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15篇(集合)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1
我記憶中最快樂得事莫過于過春節(jié)了。 按照四川得風俗習慣,過春節(jié)差不多從臘月初就開始準備了。臘月里人們要掛長長得香腸,鮮鮮得臘肉,真誘人呀!
除夕夜得前幾天,我們都要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那超市里別提有多熱鬧啦!年貨等商品看得人眼花繚亂,到處張燈結(jié)彩,一派節(jié)日得喜慶氣息。我們要買新衣服,買各種食品,還有年畫,對聯(lián)和鞭炮。
快到除夕,家家趕做年菜,吃起那香噴噴得年菜,我們就喝飲料,長輩們喝酒,長輩們還要說:“祝你們天天向上……”我們還要給長輩敬酒!除夕晚上還要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會,節(jié)目太好看了!到了十二點我們就要放五顏六色得煙花,你能看見五彩繽紛得煙花在夜空閃耀,你能聽見震耳欲聾得鞭炮聲在預示著新年得來到!
大年初一我們要穿漂漂亮亮得新衣服,到長輩家去拜年。我們得長輩會給我們發(fā)壓歲錢。
大年十五是春節(jié)得高潮,我們也叫元宵節(jié),那天有會舞獅子、鬧元宵、看花燈,真是熱鬧非凡!
盼呀盼,在每年得盼望中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快樂得春節(jié),我也漸漸長大了……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2
彝族稱過年為“庫史”!皫臁笔悄昊驓q之意!笆贰奔词恰靶隆薄!皫焓贰本褪沁^新年。每當深山初雪,秋山紅葉,太陽回歸時,谷黃米熟,莊稼收進糧倉,便到了彝族過年的時候。彝族一年一度的年節(jié)是在農(nóng)歷十月底,有的地方是把過年日固定在農(nóng)歷十月三十日為除夕之日,冬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始。在涼山大部分地區(qū)是按區(qū)域選擇吉日過年,但都在農(nóng)歷十月之內(nèi)。
“庫史”是彝族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受重視的一個節(jié)日。過新年的`前一個月,就在做準備工作了。過年歌里唱道:“計算著月份養(yǎng)豬怕豬長不肥,摻合精飼料來催,肥豬肥得站不起來;計算著天數(shù)釀酒,怕酒釀不好,蓋上蓑衣壓上石板發(fā)酵,酒味濃郁芳香;砍柴堆成垛,過年柴垛堆成巖!
彝族“庫史”源遠流長,據(jù)彝族民間文學里記載:“彝族過年是一個名叫俄布科薩的人開的頭!庇捎跉v史冗長形成了一整套風俗習慣,如祭祖、堆柴垛、守歲、撣塵、串酒樂、拜年等許多豐富的內(nèi)容。
彝族過年地板上要鋪一層草。選割巖子上的草,那里的草是純潔的草、干凈的草,羊嘴沒有沾過的草;是獸蹄沒有踏過的草;是豐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榮,鋪青疊翠,綠草茸茸如綠氈鋪地,象征子孫的榮華富貴。
彝族過年,祖靈下面鋪松針。松樹青幽幽,象征永遠常青。寒冬臘月里大雪壓青松,青松照樣青;青松堅忍不拔,象征子孫個個勇敢堅強。青松表粗皮厚,樹心里有芳香的松脂,象征著人要象青松樣要有善良心。彝族對松樹評價特高。
堆柴垛:就是在房前屋后堆一垛又高又整齊的柴垛,過年前要用一兩個月的時間去砍柴來完成這項準備。寨子里家家戶戶堆柴垛,互相攀比,柴垛堆得高,顯示勤勞、康樂。
撣塵:過年這天的清晨,全家老少齊出動,撣塵掃屋,要把病魔、禍害、霉氣一齊掃除門外,干干凈凈、清清潔潔迎新年,祈盼來年清凈平安、人體安康、風調(diào)雨順。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3
四川人對農(nóng)歷新年極為重視。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并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xiāng)鎮(zhèn)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jié)龍和和上川龍之分。
春節(jié)到來后持續(xù)到十五的游樂、慶祝:新年撞鐘、燒子時香、大廟會、游喜神方、人日游草堂、耍獅子、舞龍燈、元宵觀燈,再加上愛玩的成都人“過厚臉皮年”的正月十六游百病,這才構(gòu)成了一個歡歡喜喜、圓圓滿滿的.成都年。
團圓,人情味是中國人最濃重的年味。
因為重親情,重家庭,為了團團圓圓過大年,成都人早早地就開始了準備,比童謠里唱的“臘八”還要早。
過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后,家家戶戶都會殺年豬、腌香腸、臘肉,不單農(nóng)村到處肥豬悲聲嘶叫,城里也常見到又白又胖的大肥豬被開膛破肚的情形。
成都學人鄭光路的《成都舊事》中記載,過去的殺豬匠鬼板眼多,他兩手緊按豬頭,一副不能脫身之狀,看熱鬧的小娃娃往往會把殺豬刀遞給他,這時他會低聲嘀咕:“豬大爺,不是我要殺你哈,是遞刀的叫老子殺嘛”。
年豬殺好后,人們在燒柴灶的灶門上方,將鮮肉串繩從梁柱上懸垂下來,利用每次生火煮飯時伸出灶門的火舌和柴煙逐日熏制,直至色澤金黃,聞起來非常香,火舌舔肉吱吱作響,令人饞涎欲滴。
進入臘月的中旬,每家每戶又開始推碾湯元粉,為大年初一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征甜甜蜜蜜、團團圓圓的紅糖湯圓做準備。
團圓,正是人們做這么多準備所祈求的,正如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團年飯。年有四個主題:團圓、吉祥、富裕、歡樂。排第一位的就是團圓,在情感上,始終過著群體生活的中國人,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間的親情與和諧,人情味,也是中國人最濃重的年味。
幸福,花樣百出的玩耍就在成都年。
吃過團年飯,成都人喜歡扶老攜幼全家出動到大慈寺撞新年鐘、上子時香。
除夕夜,大慈寺僧人集聚大雄寶殿,舉行盛大的新春祈福法會,子夜十二點整,隨著數(shù)萬市民倒計數(shù)的喊聲,由大慈寺方丈大恩**師親自啟響108響新年祈福鐘。傳說新舊交替時是一年中陰氣最盛的時間,洪鐘大鳴撞響108下,意味著神秘的老陽之氣從地氣蘊郁的充盈之處喚醒,震徹彌漫整個城市。
與撞新年鐘同時的,是上子時香,人們習慣于爭相搶在新年的第一個時辰到廟里上第一炷香,以得到神的第一個眷顧。
大年初一,成都人開始“走人戶”了,親朋好友互相串門,人們互相設宴款待,好像要把一年的宴席都在這十幾天吃完。
更多的花樣在游玩上,初一開始,人們扶老攜幼穿。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4
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我的老家——四川的春節(jié)習俗吧!
