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
在經濟發(fā)展迅速的今天,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1
中國教育學會科研規(guī)劃重點課題《學校心理素質養(yǎng)成教;子課題《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實踐與研究》;開題報告;黑龍江省海倫市東方紅小學;《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實踐與研究》開題報告;黑龍江省海倫市東方紅小學;一、課題的提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也是一個崇尚仁義、知恩;小學階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階段,一些行為習慣就是;現在的孩子缺乏感恩思想,變得冷漠與自私,原因是多;如今中國教育學會科研規(guī)劃重點課題 《學校心理素質養(yǎng)成教育研究》
子課題《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實踐與研究》
開題報告
黑龍江省海倫市東方紅小學
《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實踐與研究》 開題報告
黑龍江省海倫市東方紅小學
一、課題的提出
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也是一個崇尚仁義、知恩圖報的民族。從《詩經》中的“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到今人常說的“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等等,都從不同的方面告訴了我們該怎樣去感恩,怎樣去報恩。
小學階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階段,一些行為習慣就是從此養(yǎng)成的,并影響著孩子的一生。當前在我們的小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不少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某學校對小學生思想道德心理狀況進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數據顯示,40%的學生敬仰科學家,35%的學生敬仰體育、影視明星,只有1.5%的學生表示敬仰自己的父母,而敬仰黑勢力老大的學生竟然達到2.9%,幾乎是崇拜父母的兩倍!“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對父母不懷感恩之心,更何況對同學、對老師、對社會呢?
現在的孩子缺乏感恩思想,變得冷漠與自私,原因是多方面的: 現狀之一:家長溺愛嚴重
如今的少年兒童,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每個家庭的掌上明珠。在眾多長輩的呵護下,他們已養(yǎng)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家長對孩子的物質要求是“有求必應”,對孩子的學業(yè)要求期望甚高。這兩者之間的`沖突,導致孩子人格發(fā)展不平衡。很多孩子面對父母的養(yǎng)
育之恩表現冷漠;孝敬之情在心目中淡化,只知受寵,不知感恩。
現狀之二:社會影響深遠
在這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里,一些成年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乃至道德觀發(fā)生了扭曲。他們自私、驕橫、冷漠、不善于合作。使得未成年人,也受到了他們的負面影響,缺乏“感恩”的意識。
現狀之三:學校教育缺乏
現行的高考制度,使得學校教育始終未能擺脫考試的圈子。教育看分數、教師壓力大,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學上,忽視了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特別是感恩的教育。20xx年“六.一”學校組織慶祝會,學生帶上凳子到操場觀看。班主任為了調查學生的感恩現狀,有意不拿凳子到操場。從開始到結束,兩個多小時一直站在學生旁邊,結果沒有任何班的學生主動為老師讓座。
孩子們這種感恩情懷的缺失讓我們意識到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才會變得和諧、親切,學生才會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才會對生活充滿希望,才會懂得珍惜時間和機會,才會努力完成自己的學業(yè)來報答周圍的人和社會。學生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更加愉快,更加健康,這也是學生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主體人格的構建。
思想是人的靈魂,如何拯救這“將要垮掉的一代”?良方在哪里?《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指出:
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要“從他們的具體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fā),深入淺出”,“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yǎng)成教育”。
正是鑒于當前現實,我們提出了《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實踐與研究》這一課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一種感恩意識,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伴、感恩身邊的人??使學生獲得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準則、文明素養(yǎng)、社會責任意識,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課題的界定
1.感恩:就是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帶來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產生認可并意欲回饋的一種認識,一種情懷和行為,就是知恩、報恩、感恩,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的正確認識。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體現,永懷感恩之心,才能從別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報。
2.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以活動為載體,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從感受最深的身邊人、身邊事開始,學會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給我們生命,感激父母養(yǎng)育了我們;學會感激老師,感激老師為我們導航,感激老師培育我們。從感激父母老師開始,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再引導學會感激他人,感激社會,感激一切為自己的健康成長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
三、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ㄒ唬┱n題研究的目的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人精神素養(yǎng)的體現。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教育心理學也指出:長期以來,人們對“健康”的理解,主要局限于有機的生理方面。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青少年本人,對健康的關心也都集中在學生身體發(fā)育方面的一些生理指標上,至于學生的心理方面是否健康,往往為大家所忽略。近年來,有關中小學心理障礙問題日益引起社會及教育部門的重視,心理方面的健康問題也就漸為人們所關注。因此我校把“感恩教育”定為核心課題進行研究,其目的為:
1.讓學生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使其心靈深處受到感動。
2.懂得理解、寬容、體貼、關愛他人。
3.懂得孝敬父母以及長輩是為人之本。
4.懂得感恩是快樂生活之源,心中充滿愛心,學習更有動力,生活更有意義.
5.尋求實施感恩教育最佳途徑和方法。
6.通過一些具體的感恩教育的開展,培植感恩文化推進校本課程建設。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存在而變得愉快和健康起來,生命將得到滋潤。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2
課題的提出
近年來,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存在著一部份后進學生的群體,他們在校內外的不良表現尤為突出。不思學習、任意逃學、欺小凌弱、吵嘴打架、損壞公物、偷竊剮錢、野宿不歸家 。雖經老師多次教育幫助,仍屢教屢犯,引起學校和老師的關注。經過深入調查、了解、分析后,知道這些學生中大多數來自于不健全的家庭。據我們對全校1093名小學生家庭調查來看,屬于父母離異的`家庭學生有60人;在父母中有死亡的家庭學生有28人;父母因違法犯罪被勞改、勞教的家庭學生有6人;母親被拐賣或失蹤的家庭學生有6人;寄養(yǎng)在親戚家里的學生有3人;共計103人,占全校小學生9.1%。其中,學習差的有33人,表現差的有13人。再從家庭教育看,屬放任不管或粗暴型教育的家庭學生就有41人,占單親家庭學生的40%?磥,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不容忽視,轉變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問題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教育家盧梭說: 每一個人的心靈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須按它的形式去指導他;必須通過它這種形式而不能通過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對他要費的苦心取得成效。 為此,特提出 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研究 課題。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3
一、課題的提出
家訓又稱庭訓、庭誥、家誡、家范等,是父家祖輩誡示子孫后代用以規(guī)范家人行為、處理家庭事務的一種言行準則,是父權與族權的重要表達形式。
在歷史中,家訓因其具有較為現實的指導意義而存在;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從這些家訓背后發(fā)現其閃光點,雖歷經時間的磨礪但并不褪色。家訓因其在道德方面起的獨特的作用,在時代的變遷中保持著其生命力,F代經濟社會的急速發(fā)展,是以往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然而經濟的發(fā)展并不意味著文化和道德的發(fā)展。在我們今天探討傳統(tǒng)家訓中科學的教育理念時候,對于精神文化或者是道德教育來說,應該也是時代的追問。
為此,我們本著新道德教育觀生活化、體驗性的道德教育理念,提出“我國古代家訓與現代家庭教育有機結合的實踐研究”的課題實驗研究。
通過分析家訓產生的原因、形式和內容,借鑒家訓中的優(yōu)良教育理念對于我國現代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研究傳統(tǒng)家訓對現代家庭教育的意義,對于創(chuàng)立具有新時代精神的中國家庭教育內容,發(fā)揮其倫理教化與維護社會穩(wěn)定等功能,古為今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傳統(tǒng)家訓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方面的體現,對道德意識、倫理觀念的灌輸和培養(yǎng)有借鑒意義。家訓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
。ㄒ唬┍菊n題的研究有助于加強家庭教育中家長以身示范的作用。
家庭環(huán)境是人們最早的最直接的生活環(huán)境。人的社會化一般是從家庭環(huán)境中開始的,人的自我意識首先是在家庭環(huán)境中萌發(fā)和形成的。可以說,家庭環(huán)境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品德形成和智力發(fā)展都有特別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就是“境教”。
今天對于各個年齡的孩童,我們有數不清的教材。我們似乎沒有必要自己花時間為孩童寫一些“家訓”。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的是,每一篇“訓”,每一句能保留下來的言語,都是作“訓”的人的反映。在為子孫作“訓”的時候,應該是把自身的人格魅力貫穿其中的。像曾國藩的《誡子書》實際上已經是這位文正公的遺言了,把自己一生為人向、兄弟子孫垂范,這才是我們應該加以發(fā)揚的。做好自己,為子孫做模范,比任何教材和教育手段都要有效。
(二)本課題的研究有助于家庭教育訓兒有道。
傳統(tǒng)教訓中的“孝親敬長,睦親齊家”在今天仍有時代意義!疤熳鸬乇,乾坤定矣”,作為對《周易》開篇的重要的解釋,講述了萬物應該有其運行的自然秩序。歷代君王都踐行儒家的“以孝治天下”的信條,兒子在家不能隨便和父母、長輩頂嘴,在社會上更不能隨便越位不尊敬上司,F在小家庭單位的出現代替了原來的家族式的大家庭,在道德、傳統(tǒng)權威的教育上有不可避免的缺失,F今,因為獨生子女問題,父母祖輩普遍過分溺愛孩子,父母只從經濟上滿足孩子的生活需要,忽略對他(她)的做人教育;過于寵愛,不懂艱苦,不能遭受挫折,個人意識過強,自我中心強烈。
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是父母,父母的作用無可替代。父母從生活細節(jié)上入手遵循循序漸進式教育,從小就教育孩子立志高遠、勤奮學習,孩子對自己的人生才能有明確的目標和奮斗的動力,這在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
。ㄈ┍菊n題的研究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量入為出的生活習慣。
“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jié)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迍t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xiāng)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币粋人生活中奉行節(jié)儉,則其物質欲望就少,精神生活會變得充實。一味追求生活上的奢侈享受,經濟條件不容許時,有可能會做出違法的事情或者造成心理畸形。正因為此,宋代家訓作者將節(jié)儉視為做人的美德。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本課題的研究基于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和素質教育思想及新課程理念,從以下三點加以呈現:
