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課改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教師課改工作總結8篇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jīng)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偨Y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課改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課改工作總結1
一、課改中開展的主要工作
1、定期參加集體備課、互相探討。每周由學科組長組織實驗教師集體備課時間,派專人負責,及時了解實驗情況,指導、協(xié)調、解決遇到的問題。
2、開展校本教學研究,促進課改實驗。
。1)、創(chuàng)新教法,將課改理念不斷落實到課堂教學過程中。
。2)、廣泛開展了“愉快教育”,創(chuàng)設“和諧教育”的課堂情景。
。3)、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合作學習意識。
。4)、充分發(fā)揮電教手段的優(yōu)化功能,開發(fā)利用各種課程資源。
。5)、注重賞識教育,保護學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6)研究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的成長開辟更廣闊的空間。
二、實施新課程以來發(fā)生的變化
1、教師的角色開始轉變。師生間的距離正逐步靠近,讓學生有了一種平等感、親切感,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正在逐步形成。
2、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面對課改,教師越來越多地自發(fā)對課堂教學進行研究,逐漸形成教學反思的習慣。自覺運用網(wǎng)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既提高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又較好地促進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
3、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氛圍。教師及非實驗教師以課改為契機,主動充電,閱讀理論專著,互相探討教學。通過集體備課、聽評課和交互式的討論,感受到的是同伴的真誠互助,享受到的是成功的喜悅。教
師的問題意識、主體意識在實驗中增強了,理論水平在實驗中得到了提高。變原來的“要我上”為“我來上”,教研的氛圍更濃了。
4、學生在課改實驗中快樂學習。新課程的教學民主了,課堂活躍了,教師盡快地讓學生自己活動起來,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自己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體驗、探究的過程,學生的學習方式正在發(fā)生變化。課堂上,教師上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
5、教研方式正在悄然變化。教研采取由實驗教師自主上課,全體教師參與式討論、研究的新形式,通過對比教研、互動教研、聯(lián)合式教研等活動,支持和幫助學校教師形成學習共同體,借助集體的智慧來提高教師的能力,新的教研方式正逐步形成。
三、課改工作取得的成效
1、課改進入實施階段以來,各學科開展新課程課堂教學為主題的教討活動,幫助教師樹立了新課程的理念。教師教學角色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積極探索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2、課改教學為教師的成長搭建了專業(yè)化成長的平臺。課改將教師推上了自覺參與的教研教育科研之路。良好的教育科研之風已蔚然形成,成為我校教育發(fā)展中的一大亮點。
四、存在的問題:
1、要繼續(xù)提升課改的觀念。如何徹底轉變陳舊的觀念,迅速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我們這次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雖然通過培訓和實踐,我們的觀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和新課程的要求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2、要繼續(xù)探索理念與實踐的新的結合點。如何將課改理念轉化為廣大教師的教學行為實踐,如何處理好課堂的開放與課堂的有效性問題,如何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教學中的精華,為新課改所用,這已經(jīng)成為新課程實施中的重要問題。
教師課改工作總結2
在新課標實施以來,全體成員善于把握機遇、立足本職、敢于開拓、勇于實踐,有序有效地投身到課程改革的實驗工作中去。我們數(shù)學實驗的中心是數(shù)學生活化,生活數(shù)學化。我們以“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實踐與研究”為中心,以師生的發(fā)展為根本,突破以數(shù)學學科為中心的知識體系,優(yōu)化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方式,力求做課改路上的先行者,為全市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經(jīng)驗,F(xiàn)將我校近年來的數(shù)學課改工作總結如下:
一、數(shù)學課改工作的回顧
1、課堂教學與課題研究相結合,提高課改研究的有效性
1999年底我校開始進行“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實踐與研究”此課題后被評為市十五規(guī)劃課題、省教育學會十五教育課題。XX年課改課程全面實施,由于我們的課題先行,所以全校教師很自然的就把課題研究與新課程的研究融合起來了。當時我們正在研究小學生在校內開展數(shù)學課堂學習及課余學習活動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對學生學習內容及學習方式的改革,這一課題當時在市里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影響,這為后來我們課改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2、課內資源(教材)與課外資源(生活)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
近幾年來我校的數(shù)學課改工作立足于課堂進行首先進行了學習內容的改革。我校先后兩次接待市骨干教師培訓班和安徽、杭州等地的教育代表團,同時以校為本,開展了校內數(shù)學實踐活動的賽課,出現(xiàn)了“校園綠化”、“小米尺告訴我……”、“年、月、日探密”、“組合圖形的面積”、“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購房中的數(shù)學問題”、“看電影途中的數(shù)學問題”等一系列富有研究意義的課堂教學內容。課題與活動的開展提高了湖小數(shù)學組的聲譽,XX年底我校教師代表在杭州全國第五屆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討會上了一節(jié)研討課“移動電話的入網(wǎng)選擇”,獲得了一致好評。此案例設計也在此次會議中獲全國一等獎。
數(shù)學實踐課的研究豐富了我們的課堂教學視野,增強了教師教研的能力,為數(shù)學組后來的成長奠定了基礎。XX年我們感到數(shù)學實踐課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應該把教師個人對數(shù)學的理解融入課堂,實現(xiàn)與編者的對話、與生活的對話、與學生的對話、與課堂的對話,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真正使自己成為了新課程的開發(fā)者。
在研究課中教師們著力于對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使用。例如朱莉老師的“用字母表示數(shù)”。教師從學生感知、激疑、頓悟、深化四個環(huán)節(jié)對教材進行了處理。首先同學們交流了在課前收集的用字母表示的各類縮寫,如cctv、nba、nj、xxhxx等等,在學生初步體會字母妙用的基礎上教師創(chuàng)設了“我比你們大14歲”這個數(shù)量關系,先讓學生說一說“當你多少歲時老師多大”,學生們積極涌躍發(fā)言之后逐漸感到可以說很多,太麻煩,產(chǎn)生疑惑,此時教師一問激疑“能不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種關系呢?”于是學生們想到了用符號、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學生在不斷的探索中終于頓悟出“a+14”這種用簡潔的字母表示的數(shù)量關系。在這之后教師安排學生自己去看書,進一步體會書中“姐姐比弟弟大4歲”用“a+4”表示的意義。很顯然,教師在這節(jié)課的設計中巧妙的使用了教材,教材在這里只是一個文本,它只是師生開展課堂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一種工具,再不是唯一的素材。
3、基地建設與課堂改革相結合,做課改的先行兵
