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娃的覺醒》讀書筆記
這是一本關(guān)于如何療愈自己兒童時期創(chuàng)傷的心理書籍。作者是(德)愛麗絲.米勒,“一位以關(guān)注兒童早期心理創(chuàng)傷及其對成年生活影響而聞名世界的心理學家。她顛覆了傳統(tǒng)的兒童心理學觀點,提醒世人認識父母對兒童造成的侵犯,在歐洲引起重大回響。”
編輯推薦:“童年是一座寶庫,認真地開始與童年對話,才能更好地面對真正的自己,愛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愛麗絲.米勒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所有外化出來的一切諸如抵觸的思想、病態(tài)的身體、無法處理的人際關(guān)系等,都需要真實地面對和揭開童年的事實真相,才能從根本上療愈一切。”
推薦序里,臺中榮民總醫(yī)院精神部主治醫(yī)師、Dr.Soul身心靈成長中心創(chuàng)辦人莊凱迪說:“每個人都該閱讀一些心理分析的書籍,幫助自己跳出童年時期成長過程中無可避免的創(chuàng)傷。然后,我們才能夠帶領我們的子女走過童年成長過程中必經(jīng)的各種挫敗,幫助他們堅強有韌性,避免被心里的怨恨引領到各種變態(tài)的領域去。愛麗絲.米勒這本書,適合所有想要幫助自己與子女開創(chuàng)實際生命歷程的人,踏出醒悟與自我實踐的第一步。”
另一位心理博士、故事療愈作家周志建說:“暴力對一個人的身心影響甚巨,根據(jù)書上的例子,很多成人身體的病痛,其實都跟童年遭受暴力經(jīng)驗有關(guān)。然而更慘的是,暴力會”代代相傳”,小時候遭受暴力的人,長大以后,自然也會變成另一個”施暴者”,不自覺地對他周遭的人施以暴力。”“救贖之道,就在于覺知、覺察,好好去擁抱過去那個受傷的內(nèi)在小孩,進而好好把自己愛回來。”
第一部 未受重視的寶庫:童年
1-藥物取代認知
作者認為,“飲食失調(diào)癥的病因從很久以前就被認為是心理問題,許多醫(yī)生都宣稱他們了解這點,但是由于他們大多無法自如地對待自身的情緒,也很少有方法可以回溯自己的童年,因此他們無法理解病患身上的這種病癥語言。”而表象的治療則是借助藥物來進行控制與阻止病癥。“若通過心理治療,患者可以感知到自己真正的情緒并表達出來,進而恢復健康......但通常這種意見都會被壓抑下來,因為都害怕對父母提出指控......”
“無疑地,一場成功的治療,首先要宣泄個人情緒......”作者認為,要處理自己童年的故事,如果能找到一位有同理心的治療師(見證者),那樣可以幫助自己更勇敢地承受事實的真相,從而獲得自由,可以認真地看待自身身體與情緒傳達出來的信息,不再讓它們成為問題。
而“即便我們沒那么幸運,沒遇到一位有同理心的治療師,也就是處理過自己童年、也不需將自己的童年投射在我們身上的那種治療師,但倘若另外有個人會傾聽我們受創(chuàng)的童年,并了解這些經(jīng)歷所產(chǎn)生的意義且不會輕視,那么我們也能獲得協(xié)助。”
文中舉了一個例子,一位叫伊莎貝拉的演員,許多器官都動過刀,當她患上慢性腸炎去看內(nèi)科醫(yī)生,無一例外的醫(yī)生都是給她開抗生素,而做了許多檢查,卻顯示她的血液數(shù)值正常,超音波檢查也未發(fā)現(xiàn)腸道有異樣,但她自身的疼痛感和絕望卻日趨劇烈。“最后終于找到一位可以處理造成她發(fā)病的沖擊情緒的心理治療師,她終于可以將自己的情感與強烈的感受表達出來,這讓她回溯了自己幼兒時期的狀況,短短幾周內(nèi),她腸道的不適癥狀便已緩解,而且她也更了解自己的童年困境是如何通過病癥反映出來的。”
2-心理治療如何處理童年事實真相
作者說,對于那些即便通過藥物治療而仍然無法擺脫憂郁癥的人來說,知道自己是誰,為何自己會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比如何擺脫憂郁癥更為重要。“對這種人而言,處理自己的童年,需認真地挖掘童年這座寶庫,然而,如今的心理治療教學都將醫(yī)治重點放在給予藥物上,這點著實令人惋惜。”