每到年底,我們?nèi)揖蛷某V葳s回四川。在四川,大年三十要吃豬頭,正月十五要吃豬尾,這講究的是“有頭有尾”。大年三十做飯要裝十二碗米,這代表著來年十二個月都豐衣足食。吃不完剩下也沒有關系,這叫“年年有余”!叭觳粍由,就是指新年初一至初三只能吃大年三十剩下的飯菜。
正月初一,爺爺一大早就要去看看圈里的牛是站著的.還是臥著的。如果是站著的,那就預示著今年的雨水來得早;如果是臥著的,則預示著今年的雨水來得晚!跋铲o初一叫,今年出玉米;麻雀初一叫,今年出水稻!边@些都是古人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動物有預知能力,然后總結(jié)出來的諺語。
如今老人們漸漸老去,年輕人都進城了,許多習俗被人們漸漸淡忘。只有到了春節(jié)前后,在城里工作的人們才從各地回到老家,與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孩子團聚在一起,歡度春節(jié)。我多么希望老家的過年習俗永遠地傳承下去!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5
我記憶中最快樂的事莫過于過新年了。 按照四川的風俗習慣,過新年差不多從臘月初就開始準備了。臘月里人們要掛長長的香腸,鮮鮮的臘肉,真誘人呀!
除夕夜的前幾天,咱們都要和父親母親去超市購物,那超市里別提有多熱鬧啦!年貨等商品看得人眼花繚亂,到處張燈結(jié)彩,一派節(jié)日的喜慶氣息。咱們要買新衣服,買各種食品,還有年畫,對聯(lián)和鞭炮。
快到除夕,家家趕做年菜,吃起那香噴噴的年菜,咱們就喝飲料,長輩們喝酒,長輩們還要說:“祝你們天天向上……”咱們還要給長輩敬酒!除夕晚上還要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會,節(jié)目太好看了!到了十二點咱們就要放五顏六色的煙花,你能看見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夜空閃耀,你能聽見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在預示著新年的來到!
大年初一咱們要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到長輩家去拜年。咱們的長輩會給咱們發(fā)壓歲錢。
大年十五是新年的高潮,咱們也叫元宵節(jié),那天有會舞獅子、鬧元宵、看花燈,真是熱鬧非凡!
盼呀盼,在每年的盼望中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快樂的新年,我也漸漸長大了……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6
春節(ji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節(jié)日。這一年中的春節(jié)中國的人民們都在歡歡喜喜的度過!雖然每個家鄉(xiāng)過得方式不同,但歡樂卻在他們心中蕩漾!
按照我們這個四川老家的話,家家戶戶都會買來許多吃的、喝的、用的。學校還會讓小朋友們放假,讓小朋友在一起歡樂的玩耍,大人們也忙來忙去的,真是一個繁榮的節(jié)日!
一轉(zhuǎn)眼,我們家鄉(xiāng)春節(jié)除夕夜也到了。
當天晚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舅公、舅婆、舅舅、舅媽都來到了我家,還有許多鄰居家的小孩也來我家玩,我家都快成了一個繁華的市場了!首先來我家的親戚,以及鄰居家的小孩都在我家等著吃父親母親燒的`一桌好菜。大人呢在閑談;小孩們在打電腦。
不一會兒,菜燒好了。我們來到餐桌前,開始吃了。呀,菜太豐富了。有紅燒牛肉、番茄壽司、蟹柳面、炒年糕、麻辣豆腐湯,和炒魷魚……。我嘗了一口紅燒牛肉,真好吃,太棒了!這時我覺得有點口渴,就用勺子舀了一口湯,不好了,我的喉嚨要遭殃了,太辣了!我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全桌的人都哈哈大笑,說:“這是麻辣味的湯!蔽一腥淮笪颉=又赣H就對我說:“年糕年糕,年年高。兒子你吃一口年糕吧!痹捯粑绰洌灰姼赣H夾了一塊年糕給我吃。這是,奶奶就對父親說:“兒子,你家一口魚吃吧!祝你年年有余!”我又只見父親夾了一口魚吃。
吃完團圓飯我們看了一下鬧鐘,已經(jīng)8:00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要開始了。全家人圍在一起看電視,邊談談家常,邊觀看精彩的節(jié)目,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好一派其樂融融的家族
孩子們都在為爺爺奶奶、父親母親祈禱,希望祈禱的人能長命百歲!
