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裁員賠償標準
導語:完成那個裁員一般是在公司經營出現困難的情況下才實施的,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公司進行裁員的時候,如果一次裁員超過20人,或者占企業(yè)總人數百分之十以上的,需要向勞動部門報告,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公司裁員賠償標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公司裁員賠償標準
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進行裁員時,要對被裁勞動者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xù)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xù)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guī)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guī)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二、經濟性裁員必須符合法定條件并履行法定程序
所謂經濟性裁員,是指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fā)生嚴重困難,為改善生產經營狀況而辭退成批員工。經濟性裁員是用人單位克服經營困難的內在需要的通常作法,法律予以允許。但是,裁員同時也涉及被裁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為保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合法權益的有效平衡,法律對用人單位經濟性裁員作了一些適度的限制:首先,對于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的用人單位必須是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發(fā)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guī)定的嚴重困難企業(yè)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企業(yè)。此外,上海市對實施經濟性裁員也有嚴格限制,即上述企業(yè)必須在實施停止招工、清退各類外聘人員、停止加班加點、降低工資四項措施后仍無好轉的,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其次,對符合進行經濟性裁員條件的用人單位,應按下列程序裁減人員:
(一)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并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
(二)提出裁減人員方案;
(三)將裁減人員方案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四)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
(五)由用人單位正式公布裁減人員方案,與被裁減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xù),按照有關規(guī)定向被裁減人員本人支付經濟補償金,出具裁減人員證明書。
三、裁減人員的優(yōu)先留用與重新招用時的`優(yōu)先錄用
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裁減人員時,應當優(yōu)先留用下列人員:1.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2.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3.家庭無其他就業(yè)人員,有需要扶養(yǎng)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三類優(yōu)先留用的勞動者之間并沒有誰優(yōu)先的順序,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予以留用。另外,根據該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裁員后,在6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如果被裁減的職工在6個月內又被原單位重新錄用的,對職工裁減前和重新錄用后的工作年限應當連續(xù)計算為本單位工作時間。與勞動法相比,勞動合同法增加規(guī)定了用人單位有通知被裁減人員的義務,以使被裁減人員慎重考慮,及時行使優(yōu)先就業(yè)權。之所以賦予被裁減人員優(yōu)先就業(yè)權,主要考慮:一是被裁減人員并不是因為個人有違法違紀違規(guī)的行為而被解除勞動合同的,是因為用人單位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等情況服從大局而被解除勞動合同的,因此在用人單位生產經營正常后,重新招用人員時,應優(yōu)先照顧被裁減的勞動者;二是被裁減人員對用人單位比較熟悉,技術也相對熟練,對用人單位來說并不完全是負擔;三是可以有效防止用人單位以經濟性裁員為借口,隨意裁減勞動者,從而更好的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