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

時間:2023-01-02 14:54:27 古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4篇

  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4篇

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1

  “白頭吊古風(fēng)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的詩意: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出自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fēng)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注釋

  《登岳陽樓》共二首。岳陽樓,湖南岳陽西門城樓,在長江南岸,瀕臨洞庭湖。始建於唐代,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佟埠熿簀īng〕酒店或茶館的幌子。

 、凇蚕﹃栠t〕夕陽緩慢地下沉。遲,緩慢。

 、邸矃鞘駲M分地〕三國時吳國和蜀國爭奪荊州,吳將魯肅曾率兵萬人駐扎在岳陽。橫分,這里指瓜分。

 、堋册阋小撑腔病

 、荨踩甓嚯y〕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春天北宋滅亡,到寫此詩時已有三年。

 、蕖矐{危〕指登樓。憑,靠著。危,指高處。

 、摺驳豕拧硲{吊往事。

  參考譯文

  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樓閣上的旌旗靜止,夕陽黃昏緩緩下降,我登臨的地方,是岳陽樓(吳國和蜀國的分界地)。我徘徊的時刻,使洞庭湖與君山籠罩在暮靄里,為避戰(zhàn)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賞析:

  《登岳陽樓》共兩首,這是其中一首。岳陽樓,湖南岳陽西門城樓,在長江沿岸,臨洞庭湖。始建于唐代,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是《登岳陽樓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詩人寫岳陽樓的開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鄭重其事。首聯(lián)“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寫景,一“東”一“西”形象生動的說明了岳陽樓的地理位置., “簾旌不動夕陽遲”由遠及近,從“簾旌”到“夕陽”,描繪出了一幅靜謐而慘淡的的夕陽入山圖.面對這樣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詩人不由悲從心來.作者首先鋪墊了了一個凄涼的基調(diào)。 頷聯(lián)中,“ 登臨吳蜀橫分地”從歷史角度介紹了岳陽樓,此句仿杜詩中“吳楚東南” 意境雄偉, 讓人想起戰(zhàn)火紛飛的三國時代,懷古傷今,怎能不讓人“ 徙倚”在山水之間.在這樣美麗的岳陽樓畔,詩人卻提不起半點觀賞山水的雅興,僅“徙倚”二字,便把詩人那滿腔愁緒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頸聯(lián)從杜甫“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脫胎而來,而又未生搬硬套,“萬里”“三年”說明了詩人逃難時遙遠的路途以及具體的時間,恰當(dāng)?shù)谋憩F(xiàn)了自己背井離鄉(xiāng),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聯(lián)情景相生,“風(fēng)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dāng)時政治局勢的嚴(yán)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自我寫照.這樣的蒼涼氣韻,與杜甫詩中“無邊落木蕭蕭下”,“艱難苦恨繁霜鬢”相同.同樣的國破家亡,天涯淪落,此時此刻,杜甫成了詩人患難中的知己,因此,詩中自然有了杜詩中雄闊慷慨的風(fēng)格。賞析大自然的各種景致,表現(xiàn)在詩人的作品中時,往往隨著詩人的心情變化而變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許多詩人感到“喜”,而陳與義卻感到“驚”。前兩聯(lián)用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意,而不用“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的意境,所以,一場春雨過后,看不到杜甫“花重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棄疾“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匆匆春又歸去”,“落花無數(shù)”,和自己眼前的“雨濕高城”。聽不到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而聽到杜甫“恨別鳥驚心”。一個“孤”字,把為避兵亂的詩人孤獨凄涼的心境傳出,似乎有秦觀“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的意境。而“蛛絲”又和辛棄疾“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非絮”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只是陳與義寫得更含蓄些.

  首聯(lián)寫岳陽樓的地理位置,先從大處著墨,以洞庭湖和長江為背景,在一個宏觀視野中隆重推出岳陽樓。

  頷聯(lián)從靜態(tài)舒緩的景物描寫中振起,轉(zhuǎn)而為強烈的抒情。

  頸聯(lián)終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發(fā)出了最高亢最強烈的吶喊,道出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

  尾聯(lián)顧影自憐,以無限悲涼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思想感情

  抒發(fā)了詩人輾轉(zhuǎn)江湘,顛沛流離之苦,國家甌缺,中原動蕩之憂,以及老大徒傷悲的落寞情懷。

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2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

