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古詩詞教學反思(通用23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詞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1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材在第六組——“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
本冊是全套教材的倒數(shù)第二冊,前面十冊教材中,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一定數(shù)量的古詩詞,掌握了一些了解古詩詞大意的基本方法。教學這10首古詩詞,我不像以前教學古詩詞那樣詳細講解,而是讓那些學有余力的帶動其他同學一起學習,了解大意,背誦古詩,復習古詩并能積累運用。在學習這十首古詩詞的基礎(chǔ)上,為了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我還采用了趣味學古詩的方法,教學這部分,有收獲也有失落:
一是提高了自學能力。學習了10首古詩詞,大體了解意思,回顧以前背誦過或者學習過的古詩詞,還可以請教老師家長和同學,通過反復的讀背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二是給了學生一個交流開放的課堂!敖虒W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xiàn)“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還要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孩子去“展示自己”。在展示課上,通過看圖吟古詩趣味填空和詩中故事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背誦過的古詩詞。介紹了時代背景和作者,講述關(guān)于古詩詞的逸聞或故事。如:曹植的故事,于謙的故事等。
三是注重實踐,根據(jù)一些填空提示或圖片提示讓學生領(lǐng)會古詩詞的深刻的含義,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同類的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
四是加強古詩運用,結(jié)合六年級語文期末復習冊中的積累運用部分進行練習。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了詩中不僅油水、山、鳥……還有春夏秋冬……,并能在具體的語境中加于運用。
但在教學中,我明顯地感覺到部分學生的依賴性,讓同學老師牽著鼻子走,缺乏自我學習自我總結(jié)和自我積累能力,學習效果不佳。還需要在不斷地教學中改進方法,繼續(xù)努力。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2
在教學本課時,我放手讓學生根據(jù)書中和詞語手冊上的注釋,自己弄懂詩句意思,然后比較三首古詩詞,體會其內(nèi)容上的相似之處,感悟童年生活因環(huán)境的各異,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
在寫法上讓學生體會詩與詞的不同,詩結(jié)構(gòu)勻稱,有韻律,讀起來瑯瑯上口;詞是詩歌的一個種類,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古代的詞,都可以伴樂歌唱,詞有詞牌名。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還注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如《舟過按仁》中“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這句話寫的是吃飽飯的牧童休息時的情景。把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
教學時讓學生想象:是累了,想躺下來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還是喜歡月夜的景色,想好好欣賞一下?仰望明亮的月亮,牧童心里會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沒想,就睡著了……圖中插圖中河面上為什么起波浪?難道真的用傘作帆能前進?或許是順風順水罷了?
學完本課后,讓學生嘗試著把感興趣的一首詩或詞改寫成一個故事,使詩中的人物更生活化。通過改寫,讓學生走進詩歌,與古代詩人進行心靈對話,領(lǐng)略古代詩歌的深邃意境,認識祖國古代文化的燦爛悠久,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祖國語言表情達意的能力,幫學生從根本上把握詩詞語言的含蓄凝練性與跳躍性的特點,從另一個角度感悟作品的境界。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3
語文課程應(yīng)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提高兒童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教學要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lǐng)悟內(nèi)容,培養(yǎng)語感”……這是新課程改革非常強調(diào)的理念。
古詩又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煉、節(jié)奏強、跳躍大;從敘寫的內(nèi)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在創(chuàng)設(shè)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基礎(chǔ)上,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為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fā)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提供學生足夠的感悟空間: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里讓學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見,雖有點亂,但要珍惜這樣的時刻!备鶕(jù)“合作互動”的原則,教學中改變了單純的師生交往形式,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等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這樣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啟發(fā),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使學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在《憶江南》的教學中,正因為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組內(nèi)自讀自悟,才使學生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體會得如此有滋有味。
。、教給學生多樣的感悟方法:
⑴ 多層次的誦讀:
“好詩不厭百回讀”。朗讀和背誦在古詩教學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古詩節(jié)奏鮮明,音律和諧,教師必須做好學生的朗讀和背誦的訓練指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加深學生對詩的理解和記憶,達到“熟讀成誦”之目的。
⑵ 要求學生質(zhì)疑: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F(xiàn)代心理學也認為,疑是思維的火花,是探究的動力。在古詩教學中鼓勵學生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運用啟發(fā)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4
四年級下冊的第一課是《古詩詞三首》,內(nèi)容以寫景為主,分別是古詩《獨坐敬亭山》《望洞庭》和詞《憶江南》。因為學生已初步掌握了“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悟詩情”的學習古詩的方法,但在理解詩意時語言表達不夠通順,直譯的比較多,能加入自己理解的同學不多。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上,引導每一個學生都參與發(fā)言,比一比誰說得更完整,更優(yōu)美!拔蛟娗椤笔枪旁娊虒W的難點,特別是《獨坐敬亭山》和《憶江南》都表達了詩人特定環(huán)境中復雜的心情,我計劃指導學生掌握一種新的悟詩情的方法,那就是聯(lián)系時代背景。
教學之后,我感到成功的地方有三點:
一、學生參與率高。
因為我班學生發(fā)展不均衡,兩極分化較明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充分的思考時間,我布置學生提前預(yù)習,要求他們借助注釋,獨立理解詩意,寫在預(yù)習本上。課堂上,學生先四人一組互相交流理解詩句意思,再匯報交流。因為預(yù)習充分,在理解詩意和比較詩與詞的不同時,發(fā)言的學生比以前多了,積極性也高了。當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币痪淅斫庥欣щy時,及時引導,實現(xiàn)了幫助者的角色。
二、時代背景補充及時。
在“知詩人”環(huán)節(jié),學生介紹了詩人的成就及學過的相關(guān)古詩,我則補充寫作背景:李白少年時就博覽群書,以才聞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寫這首詩時正被權(quán)貴迫害,被迫離開長安整整十年,長期流落他鄉(xiāng),讓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世態(tài)的炎涼。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寫下了《獨坐敬亭山》這首詩。這段資料的補充拉近了學生與詩人、與作品的距離,幫助他們理解李白當時的孤獨與寂寞,以及李白與敬亭山互為知己、惜惜相憐之情。
三、賞讀詩詞,想象畫面。
古詩詞教學有個“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的共性規(guī)律——這是我執(zhí)教《憶江南》的努力方向。我的整個設(shè)計思路是:了解詞的知識,從“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繪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敝笇W生讀出江南風光的柔美、熱情,讀出這兩個短短的句子所蘊含的對江南風光的深刻理解與感觸,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江南好”。然后,讓學生通過對作者在江南時的作為以及之后回洛陽后的生活的簡單了解,將“憶江南景”過渡到“憶江南人”,提升詩歌情感,厚重“憶”的意義!
