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節(jié)的散文 推薦度:
- 端午節(jié)的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端午節(jié)的散文15篇[優(yōu)秀]
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吹缴⑽牡纳碛鞍桑可⑽膶ψ髡咧饔^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體中僅次于詩歌的。你知道寫散文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散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jié)的散文1
看到鄰居小孩子手上系的花花線(五種不同顏色線的組合),才知道端午節(jié)要到了。是呀,忙碌的生活讓我早已淡忘了許多節(jié)日。今天下午沒事,我可以坐在電腦前好好想想自己以前的快樂,也算是給自己的心靈注入一絲清泉,讓自己能記住自己曾經(jīng)擁有過的開心和快樂,讓端午節(jié)的思緒隨風(fēng)飄。
小時候,收割小麥的前后,忙碌的母親和奶奶會給我們?nèi)齻縫香袋,我和妹妹的是雞心型,弟弟的是方形,母親會給我們配許多花花線,在端午節(jié)前的晚上給我們?nèi)齻的脖子上,手上,腳上都系上花花線,香袋是第二天早上才讓戴的,晚上,我們?nèi)齻都要把自己的香袋藏在自己的被窩里,那是一種怎樣的開心和快樂呀。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們?nèi)齻就會戴著香袋子到各自的小朋友面前炫耀,大部分小朋友都和我們一樣的裝扮,也總有那么幾個因家長忙,什么也沒有的,這時就會顯得很委屈,母親總會把我們家多余的香袋和花花線給沒有的小朋友,這時候大家都會皆大歡喜。也曾經(jīng)問過奶奶為何要系花花線,奶奶說是系了花花線就不怕蛇了,我們小時候最怕蛇了,所以系了花花線的感覺就是爽,每年的花花線大人們是不允許我們私自解的,一直要到陰歷六月六,才能由母親用剪刀小心給剪斷,然后把花花線系在家里的小樹上,花草上,說這樣小樹,花草才能長的更快更好。那時只記得戴香袋子,系花花線的開心和快樂,沒有吃什么好吃的記憶。
稍微長大一點,才知道這一天的道道很多的,比如端午節(jié)的早晨,一家人都要早起的,爺爺和父親都要到地里割一些小麥和各種草回來,掛在我家的`房檐下,奶奶說那都是難得的好藥材,包治百病的,總是看的緊緊的,從不讓我們?nèi)y動。而奶奶和母親總要在早上洗頭,而且很是講究,說是要用無底水洗才行(就是把一桶水倒出去一些,必須用桶中間的水來洗,桶底的水不能用),他們還必須趕在太陽出來之前干完這些。當(dāng)時覺得很是神秘,也曾好奇地問過奶奶,奶奶總說:“小孩子家,別亂問,長大后自然會知道的!爆F(xiàn)在我早已長大了,可我還是沒能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長大了,也知道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知道在南方還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習(xí)俗,也曾為屈原鳴不平,為《離騷》而折服,會在這一天里,祈求汨羅江里的魚蝦嘴下留情。 上高中時,有年的端午節(jié),好友陳蘇娟從家里拿了好多新鮮的粽子,真的是讓我們大飽口福,如今市場上賣的粽子品種很多,但都沒有我們當(dāng)時吃的那個香味濃。我有點想蘇娟的母親了,那是個瘦弱的母親,但熱情好客,我們當(dāng)時都喜歡到她家里去,喜歡和她拉家常,現(xiàn)在我還能想到老人那開心爽朗的笑聲。
成家后,忙碌的工作和瑣碎的日子在一天天消耗著我對生活的那份激情,許多節(jié)日對我來說都不再重要。說來慚愧,我真的不是位好母親,女兒今年已經(jīng)九歲了,我好像沒親手給她系過一次花花線,我也根本不會縫香袋子,每年還是我的母親替我做著這一切,感謝我的母親,女兒成年后的回憶中,有關(guān)外婆的美好記憶會更多一些。
今年的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經(jīng)歷了許多事,我一向浮躁的心慢慢平靜了下來,是呀,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平和的心境,那樣的生活才更真實,更值得人向往。我決定今年親自動手,給女兒配多多的花花線,親自給女兒系上,在端午節(jié)的那天,帶女兒給院子里的樹木花草都系上花花線。
柔和凄美的音樂中,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思緒輕輕飄揚,心里的感動一點點多了起來,我好想讓自己變成一朵云,飄到災(zāi)區(qū)去,給那里的孩子都系上花花線,讓他們和我的女兒一樣開心快樂地成長。
端午節(jié)的散文2
前些時候,是木棉花由盛轉(zhuǎn)衰的過渡期。眼看著木棉花一朵朵飄落,落在城市的底層,“零落成泥輾作塵”。儲蓄了一年的力量,如今卻被踐踏,我想,這不是它想要的。
沒由來的,很自然地想到了早已離開塵世的人。正如木棉花一樣,在釋放過光彩后,離開所依存的世界。無論在過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是贊揚還是鄙視,都是未知。
忽然,好像看見了空中的亡靈。此時。我能做的,只是握一握他們虛無的手。是安慰,也算是祭拜吧。
驀然醒悟,原來人生不過如此。既然死后的,是不能決定的,那么,就只有像木棉一樣,綻放畢生的含蓄。
想著,陽光就透過薄薄的'云層釋放出來,我仿佛看見了光束,澄明,純凈?纱藭r的天空,怪誕得出奇——云塊很薄很淡;天空的顏色模糊且朦朧,些許暗淡,些許明朗;陽光刺眼,卻找不到根源。
此時的天空正如我的心情,復(fù)雜、混亂,唯一感知到的,是那么點感傷與憂郁。
端午節(jié)的散文3
端午節(jié)最忙的肯定是父母,因為除了裹粽子,順帶燒些白和蛋之外,許多的工作都要有序推進(jìn)。其中一個工作就是在客堂的門上掛一束,或者幾根青蓬頭草,考究的人家是逢門必掛的,還要掛出個名堂來,東門掛了青蓬頭,西門就掛些菖蒲,后門掛些蒜頭。個別人家連豬玀棚里也掛上一二大把青蓬頭的,農(nóng)家人過節(jié)從來不忘牲畜的。我看見所有的節(jié)日,當(dāng)我們的八仙桌上有魚有肉了有蛋了,豬玀那天的伙食也會改善一些的。這個做法成了習(xí)慣,真不知道豬玀知道不知道它也有個端午節(jié),但母親喂豬的時候會對豬玀說的,今天過節(jié),你也吃得好一點,但母親接下去又會說,你肉也要長得多一點。
掛青蓬頭是有規(guī)矩的,掛之前,家家戶戶要搞一次衛(wèi)生的,有點像現(xiàn)在的衛(wèi)生周的活動,很徹底的。這個工作是要在端午節(jié)之前做好的,是在掛青蓬頭之前做好的,所以青蓬頭有點消息樹的味道,掛了就等于告訴左鄰右舍我們清潔好了家里雜什。清理工作是個大的工作,開做之前,母親要來個家庭總動員,動員好了以后,要進(jìn)行分工。我那個時候喜歡搶一把掃帚,掃帚一拿,全是事情了,那里地皮齷齪,就到那里掃地,那些搬床的、翻箱倒柜的重頭活,都是父母哼哼唧唧地做掉的。做了幾個小時,大家就想到青蓬頭了,一般的說,掛在什么地方是母親說的,去什么地方掛的是父親做的,分工是非常明確,母親動嘴,父親動手。年年如此,歲歲這樣,做法很符合場景,更符合性別。
我要說的還是青蓬頭的問題,為什么要掛青蓬頭?青蓬頭,學(xué)名艾草,這種草張滿了海邊村的河濱邊上,父母親每年的端午節(jié)前就割了許多許多。割好后放在場地里曬,曬成干了,用稻柴繩捆起來,然后用一張大的塑料袋將它們裹起來,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全封閉的。到了大熱天,我們在場地上吃飯,飯好后還要在場地上喝薄荷茶,隔壁鄰居都會趕過來,一起喝茶,一起說笑話,拉家常,每晚都這樣。但蚊子來了,那時的蚊子特別有戰(zhàn)斗力,它們咬人一咬一個準(zhǔn),口口都出血,血很紅,被咬的人跺腳也來不及,這些蚊子蒲扇是趕不走的,它們不怕風(fēng)。大家想到了做霉煙,就是弄一堆稻柴,點火,火頭不可以旺的,要暗火,這樣可以出煙,讓煙把蚊子熏走,那個時候再在稻柴上放一把艾草則效果更好。艾草的那個味道有點香,有點酸,也有點嗆,也有點刺鼻,蚊子聞到了,吃不消,骨碌轉(zhuǎn)身,立即就跑。
艾草的味道是中草藥的味道,艾草原來就是中草藥,當(dāng)我們將艾草放到鼻子底下嗅一嗅,你就會感覺到一股藥味滲入鼻孔。這個味道,許多人聞了后精氣神就足,但也有個別人像蚊子一樣不適應(yīng)的,但不會跑路。蚊子聞到后,不跑路是不行的,會跌倒在地上的,沒命的?雌饋,人和蚊子的'差異還是很大的。父母懂得艾草的作用,也是老古話傳下來的,老古話傳下來是不是靈驗要實踐,實踐后覺得是對的,父母就做了,而且一直堅持著,像繼承文化一樣。其實青艾草掛在門口起什么作用,就是用味道嚇走或者熏跑蚊子的,我想那些菖蒲,蒜頭其實派的也是這個用場。
端午節(jié)的本質(zhì)就是歡樂,歡樂到了一個具體的家庭里,歡樂就非常具體了。當(dāng)年的端午節(jié)沒有國定放假日,但生產(chǎn)隊里為了讓大家過好節(jié)日,也是提前幾個小時收工的,目的就是給大家騰一段休息時光,讓大家好好裹粽子,好好燒粽子,好好吃粽子。端午節(jié)使海邊村人有了點“喘息的時刻”,有了時間,端午節(jié)就有了熱鬧,隊上人就有了開心。
端午節(jié)的散文4
小時候,端午節(jié)總是不期而至,因為,我們已習(xí)慣了月份牌上記數(shù)的方式,不能弄懂陰歷和陽歷的換算計法。然而,總有那幾日,街頭巷尾忽然平添了幾分熱乎,起早買菜的婦人們菜籃子里多了平時不常有的粽葉,我們這才知道,又要過“粽子節(jié)”了。
