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科學小論文

時間:2024-02-20 17:43:43 畢業(yè)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科學小論文(必備)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小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小論文(必備)

科學小論文1

  我走在大街上,正要趕去補課的地方,上了公交車,把頭偏向窗外,正想欣賞窗外美麗的景色時,卻被窗戶上的結上霧擋住了,我不禁有了疑問:為什么公交車的窗戶上會結上霧?補完課后,我急匆匆趕回了家,上網查找到資料。

  網上是這樣說的:當車窗兩面的溫差大時,溫度高的'一面空氣中的水蒸氣會預冷凝結,形成大家所說的霧,也就是說,當冬天時車外的空氣會比較冷,玻璃也會變得比較涼,此時車內的空氣溫度較高而起濕度較大時,車內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在玻璃上產生小水珠,如果大家不信可以做個試驗,將一塊玻璃或眼鏡放入冰箱,在冰箱中冷卻到同冰箱一樣的溫度時,此時玻璃上并沒有霧氣,如果將玻璃從冰箱中取出后放在空氣中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上面會很快產生濃重的霧氣。戴眼鏡的弟兄們可能會有體會,冬天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室內后眼鏡會被嚴重的霧氣遮蓋,看不到任何東西。其實車窗的起霧同此是一個道理。我做了實驗果然沒錯,我又有了疑問:怎么克服這個困難呢?

  我又在網上尋找了答案:所以目前的除霧方式是在冬天打開點車窗,讓車內外溫差減少一些就可以了,或者打開冷氣選擇除霧檔吹上半分鐘就可以除霧了,還有就是使用除霧產品。

  尋找了答案,希望各位多多用以上方法!

科學小論文2

  今日,我和母親去外婆家,外婆拿出今年剛收的花生,要炒給我們吃。母親說:“炒花生多麻煩,還得用沙炒。”我說:“干嘛非要用沙子,直接炒不是更快嗎?”母親說:“那我們就來試一試吧,看誰說得對?”

  我的方法是直接炒。等外婆把灶燒熱后,我把一大碗花生倒入鍋內,先用鍋鏟慢慢翻炒,二十幾分鐘后,鍋里冒煙了,我慌忙加速翻動鏟子,可花生還是越來越黑。我說:“花生應該熟了吧!”外婆說:“還早著呢!”我只得耐著性子又炒起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外婆才說能了。我盛起來一看,花生個個都已經變成“焦黑碳”了。我拿了幾個嘗了嘗,不是焦的就是生的。

  唉,看母親的`吧!只見母親把一大碗沙子倒入鍋內翻炒,一分鐘后,倒入一碗花生。只見母親不緊不慢地翻炒著。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她把花生盛了起來,濾掉沙子。我不相信母親能這么快就把花生炒熟,用驚奇的眼光望著母親炒好的花生:皮略有點泛黃,撥開一看,仁也熟了。我嘗了嘗,既香又好吃。

  咦,真是怪了!為什么直接炒反而慢呢?母親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說:“你仔細看看花生的形狀!”我盯著那堆花生發(fā)愣,心里想:這花生兩頭凸出來,中間凹進去……

  “哦,對了!假如直接炒,花生受熱的面積小,而且受熱不均勻,難怪我炒的花生有的焦,有的生呢!而用沙子炒,沙子受熱速度快,傳熱性能高,它能很快的把自身受到的熱均勻地傳遞給花生,使花生全身也均勻地受熱,因此花生反而熟得快。”我大聲對母親說。母親聽了我的想法,贊許地點點頭說:“我的女兒真聰明!”

  哦,真想不到炒花生還藏著這么大的學問,這真是身邊處處有科學!

科學小論文3

  我在電腦上看了一篇關于摩擦生熱產生靜電的'文章,上面說摩擦物品可以產生吸力的靜電。我立馬被吸引了,有這么神奇嗎?我決定要親自做這個實驗。

  我千方百計的邀請了我的特邀嘉賓——媽媽。首先,我拿出一張紙把它撕成紙片,將尺子摩擦幾下,然后把尺子靠近紙片上方吸,紙片依舊懶洋洋地躺在桌子上。唉,失!媽媽說,紙片太大了。

  我把紙片撕成細小碎片,摩擦后又靠近紙片,紙片輕輕動了一下,我盯大眼睛,終于——失敗,它又躺回了桌子上。媽媽說,摩擦時間不夠。

  媽媽遞了一塊布我,說,用布來摩擦尺

  子試試看。這次,我吸取前面的教訓,使勁地用布來摩擦尺子,過了一會兒,尺子發(fā)熱了,我立即用它靠近紙片,紙片先伸了伸懶腰,然后飛到了尺子上。“成功了!”我激動地一蹦三尺高。這時媽媽告訴我,摩擦后還能吸頭發(fā)呢!我試了下,只見頭發(fā)好似群魔亂舞般。我把尺子移到頭發(fā)左邊,頭發(fā)就向左移。移到右邊,頭發(fā)聽話地向右移。這簡直太神奇了!

  通過這次實驗,我不僅學到新知識,而且還懂得只要有恒心,萬事皆能成。

科學小論文4

  【摘 要】

  一天,吃飯時吃到豆芽,媽媽說豆芽是綠豆長成的,我覺得很不

  可思議,一顆小小的綠豆能長成這么長長的、白白的豆芽?于是,我決定做一番實驗。

  【關鍵詞】

  綠豆 發(fā)芽 對比

  【實驗原因】

  一天,在吃飯的時候,我家的餐桌上有一道菜是海帶炒豆芽。媽媽說,這長長的豆芽是由小小的綠豆用水淋成的,而且還是在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淋成的。我不太相信,第一:這小小的綠豆能長成長長的、白白的豆芽?第二:不是說植物生長少不了陽光嗎,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豆芽能長好嗎?帶著這兩個疑惑,我開始了我的實驗,我把兩把綠豆分別放在兩個杯子里,一個放在有陽光照射到的陽臺上,一個放在沒有陽光照射到的衛(wèi)生間里?纯此鼈儌z到底會出現(xiàn)什么不同的情況。

  【實驗過程】

  準備材料:兩個一次性透明杯子、一些干凈的脫脂棉、兩把綠豆、在杯子里接好自來水放置一晚備用

  實驗正式開始:我先拿來杯子,把干凈的脫脂棉鋪在杯子底部,把頭天晚上備用的自來水拿來慢慢倒進杯子,讓棉花把誰充分地吸進去(這是樣豆子時刻都有充足的水分可以吸收),然后把綠豆們均勻地撒在了棉花上,最后分別在兩個杯子上標上了1號和2號,以便區(qū)分。我把1號放在了有陽光射到的陽臺上,把2號放在了沒有陽光找到的衛(wèi)生間里,接下來的幾天我就靜觀其變了。