。1)回歸學生道德生成的基本規(guī)律;
。2)回歸學生的生命本質;
。3)回歸為學生學會做人而奠基。
四、本課題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
。1)家訓產生的原因;
。2)家訓的內容和形式;
。3)家訓對現代家庭教育的意義。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
。ㄒ唬┝私馕覈糯矣栁幕纳羁虄群接懝糯矣栁幕默F代德育價值,認識家訓文化對現代家庭德育的特殊作用。
。ǘ┡囵B(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讓學生從庸俗走向高尚,從知識學習走向精神教化。
(三)探討現代家庭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構建新時期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踐體系。
六、本課題研究的方法與步驟
。ㄒ唬┭芯糠椒
1.教育調查法;
2.行動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ǘ┭芯坎襟E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做好課題組成員分工,制訂課題實施方案,并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理論,搜集相關的參考資料,為實驗研究做好準備。
第二階段:實驗階段。開展方案設計,進行專題討論、調查,通過開展“古代家訓”的征文與演講比賽,利用感恩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重陽節(jié)等親情節(jié)日舉辦主題活動,凈化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自覺踐行家訓文化。
第三階段:深化研究階段。舉辦階段性成果展示會和交流總結會等,擴大課題研究成果。
第四階段:總結階段。課題組成員對各類材料進行系統(tǒng)整理、分析、總結,撰寫研究論文,形成課題研究報告,存入我校教育科研檔案,同時評選和表彰優(yōu)秀教師和學生,并將研究的成果材料報送上級,申請專家組進行結題鑒定。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4
一、課題研究緣由
幼兒游戲中接觸最多,也最樂意接觸的就是小伙伴,在進入大班后,孩子的語言交往能力,社會性發(fā)展在不斷增強。各種因素的影響,孩子們的能力、素質都是有差距的。很多時候就可以讓同伴間相互影響,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有時當孩子遇到困難或需要幫助時,老師一一說教或幫助完成,孩子們當時可能不一定明白或有疑惑也會假裝了解,而如果由同伴進行教育交流,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方式方法可能更接近于幼兒的理解。所以如何激發(fā)同伴間的教育是值得我去挖掘研究的。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從而尋求到適宜的教育對策讓幼兒能在同伴的相互影響中快樂學習。
二、概念的界定
1.幼小銜接:
孩子從幼兒園走向小學教育這個過程就是幼小銜接。
2.同伴影響:
同伴教育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是一種教育行為,有時也把同伴教育稱為同齡群體教育。在我們的教學活動存在許多的個體差異,因此同伴間相互學習的機會不少。很多時候教師一一說教的方式孩子并不一定全然接受,而同伴間相互分享信息知識,相互傳遞思想情感,效果更好。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會是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的一種教育方式。
三、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現狀與研究的價值
1、現狀:
目前,國外的相關研究比較深入,涉及內容較廣,國內的研究相對來說,調查和描述性居多,深入、直接、系統(tǒng)的.分析較少。而且, 不少教師、家長對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發(fā)展與影響因素等缺乏了解,影響了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教育培養(yǎng)。然而,同伴關系在幼兒的自身發(fā)展和社會適應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價值:
(1)培養(yǎng)幼兒主動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2)幼兒體會同伴間互動互助克服困難的愉悅心里。
四、研究的目標、內容
1、目標:
。1)通過研究,挖掘發(fā)現幼兒游戲活動中的同伴教育契機,增強孩子的解決問題能力。
。2)通過研究,使教師的觀察、總結能力不斷提升,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
。3)整理歸納數據,總結經驗,促使我班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和交往能力。
2、內容:
。1)通過觀察了解同伴間關系情況,調查總結孩子們之間缺少同伴影響的因素。
在大班孩子進行游戲時注意觀察記錄他們之間的交流,分析其中可能出現的同伴影響,鼓勵幼兒及時溝通學習。
。2)通過調查將同伴關系分為幾類:受歡迎型,被拒絕型和被忽略型。
受歡迎型往往是一些性格外向活潑,語言交往能力較好的幼兒,被拒絕型的幼兒可能是班上一些淘氣的孩子,平時愛搗亂不怎么聽話,而被忽略型的孩子往往比較內向不主動。
(3)與個別特殊幼兒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幫助他們主動與同伴交往,脫離被拒絕與被忽略的狀態(tài)。
關注各類幼兒的特點,有意讓被忽視型與被拒絕型的幼兒多多接觸受歡迎型的幼兒,潛移默化中接受同伴影響。
。4)在一日活動中,教師創(chuàng)造同伴教育的機會,鼓勵引導幼兒從同伴身上取長補短,不斷提高。
將同伴教育貫穿于孩子的活動中,首先讓孩子們認識到各自的優(yōu)缺點,再逐步轉化為常態(tài)化的同伴影響,相互學習,相互進步。
(5)通過游戲了解幼兒在同伴交流中的困難,與幼兒談論,想出解決辦法。
仔細觀察并及時記錄幼兒游戲中的小狀況,與幼兒共同發(fā)現問題,切實體會同伴影響的作用及樂趣。
五、研究過程與方法
1、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11月)
。1)確定為課題內容及研究對象為大班幼兒,研究成員為大四班陳金老師。
。2)圍繞課題內容,收集資料、查閱相關書籍。
。3)申報課題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年12月至20xx年11月)
(1)在各班開展相關調查活動并及時記錄為最后的總結報告收集資料。
。2)記錄總結幼兒游戲中的實踐與觀察。
(3)總結經驗,撰寫相關課題論文。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12月)
。1)整理、總結研究經驗,撰寫相關課題論文。
。2)展示研究成果
2、方法:
。1)文獻法:為研究實踐收集、閱讀相關資料,并借鑒運用到孩子們的交往中。
。2)觀察法:通過多種觀察形式,記錄幼兒活動中的同伴交往情況,記錄調查結果。
。3)談話法:交流討論幼兒間的知識經驗,讓幼兒相互了解同伴間的知識差異。
。4)調查法:調查各班幼兒的同伴關系在游戲中的效率,鼓勵幼兒多主動交流。
。5)行動研究法:在實踐研究中鼓勵幼兒多向同伴請教學習。
。6)經驗總結法:根據幼兒活動情況做好調查記錄,及時整理總結。
六、預期研究成果
。1)發(fā)表論文:發(fā)表相關同伴影響的論文。
。2)案例集:實踐活動中幼兒同伴影響的案例展示。
。3)結題報告:幼小銜接教育中同伴影響的研究。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5
一、養(yǎng)成教育內涵
養(yǎng)成教育是教育者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的教育訓練活動,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教育過程,是一種使自然人成為社會人的教育過程。一個人的行為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所以,教育家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習慣。”
二、養(yǎng)成教育的現狀分析
為了了解高職學生在養(yǎng)成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對內江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在校大學生(500人)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從調查結果看,高職學生存在著比較多的養(yǎng)成教育弱點,如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比較散漫等。由于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以及個人素質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高職學生中的不少人在中小學階段沒能較好地接受系統(tǒng)扎實的文化學習和基本的思想道德及行為規(guī)范教育,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交往習慣,應變能力不強,對社會上不良現象的影響抵抗能力差,法制觀念、公德意識比較淡薄等;但最主要的突出問題如下:
1.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較差
目前的高職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庭長輩們的長期溺愛,形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習慣,然而一些家長卻很少對他們進行養(yǎng)成教育,使得相當部分學生的依賴性強,獨立自理能力差,有的連洗衣服、整理內務衛(wèi)生等這些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
2.高職學生普遍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但從現狀看,高職學生進校時分數不高,文化基礎相對較差,一些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不明確,還有一些學生認為高職院校并不是他們最理想的選擇,因此學生入學后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自主學習意識,表現出學習紀律渙散,學習主動性、刻苦精神、鉆研精神不夠。
3.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念比較突出,存在著許多人格缺陷
學生在家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的遷就和寵愛,引起了學生心理的個性畸形發(fā)展,導致學生難以融入到集體生活,妒忌心理較強,經常因自身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而怨人怨天,容易產生矛盾糾紛,難于與人交往,難于適應集體生活。
4.從生活細節(jié)看高職學生道德養(yǎng)成
在高職校園這個文明的殿堂,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時有發(fā)生。高職院校衛(wèi)生設施普遍比較完善,但在校園內總能看到學生亂扔東西、隨地吐痰的身影。洗衣服時水龍頭可以一開一個小時、便后不沖水的現象隨處可見,學校體育設施被個別學生人為損壞等,遲到了不喊報告。"
三、實施高職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基本內容、主要措施
1.養(yǎng)成教育一定要從關鍵期抓起
一般來說,新生入學期間,應當采用嚴格的.紀律約束,重在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我國有句古話“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而養(yǎng)成教育“之計”就在于新生入學的階段,抓住了關鍵期進行養(yǎng)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過了關鍵期,再施以養(yǎng)成教育將事倍功半,甚至終身難補?傊,養(yǎng)成教育要抓住關鍵期,注意研究新生的特點,利用新生優(yōu)勢,嚴格要求,強化訓練,務必把握關鍵期把養(yǎng)成教育抓緊、抓好、抓細、抓實、抓早。
2.建立全員育人制度
全體教師、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都應對學生的教育負責,養(yǎng)成教育應該是一個所有教職員工都有責任參與其中的一項工程,而不僅僅是專門的學生管理部門和輔導員所做的工作。如果每一位教職員工都注重自己日常一言一行的言傳身教,并持之以恒,切實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他們在學生中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學生在校園內的所有活動都可能對其學業(yè)和人格的形成造成影響,因此,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同時也是任課教師、管理人員、后勤服務人員的責任。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高職學院應當放手發(fā)動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設計,使學生時時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的熏陶,形成自覺參與意識,并在活動中充分鍛煉能力,展現個性。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設體現時代特點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優(yōu)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良好的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專業(yè)水平的提高。高職學院要加強校園人文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建設,建造精神內涵豐富的物質文化環(huán)境,重視和加強校風建設,培育良好的教風和學風。
4.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實現思想道德教育的社會化
德育的本質是實踐,因此如何讓枯燥、空乏的思想道德教育回歸社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道德的魅力,并把自我價值的實現與社會的發(fā)展融為一體,值得高職教育工作者思考。如果我們不讓學生接觸社會,就會閉門造車,培養(yǎng)出社會不需要的廢材。高職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他們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加速他們的社會化進程。
