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重溫最美古詩詞
《牡丹亭·游園》一折寫16歲的少女杜麗娘,一步跨入自己家的庭院,發(fā)現(xiàn)原來大好年華都因為在閨塾中跟腐儒陳最良讀書而浪費了,長嘆一聲,“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人不把自己投入到春色里,春風哪得與人結(jié)緣?細細看去,“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這姹紫嫣紅的繁花就算開遍,也只剩下斷井頹垣相伴,無人憐惜,無人贊賞。就算有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原來都在別人的生活里發(fā)生,一切和自己無關(guān)?粗切“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一道錦繡屏風把她隔在屋里,大好春光被擋在屏風之外,一切的一切與她是不相關(guān)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感春傷懷,所以麗娘做了那個驚天動地的大夢,夢見書生柳夢梅,持著柳枝來尋她。這個生命的覺醒突如其來,來得蓬勃難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死相隨,無悔無怨。
讀這樣的詩、看這樣的戲,我們會感知到自己的生命中也有從未蘇醒的春天。很多人直至生命老去,他的春天也一直沒有蘇醒,生命在冬眠狀態(tài)下走完了全部的歷程。雖然經(jīng)歷了很多困頓、滄桑,有著很多的憂傷、惶惑、焦慮、悲苦,能對抗這一切的也只有忍辱負重;蛘邞嵤兰邓,或者指斥命運的不公,但是他從來不知道,還有一種“春光”,可以去抵抗外在的困頓挫折,可以給生命保鮮,讓人在面對沉重時舉重若輕。
春天的憂傷有時候很深,深到“春恨”的地步,比如他鄉(xiāng)客子春日思歸。“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薛道衡是隋代著名的詩人。這首詩寫的是他在江南做官時遇到的早春。詩題《人日思歸》,人日就是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七,剛好是鴻雁從南方躍躍欲試要回北方的時候。雖然新的一年(“入春”)剛剛七天,但是他離開家鄉(xiāng)已經(jīng)兩年,他回家的旅程將遠遠遲于鴻雁,但他的“思歸之心”早已經(jīng)萌發(fā)于花開之前。這就是春恨。
這首詩里有著鮮明的主題和意象,意象就是鴻雁、春花。
所有的春天里都滿滿生長著意象,先來選一個意象說,就是春草。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后唐的馮延巳和李璟,一臣一主,在春天的水邊有過一段有趣的問答。馮延巳作一首詞,詞牌叫做《謁金門》,開頭就說“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起筆很突兀,風起,但是春水不是大海,沒有狂風之下的波瀾,只是淡淡地起了皺紋。就這句詞,中主李璟開玩笑問他:“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水起了波紋,你一個大男人,有你什么事啊?馮延巳一笑說:“未若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他說我寫得還不算好,不如陛下的“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在細雨中,守候在小樓上,長久的等待,徹夜的吹奏,以至于玉笙的聲音都薄了、涼了,這種“癡”,我又怎樣去比呢?有這樣的心才有這樣的洞察力,才有這樣的筆觸。
春天意識的蘇醒,其實是一份人心中的春意蕩漾,有時宛如春天那種女兒心情去看自己嬌嫩的青春生命。寫邊塞壯語的王昌齡,曾寫過一首生動的《閨怨》。“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一位閨中少婦,可能剛剛十幾歲,嬌憨貪玩,還不知道憂傷,看見了春天,自己打扮得好好的,上樓頭去看景了。“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她忽然之間看到柳色青青,枝繁葉茂,想著自己的青春,大好年光無人陪伴。柳色今天有她欣賞,但是她的美麗誰來陪伴呢?她的'丈夫把最好的時光用去建功立業(yè),去追逐浮名,而我們的情愛呢?生命的歡欣呢?青春澎湃的時光呢?難道我們?nèi)紒G掉了嗎?人心里還是多多少少會有點悔意的。這是什么呢?這是一種發(fā)現(xiàn)。
歐陽炯的《清平樂》寫盡了一個少婦的春情。“春來階砌,春雨如絲細。春地滿飄紅杏蒂,春燕舞隨風勢。春幡細縷春繒,春閨一點春燈。自是春心繚亂,非干春夢無憑。”在詩詞里面,一個字來回反復用,這是大忌。但在這里,八句里面連用十個“春”,讀者不覺得累贅,也不覺著啰唆,只會覺得滿紙生春,撲面春風。
再看這首《清平樂》的下半闋,寫的是春中少婦的心情。“春幡細縷春繒”,春幡是什么?是那些漂亮的女孩子和少婦去迎春的時候掛在柳樹上或系在自己的簪子上的,用薄薄的漂亮的絲綢做的窄長條的小旗。春繒指做春幡的又薄又細的絲織品。也許這個巧手的少婦自己做了很多小春幡,想要系在簪子上迎接她的丈夫,讓丈夫陪她游春。但是丈夫沒有歸來,她只有懶懶地把這些春幡扔在桌上。“春閨一點春燈”,在春閨不眠之夜陪她的只有一盞燈。夢里依稀見到愛人歸來,醒來時心里失落中更添煩亂,于是終于明白,“自是春心繚亂,非干春夢無憑。”惱人繚亂的不是春光,而是自己的一顆春心……心里有花開,心里有發(fā)現(xiàn),人的生命才蘊涵春色。
李白這樣樂觀飛揚的詩仙,在灞陵邊送別的時候也會說:“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西安往東南三十里的地方有一條灞水,漢文帝陵就在這個地方,所以叫做灞陵。唐朝時的送別,人們出長安東門,都在這里分手。“上有無花之古木,下有傷心之春草”,抬頭遠觀,花還沒開上古木枝頭,但地上的草已經(jīng)繚亂,李白說這叫“傷心之春草”。
【于丹:重溫最美古詩詞】相關(guān)文章:
重溫最美古詩詞讀后感09-13
讀《重溫最美古詩詞》有感(6篇)04-13
讀《重溫最美古詩詞》有感6篇04-13
讀《重溫最美古詩詞》有感(集錦6篇)04-13
讀《重溫最美古詩詞》有感(通用19篇)04-26
于丹講座觀后感05-11
遇見最美古詩詞作文(15篇)08-21
遇見最美古詩詞征文6篇04-03
遇見最美古詩詞征文7篇03-31
遇見最美古詩詞作文(通用15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