而對于“愛是最有效的良藥”這一觀點,作者說,“雖然我絕對尊重幾千年來有關(guān)愛的力量的說法與文字記錄,但是我們也不能忘了,單單只有善良的心愿與希望,并不足以讓不斷設法毀掉自己的人敞開心扉去愛別人,我們反倒應該這么想,如果這人小時候沒有被扼殺在他自己真正的本性當中,那么這場令人絕望的抗爭便不會發(fā)生了。”
而通過心理治療師進行心理治療工作,作者認為“有的時候只要稍微接觸到童年實情,就已有療效了,而這么做的前提是,當事人必須同時感覺到,需要有一個善解人意的人陪伴在旁,如果沒有,等于是在重復當事人的創(chuàng)傷。”
“......我們的身體完全了解我們經(jīng)歷過的事,但身體里也藏著一顆心,這顆心希望完全掌握我們、調(diào)度我們,這種控制手法與小孩在出生后的頭幾個月或頭幾年里,從父母身上學到的東西是一樣的,因此身體不得不棄權(quán),開始順應與服從,但它偶爾又會通過病癥來為它的困境提出警告,就像拒絕上學的孩子常常會生病,但父母卻一直不理解原因為何。”
“我認為有效的心理治療至少可以讓患者將他最初的困境表達出來,當我們想逃離那背負在我們身上的事實時,我們其實跑不了多遠,事實會一直跟隨著逃跑的行為,帶給我們痛楚,使我們做出后悔的行徑,讓我們更加迷惘,削弱我們的自我意識。如果我們正視這些事實,我們便有機會去認清它們,了解缺少的是什么,以及導致情感生活空虛的原因是為何。”
3-體罰與政治“使命”
“如果讓一個孩子相信,人們侮辱他、折磨他是為了他好,那么他可能一輩子都會這么認為,導致的結(jié)果便是他也會虐待自己的孩子,并且以為自己完成了一項很好的工作。”
“邪惡在每個世代都會重新被創(chuàng)造出來,新生兒是無辜的......如果人的心靈在生命成長之初遭到折磨,那么他就只會感覺到毀滅的沖動,一個在愛與照顧之下成長的孩子不會有動機去征戰(zhàn),邪惡并非人類本性的必需品。”
“......并非所有讀者都能接受我對希特勒的分析,或者承認這個極端的例子可以清楚地顯示邪惡是如何產(chǎn)生的。無辜的`孩子變成了怪物,事后不只威脅到他自己的家庭,甚至威脅到整個世界。有人反駁我說,許多孩子雖然被打、被虐待,但長大后并沒有因此而變成大屠殺的兇手。關(guān)于這種論點,我同樣認真對待,并認真研究此問題,即孩子如何能在殘忍的虐待下存活,并且長大后不會去犯罪。閱讀了許多人的生平簡歷后,我終于發(fā)現(xiàn),在所有日后未成為案犯的受害者案例中,他們身邊都有一個很喜愛這孩子的人,并且用這種方式使這孩子能察覺出那些虐待行為是不正確的。我將此人稱之為協(xié)助見證者,有這種人存在的地方,孩子便有機會比較與覺察出自己曾遭到了惡行對待,并可將自己與那位友善的人比做同類。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個著名的例子,他的父親對他非常殘暴,但母親的性格卻很慈愛。”
“很多教師無法想象一個沒有處罰體制的教育是如何運行的,由于他們自己也是在暴力中成長,所以他們也偏好進行體罰。因為他們很早就學會去相信體罰所帶來的”成效”,對于孩子受苦時的敏感性,他們既未在自己的童年中培養(yǎng)出來,也無法在求學時學到,因此他們幾乎沒有意識到,體罰最多只在短時間內(nèi)有其”正面”效應,但長期下來將會增加孩子與青少年的攻擊行為。”
“當一個在家被打的孩子坐在學校里,他所有的注意力卻必須集中在如何避免被體罰時,那么他就幾乎無法專注在課業(yè)上了。孩子會很緊張地觀察老師,為了挨打而做準備,因為對這孩子來說,挨打是不可避免的宿命,他幾乎不可能會對老師嘴里說的東西產(chǎn)生興趣。”
“要承認我們的孩子有權(quán)享有尊嚴不是件易事(即使我們由衷地希望去承認),只要我們沒意識到,在我們自己的童年時期,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被剝奪了這種權(quán)力。我們常說要按孩子的興趣來做事,但卻沒發(fā)覺我們正在做與之相反的事,只因我們太早就學會了不去感受相關(guān)事物,這種無感比任何一種我們后來學會的東西都還要強烈。”