當然,與理想的課堂相比,這節(jié)課的教學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一、因為擔心時間不夠,任務(wù)完不成,設(shè)計時目標定得比較低,課堂密度不夠。
二、教師在學生匯報時評價激勵不夠,放手不夠,還是自覺不自覺地進入傳授角色,講得多。
三、教師的語言不夠豐富,對學生表達的引領(lǐng)不夠。
四、鼠標控制不靈,影響了教學時間和情緒。
五、課終缺少質(zhì)疑問難環(huán)節(jié)。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5
《山居秋暝》這首律詩是唐代詩人王維山水詩中的名篇。詩人描繪了山中秋夜優(yōu)美的景色,清新幽麗,富于詩情畫意,其中寄托著詩人自己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稐鳂蛞共础愤@首詩所描繪的是楓橋的夜景。從其中的“泊”字我們可知,詩歌表現(xiàn)的是一種羈旅情懷!堕L相思》納蘭性德的《長相思》也是這樣一首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xiāng)詞,表達了作者羈旅懷鄉(xiāng)的情懷。納蘭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詞人,納蘭性德詞風清新雋秀、哀感頑艷,頗近南唐后主。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就曾給其極高贊揚:“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一、教學效果
依據(jù)每首詩的特點和學生的生活積累、閱讀能力,我設(shè)計了由扶到半扶半放到全放的教學流程,收獲還是蠻大的,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1、聚焦第一首詩《山居秋暝》。
教學這首詩時我分三步走,一步一個臺階,使學生的感悟能力和思維能力、吟誦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第一步,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先交流對王維的認識,知道他被稱為“詩佛”;接著交流題目,從題目中感受時間地點意境,整體上把握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初步感受意境的美。第二步,自讀自悟,標畫描寫了哪些事物,各有什么特點?試著理解每句話的含義。創(chuàng)設(shè)班內(nèi)交流的氛圍,在思維碰撞中去深刻感受。最后讓學生畫一畫,并在背誦這首詩后,默寫這首詩,使創(chuàng)新和內(nèi)化有機地融為一體。
2、聚焦第二首詩《楓橋夜泊》。
這首詩的學習我是半扶半放,也用三步走的方法使學生學習逐步深入。先引導交流對作者的了解,拉近和文本的距離,在試著交流對題目的理解,指導理解課題的含義。接著讓學生借助資料理解每句話的意境,抓住關(guān)鍵詞“愁”“寒冷”去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感悟詩歌的靈魂。最后也是讓生背誦并配畫,將積累與創(chuàng)造有效融合。
3、聚焦第三首詩詞《長相思》。
這首詩詞學習時直接放給學生自學,以檢查的形式將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并引向深入。
4、合作交流,探究共贏。
學完三首詩后,讓他們觀察:三首詩的共同點是什么?進一步去體會他們的性情,感悟他們的情懷。
二、成功之處
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環(huán)節(jié)有效地為本文的學習降低了難度,自學能力提升明顯,動手動腦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
三、不足之處
第三首詩詞放手對優(yōu)等生來說沒有難度,但是中下等的學生則有點茫然。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這篇課文,我會照顧所有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思維程度,讓所有學生都有所提高,讓每個學生在整堂課中都能充滿活力,都能學有所獲。另外,我還會增加吟誦的環(huán)節(jié),在指導學生有滋有味的朗讀之后再引導他們思考領(lǐng)悟!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6
這三首古詩詞都有一個主題——思鄉(xiāng)。于是,我以"——引起了作者的鄉(xiāng)愁,詩人又是借———怎樣地表達出自己滿懷的思鄉(xiāng)愁"這條主線,從扶到放,很好地注意到學生自學古詩詞的能力培養(yǎng)。
課中,我緊抓關(guān)鍵詞語引領(lǐng)學生不斷猜想,推想,想象作者當時的心境,引領(lǐng)著孩子們在古詩詞的意境中賞析,體會,把玩,領(lǐng)悟,而孩子們也以投入的精神和積累的知識與老師交流,切磋,互動,相長。就是在這切磋互動中,孩子們不斷深入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豐富了情感,同時,孩子的潛能也得到了發(fā)揮,得到了挖掘,得到了展示,得到了提高。這些無疑是優(yōu)秀的一面。但不可否認的是,我覺得這樣很花時間,一節(jié)課只能教一首,而且還沒有多少補充的內(nèi)容,也就是課堂顯得比較單薄。該怎樣避免這樣低效率的課堂呢我想主要還是我的課堂組織比較松散,課堂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還不到位等。比如這三首古詩的想象說話,學生覺得很好玩,嘻嘻哈哈,完全沒有進入詩中的情境,因而說話也就比較單調(diào),比較偏離,需要老師不斷引導才慢慢靠近古詩的意境?傊泻芏嗉毠(jié)需要我們?nèi)シ此,去努力,去琢磨,才能讓我們的課堂跟得上我們預(yù)設(shè)的步伐。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7
古詩詞的語言精煉,想象豐富,情愫真摯,傳唱千年不衰。
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根據(jù)書中和詞語手冊上的注釋,自己弄懂詩句意思,然后比較三首古詩詞,體會其內(nèi)容上的相似之處,在寫法上讓學生體會詩與詞的不同,學完后,我讓學生進行一個小練筆(嘗試著把感興趣的一首詩或詞改寫成一個故事),使詩中的人物更生活化。通過改寫,讓學生走進詩歌,與古代詩人進行心靈對話,領(lǐng)略古代詩歌的深邃意境,認識祖國古代文化的燦爛悠久,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祖國語言表情達意的能力。
總體來說,學生課外收集了很多描寫思想的詩歌,由于課堂展示時間有限,留給學生交流的時間少了,這些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引起注意。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8
在進行古詩三首備課的時候,我剛剛好聽完 劉芬老師和張學英老師的課,加上孩子們已經(jīng)學過很多的古詩,手里也有不少參考資料,對于古詩的意思也能完全自己學習理解,所以我想,可以讓孩子們自己通過預(yù)習自己先學習,然后讓孩子們小組上臺來自己做小老師。
上課的時候,我一宣布這個決定,孩子們就很興奮的樣子,好幾個小組都舉手要上臺,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備課的時候還想萬一要是沒有人肯上臺,那應(yīng)該怎么辦,結(jié)果沒想到孩子們這么的積極。在上臺之前,我告訴孩子們希望大家能有始有終的完成。也沒有做什么指導,就讓孩子們上臺了。結(jié)果又是讓我大吃一驚,孩子們的表現(xiàn)出乎我的預(yù)料,上臺后,誰主持誰發(fā)言,安排的十分的妥當,而且把詩的意思解釋的頭頭是道,還自己加上了提問環(huán)節(jié),臺上臺下互動起來。而且孩子們還模仿平時我上課的一些語言,比如一個同學讀完了,主持的孩子就說,有誰要挑戰(zhàn)他嗎?還加上了很多的評價語,課堂的氣氛也很輕松。
當然也存在不足的地方,比如孩子們只注重講意思,但是沒有講出詩的意境,還有上臺的語言還是不太完整,另外有的孩子上臺后發(fā)言還是比較少,但是第一次做到這樣讓我很滿足了。我越發(fā)明白了,有時候真的是我們低估了孩子,給他們機會,他們就會表現(xiàn)的很好。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9
古詩在這個學期被選為我們學校的打磨課內(nèi)容,如何教古詩便成為我們教研活動的主題。一首古詩被不同的老師不同的學生重復著,為的是找到教古詩的最佳方法。這次我選擇《秋思》這首詩,它排在三首表達思鄉(xiāng)情詩歌的中間。雖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詩人那份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如何傳遞給沒有雷同生活經(jīng)歷的學生,讓學生感受著詩人的感受,想著詩人的所想?除了詩的內(nèi)容外,我到底要通過《秋思》這個載體教給學生什么?詩的課堂到底應(yīng)該是個怎樣的課堂?這一系列的問題不斷呈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
在這之前,我聽過三年級兩位老師教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她們的教學方法大同小異,亮點是能借助多媒體把學生帶進一個詩意的課堂。我個人也認為古詩教學的課堂應(yīng)該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怎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詩意的課堂?我想方設(shè)法讓《秋思》的情意在詩意的課堂上流瀉。
一、在讀中彰顯詩性。