那時節(jié)生活貧苦,平日難有鼓勵腸胃蠕動的美味佳肴。傍晚時分,粽子的清香從各家廚房里飄散出來,彌漫著樓道和院落,沁潤在忙碌了一天“抓革命,促生產(chǎn)”的人們的臉上,仿佛這時,生活的本質(zhì)才回到苦撐已久的人的笑容里。有古趣雅興的人家,還會弄來蒼術(shù)白子或艾條在屋子里點燃,一股股濃濃的草藥香味飄滿了整個屋子,熏出星火微微。每戶人家門頭上還會掛上菖蒲艾草,以驅(qū)除五毒。外婆說,夏天就要來了,蟄伏一冬的毒蟲害物都會跑出來禍害娃娃,用草藥驅(qū)趕,孩子和家人就能避開邪毒,五毒不侵,潔凈平安了。包粽子是一門學(xué)問,如果包裹不好,米粒會跑漏出來。經(jīng)濟(jì)條件好的人家,還會在粽子里配放紅棗,赤豆,咸肉丁或鮮肉丁,真是味美香異;節(jié)儉的人家,會把用食過的粽葉清洗涼干,高懸門廊,以備來年再用。
南京是個文化多元的城市,南北交際,在這個都市里生活著多樣的花兒般的女人。雖然那是個禁“美”的年代,但卻藏不住女人們心頭的那點點波動,好像她們的.心思全用到了這小小的粽子的樣式花色上了。街坊四鄰拿出煮好的粽子換食品嘗,女人們相互揣摩包粽子的手藝技巧:江南女子的秀巧,北方姑娘的樸實,更有那嶺南女人的玲瓏雅致,在那一個“革命”的年代里,其樂融融的場面真不多見。孩子們更是互相攀比,嘴里吃著用線穿成串的煮熟的蠶豆,在彩線編織的網(wǎng)兜里裝盛煮熟的咸鴨蛋,垂掛胸前,一個個捧著相互撞擊,看誰不被擊破,以證勝敗。老人們也不甘寂寞,拿出針線,戴上老花鏡,用硬紙板折剪成立體三角形,然后把五彩絲線一層層的纏繞上去,斑闌剔透的小粽子就做成了,端午節(jié)當(dāng)日,再把這一個飽含老人家美好祝愿和希冀的工藝小粽子佩掛在孩子的頸項上、床頭邊,保佑小孫兒快快長大。
端午節(jié)的食譜必備“五紅”和“五黃”,可能是與“五毒”相對吧。這“五黃”首推黃鱔,其次是黃魚,“五紅”有烤鴨、莧菜和咸鴨蛋等。莧菜煮食的方法著實講究,關(guān)鍵點在要吃淡、吃燙、吃爛。當(dāng)然,這“五黃”是必不可能備齊的,或許更多的“吃法”只能停留在傳說中。我當(dāng)時生與活的年頭不長,沒有遙想,食物不豐,想象力也沒法超越和離奇,但有一事今天想來也委實奇特。70年代中前期,資本主義的尾巴已被割刈得不見屁門星了,但每逢端午節(jié)來臨,街頭路口的拐角,總能見到賣烤鴨的商販在街面上設(shè)攤,樣子有點像80年代街頭賣鹵菜的攤點,但是,端午一過,便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今天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洪武路上宰牛巷口那一家烤鴨店,用一塊錢,就能剁斬一大藍(lán)邊碗,順手撿拿一塊放入嘴中,激得滿口油汁,回味無窮。那種滿足和愉悅是今天食得山珍海味也難能敵得。90年代初還去過那家店,名字起的雄勁超牛,直把一個個體工商戶威逼成一個國家科研事業(yè)單位——“南京烤鴨研究所”。
明天又要過端午了,街面上加緊地?zé)狒[起來,我適時地買了一把艾草菖蒲懸掛門頭,用幣一元錢。
端午節(jié)的散文5
當(dāng)黃梅細(xì)雨還沒有訴盡纏綿,第一曲蟬音還沒有引起共鳴,我就想起了端午節(jié),思念媽媽的味道。清晨,當(dāng)?shù)谝豢|暖陽輕輕撥開薄霧,微風(fēng)吹來陣陣粽香,我滿街尋找著和媽媽包的形狀相似的粽子,終于在西街尋到,買了幾個,里面的配料豐富多樣,可是松松垮垮的,味道也比媽媽做的差遠(yuǎn)了。在這個思念的季節(jié),我又想起了媽媽包的粽子,又想起了兒時的端午節(jié)。
媽媽不識字,不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更讀不懂我文字里的憂傷。媽媽只知道清明節(jié)后就開始為端午節(jié)準(zhǔn)備,因為每年端午節(jié)除了包粽子,媽媽還要給我們買一斤肉和幾塊方糖,媽媽還要買一些雄黃沿墻邊灑,因為我家住在半山腰,毒蛇常出沒。為了讓端午節(jié)過得富足些,媽媽提前就得多攢一些錢。三月,媽媽上山采茶葉和金銀花賣;四月,媽媽上山去挖草藥。到了端午節(jié)那天大清早,媽媽早早地泡好大蒜酒,就去山上砍艾葉草,砍回來后插幾枝在門上,其余的鋪在屋前的坪里曬,媽媽說用艾葉熬水洗頭洗澡夏天能少生痱子。媽媽說用艾葉來熏蚊子既省了蚊香錢,又不用聞蚊香的氣味。春夏季節(jié),是山里多蚊蟲的季節(jié),小時候,我們只覺得去山上好玩,可是,多年以后,卻忘不掉皮膚易過敏的媽媽癢得難受的表情。
端午節(jié)前一天,勤勞的媽媽去山上采了一大捆粽葉回來,選了一些長一點寬一點的,一片片洗凈,圈圍著放在盆里泡。媽媽連同還采了一些棕葉,也用水泡著。媽媽取了一把干稻草,燒成灰,等灰冷了后,倒在一個貼了紗布的篩子里,下面放一個臉盆,過濾的水就是用來包粽子的堿水,然后把泡過一個多小時的糯米泡在堿水里。大約一個小時后,媽媽把糯米和粽葉端出來放在門口,準(zhǔn)備包粽子,引來村里小朋友的圍觀,幾個年輕媳婦搬了小凳子坐在了對面。媽媽把一朵扇子般的棕葉架在椅背上,撕成細(xì)條。媽媽取了兩片粽葉疊加,圍成漏斗狀,舀了一些米放進(jìn)去,用手壓緊,再加一些米,再壓緊,然后左手稍微彎曲,彎成山狀,然后把米團(tuán)稍加擠壓形成三角狀,數(shù)次翻轉(zhuǎn),接著兩邊手指再往內(nèi)壓,讓中間圓突起,最后裹緊,用棕繩扎緊。一串粽子包好了,就像十幾個三角形大青果,干凈清爽,像翡翠,又像一群圍著媽媽的小朋友。包好了的粽子放進(jìn)水里,冒氣了小泡泡,透過水,粽子在水里晶瑩閃亮。媽媽一邊包,一邊講解,然后手把手教村里的年輕小媳婦。村里的女人都習(xí)慣了來我家門前包粽子,媽媽也習(xí)慣了一家家查看。媽媽還幫不會包的人家包,一包就是一整天,忘記了時光。包好后媽媽和媳婦們把家里的大鍋搬出來,架在臨時灶上,然后添滿了柴;鹈缣蛑伒祝臣t了小朋友的臉。煮了一陣后,就用小火慢慢燜,大家都睡了,留下媽媽守著。媽媽一邊看著鍋子,一邊給我們做布鞋,時不時側(cè)著身子聞聞、聽聽。熬到半夜,粽子煮好了,媽媽才睡,她自己卻舍不得先嘗一個。
第二天,院子里彌漫著粽子的芳香,沁入一縷粽香,我如癡如醉。在那個時候,幾乎全院子的人都吃到了香噴噴的粽子。媽媽拿了一個粽子,拈了拈,壓了壓,小心翼翼地解開棕繩,輕輕地褪去粽葉,晶瑩剔透的粽團(tuán)就露出來了,一陣香氣撲鼻而來,媽媽微笑著聞了聞,輕輕地咬了一口,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后把粽子遞給了我。我咬了一口,酥酥軟軟的,又很緊致,油而不膩,糯而不滑,糯米的香味里已浸入粽葉和棕繩的香味。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我還在上初中的時候,家里半年都要靠吃紅薯和土豆度日,我常常餓得心慌,端午節(jié)包粽子算是打牙祭。可是媽媽卻大方地送出去,她自己卻舍不得吃完一個,我們姐妹還可以連續(xù)幾天吃粽子。
從初三起我開始寄宿,媽媽每年端午節(jié)都托人帶一串粽子給我,常常被同學(xué)們搶光了,媽媽也不在乎。其實我上小學(xué)四年級起媽媽每逢過節(jié)心情都不好,因為爸爸出外做生意虧了,很多年里很少回家,媽媽只好一個人獨自撐起整過家,三姐常常生病,為了給三姐買藥,為了給三姐增加營養(yǎng),本來就不夠吃的稻谷還被媽媽賣了不少。媽媽總是在紅薯鍋里放一個盆子蒸飯給姐姐吃,我和妹妹忍住不吃,偶爾改善伙食的時候,米飯媽媽只吃一點點,連過節(jié)時肉和魚媽媽都不吃。為了給我們湊學(xué)費,媽媽常常挑豆子和蔬菜去七八里以外的集市上賣。三姐最后還是微笑走了,去世前她說此生無憾,因為遇到了一個好媽媽。我想她的.靈魂永遠(yuǎn)都不會忘記那個情景:在她摔斷腿的那幾個月里,媽媽常常獨自一人背她去十幾里外看醫(yī)生,還每天背她上下學(xué)?墒菆詮姷膵寢審牟辉谖覀兘忝煤痛謇锶嗣媲傲鳒I和抱怨,只是我有時半夜聽到媽媽偷偷哭。每逢過節(jié)媽媽就會很開心、很熱心地教村里人做好吃的,并大方地把自己做的送人。光陰婆娑,歲月不待人。現(xiàn)如今媽媽兩鬢現(xiàn)在已添了不少白發(fā),腿也有風(fēng)濕,但依然精神很好。媽媽帶大了我們姐妹,帶大了姐妹的小孩,還照顧過村里不少小孩和老人。
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可是我們又離媽媽很遠(yuǎn)。媽媽依然保持每年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習(xí)慣,一到端午節(jié),媽媽說她就和嬸嬸伯母一起包粽子,送給不包粽子的老人和留守兒童。每年暑假我們回去,媽媽都要包粽子,還要親自磨豆腐,因為在媽媽眼里,兒女回家就是過節(jié),因為在媽媽眼里,家鄉(xiāng)的味道最好。其實媽媽包的粽子里依然什么配料也沒有,媽媽說村里老人還是喜歡吃堿水粽。我和老公,還有兒子也都吃得津津有味。我也學(xué)過幾次包粽子,可總是包不出媽媽包的粽子的精致形狀和純純的味道。
除了端午節(jié)包粽子,其他時候媽媽也帶村里人做很多好吃的。比如黃雀肉、夫子肉、夫子辣椒、貓耳朵、米豆腐、豆腐等。媽媽還會給大家唱上幾段花鼓戲,年輕的時候,媽媽身段和聲音都很有韻味。如今老態(tài)龍鐘了,聲音還是沒變。沒上過學(xué)的媽媽還喜歡用成語,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媽媽的成語有太多用得不貼切的地方,但在農(nóng)村,給大家?guī)砹嗽S多樂趣。哪有有媽媽,哪里就笑聲陣陣。其實,這些小吃里面都沒有肉,但在那個年代、在我們兒時,這些帶著媽媽味道的小吃,吸引著我們的味蕾,如同一股股暖流穿過我們的心田。
在這個思念的季節(jié),我想起了媽媽那熟悉的笑容,想念兒時母親的疼愛,那些歲月,我將窮極一生去銘記、感恩。光陰流轉(zhuǎn),歲月更迭,哪怕光陰老去,還可以感動自己。經(jīng)年里的那些溫暖,我都將銘刻心底!