  第一天晚上睡覺前,我去觀察了一下兩個杯子的綠豆,發(fā)現(xiàn)他們好像喝了好多水,而且種皮下好像還有一點小小的突起,看樣子,過不了多長時間,它們的小芽就要破皮而出了。于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對它們進行了生長情況的記錄,下面是我記錄的兩杯豆芽的生長情況。

  綠豆發(fā)芽生長情況實驗記錄表(附實驗實錄)

時間1號(在陽光充足的陽臺生長)2號(在沒有陽光直射的衛(wèi)生間生長)10月3日早上實驗第一天,綠豆在水的滋潤下生長,還看不出效果實驗第一天,綠豆在水的滋潤下生長,還看不出效果10月3日晚上個別綠豆的綠衣裂開了,出現(xiàn)了小芽胞綠豆的小芽胞沒有長出,但芽胞處有突起10月4日早上綠豆全部長出小芽綠豆全部長出小芽10月4日晚上小根長長小根長長10月5日早上小根長長,根的底部出現(xiàn)紫色小根長長,生長正常10月5日傍晚很多豆芽的芽胚出現(xiàn)紫色,有個別芽胚長出綠色的葉子一部分芽胚也隱約出現(xiàn)淡淡的紫色,發(fā)紫的部分是裸露在空氣中的`部分10月6日中午很多豆芽芽胚的紫色加濃,很多芽胚長出了綠色的葉子豆芽繼續(xù)長長,極個別的芽胚有很淡很淡的紫色,其余均為淡黃色,個別豆芽長出淡黃色的葉子10月7日中午根沒有長長,但是葉子長得很快,而且顏色很綠,芽胚部分很紫,跟平常吃的豆芽大不一樣根繼續(xù)長長,葉子為淡黃色,整體顏色偏淡,幾乎和餐桌上吃的豆芽一樣

  【結論】

  通過5天的觀察和記錄,我發(fā)現(xiàn)綠豆確實能長成長長的、白白的豆芽來,但1實驗杯里的豆芽跟我們平常吃的豆芽相差得太遠了,芽胚紫紫的,葉子綠綠的,長長的,完全沒有餐桌上吃的豆芽的影子;而2號實驗杯里的豆芽呈淡黃色,葉子不長,根比較長,跟我們平常餐桌上吃的豆芽很相似。我成功地完成了這次實驗,最后我得出的結論是陽光下的豆芽,它的葉子綠綠的,能進行光合作用,它不會僅僅停留在豆芽的階段,以前我種植過綠豆,如果把它們種植在土里,它還能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到時候還能收獲長滿綠豆的綠豆莢;而平常我們吃的豆芽是綠豆在沒有陽光直接照射到的情況下生長的。所以,同樣的綠豆在不同的環(huán)境生長,會呈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生長狀態(tài)。

科學小論文5

  一天,我在門前玩耍。忽然,我看見有一大群螞蟻在搬骨頭,我發(fā)現(xiàn)在骨頭上的螞蟻最多,骨頭旁邊有像“一”字形的黑色的細條,我仔細地看了一下,原來是螞蟻在“排隊”從洞中進出,它們非常有次序的排著“隊”,我看到在來回的隊伍當中,有一些搬了糧食回洞中的`和一些才從洞中出來的互相用觸角相碰,似乎在說些什么?碰了一會兒,就立刻走開。我忽然看見有一只沒有觸角的螞蟻,它一路上沒有和其它螞蟻相碰觸角,一路上又東撞西撞的。疑問就從這兒開始了!為什么沒有觸角的螞蟻就不能和同伴進行溝通,也認不得路了呢?

  從這兒起,我便左思右想,但實在想不出來,便去問同學,但是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這是大自然的定律!”但是,我心里卻暗暗發(fā)誓:我一定要破解這個謎底,我便去那個洞口放了一塊奶糖,那些螞蟻聞到了香味,就跑了出來,我捉了三四只放進瓶里,回到家,我把瓶子放在桌子上,把捉到的螞蟻依次倒了出來,把其中一個的觸角剪掉,只看那個螞蟻東倒西歪,摔了下來,而那幾只螞蟻在“溝通”,而且走路走得很平衡。

  從這次實驗中,我發(fā)現(xiàn):螞蟻在日常生活中,走路、溝通、平衡度等都少不了觸角。螞蟻的觸角用處可真大呀!

科學小論文6

  在觀察大自然的過程中我偶然發(fā)現(xiàn),樹干的形態(tài)都近似圓的——空圓錐狀。樹干為什么是圓錐狀的?圓錐狀樹干有哪些好處?為探索這些問題,我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分析研究。在輔導老師的幫助下,我查閱有關資料,解到植物的莖有支持植物體、運輸水分和其他養(yǎng)分的作用。樹木的莖主要由維管束構成。莖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質部木纖維承擔,雖然木本植物的莖會逐年加粗,然而在一定時間范圍內,莖的木纖維數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樹木莖的橫截面面積一定。接著,咱們圍繞樹干橫截面面積一定,假設樹干橫截面長成不同形狀,設計試驗,探索樹干呈圓錐狀的原因和優(yōu)點。經過實驗,咱們發(fā)現(xiàn):

 。1)橫截面積和長度一定時,三棱柱狀物體縱向支持力最大,橫向承受力最;圓柱狀物體縱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狀物體,但橫向承受力最大;

 。2)等質量不同形狀的樹干,矮個圓錐體形樹干承受風力最大;

 。3)風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影響著樹木橫截面的形狀和樹木生長的高矮。近似圓錐狀的樹干,重心低,加上龐大根系和大地連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穩(wěn)度更大;

 。4)樹干橫截面呈圓形,可以減少損傷,具有更強的機械強度,能經受住風的襲擊。同時,受風力的影響,樹干各處的彎曲程度相似,不管風力來自哪個方向,樹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樹干不易受到破壞。以上的實驗反映自然規(guī)律、自然界給咱們啟示:

 。1)橫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狀物體,具有最大縱向支持力,其形態(tài)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鋼等;