我一直認為詩的教學應(yīng)不同于其它的課文閱讀教學。一般的課文閱讀教學可抓住重點的字詞句深入品味體會,但詩一經(jīng)這樣折騰就會把詩拆得支離破碎,它就失去了詩本身的整體完整性。為了保護“詩”作為一種“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誦讀。不管學生懂與不懂,先讓學生讀了再說,讓《秋思》在誦讀中流淌。開始整首詩的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理解詩的意思。接著課中導讀,在理解了詩意的基礎(chǔ)上,在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個人獨特的見解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最后熟讀成背。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讀,讓學生在讀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詩人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詩的味道。
二、在想象中豐富詩意。
在眾多的借寫家書的詩中,張籍的這一首《秋思》獲得的評價最高。王安石說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彼Z言精煉,蘊含豐富的內(nèi)容。題目有“思”,而整首詩中卻沒有一個“思”字,那這個“思”究竟藏在哪呢?在深入備課后,我覺得詩中的“見秋風”可作為教學這首詩的突破口。“意萬重”是這首詩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我個人覺得引導學生想象,豐富學生對“見秋風”的表象,加深對“意萬重”的理解。這樣對學生體會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學生對這首詩有了整體的印象后,我馬上抓住詩眼“見”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學生一次次想象“見到什么”“見不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學生在我營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對比中,以有形的景來襯無形的思,循序漸進地引領(lǐng)孩子們探究、品味“見秋風”。希望想象到的畫面成為學生通往作者內(nèi)心的橋梁,讓學生與作者感同身受。
三、在遺憾中憧憬未來
課后的集體評課中,許多老師也認同我這樣處理所帶來的效果,值得一學,同時也指出我的不足之處是多媒體課件中少了把學生帶入意境的聲音,多了一些不必出現(xiàn)的秋景圖。今后在制作、運用多媒體課件時,我會向一些年輕老師學習,提高制作課件的能力。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10
古詩詞年代久遠,語言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要想理解詩句,除了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之外,還有進行反復的朗讀,在讀中感悟。在熟讀背誦的基礎(chǔ)上,學生才可能理解詩句。
下面總結(jié)合古詩詞教學的特點,總結(jié)一些教學經(jīng)驗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初讀課文,并在此基礎(chǔ)上,掃清字詞障礙。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掌握生字詞,能夠讀通課文,為理解課文打下基礎(chǔ)。對整首詩歌有個整體感知,初步體會古詩要表達的情感。
二、注重誦讀指導。誦讀的自然在于各個學習時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讀,讀出質(zhì)量。初讀時要讀,指名讀,聽讀,齊讀,把字音讀正確,把詩句讀正確;理解詩句時要讀,默讀,落重音讀,把停頓讀正確,把節(jié)奏讀正確;吟誦時要讀,配樂讀,看圖誦讀,把詩意讀出來,把情感讀出來。
三、圖文結(jié)合,讀中理解詩意,悟出詩情。圖文結(jié)合講求自然,切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幫助時引導學生看看圖;感受詩情講求自然,同一首詩,由于每人的閱讀經(jīng)歷不同,理解就會不同。詩人有詩人的情,讀者有讀者的情,時空不同,老少有異。只要個性的理解來自于對詩意的正確把握,來源于學生的心靈深處,一切情皆可融入景物之中。
四、適當?shù)赝卣寡由。每首古詩都有明顯的主題,根據(jù)通過閱讀相關(guān)的古詩,既容易讓學生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又拓展了學生的類文閱讀,可謂一舉兩得,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教學效果不錯。
古詩詞頁存在著不足之處:在朗讀方面下的功夫還不夠,教學方法不夠新穎,學生受知識儲備的影響,理解就會出現(xiàn)偏差。今后應(yīng)該多聯(lián)系生活,談體會和感悟的基礎(chǔ)上,自然過渡到感情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感情朗讀古詩的能力。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11
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特有遺產(chǎn),是偉大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民族優(yōu)秀文化一部分,它永遠不會過時,并且值得我們?nèi)パ芯,學習,發(fā)揚。這不但是祖宗智慧與心血的繼承,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它們的學習,研究與解讀,去構(gòu)建今日有民族特色的優(yōu)秀文化。然而中學的古詩詞教學卻不容樂觀,存在諸多誤區(qū),因此我們需要進行反思。
一、當前中學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
1、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忽視詩歌的多種解讀。
重灌輸,輕體驗,重權(quán)威,輕引導,即使教師的觀點是對的,但這樣把自己的結(jié)論輕易地拋給學生,使得學生少了精神思索的旅程,又是多么的可惜。有意義的學習應(yīng)該是將知識同化于已有的心理圖式中,并建構(gòu)新的認知圖式,學到越來越多的有關(guān)認識事物的程序。另外,有些教師看似“循循善誘”,實則將學生引|向標準答案,只訓練了聚合式思維,卻忽視了發(fā)散式思維。
2、過度強調(diào)知性分析,肢解詩歌的傾向明顯。
有些教師在教古詩詞時,將其劃分段落,總結(jié)段意,在此基礎(chǔ)上掌握詩詞的思想情感,分析藝術(shù)手法。這是將古詩詞當作無生命的東西進行分解,把詩詞鑒賞當作分析、綜合、推理的邏輯思維過程,而不重整體把握和感性體驗。有些教師的講解過于直露,貌似講透了詩歌,實際失去了詩歌的意境之美,甚至做出過度闡釋。古詩詞教學中需要知性思維,但要和感知、體驗、想象、聯(lián)想等感性思維統(tǒng)一在一起,否則就扼殺了詩詞的生命力,也有礙于學生審美感受力的發(fā)展。
3、濫用多媒體。
古代詩詞意境的體驗需要學生的形象思維,需要調(diào)動儲存在大腦中的表象,并在想象和聯(lián)想的基礎(chǔ)上形成新的表象。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抒情主人公完美地存在于在我們的想象中,而有的教師在上課時將一喝酒老翁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頓覺風采大減。此外,濫用多媒體淡化了課堂上師生情感的交流,炫目的電腦畫面占用了學生的大部分注意力,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投射到詩詞本身的情感與體悟卻不夠深入。
詩詞本是浪漫的產(chǎn)物,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卻非常尷尬:學生對古詩文學習索然寡味了無興趣,大有一種望而生畏甚至望而生厭的感嘆。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主要原因有兩大方面:
1、學生認知上的偏差。
學生對古詩文不感興趣的原因,除了對古詩文難理解、難背記,把古詩文視為第二門外語;更有不少學生認為學古詩文十分枯燥,現(xiàn)代人都用現(xiàn)代漢語說話,古文無實用價值。正如南懷瑾先生所擔憂的:“很是可惜,現(xiàn)代人所認識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為了謀生,有好的專業(yè),有高的待遇,或能賺很多的錢!薄抖际锌靾蟆吩橇诉@樣一則新聞:杭州某業(yè)余學校開出“古詩文誦讀班”,卻因僅招到一名學生而只得暫時停辦,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時開辦的英語等班早就爆滿。學生對古詩文對漠視,實質(zhì)就是對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漠視,這種類似于數(shù)典忘祖的做法,不能不令人痛心。
2、教師教法上的偏差。
不少教師認為,初中古詩文教學僅是讓學生多積累,多背誦,于是,“解詞釋句—串講全詩—背誦默寫”的教學方法成了不少教師一成不變的做法,把古詩文膾炙人口的美感和韻味講解得消失殆盡,課堂氣氛沉悶無趣單調(diào)無味。所以,教師教法上的單一,自然會使古詩文中的營養(yǎng)丟失,進而造成學生在古詩文傳統(tǒng)文化積淀方面的“貧血”。
二、面對這些現(xiàn)狀,我們應(yīng)該做出反思:
1、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吟誦來體味古詩詞的情感。