端午節(jié)的散文6
汪曾祺:端午節(jié)的午飯要吃“十二紅”
談到作家中的“吃貨”,不得不提汪曾祺,他的作品中充滿了“中國味兒”,筆下的端午節(jié)也透著一股濃濃的“咸鴨蛋味兒”。在散文《端午的鴨蛋》中,汪曾祺通過對端午風(fēng)俗的描寫和對家鄉(xiāng)高郵鴨蛋的介紹,表達(dá)出了對兒時生活的懷念以及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我的家鄉(xiāng)是水鄉(xiāng)。出鴨。高郵大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于腌鴨蛋。高郵咸鴨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后,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里出咸鴨蛋!’”汪曾祺對家鄉(xiāng)的咸鴨蛋贊不絕口“高郵的咸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xiāng)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他鄉(xiāng)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除了談及家鄉(xiāng)特產(chǎn)咸鴨蛋,汪曾祺還在文中回憶了他小時候過端午的情形,其中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午飯要吃“十二紅”等習(xí)俗均在文中有著細(xì)膩地描寫。
汪曾祺筆下的端午節(jié)
系百索子。五色的絲線擰成小繩,系在手腕上。絲線是掉色的,洗臉時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紅一道綠一道的。做香角子。絲絲纏成小粽子,里頭裝了香面,一個一個串起來,掛在帳鉤上。貼五毒。紅紙剪成五毒,貼在門檻上。貼符。這符是城隍廟送來的。城隍廟的老道士還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節(jié)前就派小道士送符來,還有兩把小紙扇。符送來了,就貼在堂屋的門楣上。一尺來長的黃色、藍(lán)色的紙條,上面用朱筆畫些莫名其妙的道道,這就能辟邪么? 喝雄黃酒。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個風(fēng)俗不知別處有不:放黃煙子。黃煙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藥,而是雄黃。點著后不響,只是冒出一股黃煙,能冒好一會。把點著的黃煙子丟在櫥柜下面,說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點了黃煙子,常把它的一頭抵在板壁上寫虎字。寫黃煙虎字筆畫不能斷,所以我們那里的孩子都會寫草書的“一筆虎”。還有一個風(fēng)俗,是端午節(jié)的午飯要吃“十二紅”,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十二紅里我只記得有炒紅莧菜、油爆蝦、咸鴨蛋,其余的都記不清,數(shù)不出了。也許十二紅只是一個名目,不一定真湊足十二樣。不過午飯的菜都是紅的,這一點是我沒有記錯的,而且,莧菜、蝦、鴨蛋,一定是有的。
沈從文:湘西小鎮(zhèn)有熱鬧的賽龍舟和捉鴨子
我國著名作家沈從文是湖南鳳凰縣人,在其代表作《邊城》中,就有對湘西小鎮(zhèn)端午節(jié)風(fēng)俗人情的精彩描寫。婦女、小孩子端午節(jié)要穿新衣,額角用雄黃蘸酒畫王字,吃魚吃肉,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軍民自由下水捉鴨子……
沈從文在《邊城》中的短文《端午日》中,描寫了極為熱鬧的端午節(jié)場面,展示了茶峒人同慶端午的淳樸民風(fēng)。
沈從文筆下的端午節(jié)
端午日,當(dāng)?shù)貗D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任何人家到了這天必可以吃魚吃肉。大約上午11點鐘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飯。把飯吃過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腳樓門口邊看,不然就站在稅關(guān)門口與各個碼頭上看。河中龍船以長潭某處作起點,稅關(guān)前作終點,作比賽競爭。因為這一天軍官、稅官以及當(dāng)?shù)赜猩矸莸娜,莫不在稅關(guān)前看熱鬧。劃船的事各人在數(shù)天以前就早有了準(zhǔn)備,分組分幫,各自選出了若干身體結(jié)實、手腳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練習(xí)進(jìn)退。
船只的形式,與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體一律又長又狹,兩頭高高翹起,船身繪著朱紅顏色長線,平常時節(jié)多擱在河邊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時,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個到十八個槳手,一個帶頭的,一個鼓手,一個鑼手。槳手每人持一支短槳,隨了鼓聲緩促為節(jié)拍,把船向前劃去。坐在船頭上,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手上拿兩支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船只的進(jìn)退。擂鼓打鑼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劃動便即刻嘭嘭鐺鐺把鑼鼓很單純的敲打起來,為劃槳水手調(diào)理下槳節(jié)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聲,故每當(dāng)兩船競賽到劇烈時,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紅玉老鸛河時水戰(zhàn)擂鼓的種種情形。凡是把船劃到前面一點的,必可在稅關(guān)前領(lǐng)賞,一匹紅布,一塊小銀牌,不拘纏掛到船上某一個人頭上去,都顯出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榮。好事的軍人,當(dāng)每次某一只船勝利時,必在水邊放些表示勝利慶祝的500響鞭炮。
賽船過后,城中的戍軍長官,為了與民同樂,增加這個節(jié)日的愉快起見,便派士兵把30只綠頭長頸大雄鴨,頸脖上縛了紅布條子,放入河中,盡善于泅水的軍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趕鴨子。不拘誰把鴨子捉到,誰就成為這鴨子的主人。于是長潭換了新的花樣,水面各處是鴨子,同時各處有追趕鴨子的人。
梁實秋:端午節(jié)叫做“粽子節(jié)”比較親切
在老一輩文學(xué)家梁實秋的散文集《雅舍談吃》中,不僅描寫了各種珍饈,即便是菠菜、茄子之類的家常小菜,也寫得有色有味。談及端午,作為“吃貨”的梁實秋更是直接把它定義成了“粽子節(jié)”。
梁實秋筆下的端午節(jié)
沿街賣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棗的,有不加棗的,擺在盤子里齊整可愛。 今日何日?我家老媽子曰:“今天是五月節(jié),大門上應(yīng)該插一些艾草菖蒲,點綴點綴!蔽壹依咸唬骸敖裉焓嵌宋绻(jié),應(yīng)該把鐘馗捉鬼圖,懸在壁上,孩子臉上抹些雄黃酒,辟邪辟邪!蔽业男『⒆营氃唬骸敖裉觳恢悄囊惶,就說應(yīng)該吃粽子!”我參考眾意,覺得今天叫做“粽子節(jié)”比較的親切些。
蘇童:懷念祖母在我脖頸上掛“小腳粽”
蘇童在《祖母的`季節(jié)》一文中,深情回憶起了祖母去世前不停的包粽子的往事,“祖母坐在后門空地上不停地包粽子,幾乎堆成了一座粽子山”。祖母貧苦一生,留給孩子的東西,也不過是一捆一捆的舊粽葉,掛在門楣上沙沙沙地響。
蘇童筆下的端午節(jié)