親戚們在我家待了一會兒,我就得到了許多壓歲錢,我得到的錢卻來越多,一下子就得到了1000元。母親叫我不要說壓歲錢,但親戚們卻硬要給我,我也裝了一副不要的模樣,但我心里卻想要。等母親阻止不了親戚給我壓歲錢時,我卻拿著錢笑瞇瞇的走到了臥室。
大年初一天剛亮,連續(xù)不斷的鞭炮聲一響發(fā)出“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吵死了,把我從睡夢中喚醒。男女老少都換上新裝!大家都子享受新年的沐浴!新年里,紅包是紅的,鞭炮是紅的,燈籠是紅的,對聯(lián)也是紅的。這真是一個紅色的兔年,希望大家的生活也能過的紅紅火火。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7
四川的人對農(nóng)歷新年極為重視,特別是成都,往往臘八節(jié)后就開始籌劃過年的事了。到時,家家戶戶掛彩燈、貼春聯(lián)、門神,并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從正月到二月要耍龍燈、獅燈、蚌燈等,有的地方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jié)龍和上川龍等等。從初一到十五的游樂、慶祝:新年撞鐘、燒子時香、大廟會、游喜神方、人日游草堂、耍獅子、舞龍燈、元宵觀燈,再加上愛玩的成都人“過厚臉皮年”的正月十六游百病,這才構(gòu)成了一個歡歡喜喜、圓圓滿滿的成都年。
成都過年是伴著童謠唱來的 :“小子小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面粉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街上扭!
一, 過年前的準備及習俗
人情味是中國人最濃重的.年味,因為重親情,重家庭,為了團團圓圓過大年,四川的人早早地就開始了準備,比童謠里唱的“臘八”還要早。
1,殺豬過年 過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后,家家戶戶殺年豬、裝香腸、腌臘肉,不單農(nóng)村到處肥豬嘶叫,城里也常見到又白又胖的大肥豬被開膛破肚的情形。
成都學人鄭光路的《成都舊事》中記載,過去的殺豬匠鬼板眼多,他兩手緊按豬頭,一副不能脫身之狀,看熱鬧的人往往會把殺豬刀遞給他,這時他會低聲嘀咕:“豬大爺,不是我要殺你哈,是遞刀的叫老子殺嘛”。
年豬殺好后,人們在燒柴灶的灶門上方,將鮮肉串繩從梁柱上懸垂下來,利用每次生火煮飯時伸出灶門的火舌和柴煙逐日熏制,直至色澤金黃,聞之甚香,火舌舔肉吱吱作響,令人饞涎欲滴。
2,清潔大掃除:快過年了,要打掃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年。年前一周,打掃房子衛(wèi)生,叫“打陽春”,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洗老狗。就是要洗澡。
臘月二十四,是各家各戶打揚塵的時間。在這天,每家都會找一根長桿,在桿上綁一把掃帚或是一大把帶竹葉的竹枝,用它來打掃房屋頂部的蜘蛛網(wǎng)、灰塵什么的。經(jīng)過這樣一打整,整個屋子就清爽多了,就可以干干凈凈等過年了。要是這天沒有時間打揚塵的話,那就要等到臘月二十七了,因為臘月間打揚塵可不是在每天都行的,只有這兩天才行,這是規(guī)矩。這天晚上,還要焚香、點蠟、燒紙錢來請灶神來家過年的,感謝菩薩賜于的食物。
3,貼門神春聯(lián), 進入臘月中旬,各家各戶又開始推碾湯元粉,為大年初一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征甜甜蜜蜜、團團圓圓的紅糖湯圓做準備。接著是貼門神春聯(lián)。傳說門神乃唐太宗李世民駕前大將秦瓊和尉遲敬德。因為太宗被鬼邪侵之,病重,二將守宮門,鬼邪方不敢入,太宗遂將二人封為門神,后來,民間所貼之神漸不限于這兩人,凡威武雄壯之武將,皆可貼于門上。近年來,民間貼門神春聯(lián)者,多是象征喜氣的意思。諸如騎高頭大馬的名將肖像或豐收的畫面等,春聯(lián)則更貼近生活,反映時代特色。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8
四川過年,年30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是做一大桌年夜飯,特別豐盛,但不吃餃子。初一早上吃湯圓。臘肉、香腸等種類繁多,一般是臘月27、28就煮好了的,要吃到過完年。要放鞭炮,初一帶著鞭炮、香燭和紙錢去祭祖墳,初二至初五白天“走人婦”(串門),一般是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要帶上糖果、雞、蛋、酒、煙等禮品。
正月街頭要耍燈,過去四川民間,每當大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都要舉行民間耍燈活動,為祈禱新年農(nóng)、工、商豐收,從正月初一開始耍燈,主要內(nèi)容有龍,獅,牛,幺妹彩船等,還有由男女青年人組成的"打蓮花",其中有趣的舞水龍,火龍,晚上一般要舉行耍燈巡游,而且水龍舞時龍口含珠噴水,以示風調(diào)雨順之意,舞火龍時龍口要噴火,以示五谷豐登,每年當正月十五過年結(jié)束時還有燒燈儀式,就是把燈燒掉以表示大年結(jié)束。
四川人過年的風俗習慣
過年指農(nóng)歷臘月末到翌年正月初這段時間,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川人最重要的最講究的節(jié)日。過年有吃臘八粥,祭灶,貼門神春聯(lián),過除夕,春節(jié)和元霄等到過程。
到了臘月初八,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吃臘八飯了。在煮飯的時候,把花生米、核桃仁什么的和米一起下鍋去煮,注意了,所加的這些東西除米之外,必須要有八種哦。等飯煮好了以后,年長的人就叫子孫聚在一起吃臘八飯,