(1)通過對課堂內、外數(shù)學實踐活動內容的探討、研制、開發(fā),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跨學科的內容組合,使數(shù)學實踐活動成為多學科、多能力的組合,加深對數(shù)學實踐活動外延及內涵的認識。數(shù)學實踐活動內容可分為專題數(shù)學實踐活動與常規(guī)數(shù)學實踐活動的研究,使數(shù)學實踐活動長期化、長效展開,以實踐促進學生思維火花的.迸發(fā),以活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2)通過對課堂內、外數(shù)學實踐活動多樣形式的研究,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力求創(chuàng)設教師導動、學生主動、師生互動、生生連動的局面。關注數(shù)學實踐活動中小組合作的意義、作用、方法、分配原則、適用范圍等問題的認識與研究,促進多形式,多角度的理解學習中群體提高與個體發(fā)展的關系。關注數(shù)學實踐活動中課堂的常規(guī)變化。例如研究組織教學、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引導等一系列問題的變化。
(3)研究數(shù)學實踐活動中師生關系的變化規(guī)律。力求從師和生兩個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課內、外新型的師生關系。
。、校本教研工作的業(yè)績
(1)形成了穩(wěn)定的專家指導團。
我校的數(shù)學教學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區(qū)教研員及相關專家領導組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專家指導團,市區(qū)教研員每學期多次親臨我校,具體指導課堂教學實踐,另外市教研員還在我校定點開展數(shù)學實踐周活動,親自講學、上課、研討,專家們的指導大大加快了我們的成長步伐。1頁12
。2)構建了數(shù)學研究課體系。
我校的數(shù)學研究課已在逐漸摸索之后顯現(xiàn)了自己的特色。我們的校內研究課先要依據(jù)個人的研究課題確定研究的問題,其次是年級組內備課、試上,接著才是在全校的上課、說課、評課、研討等一系列的教學研究活動,在活動的全過程中我們更多的強調全員的參與、平等的競爭、達成共識、共同進步。在每次教研活動之后再由執(zhí)教的年級匯總資料,寫出活動小結。這樣的一條龍研究不僅培養(yǎng)了教師個體的教學能力,同時也增加了群體的凝聚力。
。3)初成了常態(tài)課研究機制。
常態(tài)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需要采取對比實驗法。即在某個時期找到一個共性的數(shù)學問題,分析問題的成因,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使課堂不斷的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XX年上半年的研究就是此研究的一個實例。通過這樣的研究,引起老師們對某些問題的集體關注,集思廣益,眾人的力量是無窮的。
。4)擴展了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時空。
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應拘限于課堂,我校開展的數(shù)學小故事、數(shù)學小游戲、數(shù)學小報、數(shù)學小論文這些數(shù)學活動為學生對數(shù)學的領悟提供了更廣闊的時空。最近我們又在策劃“春曉杯數(shù)學之星”全校性的比賽活動,意在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數(shù)學競賽活動,準備將其作成全員參與的大眾性的數(shù)學活動。
二、數(shù)學課改工作的展望
實施數(shù)學課改以來,我們逐漸學會了
用課改的新思想去科學的引導數(shù)學組的發(fā)展,去突顯教師個人風格的形成。學會了處理學校數(shù)學長遠的發(fā)展目標與近期的工作要求之間的關系。我們開始學會了自己去思考、去實踐、去體驗。也真切的體會到學校是課改的研究基地,課堂是課改的實驗田,教師是課改的主力軍這句話的真正內涵。
當然,在工作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與困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理念與行為的偏差
我校的年青教師比較多,在新的理念上比較容易接受,但是在理念轉化為新的行為時還缺乏理必性思考,課堂上出現(xiàn)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現(xiàn)象,有些教學形為如蜻蜓點水,流于形勢。如小組討論的泛用、教師過多的鋪墊性問題、活動過程的形勢化等等。
2、民主與集中的引導
在課堂上老師們往往會引發(fā)學生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學生的思維有時是無序的,學生的個體之間也存在著差異,所以教師也出現(xiàn)了不能很好的把握這個尺度,過多的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言論或者引導的不到位,使學生數(shù)學思考能力的發(fā)展受到了限制。例如,算法多樣化與算法的最優(yōu)化之間的協(xié)調問題。
3、預設與生成的脫離
年青教師在課堂上還存在過多的關注教案,關注教師自己,在課堂上對學生產(chǎn)生的即時問題視而不見,在教師心目中教案比學生重,這些教學形為與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是背道而馳,所以說新時期他對教師的教育機制及課堂調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數(shù)學課改工作的開展為小西湖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發(fā)展提供了機遇,對學校的發(fā)展起到了催化作用。今后我們還要擴大影響,將我校的數(shù)學課改工作做實、做細、做深、做透,讓數(shù)學成為學生的摯友,讓數(shù)學成為教師發(fā)展的著力點,讓數(shù)學成為我校再攀高峰的不竭動力!
教師課改工作總結3
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以新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以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為出發(fā)點,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根本宗旨,不斷強化學校內部管理,著力推進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校辦學品位,促進學生健康、活潑發(fā)展。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xiàn)總結如下:
一、關注課堂教學,抓好教學質量
關注課堂教學,學校的教學工作都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個中心,要求各年級制定本期教學計劃,擬定措施。讓老師們向課堂要質量,大力進行教學改革,精心設計教案,合理安排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利用好教材中所蘊涵的思維發(fā)散點,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知識構建過程,培養(yǎng)學生樂思、善思的學習習慣,貫徹“先學后教,以學定教,自主學習,當堂訓練”這一課堂教學模式。習題精選,題量適中,評講及時,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推進課程改革,搞好校本教研
推進課程改革,是突出新課程改革工作重點。學校出資給全體教師購買課程標準,讓老師們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領會其改革的精神實質,任課教師熟悉新教材,逐步摸索出適應新教材,適應我校學生特點的教學路子,重視學法指導,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校本研修活動。在本學期,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別上了語文、數(shù)學、英語學科教研活動,20xx年10月19日劉辛執(zhí)教的《周長》,彭李娜老師執(zhí)教的《》在莊河片級教研上現(xiàn)場做課,所上的課受到教研員和與會老師們的好評。語文學科王艷老師執(zhí)教《金色魚鉤》,給全街道教師作課,也受到很好的效果,王艷老師在莊河舉行品牌教師大賽中也獲得了20xx年4月27日市場小學的欒美橋給全街道英語教師上了一節(jié)《》,這節(jié)課從課堂教學模式上給了我們全新的感受。
三、強化教學常規(guī)管理,規(guī)范教學行為
強化教學常規(guī)管理,堅持依法治教。嚴格執(zhí)行課程計劃。加強實施新課程的組織領導和新課程設置管理。繼續(xù)細化教學管理。開學伊始,我們進一步完善和修訂教學常規(guī)的要求,以加強教學工作的常規(guī)管理為重點,不斷規(guī)范教師的教學行為,將教學常規(guī)工作落到實處。
1、聽推門課
開學的.第一天到考試的前一天我都在聽推門課,給老師評課,與老師交流,掌握教師上課水平,了解教師課堂上的困惑,以落實“向40分鐘要質量”的要求。聽課達80余節(jié)。
2、搞組內教研課
要求每個學年組、學科組在組內開展教研活動,有上課、有評課、有爭論、有交流,達到資源共享,共同提高。英語組的校本研修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使們孩子們的英語學習熱情高漲。
3、建信息化實驗校
大連教育局對我校進行信息化實驗校建設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全***體、細致、新穎、獨特、有高度。王艷老師和劉新老師的電教說課也獲得了莊河市一等獎。
4、抓各類比賽活動
