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精選
以下是中國人才網(wǎng)小編提供的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精選,希望你喜歡!!
篇【一】
一如從前般,還是歷經(jīng)了數(shù)月終于看完了這本在案頭堆放了很久的《穆斯林的葬禮》,說它是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學(xué)作品確不為過。
掩卷,久久沉思,雖然穆斯林文化是我從未涉足過的陌生領(lǐng)域,可文中那些人物的形象卻那般豐滿的躍立心中,那個將玉視為一生的執(zhí)著的梁亦清,是不是也是穆斯林文化中的一份象征?
師傅梁亦清在畢生鐘愛的事業(yè)里倒下了,那么韓子奇呢?他只能忍辱負(fù)重的去挑起那一切,還有師母,還有師妹梁君壁和梁冰玉等著他去保護(hù)。特定的條件下韓子奇與君壁相濡以沫一起挑起了梁家”玉“的事業(yè)。而至最后繁衍出來的糾糾葛葛卻又不知在穆斯林的文化中代表著什么?
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韓子奇因為戰(zhàn)亂而帶著他視若生命的那些”玉“逃到英國,和冰玉似是有意又似是無意的結(jié)合在了一起,而又因為終是思鄉(xiāng)心切,在動蕩平息過后而帶著兩歲的女兒新月回到北京的老宅“博雅居”的時候的那些情景。
韓子奇向妻子坦白著他和冰玉的一切,坦白在英國的戰(zhàn)亂中以為再見不到親人下的那種相惜,坦白著他和冰玉間產(chǎn)生的愛情,而這個普通的穆斯林女人向所有脆弱的女性一樣,當(dāng)她十年間堅守著自己的情感和領(lǐng)域,守著家等著一個人的歸來時,看到的卻是如此沉重的打擊,而這傷害卻是她在這世上最愛的兩個人,一個是丈夫,一個是妹妹,她的心痛可想而知。較之于君壁,梁冰玉卻是一個接受了新文化教育的女性,一直追尋著自己個性的愛情,她敢于掙脫親情與世俗的牽絆,愛著自己想愛的人,可為她為之付出一切的男人呢?在現(xiàn)實與道德的擠壓下,韓子奇無所抉擇,而恰恰冰玉卻怎么也忍受不了這帶著瑕疵的愛情,她選擇了毅然的離去,過著對愛情與故土的熾熱而歸,她以為可以和韓子奇一起到老,卻終是邁不過梁君壁的坎,而又裹著一身的寒冷而去。我倒是佩服梁冰玉的這份絕決,正如那句“不能完美一生,何不壯烈來去”,也佩服她的純粹。
終究,韓子奇的一生在缺憾與愧疚和無盡的思念里穿梭著,終究,他用悲劇的方式將自己與冰玉的女兒送進(jìn)了穆斯林的葬禮中。所謂的母親,其實是她的大姨的梁君壁的刻薄,冷漠無情讓美麗純潔的新月總是在籠罩在陰郁與害怕之中。她常?粗鴥蓺q前的那張照片一個人發(fā)呆,彷徨,為什么相片中的母親與生活里的母親判若兩人?一個慈祥,一個冷峻,然而她哪里知道那本是兩個同時深深愛著她父親的親生姐妹?
盡管韓子奇愛女如命,可月兒心中對母親的那份陌生與敬畏總是想著她能早日長出堅實的翅膀,早早飛出那個外合內(nèi)亂的家中,她很順利的考進(jìn)了理想的北大英語系,她想著從此以后就可以自由翱翔在廣闊的藍(lán)天下了,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兒啊!帶著哥哥和同學(xué)的羨慕還有父親的殷殷期盼,帶著母親梁君壁的極不情愿,她還是踏上了光彩奪目的人生列車。
夢,在飛,心中有萬千的憧憬在涌動,一切才剛剛開始,可是風(fēng)濕性心臟病,心臟二尖瓣閉鎖不全像一支無情的大手般生生扼住房了她的喉嚨,任她哭喊任她撕扯,終于,這美麗的生命沒有完成她夢想的學(xué)業(yè),也沒有走上她理想的事業(yè),她在穆斯林的葬禮中永遠(yuǎn)的沉睡了。
