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的閱讀練習題附答案
風箏的閱讀理解及答案
1.全文的感情基調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個詞概括.
悲哀
2.寫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說的是小時候,“我”不準小兄弟放風箏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戲之于兒童的意義后,認為簡直是“對于精神的虐殺”.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3、第一段屬于什么描寫?作用?此段有何作用?
自然環(huán)境描寫,渲染嚴冬肅殺的氣氛,烘托“我”悲哀的心情.
開篇點題,引出回憶,定下感情基調
4.作者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驚異和悲哀”.“驚異”什么?“悲哀”什么?為什么說“就在這空中蕩漾了”?
故鄉(xiāng)的風箏時節(jié),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過,就放風箏,所以“驚異”.
見到風箏,就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而且無從補過,心頭不禁悲哀.
這里所說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的故鄉(xiāng)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現在,在北京,看見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而聯想到故鄉(xiāng)風箏時節(jié)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這春天“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5.看到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為什么說是“不幸”?
跟“懲罰”一詞聯系起來就明白了,因為自己一向以為管小兄弟管得對,現在見到書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受到懲罰了,對舊“我”來說,良心遭受了譴責,可謂“不幸”.
6.文中所說的“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么?
這一幕,是指“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發(fā)現他偷做風箏,氣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風箏抓斷踏扁了.
7.為什么說不許弟弟放風箏是“對于精神的虐殺”?
“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游戲實在出于兒童天性,游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游戲,無異于虐殺兒童天性.
8.為什么20年來毫不憶及?
因為自己一向以為管小兄弟管得對,小兄弟偷做風箏,自己也并不認為正當,以為兄長該管.
9.為什么說心不竟墮下去而至于斷絕?
因為“我”知道還有補過的方法
10.小兄弟為什么全然忘卻?
原來他偷做風箏,自己也并不認為正當,以為兄長該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懷.
11.“我”懂得游戲的意義后心情沉重,總想補過,說明什么?
魯迅一旦接觸科學思想,就認識錯誤,設法補過,并不因為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也不因為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為時間相隔久遠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見他是多么嚴厲的解剖自己,他的為人是多么嚴肅認真
12.為什么“我”的心只得沉重著?為什么小兄弟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文章是不是局限在風箏事件上,有沒有更加深廣的含義?
表達了更深沉的悲哀.小時候,自己對弟弟那樣管束,簡直是精神的虐殺,而弟弟卻并不認為兄長的行為是精神的虐殺,時過境遷,忘得一干二凈.我也無從補過,無從求得心情的輕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殺者甘受虐殺,毫無抗爭,使虐殺者橫行無忌,這正是舊秩序能夠維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13.末段的語句怎樣理解?為什么說“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悲哀?為什么說“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我”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chuàng)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精神被虐殺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說“無可把握的悲哀”,想擺脫也不可能了.
“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脫悲哀.我只感覺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氣”,不僅指當時的天氣,而且指心頭的悲涼.當年虐殺者與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為有什么錯,現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已經全然忘卻.覺悟者永遠無法補過,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風箏的閱讀練習題附答案】相關文章:
風箏的閱讀答案12-30
關于風箏的閱讀答案02-19
《為自己減刑》閱讀練習題附答案02-10
白發(fā)閱讀附答案12-27
《風箏》閱讀題及答案02-19
《美麗的邂逅》閱讀附答案02-23
《流淚的蓑衣》閱讀附答案02-17
《野望》閱讀練習附答案12-31
網紅閱讀附答案12-28
荒漠中的葦閱讀附答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