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金融面試四大自我介紹
我想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你知道畢業(yè)后準備做什么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去投資銀行,去四大,或者去咨詢公司——我只會笑一笑。如果你的答案是,說真的,其實我也不知道,我挺迷茫的——我會使勁點點頭,握一下你的手,用差點就哭出來的聲音說,其實你知道么?姐也是這么過來滴!
我上中學的時候,我一直非常羨慕隔壁桌的小新。他別的科目學的都不好,可是唯獨數學特別強,關鍵是他真的特別喜歡數學。他是當之無愧的數學課代表,一上數學課就精神抖擻,一上其他課程就萎靡不振。不過他也不在乎。人家上清華是數學競賽一等獎保送的,一切那么理所當然,仿佛得來全不費工夫。
而我自己卻一直很糾結,如同此時此刻的你。
我一直無怨無悔的頂著“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帽子,各種課外活動從跳舞表演到演講比賽,從學生會到運動會一樣都少不了。這樣平凡但起碼well-rounded的背景讓我感到幸運,因為如果沒有當時的各種經歷,我也不會踏入常春藤大學的校門。然而這樣的局面也曾一度讓我非常迷茫。我以為自己無所不能,我以為只要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好。然而后來要找工作了!在走過場一樣的跑了一場又一場宣講會之后,我卻猛然發(fā)現,原來自己以后到底想做什么,可以做什么,自己根本不知道。
有的人是選擇太少。更多的人其實是選擇太多。就好像大城市里的單身男女一樣。一個各方面都非常優(yōu)秀的男孩子(當然這樣的男生也有很多選擇),你為什么不選擇他?答案往往只有一個:你不知道他對你是否真心,是不是真的對你好。把這個概念引申到職場里-—很多時候面試失敗,并不是因為你不夠優(yōu)秀。
而僅僅是因為,你沒有辦法真正說服面試官,你對這個職位是認真的。
這難道不是最重要的么?
葉子姐認為,無論你背景如何,面試中最關鍵的其實是一組連續(xù)性問題 “Why [this firm]? Why [this industry]? Why [this role]?”
為什么?因為這個問題涵蓋考察了太多內容。更重要的是:這個問題答好了,其他的所有問題以及他們的答案才有意義。面試講故事,你準備好了么?
1你的故事你自己信不信啊?
毫不夸張的說,講故事絕對是Skill。很多時候,一個故事的好壞或者是否有效不是由這個故事的真假決定的,而是由這個故事是否有趣(或者起碼有意義)以及這個故事的陳述過程是否可以讓他人信服而決定的。
在所有的故事里,最簡單也是最難的故事就是tell me about yourself。簡單是因為哦,這個問題誰不會啊?難則因為你必須要在極短的時間內解釋清楚,為什么今天是你坐在面試官的面前,而你又為什么想進這個行業(yè)這個職位。比如你去面試一家大公司的銷售,可是你全部的背景都是數據分析處理;再比如你去面試一家跨國金融公司,可是你之前的專業(yè)是化學?此仆耆珱]有聯系,可是你已經坐在的面試官面前,那么起碼他們認為你夠聰明, you deserve an opportunity to explain why you are a good candidate for this role.
對于Tell me about yourself的回答,應該是你最好的機會很自然的表現,為什么你的背景和經歷對這個role不但可以make sense, 而且是一種advantage。這里提醒大家,如果你的objective是get the job, 你必須要明白what is it that the interviewer WANT to hear and NEED to hear. 如果你去申請四大的某個職位,而你真正想做的是start up, 如何在面試過程中把握好這個度就是大學問啦!
想不明白的時候不妨換位思考下——你真的想做這個,會做這個么?哎喲,你的故事你自己信不信啊?
2小心那些你自己給面試官挖的坑!
就面試來講,面試官其實會給你很多講故事的機會。不過很多時候葉子姐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弄巧成拙,千萬不要隨便給面試官“挖坑”,把機會變成陷阱!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在上一個實習中為老板收集整理數據——這個本身干巴巴的陳述,你煞費苦心的講成故事就大概會變成這個樣子:
我的上一個實習特別有意思的一個project是當時我們正在研究新能源對金融行業(yè)的影響。我的處理辦法分為Quantitative 和Qualitative 兩方面。Quantitative這邊,我首先identify了對新能源有直接投資或者間接exposure的5家核心金融機構。 我用了3天的時間從20多份research reports中找到了跟這5家金融機構有關的100多例有效數據,然后我把這些數據分析處理,建立模型進行forecast, 初步得出的結論是平均來講,這些金融機構接下來3-5年有XX%的增長會直接或者間接的來自他們對新能源領域的投資。至于Qualitative方面,我也研讀了過去一年監(jiān)管機構對該新能源產業(yè)的一些導向性政策,以及專家對這些政策的解讀,比如XXX。也正因為如此,我對我建立模型推算出來的增長曲線還是有一定信心的。
到這里大家覺得這個故事怎么樣呢?還不錯吧,如果英語再說的漂亮點,就更完美了呢!