5.科學嚴謹的規(guī)章制度是高職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保證
高職教育,由于創(chuàng)建時間短,許多制度尚不健全,制定切合于高職院校實際的規(guī)章制度,并使之具備特色性、可操作性、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是當務之急。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是對高職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使認識轉化為行動的有效保證。高職院校有關學生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建設涉及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還要把握好有利時機,針對具體問題,重點在于落到實處。
總之,“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做小事開始,通過點滴積累,聚沙成塔,完成人生的道德追求,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舉止,使今天的高職學生真正成為具有自學、自律、自立、自強能力的新型大學生。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6
一、課題研究的類型目的和意義
《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苯處熢跀祵W教學活動中,應該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發(fā)展。科學的學習方法是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的前提,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地指導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幫助學生構建數學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獨立學習的基礎,對培養(yǎng)學生數學能力及持續(xù)發(fā)展有著深遠意義。興趣是學習動力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也是學好數學的必要因素,因此,關注并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是數學教學的關鍵內容。這正是本課題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fā)展趨勢
目前,國內外關于小學生數學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開放性學習等方面研究成果頗豐,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方面的理論也成爭鳴之勢。但是鑒于地域性差異和學生個體差異,其具體針對性尚有欠缺之處。找到一套適合我地區(qū)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及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教學方法需要我們自行探索。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理論行動研究理論
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探索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規(guī)律及可行的數學學習科學方法,同時揭示學生興趣對數學學習方法形成激發(fā)作用,是本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核心方法為行動研究法,同時伴以文獻研究、調查法、個案跟蹤法和試驗法。首先在專家的指導下對現行的小學數學學習方法進行甄別和梳理工作,針對現行小學數學興趣培養(yǎng)手段的弱點加以分析,重建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yǎng)的理論,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模式。然后由專家、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線教師共同實踐和研討,三位一體合作對實驗學校的教學實踐進行共建和交流,及時調整研究過程中的偏差,記錄成功的經驗。通過兩個學年的行動研究,及期末和期終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測評數據,進行過程性評價和定性分析,總結出研究經驗,以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及興趣狀況調查報告行式形成研究中期成果,并提出指導意見向廣大教師推廣。
六、課題研究的實施周期、步驟和預期成果
課題研究的實施周期:20xx年7月~20xx年12月1.
準備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月
成立課題組,收集相應資料,開展小學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yǎng)經驗交流和討論,制定課題研究的方案和計劃,對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yǎng)理論進行重新建構,并著手調查研究。
2.實驗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通過經驗交流對共建學校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yǎng)進行教學實踐,選定實驗班和對照班,同年級的其他班級作外部參照。實驗班的教學主要以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yǎng)教學為主,對照班用常規(guī)教學法進行第一階段的行動研究,完善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yǎng)的教學理論。
第二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yǎng)的教學手段,實驗教師在專家、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指導下獨立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并做好研究過程的記錄。期終對第二階段進行評估,總結經驗,得出最終結論。
3、結題階段:
20xx年3月~20xx年12月整理各種資料形成研究成果,同時邀請教育領導部門和兄弟學校有關教研人員進行評測、推廣和借鑒。
預期成果:形成《小學學生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及興趣培養(yǎng)研究報告》并結題;參與實驗者各自撰寫研究成果論文。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7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現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建功立業(yè)的重要條件,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但從日常的心理咨詢工作、相關的調查研究和媒體介紹的大量案例中不難看出,目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不容樂觀。社會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以及學生在自身成長過程中產生的煩惱與困惑等是中小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其中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巨大的。許多研究表明,教師的素質和學生的發(fā)展有著必然的聯系,因為教師性格對學生發(fā)展的影響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并且學生年齡越小越容易接受教師語言態(tài)度、行為習慣的影響。教師良好的素質特征,不僅時時感染和教育著學生,而且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
1、從素質教育的“全面發(fā)展觀”看,素質教育的“全面發(fā)展”至少有兩層含義:一是發(fā)展學生個體的全面素質,二是發(fā)展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素質教育的學科教育面對的是學生全體,故而把心理品質教滲透到學科教育中,其實質就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品質。
2、從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看,自從提出素質教育以來,很多地方從各個角度對其進行了實施途徑的探索。有的從課程結構入手,有的從教學管理入手,有的從教育評價入手,有的則從教師素質入手等。但人們漸漸發(fā)現,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嘗試,素質教育必須進課堂才能落實。同樣,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核心內容,也必須進課堂才能真正得到落實。那種把心理教育游離于課堂這個教育陣地地以外的方式既不實際,也不實惠。
3、從國外心理教育的發(fā)展趨勢看,“矯治與發(fā)展并舉”是心理教育的必由之路。以著眼少數有問題和適應有困難的學生,注重補救性行為的“矯治性”工作,雖是輔導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對正常學生心理素質水平的提高和心理潛能的發(fā)揮的“發(fā)展性”工作卻不能忽視。美國學校輔導主任協(xié)會在所制訂的“中學輔導主任的工作”中就明確指出:“發(fā)揮性的指導是指導工作的組成部分,這個指導是努力對學生成長的有計劃的積極的干預,從而推動學生多方面?zhèn)人的、社會的、情感的、生活的、道德的、認識的、審美的能力都得到發(fā)展,并促進這些方面綜合統(tǒng)一到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中!边@就是說,我們把心理品質教育納入學科教育中去實施,其實質就是要面向全體,注重“發(fā)展“,走“矯治與發(fā)展并舉”的道路。其目標體系是:把矯治學生偏差行為和消除心理問題作為短期目標;把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自我觀、自主性、學習能力和社交適應力等作為中期目標:而把促進學生自我完善,使個人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作為教育的終極目標。
4、就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客觀實際而言,學生許多心理問題都源于學習問題,尤其是學習心理問題。有的學者指出:學生心理健康是影響學生學習和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卻沒考慮到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排解,才可能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而這些心理又反過來影響學生的學習。所以,直接把心理品質教育滲透到學科教育之中,其目的就是要把心理品質教育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習過程直接掛鉤,以便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5、從人們對心理教育的認識上看,人們通常把心理教育看作是少數心理學工作者的事,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心理教育應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分內之事。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就明文規(guī)定,“對中小學生及時有效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要求“全體教師共同參與”。
6、從培訓師資的角度看,在學科教育中實施心理品質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迫使所有學科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修養(yǎng)和心理教育水平。教師負載著傳遞人類文化知識和培養(yǎng)下—代的崇高使命,由此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否則,不僅影響自身發(fā)展,更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
7、從教育本身的內涵看,學校教育絕非只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提高素質這樣一個“三位一體”的協(xié)和系統(tǒng)。教育心理學認為,知識是對事物屬性及其聯系的認識,表現為對事物的知覺、表象、概念、法則等心理形式;能力是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需的個性心理特征。素質的含義有多種,現在多指人在某一方面的心理修養(yǎng)或各方面心理修養(yǎng)的綜合表現。這就是說,知識、能力、素質三者是相輔相成的,教育的本質就是一種心理過程。所以,我們把心理品質教育納入學科教育的常規(guī)課堂中,是有其級強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的。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fā)展趨勢
