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開題報告范文精選
一、問題的提出
聲樂技巧訓練是每個聲樂表演者通向聲樂藝術殿堂的必經之路,是基礎也是保證。
在聲樂技巧訓練的實踐中,每個聲樂表演者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境況:氣息用不上,位置掛不上,聲音散、白,用嗓子等難以解決的技巧問題。教師講解的聲樂理論技巧概念時常又充斥于耳畔,不是聽不懂,而是做不到等現(xiàn)象。
種種技巧問題時常令我們夜不能寐,茶不思,飯不想,似乎每一個問題都象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座座高山難以逾越。有時甚至想退卻對聲樂藝術道路的追求。出現(xiàn)這種情況,究其原因,聲音之源是歌唱之本,但各種聲樂技巧的應用同樣重要,翻開各種著述,對于聲樂技巧的訓練和應用,意大利的歌唱家們無一不認為是重中之重,認為誰掌握了聲樂技巧的應用就學會了歌唱。
二、研究的意義
我國古代有“故善歌者,必先調其氣也”的說法,可見,聲樂技巧的訓練在歌唱訓練中的重要性在我國古代已經充分認識到,然而在歌唱技巧訓練中,要真正掌握用聲樂訓練的要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掌握科學的理論之外,還要在技巧訓練的實踐中千百次的摸索,明確什么地方用氣,怎樣用氣,在什么地方控制等,解決好“氣”的問題只是技巧訓練的第一步、基礎,下一步則是共鳴的問題,即共
鳴的核心“點”。在技巧訓練中,歌唱者往往為了追求音量,加大喉部力量,造成聲音散、白等扭曲聲音形象等現(xiàn)象,致使聲音沒有藝術感染力,關鍵是對面罩共鳴“點”沒有清晰的認識和正確的理解。因此,“點”在聲樂技巧訓練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氣”與“點”在歌唱訓練中是統(tǒng)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丟掉任何一方都會給嗓音帶來災難。
在歌唱實踐中,既要要求聲音在良好的氣息支持下的共鳴點,又要要求聲音在不要掉下共鳴點的基礎上有充分的氣息支持。從而使歌唱者的聲音具有穿透力,致遠性,嗓音的持久性,增強歌唱者的聲樂技巧,從而增加表演者的藝術表現(xiàn)力。因此,抓住聲樂技巧訓練核心問題,是聲樂表演者的重中之重。只有解決好了技巧訓練,才能使歌唱者的聲音具有良好的共鳴,和輕松自如的歌唱狀態(tài)。所以,采用聲樂技巧的訓練方法,增強聲樂表演者的致遠性、聲音穿透力和嗓音的持久力,使聲樂表演者的聲音更趨藝術表現(xiàn)力便是本論文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三、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日益加深,國際間藝術交流日益頻繁,代表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歌唱家帕瓦羅蒂、多明戈、卡拉雷斯、卡巴耶等來華演出,意大利著名歌劇藝術大師男中音歌唱家貝基先生先后四次來我國講學,同時國家又不斷派出留學生出國深造等,為我國聲樂藝術的發(fā)展盡快與世界接軌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契機和氛圍。進而也為研究歐洲聲樂技巧,發(fā)展民族聲樂藝術等學術理
論研究提供了豐厚的土壤。見于各種報刊、雜志、專著、譯著等,關于聲樂技巧訓練的方法理論研究更如雨后春筍。由于篇幅所限,這里只作簡單介紹。
專著:《卡魯索的發(fā)聲方法》P.M馬臘費奧迪著(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年出版),《歌唱與聲音訓練》音樂論叢(五)(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年出版),《大歌唱家談精湛的演唱技巧》羅杰姆。漢涅斯著(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歌唱的藝術》薛良著(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97年版),《沈湘聲樂教學藝術》沈湘著,李晉瑋、李晉緩整理(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年出版),《嗓音遺訓》弗·蘭皮爾蒂著,李維勃譯(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年出版),《歌唱—機理與技巧》威廉·文納著,李維勃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嗓音訓練手冊》理查德·奧爾德森著,李維勃譯(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年出版),《喻宜首聲樂藝術》喻宜營著(華樂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等。
報刊:《對學習聲樂的幾點提示—著名歌劇演員、聲樂教師普爾.奧則士對學習聲樂的意見》外國音樂參考資料,內部刊物,(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年三、四期合刊),《聲樂技術的基本功夫—杰出女高音伊麗莎白·舒曼關于聲樂基本訓練的意見》外國音樂參考資料,(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第五期),《丟失了的歌唱傳統(tǒng)》阿諾德·羅斯,英國,外國音樂參考資料,內部刊物,(中央音樂學院1982年第五期),《從名師得到的聲音訓練—著名歌劇女高音金卡·米洛諾夫回憶她學習聲樂的經過》外國音樂參考資料,內部刊物,(中央音樂學院1983年第一期)。
《氣功意念導引與歌唱聲音位置》譚業(yè)茂、馮長春(中國音樂1993年第一期)《共鳴在歌唱中的意義》趙震民(中國音樂1993年第一期),《發(fā)聲理念及實踐意義》張效中(中國音樂2002年第一期),《《唱論》今析—兼與《燕南之庵》<唱論>新釋一文商榷》韓德森(音樂研究2002年第四期),《護聲各有形論繹》劉建華(中國音樂2003年第三期),《用“力”得當才能放松—談對歌唱中放松的理解》周曉音(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第三期),《優(yōu)美的歌聲來自對聲音共鳴的感覺))張婉(中國音樂(季刊)2004年第3期),《吸氣與松開》唐力生(中國音樂2005年第三期),《如何學習和掌握面罩唱法—介紹吉諾·貝基的面罩唱法》楊樹聲(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第二期)等等。
以上專著和論文,都是涉及聲樂技巧方面的論述,都是各種歌唱技巧的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從而又指導著歌唱者的聲樂實踐,都是本著從歌唱訓練的教學實際與歌唱實踐的某一角度對聲樂技巧訓練進行科學分析和論述的,對我國的聲樂技術的發(fā)展起到了強有力的促進作用。盡管各種理論研究著述都對氣息的重要性,呼吸的各種方法,聲音的高位置,共鳴,聲音的集中等技術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和探討,但都沒有從聲樂技巧的訓練手段相結合這一角度進行深刻探討和研究。
就目前本人掌握的資料來看,國內對此研究上不多見。因此,以聲樂技巧訓練方法的論題進行研究正是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所在。希望對喜愛聲樂藝術的同行和朋友有所啟發(fā),為聲樂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綿薄之力。
【聲樂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聲樂情感論文開題報告01-06
聲樂曲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1-14
畢業(yè)論文聲樂開題報告01-03
開題報告-開題報告12-15
經典開題報告01-04
課題開題報告格式與開題報告的寫法07-06
課題開題報告的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12-22
有關開題報告課題來源的開題報告文章12-30
開題報告格式與開題報告寫作技巧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