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議論文寫作指導及范文示例
議論文寫作例說
議論文可以分為:解說性議論文、證明性議論文、思辨性議論文,高考議論文寫作例說。它有一些基本結構形式,如總分式、并列式、遞進式、正反式、對比式、歸納式、證明式等。下面以《說“思”》這一作文題目為例,分別加以說明:
一、總分式
先提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即論點,然后加以分析、論證,最后得出結論。這種結構形式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順序來展開論述的。
說“思”:
1.學會動腦筋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提出問題)
2.搞好學習、工作、科研等都需要多動腦筋(分析問題)
3.要養(yǎng)成多動腦筋的習慣(解決問題)
二、并列式
先提出總論點,然后并列地從幾個方面分別對總論點加以論述,即論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幾個分論點的論述組成的。并列式的幾個分論點常常放在每段開頭,以顯示層次。運用這種結構形式的關鍵,是對一個總論點能夠從不同的側面來加以認識,并能夠并列地排出幾個能說明總論點的分論點來。
說“思”:
1.要養(yǎng)成多思的習慣(總論點)
2.多思才能把知識學活(并列分論點一)
3.多思才能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并列分論點二)
4.多思腦子才越用越靈(并列分論點三)
三、遞進式
按客觀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層深入一層地論證論點!吧钊搿钡穆纷雍芏啵嚎捎涩F(xiàn)象說到本質;可由可能性說到必然性;可從經(jīng)驗說到問題,再說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可從“是什么”說到“為什么”,再說到“怎么樣”……這種結構形式能使問題的剖析如層層剝筍,步步深入。
說“思”:
1.“思”就是提倡動腦筋(是什么)
2.“勤思”的重要(為什么)
3.還要“善思”(怎么樣)
四、正反式
提出論點后,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論證。任何一個論點,既可以從正面論述,又可以從反面論述;把兩方面結合起來,說明才更透徹。有些論點可側重從正面論述,結合進行反面論述;有些論點可側重反面論述,結合進行正面論述。
說“思”:
1.要提倡多動腦筋(提出論點)
2.多動腦筋的重要(正面論述)
3.不動腦筋的危害(反面論述)
五、對比式
通過對比來論證論點。對比有正與反的對比,現(xiàn)在和過去的對比,這一事物與另一事物的對比,同一事物各個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對比,等等。對比可以使觀點更為鮮明。
說“思”:
1.生活中的兩種人:勤于動腦的人;懶于動腦的人。(態(tài)度對比)
2.不同態(tài)度的不同結果(結果對比)
3.不同態(tài)度的不同思想根源(思想根源對比)
4.應學習第一種態(tài)度,做勤于思考的人(結論)
六、歸納式
先擺出一系列能說明總論點的事實,然后歸納得出總論點。歸納式往往用于段落里對某個觀點的論證,而用作全文結構形式的較少,一般與其他形式結合使用。
說“思”:
1.牛頓從觀察蘋果落地到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實例一)
2.瓦特從觀察燒開水到發(fā)明蒸汽機(實例二)
3.馬克思從觀察商品交換到發(fā)表剩余價值學說(實例三)
4.凡事必須多動腦(歸納)
七、證明式
先提出總論點,然后用一系列事實證明之。層次安排與歸納式正好想反。(實例略)議論文是每一個命題,幾乎都可以按這幾種結構形式構思。多進行“一個題目,多種構思”的訓練,有益于開拓思路。當然,以上只是議論文的幾種基本結構形式,在具體運用時要求靈活變通,駕馭自如。
注意:寫議論文一定要有問題意識,構思時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是針對什么而寫的。
經(jīng)典議論文閱讀:
1讓“行”支起一個大寫的“人”
孔子說,看一個人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為什么呢?因為“言”為“行”之表,“行”為“言”之骨;離開“行”,“言”就無以立,“言”就成為“花言”“讕言”“巧語”“妄語”?磥,一個人要直立于世,更多的要靠“行”來支撐。
“言”造就的是一個虛幻的人。
戰(zhàn)國趙括讀的是百家兵書,說的是豪言壯語,可是有“言”無“行”,留下“紙上談兵”作后人笑談;三國馬謖言辭逼人,仿佛能將小小街亭玩于股掌,可是司馬大軍一到,馬大將軍卻只能將街亭拱手相讓……漂亮的言辭就像花瓣上的露珠,晨曦中的霧氣,沙漠中的海市,給人的永遠是一種虛幻的美麗。還記得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筆下的那羅亭吧,這個長相英俊,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才子,滿腦子裝著救國救民、改造社會的真理,常?犊愒~,可是就是不肯不能不敢付諸行動,結果被人稱作“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人”字兩筆,如果我們把一撇比作“言”的話,那么一捺就是“行”了。“人”字少了那一捺,何以支撐?為人處世少了“行”,何以成就大寫的人!