不過我來給你敲一下警鐘,請千萬注意面試官可能會問道的FOLLOW UP QUESTIONS! 比如上面這個例子。人家可能隨便問你兩句,哦?哪5家金融機構呢?你都看了哪些具體的research reports呢,你是如何建立這個模型的呢? Input and output 都是什么呢?這個XX%的增長數據后來被你的老板采用了么?等等,如果你答不上來,對方的第一反映就是:他其實也許根本沒做過這些東西!
一旦對方開始質疑你,你的這場面試差不多直接就掛了。恩,我沒開玩笑。
3我怕來不及,我要去找你!
很多年前,在某個論壇上,有同學問我,在美國上學和國內上學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當時的回答我現在依然記得非常清楚:我說在美國的小朋友們可能會多那么一點包容感和平常心。這句話怎么理解?
包容感來源于你終于看到很多跟你完全不一樣的人,有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旅程,選完全不一樣的專業(yè),或者選一樣的專業(yè)卻上了很多不一樣的課程參與很多不一樣的課外活動,他們還說不定是gay, 或者每天涂著特別夸張的口紅,或者父母離異有step brother or sister,而他們和你一樣優(yōu)秀或者比你更優(yōu)秀,或者沒有你優(yōu)秀卻比你開心。
而平常心來源于,你終于看到了怎么多不同的選擇與軌跡,每個人有各自的pace。最重要的是,他們并不以其他人的pace或者選擇來衡量自己的人生。他們努力。他們也enjoy。 最主要的是,他們不是那么心急。
我理解對于我們大多數國際學生來說,時間真的很有限。如果葉子姐建議你一切慢下來不要著急,那是我不負責任?墒俏翼斨粍e人說“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風險來說出這樣的話,只是想要告訴你這樣一個真理:你自己可以著急?墒牵悴灰寗e人看出來你著急!
曾有這樣一位同學火燒眉毛了一樣的找到我,說他為了進夢寐以求的投資銀行,已經用cold email/cold call的形式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約了100多人喝咖啡。在佩服與感嘆的同時,我卻隱約有一點擔心。后來我看了他的簡歷,隨便挑了一段經歷讓他講一講——他的回答不出所料讓我大跌眼鏡。就算有100多次機會,你沖鋒陷陣一樣的跑了過去,結果發(fā)現忘記帶槍了,或者刀槍根本沒有磨,還不是一下子被對方打敗(問住)么?
機會有。機會可以爭取。機會是可以越爭取卻多的。可是你每浪費一個機會,失去的很可能是從這個機會本來可以發(fā)展出去的十幾二十幾個的機會。我希望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能用平常心和耐心對待你第101次的機會。
4你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我可以告訴你
很多小伙伴們不明白mock interview的重要性。這也難怪。因為你去面試的時候,不論做什么一般看到的是面試官的點頭和微笑,無論說什么一般聽到的總是“okay, great, very good”這樣的評價,讓你一時間以為自己must have done a perfect job. 只是他們從此之后再也不會聯系你,而你完全無法理解其中的緣由。
原因總歸是多種多樣的,真正的原因你本來就是很難知道的。就好像男女朋友對方要跟你分手,第一有幾個能真正解釋清楚分手原因,難道大多數不是一句It’s complicated么?第二就算給了你一個冠冕堂皇的原因,誰又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原因?第三就是,就算告訴你真的原因,又哪那么容易挽回?!
分了就是分了。拒了就是拒了。Move on.
只是唯一不同的是,沒有男朋友女朋友我們照樣可以有精彩的人生,而沒有工作offer你要發(fā)愁的也許就不只是面子問題而是吃飯問題,我們誰也不能一輩子花父母的錢(富二代官二代不在此討論范圍)
所以如果有一個人或者有那么一群人,可以直言不諱的告訴你,你這么說話哪里好,哪里可能不好,為什么不好,可以怎么改,特別是怎樣讓美國面試官真的看到你的閃光點,難道不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