臘月二十三,是各家各戶打揚塵的時間了。在這天,每家都會找一根長桿,在桿上綁一把掃帚或是一大把帶竹葉的竹枝,用它來打掃房屋頂部的蜘蛛網(wǎng)、灰塵什么的。經(jīng)過這樣一打整,整個屋子就清爽多了,就可以干干凈凈等過年了。要是這天沒有時間打揚塵的話,那就要等到臘月二十七了,因為臘月間打揚塵可不是在每天都行的哦,只有這兩天才行,這是規(guī)矩。這天晚上,還要焚香、點蠟、燒紙錢來請灶神來家過年的,感謝菩薩賜于的食物,至于什么時候送灶神,我就不記得了。
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是說,在臘月二十七、八這兩天,二十七號是不出遠門的,在外地的人二十八號這兩也不回家,這到底是為什么,我到現(xiàn)在也沒有弄清楚,只知道這一句話的含義。
除夕。除夕是年末最后一天,俗稱大年三十。此日設葷牲酒醴,殺雞燉肘祭敬天地祖先,全家團聚,吃團年飯。年飯要有魚,要煮得多,叫做有余有剩。當晚掃凈灶房,迎灶王菩薩。到子夜時,燃放鞭炮以避邪。子夜過后或長明燭光,終夜不睡,叫做守歲。長輩給晚輩發(fā)壓歲錢,晚輩則向長輩說些祝福的話,呵呵,祝福的話越多講得越好得的壓歲錢也就越多哦,近年來,都是早早吃完年夜飯,守在電視機旁,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12點正,燃放爆竹辭舊迎新。對了,除夕夜是要洗腳的,這可和平常的洗腳不一樣,今天要找一個大盆子,一家人坐在一起,洗去即將過去一年的各種不如意。有的家庭還會在灶塘里點上一個油燈,加滿油,讓燈亮通夜,這叫長明燈,祈求家人幸福長壽。
正月初一,老一輩的在除夕夜就會在家的大門口放上一捆柴禾,初一早上男主人(女人在這天是不能首先去開大門的哈)開門將柴禾抱進屋,大家猜對了,這就是取抱財進門的意思。早飯一般都是湯圓或者面條,同樣是男主人來煮(原因我不知道)。吃過早飯,大家就輪流出門(今天白天是不能鎖大門的哦)到處去轉(zhuǎn)轉(zhuǎn)、登高,說的是出門望轉(zhuǎn)(賺)嘛。中午吃青菜煮的稀飯,意為今年家人和和睦睦,清清凈凈(就是不吵架的意思)。晚飯也是稀飯或者湯圓、面條,全天忌葷。除了這些,還有很多的規(guī)矩,比如不晾曬衣服啦,不掃地啦,不打罵小孩子啦等等老規(guī)矩,多得很。
初一早上吃湯圓。臘肉、香腸等種類繁多、數(shù)量也多的腌臘品,一般是臘月27、28就煮好了的,要吃到過完年。要放鞭炮,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婦”(串門),一般是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要帶上雞、蛋、面條、酒、葉子煙(煙葉)等這樣的禮品。媳婦、姑爺回娘家,在農(nóng)村比較遠的還要住幾天。晚上(城市中)狂燈會。白天場(廟會)、荼館非常熱鬧,有許多川劇、平書等表演?图胰嗽谠牟薀袅曀琢鱾髦两。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
團圓,人情味是中國人最濃重的`年味
因為重親情,重家庭,為了團團圓圓過大年,成都人早早地就開始了準備,比童謠里唱的“臘八”還要早。
過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后,家家戶戶殺年豬、腌香腸、臘肉,不單農(nóng)村到處肥豬悲聲嘶叫,城里也常見到又白又胖的大肥豬被開膛破肚的情形。
成都學人鄭光路的《成都舊事》中記載,過去的殺豬匠鬼板眼多,他兩手緊按豬頭,一副不能脫身之狀,看熱鬧的小娃娃往往會把殺豬刀遞給他,這時他會低聲嘀咕:“豬大爺,不是我要殺你哈,是遞刀的叫老子殺嘛”。
年豬殺好后,人們在燒柴灶的灶門上方,將鮮肉串繩從梁柱上懸垂下來,利用每次生火煮飯時伸出灶門的火舌和柴煙逐日熏制,直至色澤金黃,聞之甚香,火舌舔肉吱吱作響,令人饞涎欲滴。
進入臘月中旬,各家各戶又開始推碾湯元粉,為大年初一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征甜甜蜜蜜、團團圓圓的紅糖湯圓做準備。
團圓,正是人們做這么多準備所祈求的,正如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團年飯。年有四個主題:團圓、吉祥、富裕、歡樂。排第一位的就是團圓,在情感上,始終過著群體生活的中國人,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間的親情與和諧,人情味,也是中國人最濃重的年味。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9
四川是一個喜歡麻辣的地方,這里的辣椒大到有人的手臂那么大,這種辣早已經(jīng)融入了我們的年夜飯當中。
今天我一回到老家,爺爺就來問到今年的考試如何等一些我不想回答的事情。在杭州時,爸爸買了一只甲魚,我們把團魚當作祭品,這是我們每年都要做的事情,我們每天都要去走親戚,唯獨在過年前的兩天,我不小心把團魚給弄丟了,但爸爸買了一只鴨子來替代。
過年那天,我們必須得吃一個比湯圓大五六倍的東西,之后就要到墳地里去祭拜祖先,點上香,在一個地方弄好后就可以放鞭炮了,讓祖先知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年了。干好這個以后,差不多就已經(jīng)是中午了,回家吃碗面去趕集。我們那兒趕集是三天趕一次,一天必須得買好三天要吃的東西,要不然的話就要吃面。吃年夜飯那天,我們剛好可以去趕集,我和弟弟一起去趕集,爸爸一個人在家做爆鴨子,我們還沒到菜市場,就看見一堆人擠在人行道上,我們在那兒擠了好久,才進去。那兒真的不能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了。我們買了很多,有牛肉,有辣椒,還有一種不知名的蔥。
回到家后,我就聞到了一陣陣的鴨子的香味,進去一看,不禁讓我口水直流,爸爸從我們提回來的'菜中,拿了一根蔥,那正是我說的那種不知名的蔥,他將它整個兒切掉,我不知從哪兒聞見了辣味,后來爸爸就做了一些家常小菜,似乎做得挺好的,有魚香肉絲,有土豆泥,還有一個回鍋肉等。