要體味古詩詞的情感,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或許就是吟誦。詩詞格律所表現(xiàn)的音樂性和由此表達的.感情,都必須在吟誦中體現(xiàn)。在教學中還應(yīng)傳授一些有關(guān)吟誦的知識,比如平聲讀得長而輕,仄聲短而重;四言詩一句兩頓,五言詩兩頓,七言詩三頓,頓的位置略延長、提高、加重等。此外,教師的范讀非常重要,好的范讀能直接打動學生,使他們克服害羞心理。
2、運用藝術(shù)通感。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藝術(shù)通感,化實物為情思,化情思為實物,化抽象為直觀,調(diào)動并貫通多種感官,從多個角度加深對詩詞意境的理解感受。
用音樂來配合古詩詞,就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對古詩詞的感受,往往就是這樣朦朧含混而涌動著情感的,而流動不居、情感充沛的音樂,正適合于幫助學生增強這種感受。例如,講授《春江花月夜》一詩時,配以《春江花月夜》的古箏曲,無疑是相得益彰、境界頓生。又如,引導學生體會詩詞的意境,然后找出與之相合的音樂,甚至自己創(chuàng)作一段音樂,也是很好的方法。
蘇軾評王維的詩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痹娕c畫的相通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個教學通道。例如,在上白居易的《憶江南》時,展示一些江南風光的圖片,為欣賞《憶江南》一詞營造出了韻味十足的背景氛圍。當然,藝術(shù)通感的運用不能喧賓奪主。
3、系統(tǒng)比照,縱橫勾連。
傳統(tǒng)的古詩詞教學中,很多學生學完一首詩詞,了解的就僅止于這一首詩詞,對作者其人、作者的其它作品,對同題材、同風格的作品都鮮有了解,這樣的教學是使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在講授一位詩人的某一首詩時,若能全面地介紹這位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個人經(jīng)歷,介紹他創(chuàng)作的其它詩歌,既有利于學生較為深入地理解教材.上的那首詩,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詞積淀與素養(yǎng)。例如,在講授李煜的《虞美人》時,若能兼及李煜的詳細生平,兼及《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等詞,其教學效果應(yīng)該比單講一首《虞美人》要好得多。
4、開發(fā)校本教材,開設(shè)選修課。
20xx年3月,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新的語文教學大綱,其中初中要求背誦50首,高中50首!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接觸足量的古詩詞,對于培養(yǎng)學生欣賞古詩詞的興趣和感受力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在“古詩詞背誦篇目”的基礎(chǔ)上,學?梢愿鶕(jù)實際情況開發(fā)校本教材,開設(shè)選修課,拓寬學生欣賞古詩詞的視野。比如,有的學校專門開設(shè)了“詩教’選修課,有的學校還有自己的古詩詞教學的教材,這一做法值得借鑒。
5、教師自身水平提高。
教師首先應(yīng)提高對古詩文教學價值的認識,明確指導學生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古詩文并非可有可無之事,而應(yīng)視之為對教師的一種要求,一份無可推卸的責任。同時,要努力克服浮躁不定、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鉆入“故紙堆”中潛心會學,豐厚自己的文化積淀。其次,還須進一步深入學習《課程標準》,領(lǐng)會精神,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另外還可以運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如在文本閱讀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進行原型意象的研究性學習。首先讓學生思考高中古詩詞里出現(xiàn)了哪些原型意象,并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一個作為課題,課題相同者組成一個研究小組。然后讓學生分工合作,通過網(wǎng)絡(luò)、書籍等途徑收集、整理并分析信息,寫出小論文,并制作相關(guān)課件。最后進行交流總結(jié),組織學生上臺做presentation,展示研究成果,在班級中傳閱各小組的論文,并進行自評、互評。
古詩詞作為千年文化積淀的代表性文學作品,其文學價值歷來為人所推崇。作為中學語文教學重要內(nèi)容之一的古詩詞教學,對學生有著勵志、修德、陶情、勸學等積極作用,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美育方面有著不可替代作用的同時,它更是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時至今日古詩詞的欣賞價值遠高于其實用價值。且隨著白話文的發(fā)展與普及,古詩詞越發(fā)讓學生覺得抽象,晦澀。為此,中學階段的語文教師對于古詩詞教學只得多數(shù)停留在梳理詩詞的字詞、大意等淺層教學階段。為了不讓傳承千年的文化瑰寶在我們這一代沒落、消亡,我們對古詩詞教學的重視必須加強。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12
9月16日,根據(jù)學校教研組安排,圍繞“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一教研專題,我執(zhí)教了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五課《古詩詞三首》中的前兩首——《泊船瓜洲》和《秋思》。教學這兩首詩歌,我除了圍繞教研專題,還試圖從新課標中對高年級學生提出的要求出發(fā),確立了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語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教學目標,為此,我設(shè)計了這樣的教學流程是:
1、抓字眼,明詩意;
2、創(chuàng)情境,入詩境;
3、巧過渡,悟詩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收獲是有的,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試總結(jié)如下,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抓詩眼,明詩意
《語文課程標準》5、6年級詩歌學習的目標是:“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痹谥笇W生理解詩意的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的是常規(guī)的教法,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1、初讀詩歌,感知內(nèi)容。
2、大家輕聲地讀一讀詩,讀準字音,并結(jié)合重點詞的意思想想這首詩的意思。
3、指名讀,正音:間、重、還
4、說說詩歌大致的意思。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很多古詩,他們能借助注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對學習古詩抱有一定的熱情。盡管如此,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仍然不能馬虎,這就像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chǔ)很重要。
二、創(chuàng)情境,入詩境
情感總是伴隨著認識過程而產(chǎn)生,情感體驗同樣對認識過程起著很大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資料的補充、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shè)多種場景,讓學生走近詩人,走進詩境,從而更深刻地領(lǐng)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我從綠字入手,“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次第出示江南春景圖片,教師描述)是。∫粋“綠”字不僅使我看到了滿眼的綠色,成行的碧樹,蕩漾的春水,還讓我看到了爛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
。薄⒆ノ难邸熬G”想象畫面,感悟詩境。
出示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引導學生理解“綠”的含義,“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次第出示江南春景圖片,教師描述)是。∫粋“綠”字不僅使我看到了滿眼的綠色,成行的碧樹,蕩漾的春水,還讓我看到了爛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接著讓學生依據(jù)詩句想象江南的春天是一幅幅怎樣的畫面?并用自己積累的詞語或是詩句描述出來。學生積累的詩句還真是不少,比如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兒童疾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
......
