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元旦的來歷及由來

時間:2024-01-06 10:17:54 禧雯 元旦 我要投稿

元旦的來歷及由來

  元旦,即公歷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shù)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shù)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關于元旦的來歷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元旦的來歷及由來,歡迎閱讀。

元旦的來歷及由來

  元旦的來歷

  “元”有開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也被稱為“新歷年”“陽歷年”。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辛亥革命成功后,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定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jié),而以西歷的1月1日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年法”,確認新年(元旦)為中國的法定節(jié)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或地區(qū)的法定假日。

  元旦的由來一

  中國的元旦,據(jù)傳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霸币辉~最早出現(xiàn)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最早稱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tǒng)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guī)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20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tǒng)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20年),并規(guī)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并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改為“春節(jié)”。

  元旦的由來二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jié)序,此為之首。

  "元旦,《書·舜典》中叫"元日",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自來元旦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

  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chuàng)立了"太初歷",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guī)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歷",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tǒng)計",定正月初一(元旦)為春節(jié),而以西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農歷正月初一稱"春節(jié)",將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

  元旦的由來三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并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改為“春節(jié)”。

  元旦的由來四

  元旦是一年的首日!霸边@一名稱,據(jù)說起自傳說中三皇五帝之一——顓頊。他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元”含有第一和開始之意,“旦”則是一輪紅日從地面開始升起!霸焙汀暗焙驮谝黄穑褪且藗円耘畈瘹鈦碛訊湫碌囊荒。

  元旦的由來五

  大約在公元前五萬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為農耕,定居在尼羅河兩岸,他們的農業(yè)收成與尼羅河是否發(fā)生洪水有很大關系。古埃及人從長期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尼羅河泛濫的時間是有規(guī)律的,他們就把這個時間每次都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泛濫時間之間大約相隔365天。

  同時還發(fā)現(xiàn),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城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太陽與天狼星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這是元旦最早的由來。

  元旦在我國漢語中是一個合成詞,元是開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個象形字,表示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我國殷商時代的青銅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每年公歷的1月1日,人們稱它為“元旦”,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在漢語里,“元”是開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兩字合稱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這從一開始就并不是固定的。元旦節(jié)的來歷在歷法上,人們習慣稱地球繞太陽轉1周為1年。但是由于地球繞太陽運轉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人為規(guī)定的,這就造成了各種歷法的不一致。相傳“元旦”一詞來自我國最早的皇帝之一顓頊,他規(guī)定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

  后來有的朝代對元旦的日期有所變更,但原則上還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為元旦。

  直到西漢武帝時,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等人重新制定歷法,并規(guī)定每年正月初一為元旦,從此歷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決定采用國際通行的公歷,于是將農歷元旦改為“春節(jié)”,而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

  新中國成立之時,開始正式使用“公元紀年法”,把每年公歷的1月1日定為元旦,F(xiàn)在,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因為他們多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歷。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歷法傳統(tǒng)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季節(jié)氣候的不同,因而他們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樣,這也使得這個世界多姿多彩,更顯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傳統(tǒng)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頭一天。元旦是合成詞,拆開來講,元是第一或開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輪紅日從地面升起。在中國,元旦這一名稱,都說起自傳說中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他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據(jù)《史記》載: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以十月初一為元旦。

  辛亥革命后,我國把正月初一稱作春節(jié),公歷1月1日叫新年,不稱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才又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jié)。

  陰歷的祖先埃及歷,把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的那天作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為元旦;猶太人把秋分作為元旦;而寒帶的愛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們把第一次下雨作為元旦。公元前46年,羅馬皇帝儒略·凱撒制定儒略歷,開始時他把冬至作為元旦。但是,人們堅持要把朔日作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

  元旦的由來六

  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決定采用通用公歷,公歷1月1日為元旦。

  元為“始”,事之始為“元”;丹是“天”;元旦是開始的一天。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世界上采用公歷,公歷1月1日稱為元旦,F(xiàn)在元旦是國家法定紀念日。