我們家鄉(xiāng)的過年差不多就是這樣子的。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10
1、走人戶
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蹄、很多自己舍不得買的禮物、好酒等禮物,穿上平時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2、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jié)前后。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zhí)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xiàn)在的春倌,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xiāng)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演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制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jié)束后,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3、拜把子
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又稱結(jié)盟、結(jié)拜、換帖等。流行于四川各地。基于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jié)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4、送節(jié)禮
漢族交際習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間凡遇春節(jié)、端午、中秋等重大節(jié)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jié)日期間互相拜節(jié)送禮。該習俗現(xiàn)仍流行,只是所送禮物隨時代發(fā)展已有變化。
5、學三年跟三年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于四川各地。舊時投師學藝一般需三年時間。按習俗,三年之中,師傅只管徒弟伙食,會給少量衣鞋錢和剃頭錢,不給工錢,徒弟出工得的工錢也歸師傅。三年期滿后,許多徒弟還要跟三年才能獨立謀生。這三年里,徒弟相當于半個工人,有一定收入。
6、辦出師酒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技師學藝滿三年后,如果所學技術(shù)已過關,征得師傅同意,便可“出師”。屆時,徒弟要大辦“出師酒”,請行內(nèi)有名氣的人來參加,祭祀行業(yè)祖師神,酬謝師傅的教藝之恩。徒弟給師傅叩頭,送給師傅衣帽鞋襪;師傅退還投師文約,對徒弟說此些祝愿的話。按規(guī)矩,無錢謝師、未辦出師酒的,不能算出師。
7、隔代同姓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于犍為縣羅城、定文、壽保等鄉(xiāng)鎮(zhèn)。這一帶張姓和吳姓中,保留著隔代同姓的習俗。為了使香火不斷,便采取了隔代同姓的辦法。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11
剛剛過了世界公歷的新年,又迎來了中國農(nóng)歷的春節(jié)。世界各國年的味道截然不同,過年的感受千差萬別。過了一年,我又長了一歲,我對中國春節(jié)風俗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進入農(nóng)歷的臘月,歡度春節(jié)的氣氛就越來越濃厚了,我的心情也越來越興奮了。考完試,放了假,安排好寒假計劃,完成了部分作業(yè),我也融入了紅紅火火的過年氣氛。
臘月的節(jié)點太多了。首先是臘七臘八凍壞腳丫、泡臘八蒜、喝臘八粥等等,老人說這就是過年的開始。
很快到了臘月二十三“糖瓜兒粘”,人稱小年,要祭灶,要吃一種乳白色、味很甜、還粘牙的東西,叫“糖瓜兒”。大人問我“粘不粘?”我說“粘(年)!”這是提醒大家要過年了!長輩要講許多過年的趣事和囑咐許多過年的忌諱。真好玩!有的我懂,有的我不懂,我總是好奇的聽不夠,問不夠。
接著臘月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吃谷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很多說法,我可長見識了,F(xiàn)在急著過年,今天賣個關子,以后我可以仔細說說。
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辭舊迎新、繼往開來的吉祥時刻,此時進入春節(jié)的高潮,也是我最期盼、最快樂的時候。
白天大人們都忙著過年的各種事情,放松了對我的管束,我就徹底自由了,吃我愛吃的食品,喝我愛喝的飲料,玩我愛玩的游戲……開心極了!
晚上全家歡聚一堂。大家從廚房里端出美味佳肴放在桌上。煎炒烹炸、雞鴨魚肉、特色食品、各種飲料……母親端來燉魚,說這是“年年有余”;父親端來餃子,說這是“交子元寶”;姑姑端來拼盤,說這是“全家!;姑夫端來米飯,說這是“團圓飯”;奶奶端來一盤水果,有柿子、蘋果、桔子、香梨,說取它們的諧音:“事事平安、人人吉利”;爺爺端來一盤年糕,有白米、黃面、雙喜、八寶,說借它們的字音“添歲增福、年年提高”,人的歲數(shù)和身體要長高、知識也要提高。哈哈!我靈機一動,端來一摞獎狀說這叫:“辛兔祥瑞、龍騰虎躍”(我屬虎)……全家人說這是一道最豐盛、最如意的大菜。
全家人說說笑笑,盡享天倫之樂,盡嘗美味佳肴。我不斷舉杯,給各位長輩敬酒并針對每人說上幾句不同的`祝福話,大家再次夸我懂事,給我加菜,有時還給我鼓掌,我心里美滋滋的,那個興奮勁兒就別提了!