 。2)橫截面是圓形的圓狀物體,具有最大的橫向承受力,類似形態(tài)的建筑材料隨處可見,如電視塔、電線桿等。在我的觀察、試驗和分析過程中,逐漸解釋、揭示樹干呈圓錐狀的奧秘,增長知識,把學到的知識聯(lián)系實際加以應用,既鞏固學到的知識,又提高學習的興趣,還初步學會科學觀察和分析方法。

科學小論文7

  媽媽曾給我出過這樣一個謎語:“南陽諸葛亮,穩(wěn)坐中軍帳。排下八卦陣,單捉飛來將!边@則迷語告訴我們:蜘蛛專吃活的東西!半y道它不吃死的東西嗎?”我想。這引起了我的興趣,于是我做了個實驗。

  我從墻角處捉來一只小蜘蛛,把它放進一個盒子里。心急的我沒等蜘蛛織網,就撿來一只死去的小蟲、一只死蒼蠅,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卻置之不理。我隨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走了。

  為了徹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的東西。第二天,我又來到盒子前觀察,看到死昆蟲、死蒼蠅還在原來的地方,可盒子角處卻多了一個網,蜘蛛在網上安靜地趴著。這時,我想:昨天死蒼蠅、死昆蟲沒被吃掉是不是因為沒有網呢?于是,我又將死蒼蠅拿起來輕輕地放在網上,可蜘蛛還是一動不動。緊接著,我又用筆尖輕輕地觸動了網的邊緣。蜘蛛這才有了反應,開始向顫動的方向爬去,我把筆收回,網停止了顫動,信號就斷了。它又停了下來。不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我又用筆尖觸動網上死蒼蠅的'身體,網開始顫動,蜘蛛就開始向這邊爬來,我又把筆尖收回,蜘蛛又停了,和上次一模一樣。過了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噢!我終于明白了:原來蜘蛛是靠網的顫動來產生感覺的,靠織網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為了證實蜘蛛是否是靠網的顫動產生感覺,我又做了實驗。將筆尖放在網上死蒼蠅的身上,長時間的顫動,網的震動越來越大,蜘蛛產生的感覺好像也越來越強烈。蜘蛛匆匆忙忙地趕過來,等蜘蛛碰到蒼蠅時,我將筆尖收回,只見蜘蛛尾部很快噴出黏黏乎乎的蜘蛛絲將蒼蠅捆住,接著我又看著蜘蛛的背一動一動的,好像在吸食蒼蠅。不一會兒,網上就剩下一個完整的空殼了。這個實驗證明了蜘蛛吃動的昆蟲。

  我又到圖書館、書店和互聯(lián)網上查閱了大量有關蜘蛛的資料。其中《普通動物學》一書中說道:“蜘蛛為食肉性動物,其食物大多數為昆蟲或其他節(jié)肢動物。但口無上顎,不直接吞食固體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當昆蟲等動物觸網時,會用力在網上掙扎,使網絲顫動而使蜘蛛很快發(fā)覺,蜘蛛便順著縱向絲向獵物爬去,用蛛絲包裹獵物,固定于網上。先用螯肢內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獲獵物體內,將其殺死,再由中腸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獲物的組織中,很快將其分解為液汁,然后吸進消化道內,最后吃剩下的體殼被完整的棄留在蜘蛛網上。這些資料都充分證明:飛來的昆蟲使蜘蛛網顫動,網顫動會使產生感覺,蜘蛛產生感覺就會將獵物捕獲。因此,這證實了蜘蛛只吃活物,而不吃死的昆蟲。

科學小論文8

  論題:

  青蛙在雨季為什么叫得歡?

  正文:

  今年夏季的一天,一場暴雨過后,呆在家悶悶不樂的我,覺得無聊,便出去到湖邊散步。經過蓮花池時,忽然聽到池里傳來青蛙歡快的叫聲,我就來了興趣,捉了兩只帶回了家。

  接著,我拿了一個大缸,倒?jié)M了水,放了一塊塑料泡沫后,又把兩只青蛙放到泡沫上,就蹲坐在地上觀察它們?商煊胁粶y風云,一會兒又烏云密布,下起了雨。剛才那一對沉默的青蛙,現(xiàn)在倒叫得越來越歡了,仿佛它們是一直期待著下雨似的,一會兒“唱唱歌”,一會兒“跳跳舞”高興的不亦樂乎,這時我就奇怪了,難道下雨天對它們有好處。于是我就展開了第二次試驗。

  第二天又下雨了,這一回,我打著雨傘在雨里看著他們,只見許多害蟲都破殼而出在青蛙的周圍亂飛一通,一個個也就白白成了青蛙的美食了,嘿嘿!怪不得青蛙特別開心呢。我連續(xù)做了五六次試驗,結果還是一樣的。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我查了《百科全書》,終于在書里找到了答案:原來青蛙不僅靠肺呼吸,還靠裸露的皮膚呼吸。雨天,空氣的水分多,有利于青蛙通過皮膚呼吸。而且小昆蟲在雨天繁殖的特別快,這也是青蛙捕捉它們的好時機。所以,青蛙在雨天叫得歡。

  通過這次試驗,我不但發(fā)現(xiàn)了青蛙的`許多秘密,從而也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道聽途說,那樣的答案是不準確的。而是應該自己動手,經過認真的觀察和分析,做出最后的結論,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結論:

  青蛙在雨天可以通過皮膚呼吸,而且也是捕捉害蟲的好時機。所以青蛙在下雨的時候叫得歡。

科學小論文9

  上學期秋游時,我們游覽了青島海洋館,見到了各式各樣的魚類和一些海中生物的標本。其中,我對一種海中哺乳動物—抹香鯨有很大的興趣,于是我回家查了資料,對抹香鯨進行了更深的了解。

  抹香鯨成體12—18米,體重可達57噸。頭大,形如盒子,身體深灰棕至棕色,有18—25個具有功能的牙齒,有能力潛入1000米以下的`深水,持續(xù)一個小時不上浮。

  我又查了抹香鯨的另一個神奇之處—龍涎香。龍涎香是一種名貴的香料,有“香料之王”等美譽。龍涎香的香味輕靈而玲雅,有著一種特別的甜氣。它可保持其香氣長達數百年。龍涎香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抹香鯨喜歡吃章魚、烏賊,而食物又有“角啄”不能消化,排出體外又會割破腸道。經過長時間的演變,抹香鯨可以把一些物質從膽囊內排出,把“角啄”包裹起來,形成一種物質,排出體外。然而,這是的這種物質不是香的,而是奇臭無比的氣味。這種物質要變成龍涎香的話,必須經過日久天長的海水的浸泡、海風的吹拂和太陽的包曬后,才能變成真正的,香味滿堂的龍涎香。

  龍涎香很神奇吧!但它只是抹香鯨的一部分。抹香鯨還有很多的神奇之處沒被人發(fā)現(xiàn)呢!