春天的時候我祖母還坐在后門空地上包粽子呢。有一只洗澡的大木盆裝滿了清水,浸泡著剛從湖邊葦?shù)乩锱碌那圄杖~,我家屋前屋后都是那股涼涼的清香味。我走過去把手伸進(jìn)木盆,挨祖母罵了,她不讓人把碼齊的青粽葉搞亂了。我們白羊湖一帶的人都包“小腳粽”,大概算世界上最好看最好吃的粽子。祖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張粽葉里,窩成一只小腳的形狀來,塞緊包好,扎上紅紅綠綠的花線。有一只粽子掛到我的脖子上了,我低頭朝那只粽子左看右看,發(fā)現(xiàn)祖母包的粽子一年比一年大,掛著香噴噴、沉甸甸的。祖母挎著竹籃走過橫七豎八的村弄,去五里外的白羊湖邊采青粽葉。我跟著她。我們站在湖邊的黃沙地上望著四處可見的葦叢,然后赤腳涉過一片淺水,走進(jìn)最南面那叢蘆葦里。祖母喜歡這里的粽葉。在長長的秋天里,我在祖母留下的舊粽葉下面出出進(jìn)進(jìn),總能聞到白羊湖邊蘆葦?shù)那逑悖禾炷莻祖母的季節(jié)就浸潤著這股清香。我料定在每年的端午節(jié),祖母還會將溫暖的手伸向我,在我的脖頸掛上那只用紅線扎緊的“小腳粽”。我掛著這只粽子跨出家門,走過村弄,在白羊湖一帶燕子樣掠過。走過春天走過秋天,即使在白羊湖外面的世界里,祖母的粽子也會留下永恒的清香。祖母的墳在白羊湖邊。墳上長著一株嬌黃的迎春。沒有青草,青草還沒有長出來。
端午節(jié)的散文7
出身于農(nóng)村,又趕上物質(zhì)匱乏年代,小時候,經(jīng)常盼望過年過節(jié)。只為過年過節(jié),才有好吃好玩的。端午節(jié)也是如此。
記得童年過端午這一天,插艾蒿,包粽子、煮咸雞蛋、抹雄黃酒、掛香囊是過端午的主要大事。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這天,家家戶戶趕早來到野外田埂地頭,趟著露水,割幾把或一捆長得半人高的綠葉艾蒿,插在門楣、窗戶、豬舍等地方,用以驅(qū)蟲避害。整個村莊都散發(fā)著艾蒿的濃郁清香。
包粽子、吃粽子,據(jù)說起緣于楚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憂國憂民,卻被奸臣陷害,不被楚王重用,強進(jìn)諫不聽,反被流放,最后不愿看到楚國被秦國滅亡,懷著悲憤抱石自沉于汩羅江。楚國民眾有感動于屈原忠誠而哀怨于楚王的昏庸。聽說屈原投江后,為了不讓魚類傷害屈原的尸體,沿江里撒下糯米,演變成今天的吃粽子、紀(jì)念屈原的習(xí)俗。
端午的雞蛋,清香鮮美自不必說。因為平時,自己都舍不吃,拿去賣了換油監(jiān)和零用錢。只有過年過節(jié)才是個例外。
喝雄黃酒可以驅(qū)蟲避邪。奶奶說,當(dāng)年,許仙就是在端午這天,勸白娘子多喝了雄黃酒,才現(xiàn)了原形,嚇得許仙逃進(jìn)金山寺不回家,氣得白娘子和法海施展法術(shù),水漫金山?梢娦埸S酒的效用、威力。小孩身上抹一雄黃酒,蚊蟲遠(yuǎn)避。大人們做的五彩線香囊,這天掛在孩子們的脖子上,寓意平安吉祥。
當(dāng)然,童年端午,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有關(guān)吃的記憶。那時,一天到晚都在餓著過。能吃飽一頓,已是一種滿足,過節(jié)能吃上一次美味,更是美上半年。
農(nóng)村過端午,新麥?zhǔn)崭,新面下來,家家戶戶都炸炸饃。若遇上生產(chǎn)隊長高興,殺頭大肥豬,家家分得二三斤,讓人人嘗嘗斷了半年的'葷味。記得過節(jié)的前一天殺豬,隊里派幾個身強力壯的人,放倒肥豬,屠夫用長刀,捅進(jìn)豬脖子放血,直到豬滴盡血斷氣,然后,用刀尖從豬腳處剔個口,插個竹管扎緊,用打氣筒,把豬打得全身滾圓,四肢朝天,放進(jìn)燒熱的大鍋里褪毛。毛剔凈后,放在門板上破肚開膛,掏出內(nèi)臟,掛在木架上,按家戶大小分。一大群小孩圍著跟前看。等肉分到手后,跟著大人興高采烈地跑回家,守在灶臺前,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父母肉。
端午早上,吃粽子,煮雞蛋,剝蒜頭,喝米湯,在我看來,只算是像吃酒席前的打尖。中午才算正餐。大人們半晌,早早收工,炸炸饃,炒肉,蒸米飯。溫潤如玉,醇香可口的粽子,更是早晨已經(jīng)做好。小孩們早早地圍在灶臺和桌前,等飯菜一端上來,迫不急待地下筷,狼吞虎咽起來,一個個吃得肚子滾圓,嘴角流油,還不肯下桌。夜時睡覺,夢里嘴還在嚼得津津有味。醒來,我還在跟弟弟說,要是天天過節(jié)過年多好啊。
幾十年后,憶起每年端午那天能吃那么飽,吃得哪么香,都是大人們舍不得吃原因。既是吃點,頂多是“土地爺吃螞蚱,大小沾點葷氣”,為的讓娃娃們吃得飽吃得好,補償下平時的愧欠。想到這些,心里就常常發(fā)酸,淚涌眼際。
現(xiàn)在,人們終于過上天天像過年過節(jié)的好日子。端午這天,更是美味佳肴滿席。在這個舉國歡樂的日子里,我們更不能忘記,過去艱難的日子。讓那痛苦的一頁,成為歷史,永不再現(xiàn)。我想,只有這樣,屈原的在天之靈才會感到無比欣慰,這樣的端午節(jié),過得更有意義。
端午節(jié)的散文8
兒時的端午節(jié)
題記:“端午節(jié),蒿里采青,兒時的一幕一景時下已經(jīng)很難再現(xiàn),工業(yè)文明的今天,沖淡了這些歷史文化,想起父母對子女的關(guān)愛,可以凝厚在一個小小的五色線圈里。是了,記憶深處珍藏的恰似那些再往后的日子里再難重回的當(dāng)初,每及這些,惦念的豈止是良辰美景,更是故鄉(xiāng)景,父母情!薄四厩嘣
在此清明節(jié)到來之際,總想抒寫一些文字,悼念我的母親,略表哀思。
兒時的端午節(jié),五彩繽紛,熱鬧非凡,是個盛大的節(jié)日!令人向往和懷念。從五月初一開始,便有了節(jié)日的味道。農(nóng)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jié)。端為開端,農(nóng)歷以地支紀(jì)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
記得我還在睡夢中,就感覺到手腕子和腳腕子,又被溫柔地捆住了,可自己就是不愿意睜開眼睛看,假裝酣睡。賴床是孩子們的專利,能多賴一回兒就多賴一回兒。當(dāng)我再一次被強行叫醒時,天已大亮,驚喜地發(fā)現(xiàn),手腕子和腳腕子又被五色線圈拴住了,知道端午節(jié)到了,只有端午節(jié)的時候,母親才給我戴五色線圈的。
端午節(jié),正值春末初夏,風(fēng)和日麗,大地綠草茵茵,野花盛開,林中枝葉茂盛樹樹成蔭,天空百鳥爭鳴盡情歡唱,大自然盡顯夏日田園風(fēng)光的獨特魅力。老天鬼斧神工種植出來的天然大花園,讓一度曾忍受冬季寒冷沒有看到丁點色彩點綴的人們大飽眼福!早晨,走在空氣清新,景色怡人的田野里,看著一天比一天茂盛,茁壯成長的莊稼,心里踏實,心情愉悅。有人說:“若是在夜晚,蹲在高粱地或者是玉米地里,你都能聽到植物咔咔咔的拔節(jié)聲。”不冷不熱的天氣,濕潤而不干燥,六月份,是一年四季之中,最舒服、最愜意、最美麗的季節(jié)。
我慌忙穿好衣服,站在炕上,搖晃著手腕子和腳腕子上的五色線圈:好看極了,美妙極了,快樂極了,幸福極了!大膽的撲向母親,將她緊緊的擁抱,親吻著她那滿是皺紋的額頭;童心未眠的我,就想要這樣的好機會,乖乖的在母親的懷里撒撒嬌,滿足我被溺愛時的放縱情緒,表示我對她的尊敬和感恩,讓我更加熱愛我的母親。
端午節(jié),給孩子們戴五色線圈是一種習(xí)俗,據(jù)說能驅(qū)邪保平安!這是天底下所有母親最愿意做的一件事,拴住了孩子們的手腕子和腳腕子,似乎就拴住了兒女們的平安和快樂!每次母親給我們兄弟姊妹拴線圈時,她都會在心底里千百次地向上帝虔誠的祈求,保佑她的孩子們一生平安。
春節(jié)過后,孩子最盼望過的節(jié)日,就是端午節(jié)了。改善生活對鄉(xiāng)下的孩子們來說,只有在過年過節(jié)時,才能吃到美味佳肴,才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才能快快樂樂地玩耍。端午節(jié)不但可以吃上帶肉餡的餃子,油花焦黃的油餅,還可以吃上包著大棗的粽子和煮雞蛋。煮雞蛋!可是我最愛吃的美食,我們農(nóng)村孩子一直把它當(dāng)糕點!那時還沒有自由市場,雞鴨肉蛋,蔬菜糧食,都是自給自不足。我們家小雞下的蛋,母親平時是舍不得吃的,贊起來,留著有個大事小情時用。比如家里來客人了,就會炒上一大盤子煎雞蛋,等客人吃剩下了,我們才有機會品嘗到炒雞蛋的美味;蛘呤悄膫孩子生病了,母親才會給你煮上兩個雞蛋解解饞,安慰一下。端午節(jié)可就開大葷了,不但煮雞蛋可以管夠管飽的吃,還可以去野外采艾蒿踏青和玩耍,這是我最最高興的事,最最盼望的事。就像現(xiàn)在的人們?nèi)ソ纪饴糜我粯樱旎顦O了。
五月初一那天,家家戶戶便開始準(zhǔn)備過節(jié),記得母親和姐姐們,起早貪晚的疊了好多好多彩色艷麗的紙葫蘆;還有一堆用麻匹和紅布條扎的小笤掃備用。過節(jié)那天,不等天亮,就會拴在樹枝或是艾蒿上,插在房檐、門窗、門檻、豬圈、雞架、狗窩上,像春節(jié)貼對聯(lián)一樣,屋里院外,花花綠綠的,喜慶吉祥!還給孩子們縫制各種綢緞料、花布料做的特色香荷包,掛在孩子們的脖子上,也是拴住的意思?傊,節(jié)令可多了,可講究了。現(xiàn)在想想,并不是搞什么封建迷信,是民俗的精華,是國粹瑰寶,是傳統(tǒng)文化的延續(xù)和繼承;更是偉人詩人屈原的紀(jì)念日!賽龍舟,吃粽子,不也都是起源于端午節(jié)嗎?可喜可賀!
