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法國大學常識介紹
法國的大專教育非常復雜,連法國大學生自己有時都不是很清楚。對于想到法國留學的大陸學生來說,就更是抓耳撓腮了。不過沒關系,我們這里有留學專家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希望能幫助你對法國大學體制有一個較清晰的了解。
基本上,高中畢業(yè)生取得學士資格(baccalaureat’簡稱bac)者,有兩大選擇:一是進入高等學院(grandes ecoles)系統(tǒng),二是進入大學(universites)體系。高等學院是培養(yǎng)法國領導階層精英分子的搖籃,如國家行政學院(ENA,E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高等師范學院(Ecole Nor-male Superieure’簡稱Normale Sup’)、高等土木工程學院(Ecole uperieure des Ponts et Chaussees)、高等技術學院(Ecole Superieure Ecole Polytechnique)等等。
一,高等學院
高中畢業(yè)生通過bac會考后,若想進高等學院,通常必須注冊就讀預備學校(ecole preparatoire),為期兩年。結(jié)業(yè)后參加各校的入學考試,競爭激烈,各路神圣拼得你死我活,考取的從此平步青云(當然需經(jīng)過學校三年的嚴格考驗),落榜的則重考或另謀出路。
Grande Ecole的訓練極為密集而專業(yè),壓力很大。ENA的學生,在校時就必須天天穿著西裝、打領帶,女著套裝,提公事包,儼然高級公務人員訓練班!畢業(yè)后,直接申請任職各機關單位主管。
法國政商大腕,常出自這些學院,如前總統(tǒng)密特朗畢業(yè)于Normale Sup’,現(xiàn)任總統(tǒng)席哈克是ENA畢業(yè)生,現(xiàn)任文化部長亦同。外國學生不太容易與他們法國學生競爭這些菁華學院。外國人申請就讀的學院,當然以大學系統(tǒng)為主。
二,大學
法國有一百多所大學,均以城市名稱及數(shù)字命名,如巴黎四大(Paris 4’即索爾本)、里昂三大(Lyon 3)等。入學申請方式:若入學第一階段,需在十二月、一月間申請預注冊(preinscription),才能進入九月開始的下一個學年度就讀;而第二階段(相當於碩士程度)則要在五月時就索取申請函。
大學分為一、二、三階段。
第一階段(premier cycle)為期兩年,讀完獲頒學位稱為DEUG(diplomed’un-iversitaires generales,普通大學文憑)。
第二階段(deuxiemeeyele)也分兩年,第一年結(jié)業(yè)可獲學士文憑(licence),第二年結(jié)業(yè)得碩士文憑(maitri-se)。Mait-rise課程除上課、考試外,還要寫一篇50-100頁(依學校、科系而不同)的論文,接受答辯(sout- enance)的洗禮后才獲頒學位。
第三階段又分DEA(diplomed’etudes approfondies,深入研究文憑)一年,約等于博士預備班,及doc-torat(即博士班)。
另有一種叫DESS(即Diplome d’etudes superieures specialisees,高等專業(yè)研究文憑),為期一年,畢業(yè)后通常直接就業(yè)。
公立學校的學費比起香港、美國來可說是幾乎沒什么花費,因此也沒有什么隆重的畢業(yè)典禮以示慶祝。
大學內(nèi)另外設有IUT(Institue universitaire de technogie,即技術學院)及各種研究院(instiu- ts)和實驗室(laboratoires)。
簡單來說,大學和高等學院的差別,主要在于前者培養(yǎng)理論性的研究人員,而后者訓練實務性的工作人員。但近來大學改革致力于推動理論實務化,以使學生能早日與就業(yè)市場產(chǎn)生互動。DESS的課程就是為此目的而設計,而各學系也陸續(xù)將實習(stage)列為必修項目。