科學小論文10

  摘要:通過中學物理教學中熱脹冷縮實驗的教具設計及制作,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熱脹冷縮 實驗 教具 制作

  1、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對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越來越受關注。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因此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1],然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途徑之一是物理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融會貫通。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就像其他自然科學領域一樣,物理學家的任何新思想正確與否和正確到何種程度均需由實驗檢驗[2]。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又是實際聯(lián)系理論的結合,也是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的有效途徑。我國的.基礎教育新課程正在向多層次,多特色的方向發(fā)展[3],無論是中學物理還是大學物理都處在各自的變革中,改革的目標基本一致,都是以人為本,以創(chuàng)新教育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4],即是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探索性和實踐性[5],課題組自制熱脹冷縮實驗教具與教育新課標教學特色接軌,便于啟迪學生開拓創(chuàng)新。

  2、教具設計

  2.1教具介紹

  教具由塑料管、刻度小棒、銅絲、導線、膠水、酒精、食鹽指示燈及外接電源構成,如圖1所示。

  1.塑料管(盛裝液體和導線);

  2.刻度小棒(指示塑料管液體膨脹的高度);

  3.銅絲(將塑料管固定在刻度小棒上);

  4. 導線(與塑料管中的液體形成電通路);

  5. 酒精(作為膨脹系數較大的標準);

  6. 食鹽(與酒精混合后形成電解液);

  7.指示燈(當塑料管中的液體膨脹到一定高度后燈發(fā)光);

  8.膠水(密封塑料管的兩端);

  9.電源(為指示燈提供電壓)。

  2.2教具演示

  首先將制好的教具置于燒杯中,并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之后給予燒杯加熱,其次當燒杯中的水達到一定溫度后,塑料管中的液體膨脹,使管中的液面上升,升高后的液面與導線相接觸,最后指示燈將在外接電源下發(fā)光。在此實驗中,管中的導線一根在管的底端,另一根在管中的中上部,比靜止的液面高,這樣當液體膨脹時導線上下相通形成通路。

  3、教具在實踐中的應用反思

  于20xx 年8月份在貴陽市的一所私立學校中,課題組成員給初三的50名學生上熱脹冷縮的實驗課,課題組成員便用自制上述教具在課堂上演示給學生看,學生頓時倍感奇趣,想探其究竟。課后調查30名學生,問這節(jié)課主要學了些什么?在30名學生中能完全復述該課堂內容的90%左右,可見自制教具的教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物理學科中理論往往是從實驗中總結而來的,或者是通過實驗來驗證的。演示不僅能讓理論聯(lián)系實際,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更深層次探索的欲望。自制熱脹冷縮教具實驗是一個充滿遐想的實驗,其原理清晰明了,簡單易懂。在課堂上,一根帶刻度的小棒,一根帶指示燈的導線,一段普通的塑料管等,就能勾勒出同學們對實驗的無限遐想,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制熱脹冷縮實驗教具使物理課堂更具有趣味性。

  參考文獻:

  [1]李世通.物理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技術物理教育學,20xx,20(4):67―70

  [2]漆安慎,杜嬋英.普通物理學教程力學[M].版本(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6):6―7

  [3]鄭飛.德國中學的物理教育及給我們的啟示[J].教海探航,20xx(697):2-3

  [4]趙亞娟,陳浩.大學物理教學[J].物理通報,20xx,(11):15―16

  [5]胡孝棟.關于物理研究性學習的嘗試[J].研究性學習,20xx(9):97

科學小論文11

  差不多晚上7:00多的時候,我望著天空,忽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天空的顏色變了!看看時間,要是以前的話,這時候天應該快黑了吧,但是這時候的天空很亮,風也吹的厲害,偶爾落在臉上幾滴雨珠,雷時而響亮時而給人的感覺又很溫和!斑?怎么會這樣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其中肯定并不是那么簡單的。天空的顏色開始是昏黃的,很亮很亮,過了些時候,顏色在繼續(xù)變化著,由黃變成了紅,過了一會這種顏色開始暗淡,慢慢,開始消逝在天空,只給遠處的山邊上留下了痕跡。太有意思了,大自然真奇妙啊。這次的觀看使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事情的解釋。

  我通過網絡的查找與學習,總算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來不是天空的顏色在變化,因為天空本來是無色的,但是我們看見得天空一般情況下是藍色的,這又是因為太陽的關系,由于太陽光進入大氣層時,波長較長的色光,如紅光,透射力一些大,能透過大氣射向地面,而波長短的紫、藍、青色光,碰到大氣分子、冰晶、水滴等時,就很容易發(fā)生散射現(xiàn)象。被散射了的紫、藍、青色光布滿天空,就使天空呈現(xiàn)出一片藍色。我想的話同樣的道理,有時候天空呈現(xiàn)紅色或黃色,這跟散射的時候應該有些聯(lián)系。我把看到的情況分析了一下,都作為了假設,總結后一共有三點,

  一、可能是因為氣層大氣密度的原因。

  二、可能和散射的時候有聯(lián)系。

  三、這現(xiàn)象是由太陽光和云朵組合而成的等等。

  我在網上開始針對這個問題發(fā)出提問,最后有好幾種不同的說法,例如:水汽多時,云也會比較厚,這時候反射效果較強,太陽光中的可見光大多被發(fā)射出去了,所以這個時候看天空是黃色的;有人也說是散射、折射的原因之類。

  通過進一步的查看資料和書籍,和好朋友一起討論,我最終認為,當時出現(xiàn)的紅色屬于是晚霞,晚霞是紅色的原因又是因為陽光斜穿過大氣層,大氣中空氣分子、水汽、塵埃微粒對光的.散射和吸收,使陽光受到很大衰減,各種不同顏色光衰減情況又不相同,因此,通過氣層后的陽光已經顯示出不同的顏色,這些光再經過大氣中散射粒子的散射,才形成了晚霞。其中天空呈現(xiàn)而黃色的原因應該是跟散射有很大的關系,和上面說的一樣是由太陽光和云朵組合而成的,想不到就一個問題,竟然要花那么大的功夫去查找資料,去思考其中問題,一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就那么幾個字,可是它其中包含的道理和知識是無法估量的,科學家付出的汗水也是無法想象預計的,那些科學家真的是為人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猛然間我恨不得把所有的問題都思考出一個答案來解釋,也正是了解這些后,我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越來越強了。總之,受益匪淺。大自然一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永遠解釋不完的奧秘。