從當前的國內外情況來看,目前普遍的誤解是心理健康教育以人為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以人為本,更多的是為了把學生轉化成符合教學的學生,而很多教學行為本身又存在著各種各樣違背以人為本的事實。長期以來,很多研究往往只停留在對某類問題學生的研究上,還沒弄清學生到底有沒有問題,是什么問題,這些問題與教師的素質有什么關系,就把一些學生歸為另類,對他們另眼相看,采取一系列的預防和矯正措施,這本身就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理念,阻礙了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發(fā)展。在這樣的研究背景下,開展教師素質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與時俱進的積極的現實意義。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心理全面、健康發(fā)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本課題中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課題界定據小學生成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特點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從發(fā)展心理入手,運用心理學理論,采取各種適當的方法,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在學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提高適應和生存能力,并針對我們發(fā)現的小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行為,進行引導、轉化和調治,以達到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其個性心理全面、和諧發(fā)展,全面提高小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如何通過提高教師素質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面對的課題。怎樣在小學生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研究和探索的主要目標!敖處熕刭|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通過提高教師素質探索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易于被小學生接受并為小學生所喜愛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徑。研究本課題的依據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和國家法律、國家的有關教育政策以及國家教育行政機關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探索和研究的。
四、研究內容。
本課題分為主體工程和輔助工程兩部分:主體工程的價值取向著眼于“發(fā)展”,輔助工程的價值取向著眼于“矯治”,二者互為補充,相輔相成。
主體工程包括:
1、課堂心理環(huán)境的營造研究。學科教育的課堂教學活動是學校特有的育人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是在課堂教學中師生雙向心理交流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是指課堂教學中對師生心理產生實際影響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課堂心理環(huán)境有積極、健康、生動活潑的心理環(huán)境,也有消極、冷漠、沉悶的心理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是學科教育進行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有效實施心理品質教育的重要條件。科學家們研究表明,一個人在積極性高漲時,可以發(fā)揮80%—90%的才能,反之只發(fā)揮20%。因此,只有營造協(xié)調、融洽的心理氣氛,才能激起相同的情感體驗,從而產生感情上的共鳴。
2、以語文學科為龍頭,帶動其他學科實施心理品質教育的策略研究。每個學科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心理品質的因子,但如果一開始就在所有學科中全面展開,這顯然既不實際,也不科學。語文學科本身就是“語言性”、“工具性”、“文學性”、“人文性”等的包容體,換句話說,語文本身就是社會生活的反應,本身就是人性的張揚及個性心理品質的折射。所以,我們決定以語文學科為突破口,探索學科(所有學科)教育實施心理品質教育的方法、策略、途徑等。具體說,就是重點放在語文學科中進行研究,其他學科參照研究。當實驗取得一定實效后,再逐步輻射和規(guī)范其他學科。這樣,既能為其他學科摸索出一條可資借鑒的前路,又解決了師資培上的難題。
3、.學科教育實施心理品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教育教學模式的研究。常規(guī)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成果可謂異彩紛呈。但正如美國教育家埃根等人在其所著《教師的策略》一書中所說的那樣:“教學中不存在一種可以適合于所有教學情景的'模式或結構,不同的教學目標需要有不同的教學的策略相適應,世界上不存在一種萬能的教學模式!庇捎谖覀冊趯W科教育的常規(guī)課堂教學中納入了心理品質教育這一特定因素,故而必須重新構建一種能把學科教育和心理品質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4、教師自身心理素質和心理教育水平的提高研究。在應試教育的桎梏下,我們的教師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上的疾病。在這種情況下,要實施心理品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顯然是很艱難的。為此,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旨在培養(yǎng)一批具有較高心理素質和心理教育水平的教師。其基本思路是由少數骨干帶動某一學科(語文)教師,再由某一學科(語文)教師帶動其他學科教師,從而產生一種油浸紙巾的效果,即“點———片———面”的培訓模式。
輔助工程主要包括:
5、心理活動課研究。心理活動課與常規(guī)活動課,既有區(qū)別又有聯系。其相同點是都以“活動”為主,讓學生在自主行為的活動嘗試中去感悟與體驗。所不同的是,常規(guī)活動課的內容及范疇要廣些,而心理活動課則把目標集中指向心理規(guī)律的探索和心理品質的提高這一點上。關于心理活動課的研究,兄弟學校已經總結了不少成功經驗,我們在借鑒相關成功經驗的同時,結合本校實際,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于本校、本地區(qū)的新路子。
6、校園心育環(huán)境的建設研究。我們說的校園心育環(huán)境主要包括“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信箱”、“心理咨詢熱線”、“心理廣播”、“心理咨詢導報”等側重于心理矯治和補救工作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
五、實驗方法
本課題研究采用:
1、文獻研究法:從多方位、多角度開展對情報資料的比較研究,把握國內外同一課題的研究動態(tài),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找到新的生長點,為課題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論。
2、調查研究法:通過問卷調查及個別訪談等方法,調查“隔代教育”下的生對自主需求、追求的心理現狀和潛能發(fā)展的可能性,總結篩選有利于該課題研究的經驗、方法,為構建課題研究提供經驗性原型和基礎。
3、實驗研究法:從該課題研究的理論和假設出發(fā),有效地控制無關變量,成功地操縱自變量,科學地觀察因變量,開展課題實驗,檢驗理論構想,豐富課題研究模式。
4、行動研究法:一切為了行動,為了行動的一切。課題研究價值的取向取決于學生群體的行為方式和結果。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心理旨在激發(fā)追求自主的意念,自主意念的激發(fā)又旨在學生行動的催化。行動結果是檢測課題績效的主談話法、咨詢法、建立心理檔案、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等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驟。
1、準備階段:(20xx.9~20xx.12)組織有關成員學習理論,參加培訓;設計方案,組建課題研究小組,做好各項測試,申報立項。
2、實驗階段:(20xx.1~20xx.9) 進行課題方案的論證。制定階段實施計劃。圍繞計劃全面展開實驗研究。舉辦階段報告會。
3、總結階段(20xx.9~20xx.12) 整理資料,分析研究,撰寫實驗報告,舉辦結題報告會。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8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課堂提問是老問題,從有教學開始,我們就開始用嘴,無論是最古老的教學模式,還是最現代的課堂,教師的嘴無一不成為課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因此,也許這是老調,國內外就這一問題已取得相當的成績,但,老調新彈的原因,是我們以一線教師的角度,重新審視這一問題,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研究教師嘴上的這一問,以一線教師的實踐研究,從我們的高度來解決我們實際工作中的問題。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1、學校工作的需要
朝陽七校新教師多,教師教學能力正在不斷地進步當中,與學生一樣,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頭幾年,往往是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水平進步最快的幾年,我們需要抓住這一時機,在教師個人專業(yè)素質發(fā)展方面,為教師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讓我們的新教師更快更好地進步起來。同時,我們的老教師雖然已工作多年,但在新課改的前提下,教育觀念的快速更新,教育教學方法的不斷進步,也在不停地考驗著教師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和教學功底,因此,我們需要在教師培訓方面再做些工作。新教師的課堂教學如何才能更快速的成長起來,我們的教師如何進步得更快,我們很需要一個切實可行的平臺,恰逢十一五課題立項期間,結合我?蒲信d校,科研興教的工作,為教師發(fā)展搭建一個舞臺,讓教師的課堂精彩起來,也就會讓學生的生命精彩起來,同樣的,學校才有可能精彩起來。
對于教師的課堂教學來說,因素有很多,而其中重要的,應該是教師的語言,無論是任何輔助工作,都是在教師語言的基本上進行的,而教師語言中,最重中之重的,應該是這一“問”,引入教學內容需要問,激發(fā)學生思考需要問,引發(fā)學生情感需要問,喚起學生共鳴也需要問,甚至在教學評價中也會用到問,有時是提問,有時是設問,有時是追問,等等等等,因此,從問入手,是打開優(yōu)質課大門的一把金鑰匙,是教師成長的一把扶梯,我們選擇精彩一問,選擇更精彩的課堂。
2、教師個人發(fā)展的需要
從理論角度: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fā)出知識的溪流。現代認知理論認為: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以不斷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方式獲取新知識的問題性思維過程。解決問題首先是要提出問題。有位教育家說過:"教學的藝術在于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的作答"。問的藝術越高,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師無論是在教學的整個過程,還是在教學過程中的某些微觀環(huán)節(jié),都應十分重視問的藝術。
從教學實踐角度:許多教師尤其是新教師都會有這樣的困惑:提出的問題不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有的時候學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個問題沒問到關鍵,又問一許多問題來解釋這一個問題,浪費大量課堂時間又讓學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學的本質,而提問又是構成課堂語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問的技巧。經過細致調查,發(fā)現相當多的教師在這一問題上有困惑,想研究,確實能夠使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策略有更好更快的發(fā)展。于是,我們決定將這一問題從實踐中拿出來,再放回實踐中去研究,把這一“問”做細,做透,從而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和事實依據
現代認知理論認為: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以不斷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方式獲取新知識的問題性思維過程。解決問題首先是要提出問題。有位教育家說過:"教學的藝術在于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的作答"。問的藝術越高,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師無論是在教學的整個過程,還是在教學過程中的某些微觀環(huán)節(jié),都應十分重視問的藝術。
許多教師尤其是新教師都會有這樣的困惑:提出的問題不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有的時候學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個問題沒問到關鍵,又問一許多問題來解釋這一個問題,浪費大量課堂時間又讓學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學的本質,而提問又是構成課堂語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問的技巧。經過細致調查,發(fā)現相當多的.教師在這一問題上有困惑,想研究,確實能夠使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策略有更好更快的發(fā)展。于是,我們決定將這一問題從實踐中拿出來,再放回實踐中去研究,把這一“問”做細,做透,從而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
三、課題的研究內容
從廣義上講,是研究教師課堂中的“問”怎樣更精彩,更有效。
從一個一線操作者的角度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內容:1、積累課堂教學中的精彩一問,在教學實踐中加以應用。2、分析課堂教學中的精彩一問:為什么這樣的問題學生愛答,為什么這樣的問題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更有效,它究竟精彩在什么地方。3、反思課堂教學中的精彩一問:這個問題達到了什么效果,可以怎樣改進能更精彩更有效。4、創(chuàng)造課堂教學中的精彩一問:如果要激發(fā)學生興趣,我應該怎么問,如果有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我該怎樣問等等。5、精彩一問的分類研究:如何提問,如何追問,如何反問等。6、精彩一問的輔助研究:配合精彩一問教師在語氣、表情、體態(tài)等方面應起到什么樣的輔助效果。
四、課題的研究方法
1、積累法:積累在聽課、講課、研究課的過程中發(fā)現的精彩一問,讓教師們首先能夠分辨精彩一問,激發(fā)教師研究精彩一問的熱情和信心。2、個案分析法:反復推敲名師的示范課及課題組教師自己的研討課,研究每一個問題的來龍去脈,研究為什么這樣問好?能不能更好?