我們辦學宗旨是讓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在抓基礎同時注重學生的特長培養(yǎng),我們成立了寫字小組,美術小組,合唱小組等,利用每個周四的第六七節(jié)課讓學生活動,課外活動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學生積極性高漲,也取得比較優(yōu)異的成績。寫字小組的同學多次代表學校參加莊河乃至大連的比賽,有的同學取得較好的成績;美術小組的同學也是如此,合唱小組同學在大連市第九屆中小學舞蹈比賽暨第三屆中小學生合唱節(jié)比賽中,取得大連市三等獎,我們也是唯一一所農(nóng)村小學擠入比賽的行列。我們學校的徐久洲和孫爽同學在全國少兒歌唱比賽中獲一等獎。
四、開展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開展校本培訓,學校著力打造一支崇德尚美、才高藝精的教師隊伍。開校初,學校對教師集中進行校本培訓,培養(yǎng)教師必須具有不畏艱辛,開拓創(chuàng)新的進取心;對學生高度負責的責任心。要求教師每學期至少寫四篇優(yōu)秀教案、反思、隨筆、教育敘事、論文等等。認真開展了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在思想上引導。組織青年教師學習教育政策法規(guī),學習師德規(guī)范,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在活動中指導。學校開展一系列有利于青年教師成長的活動,指導青年教師鉆研教材、教法、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業(yè)務能力,榜樣激勵。善于發(fā)現(xiàn)青年教師的閃光點,適時予以表彰。
五、重視教學反思,提高教研水平
重視教學反思,反思是教師對教學行為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它是校本教研最普通的形式,按教學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進行反思。教學前,反思教材、學生、教法三大教學要素,使教學方案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教學中,要求及時、自覺地對師生的行為進行反思,不斷調整教學重心和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教學后,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批判性反思,使教學經(jīng)驗理論化。通過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六、不足之處
1、今后還要進一步加強學習,不斷探索和吸收科學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2、在計劃、安排工作時還要注意多思考、多商量,以便更周到、更細致、更完美。
3、要進一步實施好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建立和完善有關制度,落實檢查和考核。
4、結合學校實際,加強課題研究,求真務實。
學校工作,有時千頭萬緒,我們埋頭苦干,默默無聞,許多時候工作是辛苦的,但我們心情是愉快的,我們始終相信,為學生服務,讓學生、家長、社會滿意就是我們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在工作中,我始終明確干工作應團結協(xié)作,相互理解,以誠待人,把集體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大局為重。在工作中,我很舒心、順心,并且充滿著信心。
教師課改工作總結4
一、活動單的設計要注意以下三點:
1、以生為本,關注發(fā)展。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正確認識活動單導學的意義和作用。以活動單作為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導學活動,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洋溢濃郁的人文精神,體現(xiàn)鮮明的時代特色。充分利用活動單,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精神、實踐能力和多種素質,加強合作,促進反思,反饋提高。教師要認真思考學生的學習過程, 圍繞核心內容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實際的活動。
2、立足學情,集體研討。要立足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尊重個性差異,設計行之有效的活動單。充分發(fā)揮備課組的作用,集體分工設計,共同研討確定,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根據(jù)班級學情進行適當調整,注重新穎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期達到最佳課堂教學效果,
3、體現(xiàn)特點,精心設計。
活動單的設計是實施導學活動的關鍵,要充分體現(xiàn)數(shù)學學科的特點,遵循可操作性、啟發(fā)性、適量性、趣味性和多元化等原則,并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和教材等進行設計。活動單應簡潔、易懂,一般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活動方案和課堂反饋等內容;不同的課型如新授課、復習課等又具有各自的特點。設計的具體要求如下:
目標明確。活動單不同于教案,應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和難點,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用知道、理解、掌握等詞語進行表述,學生始終明確目標并對照目標進行活動過程的自我調控。
精選內容;顒觾热荼仨氋N近學生實際,有數(shù)學味、趣味性、啟思性和開放性,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素質發(fā)展。要突出重點和難點,做到內容適量,難度適宜,在整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可以適當補充拓展性題,保證原來預定內容得以完成。問題、練習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層次性和發(fā)展性。
活動多樣。教學活動單可采用多種形式,可根據(jù)內容特點設計,也可根據(jù)小組特點設計,還可設計多層次多目標活動單,盡可能調動所有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思考,自主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觀念與行動相統(tǒng)一、外顯活動和內在活動相統(tǒng)一、充滿改造和創(chuàng)造精神,滿足學生多方面發(fā)展需要。活動要循序漸進,形式多樣,可以是自學教材、實驗、探究、辯論、討論、游戲、競賽等,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充滿激情。
檢測反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目標檢測,及時反饋,當堂消化。
語言規(guī)范;顒訂蔚闹黝}、指導語要明確,語言力求生動、活潑,盡可能將老師的解說過程化為活動過程。題目要簡化,不要出現(xiàn)過多的文字。
二、對活動單的使用要做到有效組織,科學實施。
學習活動以小組形式為主,小組相對固定,每個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有中心發(fā)言人。每節(jié)課安排的活動在三個左右,要靈活運用組內交流、組際交流和全班交流等方式,強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四個環(huán)節(jié)。化教為學、化生為師、化靜為動,始終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合作中開展探究、交流、辯論等活動,教師可以適當點撥、評價。成果展示可調動多種感官參與、采取多種形式。學生要交流收獲、進行小結、自我提升。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重點、難點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有機整合課堂生成資源,發(fā)揮必要的主導作用。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認為,一堂課的“活動單”設計,在達成目標及活動方案方面要做到不求“多而全”,力求“少而精”。攻其一點,不及其余,讓學生在對單一任務和活動素材的反復感知和研磨中,在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多回合的思維碰撞中,變“我懂了”為“我想了、我問了、我說了、我做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地受到“數(shù)學化”的浸潤,他們的數(shù)學素養(yǎng)也會不斷得到提高。只有通過扎扎實實的訓練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的課堂才能真正稱為“有效”的課堂。“活動單導學模式”才會成為真正有效的新教學模式。
教師課改工作總結5
3月23日至27日,我有幸赴太谷縣實驗小學跟崗學習了一周。在導師成××老師的指導下,我順利完成了跟崗任務。一周的學習緊張又充實,我不僅看到了學?茖W的管理制度、教師扎實的基本功和敬業(yè)精神,更體會到了孩子們在素質教育的旗幟下健康成長的快樂。
一、校園文化