酒足飯飽,全家人看春晚、包餃子、侃大山……零點整,電視里的新春鐘聲敲響了,房間外的迎春鞭炮響成一片,我迫不及待地拉著家人下樓放炮。姑姑和母親提著一大包鞭炮,姑父和奶奶提著一大捆煙花一起下樓了。樓外的鞭炮已是震耳欲聾、煙云翻滾。開始我有點害怕,父親拿著鞭炮,爺爺領著我去點,鄰居說:“這叫雙保險”。我們幾人合作先后放了“一千響”、“坐地炮”、“竄天猴”、“夜明珠”。后來我膽子大了,也想過把真癮,讓父親放好花炮,爺爺護著我去點,點著了我就跑,在我哈哈大笑中花炮竄上了夜空,隨著一聲聲巨響,綻放出五光十色的禮花,有“百鳥爭鳴”、“吉祥如意”、“火樹銀花”、“萬紫千紅”,我高興地手舞足蹈、心花怒放。
“炮竹聲中一歲除”,我又長大了一歲;氐綐巧显谝黄瑲g聲笑語中,我給長輩一一磕頭拜年,他們給了我很多壓歲錢。我在興奮中一點睡意都沒有了。!
“無邊光景一時新”,新的一年開始了。龍年春節(jié)這是時間最長,內(nèi)容最多,也是我最快樂的節(jié)日。
我的感受很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龍的傳人在龍年將會更加的幸福、美好……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12
四川是一個喜歡麻辣的地方,這里的辣椒大到有人的手臂那么大,這種辣早已經(jīng)融入了咱們的年夜飯當中。
今天我一回到老家,爺爺就來問到今年的考試如何等一些我不想回答的事情。在杭州時,父親買了一只甲魚,咱們把團魚當作祭品,這是咱們每年都要做的事情,咱們每天都要去走親戚,唯獨在過年前的兩天,我不小心把團魚給弄丟了,但父親買了一只鴨子來替代。
過年那天,咱們必須得吃一個比湯圓大五六倍的東西,之后就要到墳地里去祭拜祖先,點上香,在一個地方弄好后就可以放鞭炮了,讓祖先知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年了。干好這個以后,差不多就已經(jīng)是中午了,回家吃碗面去趕集。咱們那兒趕集是三天趕一次,一天必須得買好三天要吃的東西,要不然的話就要吃面。吃年夜飯那天,咱們剛好可以去趕集,我和弟弟一起去趕集,父親一個人在家做爆鴨子,咱們還沒到菜市場,就看見一堆人擠在人行道上,咱們在那兒擠了好久,才進去。那兒真的不能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了。咱們買了很多,有牛肉,有辣椒,還有一種不知名的`蔥。
回到家后,我就聞到了一陣陣的鴨子的香味,進去一看,不禁讓我口水直流,父親從咱們提回來的菜中,拿了一根蔥,那正是我說的那種不知名的蔥,他將它整個兒切掉,我不知從哪兒聞見了辣味,后來父親就做了一些家常小菜,似乎做得挺好的,有魚香肉絲,有土豆泥,還有一個回鍋肉等。
咱們家鄉(xiāng)的過年差不多就是這樣子的。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13
農(nóng)歷的十二月,舊時稱為臘月,而臘月十六日,則稱“倒牙”。過去一般人家,要在每年的初二才能吃上一次肉。成都人吃肉這天,有時要喝上二兩干酒,還要吃上一頓白米干飯,就像古人祭祀一樣隆重。因為半個月不見暈腥的牙齒首先品嘗到肉的滋味,故把這天吃肉叫做打“牙祭”。這個“打”字,是成都人的語助詞,是無什么意義的。如像說,收拾東西,或是整理清潔,叫“打整”;共同聚餐碗里開花大家分攤付款吃飯,叫“打平伙”之類。
對臘月十六日這天的“牙祭”,人們便稱為“倒牙”,但“倒牙”這頓肉,雇工是不好吃的。如果在吃酒時,主人家客客氣氣地給雇工敬酒,和顏悅色地說道:“某師,今年把你辛苦了,明年另請高就!”那么,你這個雇工就只有卷起鋪蓋卷走路了。
“倒牙”以后,舊時衙門也就不上班了,所以老百姓又把這天叫“倒衙”,在官方卻將之叫作“封印”。由此,“倒牙”這天,娃娃們最好要聽話些,不然,大人會氣哼哼地吼叫著說:看我今天給你“封印”!意思是要給娃娃一頓打。故娃娃挨屁股,叫做吃“回鍋肉”,用竹片打叫做“筍子熬肉”。
“倒牙”以后,戲班停演,叫做“封箱”,“倒牙”這天的戲,叫做“封箱戲”,要到第二年正月初一,又才開鑼上演。
年前照例有幾臺“交響樂”!暗寡馈币院,市面上會鉆出來一些賣鐵磬的人,他們肩腰上斜掛起一個裝著鐵磬的篾簍,手中敲著鐵磬,這邊“咱”的敲過去,那邊又“咱”的敲過來,敲得好不熱鬧;到各家各戶門前敲一下,替你除邪。主人得給點賞錢。你不給他不走,在你門前敲個不停,旁人也會取笑。又是一個滿街響的.響簧聲音,小販帶上許多響簧,沿街兜售。響簧是種游戲兼體育的玩具,至今還有賣的。雜技給它一個風雅的名字,叫“竹簧”。賣“響簧”的一上街,處處都可以聽見響簧的嗡鳴和人們的歡笑聲,故民諺說:“娃娃要響簧,外婆給紅糖!二就是說快要過年了!另一種是吹“過年號”的聲音,過年號是鐵做成的號,樣子有點像布達拉宮喇嘛們吹的長號,但要小得多,吹起來,發(fā)出“嗚嘟嘟,嗚嘟嘟”的奇特聲音,也是在各家各戶門前要錢的。還有一種,就是打“鬧年鑼鼓”了!棒[年鑼鼓”由小鼓、小鑼、小缽、小銅鐺組成,音色顯得更為喜慶熱鬧,敲擊隊伍有兩種,一種是年輕人聚在茶鋪圖熱鬧敲著玩,練習樂曲。另一種是與獅子、龍燈配套的樂隊,往往由白天響到半夜……就是這些各種各樣的聲響喚起許多人對年節(jié)的歡樂與憂愁之思。
