塊純黑色羊皮制成,剪裁為上方下圓,上部縫著6厘米寬的黑邊,下面再釘上一字橫排的七個彩繡的圓形布盤,圓心各垂兩根白色的羊皮飄帶,代表北斗七星,俗稱“披星戴月”,象征納西族婦女早出晚歸,披星戴月,以示勤勞之意。另有一種看法認為,上方下圓的羊皮是摹仿青蛙的形狀剪裁,而綴在背面的圓盤納西人稱為“巴妙”,意為“青蛙的眼睛”,這是崇拜蛙的麗江土著農(nóng)耕居民與崇拜羊的南遷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納西族后的產(chǎn)物。
關(guān)于納西族的羊皮披肩,在民間和學(xué)術(shù)界有著多種推測和解釋,關(guān)于它的神話傳說也很多。相傳在很久以前,納西族居住在湖畔的大山上,過著寧靜的生活。不料有一年出現(xiàn)了一個兇狠的旱魔,他放出八個太陽與原有的太陽一起,輪番烤灼大地,人間沒有黑夜,大地處處焦黃。有個叫英姑的納西族姑娘,立志要到東海請龍王。她用鳥的羽毛編織成了一件五光十色的“頂陽衫”,披在背上向東方奔去。英姑到了東海邊,恰巧遇上龍三太子,兩人相愛。龍王派龍三太子陪她回家鄉(xiāng)解除旱情。可惡的旱魔施記將龍三太子陷入深潭,讓大象和獅子把守潭口,可憐的英姑與旱魔一連搏斗了九天,終因氣衰力竭,倒在了地上,從此,這地方就叫“英姑墩”。龍三太子拼死沖出深潭,呼叫著撲向英姑倒下的地方,變成縱橫麗江壩子的泉水。白沙三多神見狀造了一條雪龍,一連吞下了七個太陽,并把變冷后的太陽又吐到地上,只留下一個太陽將之變成了月亮。三多神把七個冷太陽捏成了七個閃光的星星,鑲在英姑的頂陽衫,以資表彰。為了紀(jì)念英姑,納西族姑娘依照英姑的頂陽衫做成了精美的羊皮披肩,象征勤勞勇敢,世代相傳,沿襲至今,因而羊皮披肩含有“披星戴月”之意,寓意納西族勤勞辛苦。
納西族居住在我國云南省的西北部和四川省的西南部,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和川滇交界的瀘沽湖地區(qū)是納西族的兩個主要聚居地,其余散居于中甸、維西、永勝、鹽邊、鹽源、木里和西藏芒康等縣。這里是屬橫斷山脈地區(qū),背靠青藏高原,面向云貴高原,境內(nèi)山川壯麗,河流縱橫,景色秀美,民風(fēng)古樸,文化底蘊深厚,被視為是美麗、神秘而又富足的“香格里拉”。今天,納西族聚居的麗江古城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受到海內(nèi)外的關(guān)注。
維西一帶,男子的褲子不過膝蓋,女裙以蓋膝為度。他們不論男女,大都不穿鞋襪,婦女則束花布腰帶,外披一塊羊皮或毛氈。清代以前,納西族民間衣服的顏色以黑白為主,青壯年多著白色,而老年人穿黑色,因黑色表示尊貴。土司們則有朝廷賜給的華貴官服和官帽,在見官、迎賓、拜客時穿用,平時很少穿戴,在家時他們多穿黑錦緞做的長袍馬褂,戴瓜瓣式小帽。土司妻女穿的裙子,長及足背,以示高貴。
雍正初年以來,受“改土歸流”的政策的影響,清代歷任官吏曾多次明令納西族移風(fēng)易俗,因而納西族的服飾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麗江一帶男子服飾與臨近漢族已基本相同,穿長袍馬褂或?qū)蠖躺,下著長褲。婦女服裝,除個別地方仍保持穿裙的習(xí)俗外,已改穿長褲,但整個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納西族未婚姑娘愛梳長辮于腰后,或戴頭帕、帽子。婦女們還喜歡佩戴耳環(huán)、戒指、銀或玉質(zhì)手鐲及金、銀項鏈等飾物。