書中列舉了希特勒、非洲兒童普遍受到責打的例子,以及分析盧旺達的可怕大屠殺也是緣起于嬰兒教育的嚴格服從責打訓練造成的后果。作者說,“嬰兒教育還是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越早施以暴力,學習而來的效果便越持久,也越無法被意識所控制,因此當?shù)谝粋時機來臨,最優(yōu)先且最混亂的意識形態(tài)出現(xiàn)時,便足以將人們心中野獸般的暴戾釋放出來,這些人一直表現(xiàn)得很安靜,或更確切地說是表現(xiàn)得卑躬屈膝,但他們顯然與強烈且被壓抑住的攻擊欲共存,但卻不明白產(chǎn)生這種欲望的原因為何。”“然而體罰不見得都會引發(fā)以他人為對象的報復性攻擊,非常常見的還有摧毀自己的生命——尤有甚者就是自殺。”
4-腦中的定時炸彈
書中列舉了“羅曼德醫(yī)生”案件分析,他從小背負著過高的期望,生長在一個不允許人說謊的原生家庭里,但又被禁止所有能夠表達出他真實自我的事物。在他的生活里,現(xiàn)實與家庭價值觀有著很多的相悖,他對任何事情都不能提問。
“兒時不能自我表達的人們,他們的悲哀就是不知道自己過著雙重人生。......這些人在兒時建立起一個錯誤的自我,他們不知道自己還擁有另一種自我,在這個自我當中,他們被壓抑的感受與需求緊緊地鎖在牢籠里,因為他們從未遇到一個可以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困境的人,能幫助他們感受到監(jiān)牢的存在,并且脫離這個監(jiān)牢,將自己的感受與真實的需求表達出來。”
“就這方面而言,”羅曼德醫(yī)生”是個引人側(cè)目的例子:被壓抑了超過40年的事實真相,最終以爆炸般的殘忍犯罪行為作為了結(jié)。然而,類似的成長案例層出不窮,雖然沒那么駭人聽聞,但仍舊摧毀了很多人的人生,有的發(fā)生得慢,有的卻很快,所有的目標永遠都是在維持自己的人生謊言,如此一來才能獲得關(guān)注或贊賞,而關(guān)注和贊賞都是這些人兒時極為惦念之物。以前這種人會被稱作神經(jīng)病,后來又叫作反社會者,如今的說法則是自戀或變態(tài),而原因就是因為內(nèi)心世界被掏空了,以及通往真實感受的入口被擋住了。”
5-生命之始——傳記作家忽略的事
“我們就像偷吃禁果之前的亞當與夏娃,誕生時都是清白無罪的,除了少數(shù)例外,我們?nèi)急黄热ッ鎸γ、恐嚇與懲罰。我們的父母將他們受創(chuàng)童年中遭遇到壓抑的感覺投射到我們身上,并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為了那些他們曾遭遇到的事情責備我們。”
“因此,孩子被禁止看穿父母的殘暴,不能察覺自己的心靈是如何在生命之初受到折磨,孩子必須要相信,身為孩子是感覺不到痛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好,如果他感到痛苦,那便是他自己的錯,但這些全都只是為了將父母的所作所為留在黑暗之中。然而,由于身體將這一切都保留了下來,因此成年人無法擺脫這種身體上的認知,即便他自己未意識到,身體的所知還是掌控著他的人生、他的行為、他對新事物會產(chǎn)生的反應,尤其他與自己小孩的關(guān)系。”
“禁忌之果不只象征著一種來自外部的命令,還象征著年輕人的內(nèi)在力量。如果年紀小的孩子無法認清事實的真相,由于單純的生物學原因,他必須隱藏真相,但是這種隱瞞和不思考的態(tài)度,有著毀滅性的影響。......如果有人幫助我們認清童年時期父母舊有的行為模式,那么我們就不會再去盲目地重復這些行為模式。”
“......戈爾巴喬夫的童年還證實了,即便物質(zhì)生活缺乏,只要孩子未遭受偽善、虐待、體罰與心理羞辱等方式的傷害,他們的性格便不會有缺陷。”
“保護并關(guān)心孩子的需求——這其實應該是件最理所當然的事,但我們的世界卻還有許多在缺少關(guān)心下長大的人,成年后的他們試著將這種關(guān)心通過暴力(包括壓榨、威脅、武力等)來取得。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去正視虐待孩子會產(chǎn)生何種后果的社會里,因此戈爾巴喬夫的經(jīng)歷可能是個特例,大學里有幾千名教授,他們教授著各種知識,但卻沒有任何一個人致力于研究虐待兒童的后果,因為這種虐待被偽裝成了教育。”
“......如果我們想了解自己并改變這個世界,就必須學會理解善與惡之間的區(qū)別。笑是健康的,這點毫無疑問,但只有在有理由笑的時候才是,對著自己的痛苦笑,是一種回避痛苦的方式,這會讓我們盲目地錯過寶藏。”
第二部 情感盲目如何產(chǎn)生?