3、文獻資料法:查找閱讀相關文獻,并把研究者的積累編輯成冊,邊積累邊研究,為研究提供材料,為積累提高層次。
4、行動研究法:將積累和研究中的精彩一問應用到課堂,反思所應用的問題和方法,并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一問。
5、比較研究法:將同一時期不同教師的課做比較,尋找差距與不足,及同一教師不同時期的課做比較,證明研究的有效性,讓教師更有動力和信心。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9
一、 課題研究的背景
我國素以禮儀之邦、文明古國著稱于世。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倍Y儀是一個人修身養(yǎng)性持家立業(yè)治國平天下的基礎。而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未來,是家長的希望,是社會未來人口的組成部分,幼兒素質的提高與發(fā)展關系到千萬家庭的利益,也影響社會未來人口的整體素質和社會的競爭力,因此,禮儀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在現代社會中,禮儀成為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重要潤滑劑,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yǎng)和內涵,逐漸成為社會思想道德和職業(yè)道德建設的基礎。
(一)幼兒禮儀教育的現狀分析
近些年來,我國在對幼兒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教育方面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已取得可觀的成績。但是對幼兒開展有意識地禮儀教育方面卻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很多的外國人對我國禮儀教育的現狀持否定態(tài)度,可以看出,我國禮儀教育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分析其現狀原因,主要有三:
1、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政治思想建設而忽略傳統(tǒng)道德建設,幼兒缺乏起碼的禮儀常識,成了幼兒園教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2、家庭教育中對禮儀教育方面相對薄弱,F在的幼兒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為中心、惟我獨尊的思想,同禮儀的核心思想——尊重、關愛他人、嚴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部分農村家長的禮儀素質不高也嚴重影響了幼兒禮儀修養(yǎng)的提高。
3、教育過程中對于禮儀教育重視不夠,重智輕德的現象還是存在。
(二)我園的實際情況分析
我園有幼兒400多人,其中留守子女也有不少,幼兒在家由公婆看護,多數幼兒文明禮儀的教育方面受到家庭影響,缺乏文明禮儀的修養(yǎng),面臨這種情況,我園覺得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勢在必行。
二、課題界定
文明禮儀:簡單地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乘車讓座是文明禮儀,遵守排隊秩序是文明禮儀,愛護公共財產是文明禮儀。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yǎng)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我國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三、課題主要解決的問題
1、開展一系列的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增強幼兒的文明禮儀知識,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2、通過評選“文明小組”、“文明小天使”,樹立榜樣,強化幼兒的文明禮儀知識,自覺遵守幼兒文明禮儀行為規(guī)范。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行為禮儀,通過對孩子的禮儀教育,影響其家人(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進而促進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4、通過培養(yǎng)幼兒禮儀、道德品格,大力提升幼兒園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四、課題研究目標
1、整合《綱要》五大領域中有關禮儀教育的目標、內容和形式,以幼兒發(fā)展為本,初步探索我園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內容、途徑和方法,在此基礎上形成具有本園特色的幼兒禮儀養(yǎng)成體系,提高幼兒文明禮儀的實效性。
2、文明禮儀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幼兒了解基本的禮儀常識,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文明禮貌行為,友好的待人方式,熱情的生活態(tài)度,養(yǎng)成自信、自尊、自愛的個性品質和文明習慣。
3、構建幼兒園、家庭、社區(qū)“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共同把孩子的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做實、做好。
4、通過對幼兒的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的實踐研究,一是提升教師和家長的文明素質,促進幼兒園的發(fā)展,形成良好的學風、園風;二是提升我園教師科研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五、課題研究內容
1、幼兒園圍繞《綱要》制定課題教材,開展各年齡段幼兒禮儀教育的組織和指導方法。
2、圍繞教師專業(yè)化成長,開展教師如何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中滲透禮儀教育的研究。
3、圍繞和諧家庭社區(qū)建設,開展如何引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幼兒禮儀教育的研究。
六、研究措施與方法
年級制定教育計劃,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文明禮儀行為常規(guī)教育,并通過多種渠道,多個層次,生動活潑的方式來訓練,在一日活動中滲透和通過專門的教育活動,幫助幼兒掌握文明用語,禮儀示范動作,使每一位幼兒都認識行為規(guī)范,文明禮儀的內容和教育意識,各成員有活動記錄,使幼兒通過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最終形成自覺地,比較牢固的良好行為習慣。
1、創(chuàng)設文明禮儀良好環(huán)境氛圍。
2、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主題活動。
根據每月主題每周有計劃地組織一節(jié)專門的文明禮儀活動,采用豐富的教育教學形式,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通過比一比、看一看、議一議、想一想、做一做,使幼兒的文明禮儀行為在不知不覺中達到規(guī)范化。
3、規(guī)范訓練文明禮儀評比競賽活動。
每周開展“文明小天使”評比活動,通過以幼兒主體的相互監(jiān)督和自我教育保證幼兒的文明禮儀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和提高。
4、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
通過家園聯系,讓家長了解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則,并積極配合幼兒園,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文明禮儀。
七、研究對象
招安鎮(zhèn)中心幼兒園所有幼兒。
八、課題研究過程
(一)理論學習階段:(20xx。1——20xx。3)
搜索、梳理、相關禮節(jié),了解實施現狀,學習有關的理論,明確方向。
。ǘ┣捌跍蕚潆A段(20xx。3——20xx。5)
1、課題立項準備:收集相關資料,進行調查與分析,初步設計課題研究方案。
2、制定課題工作計劃,確立研究的重點與難點。
3、加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教育科研能力。
。ㄈ┚唧w實施階段(20xx。5——20xx。5)
1、撰寫開題論證報告,根據方案開展研究工作。
2、開展課題觀摩活動。
3、做好個案資料和游戲集等課題研究資料的積累、整理工作。
。ㄈ┛偨Y結題階段(20xx。6)
1、撰寫課題結題論文。
2、收集整理各類資料,完成課題結題工作。
九、預期研究成果形式
1、結題報告。
2、個案、隨筆、研究論文等課題研究資料。
十、最終成果
1、結題報告。
2、成果集。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10
研究生管理工作是關系到研究生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目前高校研究生管理難度較大,管理制度不靈活、執(zhí)行難等現象普遍存在。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加強數字校園建設、提高研究生管理人員的能力、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完善考核評估機制、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中。
作者:1.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遼寧沈陽110036;2.遼寧大學亞澳商學院遼寧沈陽110136
隨著研究生的擴招,我國研究生的規(guī)模在不斷擴大。要做好研究生管理工作,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效果和培養(yǎng)質量,必須首先要深刻剖析當前我國研究生管理現狀,牢牢抓住現階段研究生特點和本質,逐漸探索出一條全面、多維度、有重點的研究生管理工作思路。
一、當前我國高校研究生管理現狀
1、管理難度大
當代研究生生源普遍多樣化,結構組成復雜且年齡跨度大,致使研究生管理工作相對較難。此外,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參與集體活動的意愿不強烈,缺乏凝聚力,給研究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
2、制度不靈活
不同學科在學科屬性、知識結構、研究領域、培養(yǎng)年限、培養(yǎng)目標等方面各有針對性,然而在制定重大決策前,缺乏充分的調研和論證,較少聽取廣大教師和研究生的意見和建議,導致管理制度及決策缺乏靈活性和針對性,在對研究生的實際管理中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ll]。
3、制度執(zhí)行難
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等規(guī)定,各高校也相應出臺了各種規(guī)章制度,對研究生的學位授予及日常管理進行規(guī)定和約束。然而在實際執(zhí)行層面,有些規(guī)定形同虛設。由于研究生群體的特殊性,導致研究生管理制度執(zhí)行較難l2l。
二、創(chuàng)新研究生管理的工作思路
2.1加強數字校園建設,搭建信息化平臺
當前在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是實現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必然途徑。目前我國已有不少高校使用了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統(tǒng),在系統(tǒng)中,各層級研究生管理部門如學院研究生部、校研究生院等部門對掌握研究生各項基本信息、成績一目了然。借助信息化這一平臺,可以從招生錄取、日常管理、教學培養(yǎng)、社會實踐、學位授予、就業(yè)指導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對研究生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不僅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變得更加高效便捷,也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
2.2提高研究生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
研究生管理者在整個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是維系研究生與導師之間和諧關系的紐帶。一名合格的研究生管理者,首先要熱愛研究生工作,有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和品德素養(yǎng)。要堅定不移的堅持黨和國家的方針路線和各項政策,并著力培養(yǎng)研究生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成為有理想、有擔當的一代優(yōu)秀青年。其次要有高度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明確工作職責。研究生管理人員應當具有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和鍥而不舍的進取心,敢于不斷挑戰(zhàn)和迎接新的工作內容、工作任務。最后要提高研究生管理人員的專業(yè)化程度。應定期開展研究生管理人員講座、培訓等學習活動,逐步培養(yǎng)學習型、研究型、創(chuàng)新型專業(yè)人才,使研究生管理者通過學習逐漸積累專業(yè)知識、明確崗位責任、提高工作能力,并將所掌握的專業(yè)知識不斷運用到實際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研究生管理者應當勇于嘗試,大膽創(chuàng)新,努力為研究生的學業(yè)生涯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H。此外,高校相關人事部門也應從人才選拔、任用、考核、評估、薪酬水平、獎懲措施等方面入手,不斷吸納具有較高素質、較高水平、較強專業(yè)能力的研究生管理人才。
2.3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
研究生導師在研究生學業(yè)期間有著重要的育人責任。一方面,研究生導師在學術上對研究生給予指導,傳道授業(yè)、答疑解惑,從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選題、相關文獻查找與閱讀、開題報告到論文中期考核及論文畢業(yè)答辯等環(huán)節(jié),研究生導師的學術水平、學術道德、學術造詣都對研究生的學術研究及學業(yè)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另一方面,在生活中,研究生導師的為人處世,行為舉止都對研究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研究生導師應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業(yè)務素質和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并以“立德樹人”工程為契機,增進與研究生的溝通和交流,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動態(tài),做好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塑造研究生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和行為品格。研究生導師、管理機構、管理人員及研究生是一個有機整體,彼此間相互協(xié)調配合,保證各部分功能的最大發(fā)揮,保證管理工作順利完成。