我自幼體弱多病,平時,母親對我管教得非常嚴(yán)厲,是不允許我和小朋友們到野外去玩耍的,怕我意外受傷,難治愈。父母親都很忙,哥哥姐姐又上學(xué),沒人陪我去野外,我沒有機會和大自然親密接觸。只有在端午時節(jié),母親為的是讓我去野外交交好運,去驅(qū)邪氣,不去也得去!我從來就不和母親較真,能讓我出去玩就好。為了這次寶貴的機會,我已等待多時了,情緒緊張,興奮過度,頭一天晚上怎么也睡不踏實。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只要母親輕輕一碰,不用拽來喊去,我便一個翻身,立馬坐起來,使勁地瞪著眼睛,生怕一閉眼就又睡過去,不敢再賴炕;黑燈瞎火的胡亂穿好衣服,生怕哥哥姐姐們把我給落下,頭不梳臉不洗,高高興興地就走出了家門。
這是一次神圣而又莊嚴(yán)的行動,天不能亮!必須得在太陽未出來之前回到家中。據(jù)說,艾蒿是不能見陽光的,見了光的艾蒿就沒有神力了!端午節(jié)的早晨,東方還沒露出魚肚白,人們便三個一伙,五個一群,神神秘秘的,不敢大聲喧嘩,悄悄地溜出村子,生怕驚動了哪位神靈,壞了自家的好事。信念信仰讓人們十分虔誠,并不是壞事,只要是正義的,就應(yīng)該發(fā)揚光大。
到了蒿草叢生的大草原,天色還是灰蒙蒙的一片,但是,可以清晰地辨認(rèn)出植物的模樣,艾蒿葉圓有香味,水蒿葉長沒有香味,是艾蒿是水蒿,一目了然。為了搶時間,人們急速尋找,快速奔跑,相互幫助,為的是能采到更多更好的艾蒿。剛才還連大氣都不敢喘人們,一旦走進(jìn)了大自然,便忘乎所以起來,有說有笑,大喊大叫,像參加拔蒿草比賽似的又爭又搶,好不熱鬧。
隨著天氣的慢慢轉(zhuǎn)亮,花草樹木漸漸清晰亮麗!有誰能不被眼前的美景所驚艷,有誰能不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快樂呢?林中田間,鳥語花香,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都是大自然的芳香和語言!綠色的林,綠色的田,綠色的草,紅色的花,黃色的花,紫色的花,將大地覆蓋。夏天的光臨,使大地?zé)釟庹趄v,植物更有生命力!滿眼朝氣的綠色,一望無際,各種叫不上名字的野花,遍地盛開,讓人流連忘返,不肯離去。
我參加這次行動的主要目的,不單單是為采艾蒿而來,而是喜歡漫山遍野的`山花,我愛鮮花,勝過愛我的花衣服。能采些奇花異草,回家裝點居室,給節(jié)日增加更多的喜慶,是我最大的心愿。我和誰都不爭不搶,碰到什么采什么,收獲頗多。我敢說,端午節(jié)這天,全村的農(nóng)戶家里,屬我們家裝點的最漂亮,滿屋子的鮮花盛開,香氣撲鼻,沁人心肺;全家人從早到晚都生活在無比快樂幸福之中,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慶甜美的微笑。時不時的去花瓶前駐足觀賞我采摘回來的各種野花,愛不釋手。就是我那花瓶有點寒酸,是我平時收藏起來的空罐頭瓶子。但是,鮮花的美麗,無論它開在何處何方,都是五彩繽紛,光彩照人,令人陶醉和癡迷。
艾蒿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平時人們就用它搓成繩子,曬干后,夏天驅(qū)趕蚊蟲用。每天晚上,燃燒一段艾蒿繩子,滿屋子的煙霧燎繞,的確有驅(qū)蚊趕跑蟲子的功效。蚊香的原理也一定來源于這些古老的民間技術(shù)。至于艾蒿是否能驅(qū)邪保平安,只是一個傳說,沒人去考證,就當(dāng)民俗民風(fēng)來傳遞吧,也很有趣。講究越多的節(jié)日,人們過起來才越有意思,不對嗎?
我慌忙吃過豐盛的早飯,就去和小朋友匯合,比比誰的五色線圈更好看?比比誰的五色線圈更漂亮?別說,五色線圈,戴在鄉(xiāng)下那些穿戴樸素,沒有丁點色彩包裝的孩子們的手腕子和腳腕子上,的確很鮮艷!真的很漂亮,很好看,很美觀。就像現(xiàn)在人們戴的手鏈和腳鏈一樣,也是一種配飾,一種裝飾。說不定手鏈和腳鏈的發(fā)明者就是根據(jù)端午節(jié)的這個傳統(tǒng)文化習(xí)俗所得到的靈感,才創(chuàng)造成功的。雖然,五色線做的手飾,沒有現(xiàn)在金屬制作的手鏈和腳鏈耐久貴重,也沒有任何的收藏價值,但我特別珍惜它的厚重,那是母親博愛孩子們的心血情意和祝愿!戴在兒女們的身上,暖在母親的心里,安慰著的是母親為兒女們擔(dān)驚受怕,祈禱健康平安的靈魂。每年過完端午節(jié)后,我都會一直戴著,臟了,褪色了,很難看了,我也不會剪掉,只要母親看著高興,我會一直戴到它自身斷掉為止。
鄉(xiāng)村的夏天,真的很美麗,鄉(xiāng)村的孩子,真的很可愛。鄉(xiāng)下的孩子過端午節(jié),就像城里的孩子過六一兒童節(jié)一樣,歡歌笑語。家家事事都為孩子們著想,連平時很少被人們關(guān)注的小豬倌,今天都成了大人們眼中的主角,受到了王子般的尊敬和愛戴!村子里有個規(guī)矩,每年端午節(jié)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給小豬倌送上幾個煮熟的雞蛋,和自家孩子們分的一樣多。頃刻之間,小豬倌便成了村子里的雞蛋大王,連裝雞蛋的書包,也是有人早就為他準(zhǔn)備好了的。
他今天不用大聲地喊叫:“放豬了,放豬了!”喊得全村人忙三疊四的往廣場上趕豬,生怕晚了被他落下。今天他也不用東跑西顛地來回圈豬,只負(fù)責(zé)收雞蛋,因為今天的豬倌,不是他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新豬倌們忙前跑后地為他溜須拍馬屁!他一點都不領(lǐng)情,還拿出雞蛋大王的派頭,呼五喝六地使喚人,沒人敢不服。孩子們知道,只有得到他的認(rèn)可,才能當(dāng)上玩碰雞蛋大賽的選手,才有機會拿冠軍!這些孩子,也不是真心來幫他放豬的,更不會放豬,玩心、貪心,早就飛到了比賽現(xiàn)場。豬走閑慢,豬跑還閑慢,連追帶打把豬群趕炸了窩,滿草甸都是,那還有心思吃草拱地,逃命似地在草原上四處嚎叫奔跑。沒人去追,沒人去管,自由活動最好,只要不回村子,就不會被大人罵街,就不會被隊長免職。比賽要緊,碰雞蛋才是最好玩最快樂的賽事。
一到目的地,孩子們就迫不急待地把小豬倌團(tuán)團(tuán)圍住,爭先恐后的搶當(dāng)一號選手。這一天小豬官的權(quán)力最大,最牛最神氣!他也不怎么認(rèn)真,也無法分出誰的能力大小,誰的水平高低,關(guān)鍵得看雞蛋的硬度!他就隨便把孩子們按人數(shù)分成兩組,然后把一書包的煮雞蛋,嘩啦一下全部倒在草地上,也沒時間數(shù)數(shù),大概分成兩堆,比賽便正式開始了。他讓誰先上場,誰就是一號種子選手!一組先出一個人,一人拿一個雞蛋,兩個人對碰!誰的雞蛋破了,誰就輸?shù)袅诉@場比賽,誰先下場,退出比賽,簡單明了快;然后把碰破的雞蛋,放在兩堆好雞蛋的中間,另起一堆。被撞破雞蛋的這組,便又有一個人拿著一個好雞蛋上場,和贏家繼續(xù)對碰雞蛋,以此類推,直到把所有的雞蛋全部磕破,最后只剩一個堅硬無比,完整無損的好雞蛋為止,這個雞蛋和這個人,就是今天真正的雞蛋大王!他被孩子們擁抱著,簇?fù)碇,歡呼雀躍的玩耍上好一陣子,他才可以有權(quán)獲得這個雞蛋和雞蛋大王的稱號!雞蛋大王贏得的這枚雞蛋,一般人家是舍不得吃的,都是擺在家里供奉著,直到放臭為止,才把它扔掉。
玩夠了,鬧累了,也餓了,開始分破碎的雞蛋吃,小豬倌是沒有任何權(quán)力多拿走半個雞蛋回家的,他得和大家一樣分配。于是,他便行使雞蛋王子的最后權(quán)力,把沾了土,帶著青草味的破雞蛋,按人頭重新分配,你一個,我一個,他一個。剩下的不夠分,誰手快誰就搶著吃了,沒人計較,這就是鄉(xiāng)下的孩子,老實厚道。本來這一書包的雞蛋,都是歸小豬倌私人所有的,但是,他為了讓全村的小朋友,端午節(jié)過的高興快樂,幸福無比,每年都沒有拿回家,都是這樣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著禍害沒了。
我每年都跟著瞎跑,跟著打鬧,跟著玩耍,從來就沒有拿過冠軍。我來參加比賽,是為了能分到幾個撞破了壞雞蛋,我的確也是為了這幾個破雞蛋而來的。但是我從來就沒有舍得吃過一個,也不知道那沾滿了土,帶著青草味的破雞蛋,到底是什么味道?現(xiàn)在想想都心酸,我不是閑臟,更不是不饞,只是不忍心,有人比我更需要它。
小豬倌的媽媽久病在家,需要增加營養(yǎng),每年我都把分到手的破雞蛋,在揣進(jìn)小豬倌的口袋里,叫他送給他的媽媽。那帶著土味和青草味的破雞蛋,沒有留在我的胃里,但小豬倌的表情,卻永遠(yuǎn)的留在了我的腦海里!那張連脖子都漲紅的臉,沁滿淚水的雙眼,像雞啄米似的對我連連點頭謝意,至今仍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每每想到這些,我都無比的快樂,無比的幸福。
每年端午節(jié),我都會想起家鄉(xiāng),那田,那林,那花,那草,那群人,也更加想念我的母親。
端午節(jié)的散文9