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畫卷吧。波光粼粼的濮水邊,形容枯槁的莊子說:“吾愿曳尾于涂!比缓筠D過身, 在通往函谷關的路上踽踽而行,留給世人一個巨大的背影。幽幽鑒湖畔,英姿煥發(fā)的秋瑾說:“祖國陸沉人有責,天涯漂泊我無家!比缓笳虅﹄x家,投身革命浪潮,留給后人一段英雄的傳奇。四月麥黃的田野,亂發(fā)橫飛的貝多芬仰天長嘯:“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然后穿過那片成熟的麥地,安然坐在鋼琴邊,創(chuàng)作出了《命運》《悲愴》《女神》等震古爍今的偉大作品。他們用踏踏實實的“行”為自己的“言”做了最好的注腳,他們用實實在在的“行”在歷史的天空支起了一個個大寫的“人”!
如果說“言”是參天大樹,那么“行”就是深扎泥土的根;如果說“言”是皎潔的月亮,那么“行”就是燦爛的太陽;如果說“言”是美麗的羽毛,那么“行”就是飛翔的雙翼。
“言”無“行”不立!離開了“行”,“言”何以附麗?讓我們少說一些美麗的豪言壯語,多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吧!——“人”更多的是靠“行”來支撐的!
2時髦不一定就美
當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樣把自己打扮得更加漂亮,以成為許多青年朋友格外關注的問題,老師筆記《高考議論文寫作例說》。不少人認為“時髦就是美。
對此,我不敢茍同。我認為美是有一定的客觀標準的,而時髦只是一種時尚,它反映了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里,人們對美的一種看法,但并不能說時髦就是一種美。在過去曾經(jīng)時髦的事物中,那些真正具有美學價值和實用價值的,它們能夠經(jīng)歷時代的考驗,保存下來了;也有許多水準不高的,都被無情的淘汰了。在四五十年代,青年人興戴軍帽,身著綠軍裝,腰間系一條武裝帶,這就是當年風靡全國的一種時髦,但這美嗎?倘若讓如今的大姑娘、小伙子這一身打扮去上街,未必有人能做到。同樣,奇裝異服的潮流未必見得美。比如前兩年風行世界的寬松時裝,既沒色彩也沒線條,一件件又寬又長的“布”掛在身上,這樣美嗎?我們許多青年人卻如癡如醉,大力效仿。今年一翻時裝雜志,卻又流行緊身衣服,于是“寬松”即刻被廢棄,女孩子們一哄而上轉而追求起“線條”來了。如此盲目追求時髦,.一味效仿港臺,海外時裝,分不清糟粕與精華,常常把腐朽當作“時髦”,把頹廢視為“新奇”,結果弄巧成拙反而丟掉了自己原有的美。法國作家盧梭在他的《愛彌兒》中這樣寫道:“真正的美,是美在它本身能顯示出奕奕神采,愛好時髦是一種不良風尚,因為她的容貌是不因她所愛好的時髦而改變的。”他的話很有道理。有些人欣賞報刊上“朋克”的裝束,其實那是外國一些青年因對社會現(xiàn)實不滿,對前途感到迷茫,故意在衣著上別出心裁,借以發(fā)泄頹唐的情緒。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青年何必要無病呻吟、生硬的模仿呢?