  “元旦”這個名字最早出現(xiàn)在《晉書》年:“帝顓以夏夢正月為元,實際上是元旦的春天!边@個元旦是指農歷正月初一。

  有一個關于元旦的傳說。三皇五帝時期,帝堯為民勤勤懇懇,一生為民做了很多好事。但堯的兒子不值錢,所以堯沒有把部落傳給兒子,而是選擇了品德高尚、能力出眾的舜。堯死前還告訴舜把自己的位子讓給德才兼?zhèn)涞娜耍髞硭窗盐蛔幼尳o了積極治水的禹。這些領導對人民很好,做了很多好事。后來,人們把舜祭祀堯的那一天作為一年的開始,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

  在中國歷史上,元旦也被稱為“元日”、“陳元”、“新年”和“元春”,都意味著開始。在象形文字中,“丹”這個詞意味著太陽在地面上,冉冉升起。所以兩個字連在一起表示這是新年的第一天。

  現(xiàn)在正月初一叫春節(jié),公歷一月初一叫元旦。

  元旦的傳說

  還有個傳說,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于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zhèn)涞乃。堯對舜說:“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后來人們把堯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lián),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lián)、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jié),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庇浭鲈⿷c賀情景。

  元旦簡介: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即1月1日)。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后,元旦一詞便專用于新年,傳統(tǒng)的舊歷年則稱春節(jié)。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歷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元旦養(yǎng)生知識

  1、不能暴飲暴食

  元旦期間,飯菜品種豐富,琳瑯滿目的食物、水果、糕點等讓不少人禁不起誘惑,飲食常失去節(jié)制,使胃腸負擔加重,從而出現(xiàn)腹脹、食滯、消化不良等現(xiàn)象。

  緩解積食最簡單的方法是喝茶,喝茶能幫助分解脂肪,另外注意葷素搭配。

  2、天氣干燥,注意降火

  元旦前后,家里家外事務繁多,加之過食油膩、生活規(guī)律常被打亂等,使有些人的身體不能保持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wěn)定,引起生理機能紊亂,從而導致“上火”,表現(xiàn)為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紅赤干澀、鼻腔熱烘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發(fā)黃、臉上起痘等。

  如果上火的話,可以燉點冰糖雪梨降降火,或者泡點菊花茶。

  3、室內溫度要適宜

  冬天,外界寒冷,室內外溫差較大,室內一般保持16℃~20℃較適合,以18℃為最理想。若室溫過高,會令人感到悶熱或干熱而頭昏腦脹,萎靡不振。時間長了,還會引起口干舌燥、眼睛干澀,久而久之,會打破人體的生理平衡,造成疾病。

  尤其是在北方,室溫過高特別容易引起外感風寒。而室內溫度過低,則會大大消耗人體的熱能,令人感到寒冷;身體虛弱者會引起寒顫:胃腸虛弱者會引起腹脹、胃腸痛,甚至引起關節(jié)炎病等。

  4、健康出行

  出去玩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如果容易暈車的話要記得帶上暈車藥,最重要的是安排好行程,留出緩沖的時間來調整狀態(tài),這樣才能玩好,身體的狀態(tài)也會好,千萬不能疲勞過度。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更是如此,累了就休息,不要透支自己的體力。

  5、早臥晚起

  早臥:一般晚上9時為宜;晚起:等日出起床為宜,不要過早起床鍛煉身體,睡眠時間可比其他季節(jié)稍長。

  冬季適當早睡晚起可養(yǎng)藏體內精氣。體質較弱人群、老年人冬季太早晨練或可誘發(fā)哮喘、感冒、風寒,引發(fā)基礎慢性病及心腦血管疾病。

  中國元旦節(jié)的意義

  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元”,是開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霸币饧础俺跏贾铡,即公歷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shù)國家通稱的“新年”。

