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合同糾紛的方式選擇仲裁還是訴訟?
合同糾紛解決爭議的方式你該選擇仲裁還是訴訟?下面CN人才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仲裁是指當事人根據(jù)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xié)議,自愿將其爭議交由非官方身份的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進行裁判,并受該裁判約束的一種制度,是解決民事爭議的一種方式。仲裁協(xié)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爭議發(fā)生之前訂立的,它通常作為合同中的一項仲裁條款出現(xiàn);另一種是在爭議之后訂立的,它是把已經發(fā)生的爭議提交給仲裁的協(xié)議。兩種形式的仲裁協(xié)議,其法律效力是相同的。
一、仲裁與訴訟有何不同
1、自愿性
自愿性是仲裁最突出的一個特點,以雙方當事人自愿為前提,即當事人之間糾紛是否提交仲裁,交與誰仲裁,仲裁庭如何組成,由誰組成以及審理方式都由雙方協(xié)商自愿選定。也就是說“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是仲裁法的核心與靈魂,并貫穿了整部法律的始終,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而訴訟在受案范圍、受案方式、案件的管轄、審級制度、審判庭組成、審判人員審理方式、審理的程序和規(guī)則……等環(huán)節(jié)都帶有強制性,在訴訟的環(huán)節(jié)上是不能體現(xiàn)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的。在如今訴訟激增、費用高昂、時間推延的情況下仲裁可以解除當事人對打官司產生的各種顧慮和對感情上帶來不良影響,有利于私權爭議的圓滿解決。因此這一法律特征充分保證的當事人在處理爭議問題上的自治,這也是區(qū)別于訴訟的一個明顯特點。
2、公正性和權威性
首先,仲裁員是從公道正派的專業(yè)人員中聘任的,而且是兼職的,他不隸屬于仲裁委員會也獨立于行政機關,這就有效的保證了仲裁員可以獨立裁決案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行政干預和長官意志。而且從事仲裁員工作在《仲裁法》第十三條有明確的規(guī)定(規(guī)定內容略),也就是說仲裁員無論從學識、實踐經驗還是資質業(yè)務都是高水平的,具備權威人士的素質。
其次,仲裁沒有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當事人可以在全國范圍內自主選擇自己信賴的仲裁機構,這樣也排除和減少了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
仲裁行為在法學理論上是私行為,即私人裁判行為,這種裁判不靠權力也不靠關系,是依其自身公正的仲裁活動來建立自己的威信,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這也決定了必須排除一切干擾而追求公正。
3、快捷性和經濟性
仲裁實行或裁或審制度和一裁終局制度,也就是說當事人選擇了仲裁就排除了法院的司法管轄,而適用于快速審案的仲裁程序;訴訟一般實行兩審終審或三審終審。
仲裁的立案、組庭、審理程序簡便、辦案迅速,排除起訴、上訴的訴訟程序;
仲裁時限和訴訟相比較時間短,自仲裁庭組成之日起,至遲四個月結案,可以使當事人免受久拖不決之苦,而法院的裁決是六個月之久;
仲裁可以實行在先裁決,即如情況緊急,應當事人要求,可以就部分申請先行裁決;
仲裁的經濟性體現(xiàn)在按照一定的規(guī)定,仲裁只收取兩筆費用,一是案件的受理費,按照爭議的一定比例收取,二是案件處理費,主要是仲裁辦案的實際支出,一般比較小。由于仲裁的案件靠當事人書面舉證、開庭質證等,節(jié)約了當事人用于辦案的'支出,而且當事人自己選擇的仲裁員,自己的主張可以得到充分反映,不必再委托代理人,而且在“時間就是金錢”的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快捷性的辦案為當事人節(jié)約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仲裁成為了企業(yè)之間解決糾紛的首選。
4、靈活性
