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被稱為白衣天使。護士一詞來自鐘茂芳1914年在第一次中華護士會議中提出將英文nurse譯為“護士”,大會通過,沿用至今。工作時必須穿護士服,不能化妝,涂口紅,染指甲,染發(fā),還要剪短發(fā),以保證醫(yī)院的衛(wèi)生。
護士的自我介紹:
護理工作充滿挑戰(zhàn)與壓力,長久處在壓力下,若疏導不當,會造成護理人員工作熱情降低,甚至疲潰門。根據(jù)不同的調查,護士職業(yè)群體的心理問題要高于一般人群。護理人員的精神健康問題及防范措施日益受到重視。而提高護理人員高壓下維持精神健康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是解決護士精神健康問題的關鍵。
塑造一個身心健康的自我,主宰自己
著名的人本心理學家代表馬斯洛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shù)脑u價;③生活的目標能切合實際;④與現(xiàn)實環(huán)境能保持接觸;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⑥具有從經(jīng)驗中學習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⑧適度的情緒表達及控制;⑨在不違背團體要求的前提下,能適當?shù)貪M足個人的基本需要;⑩在不違背社會規(guī)范的前提下,能適當?shù)貪M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在護理工作中,許多護士不滿意于自己的工作,抱怨工作太累,工資太少,抱怨社會、領導、同事和病人,對周圍一切似乎都感到厭倦與不滿,這是一種消極的心態(tài)。抱怨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相反,埋怨或壓抑的情緒對心理健康有害無益。其實,人生的幸福美滿是人的一種感覺,一種心情。一個人是欣喜還是喪氣,這主要由我們的心理、個體的態(tài)度來支配,事物本身并不能直接影響我們的心情。面對護理工作中種種不盡人意,護理人員只有下決心摒棄惰性思想,選擇積極情緒和積極的生活動力,才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既不會感到力不從心,也不會人云亦云,毫無主見。并能夠決定自己的外界環(huán)境,覺得所從事的護理工作是美好的。
珍愛自己,無須得到他人的贊許
護理工作要求我們愛病人,但大家似乎忘記了一點——愛自己。自愛——就是愛自己,意識到自己是重要、美麗而有價值的。不必依賴別人提高自己的價值,也不會強求別人的言行符合自己的旨意,只要自己接受自己便足夠了。一個人要愛別人,首先要學會愛自己,并通過幫助自己,關心自己來幫助別人,同時認識到幫助別人不是為了博得他人的感謝或獎賞,而是因為可以從幫助別人或愛別人之中享受到真正的快樂。
由于社會的偏見,護士為病人付出的辛勤勞動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與承認,再加上職稱評定、經(jīng)濟收人等問題上的不合理,她們不能從工作中充分體驗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滿足,許多護士有一種“失落感”,感到“自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精神長時間受到壓抑”。這是一種自我否定,這些護土是根據(jù)外部成就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確定自己的價值。從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理論,我們可以看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與尊重,期望獲得種種榮譽。贊許能令人精神上受到撫慰,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沒有必要放棄生活中的這種享受。但是,如果尋求贊許的心理成了一個人生活的需要,需要通過他人的贊許來確定自我價值,這就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它會導致各種自我挫敗行為,會因得不到贊許而憂心仲忡,悶悶不樂,甚至行為異常。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每個護士要學會珍愛世界上最美麗、最有活力、最富有價值的人——你自己,珍愛自己的身體,時時保持精神愉快,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無須通過他人的愛或贊許來提高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