抹去塵封的往事,老家過端午節(jié)的情景歷歷在目。那時候,我年紀(jì)還小,清寒的歲月因為端午節(jié)顯得豐富熱鬧,而端午節(jié)則因我的童趣變得格外親切,格外深刻動人。
在老家,房子一間連著一間,破舊的古屋歷經(jīng)了久遠(yuǎn)的時光,滄桑而厚重。老家的人蝸居在一起,雖然擁擠簡陋,卻分外和諧,彼此客客氣氣。十幾戶人家即使有時有一些小吵小鬧,但是,大部分時候卻很是和藹可親。人與人見面時,臉上掛著親近的笑容,熟悉的表情,話家長里短,問寒噓暖。
小時候,端午節(jié)隨清風(fēng)吹送,風(fēng)度翩翩地來了。林家的老屋頓時沸騰起來。每一戶人家都會買一些肉,更重要的是,大人們一起包粽子。家里居然能煎、炸、燉、炒,一個個廚房里的香味傳來,令人垂涎欲滴,神清氣爽,沁人心脾。
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里,粽子卻很樸素,料子就簡單純一色一樣的糯米。心靈手巧的老家的親人們,一邊有說有笑,一邊手里忙個不停,藝術(shù)般的手,爐火純青地包著粽子。寬大的竹葉,經(jīng)過細(xì)心地清洗,折成特別的形狀,包著平時難得一見的糯米。棕樹的細(xì)長的葉子做牢固的“線”,捆綁著弄好的棱角分明的棕葉,恰當(dāng)?shù)綐O點。粽子,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水煮,一個個分外迷人。吃在嘴里,香在心頭,妙在竹葉包裝里的獨特的形狀。
我迫不及待地剪開粗線,剝開竹葉,張開大嘴,用鋒利的牙齒,吃著有嚼勁的粽子,內(nèi)心自然非常喜歡。那種特別的滋味在小時候猛烈地刺激著我的舌尖。于是,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吃粽子成為一種渴望,一種等待,一種難得的.記憶。
我思想里最深刻的是和妹妹一起,在母親的帶領(lǐng)下,先去摘采必備的艾草。端午節(jié)前,艾草在屋后,在田野岸邊,在山坡上,長得生機勃勃,郁郁蔥蔥。青青的外貌,翠綠如抹。柔柔的葉子,氣味濃濃,香味悠長。我們摘采完,興致勃勃地捧回家里。
母親笑意融融,把插艾草的事讓我們?nèi)プ觥N覀兡弥恍┯刑厥鈿馕兜陌,去完成我們的光榮任務(wù)。艾草摘下來時,一棵棵精神抖擻,面目清秀。我取到一小捆艾草,特意聞一下那久違了一年的氣味。純真的妹妹靠近用力聞一次,捏捏鼻子,搖搖頭,不喜歡艾草的氣味。我連說帶笑,說艾草會給我們帶來好運,能抗菌驅(qū)邪。這是親愛的母親告訴我的。妹妹睜著大大的眼睛,點點可愛的頭,十分相信我的言語。
我拿下一株,態(tài)度極是認(rèn)真,小心翼翼地插在門框的小孔里。每一個門都掛上了艾草,顯得格外耀眼。艾草親和力仿佛極強,在我們的努力下,連豬圈,鴨圈等都插上了艾草,那會保佑豬鴨等牲畜興旺,健康成長。我樂滋滋地,享受插艾草帶來的樂趣。
那個時候,我還會端著一盆略帶紅色的“云紅”水。我先取一個干凈的臉盆,放上潔凈的水,打開一小包紅色的粉末狀的藥粉。那就是我們閩南語說的“云紅”。在臉盆里撒上一小包“云紅”,水里形成了一些微小的顆!霸萍t”,懸浮在水里的這里那里,上下左右,前前后后。
母親有時還讓我們喝幾口,說是藥水清清,對人有益。我毫不猶豫地喝了一大口。然后,熱情高漲,用小手一次次潑出“云紅”藥水,灑在每一個房間里,還有天井里,床底下,土灶口,煤灶上等等,一一灑上。我們甚至走進(jìn)豬圈,不顧臭味熏天,灑脫地?fù)]灑“云紅”藥水,把熟睡的豬嚇得站立起來,哼哼地叫著,心虛地走著。
端午節(jié),那種風(fēng)味,那種節(jié)日的氣氛,博得滔滔不絕的親切感。那樣子,足以寫下吟詠不絕的詩句,寫在我記憶的紙上,也能成為一段段思念綿長的故事。端午節(jié),因為母親笑吟吟的面貌,讓我倍加想念。愛上端午節(jié),更是思念愛意無邊的母親。
端午節(jié)的散文10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了。每當(dāng)端午節(jié)來領(lǐng)之際,孩子們活蹦亂跳的盼望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大人們也開始忙乎著準(zhǔn)備包粽子的佐料。
小的時候,對于吃粽子只是一種奢望,一來那個時候沒有充足的糧食;二來那時會包粽子的滿村也沒有幾個。自我記事到十四五歲完全懂事,也沒有吃過幾次粽子。到了我十五歲以后,吃的粽子歪與好在,每年都在端午節(jié)吃一次粽子。
在過去吃粽子,沒有一顆軟大米;只有大軟米。說了軟大米和大軟米也許好多人分不清,就連我自己以前在農(nóng)村期間,因為見的軟大米很少,F(xiàn)在我細(xì)細(xì)解釋一下這兩種米的區(qū)別:軟大米就是用稻子碾的米,稻子又分為軟硬兩種,這個也許好多人都懂;而大軟米則是用“糜子”碾的米,這糜子也像稻子一樣,分為軟硬兩種。一般農(nóng)人不種些軟糜子,因為人們覺得種軟糜子產(chǎn)量太低,種軟糜子不劃算。糜子碾下的米金黃金黃,吃起來香甜爽口,盛世美味;但是要是包粽子光用大軟米包的粽子,總覺得沒有軟大米所包的粽子光滑爽口,再加上人們總覺得買來的白花花的軟大米包的粽子一定很好吃。當(dāng)然這是孩子們嘴里念叨的,大人們總是說“還是我們自種自產(chǎn)的軟糜子碾的米黃閣搓搓(方言,表示特別黃的意思)的,是地地道道的綠色食品!。
要說農(nóng)村人過去吃粽子,那才有趣。因為絕大多數(shù)人不會包粽子的緣故,也是由于好多人舍不得買包粽子的粽葉,所以有的人想吃粽子,就在鍋上放上鍋屜,鋪上籠布,然后撒一層金黃色的大軟米,撒一層洗干凈的棗;有的為了簡單,就把大軟米和棗放在一個小盆子里,用快火蒸熟,涼冷以后,美餐一頓;有的人買來了粽葉,但是不會包,又不好意思請人,所以他們就鋪一層粽葉,然后一層大軟米,一層棗的蒸熟,然后挖在一個小盆子里,晾冷美餐一頓。
在過去的時光里,由于人們吃的少的緣故吧!會包粽子的人少之又少,自我記事以來,只要是村里人包粽子,經(jīng)常叫我的`媽媽去包粽子;到了我十五六歲的一個端午節(jié),媽媽在家里包粽子,我們姐妹幾個早已在山上砍一些簍草(一種野生草本植物,葉子類似粽葉,窄而短小),回家以后,把植物的莖喂了羊,葉子留下,在媽媽包粽子的不遠(yuǎn)處放一些土和一些小石子,代表米和棗,媽媽的手動一下,我們姐妹們跟著媽媽動一下;三番五次的重復(fù),終于我的第一個成功了,但是姐姐妹妹怎么也弄不成功,后來她倆索性放棄了,再也不學(xué)了。從此以后,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一次媽媽包過時間長,一時難以把握哪個巧道,我還指點媽媽。
自從我學(xué)會包粽子,也重復(fù)了媽媽跑遍全村包粽子。每到端午節(jié)來臨,我可是忙人了,東家門里進(jìn),西家門里出的忙乎著。
記得在我十八歲的那一年,我去姐姐家里做客,走到姐姐家半道上,開始包粽子,從中午的十一點開始,一直包到下午五點;在三嬸(姐姐的三媽)家安營扎寨,張家三升米,李家二升米,大家都是姐姐的嬸嬸和妯娌,從中午到下午一共包了一斗八升米的粽子,還不算棗,那么多的米的粽子,棗基本占粽子的百分之三的空隙吧!可想而知包了有多少個粽子啊!那么多的粽子,只有姐姐的一個嫂嫂給我打下手,別的人就在一邊說笑話,開玩笑。那一次包粽子,讓我刻骨銘心的記憶猶新。三嬸是得了癌癥晚期的患者,她對吃粽子興趣最大,但是她又不敢吃大軟米粽子,而且不敢放入紅棗;所以三嬸給她自己泡了二升酒谷米(用谷子碾的米,也屬于軟性的。),當(dāng)三嬸看到我包好的一個個粽子,口里咽著口水,仿佛已經(jīng)吃到自己嘴里。三嬸吃了那一次粽子三個月以后去世了,我一想到三嬸看我包粽子的眼神,以及她哪渴望的貪戀口水,心里真不是滋味。
不會包粽子當(dāng)然是比我們大多的嬸嬸阿姨們,自從我結(jié)婚以后,村里同齡的媳婦們陸續(xù)進(jìn)門,村里會包粽子的人也多了,但是每到五月端午來臨之時,還是擺脫不了一些不會包粽子的邀請。
而今人們都吃的是軟大米粽子,就是從農(nóng)村拿來一些大軟米,人們也會如獲珍寶,舍不得多攪如,攪一小部分,偶爾在粽子中撒幾粒金黃色的大軟米,也是一種稀罕。
如今每當(dāng)和鄰居們坐在一起包粽子,總是免不了和鄰居們講講過去的故事。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在十幾年前,鄰村的一位二十幾歲的婦女,由于常年舍不得包的吃粽子,那一年她早早準(zhǔn)備好包粽子的佐料,二升大軟米,一升左右大棗,二斤粽葉。把米泡好以后,請村里的一婦女包粽子,母子幾個沉浸即將吃粽子的喜悅之中,孩子們活奔亂跳到處宣揚自己家在包粽子,母親聲稱今日能美餐一頓粽子了。請來的包粽子婦女給她把粽子包好,并且放到鍋里面,給她交代了如何煮粽子。包粽子的走了,這一婦女燒火煮粽子,她不懂火候,在上面壓的東西過輕,快火煮了一個多小時以后,二升米的粽子成為一鍋糨子,急的這婦女坐在地下大聲啼哭。從此以后,這煮粽子也是一種教訓(xùn),開始要慢火煮,并且在上面壓上較重的石塊或者水盆,這也是一種巧道吧!