仲裁的靈活性在于程序靈活、適用法律靈活、開庭形式靈活。仲裁不拘泥于法定的形式,可以和解,也可以調解,調解不成可以裁決,仲裁程序也可由當事人約定;仲裁根據(jù)事實,符合法律規(guī)定,同時可參照商業(yè)慣例、習慣,依法裁決案件,對事實的認定注重對糾紛發(fā)生的原因、過程爭議事項、后果、責任做客觀公正的分析,力求在調節(jié)的過程中找到雙方可以接受或較接近的方案,做到合法又合情合理;在公正權威的人士主持下,在友好協(xié)商的氣氛中平等協(xié)調解決問題,做到既不傷感情,又有利于雙方今后繼續(xù)合作。這一點和法院的裁決有很大區(qū)別,法院依據(jù)的是事實、證據(jù)和法律法規(guī),而且在庭審過程中嚴肅而又緊張。法院的訴訟裁判會給雙方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給以后的繼續(xù)合作造成一定的困難。
5、保密性
仲裁以實行不公開審理為原則,只有當事人約定公開審理才公開,這樣有利于為當事人保守商業(yè)秘密和信譽及其他不愿意公開的情況,而且應當事人要求仲裁可以不寫明事實和理由。訴訟的審理一般應公開進行,以此接受社會的監(jiān)督,保證審理的公正性,只對某些涉及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的特殊案件實行不公開審理。
6、仲裁與訴訟的互動關系
仲裁作為“民間司法”、“準司法”手段,他與訴訟有多方面的聯(lián)系。簡言之,我國仲裁與訴訟的關系可以概括為立法上的借鑒與互補以及司法上的支持與監(jiān)督關系。
(一)立法上的借鑒與互補
我國制定了獨立的《仲裁法》,但是民事訴訟法中也有一些關于仲裁的規(guī)定,這種法律淵源上的聯(lián)系,反映了兩種程序之間的一致性,仲裁程序的某些事項準用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此外仲裁法中關于代理、回避、舉證、調解、缺席裁判等規(guī)定都與民事訴訟法中相同或相近。上述規(guī)定表明了仲裁與訴訟立法上的借鑒與互補關系。
(二)司法上的支持與監(jiān)督
仲裁權與司法權是兩種不同的權能,前者是指仲裁機構基于當事人的授權而具有的權能,是當事人“私權的讓渡”;而司法權是國家公權,是國家賦予審判機構的權力。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在,如果仲裁機構依法正確行使仲裁權,審判權則對此予以支持和維護;如果仲裁機構沒有依法行使仲裁權,審判機構則行使審判權予以糾正,審判權的現(xiàn)實存在不僅是仲裁權得以存在的前提,而且也是仲裁權能夠發(fā)揮作用的重要因素。
三、你該如何選擇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仲裁之所以被國際社會廣泛推崇和認可,是因為仲裁在解決糾紛的機制上更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和高效率,為糾紛的和平解決提供了一種更有價值的途徑,尤其的仲裁的和解率、調解率、和自動履行率更體現(xiàn)了法律的終極目標——解決糾紛,促進合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和法制環(huán)境。選擇仲裁還是訴訟,需在簽署合同時雙方書面約定:
1、如選擇了仲裁,就不能到法院進行訴訟,即你自己已放棄了訴訟的權利,所以認為仲裁和訴訟可并存是錯誤的。
2、機構不同,仲裁委是由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法制局)和商會統(tǒng)一組建,其監(jiān)督機構是中國仲裁協(xié)會,其仲裁員大多是律師和政府機構人員兼職從事;法院的機構是國家法律的審判機構。簡單地說,仲裁就是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就約定以后出現(xiàn)糾紛時叫某仲裁機構做“娘舅”,一旦裁定對雙方都有法律效力。
3、程序不同,仲裁是一裁終局的,申請撤銷時法院不會從實體處理中審查,如程序中有明顯錯誤時可以撤銷。訴訟如對一審不服還可以上訴,二審不服可在二年內申請再審,法院有相關的法定監(jiān)督機構和救濟程序。
4、收費不同,仲裁費沒有規(guī)定可以減交、緩交、免交,法院有規(guī)定。仲裁費比訴訟費高,如二萬元的糾紛,仲裁費是 1350元,訴訟費是 800元。
【解決合同糾紛的方式選擇仲裁還是訴訟?】相關文章:
勞動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03-04
勞動爭議是先仲裁還是先訴訟01-04
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02-21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02-26
合同糾紛訴訟要提交哪些證據(jù)?02-21
仲裁訴訟:辭職書不可省02-23
勞動仲裁與勞動爭議訴訟之間的關系01-28
如何解決勞動合同糾紛?06-01
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的差異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