2、指導誦讀“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之隔數(shù)重山!
針對五年級孩子對詩中出現(xiàn)的三個地名比較模糊的情況,我用現(xiàn)代媒體手段來展現(xiàn)江蘇地圖,讓學生通過地圖來了解三地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而使學生準確地理解第一、二行詩句的意思,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思考:在你看來,詩人離家近還是遠?學生也許有兩種答案,即覺得詩人離家很遠,或是詩人離家很近,師及時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組織教學,趁機引導學生抓住“一水”、“只隔”來領(lǐng)悟詩人實際離家的距離和他心中離家的距離,初步感悟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并引導學生在感悟的基礎(chǔ)上朗讀古詩的前兩行,從而理解了詩句的意思。
經(jīng)過這樣反復的吟誦,使學生深刻體悟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3、出示資料,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在學生已深刻感悟詩人思鄉(xiāng)、戀鄉(xiāng)的基礎(chǔ)上,拋出問題“詩人的家鄉(xiāng)這么美,他又如此的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那他為什么還要離開呢?”出示詩人的相關(guān)資料(由于深得神宗賞識,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進行變法,但變法遭到保守派的反對導致失敗,因此,王安石于熙寧七年(1074年)第一次辭去相職。第二年,又被神宗皇帝拜為相職。這首詩正是作于詩人第二次赴任的路上。)旨在引導學生明白詩人在什么情況下寫下了這首詩,對學生更深層次的感悟古詩、升華古詩情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并用一段深情的旁白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句:
1075年,年逾五旬的作者站在瓜州渡口,他遙望故鄉(xiāng),不忍離去,因為
——他一旦離開,皓月當空,他再也不能和詩友飲酒吟詩,所以他怎能不感嘆——引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他一旦離開,陽春三月,他再也不能和好友踏青郊游,他怎能不感嘆——引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他一旦離開,華燈初上,他再也不能和家人共享天倫,他怎能不感嘆——引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句詩是全詩的精華,是詩人情感的高度濃縮。只有這樣一詠三嘆,才能使學生與詩人的情感達成共鳴。
4、誦讀全詩,升華感情。
在以上分步品讀古詩的基礎(chǔ)上,再通過聽范讀和引領(lǐng)學生整體誦讀古詩,使學生的情感回歸到詩的本體上來。為了渲染課堂氛圍,我在悠揚的《思鄉(xiāng)曲》中激情導讀:九百年前,詩人王安石站在瓜州渡口,帶著對家鄉(xiāng)深深的依戀,含著對前途無法預(yù)知的迷茫,千般愁緒,萬般滋味,無法言說,只化作一首詩,讓我們一起去聽聽作者的心聲吧——(播放FLASH動畫),讓學生細細品味藏在詩文背后的故事。此時學生的情感已達到高潮,他們也有傾訴的欲望,唯有朗讀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心情,所以,我必須給學生表達的機會。還是那支曲子,還是那段話,只是稍作變化:九百年前,詩人王安石站在瓜州渡口,帶著對家鄉(xiāng)深深的依戀,含著對前途無法預(yù)知的迷茫,千般愁緒,萬般滋味,無法言說,只化作一首詩,讓我們和作者共訴心聲——學生接讀全詩。學生此時配合默契,讓我感動不已。
三、巧過渡,悟詩情
本節(jié)課過渡語精妙,為詩韻課堂的成功創(chuàng)設(shè)起到了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如開課伊始,我在播放了《故鄉(xiāng)的云》一曲后,這樣過渡:
“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游子!币皇住豆枢l(xiāng)的云》將我們的心帶到一個溫暖的地方——家鄉(xiāng)。家鄉(xiāng),對游子而言,更是最溫馨、最不能割舍、最讓人魂牽夢縈的地方。從今天起,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二組課文,一起去感受那濃濃的鄉(xiāng)情吧。
在學生自讀了單元導讀之后,這段話又從我口中蹦出:思鄉(xiāng),是一種平凡而偉大的情感,它像血液一樣流淌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由古至今,從未間斷。今天我們再讀三首思鄉(xiāng)的詩詞——《古詩詞三首》。
學完了第一首古詩,第二首《秋思》該如何導入呢?稍加思索,我使用了這樣的過渡語使兩首古詩的教學珠聯(lián)璧合:咳,和煦的春風勾起了北宋詩人王安石濃濃的鄉(xiāng)愁,那又是什么勾起了唐朝詩人張繼切切的鄉(xiāng)情呢?請大家自由朗讀——《秋思》。
在總結(jié)全課時,為了回應(yīng)開頭,同時加深學生對鄉(xiāng)愁鄉(xiāng)情的感悟,我又精心設(shè)計了這樣的結(jié)束語:思鄉(xiāng)的詩讀了千百年,今天還在讀,思鄉(xiāng)的詩寫了千百年,今天還在寫。將來有一天你們長大了,也許要離開家鄉(xiāng)去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你們也會覺得家鄉(xiāng)是我們心中最溫馨、最難以割舍、最讓人魂牽夢縈的地方。讓我們合上書,一起背一背這兩首動人的詩篇吧——
這節(jié)課能成功開展,得益于以上幾點,但本課的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1、課堂教學容量大,學生學習的自主權(quán)受到牽制。由于本節(jié)課安排的是兩首古詩的教學,而古詩是看似簡單而內(nèi)涵豐富的文章,教師需要準備大量的資料去補充文本,為了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課堂上就多次出現(xiàn)教師牽著學生走的現(xiàn)象,整個課堂教學基本是按照教師的預(yù)設(shè)在順利進行,缺乏精彩生動的課堂生成效應(yīng)。
2、課堂缺乏個性化的朗讀展示!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說得沒錯,可是本節(jié)課的“哈姆雷特”卻少之又少。我的問題提出以后,學生們總是“一呼百應(yīng)”,眾口一詞。比如,在介紹完王安石的寫作《泊船瓜洲》的背景之后,我問道:“作者馬上要遠離家鄉(xiāng),去京城赴任,你能體會他此刻的心情嗎?”第一個同學站起來說:“我覺得他很依戀家鄉(xiāng),舍不得離開家鄉(xiāng)!痹谒拇鸢傅玫搅死蠋煹目隙ㄖ螅渌耐瑢W便人云亦云,根本沒人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不免是人心生遺憾。
3、教師的朗讀指導力度不夠。在評課時,老師們普遍指出,本節(jié)課老師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力度不夠,對此缺點的指出我欣然接受。其實,一直以來我在課堂上對朗讀的指導都顯得較為不足。這一方面是由于自己不能用活教案不能用活教材,無法走出用教案教的思維定勢,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不足,缺乏靈活機智的應(yīng)變本領(lǐng)。
盡管我做的每一項工作都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服務(wù)的,但毋庸置疑的是,課堂教學中仍然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亟需我想辦法提高效率?傊,能為大家展示一節(jié)課,并能得到很多中肯的評價,于我來說,既有付出后回報的感動,也有努力后進步的欣慰。而從授課過程來看,反映出對古詩教學方法上的理解不透徹,對學生的關(guān)注不,從而造成這樣或那樣的缺憾,確實值得今后探討,研究,再更好地實踐。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13
這是第一單元的第三課,這三首古詩詞在之前的教材中都有所接觸和學習,本想輕輕松松就能結(jié)束,但實際的課堂上并非如此!