我做粽子的基本渠道是。頭一天把米掏一遍,然后倒水泡上,這泡米的過程一般是一天兩夜,中途換水兩次。包粽子一般是下午的兩點左右,包好粽子正好到做下午飯時候。把粽子整整齊齊放入鍋內(nèi),放的時候棱角壓好,這樣煮出的粽子不易變形,然后在上面壓上一塊菜石。生火一邊煮粽子,一邊做飯,飯做好了,粽子慢火蒙的差不多了,為了讓粽子煮出好看,所以把慢火蒙一個多小時以后的大菜石拿出,放一小盆水,為的是比剛才輕一些,快火再煮幾個小時以后,天氣黑了,粽子煮差不多了,孩子們聞到香味,早已垂涎三尺了,叫著喊著媽媽,問能不能吃了,挖出一些粽子,一家人說說笑笑吃粽子,鍋里面的還是不往出挖,因為粽子再蒙一夜,粽子既酥軟,又爽口。我這人做別的做不好,煮粽子從來沒有煮破過,也沒有煮的把粽子之形狀變形過。
自從住到縣城以后,每年端午節(jié)包的粽子包的不少,自己一家人吃,捎回老家爸爸媽媽,公公婆婆也吃。年年如此,但是吃的人越來越少,讓人不免有點心酸;開始是四位老人吃,后來公公去世,對于捎粽子總是一視同仁,不分爸爸媽媽兩個人,婆婆一個人之多少,總是捎同樣多,為此鄰居經(jīng)常提醒我“你爸爸媽媽兩個人多捎一點,你婆婆一個人吃得少,少捎一些嘛!蔽铱偸钦f“一樣的老人,一樣對待吧!”而今年的端午節(jié),捎粽子只有爸爸一個人吃了,媽媽去弟弟家?guī)O子,婆婆去世了,就是想給吃,她們也吃不上了,不免有點心酸。
回憶中的包粽子很有趣;回憶中的往年吃粽子時,老家等待捎回的粽子香味飄溢兩邊,而今只有爸爸一個人吃到我親手包的粽子,卻快樂不起來了。
端午節(jié)的散文11
啊,又到了端午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
對目前的我而言,端午節(jié)和平時有兩點不同:一是回宿舍的路上可以看見有擺攤賣粽子的;二是早上要發(fā)送N條祝福端午節(jié)的.短信給朋友和老師。
一說到端午節(jié),我就想到粽子,繼而想到屈原,繼而想到“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我將上下而求索”,繼而想到上中學(xué)時語文課被強迫背誦《離騷》,繼而想到高考寫作文時候的抓耳撓腮,繼而我現(xiàn)在就想抓耳撓腮。
上高中時候,一次開學(xué)時候發(fā)新課本,清點完之后沒事翻著新課本玩,突然發(fā)現(xiàn)旁邊一個女生在那樂,問她為什么這么樂,她說“你發(fā)現(xiàn)沒有,這個學(xué)期語文課只有兩篇課文需要背誦,而且就一段”,繼而我也跟著樂。
晚上組里組織一起出去吃自助,哎,在這個摳門的公司,上次組織吃飯都是年前的事情了,看看人家的公司,動輒就組織出去玩。
與往常不同,這次出去吃飯,總經(jīng)理和技術(shù)總監(jiān)竟然都來參加,對我們這個小小的研發(fā)組真實受寵若驚。上個星期組長就開會通知大家到時候一定不要請假。說實話,誰請假啊,著鐵公雞的公司,好不容易拔次毛,大家還不輪圓了腮幫子。
你看你看,大家中午都留著肚子兮;你看你看,中午吃飯的時候女生都去喝粥兮;你看你看,二姐再有兩個月就生寶寶了,不照樣挺著大肚子來參加兮。
挺欽佩總經(jīng)理的。高處不勝寒,一個八百人公司的總經(jīng)理肯定有我目前無法想象的壓力和繁忙的工作,卻還能在端午節(jié)抽空來鼓舞士氣?赡苓@輩子我都不會達(dá)到他的那種高度,但至少我要嘗試著學(xué)習(xí)他的那種一心多用的本領(lǐng)。
祝愿大家都能過一個美滿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散文12
又是一個火熱的五月,只是沒有你在的日子,顯得特別的冰冷。街上人潮如海的身影,煙囪下飄
著縷縷香氣的煙,卻沒有一個屬于讓我覺得溫馨的小窩。
也許是有些許的思念,昨夜,我竟然在夢里再次遇見你,只是,你輕輕地嘴角上揚,默不作聲的
撫摸著我的臉頰。無論我在你面前如何訴說著我那歇斯底里的思念,可你依舊悄聲無息的微笑著。
不知,在那遙遠(yuǎn)的遠(yuǎn)方,你過的可開心,你可不在孤單,你可有同我思念你一樣在思念著我??
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縷縷陽關(guān)照進(jìn)窗戶,我懵艋的睜開雙眼,刺眼的光線刺痛了我的雙眼,也刺
痛了沒有你在的眼前一切。是啊,人生,就是一場隨遇而安,無論遇上誰,和誰分開,都是必然存
在的,沒有人會為你一直停留,唯一能停留的,就是那泛黃的青春記憶和回不去的原點,即便,我
是想拼命的抓住,可到頭來,我唯一能夠抓住的,只有我自己得手。也只有自己的左右手,能給自
己實實在在的溫暖。
其實,我想要的不多,就是想能再次看看你,看看你微笑的臉龐,能在你寬厚的肩膀上靠一會
兒,能聽見你以往如初的嘮嘮叨叨,能看見你輕輕地摸摸我的頭,對我說,不用怕,有我在。
如今,你已經(jīng)離去的太久太久了,久到我已經(jīng)開始慢慢的忘記你的樣子,于是,我開始瘋狂的想
你,我不想忘記你,不想讓你消失在我的記憶里,因為,那些你在我身邊的日子,才是我這一生最
美好的歲月,于是,我奢求每天晚上,能在夢里看見你,和你說話,雖然你一直默不作聲。
今天的粽子特別的沒有味道,一個人吃著,吃起來如同嚼蠟,原來,如此的想念一個人,就是丟
掉了自己了魂魄。吃了一桶泡面,因為受不了那些熱鬧的嘈雜聲,打算出去跑跑步散散心,剛出門
不久,又遇見驟雨大作,從頭到腳的,滴水不止,看著自己落湯雞的樣子,抖落身上的雨水,努力
的傻笑著告誡自己,“傻瓜,自己不帶傘,能怪誰,以后,要長記性啦!”
雨停了,路邊的樹葉綠的發(fā)光,就連空氣,都清新了不少,正面走來,一位媽媽牽著一個小女孩
的小手,媽媽甜甜的笑著,小女孩細(xì)細(xì)的舔著手中的打棒棒糖,嘻嘻的笑著。我看著小女孩,心情
忽然變得晴朗起來,沖著小女孩羨慕的笑了笑。那位年輕的媽媽對著小女孩說:“你看,阿姨都在
笑你了,還吃,呀都要被蟲子蛀了!蔽蚁仁且汇,與那對母女擦肩而過。原來,在這樣默不作聲
的時光里,我已經(jīng)垂垂老去了,雖然,我才二十多點,但對于這樣的`小姑年,我確實是不小的年紀(jì)
了。忽然明白,原來,人生,就是與身邊各種各樣的人擦肩而過,無論是親人、朋友、還是陌生
人,我們都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了的,之所以這樣不斷的相遇與分開,我才會長大。
旁邊有人說:“有彩虹出現(xiàn)啦!”抬起頭,天邊果然有兩道彩虹橋,那么遙遠(yuǎn),又那么美麗。也
許,觸摸不到的,才是最永恒的美好吧!就像我與你的距離,觸不可及。我知道,此生我都不會再
遇見你,能夠遇見的,只是美麗卻回不去的殘留著著余溫的流年,我想,這樣的一生,我也也夠
了,畢竟你是真實的溫暖過我的生命,你是這樣深深的愛過并一直愛著我的。就這樣,我深深的愛
著你,淺淺的祝福你,遠(yuǎn)遠(yuǎn)的看著你,靜靜的想著你,如此而已。
端午節(jié)的散文13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農(nóng)人家的庭院里、小區(qū)里的閣樓上,到處都飄溢著粽子淡淡的清香。此時,無論佇立窗前還是踱步庭院,這種清香都會撲鼻而來,如醇酒般濃烈如煙雨般纏綿,不知不覺我們便擺渡在了記憶的河流上。
看汨羅江上,屈大夫正博冠寬帶怒目圓睜踏浪而來;望吳地驚濤,伍子胥跪哀漁翁仰天長嘯;感舜江江畔,孝女曹娥尋父痛哭十七日以身投江感動蒼天;嘆白蛇仙子,千年修行難敵雄黃酒蛇形盡顯;吃粽子,迎濤神,采艾葉,游百病,門插柳,賽龍舟------。一個個傳說,一個個習(xí)俗,積淀和傳承著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在粽香中飄飄渺渺地彌漫著。
每年這個時候,妻就忙碌了起來。買糯米,找來粽葉和馬蓮,將糯米倒上水在盆中浸泡
六、七個小時,再用熱水在水桶中沖泡粽葉和馬蓮,待糯米浸泡好了,就開始用粽葉包裹糯米,包成四角形或三角形的粽子,外面再用馬蓮纏住扎緊,然后下鍋用文火煮,一會兒粽子的香味就從鍋里飄出來了。一張張粽葉就是一個個充滿歡笑和淚水的日子,用一個個日子、一寸寸光陰裹著妻溫暖的心,包出來的粽子怎能不甜美、怎能不清香呢?粽子包好了,好大一盆,若要帶到集市上去賣,肯定會很搶手且收益頗豐的。包好了粽子,我家的端午節(jié)就有內(nèi)涵豐富了。
端午節(jié)這天一大早,妻就起床了。按我們這里的習(xí)俗端午節(jié)該去游百病、踩露水、折柳枝、采艾葉。聽老人們說端午節(jié)這天一大再出去,在山坡田間轉(zhuǎn)轉(zhuǎn),有病的病就會甩掉一大半,沒病的`身體會更好,踩踩草地上的露水,可以除腳氣、減少汗臭,折些柳枝來插在門前能阻擋蚊蠅,“居家常備艾,老少無疾患”,這天采摘的艾葉曬干后不但可用來祛風(fēng)、抗菌、抗病毒,而且具有鎮(zhèn)咳、平喘、祛痰、消炎及抗過敏等作用。妻起床時叫醒了我,讓我和她一起去,我才不信她那一套呢!況且我睡得正香,懶得起床。妻沒辦法,在我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戲謔地說一句“把你睡死!”,便推門而去,我又回到夢中去邂逅屈原拜會伍子胥了。
過了好一陣子,“咚!咚咚----”,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把我從夢境中拽了回來,迷迷糊糊中我辭別屈原伍子胥,起床,穿上衣服,開門一看,原來是妻回來了,她此行的收獲真不少,一只手拿著一大把柳枝,另一只手抱著一大捆艾葉,臉上紅撲撲的,頭上冒著汗,口里喘著粗氣,一邊往門里走一邊嚷嚷:“你這個懶蟲!趕快把柳條插上,人家門上都插上了,咱家連個柳樹葉都沒有,你咋能睡得著呢!”