科學小論文12

  生命科學是小學科學的重要部分,生命科學的學習不能脫離實踐,不能脫離大自然。

  《兒童心理學》指出:兒童心靈與自然界和諧,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未來幸福的條件,F(xiàn)在的科學教育,很多都是閉門造車,課堂上教師海闊天空,隔著窗戶看藍天,拿個花盆就能講森林?茖W不僅是實驗、操作、拓展些知識面,為以后學習理科打基礎,科學還要讓學生去親自體會生命的價值,體會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讓純凈的自然來陶冶孩子的情操,凈化他們的心靈。森林里有勃勃生機,我們要讓他們感受生命的可貴,不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還要尊重其他的人、其他的生物的生命。海洋里有博大情懷,讓他們學會寬容,去寬容別人,同時也適時寬容自己。在當前物質生活的提高和生活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中,都市化程度越來越高,孩子大多居住在高層樓上,被封閉在單元房中,接觸的都是電視、游戲機、電腦。我們也清楚地知道,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因此,我們應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回歸自然的機會。

  現(xiàn)在的多媒體教學,為教學帶來了很多方便,把以前只能空洞地說,變?yōu)槟軌蚵暻椴⒚卣宫F(xiàn)出來,這是現(xiàn)代化教學的重要手段,是教育的進步。然而多媒體的大量使用,影響了部分科學教學的進行。課堂實驗操作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親歷知識的發(fā)現(xiàn)過程,讓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活動。儀器、標本、實物、實驗對學生是真實的,只有通過實踐操作,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記得聽了一節(jié)公開課,講《播撒希望的種子》,在講到種子的結構時,大屏幕給出了種子的結構,圖像清晰,標注準確,學生很快就掌握了種子的結構。到種子各結構發(fā)育成什么的時候,就像放電影一樣,把種子3~24天的生長演變放了出來,學生看得津津有味,但只是完成了知識目標,教學目標中的能力目標、情感目標卻都沒有!犊茖W課程標準》指出:科學是一門探究學科,需要以實驗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對世界的認識能力。很好的`一節(jié)讓學生動手操作,去探究生命奧秘的一節(jié)課,就這么讓多媒體毀了?茖W不能讓別人的手代替學生的手,不能讓他人的操作代替學生的操作。

  一些生命科學部分,很多需要去大自然感受的地方,有的教師只是簡單的讓學生去網絡下載一些資料,聽聽看看就結束了,可看聽并不能代替身臨其境的感受。能聽到風聲卻感受不到它輕拂臉面,能看到綿綿細雨卻感受不到它的潤滑。大自然是不可替代的。生命的世界要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去認識不同種類、不同環(huán)境的生物,對生物的多樣性有個全面的認識,深入探究生命活動的意義。

  有條件的小學應該在校園規(guī)劃出一小部分做生態(tài)園,來配合科學教學,但由于安全問題,教師不可能隨意把學生帶出去,就是能帶出去也不方便,不利于平時的教學。而有了生態(tài)園,教師就可以根據課堂需求來種一些植物甚至可以養(yǎng)一些動物,讓小小的生態(tài)園成為大自然的縮影,讓無法去接觸大自然的課堂,能在這里得到小小的滿足。在一些植物種植和動物的養(yǎng)殖上,教師都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使他們親歷生命繁衍的過程,培養(yǎng)他們的一些技能。生態(tài)園不僅用于教學或開展第二課堂,而且還能豐富校園文化和學生的課余生活。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所以,我們要讓學生了解自然,從小就培養(yǎng)他們探索自然的興趣,做自然的朋友而不是主人。我們要讓學生多接觸自然,培養(yǎng)他們與自然的感情,讓他們知道保護自然的重要性。同時,我們要讓學生對家鄉(xiāng)環(huán)境多調查、多了解,看看環(huán)境是不是遭到了破壞,自己是不是這破壞環(huán)境的一員,自己能為保護環(huán)境做點什么等。我們還要讓學生明白自然環(huán)境是人類賴依生存的基礎,如果人類的活動超越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那也只能是自取滅亡。因此,學生將來與自然不僅要和諧相處,還要肩負更重要的責任。

  讓科學教育回歸自然,回歸原生態(tài),讓學生在大自然里尋找生命的真諦,去感悟自然,領略自然風光。學校更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多組織學生去參觀、去郊游,讓學生去感受樹木的綠色,去感受春暖花開,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去聞那泥土的清香。

科學小論文13

  實驗該如何設計呢?分析實驗的目的,我們一是想證實自由落體運動的初速度為零,這個很簡單,可以通過對下落初始狀態(tài)的控制來實現(xiàn);二是想證明其加速度為g,這要通過定量計算才能得到;三要證實自由落體運動的兩個規(guī)律:這也不難,在第二個的基礎上可以推理得到。顯然第二個目的是實驗設計的重點。

  而從學生角度來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對自由落體運動是不是勻加速直線運動難以有直接的感受,因為這已經超過直覺的范圍。因此,本實驗設計的思路應當是為學生搭建認知的階

  梯:1。自由落體運動有沒有可能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如何證明?2。一種運動如果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則必須具備什么條件?這種關系用數學關系式又該如何描述?基于以上思考,實驗設計的脈絡基本清晰思路一用多媒體演示物體自由下落的頻閃照片,然后直接提供測量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得出自由落體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這種方法簡便而易用。但學生未有親身經歷,說明力不強。

  思路二可以將一重物與紙帶連接,然后借助于打點計時器,使得重物自由下落時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然后通過用刻度尺測量點之間的距離(位移),進而用計算結果證明物體自由下落時做的是勻加速運動。但由于摩擦等因素,測下來的結果未必準確,尤其是影響加速度大小,某種程度上講已經不是自由下落,因此也容易形成一些疑問。

  思路三借助于DIS等現(xiàn)代技術來完成本實驗。但由于多數學校不具有這樣的條件。思路四作為一般學校比較可行的措施是結合上述思路一與思路二,先完成思路二的實驗,再提供思路一的多媒體展示,這樣學生可以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去感受頻閃的結果,一方面可以消除懷疑,另一方面數據相對準確。因此,得出的規(guī)律既準確又有說服力。

  例析二逐步證明眾所周知,證明包括/證實0和/證偽0兩大內涵。對于證實,課堂上的例子非常多,而對于證偽則比較少見,因為其對于得出正確結論似乎不太起作用,而事實上并不是如此,科學史家認為證偽與證實的意義相當,應當在物理教學中予以高度重視。

  在高中物理教學教學中,對于相當部分科學探究而言,學生提出的猜想中往往有多個因素,這些因素中往往是有的是真因素,有的是偽因素,這時就必須逐一證明。例如,/簡諧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0探究中的實驗設計。在利用彈簧振子、單擺、沙漏擺等進行初步演示之后,認識了什么是簡諧運動,然后自然提出待探究的問題:簡諧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是怎樣的?