走進太古實小,給人的是一種美得熏陶和實實在在的校本教育。優(yōu)雅的鳳山書院里,孔子的雕塑下,在書海遨游該是多么愜意的事情;校園里的宣傳欄記錄著學校的發(fā)展歷程和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走廊里,張貼著介紹五十六個民族的圖片、軍事國防教育的圖片、學生優(yōu)秀作品、介紹太谷土特產(chǎn)和風土人情的圖文并茂的張貼畫等,讓學生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里都受到精神的洗禮和愛國、愛家鄉(xiāng)的思想熏陶。
二、系統(tǒng)、科學的學校管理
太古實小各項規(guī)章制度對學生習慣培養(yǎng)及健康成長都具有引領作用。比如在習慣養(yǎng)成上,有比較全面的《太谷實小養(yǎng)成教育一日規(guī)范指標》,對孩子們的課前面貌、升旗、眼保健操、課間隊伍、放學路隊等給出了具體的要求、評價標注;又根據(jù)孩子們的發(fā)展需求,制定出《養(yǎng)成教育跟進檢查近期重點要求》,以這種階梯式的要求,推動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還有國旗下講話和紅領巾廣播站的安排,都與各個時期、各個節(jié)氣相吻合,讓孩子們在不同的時期了解不同的節(jié)氣,接受不同的時期的各項教育。比如:第一周的新學期寄語、常規(guī)教育,第二周的擁抱春天、播種綠色,第十周的孝順、母親節(jié)主題等。
學校還利用晨會時間,要求各班堅持進行“一歌一曲一提醒”活動,“一曲”促進學校的特色教育—笛子學習的推進,“一提醒”活動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走上講臺,把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給同學們一個溫馨的提醒,既培養(yǎng)了孩子們主人翁的意識,孩子們也更容易接受伙伴們的建議吧。學校還會派學生會的干部隨時抽查孩子們帶零食的情況。由此可見,太谷實小不僅制度全面,更重在落實。
太古實小實行的是大循環(huán)。即一個教師帶班要從一年級帶到小學畢業(yè)。我感覺這種大循環(huán)也是好處多多:
1、教師熟悉教材。經(jīng)過大循環(huán)的教師對小學的一整套教材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知識把握全面。甚至教師經(jīng)過幾輪循環(huán),不用拿教材就知道第幾自然段是什么內容,重、難點是什么。
2、教師熟悉孩子們。每一個孩子有什么特點,老師都了如指掌,能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3、孩子們熟悉教師的教法及要求。長期的朝夕相處,老師的一個眼神,孩子們都會心領神會。
4、教師的責任心強。每個教師承包的是這個班的學生,要從一年級帶到小學畢業(yè),所以,教師不可能讓其中的某個學期脫節(jié),某個學生掉隊,只能緊鑼密鼓,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三、教學方面
我跟崗的是語文老師,聽得最多的也是語文課。在他們的課堂上,對24字教學模式運用已得心應手,并已升華,不留明顯的痕跡。所有的教學都僅僅圍繞著語文之本——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無論是給同伴的'糾錯還是自己學習收獲的展示,孩子們說得頭頭是道、妙語連珠。每天中午是練字時間,長期的堅持使學生的字一個比一個棒。課堂上孩子們的朗讀令人嘆服,沒有對課文透徹的理解和感悟,根本不可能有那種聲情并茂的朗讀。這可能也和學校的導向有關,學校每個學期都要抽測學生的朗讀水平,評出朗讀特長生。每個班級抽出13名學生參加測試,計入教師的學期考核。所以課堂上老師就是抓住一到兩個核心問題,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在太谷的課程表上沒有作文課,也沒有作文、周記等正式作業(yè),但孩子們的作文水平也令前去參觀的老師們震驚。教師就是以課文為載體,交給孩子們寫作的方法。同時要求學生每人每周寫兩篇日記,日記的要求和作文類似。比如:帶崗的成老師頭一天講了《天鵝的故事》一課。第二天,早讀時間,我想去參加五年級的評教評學活動,就去跟成老師報個到。走進教室,老師正在講“對老天鵝的描寫是特寫,對眾天鵝的描寫是場面描寫,我們就仿照這種寫法描述一下咱們昨天下午的拔河比賽……”這樣的寫作指導,既教給了學生寫作方法,又使孩子們有什么可寫,作文不再顯得空洞。
太谷實小的老師們還特別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他們每天下午的5點到6點鐘是教研的時間,各年級各學科的老師們聚在一起進行教研活動。還有老師們結成的“一幫一”結對活動,骨干教師帶年輕的徒弟,共同進步。老師們也樂于鉆研,在他們的辦公桌上擺放著《說文解字》、優(yōu)秀課堂評價語集錦等教學資料。
四、小組評價
太谷實小課改的成功最大的亮點是小組捆綁式評價。他們的小組評價有學校統(tǒng)一制定的標準,是10分制的,每個小組發(fā)放的都有儲蓄卡,記錄各小組的分數(shù),是每月兌獎和期末評優(yōu)的依據(jù)。
每月固定的時間,學生可以拿著儲蓄卡和老師的簽條到學校兌獎,20xx分,每人兌換一支筆,3000分每人兌換一張借書卡,5000分獎一個本,6000分獎勵一本書。班級的評價版面上,半天一登記,五天的十個分數(shù)合起來就是一周的小組總分。表現(xiàn)優(yōu)秀的組長和小組成員會有獎勵。比如物質獎勵、免寫作業(yè)等。學校的標準是統(tǒng)一的,班主任還會根據(jù)班級工作的重點和需要對評價進行調整。比如:特別差的學生表現(xiàn)特別好,可以獎給100分。小組作業(yè)都得“A”獎勵小組40分,有一人得“B”小組得20分,有一人得“D”小組就要扣掉40分。為激勵學習好的學生帶動完不成作業(yè)得“D”的差生,激勵他們得特等的“S”可以挽救小組扣分一次,但作業(yè)得重補。
周五下午第三節(jié)為班會課,基本程序為:
1、小組內在儲蓄卡上核算本周得分;
2、班長核實分數(shù);小組內分析討論存在的問題和改變策略。3、班長給周冠軍、亞軍、季軍、進步小組頒獎。大組長上臺匯報組內存在的問題和改變策略。
五、社團活動
每周一次的社團活動豐富多彩。學生采用自愿報名的形式,參加自己喜歡的社團。實在不愿參加社團的可以在固定的教室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比如:練字、讀書等。社團的老師也有校外聘請的,有聲樂、器樂、空竹、素描、舞蹈等等。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自由發(fā)展。
六、家長的支持
太谷實小的背后有一支強有力的家長隊伍。他們給班級捐助獎品;根據(jù)需要給孩子們報輔導班;利用微信群和老師交流孩子們的學習情況;甚至自愿組成家長護衛(wèi)隊,每天十幾個家長一班看護孩子們上、放學,這是對學校工作多大的支持!我們也應該想法設法爭取家長的支持。
一周的跟崗經(jīng)歷讓我體會到:只要在各級領導的正確指引下,樹立牢固的課改意識,踏踏實實、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育教學,我們的課改成功指日可待。
教師課改工作總結6
20xx年秋,我們懷著敬畏的心情走進課改。因為我們深知,作為新一輪基礎教育高中歷史課程的改革,有利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有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大力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充滿活力的高中新課程體系,更有利于培養(yǎng)一代真正具有時代特點、現(xiàn)代意識的民族脊梁。因此,課改便成了國家意志的一種體現(xiàn)。
三年課改回頭看,一路走來的民族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其中不乏坎坷與艱辛,困惑與矛盾,但由于主管部門的直接領導,專家的專業(yè)引領,學者的指點迷津,還由于市教研室“基于問題解決,致力行動跟進”的總體方針策略的指引,依靠我們團隊的集體力量,依靠我們歷史同仁的大膽探索,我們終于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
為了謀求自我進步,也為了將我校中歷史課改工作向深度和廣度推進,我們做一總結和反思,以就教于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和同仁!
一、鍛造教師團隊,提升課改的支撐力
三年前,當我們直面新課改時,深深感覺新課程改革的準備工作不足。一方面與新課程相配套的政策、制度、資源等滯后,另一方面,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教師對新課程的理念由理解到接受再到轉變,還有個相當長的過程,實施難度較大。
怎么辦呢?千頭萬緒中,深感最重要的因素還是教師。因為教師是課程改革的主要實踐者,師資隊伍是課改成敗的關鍵。為了使隊伍適應課改需要,我們把師資培訓作為推進課改的一項重點工作,并超前謀劃。
1.貫徹課改理念,掌握三維目標
推進課改,理念先行。理念是行動的指南。我們首先從自己開始,系統(tǒng)地全面地認真學習、反復研讀與課改相關的論著、文件等,探究其理念與政策,使自己在思想上認識上真正理解并領悟課改的精神和實質,理解課程改革的深刻內涵和外延。然后,我們就始終不渝地堅持在各種教研活動中、各類培訓班上,把課改的理念、精神和實質反復宣傳,大力弘揚。并在教學實踐中用“三維”目標衡量和檢測執(zhí)行的情況。發(fā)現(xiàn)偏差,立即糾正。
2.堅持“先培后上”原則,做到三個“確!
課改三年來,市教育局師資處和教研室堅持“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原則,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年組織各個學科、各個年級進行假期集中研訓。歷史學科積極響應,在培訓的師資隊伍、培訓的內容形式、考勤、考績等方面嚴把質量關。有關教師還被要求反復輪訓。
與此同時,我們堅持三個“確!,即確保培訓人員的全員性;確保培訓時間的連續(xù)性;確保培訓內容的實效性。每年還組織南京市歷史學科骨干教師培訓班和南京市農(nóng)村歷史學科骨干教師培訓班。并選送部分骨干教師參加省教育廳和高校組織的培訓,收到較好效果。
3.健全三大機制,建設三支隊伍
