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美經貿問題安全化的國際政治經濟
美國采取各種措施想要將與中國相關的經貿問題安全化,從而實現(xiàn)其國家利益的最大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畢業(yè)論文范文,歡迎參考~
淺析中美經貿問題安全化的國際政治經濟
一、安全化的概念分析
自冷戰(zhàn)結束以來,“安全”概念不斷發(fā)展,它包括所有威脅到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重大事物,而不僅僅是軍事方面的威脅。許多領域都被視為與安全有關的問題,進而被建構為安全問題。哥本哈根學派的學者們注意到這一變化后,提出了“安全化”的概念。所謂安全化( securitization) ,就是一種指定“威脅”并接受的過程。
安全是所有主權國家關注的首要問題。70年代以前,國際安全概念相對比較狹窄,主要是指領土安全,因而“安全”一直是國際關系研究領域的核心問題,學者們將與“安全”相關聯(lián)的政治和軍事稱為“高級政治”,而將經濟要素稱為“低級政治”,并認為“低級政治”與安全的關聯(lián)性不大。但是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經濟安全”也隨之成為國際關系學界以及政策決策界一個富有爭議的概念。
那么,我們這里所說的經貿問題“ 安全化”,就是指把最初并不屬于國際安全領域的經貿問題當作安全問題來對待,甚至把它變成安全問題。
二、經貿問題安全化的實例
中國自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中美關系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不外乎經濟方面,雙方在經濟方面的共同利益獲得顯著增長。但與此同時,中國的迅速發(fā)展舉世矚目。美國便不想僅從中美的貿易中獲得雙方都可以得到的絕對收益,而是想獲得相對收益,想要美國得益的同時阻止中國獲得收益。
于是,中美雙方都能夠獲得大量收益的經貿關系正越來越多受到美國的單方面限制和阻撓,與中國的發(fā)展相關的問題都被定義為與安全相關的問題,甚至于引起他國對中國威脅論的思考。比如:美方對中國收購美國企業(yè)的高度警惕, 2004 年美方以國家安全為由對聯(lián)想收購IBM 案進行非常嚴格審查和限制。特別是,近年來很熱門的關于人民幣升值的問題。美方認為,中國阻礙人民幣升值,不愿人民幣升值,就是間接的通過人為方式壓低人民幣匯率從而獲取對美出口的價格優(yōu)勢,美國認為這違背了自由貿易和公平貿易的原則,是導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持續(xù)增加和美國紡織業(yè)等傳統(tǒng)產業(yè)失業(yè)增加的根本原因。因此,美方堅決要求人民幣升值。但事實上,美國強烈要求人民幣大幅升值并不利于中美經貿關系的發(fā)展,因為人民幣大幅升值并不會引起美國對華出口的大量增加,反而會引起中國對美出口的銳減。
近一年來,中美貿易摩擦也更為頻繁,美國對華貿易救濟的調查范圍從汽車零部件產業(yè)擴展到了光伏等產業(yè),頻率之高實屬罕見。由此可見,美國政府和國會就中美貿易保護和制裁措施的積極性會不斷增加。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中美經貿關系中的這種“反常”現(xiàn)象不利于中美雙方在經濟方面的發(fā)展,甚至有害于中美關系的整體發(fā)展。
以上所列舉的中美之間的反常關系均表明:中美經貿關系正在被美國單方“安全化”。也就是說,中美之間的經濟關系越來越受到美國的'戰(zhàn)略利益、戰(zhàn)略安全政策的影響。它表明美國不再以單純的經濟眼光來看待中美之間的經貿問題,而是夾雜了戰(zhàn)略安全的眼光,用看待安全問題的方式來看待中美之間的貿易。也表明美國不再想和中國共同從中美的貿易中獲得相對收益,而是想獨自一方獲得絕對收益,并且使中國的絕對受損越多越好。這毫無疑問,是美國為了維護其霸權而采取的措施。
三、經貿問題安全化的原因分析
針對美國以上在經濟領域企圖將各種問題安全化的事實,我們接下來從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對美國的這種行為進行分析。
(一)相互依存論的角度
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存,指的是以國家之間或不同國家之間的行為體之間相互影響為特征的情形,這些情形往往源自國際交往——跨越國際的貨幣、商品、人員和信息流動。