2.4完善研究生教育考核評估機制
定期對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狀況進行評估考核,對于全面提高我國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然而目前我國各高校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評估機制,不同類型碩士研究生之間評估體系的區(qū)分度不高,針對招生質量、研究生管理與培養(yǎng)、課程體系設置、導師隊伍建設、學科建設、學位論文質量、學位授予、就業(yè)指導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缺乏嚴格把關。應建立健全一整套有針對意義的評估體系,并定期開展評估考核工作。評估考核過程應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將評估結果細分為幾個等級并及時向各培養(yǎng)單位反饋。針對不同考核結果采取不同的整頓或改進措施,待下一次評估時,要針對上一次評估中有待改進的環(huán)節(jié)重點考核。應建立相應的網站,將評估方案、各培養(yǎng)單位評估報告、評估結果全部公示在網站上,接收全社會的監(jiān)督。
2.5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中
研究生課程較分散,集中管理難度較大。研究生管理者應克服困難,加強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應充分借助研究生會、社團、黨團活動的力量,發(fā)揮學生干部尤其是學生黨員干部在群眾中的積極帶頭作用。應將思想政治教育滲入到研究生日常管理中,包括入學迎新教育、獎助學金評選、社團活動、校風建設、寢室文化評比、就業(yè)指導等各個環(huán)節(jié)。
研究生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而有意義的工作,研究生管理工作者任務艱巨而繁重。應當認真分析當前工作目標,端正工作態(tài)度,理清工作思路,不斷思考,積極探索出一條科學、長效的研究生管理路徑,為國家、為社會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水平、高素質人才。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11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外出打工隊伍不斷擴大,我縣中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廣為關注并亟待解決的問題,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對策的調查研究開題報告。因此,開展對我縣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對策的調查研究,對營造青少年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提高全縣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課題實驗研究的背景
東至縣地處皖南山區(qū),北臨長江,南接江西,面積為3256平方公里,人口為53.5萬人,轄15個鄉(xiāng)鎮(zhèn)、248個行政村、17個社區(qū)居委會,地形分布為"七山一水一分田,還有一分是莊園"。
全縣現有各類學校365所,其中:幼兒園5所(含民辦2所)小學318所,初中32所,普通高中8所(含民辦2所),職業(yè)高中2所,F有在校生88784人,其中:在校(園)幼兒4509人,小學生42514人,初中生25052人,普高生13401人,職高生3308人。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東至縣外出務工隊伍在不斷擴大,我縣每年外出務工人數已超過全縣總人數的28%,約占15萬人,這些打工族的子女留守在家鄉(xiāng)農村,由爺爺奶奶或其他親戚朋友看管,給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長都帶來了很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已迫在眉捷!稏|至縣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對策的調查研究》課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課題于20xx年4月著手準備,并向省教育廳、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申報,省教育廳教科研1號文件于11月22日批準立項,根據省課題實驗研究的有關規(guī)定,經研究決定本課題予以開題。
二、課題實驗的目的和意義
開展對我縣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對策的調查研究,有利于全縣留守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有利于營造以人為本的教育環(huán)境,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校公平教育,推進全縣基礎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同時為縣國家,教育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研究的對象:全縣初、小學(含學前班、幼兒園)的留守兒童。
2、研究的問題:調查研究全縣初中、小學留守兒童在心理健康、生活自理、課堂學習、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問題,并從中歸納分析出帶有共性的問題,認真解剖分析,為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提供事實依據。
3、研究的對策:一是調查總結各,F正實施的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對策,對此提出切合實際且科學合理的建議,在實踐中不斷加以驗證和完善。二是借鑒外地成功教育的經驗,結合本縣實際,就我縣留守兒童教育對策問題,從宏觀和微觀方面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對策,為國家和教育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四、課題實驗的目標與要求
本課題實驗的總體目標與要求是:扎扎實實地開展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地找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癥結所在,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符合東至山區(qū)縣留守兒童教育實際的新思路、新舉措和新方法,切切實實地為全縣教育的再次騰飛做出應有的努力。要實現這個總體目標與要求,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領導,明確分工,責任落實。
在縣教育局、關工委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課題組由縣教育局黨組成員、縣教研室主任汪名杰同志全面負責;陳相元同志負責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工作。問卷調查工作,由陳相元同志負責,課題組全員參與。實地調研座談工作,分三個小組進行:汪名杰(小組負責)、黃曉東、王清華;陳相元(小組負責)、程賽華、汪孔悅、袁延清;廖立平(小組負責)、鮑嵐、梁東勝。座談會類型及學校: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社區(qū)家長代表等三種類型,學校覆蓋縣城與農村的初中、小學和幼兒園。數據統(tǒng)計、文字處理等工作:由鮑嵐、廖立平同志負責。調查座談等資料收集歸檔工作,由程賽華同志負責。重點研究學校:由王清華、汪孔悅、梁東勝、袁延清等同志負責。階段成果匯總工作:由黃曉東同志負責。終結性研究報告:由汪名杰同志負責。成果鑒定準備與協(xié)調等工作,由陳相元同志負責。
2、明確課題實驗開展的'三個階段。
一是準備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工作是成立課題組,醞釀、論證、起草、修改和制訂課題研究計劃與方案,積極向省申報立項;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將實驗研究的任務落實到每個課題組成員;在全縣廣泛宣傳,讓實驗的目的、意義、作用深入人心,為課題實驗的全面鋪開做好輿論、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
二是實施階段:
這一階段是實驗的全面開展階段,也是實驗成功與否的關鍵階段,主要任務是開展問卷調查,實地調研,并及時總結成果。
三是總結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課題組召開總結會,總結研究成果,撰寫實驗總結報告,向省教育廳申報驗收結題;同時向縣人大、政協(xié)、國家、關工委、教育局呈遞總結性報告。
3、采取措施,分步實施。
在準備階段,收集并借鑒其他地區(qū)留守兒童教育的成功經驗,并與縣督導室、縣關工委合作,收集掌握東至縣留守兒童的基本資料。
在實施階段,主要蠶區(qū)以下科研手段:
①調查法:深入學校、農戶、社區(qū),進行實地調查,召開座談會,聽取教師、學生、家長或代理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掌握第一手資料;
、诜治鰵w納法:發(fā)放調查表,征求留守兒童教育對策,集思廣益,從中分析、篩選并歸納出有推廣價值的對策與措施;
、蹅案研究法:通過對留守兒童典型個案教育的跟蹤剖析與研究,從中探索總結留守兒童教育的普通規(guī)律和方法;
、芙柚嗝襟w手段,快速處理有關數據與信息。
4、籌集經費,確保研究工作開展。
課題組自籌經費,保證本課題研究的正常開展與按期結題。
五、課題預期成果形式
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有:
、僬n題實施方案,開題報告;
、诘湫蛡案教育敘事;
③專題教育教學論文;
④終結性調查研究報告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12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養(yǎng)成良好習慣,是學生健康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
所謂養(yǎng)成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是對學生行為指導與良好習慣培養(yǎng)的一種教育模式。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我國的養(yǎng)成教育可謂源遠流長,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對后世養(yǎng)成教育產生了長遠的影響。明清之際的王夫之闡有"習子童蒙,圣功也"的論點,進一步主張把養(yǎng)成教育作為兒童德育的有效途徑。
素質教育的實質就是促進每個受教育者全面主動發(fā)展,促進每個受教育者人格與個性的養(yǎng)成。有一位教育專家曾有過這樣的論述:"你在孩子的心靈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下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你播下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你播下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由此可見,養(yǎng)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輩子的教育。培養(yǎng)一代少年兒童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是保證他健康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
2.抓好養(yǎng)成教育,這是從當前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而提出的。
就學生的普遍狀況來說,其文明道德習慣、學習習慣、衛(wèi)生健身習慣的現狀是不能令人滿意的。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會等外來的不良影響,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教育自身存在的問題。對我國青少年德育工作進行深入的反思,我們不難發(fā)現,其中一個重要的弊端就是:不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開始,忽視基本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脫離廣大青少年生活實際,不遵循他們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因此,抓養(yǎng)成教育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將對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作進一步探索,使之成為我校的一大特色。
3.抓好養(yǎng)成教育,有利于增強德育的實效性。
就我國目前小學教育的實際看,在德育中,不僅忽視少年兒童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而且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規(guī)范的。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既有利于克服我國長期以來在少年兒童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一研究,從現實和長遠看,無疑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調查并詳細分析影響小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不良習慣形成的原因。
2.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發(fā)展,初步探討良好行為習慣對學生人格發(fā)展的影響及相應的教育對策。
3.通過研究,找到家庭、學校和社會對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主要因素,找到科學的'策略和基本方法。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學生成長過程中需要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很多,本項目旨在充分發(fā)揮課題組成員的主題意識,本照“點滴皆是教育,細節(jié)蘊含成功”的辦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深入研究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方法:
1.充分利用“班級實名制”的優(yōu)勢,借助“U”型小組導學員的課堂教學模式,促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何為“U”型小組導學員模式?“U”指的是全班學生以六七人為一組,采用“U”型的方式圍住在一起,“U”的開口指向講臺,整個班級四十幾個學生最后分成了六七個組。原本老師面對的是四十幾個學生個體,而現在面對的是六七個團隊,教育對象由個體轉變?yōu)閳F隊,既有利于任課教師駕馭課堂,又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小組合作的機會,同時有利于加強小組間的競爭。一句話:單兵作戰(zhàn)的局面被小團隊互相配合作戰(zhàn)所代替,個體學習的局面轉變成了合作學習,既有利于合作,又創(chuàng)設了競爭的機會。