“0-3歲是人的大腦發(fā)育的關(guān)鍵時期,腦部發(fā)育在這段時間中接受到的信息對人所造成的影響會比以后接受的信息更為強烈,那些由母親或其他人士接受過來的情感指令與行為指令可能會持續(xù)存在好幾十年。”
“如果你曾打過孩子耳光,請別感到絕望,這是因為你在很小的時候就經(jīng)歷過這種痛苦,這種行為幾乎是自動發(fā)生的,如果你了悟這點且愿意承認,是可以彌補這種錯誤的,但絕對不要對孩子說你這么做是為了他好。”
“為了讓孩子的大腦能夠自由發(fā)展,必須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長節(jié)奏,而不是靠外部的人為強行推動。人們普遍認同,早期的情緒痕跡會留存在體內(nèi),并被加密成信息,直接影響到成年之后我們的感受、思考與行為方式,但這種情緒痕跡通常都是有意識的、有邏輯的、理智難以觸及的。”
“我們從小就學會壓抑和否認自然的情感,認為羞辱與責打是為了我們好,而且也不會引起我們的疼痛感。于是我們用同樣的方式教養(yǎng)孩子,并說服他們相信這是為他們好,因為在過去我們也被這樣教育,我們的腦袋就是由這些錯誤信息裝配起來的。”
“對此我們能做些什么呢?我們不妨試著讓自己意識到自己曾承受過哪些痛苦、有哪些觀念是我們小時候不加批判地接受,且與我們今日的認知形成了對立,這些有助于我們看到并感受到一些事物,過去我們對這些事物視而不見、不去感覺,這是因為如果我們身邊沒有具有同理心的傾聽見證者,所以必須提防這種疼痛所帶來的傷害。有了陪伴,就能找到造成以前情感壓抑的原因,并賦予我們某種意義,讓我們?nèi)ヌ幚硭?rdquo;
第三部 遁入自己的過去
“......那些通過肢體上攻擊自己同學甚至殺了同學的青少年,他們并非因為曾經(jīng)被溺愛才會殺人,而是因為他們在沒人管教的環(huán)境下長大,同時遭到了虐待,而且還不能對此有所反應,壓抑在他們心中的怒火就像一顆定時炸彈,早晚有一天會爆發(fā)成毀滅性的仇恨。”
“如果有人的整個童年都掛著”我很壞,我很笨,我很討人厭,我是個累贅”的標簽,并且他周遭的人都贊同這種想法,那么他就會永遠相信是這樣的。這些標簽是被父母貼上的,這就是他們無法忍受孩子的地方。但無論如何,孩子卻不應該是這些標簽的囚犯,這時要是有個能幫助孩子去質(zhì)疑這點的老師就太好了。”
“如果可以允許自己多次去感受父母在我們身上造成的困境,認真地面對它,并去理解曾經(jīng)歷過的殘暴的程度,那么真心地(而非受到道德所逼)原諒父母就不難。”
“許多人對待自己心中所謂的那個孩子,就像對待囚犯一樣,讓囚犯一直活在恐懼之中,并被隔絕在可以讓自己獲得自由的環(huán)境之外,一旦這個孩子解開枷鎖,而且被允許去看與評論所見的事物,那么孩子會脫離牢籠,變得無所畏懼,因為他看穿了那些操縱他的伎倆;他不再害怕看清真相,他也不用再保持沉默;因為他可以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說出來;因為他并非單獨面對這一切,而是有知情見證者為之作證;因為他終于從知情見證者身上獲知了父母否認的事,那些證據(jù)證明他的感受是正確的;證明那些暴行與操控真實無誤;孩子不需要強迫自己透過這些東西看到愛,證明這種所知是必要的,如此才能真的存在與去愛;以及證明智慧樹上的果實,是可以被吃掉的。”
“我認為,如果父母愿意且也能夠傾聽,并將自己的感受清楚地表達出來,那么這種對話對雙方都會有心理治療的效果;但是如果父母仍然想教導孩子,那么就根本不可能完成一場真正的對談。”
“承認自己的錯誤絕對不是件易事,我認為我們可以像其他許多人一樣,在童年時期就獲得承認錯誤的能力,且往后仍能繼續(xù)培養(yǎng)。如果我們不因犯錯而被斥責,有人可以充滿愛心地向我們解釋,我們的行為有哪些不當甚至會造成危險,那么我們覺得懊悔,并記住這些經(jīng)驗,畢竟沒有人是不犯錯的。但是如果我們因為一點微小的錯誤而被父母懲罰,那么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承認自己的錯誤是危險的,那樣父母可能會不愛我們,這種經(jīng)驗會給孩子種下罪惡感與恐懼的種子。”