灶糖
祭灶也是“倒牙”以后的一種重要風俗。祭灶,即是祭送灶神,灶神又稱灶王爺、灶王菩薩,全稱是“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灶王是誰?一說是“黃帝”,一說是“炎帝”,一說是“祝融”,還有說是“穿紅衣裳的美女”。這些人物說來,都與“火”有關。顯然灶王崇拜,起源于古人對“火”的崇拜。先秦時期早已有了祭灶的記錄。東漢時,灶王就成為降福消災,保佑平安的一家之主!痘茨献印窌姓f,灶王每月三十這天,都要上天向天帝反映人們的過失,于是祭灶,就變成了“賄賂”灶神的行為了。唐代詩人羅隱在他的《祭灶》詩中曾說:“一盞清茶一縷煙,灶君皇帝上青天”。如果說這時還有一點“秀才人情紙一張”的味道的話,到了宋代就更是“賄賂”公行了!宋人在祭灶這天,不但要請和尚道士來舉行一些儀式,還要祭酒果,燒紙錢,貼“灶馬”于灶上,同時以酒精涂抹“灶火門”,叫作“醉司令”。此外還要供上麥芽糖,以粘灶神之口,免得灶神去說壞話。唐、宋時代,為了避免月月祭祀的麻煩,,已將祭灶的日子,改為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古人把二十四日這天稱為“小年”,以“小年”迫近新年,標志著“送舊迎新”。故把對灶王爺送舊迎新的日子,也改在這兩個日子的晚上舉行。這種風俗一直流行到解放之前。
“倒牙”這天起,街市上即傳來“買灶馬灶素”和“買灶糖”的叫賣聲!霸铖R灶素”即木板雕印的黃紙上既有馬又有錢的圖畫,以表示送給灶王爺?shù)淖T程儀。還有一張新印的彩色灶王神像,上面的屋檐下的柱頭上還有一副聯(lián)語:“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這兩句話,把老百姓對灶王爺?shù)囊蠛驮竿硎龅梅浅C靼住!霸钐恰本褪怯免亲霭茁樘,粘性很大,有如宋時的膠牙糖。
臘月二十三日晚上,老成都人家吃過晚飯,就先把灶上鍋頭打整干干凈凈,繼則就在舊灶王爺神像前點上香燭,擺上酒果、白麻糖,然后焚燒灶馬灶素,跪拜禱祝。之后又在鍋中放上一盞清油燈,作為照明,好為灶王爺上天照路。
二十四日這天就開始打“揚塵”了,合家搞清潔大掃除。晚上換上新灶神像,就是新官上任,以后的三百六十四天就沒人理會!在舊時,接送灶神的儀式,是不讓婦女參加的,故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送灶”的諺語。
在“倒牙”以后,就是商家最忙乎的日子,許多商戶,都掛出“止帳候收”的牌子。過去商戶往來,許多都是三節(jié)清帳,一是端午節(jié),一是中秋節(jié),一個最大的清結(jié)期,就該是過年了,就是所謂的“年關”。當收的,當付的,都要在從“倒牙”這天起,到三十晚上除夕止結(jié)清,否則,就要在除夕這天逼繳,所以除夕之夜,許多還不清欠帳的人,就要向外躲債,以圖躲過除夕晚上這一難關。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躲債人,跑到城墻邊上去躲債,月黑之夜,影影綽綽看見一個人的黑影蹲在墻角處,便也走過去,蹬在一起,想壯個膽兒,彼此都默不出聲。過了一會兒。煙癮上來了,這一個向另一個人借火抽煙,誰知洋火火光一燃,才照清對方的面孔,竟是自己要找的欠債人,原先沒有找著,不想自己也來躲債來了,兩個人倒反轉(zhuǎn)成為“同是天涯淪落人”!彼此一笑泯恩仇,竟也成了患難朋友。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14
剛剛過了世界公歷的新年,又迎來了中國農(nóng)歷的春節(jié).世界各國年的味道截然不同,過年的感受千差萬別.過了一年,我又長了一歲,我對中國春節(jié)風俗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進入農(nóng)歷的臘月,歡度春節(jié)的氣氛就越來越濃厚了,我的心情也越來越興奮了.考完試,放了假,安排好寒假計劃,完成了部分作業(yè),我也融入了紅紅火火的過年氣氛。
臘月的節(jié)點太多了.首先是臘七臘八凍壞腳丫、泡臘八蒜、喝臘八粥等等,老人說這就是過年的開始。
很快到了臘月二十三“糖瓜兒粘”,人稱小年,要祭灶,要吃一種乳白色、味很甜、還粘牙的東西,叫“糖瓜兒”.大人問我“粘不粘?”我說“粘(年)!”這是提醒大家要過年了!長輩要講許多過年的趣事和囑咐許多過年的忌諱.真好玩!有的我懂,有的我不懂,我總是好奇的聽不夠,問不夠。
接著臘月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吃谷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很多說法,我可長見識了.現(xiàn)在急著過年,今天賣個關子,以后我可以仔細說說。
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辭舊迎新、繼往開來的吉祥時刻,此時進入春節(jié)的高潮,也是我最期盼、最快樂的時候。
白天大人們都忙著過年的各種事情,放松了對我的管束,我就徹底自由了,吃我愛吃的食品,喝我愛喝的飲料,玩我愛玩的游戲……開心極了!
