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的不足論文
摘要:奈達的“功能對等論”將譯文讀者和原文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反應是否一致作為衡量翻譯的最高標準,所以稱為“讀者同等反應論”。該理論主要是運用于《圣經》的翻譯。而在文學翻譯中,由于文化差異的客觀存在、異質同構的表達方式的不同、譯者個人因素的差別,這一理論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關鍵詞:功能對等論;文化差異;異質同構
尤金·奈達是美國著名的翻譯理論家及翻譯家。其在翻譯理論研究方面的重要地位是在20世紀60年代確立起來的。他是迄今為止美國翻譯理論界最為著名的代表之一。
他翻譯理論的核心是“功能對等論”!肮δ軐Φ取崩碚撌悄芜_翻譯理論的精髓。這一理論以《圣經》翻譯為著眼點,它的最大的功能對等的定義是:“譯文文本的讀者應該基本上能以原文讀者理解和欣賞原文的方式來理解和欣賞譯文文本!笨梢源_定的一點就是,就語言層面來說,他的這一理論是十分恰當的。而在翻譯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語言問題。
這一理論在處理語言轉化的問題上拋開形式看內容、拋開語言差異看讀者的反應的特點。所以奈達的這一理論能夠受到翻譯界的普遍歡迎。
在此有必要了解一下“功能對等論”產生的特定背景。
當時奈達的“功能對等論”主要應用于《圣經》的翻譯,而《圣經》翻譯的準則就是把上帝的旨意忠實地傳達下去,因此重內容不重形式。從《圣經》翻譯的目的來看這一理論無疑是正確的。但問題就在于我們把這一理論當成了普通的翻譯理論,甚至在講究文化底蘊的文學作品也運用這一理論。顯然這是對奈達的“功能對等論”的誤解及誤用。
我國著名翻譯理論家王東風卻說:“如果我們省略掉圣經中讀者不理解的暗喻,那么許多意義將不可避免地丟失!睂τ凇妒ソ洝返姆g尚且如此,那么在文學翻譯中,這一理論更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一、文化的不同會使讀者的反應不同我們都知道,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各個文化都有其獨特性。這種獨特性會對文化之間的翻譯產生障礙。
翻譯作為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它不僅是不同語言之間的轉換過程,而且是文化之間的一種交流。讀者的文化差異決定了他們對同一事物的反應是不同的。這種文化差異主要體現在歷史、宗教、地理及政治等方面的文化差異。
(一)歷史文化的不同
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有它發(fā)展的特殊性,有其不同的社會條件。中國有著獨特的文化底蘊,英國也是如此。同樣,歷史發(fā)展的不同在語言中會有不同的歷史文化痕跡,這種痕跡集中反映在習語和歷史典故上。如果不了解源語文化中的歷史典故和習語,那么就連理解都會有困難,更不用說是處于不同文化中的讀者對同一作品的反應是相同的了。所以要譯好不同語言中的習語和歷史典故,必須了解語言所處的歷史文化背景。如在英語中有一句諺語“Rome was not builtin a day.”這一諺語反映出羅馬帝國從13世紀到16世紀所經歷的繁榮與輝煌。它的意思是做什么事都要經歷艱難困苦。要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才能完成。當處于英語文化中的人們讀到它時,不僅會想到這一層意思而且在頭腦中把這個諺語和它的歷史文化背景聯系起來。在中國的文化中,有一個跟它很相似的諺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是指要想成功地做成事情,是不容易的。從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來看的話,讀者對這兩諺語的反應應該是相同的。如果從讀者容易理解的程度來考慮的話,把“Rome was not built in aday.”譯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樣的翻譯是合理可行的。因為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但“Rome was not built in aday”,這一諺語就其歷史的形成和發(fā)展來看,它代表了羅馬帝國是經過了三百多年的艱苦斗爭與殘酷的對外擴張而形成的一個大國。但中國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一諺語卻來自自然現象。它們所包含的文化意義是不同的。當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翻譯成“Rome was not built in aday.”時,中國的讀者的反應與英語文化中的人們的反應是不同的。中國讀者讀到的是它的字面意義,而無法體會它在文化方面的意義。
(二)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