我沖妻嘻嘻一笑,吊兒郎當(dāng)?shù)卣f:“殺雞焉用牛刀,有你這樣的賢內(nèi)助,我就不必操心了!你這個采辦今天收獲不小嘛!”,說著我接過妻手中的柳枝插在了門上,把艾葉擺開來晾曬在陽臺上,然后才去涮牙、洗臉。
已經(jīng)早上九點多了,放下手中的柳枝、艾葉,妻就去廚房做飯了,因為十一點左右我還要去鄉(xiāng)下的老家看望母親。
妻做飯的時候,我就悄悄打開電腦,在網(wǎng)上讀小說。不一會兒,妻做好了早飯,招呼我和孩子們在飯桌前就坐吃飯,然后又唰鍋洗碗,忙了個不亦樂乎。
該我出發(fā)去老家了,妻過來幫我收拾東西,她邊往塑料食品袋里放粽子,一邊說:“奎,今年我包的粽子多,給家里多帶些吧,別讓二哥花錢去集市上買了,挺貴的!”
聽完妻的話,我心頭一熱,端午佳節(jié)“粽”是情,愛妻持家暖人心,端午節(jié)的傳說和習(xí)俗似乎都濃縮集中到了妻的身上,我家的端午節(jié)內(nèi)涵更豐富更鮮活了。
端午節(jié),家家的庭院里、房間里都有粽香,但我相信,我家的端午節(jié)更草根更令人難忘!
端午節(jié)的散文14
端午采艾草是我堅持了多年的習(xí)慣了。今年端午節(jié)也不例外,大清早,太陽還沒升起來,我就悄悄起床,穿好衣服輕手輕腳拉開門,準(zhǔn)備到早就觀測好的那片山坡上采艾草,想到那一片綠意蔥籠,掛著露珠散發(fā)著青香的艾草,心里就禁不住地歡快起來。
原以為起得已經(jīng)很早了,心下有一種莫名的竊喜,誰知推開門,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對門鄰居家門口已經(jīng)整齊地擺放著一束沾著新鮮泥土,顏色青綠的艾草,轉(zhuǎn)頭一看我家也同樣有一捆,顯然,艾草是鄰居贈送的。濃烈的艾香在樓道中飄散,深吸幾口,沁人心脾。端午節(jié)的艾草同情人節(jié)的玫瑰,母親節(jié)的康乃馨,重陽的茱萸是被人們賦予了特殊意義的花草,其中包含了深深的祁愿和祝福。端午節(jié)贈送艾草,得有多么美麗的心思才想得出來!我感到溫馨又激動,決定親手采回艾草分贈給更多的鄰居,也把我的美好情意傳達(dá)出去。
搬到新居還不到一年時間,與單元里的各家鄰居其實還很陌生,見了面只是打聲招呼而已。對門鄰居一家是外地人,語言發(fā)音有差別,尤其難交流。第一次見女主人是房子裝修的`時間,兩家因為互相交流裝修經(jīng)驗,而有不少接觸,她不到四十歲的年紀(jì),細(xì)膩微黑的皮膚,長卷發(fā),不是特別漂亮的那種女人,不知為什么身上就有種深藏的味道,說不清是一種什么感覺,總之挺讓人味。因為用的是同一家的裝飾材料,與同一個老板打交道,彼此更多了些間接了解,有一會,無意說起對門鄰居家的裝修情況,老板埋怨說,鄰居女人特別精明而且嘴巴利害,從裝修方案實施到各種材料使用,步步緊隨,從不肯吃半點虧。這讓沒有城府又怕與人打交道的我有點心里發(fā)杵,所以一些不必要的交往都盡量免除了。去年正式成為鄰居以后,有時會聽到家里有爭吵聲,大多是男人的叫囂,只是偶爾聽到女人清亮的嗓音,還是能夠證實女主人嘴巴的厲害的。見過家里的男主人,是一個高大健壯,氣質(zhì)卻有些愚陋的男人,與女主人冥冥中有些不搭,或許這又是人間的一份錯誤的相遇?人間的感情本就充滿了無盡的玄虛,沒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一天早晨,單元門口來了兩位女人,像是母女,從爭吵的內(nèi)容看像是男人的前妻和女兒來爭要錢款的。爭吵很激烈,一度驚動了110。鄰居們在弄清事情真相后,都紛紛把窗門關(guān)上,避開吵鬧。奇怪的是平日靈牙利齒的女主人卻沒說什么話,竟從單元門靜靜地走出去了,也許這場戰(zhàn)爭本就與她沒有多少關(guān)系。
這場鬧爭的激烈程度,讓我有些后悔挨到了這樣的鄰居,真怕這樣鬧騰的日子無休無止,心里確實生出了討嫌的感覺,雖然沒怎么表現(xiàn)出來,但再見到時就不太喜歡說話,只是點頭致意一下而已,女主人倒是有些訕訕的謙疚的樣子。日子長了,也就慢慢淡忘了。想不到她趁著節(jié)日歡快的氛圍,又用了這種巧妙委婉的方式,向鄰居表達(dá)了心中的謙意兼謝意,應(yīng)該道歉的是她嗎?吵架的人不是她啊!哦,她是女主人啊!心中本就剩下不多的不快一下煙消云散,對女主人雅致的道歉方式竟生出敬意來。
端午節(jié)過后,再見面都沒有相互去感謝,有此處無聲勝有聲,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妙感,女主人沒有了訕訕的謙意,多了親和與從容。張弛有度,不卑不亢,自然隨心。心下覺得佩服,似乎有些能夠明白鄰居女主人的這份特別了,難道這就是文章里描述的那種靈魂沾有香氣的女人?
今年端午讓我難忘,艾草的清香久久不散……
端午節(jié)的散文15
窗外,兩只小鳥在唧唧咋咋的叫著,一會兒在空中翻飛,一會兒在飛檐上嬉戲。窗里,我獨自坐著,面對著歡快的小鳥,聽著它們清脆的叫聲,也聽到了自己不間斷的混亂的心跳聲,像敲打著鼓點子,伴著窗外的雨聲與鳥叫。一道透明的玻璃隔開了兩種心情,一道薄薄的墻隔開的也許就是兩個世界。
這個端午節(jié)是在哭泣聲中拉開了序幕。往年的這個節(jié)日總是在端午節(jié)的上午才想起買上幾道福和艿草,插在門上。今年不忙,早早就買上,愛人提前幾天就把它們給貼在門上。這可能真是冥冥之中的不經(jīng)意。之后的第二天,老公公便是毫無征兆的離開了人世。連日來子女們在失去父親的悲傷中終日以淚洗面,哭泣聲此起彼伏。愛人作為長子,更是義無反顧的扎進(jìn)了忙碌與悲痛之中。端午的各種歡愉,各種香味,都變成了孤獨的挽歌。
愛人的老家在鄉(xiāng)下。鄉(xiāng)下的小院古樸又干凈,雖然婆婆和公公每年只是到了六七月才回來小住一段時間,但總是把小院打掃的一塵不染。鄉(xiāng)下人厚道實在,每年兩位老人離開老家的時候,鑰匙就留給了鄰居,屋里小院都是由鄰居給打理。他們隔幾天就要把小院清掃一次,因此,什么時候回來,屋里屋外都是整潔有序的。
鄉(xiāng)下的空氣清新,炊煙與晨光一起裊娜升起,在炊煙里歡騰著的還有睡醒了的牛羊雞鴨。小院的前面就是一條大河,平視大河時擋住目光的是南面的'大山,真有一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感覺。此次回來,小院失去了往日的歡樂與寧靜,我也無心去看風(fēng)景。一場白事橫掃了昔日的風(fēng)采,余下的是在鋪天蓋地的紙灰中、在不斷悲哀的淚痕中、在無限的遺憾中,麻木的接待著前來吊唁的親友們。
鄉(xiāng)下在白事上講究頗多,我沒經(jīng)見這樣的場面,有些唐突。聽著指揮去行事,呆傻呆傻的。在哭喊聲中,老人家入殮了,姐姐們撕心裂肺的哭聲真的能刺到心上。我不會去邊述說著邊哭泣,也許這樣的痛還是沒有觸及到我的靈魂深處的東西,只能在這樣的氛圍下,邊流淚邊想著老人與我相處這二十多年的情景,想著老人家臨走時與我說起的話。
小院外面有一幫樂器演奏隊,嗩吶聲時高時低,鼓聲鑼聲交替響起。這是老人家生前最愛聽的曲子,當(dāng)其它聲都靜下來時,悠揚的二胡聲響起了。此刻,天色幽藍(lán)中填著血色,像我昨晚夢里看到的撕裂天空的顏色。我感覺老人家腳踩蓮花,坐騎仙鶴,帶著慈祥的笑容,轉(zhuǎn)世云游而去。
“天籟之音隨鶴影,祥云路上蕩長風(fēng)。”那,我們還悲傷什么?窗外,鉛黑色籠罩著,雨淅淅瀝瀝的下著。今天是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的散文05-15
端午節(jié)的散文(優(yōu)秀)05-17
散文—綠葉07-22
秋景散文07-23
朱自清散文的句子03-20
秋雨散文作文07-25
寫秋雨的散文07-22
朱自清經(jīng)典散文節(jié)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