  宋朝:黃庭堅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滟滪關(guān)。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滿川風(fēng)雨獨憑欄,綰結(jié)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當(dāng)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古詩簡介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是北宋詩人黃庭堅創(chuàng)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前二句化用柳宗元詩意及班超典故,顯示詩人終于掙脫苦難、九死一生的慶幸,后二句寫出漸近江南喜悅又深含苦澀的心情,情意懇摯。第二首詩中寫到煙雨中的君山美如湘夫人的青螺發(fā)髻,于是化用劉禹錫詩句,表達對“銀山堆里看青山”的另一番景致的向往。全詩風(fēng)調(diào)清新明快,寫景中透露了詩人對美好前途的展望。全詩用語精當(dāng),感情表述真切,境界雄奇。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翻譯/譯文

  其一

  投送邊荒經(jīng)歷萬死兩鬢斑斑,如今活著走出瞿塘峽滟滪關(guān)。還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陽樓上對著君山。

  其二

  滿江的風(fēng)雨獨自倚靠欄桿,挽成湘夫人的十二髻鬟。可惜我不能面對湖水,只在銀山堆里看君山。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注釋

 、旁狸枠牵涸诤显狸柍俏鏖T,面臨洞庭湖。唐張說謫岳州時所建,宋慶歷五年(1045年)滕宗諒重修,范仲淹為撰《岳陽樓記》。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島。

 、仆痘模罕涣鞣诺交倪h邊地。唐獨孤及《為明州獨孤使君祭員郎中文》:“公負(fù)譴投荒,予亦左衽異域!濒W(bìn)毛:鬢發(fā)。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卑撸夯ò。

 、泅(qú)塘:瞿塘峽,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東,長江三峽之首。滟(yàn)滪(yù)關(guān):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峽口江中的一塊大石頭,突兀江心,形勢險峻。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險的地帶。古代民謠有“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觸”的話。因其險要,故稱之為關(guān)。生入瞿塘滟滪關(guān):東漢班超從軍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歸,有“但愿生入玉門關(guān)”的話。此用其語。入:一作“出”。

  ⑷江南:這里泛指長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鄉(xiāng)分寧在內(nèi)。

 、纱ǎ哼@里指洞庭湖。

 、省熬U結(jié)”句:寫風(fēng)雨憑欄時所見君山。綰(wǎn)結(jié):(將頭發(fā))向上束起。一作“綰髻”。湘娥:《楚辭·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傳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們居住的地方。鬟(huán):發(fā)髻。十二鬟:是說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樣的發(fā)髻。

 、水(dāng):正對著,指在湖面上面對著湖水。

 、蹄y山:一作“銀盤”。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創(chuàng)作背景

  這組詩作于作者晚年時期。紹圣二年(1095年),黃庭堅被謫官涪州別駕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進入了一向被稱為難于上青天的蜀地。到了元符元年(1098年),再徙戎州(今四川宜賓)。在被流放的六年中,他處逆境而不屈,安然度之。元符三年(1100年),被放還。他于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出四川。崇寧元年(1102年),他赴家鄉(xiāng)分寧(今江西修水),從湖北沿江東下,途經(jīng)岳陽,冒雨登岳陽樓,飽覽湖光山色,寫下這兩首詩以表達自己遇赦后的喜悅心情。這時,他已被貶七年,流轉(zhuǎn)在四川湖北一帶,環(huán)境非常惡劣,又到了對于古人來說算是高齡的五十七歲。據(jù)任淵所作黃庭堅詩譜,此二詩手跡有跋云:“崇寧之元(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三日,夜發(fā)荊州,二十六日至巴陵(今岳陽),數(shù)日陰雨不可出。二月朔旦,獨上岳陽樓!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賞析/鑒賞

  第一首詩寫遇赦歸來的欣悅之情。首句寫歷盡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謂不曾想還活著出了瞿塘峽和滟滪關(guān),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悅。三四句進一步寫放逐歸來的欣幸心情:還沒有到江南的家鄉(xiāng)就已欣然一笑,在這岳陽樓上欣賞壯闊景觀,等回到了家鄉(xiāng),還不知該是如何的欣慰。此詩意興灑脫,詩人樂觀豪爽之情可以想見,映照出詩人不畏磨難、豁達灑脫的情懷。全詩用語精當(dāng),感情表述真切。

  詩以望君山一個動作,讓讀者自己去猜測揣摸,去體會。這樣的結(jié)尾,與王維《酬張少府》結(jié)句“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及杜甫《縛雞行》結(jié)句“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相同,都是不寫之寫,有有余不盡之意。

