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物理必考基礎知識點整理歸納
在學習中,大家對知識點應該都不陌生吧?知識點就是“讓別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過練習我能掌握”的內容。還在苦惱沒有知識點總結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考物理必考基礎知識點整理歸納,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運動和力
1、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叫力,(壓、推、拉、提、吸引、排斥等)。只有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物體與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
1、不直接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也能夠產生力。
2、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不一定會產生力。
3、兩個物體不相互作用,就一定不會產生力。
2、物理學中力用 F 表示,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 N。在手中兩個較小雞蛋手的壓力約 1N。一名中學生對地面的壓力約 500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二)也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運動狀態(tài)包括靜止到運動,運動到靜止,運動的方向、快慢)。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來的方法,叫力的圖示法。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力的示意圖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點)。
5、測力計的種類:握力計、牽引拉力計等。彈簧測力計的結構:彈簧、拉桿、刻度 盤、指針、外殼等。
6、測力計的原理:彈簧在不損壞的前提下,受到的拉力或壓力越大,彈簧的形變量越大。(在一定范圍內、一定限度內、彈性限度內,都可以。也可以說成正比)
7、測力計的使用:
(1)測量前要觀察測力計的指針是否與零刻線對齊,進行校正或記下數(shù)值。
(2)測量時對測力計拉桿施力要沿著彈簧的中心軸線方向。
(3)記錄時要認清每個小格所代表的數(shù)值。
8、使用測力計的注意事項:
(1)被測力不能超過最大測量值,否則會損壞測力計。
(2)使用前先把掛鉤拉幾下,好處是:防止彈簧被外殼卡住而不能正確使用。
(3)拉力與彈簧的軸線方向不一致時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使測量結果偏小。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體所受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對于一些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guī)則的正方形、球等,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
10、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根據(jù)重力方向的特殊性,我們把與重力方向一致的線叫做重垂線。
11、物體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同一地點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它質量的比值是一個定值,一般取 9.8N/kg,用 g 表示,即 g=9.8N/kg,它的含義是:1kg 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 9.8N。
12、重力的計算公式:G=mg
13、幾個力共同作用在一個物體上時,它們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個力來代替,這個力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如果已知幾個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稱為力的合成。(求合力時,一定要注意力的方向)
14、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的合成:如果兩個力的方向相同,合力方向不變,大小為二力之和。如果方向相反,合力方向與較大的力方向相同,大小為二力之差。
15、注意: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方向相同時,合力必大于其中的任何一個力。方向相反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時,合力為 0;大小不等時,合力一定小于較大的力,可能大于較小的力,也可能小于較小的力。
16、平衡: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叫做平衡。平衡力:平衡的物體所受到的力叫做平衡力。
二力平衡:如果物體只受兩個力而處于平衡的情況叫做二力平衡。
17、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即合力為零。(一物、二力、等大、反向、同直線)
18、滑動摩擦力:是指在滑動摩擦過程中產生的力。其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影響滑動摩擦的因素見實驗探究)滾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所產生的摩擦。與滾動方向相反。
19、靜摩擦: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間產生的摩擦。靜摩擦產生的條件是:相互接觸,且有相對運動的趨勢。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20、增大摩擦的方法:(1)使接觸面更加粗糙(2)增大壓力
21、減小摩擦的方法:(1)把滑動摩擦轉變?yōu)闈L動摩擦可以大大減小摩擦(2)加潤滑油使接觸面變光滑也可以減小摩擦
22、慣性:我們把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23、慣性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這個規(guī)律叫做牛頓第一定律,也成為慣性定律。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24、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的大小是由物體的質量決定的,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快慢、物體的形狀、所處的空間、是否受力無關,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慣性的大小可以通過改變物體的質量來加以改變。
25、慣性和慣性定律的區(qū)別:慣性定律是描述物體運動規(guī)律的,慣性是物體本身的 一種屬性,慣性定律是有條件的,慣性是任何物體都具有的。
26、力和慣性的區(qū)別:力不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力也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是慣性,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壓強與浮力
1、壓力:指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就越顯著;當壓力的大小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就越顯著。壓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比較的。
2、壓強:作用在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叫做壓強。壓強用符號 p 表示。壓強是為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而規(guī)定的一個物理量。
3、壓強的計算公式及單位:公式:p =F/s ,p 表示壓強,F(xiàn) 表示壓力,S 表示受力面積壓力的單位是 N
物態(tài)及其變化
1、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氣態(tài)、液態(tài)。
2、物態(tài)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tài)變?yōu)榱硪环N狀態(tài)的過程。物態(tài)變化跟溫度有關。
3、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溫度表示。
4、溫度計的原理: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5把水的沸騰溫度規(guī)定為 100 度,把 0 度到 100 度之間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稱為 1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6、溫度計的使用:
、抛寽囟扔嬇c被測物長時間充分接觸,直到溫度計液面穩(wěn)定不再變化時再讀數(shù),⑵讀數(shù)時,不能將溫度計拿離被測物體,⑶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溫度計標尺垂直,與液面相平,不能仰視也不能俯視。
、葴y量液體時,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體溫計:量程一般為 35~42℃,分度值為 0.1℃。
8、熔化:物質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
凝固: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
9、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晶體:有固定熔點即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如:金屬、食鹽、明礬、石英、冰等
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變軟、變稀變?yōu)橐后w。如:瀝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fā)和沸騰
11、蒸發(fā)是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一種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fā)生。
12、影響蒸發(fā)的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面的空氣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溫:在需要降溫的物體表面,涂一些易揮發(fā)且無害的液體,通過液體蒸發(fā)吸熱來達到降溫的效果。
14、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
15、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且能繼續(xù)從外界吸熱。
16、沸騰的現(xiàn)象:從底部產生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氣泡中的水蒸氣。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液面氣壓越小沸點越低,氣壓越大沸點越高。高原地區(qū)普通鍋里煮不熟雞蛋,就是因為氣壓低,沸點低造成的。高壓鍋是利用增大液面氣壓,提高液體沸點的原理制成的。
17、液化:物質由氣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
18、液化的兩種方式: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19、所有氣體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氣體液化放出熱量。
20、常用的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溫條件下,用壓縮體積的辦法,使它液化儲存在鋼瓶里的。
21、升華: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升華吸熱。
22、凝華: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凝華放熱。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華形成的。
23、生活中的物態(tài)變化:
云:水蒸氣在高空遇到冷空氣,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集中懸浮在高空中。
雨: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冰晶吸熱熔化成小水滴與原來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
霧和露: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
雪和霜:水蒸氣直接凝華成的小冰晶
24、衛(wèi)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質的作用:物質熔化和汽化都吸熱,降低衛(wèi)星溫度保護衛(wèi)星。
25、電冰箱的電動壓縮機用壓縮氣體體積的方法把氣態(tài)制冷物質壓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熱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質通過節(jié)流閥進入冰箱內部的蒸發(fā)器迅速汽化吸熱使冰箱內溫度降低。
【中考物理必考基礎知識點整理歸納】相關文章:
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歸納03-17
中考歷史必考知識點歸納07-11
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03-20
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識點09-03
中考化學必考知識點歸納實用09-02
中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總結歸納05-18
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熱門)05-16
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精】05-08
中考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06-26
中考物理必考公式總結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