  根據教學實踐,學生結果一般的猜想有三種:一是認為簡諧振動的位移—時間圖象是/折線型0的,如圖1;二是認為圖象是/半球型0的,如圖2;三是認為是正弦曲線,如圖3。猜想一,他們多是從彈簧振子振動為直線軌跡的實驗得出的直覺;而猜想二,他們多是從單擺類的簡諧運動做部分圓周運動得出的直覺;而猜想三,那也是在一定思維基礎上提出的`,雖然是科學結果,但卻并不能說明理由。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本探究的要點就在于三點:一是提供能做簡諧運動裝置;二是要能顯示簡諧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三是要能驗證圖象的性質。

  考慮到這一難點,實驗的設計分兩步完成:第一步,用簡易沙擺作簡諧運動,用一張紙放在沙擺下面,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當紙不動時,沙子在紙上會形成一條重合的/線0,而這,顯然不能顯示擺作簡諧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再進一步分析,其實是因為其沒有能顯示出時間的變化。那如何顯示時間的變化呢?可以拉動紙?為了顯示探究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可以設計讓學生來拉,結果必然是出現(xiàn)不勻速拉動的情況,于是紙上出現(xiàn)的圖象便是不規(guī)則的。擺的振動是有規(guī)律的重復運動,為什么出現(xiàn)的圖象卻是無規(guī)則的呢?帶著這個問題便容易分析出是由于拉時不勻速造成的。于是/勻速拉動0的條件便自然得出。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此處實際上就是以紙帶移動的位移來表示沙擺擺動的時間,因為由于公式s=vt,當v(拉動作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為定值,則s與t就是一個簡單的正比關系,因此s的變化可以反映t的變化。

  實驗設計的第二步:沙擺作簡諧運動,拉動紙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用電動機拉動),得到沙子在紙上的圖象之后,在紙上建立坐標軸。此時學生便會利用視覺對上述三個猜想進初步的證明,并否定猜想一和猜想二。在此基礎上,可進行實測驗證。

  自從伽利略將實驗引入科學研究以來,實驗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在科學探究中研究實驗設計,尤其是基于學生實際,瞄準教學需要進行實驗設計的思路更是必須的,以上所述為筆者的一點淺見,希望得到高中物理同行的批評指正。

科學小論文14

  摘 要:在道路路基、路面基層、底基層施工過程中,摻入石灰劑量的多少是石灰穩(wěn)定材料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說在拌合均勻后,石灰劑量是否能達到設計要求,關系到其抗壓強度大小,所以嚴格控制含灰量,使其含量在合格的范圍內,使道路施工質量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筆者作為陜西省渭南市交通工程質量監(jiān)督站試驗檢測中心工作多年的實驗員,淺談一下自己在做石灰劑量測定試驗中的觀點和心得。

  關鍵詞:石灰劑量;測定試驗;工程質量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是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時也貫穿于設計、施工、監(jiān)理、驗收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客觀準確及時的試驗檢測數據是工程實踐的真實記錄,是指導控制和評定工程質量的科學依據,路面施工質量的好壞,使用性能的高低,路面使用壽命的長短與基層有很大關系,而路基、路面基層、路面底基層的施工,大部分都需要石灰來穩(wěn)定,含灰量的大小在實際施工中不能直接看出來,所以就需要用試驗的方法來檢測。筆者所述的就是在室內實驗室為施工現(xiàn)場提供可靠數據的檢測過程。

  1 測定方法及原理

  采用EDTA滴定法,EDTA的全稱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是在測定時所用到的藥品名稱,其原理是:①先用10%的氯化銨弱酸溶液溶解出石灰中的Ca2+離子(其試驗操作是攪拌)。②用EDTA標準溶液奪取Ca2+離子,在強堿氫氧化鈉PH值為12.5的環(huán)境下用三乙醇胺作隱蔽劑,以鈣紅作指示劑,當鈣紅指示劑在遇到強堿溶液時變?yōu)樗{色,當滴入一滴EDTA溶液時與鈣紅離子結合成極穩(wěn)定的絡合物;瘜W反應結束時,溶液由紅變藍。根據化學反應中消耗的EDTA量來確定Ca2+離子含量,從而推算出穩(wěn)定結合料中石灰的劑量(其試驗操作是用EDTA標準液滴定)。

  2 試驗原材料的要求

  2.1 對土的要求:塑性指數為10-20的黏性土,塑性指數小于10的不宜用石灰穩(wěn)定,有機質含量不超過10%,硫酸鹽含量不宜超過0.8%,要求過4.75mm的篩并在105-110攝氏溫度烘干的土。

  2.2 對石灰的要求:石灰必須充分消解,消解時間盡量縮短。要求達到三級以上的消石灰技術標準,過2.36mm的篩。

  2.3 對粉煤灰的要求: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的總含量大于70%,燒失量不應超過20%,比表面積應大于2500cm2/g。

  2.4 對水的要求:水促使石灰土發(fā)生物理化學變化形成了強度,便于土的粉碎,拌合并且有利于養(yǎng)生,故要使用一般人或牲畜飲用的水源。

  3 試驗所用藥品的配制及注意事項

  3.1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簡稱EDTA二鈉)標準液:準確稱取EDTA二鈉(分析純)37.23g溶解于無二氧化碳的蒸餾水中,注意所用蒸餾水的溫度控制在40至50℃之間,放于搪瓷杯中攪拌直到完全溶解后冷卻至室溫定容至1000mL。

  3.2 氯化銨溶液:氯化銨和蒸餾水按1:9的比例配制,放入10L的聚乙烯桶中充分震蕩使其溶解,注意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不能放置時間過長。