  第二首詩寫憑欄遠眺洞庭湖時的感受!皾M川風(fēng)雨”,隱指作者所處的惡劣的政治形勢。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困苦的環(huán)境中,他還興致勃勃地憑欄觀賞湖山勝景,足見其胸次之高。次句寫憑欄時所得印象,說放眼遠望,君山眾峰的形狀好像湘水女神盤結(jié)起的十二個發(fā)髻,寫出了君山的靈秀之氣。三四句推開一步,設(shè)想如能在湖風(fēng)撲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細細觀賞君山,當(dāng)是非常愜意。“銀山堆里看青山”,以簡潔的筆墨,寫出了極為壯麗景觀。詩人憂患余生,卻能以如此開闊之胸襟,寫出如此意氣風(fēng)發(fā)的詩句,千載之下,令人欽佩不已。

  獨上高褸,可以望洞庭湖;樓在岳陽城西門上,和湖還有一段距離,則在風(fēng)雨中又不能在“銀山堆里看青山”,所以只好出之以想象,而將其認(rèn)作湘峨鬟髻了。劉禹錫《望洞庭》云:“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庇禾铡锻健吩疲骸皯(yīng)是水仙梳洗罷,一螺青黛鏡中心!笨赡芙o黃庭堅以某種啟發(fā),給他提供了想象的依據(jù)。

  詩人自紹圣初因修國史被政敵誣陷遭貶,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此時從湖北沿江東下,經(jīng)過岳陽,準(zhǔn)備回到故鄉(xiāng)去。詩人歷經(jīng)磨難,長途漂泊,旅況蕭條,在風(fēng)雨中獨上高樓,所以一方面為自己能夠在投荒萬死之后平安地通過滟滪天險活著生還而感到慶幸,另一方面回首平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傷神。因而欣慨交心,凄然一笑。蘇軾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此老真是胸次浩然,早已將一切憂患置之度外,真像關(guān)漢卿在套曲《南呂·一枝花·不伏老》中所說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響當(dāng)當(dāng)一粒銅豌豆”。黃庭堅與之相比,似乎還未能完全忘懷得失。這種氣質(zhì)上的差異,很準(zhǔn)確地表現(xiàn)在作品中。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作者簡介

  黃庭堅(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jiān)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3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注釋:

  1、吳楚句:吳楚兩地在我國東南;坼:分裂。

  2、乾坤:指日、月。

  3、戎馬:指戰(zhàn)爭。

  4、關(guān)山北:北方邊境。

  5、憑軒:靠著窗戶。

  譯文:

  很早聽過名揚海內(nèi)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

  大湖浩瀚象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

  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guān)山以北戰(zhàn)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賞析:

  代宗大歷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峽漂泊兩湖,此詩是登岳陽樓而望故鄉(xiāng),觸景感懷之作。開頭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實現(xiàn)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fā)早年抱負(fù)至今未能實現(xiàn)之情。二聯(lián)是洞庭的浩瀚無邊。三聯(lián)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末聯(lián)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寫景雖只二句,卻顯技巧精湛,抒情雖暗淡落寞,卻吞吐自然,毫不費力。

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4

  譯文

  很早聽過聞名遐邇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

  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

  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guān)山以北戰(zhàn)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注釋

 、哦赐ニ杭炊赐ズ,在今湖南北部,長江南岸,是中國第二淡水湖。

  ⑵岳陽樓:即岳陽城西門樓,在湖南省岳陽市,下臨洞庭湖,為游覽勝地。

 、菂浅洌簠浅䞍傻卦谖覈鴸|南。坼(chè):分裂。

  ⑷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飄浮在洞庭湖上。

  ⑸無一字:音訊全無。字:這里指書信。

 、世喜。憾鸥r年五十七歲,身患肺病,風(fēng)痹,右耳已聾。有孤舟:唯有孤舟一葉飄零無定。

 、巳竹R:指戰(zhàn)爭。關(guān)山北:北方邊境。

 、虘{軒:靠著窗戶。涕泗(sì)流:眼淚禁不住地流淌。

  鑒賞

  此詩是杜甫詩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稱為盛唐五律第一。從總體上看,江山的壯闊,在詩中互為表里。雖然悲傷,卻不消沉;雖然沉郁,卻不壓抑。反映了其關(guān)心民生疾苦的風(fēng)格。