那么在行行色色的時髦中哪些稱得上美呢?我認為美應該是簡單大方,符合自己個性的,而那種嬌柔做作,奇形怪狀的東西是稱不上美的。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說過:“樸素是美的必要條件!彼淖髌贰栋材?卡列尼娜》中恰恰有一段情節(jié)表現(xiàn)了這種看法“吉蒂為了在宴會上奪目,連裙子上每一個褶都作了精心研究,卻沒有人理睬她;相反,身穿日常的黑色天鵝絨衣裙的安娜使舉座為之傾倒。這就是樸素之美所具有的魅力。李白有這樣兩句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所贊美的正是樸素、自然的美。我們社會注意國家的青年也應該追求樸素大方美感。
我們應從外來文化中取出精華,創(chuàng)造一種樸素、大方、健康,具有時代特色的美。應該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這就必須在文化修養(yǎng)、思想水平方面多下功夫,真正理解美的含義。
那種認為“時髦就是美”的看法是不對的,所以會產(chǎn)生這樣糊涂的觀念,主要是因為缺乏正確的審美觀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我國有自己悠長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有自己長期以來形成的審美風格。我們并非排外主義者,并不是說外國流行的東西就一定不好,一定要正確對待。
時髦,并不一定就是美。我們自己應當有一個衡量自己的標準,符合自己就可以了。當你大膽追求美的時候,切不可讓“時髦”迷住了雙眼。喪失對美的正確判斷。應當讓樸素、健康大方的美來裝點我們的生活。
3換個角度會很美
世界是如此誠實而公平的存在者,而每個人的眼中卻都有著一個與眾不同的小小宇宙。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小宇宙中,發(fā)現(xiàn)著不同的色彩,演繹著各自的人生。
烈日,沙漠。兩個焦渴疲憊的旅人,取出唯一的水壺,搖一搖。一個旅人說:“哎呀,太糟糕了,我們只剩半壺水了!”而另一位旅人卻高興地說:“是嗎?真幸運,我們還有半壺水!”其實,人生中的好多事就象那半壺水一樣。換個角度,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愛迪生為了尋找合適做燈絲的材料捉了一千多次實驗。當有人嘲笑他的失敗時,他卻自豪地說:“我已發(fā)現(xiàn)了一千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這樣的胸襟,這樣的氣度,這樣的智慧,真讓人拍案叫絕。而這一切,不正是源于愛迪生與眾不同的思考角度嗎?
換個角度,我們要有推翻陳見的勇氣和別出心裁的智慧。一個普普通通的蘋果,所有的人都規(guī)規(guī)矩矩地縱向剖開,而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卻固執(zhí)地把它橫向剖開了,于是,她閃亮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蘋果里的“星星”。這個故事,長久以來一直打動著我的心,吸引著我的思考。為什么常常是孩子們才有發(fā)現(xiàn)的樂趣呢?為什么孩子眼中的世界總是那么新鮮、有趣呢?我想正是因為孩子的“無知”才造就了他們獨特的慧眼,才使他們有如此探索世界的勇氣和熱情。
于是,兒童有時讓人敬畏,而我們是否也可以從中得到些啟迪呢?
世界這么大,睜大我們的眼睛:用單純而善感的心靈,用寧靜平和的呼吸,去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用孩子般的熱情以好奇打開觀察世界的多棱鏡,多角度的斑斕會讓我們驚喜不已。原來,惱人的雨水沖洗下的綠葉會如此純粹鮮靈,灰灰的云間也會透過幾縷分外金黃的陽光,無名無香的野花小草也自有一份平凡的生機與美麗,生命中刺痛的挫折也可以是人生旅途中醒目的坐標……
換個角度吧!生命會展現(xiàn)出另一種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羅丹的話總是那么的經(jīng)典而耐人尋味。
4相信自己?相信別人?
