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送秋牛習俗的由來
秋分,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六個節(jié)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歷9月22~24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分送秋牛習俗的由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秋分送秋牛習俗
眾所周知,秋分在每年公歷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jié)日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胺帧笔緯円蛊椒种,同春分一樣,此日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此后,陽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漸趨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因此古人很重視秋分節(jié)氣,也因此形成了很多習俗流傳下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送秋牛的習俗。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jié)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 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 秋官"。
豎蛋習俗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
豎蛋習俗
兒,何以成為“世界游戲”,其玩法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秋分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qū),四邑(今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zhèn)的謝姓,有個不成節(jié)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扒锊恕笔且环N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币荒曜郧,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拜神習俗
秋分前后的民俗節(jié)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圣王誕辰:開漳圣王又稱"陳圣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后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拓展:關于秋分習俗
秋分較普遍的習俗習慣
1、豎蛋: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秋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2、拜神祭月“祭月節(jié)”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
3、送秋牛: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jié)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
4、放風箏: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瞇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5、吃秋菜: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秋分的氣候特點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fā)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按農歷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時節(jié),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均先后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qū)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jié)。也是農業(yè)生產上重要的節(jié)氣,秋分后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鞍嗽卵汩T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東北地區(qū)降溫早的年分,秋分見霜已不足為奇。秋分這天,太陽位于黃經180度,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這時,南方地區(qū)候溫普遍降至22℃以下,進入了涼爽的秋季!耙粓銮镉暌粓龊。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降雨,氣溫也一次次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日最低氣溫降到0℃以下,已經可見到漫天絮飛舞、大地素裹銀裝的壯麗雪景。南方地區(qū)和涼山州秋多綿雨,濕害嚴重,對秋收、秋耕和秋種影響頗大。要搶晴收曬,理墑防漬,抓好"三秋"生產的質量和進度。同時,還要充分利用秋季陰雨寡照、土土壤墑情較好的氣象條件,不失時機地大搞植樹造林,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xù)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于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jié)。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秋分有哪些注意事項
秋分時節(jié),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已經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此時,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
從秋分節(jié)氣開始,人們的秋燥癥狀一般屬于涼燥。秋分以前有暑熱的余氣,故多見于溫燥;中秋之后,秋風漸緊,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當然,秋燥溫與涼的變化,還與人的體質和機體反應有關。溫燥咳嗽是燥而偏熱的類型。
常見癥狀有干咳無痰,或者有少量粘痰,不易咯出,甚至可見痰中帶血,兼有咽喉腫痛,皮膚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煩,舌邊尖紅,苔薄黃而干。初發(fā)病時,還可有發(fā)熱和輕微怕冷的感覺。
涼燥咳嗽是燥而偏寒的類型,病發(fā)時怕冷,發(fā)熱很輕,頭痛鼻塞,咽喉發(fā)癢或干痛,咳嗽,咯痰不爽,口干唇燥,舌苔薄白而干。這類病癥雖不是大病,但如不及時治療,病邪便會深入,病癥會加重,少數人還會發(fā)生其它病變。
也有些人可能在此間出現高熱、抽風、出血等嚴重現象,所以應及早治療和預防。人患此癥,是由于體弱,不勝涼勁肅殺之秋氣的侵侮所致。要防止秋燥癥,就得增強體力,提高抗病的能力。適應氣候變化,堅持身體鍛煉。秋季身體鍛煉,重在益肺潤燥,如練吐納功,叩齒咽津潤燥功。
【秋分送秋牛習俗的由來】相關文章:
秋分習俗:送“秋牛圖” 玩“豎雞蛋”01-13
立秋“貼秋膘”的由來01-03
解讀立秋習俗:曬秋08-08
中秋習俗話摸秋散文04-12
2015年立秋“貼秋膘”的由來01-02
立秋習俗:秋忙會是什么12-31
傳統習俗:秋祭月之分魚01-08
立冬由來及習俗01-20
冬至的由來與習俗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