  首聯(lián)虛實交錯,今昔對照,從而擴大了時空領(lǐng)域。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實現(xiàn)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fā)早年抱負(fù)至今未能實現(xiàn)之情。用“昔聞”為“今上”蓄勢,歸根結(jié)底是為描寫洞庭湖醞釀氣氛。

  頷聯(lián)是洞庭的浩瀚無邊。洞庭湖坼吳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無際,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幾云夢!這是寫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贊為“雄跨今古”。寫景如此壯闊,令人玩索不盡。

  頸聯(lián)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坝H朋無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質(zhì)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從大歷三年正月自夔州攜帶妻兒、乘舟出峽以來,既“老”且“病”,飄流湖湘,以舟為家,前途茫茫,何處安身,面對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敘如此落寞,于詩境極悶極狹的突變與對照中寓無限情意。

  尾聯(lián)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上下句之間留有空白,引人聯(lián)想。開端“昔聞洞庭水”的“昔”,當(dāng)然可以涵蓋詩人在長安一帶活動的十多年時間。而這,在空間上正可與“關(guān)山北”拍合!皯{軒”與“今上”首尾呼應(yīng)。

  首聯(lián)敘事,頷聯(lián)描寫,頸聯(lián)抒情,尾聯(lián)總結(jié)。通篇是“登岳陽樓”詩,卻不局限于寫“岳陽樓”與“洞庭水”。詩人屏棄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畫,從大處著筆,吐納天地,心系國家安危,悲壯蒼涼,催人淚下。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guān)山。其身世之悲,國家之憂,浩浩茫茫,與洞庭水勢融合無間,形成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

  這首詩意境開闊宏偉,風(fēng)格雄渾淵深,是杜甫詩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稱之為盛唐五律第一。從總體上看,江山的壯闊,與詩人胸襟的博大,在詩中互為表里。雖然悲傷,卻不消沉;雖然沉郁,卻不壓抑。宋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蔡絳《西清詩話》說:“洞庭天下壯觀,自昔騷人墨客,題之者眾矣,……然未若孟浩然‘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則洞庭空曠無際,氣象雄張,如在目前。至讀杜子美詩,則又不然!畢浅䱷|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幾云夢也!

  全詩純用賦法,從頭到尾都是敘述的筆調(diào)。以往一些學(xué)者認(rèn)為詩用賦法,沒有形象,沒有詩味。事實上,賦法是詩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點是不注重詩的語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著力創(chuàng)造詩的總體意境。《登岳陽樓》正是運用賦法創(chuàng)造藝術(shù)形象的典范。它所達到的藝術(shù)境界,已經(jīng)使人不覺得有藝術(shù)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覺得有語言的存在,只覺得詩人的思想感情撞擊著心扉。

  全詩以自敘和抒情為主,真摯感人;寫景只是三,四兩句,既是實寫,又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氣象描繪得壯闊而又生動。

  創(chuàng)作背景

  大歷三年(768年),當(dāng)時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來到岳州(今屬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詩人發(fā)出由衷的禮贊;繼而想到自己晚年飄泊無定,國家多災(zāi)多難,又不免感慨萬千,于是在岳陽寫下《登岳陽樓》、《泊岳陽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賞析