健全以三個梯度(青優(yōu)、學科帶頭人、名特教師),一個教研網(wǎng)絡(以專兼職教研員、學科中心組成員、學科命題組成員為核心的學科骨干教師群體)為核心的長效人才培養(yǎng)機制;以考核、評比、使用、管理為抓手,促進青年教師成長的激勵機制;以學科中心組成員專業(yè)成長為目的的組織機制。
建設一支有新課程理念,基于行動研究的學科骨干教師隊伍;建設一支適應教研方式變化,立足學科,服務學校的區(qū)、縣教研員專業(yè)引領隊伍;建設一支關注課改、服務課改、研究課改的名特教師專家隊伍。
4.堅持專業(yè)引領,實施三年培訓生
專業(yè)引領是有效推進課改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一線教師新課程的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新課改的成敗優(yōu)劣。因此,課改三年,專家講座,名師引領,我們始終堅持不懈。其中,主要分為兩類:
。1)省內外的專家級講座。如歷史課標組組長趙配建;聘請重慶市教科所所長,周邊學校資深教師就歷史學科的課程觀、教材觀、新史學觀、評價觀,以及教材的知識概念重點、難點等若干問題進行講解剖析,較好地彌補了中學教師知識老化、理論功底較弱的問題。他們不吝指教,如醍醐灌頂,令人豁然開朗,受到廣大教師熱烈歡迎,也保障了我市歷史課改的順利進行。
。2)本市的一批教授級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市級學科帶頭人,名師引領。如鄧繼東、龐友海、張勝奎、鄧思渠等老師,他們就“問題情境”設計,如何操作三維目標,如何實現(xiàn)知識遷移,如何解決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問題,如何解決學生思維訓練與技能訓練的關系等進行講解。由于他們身臨一線,并率先垂范,故講座令人耳目一新。
由于課改培訓,教師在課改中得到了各種鍛煉機會,也獲得了更多的教學觀摩、參觀考察、課程開發(fā)和交流分享的機會,豐富了自身的專業(yè)體驗,提升了自身綜合素質,特別是一批青年教師和新課改同步成長,而且進步很快。
二、改革課堂教學,提升課改的實施力
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都是圍繞課堂來實現(xiàn)的。課堂是課改的前沿陣地,也是三年歷史課改重點、難點所在。因此,我們緊緊圍繞課堂教學,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ㄒ唬┙處煟骸叭罅Α、“三切實”
1.大力發(fā)揚教學的“三用”精神,切實做到轉變角色
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教師的地位和角色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要求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和指導者。教師在課堂上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質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努力使教學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變成教師指導學生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的過程,變成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的過程,倡導教師教學中,要真正“用力、用腦、用愛”去組織教學。
2.大力堅持教學的“三性”原則,切實做到務實求真
教學原則的“三性”是指目標性、針對性、實效性。
“目標性”教學,是要求教師每節(jié)課必須組織學生學習并解讀本課課標,江蘇省教學要求;并要求師生明白本課要達成的具體目標。
“針對性”,是指為達成目標,教師以人教版為主,有效整合人民版等相關知識。做到“三不講”:學生能自己掌握的知識不講;學生根本無法接受的知識不講;與“目標達成”無意義的話不講。
“有效性”,是指改變學生學習過程,切實做到先學后教,不學不教,先練后講,不做不講,注意及時訓練。切實圍繞“務實求真”下功夫。
3.大力實施教學的“三新”要求,切實做到教學的靈活多樣
針對新理念、新課標、新教材的特點,我們在教學中大力實施“三新”要求,即新課件、新材料、新方法。教學手段和方法,如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影像資料、實物模型、學生展示等,要切實做到“三化”,即靈活化、多樣化、有效化。杜絕教師上課“五個一”形象,即僅用一張嘴,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本教參,一本老教案。
。ǘ⿲W生:解決四大問題
1.學習的`態(tài)度,即動力與責任心問題;
2.學習的過程,即先學、先練與教師教學和諧統(tǒng)一的問題;
3.學習的模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問題;
4.學習的效率,即知識遷移與知識應用的問題。
三、變革教研方式,提升課改的保障力
教研工作是引導教師成長不可或缺的工作,也是課改的基本保證,教研工作的成敗直接關系到課改效果的優(yōu)劣。因此,我們始終牢牢把握教研的質量,并力求變革教研的方式,以期達到預定效果。
(一)形式上
1.將集中研訓與常規(guī)教研相結合
常規(guī)教研,始終堅持“務實求真,質量第一”的原則。在每個單周四上午,歷史學科必定組織全市高中兩至三個年級的教研活動。在確保教研質量的前提下,厲行考勤制度,除請假批準以外,實行“一個不能少”原則,否則予以事后查詢,上網(wǎng)通報。
2.將大市教研與區(qū)、縣教研相結合
積極推行分層、分片、分區(qū)、分縣的教研活動。大力支持區(qū)縣教研員在每個雙周舉行不同層次的教研活動,發(fā)現(xiàn)優(yōu)秀教師或好課,鼓勵在全市展示。鼓勵邊遠地區(qū)優(yōu)秀教師借班上課,“送教進城”;也組織市區(qū)名特優(yōu)教師“送教下鄉(xiāng)”,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3.將學校備課組、教研組的教研與校本培訓相結合
通過對學校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的培訓,先進教研組的評選,優(yōu)秀教研組長的示范引領,加強各學校的校本教研。鼓勵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大課堂教本等。
4.將教師教學實踐與專業(yè)成長相結合
鼓勵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注意總結經(jīng)驗,善于寫論文、立課題。
(二)內容上
1.加強各種課型的探究
。1)以新授課、常態(tài)課為特征的結構與模式研究
日常的新授課是教師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最易“疲倦”、老套的課。通常,一個教師“磨上”一兩節(jié)好課并不難,難在每天的教學中是否有新意、有創(chuàng)意,是否有超越自己的意識和勇氣。我們大力鼓勵教師創(chuàng)新,鼓勵教師用心用腦去上課,而不是僅僅用身體去上課。要求教師每課有亮點,課課有進步。
(2)以公開課、示范課、研究課等為特征的典型示范
市教研室精心組織、精心設計的每兩周一次的全市性觀摩課,已深入人心,反響也較大,已成為我市歷史教師教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舞臺上,培養(yǎng)和造就了一大批優(yōu)秀教師。他們在代表南京市參加省級和全國性賽課活動中,要么第一名,要么一等獎。
。3)以復習課、試卷講評課、二輪通史專題復習課等為特征的結構與模式研究
根據(jù)教學的不同階段,組織各種類型的課型進行示范,提供各種課型模式給予參考,這是我們教研活動的一個宗旨。如高三年級總復習的模式已不能采取過去那種“一輪通史,二輪專題,三輪熱點、重點,四輪查漏補缺”模式,而是經(jīng)過反復研究,實行“一輪單元專題,二輪通史專題,三輪強化訓練專題,四輪熱點專題復習”的模式。尤其是二輪通史專題復習,我們進行較多典型示范,補上學生通史知識欠缺的問題,收到很好的效果。
2.加強教學課件、案例的交流與研究
分區(qū)縣,分層成立若干研究小組,組織收集編寫教學課件,通過典型的課例,解決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如課程和教材的整合問題,教材與學生學習實際有效結合的問題,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有效達成的規(guī)律、途徑問題等。
3.加強對新材料的收集與研究
新課程要求創(chuàng)設新情景,必然要有大量的新材料做支撐,而新材料包括大量的文字材料、圖片、影像資料、實物等,由于其內容浩繁,因此我們依靠團隊力量,共同收集,共同分享。
4.加強對課題、教后記的思考與研究
教師的勞動,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不能僅靠體力做支撐,更要靠智力的發(fā)展。課題研究是推進課改實驗的有效途徑之一。從課改開始,我們就要求每個老師必須進行課題研究,既要在盛市、區(qū)縣科研課題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科研領域,增加科研項目,也要自立課題,申報市級以上重點課題。
及時總結,不斷反思,也是提升教師課改水平的一個步驟。我們堅持要求教師每天課后寫教后記,寫教學實錄。《問題與問題解決》就是教師實踐基礎上的一個片斷。
。ㄈ┓椒ㄉ
1.注重專業(yè)引領,提升教師新課程的專業(yè)素養(yǎng)(略)
2.厲行點評制度,提升教師新課改的評課素養(yǎng)
毋庸諱言,教師的業(yè)務水平相差較大,相當一批教師即使認真聽課也是聽不出所以然的。而長期形成的公開課,公開場合點評教師,也都是諱言缺陷,大唱贊歌的,結果授課人飄飄然,聽課人茫茫然。因此,課改以來,我們厲行點評制度,要求授課人先上課,再說課,然后名師點評。要求各位教師以此為案例,以批判性、建設性眼光,“毫不留情”地點評。既提高了聽課者水平,也深化了公開課的內涵,還造就了一批聞名的“點評師”。