我感嘆著她的悲苦,才十八歲的生命,花一樣的年齡,然而當(dāng)腦中出現(xiàn)了那個較之于她大了六七歲的男人的時候,那個給了她短暫生命至極美麗的男人,又感覺她這一生也算值了,真的值了,雖然她沒有得到的太多太多,可是她卻擁有了最世間最永恒的愛情。
楚雁潮是她的老師,更是一個癡愛她的男人,要不是因為她的生命垂危,要不是因為她的頹廢,他怎么舍得過早的去表白?他是希望她順利完成她的學(xué)業(yè),希望她走上她輝煌的事業(yè)的,在他的眼里她是那么的優(yōu)秀,他相信著她的人生一定會繁花錦簇。然而一切來得太太突然,他有什么理由去顧忌那些道德與世俗,他心中唯一想著的便是挽救她,不惜一切代價。“我扶著你,背著你,拖著你也要朝前走,走出“阿拉斯加”,我們有會有美好的明天“,是他燃起了新月生命的火苗,她勇敢的與她一起與病魔抗?fàn)幹,因為他,她對未來依然充滿了憧憬。
要不是因為梁君壁用穆斯林的教條去打擊她,告訴她回回不能與身為外族“卡斐爾”的夢雁潮結(jié)合,她也許不會那么快倒下,她那比玻璃還脆弱的心怎么經(jīng)得起那般的打擊?楚雁潮是她活在這個世界的生命之源,有時愛情就是奇跡。
她倒下了,他瘋狂了,看著死去的新月,“他不可遏制地?fù)渖先,吻著她的臉,她?眼睛,她的嘴唇,這和著淚水的吻,是他們的第一次吻,也是最后一次,是初戀的吻,也是訣別的吻”以至所有在場的人也會在這震憾人心的痛苦中僵死。
新月死去了,所有的穆斯林都來參加她的葬禮,她頭朝正北,臉朝著西方,那是世代穆斯林崇奉的地方阿拉伯的的圣地麥加,朝著有穆罕默德的方向,愿死去的靈魂再沒了苦難。
而最為揪心的最數(shù)楚雁潮親手安放新月遺體的時候,穆斯林有親人為死者試墓的規(guī)矩,那時,楚雁潮跳下了墓穴,“淚水灑在黃土上,他不能自持,倒了下來躺在新月將長眠的地方,沒有力氣再起來了,不愿意再離開這里了”,“楚雁潮僵立墓穴當(dāng)中,默默地癡癡的臉上毫無表情,仿佛他的生命已經(jīng)結(jié)束,他的靈魂和肉體都留在新月身邊了,人們中,把黃土傾瀉下來吧,把我們一起掩埋吧!”那一刻,我想到了梁山伯與祝英臺,想到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想到了泰坦尼克號,那時,我疼了,哭了,心被揪扯得支離破碎。
一個穆斯林家族,隨著新月的死亡也幾近衰敗,曾經(jīng)紅極北京一時的“玉王”,已沒了當(dāng)年在玉器行的叱咤風(fēng)云,而今不過是一個垂垂暮年的老人,幾十年從繁華到落敗,幾十年,幾代人的愛恨情愁,滿紙的滄桑滿紙的沉思,那字那句無一不透徹著靈魂的撞擊。穆斯林的葬禮,埋葬的何止是一個年輕的生命?殞落的又何止是一個韓新月?
依然,在沉思,那些鮮活的人物,靈魂……。。。
篇【二】
“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升起來,虛虛的,淡淡的,朦朦朧朧,若有若無……”
“淡淡的的月光下,幽幽的樹影旁,響起了輕柔徐緩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夢如煙。琴弓親吻著琴弦,述說著一個流傳在世界的東方,家喻戶曉的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梁冰玉在琴聲中久久的佇立,她的心被琴聲征服,揉碎了,像點點淚珠,在這片土地上灑落。”
“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
“天地之間,久久在回蕩著這琴聲,如清泉淙淙,如絮語呢哺,如春蠶吐絲,如孤雁盤旋……”
這是我很喜歡的故事的最后那段文字,來自《穆斯林的葬禮》。美貫穿了整個故事,留給人四字印象“銘心的美”。
首先是凄美。讀完時,我已是淚流滿面了,我抱怨作者為什么如此殘忍,要賦予一位完美的妙齡少女如此苦難并短暫的一生,要拆散一對真正相愛的人,讓他們明明相愛卻又無法逾越這陰陽兩地的隔閡呢?