經過近年來的發(fā)展,工業(yè)國家之間出現(xiàn)了一種經濟相互依存逐漸加深的趨勢。這種不斷深化的相互依存程度使得民族國家追求其自身的經濟利益變得更加困難。換句話說,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使得民族國家追求自身的利益目標變得更加復雜。第一,相互依存擴大了各個國家收支平衡可用于調節(jié)的范圍和程度,從而使國家政策的目標轉向世界體系中的其他國家;第二,每個國家因為相互依存程度的不斷加深,其自身實現(xiàn)國內經濟目標的步伐被放慢;第三,在金融全球化的過程中,那些不愿融入國際金融中的國家的對抗運動,讓國際社會中各個國家的處境都變得糟糕。
于是,在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一國的經濟行為或經濟政策對與其相關的國家的影響日趨增大。所以,在中美貿易中,基于中國逐漸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的趨勢下,中美的相互依存使得雙方在貿易交往中共同受益,但是在這中間卻存在著收益如何分配的問題。相互依存論者主張,相互依存的雙方只存在相對的收益和分配,即相對收益和相對受損。 所以,美方便處于想讓自己的相對收益增大的角度上,試圖將經濟領域的問題安全化,與其國內安全問題掛鉤,從而對“獲益多”的中國進行各種威脅、壓迫、制裁,力圖使中國采取措施,以有利于美方獲益。比如人民幣問題,美國不僅自身國會通過各種法案來采取措施制裁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以迫使中國人民升值;并且在各種國際會議上,聯(lián)合其他國家,共同給中國施壓。顯然,人民幣在這種壓力下,有過升值,但是卻不可能一味的升值,因為人民幣的升值會給中國國內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中國政府不得不考慮。
相互依存論者認為,隨著依存程度的加深,世界政治中的問題便沒有了等級之分。國際之間的議程是由多個并不是按照非常清楚的等級排列的問題構成的。由此,經濟問題、安全問題中的界限漸漸的也不是那么清楚。經濟領域中的問題極有可能引發(fā)安全問題,比如伊拉克戰(zhàn)爭,美國因為石油的經濟問題最終發(fā)動戰(zhàn)爭,造成了國際社會的安全問題;安全問題也極有可能引發(fā)經濟問題,比如冷戰(zhàn)時的美國和蘇聯(lián),正是因為彼此感覺到的不安全感,最后引發(fā)兩國相互的經濟制裁等一系列行為。
與此相同,現(xiàn)在美國將很多中美之間的經濟問題安全化也正是基于這些原因。
(二)貿易保護主義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國際領域出現(xiàn)了一些重大事件,這些事件包括:改用浮動匯率以及由此造成的匯率反復無常;世界能源價格的大幅度上漲;日本經濟競爭力的加強;具有高度競爭力的新型工業(yè)化國家(NICs)進入世界市場;美國經濟相對衰退;歐洲經濟共同體越來越封閉;全球性經濟滯漲的出現(xiàn)。所有這些事件結合在一起,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建立起來的貿易自由化進程開始緩慢,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在這種背景下,20世紀60年代被看作“低層次政治”的國際經濟被政治化,上升為“高層次政治”。
由此,美國將中美經貿問題安全化的原因就很明了了,源自其國內深刻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根源。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1985年的“廣場協(xié)議”以及戰(zhàn)后長期的農業(yè)補貼政策等,都與貿易保護主義相關聯(lián)。究其根源,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是其體制內、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的綜合,也是全球化進程中美國國家社會與世界社會的磨合所產生的齟齬。除國會之外,政府的高級官僚、職能部門等也很可能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俘虜”。政府必須或者始終顧及貿易保護主義的存在。如奧巴馬的對華輪胎特保案換醫(yī)療保險的做法,就是典型的例子,也可視為貿易保護主義的勝利。
那么,近來美國將中美經貿問題安全化無疑也受到了這一因素的深層次作用。
(三)霸權穩(wěn)定論