  3.3 氫氧化鈉溶液(內含三乙醇胺):18g的氫氧化鈉溶解于1000mL的蒸餾水中,注意氫氧化鈉溶解時散熱,故需在冷卻至室溫時才可以加入2mL的三乙醇胺。

  3.4 鈣紅指示劑:0.2g鈣試劑羥酸鈉與20g硫酸鉀混合研成極細的粉末,注意硫酸鉀需提前在105℃烘箱中烘一小時,并需要儲存于棕色廣口瓶中。

  4 EDTA二鈉滴定的主要步驟

  4.1 試驗所需數據:①最佳含水量。②所做劑量與土、粉煤灰的比例。

  4.2 計算所用試樣用量及加入氯化銨的量:①按最新試驗規(guī)范標準,細粒土稱取的總濕混合料為300g,加入氯化銨溶液的量為600mL,例如:比例為石灰:土=10:90,最佳含水量為14.5%,其計算方式為:300/(1+0.145)=262.01g,那么石灰的.質量為262.01*0.1=26.20g,土的質量為262.01*0.9=235.81g,加水的質量為300-262.01=37.99g,再在兩邊按±2%計算石灰劑量即此組曲線為:6:94、8:92、10:90、12:88、13:86的比例進行算料和滴定。②粗粒土總濕混合料為1000g加入氯化銨溶液為20xxmL,再按所提供的比例計算各試樣所用的質量。

  4.3 開始測定:

 、侔此嬎愕母髟嚇佑昧糠謩e準確稱取后放入搪瓷杯;

 、谟貌AО魧⒒旌狭蠑嚢杈鶆颍尤胗嬎闼璧挠盟吭俅螖嚢杈鶆;

  ③倒入氯化銨濕料為300g時攪拌三分鐘(每分鐘110到120次),濕混合料為1000g時攪拌五分鐘(每分鐘110到120次)。放置沉淀十分鐘,然后將上部清液移到300mL燒杯內,攪拌均勻加蓋表面皿待測。

 、苡梦芪∩蠈樱ㄒ好嫔1-2cm)懸浮液10mL放入200mL的三角瓶內,用量筒量取50mL氫氧化鈉溶液倒入三角瓶中,用試紙測PH值為12.5-13.0之間,然后加入鈣紅指示劑(質量約為0.2g),搖勻,此時溶液呈玫瑰紅色。

 、菹虻味ü苤械谷隕DTA二鈉溶液記錄初讀數,然后開始滴定,邊滴定邊搖勻,并仔細觀察溶液的顏色,在溶液顏色變紫色時放慢滴定速度并搖勻直到變?yōu)閯偤盟{色為止,并記錄終讀數,終讀數減初讀數就是EDTA二鈉溶液的消耗量。

 、迣ζ渌麕讉試樣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試驗,并記錄各自EDTA二鈉的消耗量。

 、咭訣DTA二鈉的消耗量為縱坐標,以石灰劑量為橫坐標制圖,將所得的數據連接得到一根順滑的曲線。

 、啾敬卧囼瀾M行兩次平行試驗,取算術平均值精確至0.1mL,允許重復性誤差不得大于均值的5%,否則重新進行試驗。

  5 實驗說明和注意事項

  5.1 在室內進行標準曲線制作時,為了減少配料過程中離散,對粗集料基層(最大粒徑在25mm左右)就必須有1000g左右的總重,放入體積是濕料質量是二倍的氯化銨溶液進行拌合,然后取樣進行滴定,試驗表明,采用該種試驗方法制作標準曲線和現(xiàn)場取樣差別最小可最大限度減少室內試驗取樣的離散,采用該方法后,氯化銨溶液的用量顯著增加,攪拌時間和攪拌力度也增加,從而達到攪拌的均勻性。

  5.2 制作同一組標準曲線所用的EDTA二鈉溶液應該是相同濃度的。

  5.3 放置沉淀10分鐘后得到的如果是渾濁懸浮液則應增加放置沉淀時間,直到出現(xiàn)無明顯懸浮顆粒的懸浮液為止并記錄沉淀所需的時間,以后改組石灰穩(wěn)定材料的試驗均應以同一時間為準。

  6 結束語

  EDTA二鈉滴定法具有嚴格的化學專業(yè)特性,標準曲線的形成取決于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例如,拌合的均勻性,混合料的含水率,攪拌時間、速度和方式的一致性,靜置時間的相同性等,因此,想消除各種可能帶來的誤差只有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進行化學分析試驗,才能在試驗過程中做出科學有效的實驗數據,從而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數據。

  參考文獻

  [1]曲 .影響穩(wěn)定土中石灰劑量測定結果的因素分析[J].山西建筑,20xx,(13):137.

  [2]王志強.影響石灰土石灰劑量測定準確性的因素及改進措施[J].交通標準化,20xx,(21):109.

  [3]王正.EDTA滴定法測定石灰劑量的誤差分析[J].建設科技,20xx,(09):84.

科學小論文15

  此外,還有當時的工匠傳統(tǒng)或實踐傳統(tǒng)——這種傳統(tǒng)在中世紀后期和文藝復興時期進化為實驗傳統(tǒng)或實證精神。這是近代科學的兩個主要的源頭。對此,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和思想家愛因斯坦具有遠見卓識:“西方科學的發(fā)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fā)明形式邏輯體系(在歐幾里得幾何學中),以及通過系統(tǒng)的實驗發(fā)現(xiàn)有可能找出因果關系(在文藝復興時期)。以我之見,人們無須驚訝,中國的賢哲沒有邁出這兩步。令人驚訝的事情是,這些發(fā)現(xiàn)全都被做出來了!睉烟睾R灿⑿鬯娐酝骸翱茖W之河有兩個源頭:實踐之源和理論之源。實踐之源在于使得我們的行動直接獲得預定的目標!碚撝磩t在于求知欲!