晚上全家歡聚一堂.大家從廚房里端出美味佳肴放在桌上.煎炒烹炸、雞鴨魚肉、特色食品、各種飲料……媽媽端來燉魚,說這是“年年有余”;爸爸端來餃子,說這是“交子元寶”;姑姑端來拼盤,說這是“全家!;姑夫端來米飯,說這是“團圓飯”;奶奶端來一盤水果,有柿子、蘋果、桔子、香梨,說取它們的諧音:“事事平安、人人吉利”;爺爺端來一盤年糕,有白米、黃面、雙喜、八寶,說借它們的字音“添歲增福、年年提高”,人的歲數(shù)和身體要長高、知識也要提高.哈哈!我靈機一動,端來一摞獎狀說這叫:“辛兔祥瑞、龍騰虎躍”(我屬虎)……全家人說這是一道最豐盛、最如意的大菜。
全家人說說笑笑,盡享天倫之樂,盡嘗美味佳肴.我不斷舉杯,給各位長輩敬酒并針對每人說上幾句不同的祝福話,大家再次夸我懂事,給我加菜,有時還給我鼓掌,我心里美滋滋的',那個興奮勁兒就別提了!
酒足飯飽,全家人看春晚、包餃子、侃大山……零點整,電視里的新春鐘聲敲響了,房間外的迎春鞭炮響成一片,我迫不及待地拉著家人下樓放炮.姑姑和媽媽提著一大包鞭炮,姑父和奶奶提著一大捆煙花一起下樓了.樓外的鞭炮已是震耳欲聾、煙云翻滾。開始我有點害怕,爸爸拿著鞭炮,爺爺領著我去點,鄰居說:“這叫雙保險”。我們幾人合作先后放了“一千響”、“坐地炮”、“竄天猴”、“夜明珠”.后來我膽子大了,也想過把真癮,讓爸爸放好花炮,爺爺護著我去點,點著了我就跑,在我哈哈大笑中花炮竄上了夜空,隨著一聲聲巨響,綻放出五光十色的禮花,有“百鳥爭鳴”、“吉祥如意”、“火樹銀花”、“萬紫千紅”,我高興地手舞足蹈、心花怒放。
“炮竹聲中一歲除”,我又長大了一歲.回到樓上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給長輩一一磕頭拜年,他們給了我很多壓歲錢.我在興奮中一點睡意都沒有了.!
“無邊光景一時新”,新的一年開始了.龍年春節(jié)這是時間最長,內(nèi)容最多,也是我最快樂的節(jié)日。
我的感受很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龍的傳人在龍年將會更加的幸福、美好……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15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轉(zhuǎn)眼間,就到了XX年的春節(jié)。節(jié)日里,家家戶戶都買來了紅彤彤的鞭炮和金燦燦的“福”字,是啊,誰不期盼著過一個幸福、平安、歡樂的大年呢!
說到春節(jié),它的來歷可不短。自西漢開始,“千戶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jié)經(jīng)過了兩千多年的演化,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成為全世界華人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古代,每當?shù)搅苏,也就是公歷的二月份,寒冷即將離去,溫暖的春天即將到來。人們在這個農(nóng)閑時節(jié),家家戶戶殺豬宰羊,一面祭祀祖先和上天,祈求上天能降福免禍;一面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享受著五谷豐登帶來的歡樂。當時并沒有電視、電影,所以古人每到祭祀和慶賀時,秧歌、舞龍、耍獅子、扎花燈等粉墨登場,酣暢淋漓的表演為節(jié)日增添了不少喜慶的氣氛。傳統(tǒng)春節(jié)活動從除夕一直到正月十五,人們互相拜年、喝春酒、吃年糕、包餃子、鬧元宵,小孩還能拿到不少壓歲錢呢!
按照我們這個四川老家的.話,家家戶戶都會買來許多吃的、喝的、用的。學校還會讓小朋友們放假,讓小朋友在一起歡樂的玩耍,大人們也忙來忙去的,真是一個繁榮的節(jié)日!
大年初一,成都人開始”走人戶“了,親朋好友互相串門,人們互相設宴款待,好像要把一年的宴席都在這十幾天吃完。
更多的花樣在游玩上,初一開始,人們扶老攜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這是老成都人的一種民俗,已有近兩百年歷史。在傳統(tǒng)文化中,財神與喜神是連在一起的,所謂”喜神“,是指帶給人們吉利、歡喜、智慧的神祗,”喜神方“,就是喜神所在之處。
人們游喜神方最喜歡去的是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廟會最熱鬧的地方。廟會既是宗教儀式,又是集市,中國自古是農(nóng)耕社會,民眾平時很少往來,廟會自然也成了人們交流和物資交易的好機會,所以又稱為”廟市“,這樣的傳統(tǒng)延續(xù)至今。
更關鍵的,大廟會是一個娛樂項目的嘉年華,變臉、吐火、滾燈、手影戲、木偶戲等川劇絕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畫、剪紙各式民間絕活都能在廟會上看到,滾鐵環(huán),抽陀螺,坐雞公車,拉提簧、響簧,這些土得掉渣兒的玩藝兒玩得小孩瘋跑……往往幾臺戲同時演出,曲藝演唱、雜技魔術(shù)、跑馬上刀山、拉洋片、耍猴玩蛇,應有盡有;商賈云集,三教九流紛至,百種小吃、賞百般武藝、玩百項游戲,民族、民俗、傳統(tǒng)、現(xiàn)代、鄉(xiāng)村、城市諸種文化形式復合于一體。
初七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獨特的風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過;到了初八初九夜里,各寺廟、會館、街坊點起”天燈“;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鬧熱。
十五過后,照理說年已過完,成都人卻還有一個花樣:正月十六”游百病“,登上城墻漫游,據(jù)說可使一年不生疾病。他們把這一天叫做”過厚臉皮年“。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相關文章: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02-19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05-24
[優(yōu)]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05-24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精華]05-24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熱]05-24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15篇(經(jīng)典)05-24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常用15篇】05-24
四川的春節(jié)風俗(通用15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