3.設置競賽平臺,提升教師參加新課改的活力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中學歷史教壇,需要活力,需要引入競爭機制,設置各種競賽項目,才能“攪動”教壇“一池春水”,激發(fā)教師的比拼意識、競爭意識,才能促進人才“又好又快”地成長。三年來,主要有
(1)榮譽性稱號,如特級教師、市學科帶頭人、市區(qū)優(yōu)秀青年教師,市區(qū)教學先進個人的評選等等。
(2)文字性競賽,如市區(qū)新課程優(yōu)秀教學案例評選,市區(qū)優(yōu)秀論文、課題評眩
(3)上課評比,如市區(qū)新課程好課評比,說課競賽等。
(4)“擂臺”課競賽。以“同課異構”為特征,以同一版本教材,同一課題為主題,采取風格迥異的至少2人以上的方法進行競賽。這種“擂臺式”上課,既鍛煉了授課者的能力,又激發(fā)了聽課者的思維,深受歡迎。
(5)考查制度,每學期新課程集中研訓時,為了檢驗培訓效果,都要采取考試方法,以驗其果。對于前20名的教師,給予大會表彰,并頒發(fā)證書、獎品。
4.開發(fā)課程資源,提升新課改的意義
課改前,一個優(yōu)秀歷史教師鉆研歷史教材可以將五本教材爛熟于心,甚至連標點符號、頁碼都了如指掌。因為一套教材,一本教參,便能連教十多年。而新課程強調的新材料、新情景,促使教師不得不開動腦筋,充分利用和開發(fā)歷史課程資源。好在歷史課程資源極為豐富。如:
。1)教材資源。以課標,識教學要求》為綱,以“人教版”為主,輔以“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教材、教參、教案。
。2)上網(wǎng)搜索。南京教師的電腦裝備早已普及,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獲取課程資源,已成為一般教師每天的必修課。
。3)圖書館資源。各種歷史典籍,包括可做教學輔助資料的歷史書籍、現(xiàn)代歷史作品、教育類書籍等。
(4)開發(fā)課程資源。三年多來,我們廣大教師做了許多嘗試。如南師大附中歷史組主持編寫的《為了明天,積極和平——12·13歷史校本課程》系列專題已成為高中三個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此外,他們還設置了“中日韓三國歷史體驗夏令營”,《以二戰(zhàn)和抗日戰(zhàn)爭為背景》的詩歌朗誦與表演,對話“歷史專家”的沙龍等系列活動。
南京外國語學校歷史組編寫了《電影中的歷史》、《楹聯(lián)知識中的歷史學問》等校本課程。金陵中學歷史組編寫了《古代文化史》、《新中國外交史》、《晚清人物談》、《漫步石頭城》等校本教材。南京十二中的《下關史話》,南京十三中《歷史大課堂學本》等等,不勝枚舉?梢哉f,幾乎每個學校都各自開設了歷史校本課程,編寫了校本教材。
四、強化課改的五個意識,提升課改的推動力
課改的理念和精神,我市高中教師已普遍受到洗禮。尤其在城區(qū)高中,已經(jīng)深入人心。但要進一步深化課改,推動課改可持續(xù)發(fā)展,經(jīng)過三年實踐,我們認為仍要強化五個意識。
1.課改是教師的發(fā)展機遇意識
新課改由于是國家意志的表現(xiàn),各級政府部門通過各種政策法規(guī),用行政的方法,都使廣大教師進入了“熔爐”,新鮮感過后,特別是行政的效能“松弛”后,課改能否成為教師的自覺行動?是否會“回潮”?這直接關系到課改能否繼續(xù),或向廣度、深度發(fā)展的問題。我們認為,目前階段一定要使廣大教師清醒地認識到,課改是挑戰(zhàn),更是機遇,是教育變革的需要,更是教師自身思維與知識結構更新的需要,是社會(包括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更是教師自身發(fā)展的難得的階梯。只要將課改意識變成教師必需具備的意識,課改的可持續(xù)力,就會得到保證。
2.教師要有做“研究型人才”的意識
隨著大批研究生進入中學師資隊伍,也隨著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教師隊伍淘汰的步伐也在加快。課改中,要想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只有自身具有“造血功能”,也就是要做“研究型”的教師。
要做成功的“研究型”教師,首先要有強烈的研究意識,其次要有研究能力和方法,再其次要將研究的成果與教育教學相結合,不能為研究而研究。
要研究真的問題,更要解決真的問題。目前有不少教師專門“研究”網(wǎng)上的試卷、教案,然后下載,據(jù)為己有,這種“拿來主義”的照搬研究,非但不會有什么出息,更與課改無益,也是與課改的理念背道而馳的。
3.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意識
新課改的落腳點,歸根到底是為了學生。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尤其是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因素,而歷史思維又是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形式思維和辯證思維的綜合。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獲得,在于教師提供一個生動的歷史情境,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深思,引導學生參與、體驗、反思,啟迪他們的心靈,形成個人的見解。歷史教學要使學生能用自己的理解分析歷史情景或社會問題,產(chǎn)生歷史的共感。
歷史教師不僅要考慮“怎樣教”,更要考慮“教什么”。現(xiàn)在一些教師僅圍繞歷史表面現(xiàn)象做文章,組織學生對話、討論或活動,從感性的角度分析、評價歷史事件,似乎學生參與了教學,實際上學生的歷史認識可能很淺薄,對學生的學習、性格的塑造無益。
歷史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地探究、質疑、批判,冷靜而又深刻地看待問題,從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我教育。只有學生體驗、重演、反思、解釋與推理,歷史知識才能變成學生自己的認識,然后才可能逐漸內化為指導他們自己未來人生活動的價值觀、人生觀。
4.應試教育中的質量意識
評價是課改的焦點,因為評價對課改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jiān)控作用。而在應試教育時代,學科的分數(shù)、等級,是莘莘學子的命根子,稍有閃失,整個社會、家庭、輿論將成排山倒海之勢一邊倒,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應試的質量就是課改的第一生命。
因此,我們從課改初期就緊緊把握評價與質量這個環(huán)節(jié),針對江蘇省的考試模式,我們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應對的措施。這些措施的特點有:
(1)所教班級的目標性。目標就是航標,每個教師(包括學生)都要制定近、中、遠期趕超的目標和計劃、措施,并予以公布。
(2)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略)
(3)學生訓練的系統(tǒng)性。實時訓練、限時訓練、探究訓練,強化訓練、周周練、月月清等等,系統(tǒng)訓練,以務實求真的態(tài)度,講究實效。與此同時,市教研室組織中心組、核心組成員,定期研究,系統(tǒng)編制符合課改理念的針對本市高中三個年級實際情況的教輔資料、參考資料,供師生選擇使用。效果較好,影響較大。
5.強化教師的反思意識
由于江蘇省高考方案的影響,也由于這幾年南京市歷史高考成績的逐步提升,目前我市選考歷史的考生人數(shù)較多,高中歷史教師普遍很忙很累很苦。但即使這樣,我們仍然堅持反思制度,并形成強烈的反思意識。如每節(jié)課后的課后記,階段性學習與復習的總結(當然學校還要組織年級各種考核)。
我們大力鼓勵教師動筆寫作。中學教師由于工作的特性,往往“述而不作”,這樣不利于課改向縱深發(fā)展。于是采勸逼”和“獎”的辦法,引導教師寫出了許多優(yōu)秀論文、教學案例和教學隨筆。
五、解決五對矛盾,提升課改的成功力
反思三年課改,始終存在著許多矛盾。我們也正是在想方設法解決一個個矛盾中走過來的。但我們認為下列幾對矛盾,是否有效解決,直接關系到課改能否成功。
1.課改與應試的矛盾
課改的重要性、性質、意義,應該說,南京的歷史教師耳熟能詳。應試(尤其是高考)的重要性,也無需我在此贅述。盡管有很多領導、專家和學者反復論證,課改與應試是不矛盾的,是相互統(tǒng)一的,甚至是相互促進的,但只要深入基層了解到真實情況,我們只能說,矛盾多多,困惑多多。
例一,課改的理念強調“選擇性”,這無疑是正確的,但如果任其學生任選版本、任選選修內容,無疑會導致災難性后果。后來,學;窘y(tǒng)一教材,統(tǒng)一選修內容,但20xx年高考試卷試題的難易度不統(tǒng)一(事實上也絕不可能統(tǒng)一),結果家長、學生意見很大。怎么辦?
例二,“三維目標”,如何實現(xiàn)統(tǒng)一?如何考查?目前紙質考試很難真正考量學生的價值取向,其能力狀況充其量也不過是文字分析和文字表達的能力。
例三,新課程強調新材料、新情景、新問題,導致目前的教學往往一味地“追新”,“求新”,強調大量地使用材料閱讀,是不是淡化了原有的歷史基礎知識的學習積累?要說考“能力”,這也是考語文閱讀理解能力,以至于有不少教師和學生質疑:你們是在考歷史還是考語文?雖說文史不分家,但歷史學科的獨立性在哪里?這歷史基礎知識還要背、記嗎?因為目前流行的試題,基本上與教材沒有直接關系。不少人懷疑,語文、外語、政治學科的社會性可以這樣做,歷史學科也應該這樣做嗎?
2.教材的多版本矛盾
多樣性也是課程設計的理念之一。這確實也是時代的需要。目前課改地區(qū),全國有四套教材,幸虧江蘇只用兩種版本,即人教版和人民版。即使這樣,也是矛盾重重。兩個版本許多內容與結論或說法不一,或你有它無,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請問,師生該相信誰說的結論?試題怎么命?不論試題出在哪一版本,另一版本的師生皆有意見,造成人為不公,相互指責。其結果是高考只能考其中相同的部分,而這樣的內容少之又少。如何再考?結果兩個版本上的材料和內容都不考,或考岳麓版、大象版,或考課程新資源,師生常常質疑,我們究竟要不要用人教版上課?