從70年代開始,美國的霸權力量明顯衰退,這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三個方面:在美國國內,經濟增長率急速下降,同時失業(yè)率翻了一番,通貨膨脹率幾乎增加了三倍,鋼鐵、紡織和造船業(yè)出現(xiàn)嚴重的生產過剩,并引起其他行業(yè)的恐慌;在國際政治方面,美國越來越感受到來自歐洲、日本以及中國的壓力和挑戰(zhàn)。美國霸權的衰退,使得國際體系中政治聯(lián)盟之間權力的分配,其在國際體系中的威望,以及國際體系中的權力與原則都發(fā)生了變化。
美國之所以作為霸權國家,并且愿意建立和維持國際體系,主要是出于霸權國家的國家目標和利益。而隨著美國霸權的衰退,這些對其有利的條件漸漸減少,直至不復存在。美國為了防止這一情況的出現(xiàn),便在各個領域采取措施鞏固、維護其霸權。
所以,中美經貿關系“安全化”原因不言而喻:美國擔心中國崛起進而威脅其世界霸權的地位。美國采取一切措施打壓中國經濟的發(fā)展,阻止中國發(fā)展,防止中國利用經濟發(fā)展得來的好處去發(fā)展軍事力量,美國不想讓中國強大,更別提中國會威脅到其自身的利益。所以,美國便將經貿問題安全化,將其扯到國際事務中,由各國均來進行干涉,一方面保證美國獲得絕對收益,另一方面阻值中國收益的實現(xiàn),使中國損失成為美國所得。也許這就是中美經貿關系中變異的“零和游戲”吧。
(四)國家主義理論
國際主義理論在國家與社會的關系上,認為國家是高于社會的,強調以國家為中心的分析。這種分析基于兩個理論前提:第一,國家和社會是有區(qū)別的,國家所追求的目標不可還原為社會中個人需求的總和,國家是一個自治的要素,國家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國家利益。第二,理解國家的目標不能只根據(jù)經濟的或戰(zhàn)略的目標,而是要根據(jù)意識形態(tài)的目標。
國家利益是國家主義分析方法的出發(fā)點和邏輯前提,所以國家主義者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分析國家利益。克拉斯納曾總結到,國家利益包括一系列可以相互轉化的國家的偏好,這些偏好主要關心持續(xù)長久的推動社會的整體福利。
由此,從國家主義的角度來看,美國正是基于以其國家利益為核心,置于社會福利之上,更置于國際社會之上。所以,美國采取各種措施想要將與中國相關的經貿問題安全化,從而實現(xiàn)其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四、中國對此應有的戰(zhàn)略和對策
那么,在面對美國如此多的想要將中美經貿問題安全化的實際行動時,中國是否就視而不見,任其為之?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美國的這種行為對雙方都沒有好處,中國應當采取一些措施來改善這種狀況。
(一)建立互信機制,增加雙方的信任感
美國之所以對中國采取相關的經濟制裁等措施,就是因為它認為中國的發(fā)展威脅到了其霸權地位。中國需要闡明自身的態(tài)度,中國無意于世界霸權,中國走的是和平崛起的道路,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只有這樣,在互信的基礎上,中美雙方才有可能進行進一步的合作,從而實現(xiàn)雙贏。
(二)合理、充分的利用世界貿易組織的規(guī)則解決貿易摩擦問題
世界貿易組織是目前世界上較為權威的一個處理經濟事物的組織。當中國面臨一些與美國的貿易摩擦和糾紛時,便可以利用世貿組織來解決糾紛。比如美國毫無緣由的對中國的反傾銷案等。
(三)實施有效貿易發(fā)展戰(zhàn)略,從源頭上減少貿易摩擦
貿易發(fā)展戰(zhàn)略的失調、失衡也會引起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所以中國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貿易發(fā)展戰(zhàn)略,從源頭上防止貿易矛盾、問題的出現(xiàn),從而進一步促進中美貿易的發(fā)展。
在今天這樣一個一體化的社會中,經濟問題很容易引起其他領域的問題,當然這也會成為一些國家將其安全化的導火索。在面對中美之間的這些問題時,中國需要采取措施,對美國的“安全化”行為來“反安全化”,防止不利于中國國家利益的事情的發(fā)生。
【淺析中美經貿問題安全化的國際政治經濟】相關文章:
淺析國際法碎片化現(xiàn)象論文04-30
淺析會計準則國際化的必然趨勢論文01-08
淺析初中美術教學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論文12-11
國際經貿求職簡歷表格02-05
國際經貿和物流個人簡歷09-09
淺析國際利率及匯率走勢評估論文11-12
國際政治經濟學專業(yè)的就業(yè)方向有哪些01-11
淺析對會計政策選擇問題的思考02-06
國際學校的面試問題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