“也有一些母親,她們小時候因為一點過失而被父母嚴厲懲罰,現(xiàn)在的她們?nèi)詴䴙樗惺虑樽载熁蜇熾y他人,她們的行為就像是個想表現(xiàn)得聽話乖巧的孩子,因為感到孤單從而想要獲得愛。”
“以前我認為,人生就是如此,人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但是現(xiàn)在我不這么看了,如果每個人都可以聽從內(nèi)心的指引,而且不需要被迫遵從父母的意志,那么她一定能夠找到對彼此敞開心扉的一位伴侶。我們不得不承認,某種我們從前視之為非理性的行為,如今在我們看來卻可能是真實事件下符合邏輯的結(jié)果,不過這些真實事件多半都被遮掩了起來。”
作者在后記中說,“我想在所有我的作品里指出,虐待兒童的原因等同于它的結(jié)果:否認曾經(jīng)受到的傷害會導致人們以同樣的方式去傷害后代,除非人們正視事實。”
作者明確表示了一種積極的觀點:拒絕宿命論,并且覺得“我們可以去反抗,至少努力讓童年的感受在未來不再影響我們,或者降低它的影響范圍。”
“如今的(成人的)他已經(jīng)可以理解惡的源頭,并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有力量去徹底改變;他并不知道,矛盾的是,唯有他不再害怕”神”(他自己的父母)的懲罰,而且準備好讓自己了解童年遭到否認的創(chuàng)傷所造成的毀滅性后果時,他才可以長大成人,一旦成人意識到這些之后,他就會重新獲得那些曾失去的對孩童所受之苦的敏感力,并不再受制于情感的盲目狀態(tài)。”“我們只有在害怕面對自己過去的事實真相時才需要力量,而且當我們覺得自己太軟弱,無法忠于自我以及我們真實的感受時,我們才期望獲得外在力量的支持,殊不知,真誠地面對我們的孩子也會使我們堅強。”
我?guī)еS多的碎片思考與反思,讀完這本書,認真地把我認同的理論摘抄了下來,形成了這篇讀書筆記。
我個人的簡單總結(jié)是:我們無從選擇我們的父母和出身經(jīng)歷,也無法指責和批判什么東西。然而當現(xiàn)在的我們開始希望克服自己的弱點和療愈自己,就要學會正視自己的內(nèi)心,勇敢地去面對自己曾經(jīng)歷過的一切,并接納你所有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事實和感受。不逃避,不盲從,不迷茫,清晰地去回憶和面對自己曾經(jīng)的痛苦,然后讓自己盡力用平靜的情緒去學習、思考和探討如何克服自己的性格弱點,如何去正視自己現(xiàn)在的情緒和性格的起源,從而放下被隱藏的恐懼、痛苦和彷徨迷惘,正面自己的人生,積極面對那個真實的自己,努力去活出真實的自己!做好自己,努力讓自己不在孩子面前去做那個“復制”了父母的“繼承者”......
附:
在中文版的翻譯正文前面,前言里提到“黑色教育”的概念并解釋:所謂的“黑色教育”,指的是以摧毀兒童意志為目的,通過公開或非公開的方式動用權(quán)力、操縱、威逼等手段,致使其順從服膺。
書中同時提出了在療愈創(chuàng)傷的過程中能起到關(guān)鍵作用的兩類人:“協(xié)助見證者”和“知情見證者”。
(書中解釋)“協(xié)助見證者”指的是幫助受虐兒童(雖然這種人很少),給予孩子支持的人。這些協(xié)助見證者其實并不需要意識到自身是一個決定性的拯救者角色,但他們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像愛這種東西存在,甚至有可能發(fā)展成對他人的信任,保有生命中的愛、善良與其他價值。
而“知情見證者”,指的是知曉受虐或缺乏照顧兒童后果的人,因此他會幫助這些受創(chuàng)者,表達同情,協(xié)助他們更加了解哪些由于個人經(jīng)歷所造成的恐懼與無助感,讓如今已成人的他們,能夠更自在地作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