麗江納西族的大襟女襖多為布袍,基本結(jié)構(gòu)是大袖、無領(lǐng)、夾層,前短后長。穿時將袖口卷齊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圍腰,背披“羊披”。由于麗江地區(qū)的海拔、氣溫、水草山林等條件宜于發(fā)展畜牧業(yè),牛羊皮毛也就成為納西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老的東巴經(jīng)《迎東格神》中有這樣的描寫:“天地動,生兩兄妹,結(jié)緣成一家,牧養(yǎng)白綿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氈,用羊毛作帽子腰帶……”直到現(xiàn)在,納西婦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飾的一個主要標(biāo)記。羊皮披納西語稱“優(yōu)軛”,用毛色烏黑純凈的綿羊皮經(jīng)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后,再按體裁制?p上黑絨或黑氆氌的“優(yōu)軛筒”(羊皮頸),飾以七塊圓形五彩絲絨繡的“優(yōu)軛繆”(羊皮眼睛),再訂上七組細白羊皮條做成的“優(yōu)軛崩”(羊皮須),一對“優(yōu)軛貨”(羊皮背帶)用白布做成。上繡藍色蝴蝶紋飾,一端訂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帶在胸前交叉,然后繞回背后從下端把羊皮系緊,尾端自然垂下,類同有“尾”,與東巴文的“羊皮”十分相似。寧蒗納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帶,用很多的寬布條制成,層層纏于腰間,寬的可達二十多公分。腰帶下面系著的,是寬大的百褶長裙。
以麗江縣城大研古城為代表的納西族民族服飾,未婚女子一般梳長發(fā)或扎長辨批垂肩后,已婚婦女則在頭頂梳發(fā)髻,喜歡帶藍色帽子。衣著方面,上身著寬腰大袖的袍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脛,前短后長,穿時將袖口卷起到肘部,外加坎肩,下穿長褲,系用黑、白、藍等色棉布縫制的百褶圍腰,從腰至膝,形如扇子,足穿穿船形繡花鞋。在領(lǐng)、袖、襟等處繡有花邊,樸素大方。由于納西族受漢族的影響較深,男子服飾與漢族的基本相同,穿長袍馬褂或?qū)蠖躺,下著長褲。婦女服裝,除個別地方仍保持穿裙的習(xí)俗外,已改穿長褲,但整個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納西族婦女服飾中最具特點的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排釘著七個直徑為二寸左右的繡花圓布圈,每圈中有一對垂穗。這一裝束的來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較為通常的說法是代表七顆星星,寓意為“披星戴月”,據(jù)說圓布圈上用絲線所繡的是精美的星圖,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傳說上古一位叫英古的勤勞能干、聰明美麗的納西姑娘與旱魔王搏斗,奮戰(zhàn)九日,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為,把雪精龍制服旱魔吞下的七個冷太陽捏成七個圓星星,鑲在英古的頂陽衫上,以后納西姑娘模仿英古,將七星圖案釘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勞勇敢。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納西族自古將青蛙視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難,因此那些圓形圖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種青蛙圖騰崇拜的歷史遺痕。
寧蒗地區(qū)的摩梭人的服飾則另有特點。摩梭女子喜歡用牦牛尾或線制成粗大的假發(fā)辯,戴交纏式布包頭,上身著短衫,下著十分寬大的長裙。腰間用很長的寬布條層層纏繞。
納西婦女喜歡佩帶手鐲、耳環(huán)等飾物。