  理論傳統(tǒng)和實踐傳統(tǒng)歸根結底是人的傳統(tǒng),理性精神和實證精神窮源推本是人的精神,因此人在科學的起源中扮演中心的角色——在此我們并不否認作為科學認識對象的自然界所起的作用。事實上,追求科學的萌芽也許很早就在人的心中萌發(fā)了——當然在很大程度上也許是無意識的。面對日出日落、月亮盈虧、繁星有序、四季交替、刮風下雨、電閃雷鳴、植物枯榮、動物生滅以及人自身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現(xiàn)象,具有本能求知欲和認知需要的人豈能無動于衷?正是人在漫長歲月與自然相互作用——認知、探究、參與、適應、改造——的過程中,才逐漸出現(xiàn)促使近代科學誕生的兩種傳統(tǒng),并進而孕育出近代科學。珀爾曼在一一列舉人的因素在科學誕生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之后得出結論:“科學不是呆板的命題。它不光是技術。它也不僅僅是被一小群有學問的人創(chuàng)造的或為其服務的方程組。它是人和他的環(huán)境之間的.動力學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體現(xiàn)他理解、參與和處理自然事件的嘗試?茖W起因于我們生存的努力、我們天然的好奇心和我們對于表面上任性的和敵意的世界中的秩序的探索。像藝術和政治一樣,科學也是反映人的事業(yè)!

  在考察科學的歷史時,我們也注意到近代科學起源的一些特點。這些特點當然不一而足,不過我們僅想列舉幾個自以為有趣的。

  其一是,科學的起源必須以溫飽、閑暇以及興趣為前提條件。

  馬赫開門見山:“觀察和發(fā)明的思索以某種程度的福利和閑暇為先決條件。從原始人起,這就意味著相對有利的生活條件!彼M而表明,原始人為了生存通過觀察收集各種經驗!翱墒,這些觀察全部或大部是偶爾進行的,或者為了對他自己有益的某些應用進行的。這些相同的原始觀察結出各種各樣的科學種子。但是,只有當物質牽累的解除產生足夠的自由和閑暇,智力通過使用成長得足夠強大,以致像這樣的與應用無關的觀察獲得充分的興趣時,科學本身才能夠出現(xiàn)”。

  其二是,人在認識到自然有規(guī)律可尋之后,能夠借助理性洞察自然的奧秘,借助理性的批判形成科學知識。

  賴興巴赫表示,理性概括在科學起源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在他看來,知識的本質是概括,發(fā)現(xiàn)的藝術就是正確概括的藝術。為求概括有效而必須提及的,那就是有關系的。把有關系的因素從無關系的因素中分離出來,即是知識的開始。概括是科學的起源,也是解釋的本質,解釋就是概括。波普爾在談到作為西方文明一部分的認識論的樂觀主義時說,科學即關于隱蔽的實在世界的實在知識,盡管要獲得它無疑是非常困難的,然而卻仍然可以得到。人能夠發(fā)現(xiàn)隱蔽在現(xiàn)象世界背后的實在,他能憑自己的批評的理性力量發(fā)現(xiàn)它,而無須神的啟示的幫助。瓦托夫斯基充分肯定批判的理性或理性的批判在常識向科學轉化中扮演的關鍵角色:“由于理論推定與常識之間、為回答思辨理智問題而構造的假設與日常知道怎么做的實際知識及觀察明白的事實之間的張力,產生一種更為復雜的批判。對于我們的目的來說,在考察科學思想的起源中這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為這標志著非批判性的常識向批判性的、理性的科學思想的根本轉變!

  其三是,科學是從哲學、宗教和巫術等非科學和偽科學(從今日的觀點看)中分化出來的。

  馬赫明確指出,在原始水平上,宗教、哲學和自然觀不能分開,即使在古希臘和中世紀,宗教和哲學與科學也是糾纏在一起!霸谶@里,哲學和自然科學迄今還是一個東西:頭一批哲學家是天文學家、幾何學家、物理學家,一句話是科學家。與他們曖昧的世界觀并行,如果他們成功地把自然的較小斷面的樣態(tài)轉化為能夠經得起批判的較好形態(tài),那些樣態(tài)便收到和得到比較普遍的贊同,從而形成科學的開端”?椎碌臄嘌砸苍S使人感到意外,但卻是確鑿的歷史事實——天文學出自占星術,化學出自煉金術。他在反詰中申明自己的觀點:“要是沒有占星術的那些誘惑人心的妄想,沒有煉金術的那些言之鑿鑿的欺騙,試問我們會從何獲得必要的恒心和毅力,去收集大量的觀察和經驗,作為后來為這兩類現(xiàn)象建立初步實證理論的基礎呢?”

  近代科學是在西方社會和文化的土壤中誕生的,而沒有在更早的東方文明中出現(xiàn),其原因何在呢?這是一個誘惑人的問題,也是一個見仁見智、難有定論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愛因斯坦等人在前面已經從思維方式、實驗方法等角度給出部分答案。伊利英和卡林金深入探討在東方未出現(xiàn)近代科學的緣由。其一是,古代東方文明在農業(yè)、手工藝、戰(zhàn)爭技術和商業(yè)方面最先進,也創(chuàng)造出某種知識本體。然而,知識本體的存在并不構成科學。知識是由生產新知識的目標取向的活動決定的,在古代東方沒有這樣的活動。知識在東方是自發(fā)地變化的,評價知識發(fā)生的批判和反思活動不存在,知識只是作為現(xiàn)成的活動處方起作用,顯示出功利的、實踐的和技術的特征。其二是,古代東方科學的另一個特點是它的非根本性?茖W不是制造處方、技術圖式和技術活動,它是分析理論問題或“為知識而知識”的活動。然而,古代東方科學基本上只涉及應用任務的解決,不像古希臘,把天文學視為一個整體的宇宙結構的理論科學。其三是,古代東方科學在該詞的充分意義上是不合理性的,這也是由古代東方民族的社會政治結構決定的。東方社會生活的反民主精神不能不反映在理智生活中:偏愛總是給予公共權威,而不是給予證據。其四是,特定問題的解決主要涉及特殊的、非理論本性的計算等,從而使得科學不系統(tǒng)。這在東西方的幾何學的差異上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也就是說,古代東方文化和東方意識還不能造成下述認知模式:這種模式基于推理,而不是基于慣例、教條和預言書;基于民主的討論、來自理性根據的立場的爭論,而不是來自社會偏見和權威力量的立場的爭論;基于證實,而不是基于作為真理保證的啟示。因此,東方文明沒有發(fā)展出近代意義上的科學。也有人在西方宗教和東方宗教的不同上尋找原因。我認為,最要害的也許是,東方尤其是中國的實用理性過于強烈,純粹理性欠缺:對自己身邊的人事糾葛和實用技術十分關注,對玄遠的自然奧秘留心不夠;缺乏自古希臘以來的那種為知識而知識、為思想而思想、為科學而科學的精神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