在生活中,你是否提出過這樣的疑問:我該相信誰的話呢?又是否問過自己:是相信別人重要,還是相信自己重要呢?實際上,相信別人與相信自己同樣重要。我們既不同意固執(zhí)、自傲,也不懦弱,毫無主見。因此,我們既要相信自己,又要聽取別人的意見。
相信自己對一個人的成功有重要作用。有的人對父母言聽計從,父母要他學什么,他就學什么,自己毫無主見,你生下來難道是為父母而活的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下,總有一天你要離開父母,走上社會,總有一天你的父母會去世,他們就無法再告訴你該如何去做,所以你必須相信自己,把自己投入到社會中去鍛煉,去摸索。只有這樣你才能在社會中體現(xiàn)真正的自我,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但如果缺乏自信,你就無法體味人生的真諦,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那么在競爭激烈的今天,你就必然被社會所淘汰,成為一個無用之人。像這樣因為充滿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楊利偉,作為一名飛行員,如果他對自己不夠自信,怎么可能沉著地走入太空船,成為中國的“太空第一人”。因此,我們應當擁有自信,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
但是僅僅是相信自己,也是不夠的,我們還應當相信別人,多聽取他人的意見。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生路如此漫長,沒有誰能保證自己完美無缺,不犯錯誤,總會遇到一些小挫折,小坎坷,但只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改正,那你就可以做到盡量完美,這個時候,光*自信,那是遠遠不夠的,就必須多聽取別人的意見,汲取別人的經(jīng)驗教訓,這樣就能更好地克服重重困難。古語說得好: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唐太宗沒有聽取魏征的諫言,對自己進行批評,怎么可能出現(xiàn)“貞觀之治”的繁盛景象;如果達·芬奇沒有聽取他老師批評,怎么可能成為世界著名畫家……所以,我們也要注意相信別人,這樣才能使自己永立不敗之地。
綜上所述,我們不但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別人。所以,在記住“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的同時,也請記住一句波蘭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
5包 容
一百多年前,法國的雨果曾經(jīng)這樣感嘆:“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惫爬系臇|方,人們也世代傳承著一句淺白的俗話 :“宰相肚里能撐船”。法國人的浪漫和中國人的實在碰撞在一起,于是人們發(fā)現(xiàn),包容,超越了國家、語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包容,是這個美麗星球的子民所共同擁有和贊美的品德。
包容是一種智慧,一種氣度。英諺有云:“世上沒有不長雜草的花園!苯馃o足赤,人無完人,對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對他人的體諒和理解之上。藺相如對廉頗的包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鮑叔牙對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諸候,一匡天下“的壯舉;李世民對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對士子學人的包容,則迎來了繼戰(zhàn)國之后中國歷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榮的高潮。包容的意義,絕不僅僅停留在個人層面,它對整個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同樣有巨大的能動作用。
包容是一種修養(yǎng),一種境界。佛經(jīng)有言:“一念境轉”。同是面對他人的過錯是,耿耿于懷,睚眥必報帶來的是心靈的負累,真正仁者覺者會選擇一份包容,一份泰然。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能夠興師復仇,一雪前恥。他可以忍受臥薪嘗膽的苦楚,卻在滅吳后下令誅盡吳國宗室。他懂得隱忍,卻不懂得包容。齊王韓信未發(fā)跡時有過“胯下之辱”,但在統(tǒng)一之后,再見到當初侮辱自己的無賴兒郎,卻能不記前嫌地任命他為巡城校尉。僅從這個角度來說,韓信的人格,要比勾踐健全得多。
