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活著本來單純》有感
《活著本來單純》中兒童看待人生的這種特殊態(tài)度,叫做“絕緣”。即解除事物在世間的一切關(guān)系,所見的便是事物的“本相”,而非交織利害與智謀的世間因果之網(wǎng)。
讀《活著本來單純》有感 第一篇
前段時間,我的朋友給我推薦了豐子愷的文章。只看了一點,自己便深深地被他的散文和畫所吸引。于是,我讀了本豐子愷的散文漫畫精品集《活著本來單純》,剛好利用空暇時間細(xì)細(xì)拜讀。
在拜讀之前,我上網(wǎng)了解了一下豐子愷的相關(guān)資料,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畫家、散文家,師從弘一法師,學(xué)貫中西。他的散文兼有平易簡樸之風(fēng)、寬仁雋永之意和童真天然之趣,是現(xiàn)代文學(xué)中備受推崇的佳品,多次被選入中小學(xué)教材。他的漫畫幽默風(fēng)趣,流傳廣泛,深受人們的喜愛并爭相收藏。日本漢學(xué)家吉川幸次郎說:“豐子愷是最中國的中國人。”
這本書總共分成了六部分。
第一部分的主題是“豁然開朗”
第二部分的主題是“無寵不驚過一生”
第三部分的主題是“天地間最健全的心眼”
第四部分的主題是“你若愛,生活哪里都是愛”
第五部分的主題是“學(xué)會藝術(shù)的生活”
他的散文集穿插著一系列親筆畫,大部分畫作取景于最樸素的大自然與單純的孩童,每副畫都把人物與大自然安排得非常巧妙,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絲毫沒有違和感。作者通過對身邊事和往事的回憶,以及對生活的感悟,最終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在這本書里,使我印象最深的,是豐子愷在《從孩子得到的啟示》這篇文章里講的一則故事: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書,也不想睡覺,捉一個四歲的孩子華瞻來騎在膝上,同他尋開心。我隨口問:
“你最喜歡甚么事?”
他仰起頭一想,率然地回答:
“逃難。”
我倒有點奇怪:“逃難”兩字的意義,在他不會懂得,為甚么偏偏選擇它?倘然懂得,更不應(yīng)該喜歡了。我就設(shè)法探問他:
“你曉得逃難就是甚么?”
“就是爸爸、媽媽、寶姊姊、軟軟……娘姨,大家坐汽車,去看大輪船。”
啊!原來他的“逃難”的觀念是這樣的!他所見的“逃難”,是“逃難”的這一面!這真是最可喜歡的事!
文章的最后,豐子愷說他受了這孩子的啟示:孩子能撤去世間事物的因果關(guān)系的網(wǎng),看見事物的本身的真相。我在世智塵勞的現(xiàn)實生活中,也應(yīng)該懂得這撤網(wǎng)的方法,暫時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唉,我要向孩子學(xué)習(xí)!
讀到這里,不由得想起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小孩子的快樂很簡單,而大人簡單了就會很快樂。大人們常常會誤認(rèn)為小孩子缺乏生活常識或經(jīng)驗,因此小孩子的話常會引人發(fā)笑,然而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看似簡單,卻常常蘊藏著人生最美好的哲理。大道至簡,莫過于此。天地間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們的所有物,世間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們能最明確、最完全地見到。當(dāng)我們感慨當(dāng)今的教育變得如何復(fù)雜、如何糟糕時,不如靜下先來傾聽一下孩子們內(nèi)心深處最純真的需求與期望……
讀《活著本來單純》有感 第二篇
《活著本來單純》是豐子愷先生的一部漫畫散文集,我喜歡這書的名字,也自是敬重集文學(xué)與藝術(shù)于一身的人。小時候,我們從課本里知道豐子愷,看他的漫畫,學(xué)他的那篇《白鵝》,我學(xué)著他的筆法也去寫雞、寫鴨,遺憾的是卻怎么也寫不出他的樂趣來。
這書皮的顏色是薄荷綠,看著素凈,與豐先生的品格也是不謀而合。翻開頁面,五個章節(jié),簡潔明了的目錄,字字清新,無論是豁然開朗,無寵不驚過一生,還是你若愛生活哪里都是愛,學(xué)會藝術(shù)的生活,要知道,這就是我所崇尚的生活狀態(tài)呀!