  “元”、“旦”二字加在一起,就是新的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早晨的意思了。元旦之稱,始于古代計時和農業(yè)生產。殷商時期,人們?yōu)榱税盐諘r間、節(jié)令,以利耕作,當時的“天文學家”們,已懂得以月亮的活動來計時,月亮圓缺一次,定為一個月,初一為朔日,十五為望日;月亮圓、缺十二次,也就是十二個月,為一年。

  那時還沒有“年”的說法,但已將十二個月的頭一月定為正月;正月朔日子時,是一年的開始。當時叫“元日”,也叫“元旦”。據(jù)《爾雅》的注解:“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边@樣解釋是否準確,是值得研究的,因為周代之前,在改朝換代之中,這樣的事情不可能分得那么清楚。

  每年的1月1日為元旦,是新年的開始。“元旦”是合成詞,按單個字來講,“旦”字是以圓圓的太陽來表示的!叭铡毕旅娴摹耙弧弊直硎镜仄骄,意為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征著新生,是一種對冉冉升起希望的寄托。

  元旦的習俗

  元旦的習俗種類很多,地方不同習俗也不同。存在著飲食、服飾、活動、交互、過禮、娛樂等方面的差異!是由于地域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為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造成的!但大多數(shù)還是一樣的。

  元旦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jié)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jù)《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jié)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2)貼春聯(lián):

  對聯(lián),又稱春聯(lián),它的種類很多,但大致有對聯(lián)和春條。每幅對聯(lián)都有橫披和一個「!棺,而春條則如「萬事亨通」,則單貼在適當?shù)牡胤,如門柱上等。其 實因春聯(lián)(包括對聯(lián)和春條)在古代都是專人揮毫(用毛筆)書寫的,所以俗稱「揮春」。而廣東地區(qū)將春條稱為揮春,有別于春聯(lián),實有以訛傳訛之嫌。年廿九,為了表示新的一年,新的氣象,以及增加過年的氣氛。

  3)放爆竹:

  爆竹一響,表示舊年已經過去了,新的一年來了。傳說「年」是一只可怕的怪物。在過年放爆竹是為了嚇走吃人的年獸,保護家人的安全而來的。這也是為元旦添加喜慶、熱鬧的氣氛。

  4)拜年:

  大年初一,家家戶戶到親友家「拜年」,也就是走親戚。大家見面互相恭賀,說:「恭喜發(fā)財!」,祝福對方在新的一年,事事順利、身體健康。

  在中國,像元旦的習俗還有很多,元旦的到來預告著舊的一年將要過去,新的一年即將開始,新一年春回大地的開始,新一年歲月輝煌的開始,是展現(xiàn)自己新的一面開始。元旦的氣氛會渲染整個民族。

  中國古代元旦的飲食習俗

  中國古代元旦飲食豐富多彩,《荊楚歲時記》的記述就是集中體現(xiàn)。南朝時荊楚元旦拜賀畢,接著是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táng)、五辛盤.進敷于散,服卻鬼丸,各吃一個雞蛋。其中有桃湯、飲料、食品,還有藥物,一應俱全,各有其特殊含義。

  椒柏酒

  在東漢《四民月令》中已經出現(xiàn)。椒是花椒,古人說椒是玉衡星之精,氣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輕耐老;柏是柏樹葉,古人視為仙藥,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別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飲用。飲椒柏酒可去病長壽。南朝庾信《正旦蒙賚酒》:“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泵枥L了元旦朝賀受到賞賜椒柏酒的喜悅心情。而唐代武平一《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一詩,以“愿持柏葉壽,長奉萬年歡”之句,表達以健康長壽之身服務萬年天子的愿望。飲椒柏酒在民間一直流傳下來,明代山東歷城、浙江嘉興均有此俗。