魯迅先生的“一個都不寬恕”未免失之偏執(zhí),但那是在喪失了迂回的耐心后對黑暗現(xiàn)實的極端反抗。他還說過“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就是他包容的一面。他筆下的阿Q,聽到人家說“疤”、“瘌”、“禿”、“光”就要和人拼命,到了后來甚至連“燈”字也不許別人提了!疤斓乇緦,鄙者自隘“,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必然是一個諸多忌諱、性情偏執(zhí)的人;而一個連“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都無法容忍的社會,也注定是一個病態(tài)的社會。然而,包容不等于放任和縱容。人類社會是由潛在的規(guī)則加以維系的,無節(jié)制的縱容同樣會造成社會的畸形。包容也不等于隱忍不發(fā)!叭獭笔切纳系,是刻意的制怒和壓抑,遲早有爆發(fā)的一天。包容則意味著不自知的恬靜和淡然。包容更不等于沉默和忘卻,因為“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真正的包容,應該如伏爾泰對其政敵所說:“雖然不贊同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
包容是海納百川,包容是厚德載物,包容是淡泊明志,包容是寧靜致遠?档赂嬖V我們“只有兩樣事物能讓我的內心深深震撼:一是我們頭頂璀璨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如是我聞;當今世界、種族、宗教沖突不斷,“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如是我愿。
6別拿常識不當干糧
如果你隨便找一個中學生,問他什么是對數(shù),什么是洛侖茲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結構,他一定可以把這些東西給你講得頭頭是道,讓你驚嘆當今青少年個個都是科學家的料。但是,你找個尖子生,問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辦,他也許會搔搔腦袋瓜,苦想各類化學反應式,然后淡茫地對你說聲“不知道”。那么,“青菜多少錢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疊”“不知道!”“為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
這就是中國教育的一個現(xiàn)狀:對科學知識抓得狠,也把各類奧賽搞得紅紅火火,但卻似乎對常識的教育力度不夠。學校的課程包羅萬象,可以獨缺“常識”。學生們便因此被擱在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只搞著高端學問。當今中國要強國,靠的是飛機、大炮、火箭這些高科技,似乎就應該給學生“喂飽”科技知識!俺WR那些小事兒,何足掛齒,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嘛!泵慨斂吹竭@些言論,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謬矣,別拿常識不當干糧!”
常識是一門指導我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衣、食、住、行等日常行為,無一不需要常識的引導。我們現(xiàn)在洗衣煮飯等家務活可以由父母包辦,各種事宜可以由父母操勞,儼然一個個不問政事的小皇帝。但父母不能照料我們一輩子,長大后還是要靠自理。倘若不懂常識,將來豈不是要處處碰壁?難道還事事都找個電話問父母?而連自己都照料不好,生活一塌糊涂,又怎有心思搞學問?
常識也是科技的基礎。科學并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廣生于人們對身邊事物的實踐與探索。牛頓從蘋果落地的常識中總結出萬有引力定律;魯班從葉子會割傷手的常識中發(fā)明出鋸子。離開常識而空談高科技,就像蓋樓房不起地基,是靠不住的。
由此觀之,在素質教育制度中,增加常識的普及,是很有意義的。應做到常識與科技知識兩手抓。但同時,我們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獨立思考能力,使他們能在平凡的常識中總結出科學規(guī)律,又或者讓他們大膽質疑常識,不要囿于常識。當年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正是在對常識的質疑中提出了新的思想。歷史也證明了他的這一大膽質疑是正確的。
常識是人們生存的基礎,是科技發(fā)展的基礎,其對于人的意義堪比干糧。別拿常識不當干糧,用它來“填飽”學生的腦袋,用它來支起科學大廈的腰腹吧!
【高考議論文寫作指導及示例】相關文章:
高考議論文寫作指導02-21
議論文的寫作指導07-06
2016年高考作文議論文寫作指導09-26
高中議論文寫作指導08-06
議論文寫作指導15篇05-27
2015北京高考作文寫作指導09-24
2017高考英語滿分作文寫作指導09-26
高考議論文寫作成語大全09-14
高考議論文寫作方法6篇12-20
高考英語高級改寫示例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