  首聯(lián)“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有一點是很清楚的,詩人對洞庭湖向往已久,這是在敘事寫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來的感情。但這畢竟是過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陽樓,其感情似乎應(yīng)當(dāng)是高興。因為多年的向往實現(xiàn)了,一定高興。但仔細品味,句中又見不到高興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償?shù)那樗肌B?lián)系下文更是如此。實際上在這兩句中“昔”與“今”之間,是一段漫長的時間距離,作者把這段距離拉開,沒有用簡單的“喜”“悲”之詞來填充它,而是留給讀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說“律詩之妙全在無字處”,這里就是無字處!拔簟迸c“今”之間,天在變,地在變,國在變,人也在變。安史之亂,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人民的深重災(zāi)難,杜甫個人的悲慘遭遇,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頭,并隨著詩人—起登上了岳陽樓。他高興不起來。應(yīng)當(dāng)說“今上岳陽樓”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來了,這是一聲長嘆,長嘆的內(nèi)里是一團憂國憂民、傷時傷世的感慨。這一聲長嘆,就像那詠嘆調(diào)的引子,開啟了下面一個個樂章。這里還要注意到一個“水”字,題目是“登岳陽樓”,頭一句卻先寫洞庭湖,第二句才寫岳陽樓,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這個“水”字顯然是要突出的,這是抓住了洞庭風(fēng)光的主要特點,說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頷聯(lián)“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這兩句緊扣上聯(lián)的“水”字,雖沒出現(xiàn)水字,卻是專門寫洞庭水。詩人站在岳陽樓上,向東南方向極目眺望,只見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頭,而吳地則被擠向了遠遠的東邊,楚地則被遠遠地擠向了西邊、南邊。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東南伸展,把本來連在一起的吳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為兩塊!佰濉弊钟玫暮芎茫袆討B(tài)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開。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萬物。“乾坤日夜浮”是說詩人站在岳陽樓上,四面眺望,到處都是無邊無際的洞庭水,仿佛整個天地萬物都被湖水漂浮起來,仿佛天地萬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動漂游!案 弊忠灿袆討B(tài)感。使人想到整個蒼穹都被湖水托住的—個半球,而萬物的運動,都是湖水蕩動的結(jié)果。這兩句都是寫洞庭水,境界宏闊。一是極寫水面的寬闊,二是極寫水的力量。能夠割裂大地,能夠浮動乾坤,這是極寫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動?xùn)|西之龐大,則顯示出湖水的寬闊。這不是簡單的夸張手法,這里有個視覺、感覺和想象的問題。由于地球是圓的,人的視覺是有限的,面對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邊,即使看到了,遠遠望去也只是一條線,這就造成了湖水無限大,而遠地十分狹小的感覺。詩人準(zhǔn)確、真實地抓住了這視覺和感覺上的錯覺,就把湖水描寫成了四際無垠,仿佛大地四處都是水鄉(xiāng)澤國,這是視覺感覺的真實。但詩人又借助想象,把本來看不到的吳楚大地和整個乾坤四際,也融進了這個視覺和感覺的畫面。從而構(gòu)成了一個想象的吳地楚地被裂開,整個乾坤被浮動的廣闊無垠的畫面。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這是將想象中的更廣闊的景象納進了視覺畫面的結(jié)果。這是說“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視覺錯覺加上想象的產(chǎn)物,這是一個很成功的宏觀意象。它的主要特點是境界廣闊、氣魄宏大。像這樣大的宏觀意象、氣魄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是很少見的。如孟浩然也有詠嘆洞庭湖的詩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但沒有杜詩境界更為高遠。這兩句是寫景,但不能看成是純寫景,寫景中滲透著詩人的胸懷!皡浅䱷|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敗和國勢的不安定。

  頸聯(lián)“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這兩句是寫詩人自己的處境!盁o一字”指的是沒有一點消息,一點音信。“親朋無一字”寫出了詩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斷絕,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況,即整個國家的情況。這對一個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國家,不忘人民的詩人來說,是一種被社會忘記的孤獨感,他在精神上無疑是很痛苦的!肮轮邸笔侵冈娙巳覕D在一條小船上飄泊度日,消息斷絕,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慘苦可以想見。理解這兩句應(yīng)與前兩句聯(lián)系起來看,前兩句是遠望,隨著湖水向四際望去,水天相接,聯(lián)想到吳楚,聯(lián)想到整個乾坤。這兩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簾最能觸動他的東西。于是使他聯(lián)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處境?梢哉f這兩聯(lián)都是由觀景引出,只不過前兩句以寫觀景所見為主,后兩句以寫觀望所見而引起的聯(lián)想為主。這兩聯(lián)在內(nèi)涵上也是一脈相通的。表面看起來毫無聯(lián)系,實際上是一脈相通的。既然這后兩句是寫他的孤苦悲慘處境,由此應(yīng)推想到前兩句也絕非是單單寫景,實際上前兩句是借寫遠景象征性地、比擬性地暗示國勢的動蕩不安。這里包含著安史之亂的后遺癥:唐王朝的衰敗,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jǐn)_,國家的四分五裂和社會的不安定,棟梁之臣的缺乏等等,這一切都是杜甫飄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詩人心中牽掛著國事民事,才牽腸掛肚。所以當(dāng)他看到廣闊無垠洞庭湖水時,也會想到仿佛大地裂開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動。從杜甫一貫的優(yōu)國憂民的思想境界來看,他登上岳陽樓極目遠眺,也必定會想到這些?梢哉f沒想到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詩人胸中翻騰著叫人牽腸掛肚的國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負(fù)的痛心。于是這孤舟飄泊,老弱多病,消息也聽不到的可悲處境,也就順理成章地涌上心頭。這兩聯(lián)中,上聯(lián)境界極大,下聯(lián)境界卻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間也包孕著詩人的無限感慨。就景象來說,上聯(lián)展現(xiàn)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聯(lián)則畫出了水面上的一點孤舟。湖水動蕩,孤舟飄浮,雖然大小懸殊,卻統(tǒng)一在一幅畫中。如果將洞庭湖水比作整個國家,那么那一點孤舟就是詩人杜甫自己。這里是象征,這鮮明對照的諧調(diào)之中,既包含著詩人對自己終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體現(xiàn)了詩人將自己的命運、國家的命運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詩人站在岳陽樓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國家,想到自己,萬種感慨,縈繞心頭!安婚焺t狹處不苦,能狹則闊境愈空”,“乾坤”與“孤舟”對比,闊大者更為浩渺,狹小者更顯落寞。