3.初中與高中歷史學習銜接的矛盾
盡管這幾年初中歷史教育也在不斷發(fā)展,特別歷史中考的推行,歷史考試從無到有,但遠不能令人樂觀。相當多的學校(尤其是農(nóng)村基層學校)缺乏專業(yè)或專職教師。即使中考,由于初中歷史知識體系系統(tǒng)性弱化,分值也較低,學生也是臨時突擊,歷史基礎知識的儲備嚴重不足,而高中歷史新課程教科書的體例結構新,知識容量大,內容要求高,專業(yè)性較艱深,在實際教學中又與課時數(shù)量矛盾。學生們需從相對“低幼化”的初中課程進入比較“專業(yè)化”的高中歷史課程,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很難適應高中正規(guī)教育;只能一再降低要求和難度,甚至一切規(guī)范和基礎知識要重新開始,這種銜接情況的嚴重脫節(jié),大大制約了新課程的順利實施。
4.通史與專題的矛盾
我們認為,目前這種模塊專題的結構,是課標設計者與教材編寫者的一種理想主義的做法。讓一個連通史常識都不清楚的學生,開始就接受過去只有高三文科班“二輪”專題復習才接受的知識,無疑是新時期的“大躍*進”。目前的高中歷史教材,知識體系破碎,專業(yè)化和學術化增強,歷史內容的跳躍、缺失和重復,屢見不鮮。歷史有其自身的體系,目前斷章取義的教學,本身違反了歷史認識規(guī)律。結果,課堂上如不補充再補充,學生根本聽不懂,如要補充,課時不夠,如要給學生探究,學生沒有歷史基礎知識的積累,探究要么冷場,要么胡扯,學生困惑,教師痛苦。
5.城區(qū)與郊縣、重點與普通學校之間的矛盾
學校之間差異很大,這是客觀存在的。新課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課堂的內容和實施應該與經(jīng)濟社會生活實際、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充分考慮地區(qū)、學校的差異性和學生發(fā)展需求的多樣性。這既客觀上承認了差異的存在,又在客觀上拉大了這種差異。但是,頭頂一片藍天,同樣的課改理念,同樣的高考試卷,又如何能幾重標準呢?毋庸諱言,目前出現(xiàn)了城區(qū)高中尤其是重點高中,課改如火如荼,而郊縣特別是農(nóng)村高中課改,仿佛只是春風輕輕吹拂,課改與否變化并不大,如有人檢查聽課,自然要“做秀”一番,而平時上課則差別較大,我們認為這絕不是課改設計者的初衷。
課改三年,幾多問題,又幾多解決,幾多困惑,又幾多欣慰。我們已經(jīng)走出了第一步,我們還將堅定地走出第二步和自信的第三步,因為我們一直在努力,我們仍將繼續(xù)努力。
教師課改工作總結7
一、培訓實施的基本情況
。ㄒ唬┘訌婎I導,建構培訓組織實施的保障機制。
我市根據(jù)教育部、省教育廳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慎重確定了項目單位,成立了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和項目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育局職成教股。項目工作領導小組由教育局長任組長,教育局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職成教股、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電教站及各高中負責人為成員,切實保障了培訓的組織實施。
。ǘ┓e極主動,全力開展有關管理工作。
為了積極抓好項目培訓前、中、后期各項工作,我市積極主動地開展了以下主要工作:
1、及時出臺了《漢川市暑期普通高中課改教師國家級遠程培訓實施方案》,認真挑選項目單位,確定各班培訓人數(shù)、班主任和輔導教師,本次培訓項目單位為漢川一中、二中、三中、四中、漢川高中、實驗高中,培訓對象語文63人、數(shù)學57人、英語56人、物理40人、化學41人、生物21人、政治16人、歷史18人、地理14人、信息技術9人、通用技術6人、綜合活動4人、音樂10人、體育13人、美術9人。
2、分別召開相關人員會議,我們分別組織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工作專班會議,確定了各項目學校領導蹲點負責人的工作職責,各項目單位分別召開了各培訓工作專班會議,布置工作,強調責任,解決問題。
3、充分作好技術設備后勤保障。7月15-17日,工作專班分別到各項目單位檢查了收視設備、教室學習場地等準備情況,及時派技術人員到培訓點幫助檢修設備,確保各培訓點的正常接收。7月19日前,各項目單位作好了充分準備,都能通過網(wǎng)絡下載培訓資源,保障了培訓的順利開展。7月21日開始之時,項目領導小組嚴局長帶頭,職成教育股組織專班到培訓點巡查,督促各培訓點按時組織教師參加學習。各項目單位主要負責人親自督學,參與研討,收到較好效果。如:漢川一中劉其林主任、汪四坤副主任、漢川二中副校長雷亨亮、張廣洲、工會主席陳艷平、教務主任尹漢橋、綜合高中副校長何正金等。
(三)注重實效,確保培訓各項管理到位。
加強過程管理,是提高培訓實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使管理到位,我市以培訓制度為制約手段,以網(wǎng)上信息交流平臺為引導,管理學員學習,同時做好檔案管理工作。
首先是加強制度管理。項目管理辦公室制定了《遠程培訓班級管理辦法》,建立班級管理的各項制度,明確班級管理員(班主任和輔導教師)工作職責,對具體工作進行了細化分工。嚴格簽到考勤,實行考勤匯報、通報制,每次集中在線學習之后,通報學員出勤情況。
其次是加強溝通引導。項目管理辦公室向學員公布了班級管理員手機、電子郵箱等有關信息,指導學員向網(wǎng)絡交流平臺發(fā)送信息,方便學員及時、快捷地反映問題,促進溝通交流。
最后是健全檔案。在檔案管理方面,我們要求各培訓點,及時收集整理培訓材料,如文件、通知、計劃、總結,學員信息,發(fā)言稿、考勤記錄、照片、簡報、學員心得、論文等分類歸檔。同時,我們各培訓點建立好電子檔案,方便管理。
二、培訓成績與效果
首次普通高中課改教師國家級遠程培訓工作在我市取得了一定成績,不僅使我市在教師遠程培訓組織和管理上積累了經(jīng)驗,為今后在我市開展更大規(guī)模的遠程教師培訓奠定了基礎,同時也使本次參與培訓的單位和教師收獲較豐,教師們對高中課改有了較深的認識。參訓教師一致認為,這次培訓是及時有效的。
一是更新了觀念。短短10天培訓,給了廣大教師全新的思想空間,他們在網(wǎng)上向專家提問,在課余與同仁交流,利用完成作業(yè)的機會思考自己平時教學的得失和課改的前景,思想觀念有了革命性的飛躍。
二是開闊了視野。這次培訓不僅讓廣大教師的理論水平得到升華,更通過網(wǎng)絡讓教師們獲得了很多的信息,開闊了視野。教學片段的實錄視頻,讓教師近距離的體驗到一些新型教學模式的具體做法,他們看完后的討論交流,讓整個培訓活動變成一個合作、探究的大課堂。
三是解決教學中的困惑。講座的專家都是深入教學或來自一線教師,案例分析貼近教學實際,分析切中時弊,指導得法,有實際的指導作用,解決平時教學實踐中的苦惱與困惑。
三、工作體會與建議
這次遠程培訓,規(guī)模大、節(jié)奏快、成本低、質量高,對于創(chuàng)新培訓形式有著重大深遠的意義。我們認為在今后工作中繼續(xù)堅持和加強如下幾方面工作:
1、強有力的組織管理是保障
教師遠程培訓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集中培訓,不是將教師集中到培訓機構進行學習,而是組織學員通過網(wǎng)絡進行遠程學習,這對培訓管理提出挑戰(zhàn),如果不能進行到位的管理,就難以保證學員學習的真正實現(xiàn),要進一步探索過程管理的有效機制,加強過程性管理,有效的制約和激勵學員學習。
2、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是基礎。
培訓內容是保證培訓質量的首要因素,只有做到遠程培訓的內容和形式符合學員的學習要求,富有針對性。適應性,才能真正調動起學員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并能夠自覺轉軌為教育教學此文轉自行為。本次遠程培訓從內容到形式結合了新時期教學工作的實際,針對了新課改的新情況,解決了教師教學中的困惑和問題,富有理論指導性和一定的現(xiàn)實針對性,這是取得良好培訓效果的重要因素。
3、建立系統(tǒng)科學的考核評估體系是保障培訓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遠程培訓不是被動的聽聽評評,而應該有管理學員學習的全部過程的科學考核評估體系,要對學員學習時間和交流情況、思考習題和作業(yè)成績全面進行評價考核,要求學員網(wǎng)上學習必須達到一定的時間,應要求學員每個學習模塊都要提交學習交流的文章,并積極評論其他學員的文章,為了檢驗學習效果,每個學習模塊要完成相應作業(yè)和思考題。培訓結束根據(jù)各項成績評定培訓效果,確保培訓質量。
教師課改工作總結8
本學期我校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在《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fā)展的決定》的指導下,圍繞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已提出的課程培養(yǎng)目標及改革的各項具體目標。以提高學生素質為宗旨,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強調課程要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培養(yǎng)良好品德,強調基礎教育要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一、領導重視、健全機構
我校成立學校課改實驗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教導主任任副組長、副教導主任、各教研組長組成課改實驗小組成員。成立學科課改指導小組,課改課題指導小組。根據(jù)省市要求,制定我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思想實施方案、實驗目的、階段性任務、實驗內容。
