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古詩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獨坐敬亭山古詩,歡迎閱讀與收藏。
獨坐敬亭山
唐 ·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譯文
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云獨去自在悠閑。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賞析
敬亭山在現(xiàn)在的安徽省宣城市,古代叫做宣州。這首五言絕句是李白離開長安后在宣州秋游時所寫。經(jīng)過了長達十年的漫游,過著長期飄泊的生活,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tài)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xiàn)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孤傲倔強的性格依舊。此詩正是作者帶著懷才不遇而產(chǎn)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前兩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表面上是寫所見之景,其實是把作者的孤獨之感寫盡了: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yuǎn)去,直至無影無蹤;遼闊的長空還有一片白云,卻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yuǎn),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不愿和詩人在一起,只留下他自己。
通過這兩句我們可以看出,李白坐在那里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他眼看著眾鳥、孤云漸漸飛去,都離開了敬亭山,只有自己依舊坐在那里欣賞著它,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句的“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三、四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看作一個人。盡管鳥和云都飛去了,詩人卻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么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表達了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從詩句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的感情。實際上,詩人越是寫山的“有情”,越是表現(xiàn)出人的'“無情”。從而將自己因懷才不遇而孤獨與寂寞,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描繪的淋漓盡致。
作者介紹
這首詩的作者是我們最熟悉的唐朝詩人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他性格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歡結(jié)交朋友,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后人常把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或者“大李杜”。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絕,是詩人表現(xiàn)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詩表面是寫?yīng)氂尉赐ど降那槿,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
詩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構(gòu)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作者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和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托。
擴展資料: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表達了作者閑適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閑適襯托作者心境的閑適。這兩個詞對“獨”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
詩人以“閑”寫出了孤云的狀態(tài),突出了離去的過程,讓讀者在品味孤云離去的狀態(tài)時,感知詩人內(nèi)心的不忍和無奈。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
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贊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zé)o言之景,抒內(nèi)心無奈之情。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一點孤獨感。然而,恰恰在這里,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
【獨坐敬亭山古詩】相關(guān)文章:
瑤族節(jié)日敬鳥節(jié)11-08
孫敬良院士傳記01-05
尊師敬師黑板報11-18
郭敬明的語錄69條10-09
郭敬明的語錄66條09-27
郭敬明的語錄56句09-24
郭敬明的語錄37條09-17
郭敬明的語錄98條09-08
郭敬明的語錄29條08-30
郭敬明的語錄77條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