納西族女子服飾有兩種類型。
麗江一帶
第一種在麗江一帶,穿的人數(shù)較多,分布較廣。麗江納西族女子留發(fā)編辮,頂頭帕或戴帽子。一般內(nèi)穿立領(lǐng)右衽上衣。衣為布紐扣、長袖、寬腰,前幅短,后幅長,用藍色、白色等布料制作。外罩一件用淺湖藍色、藍色、紫紅色、大紅色、黑色等顏色的棉布或毛質(zhì)布料、燈心絨縫制成的有衽圓領(lǐng)的坎肩,系圍腰或搭裙。下著黑色或藍色、灰色長褲,腳穿繡花鞋、布鞋或膠鞋,背披七星羊皮背飾。這種羊皮背飾是納西族女子服飾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做工精美,造型別致。其上七個日月星辰圖案,用彩線繡制,呈兩排綴飾在羊皮背飾的表面。
中甸白地
第二種見于中甸白地。那里的納西族婦女留長發(fā),束于腦后或編成長辮,上飾有花紋的圓形銀牌。身穿開長杈的搭襟白色麻布長衣,襟邊為黑色并加彩繡,腰系黑底起彩色線格花并垂毛線須穗的腰帶。下穿長褲的有彩色條紋的長百褶裙,穿氈鞋或靴,背披白毛山羊皮。其服飾色調(diào)素雅,古樸大方。各地納西族女子普遍戴耳環(huán)、戒指和手鐲,有些胸前掛銀須穗。服與飾搭配得體,自然諧和,很有風(fēng)韻。
納西族婦女的羊皮背飾是其服飾中最具特色之處,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這種背飾用羊皮制成,披于背部,故俗稱為“羊皮披肩”。羊皮披肩多精選黑色、白色的綿羊或山羊皮,經(jīng)過反復(fù)揉制后,剪裁而成。不同地區(qū)的羊皮披肩形制不同,中甸、維西等地的納西族婦女羊皮披肩幾乎沒有什么裝飾。麗江一帶的納西族婦女的羊皮披肩以毛色純黑為最佳,上部橫鑲一段黑氆氌(毛織品)或黑呢子,內(nèi)襯天藍色棉布,其下用七對皮條穗訂綴有并列的七個圓形彩線繡花布盤,傳統(tǒng)羊皮披肩的肩部還綴有兩個圓形彩線繡花布盤。披戴時用前面的兩條繡花布長帶在胸前相系,帶端繡有海螺、水波浪、盆花、燈籠、蜜蜂、蝴蝶等圖案,還有攜手跳舞的人群像,據(jù)說是象征納西族人民如蜂似蝶的奔忙,以辛勤的勞動換取甜蜜生活的熾熱感情。
納西族羊皮披肩,以婦女披戴為主,過去男子也曾披用。這種披肩首先源于納西族先民的游牧生活,它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遠古的時候,羊皮披肩是納西族先民的主要御寒工具,那時,納西族是山地游牧部落,以放牧為主,他們剝下羊皮披掛在肩上以御風(fēng)寒。由于勞動需要背負重物,羊皮披肩又多了一個負重墊背的功能。隨著社會文化的進一步發(fā)展,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羊皮披肩開始向適用美觀的方向發(fā)展,而且裝飾的功能日益突出,成了今天納西族婦女特有的一種裝束。
男性服飾
納西族男子的傳統(tǒng)穿戴也大致分兩種:一種見于麗江一帶,一種見于中甸三壩一帶。麗江納西族男子蓄短發(fā),戴氈帽或纏包頭。氈帽中有一種一半卷邊、名為喜鵲窩帽的,十分瀟灑和別具一格。上身內(nèi)穿麻布和棉布衣,外披羊毛氈或穿羊皮坎肩。下穿黑色或藍色長褲,腰束帶,穿布鞋、皮鞋。中甸三壩一帶的納西族男子穿麻布衣褲,衣為右衽或?qū)、長袖外套,衣長到腹部,纏紅布包頭。各地的納西族男子服飾都比較簡潔,色調(diào)明快,顯得純樸自然。
【納西族服飾文化】相關(guān)文章:
納西族服飾文化特點08-04
壯族的服飾文化08-09
回族特色服飾文化09-06
納西族姓氏文化08-11
納西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納西族火把節(jié)習(xí)俗07-27
解讀廣西瑤族服飾文化11-01
景頗族服飾文化08-31
納西族婚俗全解07-27
納西族東巴教祭祀儀式09-20
納西族的風(fēng)俗習(xí)慣解讀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