  尾聯(lián)“戎馬關(guān)山北!薄叭竹R”,就是戰(zhàn)馬、兵馬,指戰(zhàn)爭!瓣P(guān)山”,泛指,并非專指那道關(guān),那座山!瓣P(guān)山北”,指打仗的地方。從詩人來說,從洞庭湖向長安望去,隔著一道道關(guān),一座座山,而戰(zhàn)火就在北面燃燒!叭竹R關(guān)山北”,具體指的是當(dāng)時吐蕃入侵,威脅長安,戰(zhàn)爭不息,國家不得安寧!皯{軒涕泗流”是說杜甫倚靠岳陽樓的窗戶,向北眺望,雖然隔著道道關(guān)山,他看不到長安,也看不到戰(zhàn)火,但在他心中卻呈現(xiàn)出吐蕃入侵,長安危急,人民遭難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傷心的老淚縱橫了。這兩句是兩個景象:一個是西北長安附近的戰(zhàn)火,一個是岳陽樓上倚窗眺望的老詩人。兩者構(gòu)成了一幅畫,前者是詩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詩人自身實景。長安與岳陽樓相距千里,但在詩人心中卻沒有這個距離。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長安。孤舟雖小卻裝著整個天下。衰老多病的軀體中,仍然跳動著—顆憂國憂民的志誠之心。同時“戎馬關(guān)山北”一句,明確寫出了詩人在登岳陽樓時心中想的是國家的不安寧。這就更可以說明了第二聯(lián)絕非僅僅是寫景。第三聯(lián)也決不只是寫自己的孤苦無依!皯{軒涕泗流”一句中,則凝聚著詩人對國家時局、自己孤苦處境比照后,感到無可奈何,感到萬分壓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顯示出杜甫晚年時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無可奈何。

  這首詩的主要藝術(shù)成就表現(xiàn)為以下兩點。

  第一,作品運用了變化多樣的表現(xiàn)手法。作品雖然只有八句話,但是卻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開篇兩句運用的是敘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臨岳陽樓的緣由。三四兩句運用的是描繪的手法,繪制了岳陽樓的宏闊壯觀圖景,并且在描繪中,又運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強了作品的生動性。作品最后兩句又運用了抒情的寫法,揭示出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開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內(nèi)容和感情兩方面大跨度的跳躍。從內(nèi)容方面說,開篇一聯(lián)寫的是詩人登樓的過程,其中蘊含了“昔”與“今”的時間跳躍過程。頷聯(lián)中,詩人由上聯(lián)的寫自己推進到寫洞庭湖,這里有一個從小到大的跨度。在寫景中,又由吳、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間跳躍。到了頸聯(lián),詩人又轉(zhuǎn)回自身的描寫,前后聯(lián)之間有一個從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聯(lián),詩人又從個人身世遭際的描寫擴展到國事的描寫,上下聯(lián)又是一個從小到大的跨越。在寫國事時,又有一個從國難的跳躍到詩人感情抒發(fā)的過程。這就構(gòu)成了縱橫開闊,跳躍性強的特點。從詩人的感情發(fā)展脈絡(luò)上說,首聯(lián)蘊含喜悅,頷聯(lián)帶有雄壯,頸聯(lián)轉(zhuǎn)為凄苦,尾聯(lián)變?yōu)楸瘋。詩人的感情隨著詩篇的進展,顯示出不斷變化,跳躍性強的藝術(shù)特點。

【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相關(guān)文章:

《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02-23

《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12-07

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01-02

《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4篇12-07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05-12

《登鸛雀樓》古詩詞鑒賞11-27

《登樂游原》古詩詞鑒賞02-14

《登飛來峰》古詩詞鑒賞12-09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古詩詞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