備課時,走進教材就發(fā)現(xiàn),本冊教材拓展的內(nèi)容非常廣泛,不僅介紹作者生平和寫作背景,還要拓展相關(guān)題材,或者是同一作者的古詩詞;同時,對于古詩句中詞語和詩句的意思理解,分析的非常透徹,對于詩人的描寫手法和思想感情也分析的非常到位全面,所以,在教學中,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所以相當于上了一堂新課!并沒有節(jié)省下多少課堂時間。
在教學時,我利用課件教給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四個步驟:解詩題,知作者,懂詩意,悟詩情。在課堂上,我通過這樣的四個步驟來學習古詩詞三首,講解分析的比較透徹,同時,讓學生隨聽隨記,做好課堂批注,同時,結(jié)合課后思考題進行古詩詞的對比學習,然后再背誦記憶達到能默寫的程度。
課后反思存在的問題:講解很細致,所以占用課時較長;學生作業(yè)中存在個別問題;學生對于古詩詞的意思不能準確地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14
這是第一單元的第三課,這三首古詩詞在之前的教材中都有所接觸和學習,本想輕輕松松就能結(jié)束,但實際的課堂上并非如此!
備課時,走進教材就發(fā)現(xiàn),本冊教材拓展的內(nèi)容非常廣泛,不僅介紹作者生平和寫作背景,還要拓展相關(guān)題材,或者是同一作者的古詩詞;同時,對于古詩句中詞語和詩句的意思理解,分析的非常透徹,對于詩人的描寫手法和思想感情也分析的非常到位全面,所以,在教學中,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所以相當于上了一堂新課!并沒有節(jié)省下多少課堂時間。
在教學時,我利用課件教給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四個步驟:解詩題,知作者,懂詩意,悟詩情。在課堂上,我通過這樣的四個步驟來學習古詩詞三首,講解分析的比較透徹,同時,讓學生隨聽隨記,做好課堂批注,同時,結(jié)合課后思考題進行古詩詞的對比學習,然后再背誦記憶達到能默寫的程度。
課后反思存在的問題:講解很細致,所以占用課時較長;學生作業(yè)中存在個別問題;學生對于古詩詞的意思不能準確地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15
本課古詩詞教學總體看很成功,這三首詩都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xiāng)詩,都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五年級的學生是積累了一些表達思鄉(xiāng)懷親的詩詞的,所以,我就利用學生的積累,引入新課的學習,讓學生一下子就能抓住課文的思想情感。
三首古詩詞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一樣的,但是表達的方法各異,《泊船瓜洲》是寫景抒情,《秋思》則是敘事抒情,《長相思》則融寫景與敘事于一體,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谶@個特點,我在讓學生初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之后,把三首詩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教學。在體會相同感情的同時,感受語言的各自特點,揣摩表達方法的不同。效果比較好。
同時,在教學中我也很重視詩詞的朗讀指導。采用多種方式訓練學生誦讀。避免單純的朗讀技巧的指導和機械的朗讀腔調(diào)的模仿。聯(lián)系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和對作者感情的體會,引導學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讀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學生在這課的學習中,表現(xiàn)最突出的就是朗讀的質(zhì)量比較高。
成功之處:是“小練筆”將本課古詩詞任選一首改寫成小短文。孩子們的興趣十分高。想象也比較豐富有趣。如;張籍寫的《秋思》情意綿綿的思鄉(xiāng)詩,被學生們改寫的豐富多彩,就連語文很差的學困生呂哲很勇敢地誦讀了自己改寫的短文,寫得也很有意思,她讀完后班級立刻響起一片掌聲,全班為她鼓掌。本課的二詩一詞同學們都有選擇習作。習作效果很好。以往我有時教學時間緊常常忽視這種小練筆,而今看來著實是個失誤。往往這種小練筆更能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運用祖國漢字表達的激情。這篇小練筆我布置孩子們寫在小作文中,我準備進一步引領(lǐng)孩子們?nèi)バ蕾p品評,并在今后的習作中引領(lǐng)孩子們品評欣賞更多的快樂!