“導”指的是“U”型小組中的導學員。每個小組中設立了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導學員一職,主要職責是實行“兵教兵”的策略。每組設定導學員2-3名,每名導學員負責幫助1-2名學習能力稍微差一點同學,通過互助、督促、指導等手段,幫助能力差一點同學完成學習任務,在班級中喊響了“不讓一個伙伴掉隊”的口號!1+1、n+1”多元化的幫扶模式,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成績,還 “以點帶面,以面促點”養(yǎng)成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強化落實我校特色“揚三棄一”品行修養(yǎng)卡,發(fā)揮“敬、競、凈、靜”星級評價的作用,形成星級評價體系,強化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揚三棄一”品行修養(yǎng)提示卡,為學生量身定制特色“名片”。運用哲學的揚棄理論,也給學生們制作了“個人名片”,即揚三棄一品行修養(yǎng)提示卡。引導學生發(fā)現自己的特長與不足,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習慣!皳P三棄一”品行修養(yǎng)提示卡是一張學生信息卡,教師可以根據卡片上的內容,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優(yōu)缺點等方面的信息。此卡還是一張評價反饋卡,注重了過程評價與即時評價?ㄖ小皳P一”與“揚二”注重學生特長的培養(yǎng)。學生分別從“六美”行為習慣、興趣特長(球類、體育技巧類、才藝類)找出自己的特長填寫。平時,我們組織學生參加少年宮活動,使他們的特長充分發(fā)展,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境界!皳P三”與“棄一”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皳P三”定為動態(tài)即時評價,即:每周根據學生的“敬、競、靜、凈”四方面的表現進行評比,表現突出的由班主任在此欄中印上所獲得相應的“星”標志。學期末根據所獲“星”的數量評出品行優(yōu)秀的學生!皸壱弧笔菍W生填寫自己的缺點。學期末由同學、教師進行表決,認為已改掉則在期末班主任評語中予以體現。每學期末我們都將此卡裝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袋中,作為學生成長評價的重要依據。這一做法有利于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的品行情況,有利于實踐“德高尚,方有大成”的管理理念。
3.發(fā)揮我!安世L人生”鄉(xiāng)村少年宮的作用,為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提供場所,強化學生動手實踐習慣的養(yǎng)成。
在威海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教育局及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共計投資22萬余元,成立了“靚彩樂園,彩繪少年”少年宮。少年宮共設“剪紙歡樂坊”、“巧手工作間”、“紙漿工藝吧”、“我舞我秀室”、“棋林益智苑”、“四驅車樂園”、“百變魔方站”、“風雅書法屋”、“潑墨畫中畫”等活動場所,且一樓主題文化為“科技探索”,二樓的主題文化為“藝術欣賞”,整座樓將成為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與藝術情操欣賞的專用場所,成為放飛孩子夢想的大舞臺。
每周二與周五下午的大課間時間,將成為學生們的活動時間,配合著室外的輪滑、籃球、乒乓球、足球等活動,全方位打造學生綜合素質的30多個活動項目,讓每個孩子都可自主選擇所喜愛的項目進行活動,“人人有活動項目、人人有活動場所、人人有技能展示、人人有成果積累”成為“彩繪少年”少年宮培養(yǎng)的目標。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愛好習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1.問卷調查法
廣泛收集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對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調查報告,對問卷進行整理、分析,從中把學生的行為,要求放在第一位,不良的行為得到及時矯治。
2.個案研究法
通過對班級學生若干個個案的研究,進行比較分析,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進行深入具體的研究,為今后課題研究提供針對性的事實依據。
3.比較研究法
通過對實施對象之間或個案與個案之間的比較,找出適合我校實際工作的方法,加以指導以后的工作。
4.文獻資料研究法
廣泛收集國內外有關養(yǎng)成教育的資料,然后再進行整理、分析,從中篩選出有用的資料學習,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依據。
五、課題研究的過程設計與人員的具體分工:
課題研究的過程設計: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
建立課題研究組織,組內成員學習、商討,落實人員分工,明確責任。了解學生已有的行為習慣,制定針對性研究方案和計劃。研究資料文獻的準備、信息的收集、設計問卷調查表等。
第二階段:具體實施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0月)
①前期分析階段:通過教師對學生行為習慣現狀的觀察分析,撰寫”崮山中學學生行為習慣現狀調查樣本分析”,對各個年級學生此階段的行為習慣的現狀作分析總結,為今后的對策研究提供了事實依據。
、趯嵤╇A段:
A、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進行不同層次的良好習慣的教育,搜集典型課例和活動錄像等資料。
B、按照不同階段研究方案,通過實際調查研究形成培養(yǎng)學生行為習慣的具體計劃和實施步驟,并探索學生行為習慣提高的方法和策略。
C、實施期間定期召開座談會,適時聽取班干部和各個學科教師對本階段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反饋,并根據反饋及時做出相應改進與調整。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與結題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9月)
1.完成各項有關測試,進行認真對照和分析。
2.課題組總結、整理規(guī)范研究資料和經驗成果,進行分析、歸納,提煉規(guī)律。
3.完成研究報告,舉行結題會。
人員的具體分工:
負責人:苗延亮(負責課題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
組長:劉亞琳 (負責課題信息的匯總和傳遞,并撰寫各種課題文件,確保課題的各項工作能夠按計劃完成)
實施者:周建等8名教師。(負責課題工作的具體實施,確保課題研究的效果,需要在實施過程中積累研究資料,并撰寫各種研究成果)
六、課題預期的成果與表現形式
1、預期研究成果:
。1)課題研究報告、分析報告、典型案例、階段性報告等
。2)科學合理的完善學生評價體系。
2、最終研究成果
(1)通過研究,探索“U”型小組、“彩繪人生”鄉(xiāng)村少年宮、“揚三棄一”品行修養(yǎng)卡、“敬、競、凈、靜”星級評價等模式對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作用和具體實施措施。
。2)提高家長、教師對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重要性的認識。
3、成果形式:
。1)形成本課題的"工作報告"。
。2)本課題的研究論文、研究個案、隨筆、敘述故事、主題活動、等匯編。
七、課題研究的保證措施
1.課題組負責人苗延亮,是學校校長,他對教育科研有著濃厚的興趣,積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學和科研管理經驗,親自主持并參與研究,他把教育科研視為“學校由平庸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他對該項目給予極大地支持。
。.參與課題組成員中有經驗豐富、多年從事教學研究的中層領導,有專業(yè)素質高、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的青年教師,還有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很善于和學生進行交流的班主任,為課題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取得上級科研部門的關心與幫助,確保實驗順利實施。
4.學校保證完成課題所需的時間和各項條件,并承擔課題的業(yè)務管理和財務管理。
綜上所述,本校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究的條件是具備的,預計通過本校課題組成員的努力,上級教科研部門的正確領導,屆時將會圓滿地完成該課題的研究工作。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13
一、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ㄒ唬┭芯康哪康
中等職業(yè)教育的特點是,以社會人才市場的需要為切入點,以培養(yǎng)學生生存技能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那么,中等職業(yè)教育中專業(yè)課教學活動就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生存技能的重任。在計算機專業(yè)中,photoshop作為一門專業(yè)課,是目前最為出名的平面設計軟件,在圖像、圖形、文字、視頻、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其很強的實用性深受用人單位的喜愛。
在多年從事該平面設計軟件的教學工作中,筆者始終把教學目標定位在:希望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并使用photoshop進行平面設計這個技能,作為就業(yè)生存的一技之長。
。ǘ┭芯康囊饬x
綜合國內外研究現狀來看,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上的教學方法,強調在教學情境中展開教學活動,尤其適用于操作類課程的教學活動,針對當前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意義:
一是有利于提高中職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效率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學習photoshop課程的學習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三是有利于探索出一條適合中職學校計算機業(yè)photoshop課程教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促進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文獻綜述(分析國內外研究現狀、提出問題,找到研究課題的切入點,附主要參考文獻,約20xx字):
近年來,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方法,越來越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普遍關注。目前國內對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截止到20xx年11月,使用關鍵字“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百度網頁搜索中可以檢索到大約1,570,000個相關記錄,但大多數研究缺乏理論性、系統(tǒng)性,理論深度不夠。
我國著名教育技術學者何克抗教授提出了“教學目標分析—情境創(chuàng)設—信息資源設計—自主學習環(huán)境設計—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設計—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強化練習”的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教育室的郭芳提出了“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一呈現任務一講解演示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協(xié)作完成任務—總結評價”的教學順序。北京高級教師郭善渡在《信息技術課與“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研究中得出:“任務驅動”適用于學習操作類的知識和技能,尤其適用于學習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任務驅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能力。綜上關于“任務驅動”教學的`各種研究,可以總結出“任務驅動”教學的幾點共同之處:
①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教學中任務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小組的協(xié)作學習;
、谛碌闹R點隱含在一個或若干個創(chuàng)建的任務情境中;③學習活動以創(chuàng)建的任務為中心展開教學;④任務需要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指向;
、輰W生通過對任務進行分析、討論和任務的完成實現意義的建構。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14
時間:XX年9月5日
立項號
XXxkt—xxyw418
課題名稱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
負責人
劉娜
所在單位
西安市新城區(qū)東方小學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意在‘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及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推進和協(xié)調發(fā)展’,同時專列‘綜合性學習’的目標,且對不同學段的綜合性學習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在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中進行了專項說明。由此可見《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采用綜合性學習的方式來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xié)作和社會活動能力。”
由于我們的教育長期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束縛,對人的價值、人的地位、人的發(fā)展的問題的重視是不夠的。在教育過程中,僅僅把學生當作教育的對象和客體,忽視學生主體性的培養(yǎng)和發(fā)揮,使學生受到太多的限制和束縛,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手段!熬C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xié)調和實施的能力。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由此可見開展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能促進學生的主動性發(fā)展。因此提出“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學習方式研究”這一課題教學研究。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作為與“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和“口語交際”并行提出的“綜合性學習”,是新課標形勢下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塊面。《課標》中是這樣闡述的:“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可見其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起著橋梁的作用。它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的綜合展示臺”。它是學生從課堂走向課外的橋梁;它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橋梁;它是學生從書本走向自然的橋梁;它是學生從理性認識走向實踐能力的橋梁;它是學生從語文走向其他學科的橋梁