其次是結(jié)構(gòu)美。這是一本關(guān)于穆斯林家庭的書,作家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為線索貫穿整部小說,用了回憶交叉的方式寫出三代人的故事。每一章的名字都很特別。全是兩個字,而且第一個字都是“月”、“玉”交替出現(xiàn)。“月”與“玉”都會發(fā)出一種淡淡的的光。朦朦朧朧,如霧如煙,如云如紗。只看題目就感覺很美。“月”與“玉”在我的意識里,都會發(fā)出一種淡淡的,絲絲縷縷的光。如霧如煙,如云如紗。兩者都是難以得到的。“月”只屬于天空,惟有深藍(lán)的天空才能襯出月光的冷與美,才有高處不勝寒的境界。有“月”字的章節(jié)都是寫小主人公新月的。
而“玉”則是適合欣賞,而不適合擁有,像玉王韓子奇,擁有了玉,成了玉王,到最后還是失去了玉?梢哉f,我是帶著這種朦朧的美讀下去的。讀了一大半,那種美還是附麗著,它揮之不去。序曲中的“月夢”就像夢中一樣朦朧,“晨曦熹微,小巷清幽”,“天和地是灰色的”,“磚和瓦是灰色的”,那個她,“夜夜沉醉在夢中”“不愿醒來”的她,是一個謎,它仿佛是從夢中走來,全身還帶著夢一樣的水汽,眼神朦朧而憂傷,她引發(fā)了我對這個穆斯林的好奇,“一道門隔著兩個世界”。怎樣的兩個世界,答案得自己找。
那兩個世界,一章章地輪番出現(xiàn),那個答案難找。其中一個世界是上一代的,是新月的爸爸那一代的世界,另一個世界時下一代的,是新月這一代的。剛剛在這一個世界發(fā)現(xiàn)動情處,這一章卻完了,輪到另一章中的另一個世界,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情,深深地吸一口氣,重新投入另一個世界,也帶著上一章的感情讀,因此,這兩個世界不是分開的,不著邊際的。后來,我知道了單數(shù)(一,三,五……)章節(jié)是講玉王的,而雙數(shù)(二,四,六……)是講新月的。若是以前我肯定會把兩個世界分開來理解,或者說把兩個世界的情感分開來感受,但看《穆斯林的葬禮》時,我從來都不想破壞這種懸念美。
再次是自然美。書中大部分人物的美不是用丑的形象襯托出來的,因此是很自然的,看不出刻意的雕鑿。琢玉高手梁亦清在沙沙的磨玉聲中的那種“心中只有玉”的專注很美;兩姐妹壁兒和玉兒拿著綠茸茸的盛著瑪瑙似的櫻桃的鮮荷葉,很美;易卜拉欣捧著清涼的滑膩的玉婉,失了魂的陶醉很美;新月在北大的未名湖畔上的石階上坐著凝神閱讀很美。
小主人公新月有一種“不必特別地打扮自己,便有種天然去雕飾的樸素的美”,這種美含有簡愛的剛強,非林黛玉式的凄美,襲人式的柔美,寶釵的剛美,。喜歡新月是因為她的自信。高考時,新月自信地只填了第一志愿,沒有填第二志愿,她不愿意給自己退路,當(dāng)時我就為她拍掌叫好。新月憑著她的努力及自信考上了北大,當(dāng)新月畢竟不成熟,她也有不自信的時候,面對對手會感到不安,擔(dān)心被打敗,同時又不甘心落后,這樣新月這個形象才豐滿,真實。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花季少女,卻又心臟病,但病魔帶來了愛情。新月的老師楚雁潮深深地愛上了新月,并默默地為她做這一切,他們之間的愛沒有轟轟烈烈,海誓山盟,但卻真摯感人,這也增加了主人公的美。
剛合上書,我曾疑惑:《穆斯林的葬禮》僅僅是想告訴世人在回族里發(fā)生過這樣一個凄美的故事?還是像霍達(dá)所說的“無意在作品中闡發(fā)什么主題”?書中,時時提到種族的不同。在奧立佛·亨特向梁玉冰求婚時,梁玉冰以種族的不同為借口拒絕了。韓太太以種族不同,宗教不同反對楚雁潮與新月相愛;在穆斯林的葬禮上,不能有漢人參加。就像楚雁潮所說的“我尊重你們的宗教信仰,伊斯蘭教主張和平和仁愛,這其實也是人類的一個共同的美好的愿望;信仰使人高尚,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虔誠的信徒是令人尊重的;我并且尊重你們的生活習(xí)慣。我想,我們之間并不存在什么障礙……”
是的,天下一家親,為什么要分種族,有所歧視呢?也許,這也是作者霍達(dá)所想要問的吧!開篇上的“穆斯林的葬禮上的祈禱”所說的“寬恕我們這些人”中的“我們”是指全世界吧!穆斯林為著全世界祈福。通過穆斯林的葬禮,我們希望那條界限可以抹掉。我明白這本書為什么起名叫“穆斯林的葬禮”了。讓存在著民族歧視的都埋葬了吧!這一場葬禮后,全世界的人沒有了障礙,天下一家親。在新月的葬禮上,不是有漢人(楚雁潮)參加了嗎?而且他還為新月試坑(試坑—穆斯林向亡人最好表達(dá)情感的一種方式),這一規(guī)定的打破,不正是作者心中的呼聲?
在美的背后,是作者敏銳的眼睛,是讀者暢意的感受;暨_(dá)所挖掘的不僅僅是美,是世界要求的呼聲;讀者所感受的不僅僅是美,是來自心靈被詮釋了的暢快的感受。愛,沒有國界的。
人們本能地而并非理智地向往純美純情的意境,追求美是人的本性。美不必強迫人接受,不然,“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那樣的名句也不會這樣傳之久遠(yuǎn),深入人心。當(dāng)然并不是人間處處都有這樣的意境,所以人們才需要這樣的意境。人是本能的追求美的。如果我們用愛、自由和美來抗拒暴雨、抗拒狂風(fēng)、抗拒霜刀雪劍,我們就有了必勝的信心。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08-24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2-02
《穆斯林的葬禮》優(yōu)秀讀書筆記05-05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800字08-24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600字05-04
穆斯林的葬禮800字讀書筆記03-03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500字05-24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5篇01-26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5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