  桃湯

  即取桃之葉、枝、莖三者煮沸而飲,古人以桃為五行之精,能厭伏邪氣。制百鬼,故飲之。

  膠牙餳

  隋杜公瞻注釋《荊楚歲時記》膠牙的含義是“使其牢固不動”。膠牙餳實際上此俗寄托了長壽的美好愿望,因為牙齒堅固,能吃能喝,自然身體健康。隋注還說“今北人亦如之”,可見此俗的廣泛性。自居易《歲日家宴戲示弟侄等兼呈張侍御殷判官》有“春盤先勸膠牙餳”之句,反映了唐代元目的食俗。不過膠牙餳在南宋以后作為送灶的供物,慢慢地從元旦食品中消失。

  五辛盤

  作為元日食品最早見于吳晉間周處的《風土記》,說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發(fā)五藏氣”(《玉燭寶典》卷一引)。五辛菜是五種有辛味的菜,《荊楚歲時記》隋注說是大蒜、小蒜、韭菜、云臺、胡荽。如《風土記》所說可活動五臟,是祈求健康的東西!肚G楚歲時記》注引《莊子》說:“春日飲酒茹蔥,以通五藏!笨梢娫帐承敛说膫鹘y(tǒng)由來已久。隋唐時代的孫思邈在《食忌》中說:“正月之節(jié)食五辛,以辟厲氣。”(《歲時廣記》卷五91)而明代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又說:“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謂之五辛盤。杜甫詩所謂‘春日春盤細生菜’是矣。”這種食辛盤迎新當是晚起的意思。

  雞蛋

  各人吃一個雞蛋的習俗,在吳晉間的《風土記》中已出現(xiàn)!讹L土記》說“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練形”。練形是道家用語,指修煉形體,認為可以成仙。生吃雞蛋是為了長生!短接[》卷二九引《荊楚歲時記》說:“梁有天下不食葷,荊自此不復食雞子,以從常則!奔戳何涞坌欧罘鸾,不再吞食屬于小葷的雞蛋。

  湯餅

  是指古代凡小麥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后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湯餅卷九“餅法”中,講了“水引馎饦法”,其中“水引”制法:“挼(ruó)如箸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挼令薄如韭葉逐沸煮!瘪A饦“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芍婉A饦屬于同一類型食品,只是水引似今面條,馎饦似今長揪皮。其實宋人說的“年馎饦”是一句概括語,也包括了水引。北宋《歲時雜記》說:“元旦,京師人家多食索餅,所謂年馎饦,或此之類!(《歲時廣記》卷五引)索餅就是前代的長引。長引是說拉長的東西,索餅指像繩索一樣細長的餅,兩個名稱講的都是形狀細長的食物。由上可知,宋代元旦流行吃面條之類的食品。

  年糕

  又稱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年糕北方則為黏黍。年糕的歷史悠久,漢朝的米糕已有“稻餅”、“糕”、“餌”、“糍”等名稱。6世紀食譜《食次》就有年糕“白繭糖”的制法,北朝《齊民要術》記載了將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時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正月元旦,“夙興盥激,吃棗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時《威縣志》說當?shù)爻浴罢粞蚋狻。在南方,江浙的蘇州、嘉定等地方志稱“節(jié)糕”,明正德廣東《瓊臺志》記載當?shù)爻源焊猓骸霸┣耙耘捶蹪?jí)蔗糖或灰汁籠蒸春糕,圍徑尺許,厚五六寸,雜諸果品歲祀,遞割為年茶,以相饋答!逼湫沃祁愃平裉斓纳盏案。清顧祿《清嘉錄》卷十二記載更為詳細,說將黍粉和糖為糕,叫做“年糕”,有黃色和白色之別。大的一尺見方為“方頭糕”,還有像元寶的“糕元寶”,用于除夕供先、親戚朋友間的贈答。此外,還有細長的“條頭糕”、寬大的“條半糕”。過節(jié)時富家雇人制糕,一般人可在糕店購買。

【元旦的來歷及由來】相關文章:

元旦的由來和來歷11-03

元旦的來歷和由來介紹01-11

元旦的由來02-05

元旦的來歷08-11

元旦的由來簡介12-28

中國元旦的由來08-08

元旦的由來與傳說01-11

元旦的起源及由來01-11

元旦的由來合集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