不足之處: 從作業(yè)反饋來看,個別孩子不能準確把握本課基本翻譯,如:綠、還、見、開封…看來他們沒有認真學習,有走神的大有可能,今后我要加強對他們的引導。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16
作為五年級上冊的第二組開篇的課文,以古詩詞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雖然孩子們在理解詩意上要比理解現(xiàn)代文稍有難度,但是在教師的恰當引導下能大體的理解詩意,體會感情,F(xiàn)在我將此次教學的得失總結(jié)如下:
優(yōu)點:
學習一首古詩,必須理解了詩意才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古詩可以通過文中的注釋以及插圖,并加上合理的想象就可以大致的理解古詩了。我在教學過程中先引導孩子按照上述方法學習了《泊船瓜洲》后,接下來放手孩子學習了《秋思》和《長相思》,并且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話將《秋思》改編為了一個小故事,并讓孩子暢所欲言學習了古詩詞后對作者思鄉(xiāng)之情的理解,教學過程相當順利,孩子們在理解了詩意后,能有感情朗讀詩詞,并且在當堂就背誦會了詩詞。
另外,這三首詩詞中有很多的多音字,如:間、數(shù)、重、行、更等,因為上學期我教學過此詩,便覺無“見”應(yīng)讀“jian”,我當時不假思索的一口否決,但是后來查資料時發(fā)現(xiàn)這個”間”就讀“jian”。頓時,羞愧難當啊,這是教學準備時沒有仔細研讀教材所致失誤啊,從此以后,要百讀不厭地研讀教材啊,因為一本書不管你讀過多少遍,你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17
1、本周進行了第二單元描寫童年的兒童詩的語文教學,第一課便是《古詩三首》的教學。進入了五年級,學生對于古詩的學習已經(jīng)不再感到陌生,對于古詩的學習方法也不再感到生澀,于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采取了,以復習古詩的學習方法,從而引導學生自學、匯報的方式進行學習。
課堂伊始,我以童年的美好引入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體會自己童年時光的幸福和美好,激發(fā)學生探究一千多年前的兒童是怎樣度過自己童年的興趣。進而引入本課的教學。在學生初讀古詩,互讀古詩,提示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字的讀音,并且落實重點生字"牧""蓑"之后,我便引導學生復習古詩一般的學習方法。由于以往一直都在滲透古詩的學習方法,所以學生很自然就回憶起了:解詩題,知作者;抓字眼,明詩意;多誦讀,悟詩情,這幾個學習古詩的一般過程。于是我放手讓學生按照方法進行自學。學生很快就兒童詩兩首教學后記進入了學習的狀態(tài),由讀到悟,在整個的自學過程中,學生不斷抓住相應(yīng)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詩所傳達的意境。有的同學從"三四""一二"上下行文中的關(guān)聯(lián)感悟到了,古詩的對仗關(guān)系。有的從"臥"字中體會了那種隨心所欲的牧童生活。有的在"月明"體會到了古時候生活的靜謐,兒童與自然的親近。還有的,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他們的小腦瓜里就涌現(xiàn)出了學多不同的理解,迫不及待的希望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在匯報的過程中,更是精彩紛呈,充分展示了孩子們個性化閱讀背后的個性化理解。他們往往從古詩的一個字入手就能體會到其中深蘊的意味,很輕松就將古代兒童那種自由自在的兒童生活體會的淋漓盡致。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學生對于朗讀也就不費吹灰之力了,讀得入情入靜。并且在當堂就完成了古詩默寫,教學效果非常好。
在教兒童詩童年學過后,我仔細反思了整個的教學過程,之所以取得了這樣良好的教學效果其中成功之處在于,教學的教學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地信任學生,學生也會充分地信任自己,從而產(chǎn)生課堂教學的朵朵美麗的火花。但是反思之于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在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的同時,教師的主導性在我的課堂似乎反映的不夠。教學目標達成后,教師的深入挖掘仍是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
2、《舟過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寫漁童行舟過江,以傘作帆,張傘使風時天真、活潑的情景。對正在經(jīng)歷童年的孩子來說,童年故事應(yīng)該是不陌生的。但是,詩中展現(xiàn)的童年故事,是穿越千年時空的。所以,教學中我利用他們的閱讀期待,調(diào)動起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讀在語文課堂中的作用,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讀,然后讓學兒童詩怎么寫生談?wù)勛约涸谧x中感悟到的,然后創(chuàng)設(shè)情境:我讓孩子們閉上眼睛,隨著老師的朗讀,想象一下展現(xiàn)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再把想象到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可以適當?shù)募尤胱约旱南胂,把短小的詩文變成一個優(yōu)美的小短文,這是我課前的設(shè)計,可是真正實施到課堂中,卻不盡人意。
課下我在反思自己,為什么想到了,可是到了實施的時候卻有很多不足呢也許在一些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上自己有了一些轉(zhuǎn)變,可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還沒能真正的邁出那一步,作為一名教師,要想真正提高自己,成為研究型教師,就要勇敢的嘗試,邁開自己的步子,新課程不能只是想在腦子里、記在心里,而是要用在課堂中
3、本次的三首古詩詞都是寫兒童的,富有兒童的情趣。而且詩句都淺白如畫,都展示了兒童無憂無慮。教學我想兒童詩仿寫的時候,由于詩歌比較簡單,我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學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對于詩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領(lǐng)悟得也比較到位。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18
雖然教了這個班快一年了,但是我很遺憾地說,由于病假,我沒有給他們講過古詩詞。因此,我要把我應(yīng)該教給學生的東西在這篇課文中全部教給他們。課前,我慎重地做了思考,精心備課,上課了,反倒有些緊張了。好在我的認真和付出感染了這些天真、懂事的孩子,他們學得很認真,也很輕松。
第一,課時的安排,朗讀單獨占用一節(jié)課。我用了四節(jié)課講了三首古詩詞,但是并不低效。這是從我班的學情出發(fā)的。我班學生對古詩文的朗讀可以說很差勁,聲調(diào)、節(jié)奏都不行。因為朗讀不出感情和韻律來,所以學生不愛古詩。我國是詩的國度,詩詞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培養(yǎng)孩子們熱愛詩歌就是傳承中華文化的核心了。要讓孩子們喜歡詩,就要讓孩子們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因此,我將朗讀作為落實所有目標的重點目標和前提。我采用教師泛讀、聽讀錄音來實現(xiàn)這個目標,而且逐字逐句,有條不紊。為了激發(fā)孩子們讀詩的熱情和認真,我采取了小組賽讀個人風采讀及男女生賽讀等多種形式。孩子們學得很認真,字正腔圓,咬文嚼字,感情基調(diào)和節(jié)奏把握的很好?粗⒆觽兡鞘斋@時的那一張張笑得燦爛的臉,我覺得我的苦心得到了安慰。
第二,對詩詞的理解上,我采取了每首詩一節(jié)課的策略。這樣的考慮是出于孩子們以前背古詩意思絕大多數(shù)是死記硬背的考慮。這樣的學違背了詩詞教學,而且既不深刻,有沒有樂趣!多l(xiāng)村四月》我采取了詳講的教學方法,但是也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觀察課文插圖,結(jié)合課下注釋,說說前兩句寫了哪些景物?請你發(fā)揮想象并結(jié)合詩意給這些景物加上形容詞,然后再將這些詞語串聯(lián)起來,通順地表達詩句的意思。第二首《四時田園雜興》采取了半引導半自學的方式教學,第三首《漁歌子》更是要求學生模仿前兩首古詩的教學方式自學,可以先找出前兩句都寫了哪些景物等?梢哉f,這樣做大大凸顯了學生自主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和獨立性。放手讓學生們?nèi)プ觯銜盏揭馔獾捏@喜,孩子們也會收獲意外的自信。