學習方式:這是當代教育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概念,多數學者認為學習方式指學生在學習任務過程時基本的行為和價值取向,學習方式不僅僅指具體的學習策略和方法,而更主要是學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研究目標:
1、開發(fā)“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程資源,選擇適合小學生年齡和心理特征的活動項目,作為語文聽說讀寫能力訓練的載體,達到在實踐中學用語文的課程目標。尤其是在語文教學與其它學科教學的溝通方面探索一些成功的經驗。12
2、摸索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基本模式。
3、教師在研究中得到培訓和提高。
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對我校開展綜合性學習現狀及學生實際做調查。通過問卷、采訪、座談、情景觀察,召開研討會等方法,了解不同學段、不同形式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做法和成效。
行動研究法:結合綜合性學習主題,開展研究。
教育實驗法:根據課題的內容,確定的主題開展活動。
案例研究法:對主題開展中的案例做研究。
經驗總結法:主要是完成各階段的報告、論文搜集與課題相關的研究。
課題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XX年5月—XX年8月
1、制定課題方案,確定研究具體工作。
2、資料收集、學習。
3、啟動研究方案。
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XX年9月—12月
按課題方案進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探索語文教學中學生綜合性學習的學習方式。在語文教學中要做有心人,不僅要有計劃有總結,還要善于捕捉課題實施過程中的各類有價值的信息,及時記錄、存檔。通過座談、測試、觀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學生綜合性學習的進展情況。XX年12月舉行中期匯報,對研究過程中獲得的資料、數據、進行分析、匯總,撰寫課題中期研究報告,并通過課堂教學觀摩展示成果。邀請專家進行檢查、指導,根據課題進展情況相應調整課題研究方案。
第三階段(中期總結匯報階段):XX年1月
通過中期匯報,發(fā)現問題,調整研究方案,進一步探索,積累資料。
第四階段(研究實施階段):XX年2月—4月
對實施操作過程中積累的資料進行匯總、分類,做好資料的補充、完善工作。 寫出課題論文。觀摩活動。
第五階段(結題階段):XX年5月
1、匯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結果,撰寫結題報告并上傳博客。
2、申請結題,上交成果。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預期的研究成果:
成果主件:結題報告
成果附件:教學設計、教學課件、 研究課例 、研究論文、學生學習成果展示
2022教育研究開題報告15
一、本課題選題的依據
在現代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建設為素質教育服務的、現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學資源系統(tǒng),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發(fā)展學生的多種能力,特別是創(chuàng)新能力,已經成為中學教育必須研究的課題。
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我們的教育模式產生了質的飛躍,網絡化教育將成為信息時代的重要標志和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構建適宜于在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育教學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決的課題,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在網絡教育時代,不僅需要有先進科學的教學手段、高效互動的教學方式,更需要有豐富實用的教學資源、完備的教學體系。在網絡化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應該成為網絡教育的主導力量。而目前,我們的.教師對信息技術、網絡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網絡實施教育教學尚有距離,尤其是建立“在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還有待起步,基于此,我們提出了本課題的研究。
二、本課題研究的條件
開展本課題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條件:
背景條件:國家教育部大力推進信息技術教育,虛擬學校、遠程教育等應運而生;重慶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通過評選信息技術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區(qū)率先建立局域網,并通過已經實施了三年的“雙創(chuàng)課題”研究,使教師的教學理念有了極大改觀;隨著課改的進一步深入,現代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基礎條件:我校通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斗,信息技術無論在硬件上,還是軟件上,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纖為網絡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網,集視頻教學、監(jiān)控、信息服務、學校管理于一體的校園網絡,實現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裝了數字投影機、實物展示臺、100英寸電動玻珠屏幕、多功能講臺、監(jiān)控攝像機、29英寸電視機,上課教師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
軟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教育信息資源庫”,包括《K12學科資源庫》、《數字圖書館》(近兩萬冊電子書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電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數據庫、試題庫、資料庫,涵蓋國情教育、心理咨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藝術教育、升學指南、教育法規(guī)等教育信息庫,能充分滿足現代教育管理和一線教學的需要。
人員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術中心,配備了專業(yè)人員,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相當造詣。信息技術中心,對全校教職員工進行了信息技術素質修養(yǎng)和實際操作的培訓,全校教職員工基本掌握信息技術教育,能滿足在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教育教學的需要。
三、本課題研究要解決的問題
1、觀念問題:有了好的硬件環(huán)境,如果觀念不更新,只是“換湯不換藥”,那就失去了研究價值。本課題必須著力解決教師教育觀念更新的問題。
2、理論問題:目前網絡教育缺乏科學、系統(tǒng)的教育理論作指導,本課題應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現有的理論,不斷探索、總結、歸納、概括,形成適用于網絡教育的理念、原則、策略。
3、技術問題:信息技術,顧名思義,技術性是很強的。如何使教師技術精湛,使精湛技術與優(yōu)質教育緊密結合,培養(yǎng)適應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人才,是一個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本課題希望在這方面能作出一點貢獻。
4、實踐問題:網絡是一個新環(huán)境,如何在這個平臺上,創(chuàng)造出符合自己實際的教育教學模式,需要從實踐中不斷總結,不切實際地模仿別人,拷貝別人,是不可取的。本課題倡導教師努力進行實踐。
四、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和創(chuàng)新之處
1、本課題研究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基于網絡平臺的符合當代教育理念、具有現代教育特色、綜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
2、本課題研究的內容是:
。1)21世紀的教師應該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問題:
①在網絡環(huán)境中教師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教學模式實施教育教學。
②在網絡環(huán)境中,教師應該采取什么樣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終身教育以保持新鮮活力,促成教育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
、圻m應現代教育的新趨勢——網絡教育,對教師素質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紀的學生應該思考自己的學習問題:
①在網絡環(huán)境中,如何變更傳統(tǒng)學習模式,建立新的學習方式。
、谠诰W絡環(huán)境中,如何學會學習。
③在網絡環(huán)境中,如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3)21世紀的學校應該思考建設新型師資隊伍,培養(yǎng)新型學生的關鍵途徑;加強資源庫的建設,為網絡教育提供堅實保障等問題:
①如何進行資源庫結構的建設。
②如何強化教師和學生的網絡意識。
、酆侠淼爻浞值厥褂觅Y源庫,實現新的教育教學目標。
3、本課題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是:
。1)選題富有挑戰(zhàn)性。本選題基于信息化大發(fā)展,傳統(tǒng)教育與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階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大膽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課題研究中,必須以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采用生動活潑的網絡課堂教學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教育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教育教學實踐。
。3)手段先進。利用校園網絡和個人主頁資料,給學生一個充分自主的學習空間和積極思維的素材,強化培養(yǎng)學生“自我”意識的目的性。
五、本課題的前期準備工作
20xx年3月至20xx年2月,對全校教師進行了12輪培訓,從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到簡單課件制作、網絡課件制作,以及網絡環(huán)境下教學的基本方式,進行了一系列的系統(tǒng)培訓,組織課題組成員參加國家、市、區(qū)各級的技能競賽,多人獲獎,從而推動了教師個人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六、本課題的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力論、現代教育學、現代心理學和科學研究方法論等。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方法為文獻索引法、行動研究法。以網絡技術、人工智能、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作為研究手段,采用觀察、文卷調查、經驗總結、實驗、對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進行多個輪回的研究。
七、本課題研究的成果
1、論文集:本課題研究的報告、總結、論文、案例、教案精編(內部印行,爭取正式出版)。
2、專著:《扣開未來之門——在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育模式研究》(正式出版)
3、電子出版物:《求精中學優(yōu)秀網絡課件選》(若干輯)
八、本課題研究的進度計劃
。ㄒ唬┭芯恐芷
三年,即20xx年2月至20xx年1月
(二)研究步驟分三個階段
1、20xx年2月——5月為準備階段
宣傳發(fā)動,組成課題組,醞釀課題實施方案及相關措施等。
2、20xx年6月——20xx年8月為實施階段
第一輪(20xx年6月——8月),主要工作:課題組統(tǒng)一認識;申報課題;確定子課題,各分課題組分別開展研究工作;積累資料;統(tǒng)計分析,寫出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二輪(20xx年9月——20xx年8月),主要工作:完善方案措施;繼續(xù)開展研究;爭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寫出第二期研究報告,接受中期檢查。
第三輪(20xx年9月——20xx年8月),主要工作:繼續(xù)開展研究,并爭取在某些學科實現質的跨越;爭取每人有一篇論文;寫出第三期研究報告并接受中期檢查。
第四輪(20xx年9月——20xx年12月),主要工作:繼續(xù)開展研究;出論文集;寫出高質量的研究報告;申請結題。
為了使課題研究順利進行,我們將本課題分為四個研究小組,分別在信息技術、文科類、理科類、藝術類四個方面開展研究,逐步互相滲透、融合,最終形成一個開放的、立體的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3、20xx年12月——20xx年1月,結題驗收,主要工作:接受專家組審查鑒定;根據成果獎勵優(yōu)秀參研人員。
九、本課題組成員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老師們,本課題研究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在人力、物力和經費上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有信心、有決心完成本課題的研究任務。謝謝。
【教育研究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教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06-09
教育研究課題開題報告06-28
教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12篇06-20
實驗研究開題報告11-23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06-26
小課題研究開題報告06-03
小學課題研究開題報告11-16
研究生開題報告07-01
研究生開題報告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