一個民族長期生活在一個地方,便會形成與此地域相一致的對事物的特殊的看法,會形成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思想意識。例如,在我國的北方地區(qū),有一句諺語“春雨貴如油”,而對于身處低緯度國家的人們來講就肯定難以理解,因為在他們那里雨是很常見的東西。再如,翻譯界有名的東西風之爭。在英國,人們喜歡“西風”而討厭“東風”,因為北大西洋暖流帶來的“西風”給英倫三島送去了溫暖,而來自歐洲大陸北部的“東風”則是寒冷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膾炙人口的《西風頌》中,他這樣寫到:O,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風,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在這首詩中,所指的“風”即為西風,處于特殊地理文化中的英國人看到這樣的詞語時會有一種溫暖的感覺。事實上在雪萊的這首詩中,“西風”比喻作革命。當中國的讀者遇到這樣的翻譯時,他們的反應和英國讀者的反應肯定是有沖突的。他們疑惑:西風,一種冷風如何會帶來春天?因為在我國“東風”才是溫暖的風。
(三)宗教文化的差異
英語作為基督教民族的語言,其中有大量的宗教用語,這些宗教用語涉及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a Judas猶大。
猶大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為了三十塊銀幣便出賣了耶穌。
后比喻叛徒。再比如,David and Goliath大衛(wèi)和歌利亞。大衛(wèi)是個牧童,在與巨人歌利亞交戰(zhàn)時用彈弓把巨人打死了。
這個故事是指弱者戰(zhàn)勝了強者。試想如果不了解其宗教文化,我們中國人怎么會和源語文化讀者的反應相同呢?中國人信仰佛教、道教和儒教。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在中國的歷史中長期共存,滲透在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臨時抱佛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等教條都不同程度地烙在了人們的心理了。而西方人認為所有的事物包括人類都是上帝創(chuàng)造出來的。下面有一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曹雪芹,《紅樓夢》)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Tr.David Hawkes)
根據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這樣的翻譯從語言結構和讀者的理解力方面來說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天”這個詞在中國人認為是指“天國”、“天堂”。而“God”這個單詞在基督教里是“上帝”的意思。這樣一來Tr.David Hawkes把一個信佛的人變成了一個信耶穌的人了。在讀者頭腦中形成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那么讀者的反應也不會相同。
(四)政治文化的不同
政治文化的不同是一個國家中各個不同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與思維。當遇到關于政治文化譯文時,處于不同文化中的人們的反應是不同的。
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里,因各民族制度、道德觀和價值觀千差萬別,人們往往對同一事物與詞匯有著不同的看法與理解。比如,對人權(human right)就有不同的看法,英美的人權意義和發(fā)展中國家的人權意義是不同的。西方人認為個人的權利高于一切,是重中之重。強調個人的重要性。而在中國,人們看重的是團體、組織及集體的利益和榮譽。中國的觀眾都看過一部影片叫《黃河絕戀》,在這部影片中,當被日本兵包圍的時候,美國兵詹姆士的表現是舉起手來(假裝投降來救中國的那個小女孩),而中國的戰(zhàn)士劉占山的表現卻是英勇奮戰(zhàn)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當中國的觀眾看到這里時,有可能對詹姆士產生誤解,因為在中國舉起手來就意味著投降。他們覺得詹姆士是個叛徒。而在西方的觀眾看來,劉占山雖然英勇善戰(zhàn)但死得卻沒有意義。所以不同的政治文化會使人們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引起人們對同一件事情產生完全不一樣的反應。
(五)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態(tài)度的差異思維方式的不同直接影響人們對一件事作出的反應。