三,私立學院
法國還有為數(shù)眾多的私立學院,性質(zhì)從服裝、造型、攝影、建筑、室內(nèi)設計、廣告、商業(yè)、工業(yè)設計等等,無所不包。
外國學生多半選擇這些私立學院研習,因為入學的資格較松,只以專業(yè)作品評斷結(jié)果。
學費方面,大學通常每年在1000法郎以內(nèi),私立學院通常超過20000法郎,到100000法郎左右,相當昂貴,要有心理準備。
四,語言學院
至于語言學校,則依上課時數(shù)不同,收費從每年數(shù)千法郎到兩萬不等,有所謂暑期班與學年班,各大學多半有提供語言課程,都要付費。
五,學期和測評
法國一年分為兩個學期,九月底至一月底為第一學期,二月至六月為第二學期。
評鑒方式分為平時考試(contrle continu,針對一般學生)及學年考試(controle de fin d’annee或eexamen final,針對平日需上班的學生)。平時考不及格的同學,可參加學年考作為補考。
六,選擇就讀地點
"出了巴黎,就是沙漠。"這是老巴黎喜歡的一句話。
法國的確明顯地分成兩大部分,一是巴黎,也就是中央、首都,二是外�。╨a Province),亦即邊座、鄉(xiāng)村。這當然是過度簡單的二分法。
外省畢竟占了法國97%的面積,東、西、南、北差異極大,各地區(qū)都有它的風格及特性。北部以里耳(Lille)為中心都會,具有相當?shù)哪嫌⒏裉m及荷蘭色彩,是法國工業(yè)化最早的地區(qū)。
東部與德國毗鄰,深具日耳曼氣息,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儼然是一個德國城,也是歐洲議會所在地,與布魯塞爾并稱為歐洲首都。
中部里昂(Lyon)地區(qū)民風較保守,而且具有布爾喬亞性格,里昂因曾是高盧人的首都,歷史比巴黎還要悠久,雖然中世紀以來地位已被巴黎取代,但里昂人的傲氣還在。
南部地中海岸拉丁氣息最濃厚,蔚藍海岸的居民常常會說意大利文,靠近西班牙的城市居民則會說另一種方言,這些地區(qū)的人民,終年與陽光、海水為伍,個性最為活潑、熱情、友善。
羅亞爾河地區(qū),素為法語學生喜歡的地方,據(jù)說當?shù)鼐用竦姆ㄕZ腔調(diào)最為正統(tǒng),而當?shù)乩寺娘L光、幽雅的城鎮(zhèn),也使在此念書成為一件風雅的事。
雖然外省各地區(qū)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但巴黎與外�。◤蛿�(shù)!)之間的對比,無疑是最鮮明的。巴黎人瞧不起外省人,卻又向往較為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外省人看不慣巴黎人,卻忍不住對其充沛的藝術資訊與商業(yè)資產(chǎn)眼紅;巴黎擁擠,外省較清幽;巴黎貴,外省便宜;巴黎前衛(wèi),外省傳統(tǒng);巴黎人多,但冷漠,外省人少,但親切……對學生來說,在外省求學可以比在巴黎節(jié)省三或四成的生活費,生活步調(diào)較悠閑,申請學校時的競爭對手也較少。
在巴黎則可享有豐富的資訊及活動,但花錢兇,競爭激烈、一屋難求。所以,Paris或Province?這還真是個傷腦筋的問題。就看各位朋友的口袋和個人嗜好了,畢竟"鐘鼎山林,各有所好",喜歡鄉(xiāng)下的朋友不妨去度個假、學學法文或深造不錯!
http://www.ardmore-hotel.com/【法國大學常識介紹】相關文章:
法國留學你該具備的就醫(yī)常識07-30
法國大學排名201507-20
計算機維護的常識介紹10-27
出國留學獎學金申請常識介紹07-30
法國留學的優(yōu)勢09-25
法國簽證面試材料07-19
法國留學面試須知07-30
法國留學面試技巧07-25
法國旅游攻略12-25
留學法國面試的技巧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