二、全面培訓、更新教育觀念
1、我校以校長負責、由分管教學的副校長組織全體教師參加馬尾區(qū)教師進修校初級職務或高級職務崗位培訓,提高了教師隊伍建設。總務處對于參與培訓教師的往返車費給予合理地報銷,同時還訂閱了相當部分有關課改材料,如《走進新課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覽》、《課改與教師角色轉換》等30幾本的書籍。要求全體教師能及時借閱,在觀念上有一個新的轉變。
三、與時俱進,求實創(chuàng)新抓課改
1、以新理念為指導,促進教學常規(guī)的改革。落實教案、作業(yè)、效果的“三查”。組織集備、開課、評課、課題研究的“四創(chuàng)新”活動。開展備、教、批、輔、考教學“五環(huán)改革”競賽活動,逐步形成符合課改精神的教學制度。
2、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各種競賽活動,如快樂杯作文競賽,迎春杯數(shù)學競賽,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美術、書法作品聯(lián)展。積極動員,貴在參與,與課改的穩(wěn)步發(fā)展緊密合拍。
3、我校以區(qū)和本校制定的實驗方案,實施新課程標準、新教材的實驗。嚴格執(zhí)行省頒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按時完成各階段實驗任務。讓全體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課程觀念,轉變教學方式,確立起新的課程和方法。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造就一支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大膽探索實踐、善于交流合作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4、變重在講授為重在學習指導、重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與行為的習慣和自學能力。使課堂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作用;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主陣地;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期中、期末考試中轉變方式,從筆試到口試與實踐操作,注重發(fā)展性課堂評價。
5、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和教師三級教研體制和教研集體教研備課與個人備課有機結合的常規(guī)教研工作制度。挖掘教材因素、分析教師上課角色的變化,設計豐富多彩的作業(yè),提出教案資源共享,并寫出每課的教學反思。積極開展教師間聽課、說課、評課教學觀摩活動。每個教師本學期撰寫一篇實驗心得或論文,編寫2個案例,上一節(jié)公開課,觀看五節(jié)教學錄像實錄,個個教師評同仁的一個優(yōu)點,提出一個改進意見,共同進步。每個月做一份實驗效果反饋表,為教師創(chuàng)設施展創(chuàng)造性才華的空間和互相交流的機會。同時,大力支持全體教師積極參加馬尾區(qū)進修校學科指導小組組織的與兄弟實驗校的交流、互相切磋。
6、開展《建立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評價體系》的課題研究,逐步形成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同時加入考試改革的研究,將考試與其他課程評價方式結合起來,通過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關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目前學生評價改革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開學初我校一年級學生人人備有成長記錄袋,教師邊討論、邊發(fā)放,邊指導學生收集成長記錄軌跡材料,并在每月隊會上進行交流,主要形式有表格式的自評、師評、家長評,用文字、小紅花、紅星等,評價知識語言、表達能力、操作實踐等方面,把考試融入平時中,同時改進筆試卷的形式,更貼近學生,讓學生感到親切,鼓勵做出不同層次的練習,一年級學生期末成績單不是一本而是一袋。
7、加強原有校本課程的應用和管理。研究開發(fā)校本課程、充分發(fā)揮我校課程資源作用。一方面,可以超越狹隘的教育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jīng)驗進入教學教程,讓教學“活”起來;另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yōu)橹R的共同建構者。體現(xiàn)在
(1)教師參與課改積極性高、注重面向全體、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2)課堂教學方式有一定改觀,信息交流、師生平等共同探究。
(3)學習方式有一定的改變,課堂上有交流,合作學習、學生自評、互評,學生參與學習。教學觀念的更新與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共同探討如何評價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
8、課改學科教研組每周進行集體備課,每月研究課改工作1~2次,每學期學校至少研究課改工作問題2次以上,并在期末進行全面總結性研究一次。課改領導小組、學科教研組長經(jīng)常深入課堂進行聽課、并與教師共同商討有關課改問題。建立教師個人課改檔案,每人一袋教案課改信息、論文、優(yōu)秀教案、典型案例及評價研究等材料。每學期至少檢查課改學科教案、作業(yè)2次,并舉行了2次課改班級家長座談會,進行一年級學生問卷調查,廣泛聽取家長對課改教學的意見,以“教育走向社會化”理念,把課改推向社會。全體課任教師通過家訪,撰寫教師進“學生家庭”走訪卡,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lián)系,教師與家長的互動。爭取家長、社會對課改實驗工作的支持,達到社會、家庭、學校共同協(xié)作。同時,也讓全體教師明確,這一場課改是我們共同的任務和奮斗目標。
四、開發(fā)課題研究項目,倡導教育科研
1、我校申報的課題是:《激趣參與、自主探究》,通過實驗,我校教師教育觀念有了一個根本的轉變,加強課程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和學生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增進各學科之間的知識與方法上聯(lián)系。廣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較好處理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索,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能尊重學生的人格魅力,關注個性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廣大教師信心倍增,還積極撰寫了課改教學設計和心得體會。
2、我校大力組織全體教師展開對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的認識和比較,對課程標準在目標描述時的變化的大探討。同時,我校還制定了課改實驗教研活動安排表和課程改革教學教研進度計劃,每學期組織中青年教師上一節(jié)符合課改精神的公開課,內容包括語文、數(shù)學、思品、美術等科目。定期組織教師觀摩新課改錄相及公開課。
五、存在困難及問題。
1、現(xiàn)在全體教師有的有動,但力度不大,教學行為陳舊,導致學生學習方法機械,有的引入一些新理念,但合作探究不到位,形式有、時間少,思維性、深刻性不夠。
2、學校教育科研理論欠缺,無法來指導課改實踐。
3、走老路,教師不夠大膽放開,搞實驗,終落俗套,“雙基”與全面發(fā)展、個性潛能發(fā)展的關系無法擺正。
4、如何建構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
5、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投入經(jīng)費缺乏。
6、我校的學生以海嶼村為主,一年級新生入學考查的各方面能力偏低。
六、建議和措施。
1、建立激勵機制,評選先進集體和個人積極分子。
2、征集學生個人成長記錄袋的設計及學科三維目標的評價功能表。
3、制定開發(fā)實施“校本課程”的計劃,大力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
4、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制定相關教案編寫的要求。
5、以校為本建立健全三級教研管理,從案例展示理念,讓理念回歸課堂。
6、建立健全課改領導小組,指導小組,研究小組,真正發(fā)揮其功能。
7、以點帶面召開不同學科的課改教學研究課,提出不同學科課堂教學評價方案。加大全校所有教師班級學生課改輻射力度。
【教師課改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教師課改工作總結02-04
課改工作總結01-01
教師課改工作總結集錦02-04
數(shù)學教師課改工作總結01-06
數(shù)學教師課改的工作總結01-18
數(shù)學教師課改工作總結范文01-13
學校課改工作總結02-08
學校課改工作總結03-23
高中課改工作總結03-07
小學課改工作總結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