中國的思維模式是以五行生克和陰陽消長為基本內容的。
而西方則以公理為出發(fā)點,其基本模式是亞里士多德的原理。東西方價值觀念差異也很大。比如年齡。在東方文化中長者是智慧和權威的象征。如“老師傅”“老干部”“王老”。在西方,尊重青年是西方國家的重要價值觀。當遇到“It’s great to be learned,it’s greater to be young”。東西方人的反應肯定是不同的。
因果報應是東西方人態(tài)度差異的另一個重要體現。我們主張“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多行不義必自斃”。因此落水狗該打,對東郭先生恩將仇報的狼該殺。中國人對待諸如此類的事是拍手稱快的。所以當遇到西方人所推崇的“Loveyour enemy”時,怎能期待中西方人的反應是相同的呢?二、異質同構的表達方式也會引起讀者的不同反應(一)奈達認為兩種語言中存在著異質同構的現象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就認為用異質同構的表達方式進行的翻譯真的能使譯文讀者獲得與原文讀者相同的反應。
上面提到的“雨后春筍”應該譯成to grow like mush-rooms,理由自然是竹子在英國不是土生土長的植物,所以英美讀者無法獲得與中國讀者相同的語義反應。那么,shedcrocodile tears應譯為“貓哭老鼠,”而不能譯成“鱷魚的眼淚”了。因為鱷魚在中國是不多見的動物。那么在中國古代形體語言的詞“拱手道別”,是不是也要譯作英語中的“kisssb goodbye?”在英國的風俗中,未婚夫妻出門,要扔old shoe(舊鞋)歡送,這表示一種吉祥。如按照功能對等理論,是不是該譯作“放鞭炮”呢?否則要把它譯作“扔舊鞋”,就等于是罵她“生活作風不正派”,因為“舊鞋”極容易讓人想到貶義詞“破鞋”。很顯然,這樣的翻譯無法引起處于不同文化中的讀者的相同反應。
(二)記憶圖式反應的不同
同樣會導致讀者的不同反應如果是自然科學方面的翻譯,那么原文和譯文有可能對等,因為這中間不涉及文化方面的因素。
因為在兩種不同的語言中涉及到不同的文化,即便是采用異質同構的表達方式也會引起原文讀者與譯文讀者不同的反應。現依然以成語“雨后春筍”為例,就異質同構來說,它可以譯為英語“mushrooms after a spring rain”。從表層意義和深層意義來看,這樣的反應無疑是對的,它們的語意都是指“新生事物大量涌現”。中國的讀者讀到這句時,記憶圖式中還會出現“下雨后大片春筍茁壯成長”的原型。而英美讀者只能獲得與中國讀者相同的語義反應,而其記憶圖式中的原型反應則是完全不同的。他們的記憶圖中是蘑菇,而不是中國人記憶圖中的竹筍。類似的例子還有:(1)To drink like a fish.
豪飲如牛
(2)To 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亡羊補牢
(3)Neither fish nor flesh.
非驢非馬
(4)Cry wine and sell vinegar.
掛羊頭賣狗肉
在(1)中“!弊g作“fish”;`在(2)中“牢”譯作“stabledoor”;“羊”譯作“horse”and“亡”譯作“stolen”在(3)中“驢”譯作“fish”and“馬”譯作“flesh”,在(4)“掛”譯作“cry”,“羊頭”譯作“wine”并且“狗肉”譯作“vinegar”。在這些例子中,其語義是相同的。但就其在中外讀者頭腦中的記憶圖來說,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讀者的反應也是不同的。
三、譯者的因素
翻譯是通過譯者這個中介進行的跨語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動。譯者的目的、喜好、表達方式、翻譯策略使得原文會有很多不同的譯本,試想讀者對不同的譯本的反應是不同的。
怎么會對原文的反應一致呢?那么原文的讀者的反應更不可能與譯文讀者的反應一樣了。如哈葛德的愛情小說JoanHaste,這部小說在本世紀初由蟠溪子譯的,譯名是《迦因小傳》,在該譯本中凡是有違中國倫理道德的男歡女愛的情節(jié),特別是女主人公未婚先孕的情節(jié)都被譯者略去了。這樣符合中國的倫理標準。中國的讀者讀到這樣的譯本怎么會和原文的讀者反應一樣呢?簡而言之,奈達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是《圣經》的翻譯理論,不是普通的翻譯理論,更不是文學翻譯理論。翻譯時要注意它的使用范圍.
【淺談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的不足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企業(yè)管理論文11-30
淺談企業(yè)管理論文15篇11-30
淺談應收賬款的管理論文(通用10篇)03-14
護理論文06-28
醫(yī)院護理論文11-29
環(huán)境治理論文11-08
初中物理論文02-24
環(huán)境治理論文05-31
工程監(jiān)理論文02-28
淺談寫作的教學論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