豐子愷的散文以樸素為美,少了鋪陳和刻意的描繪,仔細(xì)看,他的漫畫也是如此,簡單的線條勾勒,造境著筆不求科特,在平實中寓意深遠(yuǎn)。單從這文集篇章的題目來看,41個短篇,取三字以下為題的25篇,這不比今日,自媒體時代,很多人為博人眼球,將文章的題目寫成了句子,生怕讀者看不懂這文章的情理。
再看這文集里,首篇文章擬題為《漸》,他說大自然有個“漸”的神秘原則,萌芽的春漸漸變成綠蔭的夏,凋零的秋漸漸變成枯寂的冬。人也是如此,在不知不覺之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了野心家,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人類極少有人能不為“漸”所著迷,不為造物所欺。豐子愷僅用一個“漸”字便能捕捉這世間圓滑進(jìn)行的道理。
再后來有《家》、《春》、《秋》、取二字題的從《生機(jī)》到《晨夢》,從《夢痕》到《閑居》,從《吃酒》到《送考》……題材選擇并不是深奧的道理,皆為瑣屑俗常的事物,一字一句,簡單明了,卻又風(fēng)韻獨存,引人遐想。
林清玄說從豐子愷先生那里,學(xué)到了樸素。既有樸素的文章,也有樸素的道理。巴金評價豐子愷擁有一個與人無爭、無所不愛、一顆純潔無詬的孩子的心。
我印象深刻的是豐子愷筆下的《生機(jī)》,他從一球水仙花起筆,記錄了這水仙的三次災(zāi)難:一次旱災(zāi),一次水災(zāi),一次凍災(zāi)。到了末尾處,一球水仙得出的是人的生機(jī),人間的事,也同這水仙一樣,只要生機(jī)不滅,即使重遭天災(zāi)人禍,暫被阻抑,也終有抬頭的日子。個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國家、民族的事也如此。這篇《生機(jī)》寫于一九三六年三月,當(dāng)年當(dāng)月,身系家國的豐子愷,在一球水仙之中,寄望于民族生機(jī)。
再來看《閑居》一事,豐子愷的閑居生活,對外絕少往來,每日讀書作畫、飲酒閑談,他的性格決定他的時間全部都是自己的,當(dāng)然無論是豐先生還是今天的我們看來,一個人能自由支配屬于自己的時間那一定是幸福的。如果有人說這是生計上的所謂”不幸”,但在情趣上卻是最快適不過了。
現(xiàn)在絕大部分的人已是尋不到快適的情趣了吧!你看今天的年輕人,大學(xué)畢業(yè),工作難求。房價高升,房貸壓身,獨生子女,敬老扶幼,科技發(fā)展的越來越快,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多少人追著跑,也是力不從心的。但凡有能閑居的人,不是惹人羨也是遭人恨的。
人生的苦大抵是在想放下的時候放不下,想追逐的時候追不上吧!我想:我們不如去學(xué)學(xué)豐子愷,在追逐的路上帶點笑容,當(dāng)有一天我們累了,倦了,在放下的時候也能樂得開懷,無寵不驚過一生。
讀《活著本來單純》有感 第三篇
我腦子里有一個“豐先生”的形象:一個與人無爭、無所不愛、一顆純凈無垢的孩子的心
——巴金
提及散文,大家想到的可能會是魯迅先生犀利的文筆,也可能是朱自清的真情實感,亦或是楊絳老師濃濃的睿智心性,但是有一個人,他的散文真正源于生活,平淡無奇,在這看似平淡無奇之中卻又耐人尋味。這個人就是豐子愷,一個集書畫、音樂于一身的才子。曾有人將冰心和豐子愷作比較,說同樣寫兒童、少年的.散文,冰心說理遠(yuǎn)多于豐子愷,但我不敢茍同,豐子愷的散文恰恰在平淡無奇之中將“理”貫徹全文,這大約和豐子愷師從弘一法師有關(guān)罷。今天昔年君要推薦給大家的,是豐子愷的一本漫畫散文集——《活著本來單純》,讀豐子愷的散文,在失意的時候會給你安慰,得意的時候可幫你清心。
在這本書里,豐子愷通過五個部分對心態(tài)、生活、童年、愛和社會進(jìn)行了描寫。“凡我在三十年中所見、所聞、所為的一切事物,都有極詳細(xì)的記載與考證;其所占的地位只有書頁的一角,全書的無窮大分之一。我確信宇宙間一定有這冊大賬簿。于是我的疑惑與悲哀全部解除了”。讀豐子愷的散文就是這樣,道理無處不在,只是需要感悟。“大賬簿”何嘗不是貫穿每一個人的一生呢?也許很多不解的問題,某一天都會豁然開朗了。豐子愷將人的生活分為三層樓,第一層是物質(zhì)生活,第二層是精神生活,第三層是靈魂生活。筆者在這里將豐子愷的文章也分為三層,文章表面是第一層,看上去所敘述的是家長里短的平淡無奇的小事,細(xì)細(xì)品味發(fā)現(xiàn)里面透露著萬物發(fā)展和聯(lián)系的規(guī)律。大部分人讀到這里覺得尚可,認(rèn)為文中已無其他。其實不然,在這規(guī)律里面蘊含的是作者豁然開朗的心境和無寵不驚的態(tài)度。我相信不單是豐子愷,每一位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源遠(yuǎn)流長,但源遠(yuǎn)流長的前提就是“哲思為骨”,這也是豐子愷的散文至今仍然很受歡迎的原因。書籍的最后一部分寫到“人生苦悶的根源”,說“我們雖然由兒童變成大人,然而我們這心靈是始終一貫的心靈,即依然是兒時的心靈,只不過經(jīng)過許久的壓抑,所有的怒放的、熾熱的感情的萌芽,屢被磨折,不敢再發(fā)生罷了。這種感情的根,依舊深深地伏在做大人后的我們的心靈中。”這種感情需要宣泄,藝術(shù)恰恰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這就需要我們做到藝術(shù)教育、藝術(shù)生活。最后,豐子愷引用了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只有真正做到了“不為物誘”這種狀態(tài),才能不致被“世間結(jié)成的網(wǎng)所羈絆”,這一點和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驚人相似,大概英雄所見略同大抵若此。
【讀《活著本來單純》有感】相關(guān)文章:
《活著本來單純》讀后感02-14
讀《活著》有感02-09
讀活著有感05-25
讀《活著》有感05-23
【熱】讀《活著》有感12-01
讀《活著》有感【薦】12-01
讀《活著》有感【精】11-15
讀《活著》有感【熱】11-15
【薦】讀《活著》有感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