總之,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從學情出發(fā),就要尊重學生的樂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19
上完《古詩詞三首》我首先對自己的實際教學進行了反思,發(fā)現(xiàn)一節(jié)課下來自己的過渡語言單一,無法全面引領(lǐng)學生走進古詩文的意境,一節(jié)課執(zhí)教兩首古詩容量大,總感覺學生理解得不夠透徹。
古詩的情感常常蘊含在富有音樂美的語言之中。要通過反復朗讀、吟唱才能入境、察情。意境,是創(chuàng)作者的審美體驗、情感與經(jīng)過提煉、加工后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一種藝術(shù)境界。詩不同于小說,它不可能像小說那樣,按照生活矛盾發(fā)展的過程,鋪敘開去。詩人是從這一過程中截取幾個最感人的鏡頭,用跳躍含蓄的語言,創(chuàng)設(shè)出一種畫外有畫、言外有意、令人回味無窮的意境來表達審美體驗,反映生活本質(zhì)的。入境,是讀古詩的根本,設(shè)計教學時我充分考慮了這點,但在實際教學時卻忽視對意境的描述和渲染,因而效果并不明顯,學生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淺層次上。在《鄉(xiāng)村四月》教學中我扣住文眼“才、又”,突出鄉(xiāng)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給人一種“一年之計在于春”的啟示。如果此時我能有意識地對鄉(xiāng)村勞動場面進行一番描述,相信這些生活在城市的孩子能很快感染氣氛,入情入境。
古詩的語言極為精煉。僅僅通過接觸語言來學習古詩,學生對古詩畫面美的理解就會是籠統(tǒng)的、模糊的。畫家用線條、顏色表示形體,詩人則用語言來繪色繪形。高超的“畫筆”,可使“畫中有詩”,而美妙的“詩筆”又可使“詩中有畫”,從而使得詩情畫意融為一體。我在課堂上借助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了一幅幅美麗的鄉(xiāng)村圖畫,
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學,的確受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較深,生怕在課堂上講的不夠,卻忽視了對學生拓展的訓練,“廣積糧”的教學意識將我們引入另一片嶄新的天地。中國歷史悠久的古詩詞數(shù)不勝數(shù),如何在小學階段達到一定的目標,靠的不是老師一首一首地講,而應(yīng)該是有意識地將學生引入古詩詞的意境,鼓勵學生主動探索,主動閱讀,主動積累。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20
本節(jié)課過渡語精妙,為詩韻課堂的成功創(chuàng)設(shè)起到了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如開課伊始,我在播放了《故鄉(xiāng)的云》一曲后,這樣過渡:
“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游子!币皇住豆枢l(xiāng)的云》將我們的心帶到一個溫暖的地方——家鄉(xiāng)。家鄉(xiāng),對游子而言,更是最溫馨、最不能割舍、最讓人魂牽夢縈的地方。從今天起,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二組課文,一起去感受那濃濃的鄉(xiāng)情吧。
在學生自讀了單元導讀之后,這段話又從我口中蹦出:思鄉(xiāng),是一種平凡而偉大的情感,它像血液一樣流淌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由古至今,從未間斷。今天我們再讀三首思鄉(xiāng)的詩詞——《古詩詞三首》。
學完了第一首古詩,第二首《秋思》該如何導入呢?稍加思索,我使用了這樣的過渡語使兩首古詩的教學珠聯(lián)璧合:咳,和煦的春風勾起了北宋詩人王安石濃濃的鄉(xiāng)愁,那又是什么勾起了唐朝詩人張繼切切的鄉(xiāng)情呢?請大家自由朗讀——《秋思》。
在總結(jié)全課時,為了回應(yīng)開頭,同時加深學生對鄉(xiāng)愁鄉(xiāng)情的感悟。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21
《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三首古詩詞,描寫的是古代兒童有趣的生活,表達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
讀者這些詩詞,頓覺清新的鄉(xiāng)土氣息撲面而來,濃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間。
從那充滿靈氣的詩句里,我們可以窺見古代兒童的生活場景,感覺那遙遠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場景,一經(jīng)詩人的生花妙筆,就變得生動,鮮活起來,雖事隔前年,卻猶如發(fā)生在身邊。一種親切感,也便油然而生。在講課時,主要用抒情的話語為課堂營造輕快,愉悅的學習氛圍,同時不露聲色地點明學習要領(lǐ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22
本課古詩詞教學總體看很成功,尤其是“小練筆”將本課古詩詞任選一首改寫成小短文。孩子們的興趣十分高。想象也比較豐富有趣。如;康影寫的《村居》十分生動有趣,只有一處詞語用得不當。還有語文很差的學困生崔立民很勇敢地誦讀了自己改寫的短文,寫得也很有意思,他讀完后班級立刻響起一片掌聲,全班為他鼓掌。本課的二詩一詞同學們都有選擇習作。習作效果很好。以往我有時教學時間緊常常忽視這種小練筆,而今看來著實是個失誤。往往這種小練筆更能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運用祖國漢字表達的激情。這篇小練筆我布置孩子們寫在小作文中,我準備進一步引領(lǐng)孩子們?nèi)バ蕾p品評,并在今后的習作中引領(lǐng)孩子們品評欣賞更多的快樂﹗
從作業(yè)反饋來看,個別孩子不能準確把握本課基本翻譯,如:蓑衣、遮頭、翁媼…看來他們沒有認真學習,有溜號可能,要加強對他們的引導。
古詩詞教學反思 篇23
對正在經(jīng)歷童年的孩子來說,童年是最貼近自己的,本冊的《古詩詞三首》為大家展示了千年以前的兒童生活,雖然年代久遠,但童真童趣依然,極易引起孩子興趣,產(chǎn)生共鳴。
詩詞的意境大多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于是在學《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時,我用了直觀的圖畫幫助學生理解詩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普通的農(nóng)家小院圖,學生感受到一種平凡、美好,從詞中讀出“村居”的美好畫面進行描述,進入詞中要表達的意境;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出示一個天真孩童臥在溪邊剝蓮蓬圖畫,看圖描敘小兒“臥剝蓮蓬”的動作、神態(tài),品味“無賴”,體會孩童的天真可愛。聯(lián)系生活中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愛,理解到這是一種喜愛。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我給孩子出示了一對白發(fā)夫婦面帶醉意的畫面,讓學生說他們會用鄉(xiāng)音親熱的說些什么呢?孩子們有猜測是談?wù)撠S收的、談?wù)撍麄兛蓯鄣男鹤拥、談(wù)摯髢鹤幽芨伞⒄務(wù)摱䞍鹤佣隆?/p>
之后再品味了“醉”字,難道僅僅是因為酒而醉嗎?我讓學生看著畫面去體會,學生很自然地說出他們看著三個兒子都那么可愛,生活那么平靜,是為這種幸福的生活而陶醉。
鄉(xiāng)村生活雖簡樸但卻不失優(yōu)美,夫妻恩愛,孩子勤勞可愛,溫馨的生活令人陶醉。最后我讓學生一邊想象畫面,一邊有感情的朗讀。
用畫意解詩情,以更直觀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詩人精心營造的意境,體會字里行間傳達的情意,更好的理解了詩詞。
【古詩詞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古詩詞教學反思02-08
古詩詞教學反思09-04
古詩詞的教學反思11-07
【熱】古詩詞教學反思11-28
【薦】古詩詞教學反思11-28
古詩詞教學反思【推薦】12-02
古詩詞教學反思【熱門】12-02
【熱門】古詩詞教學反思12-01
古詩詞教學反思【熱】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