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匯總1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
零零落落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很多章節(jié),有很多地方讓人感受頗深。他說:有的教師動了很多腦筋,力求把自己所講解的一切東西都變得明白易懂、毫無困難,使得學生往往用不著在進行思考了。還有一個例子:有一位小學教師被認為是講解算術(shù)應(yīng)用題的高手。為了使學生容易“領(lǐng)會”應(yīng)用題的條件,她事先準備了許多圖片和表格,有時甚至把應(yīng)用題談到的實物拿到課堂上來?雌饋,她的學生解應(yīng)用題很順利。但是,當這些學生升入五年級以后,卻使教師們深為吃驚:原來那位女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根本不會解算術(shù)應(yīng)用題。事實的確如此,因為那位女教師在整整4年里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不讓他們碰到困難,所以他們事實上并沒有學會積極地
可以想像得出,這位女教師在前4年里,許多教師會稱贊她能化難為易、化繁為簡,讓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得了知識。甚至她自己在反思時也會以此自豪,認為自己的教學能注重實物演示,真正體現(xiàn)了一切知識都源于感官的知覺!然而,在第五年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這位女教師從來沒有讓學生進行獨立的腦力勞動,學生的思維處于被催眠狀態(tài)。
不難看出像這樣的女老師的確是在“認真?zhèn)湔n”,然而這樣的認真似乎走錯了方向,給學生的發(fā)展帶了難以彌補的損失。作者舉的這個案例是想告訴我們,課堂上我們要關(guān)注學生的思維活動,即教師要把學生的腦力勞動放在注意的中心。課堂40分鐘里,我們不僅僅要讓學生學習知識,更應(yīng)當使學生感知、理解知識的過程,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從事積極思維活動。學生不應(yīng)當單純地聽講和思考,還應(yīng)當動手做有些事。思考應(yīng)當從“做事”中反映出來,只有這樣,所有的學生在課堂上才肯思考,不注意聽講、思想開小差的情況才會消失。作者的這番理論,是我們現(xiàn)在學科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的根源,不僅要讓學生知道知識,更要讓學生通過多種不同途徑的親身體驗去感受知識的獲得過程,同時發(fā)展學生各種能力和思維素養(yǎng)。
學生的腦力勞動的進行,伴隨著的不是教師簡單說教和學生機械記憶的過程,而是一個有目的的探究過程。所以我們在課堂上應(yīng)該積極營造探究的環(huán)境,要讓學生的課堂行為賦予有解決任務(wù)的性質(zhì),才能讓他們的思維有明確的目的性,學生的智慧力量越積極地投入這種活動,障礙和困難就暴露的越明顯,從而是腦力勞動成為一種克服困難的過程。具體到教師操作方式,我們看到作者有這樣一段描述:在優(yōu)秀教師那里,學生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他們對學習的對象采取研究的態(tài)度。教師并不把現(xiàn)成的結(jié)論、對某一定理的正確性的證明告訴學生。教師讓學生有可能提出好幾種解釋,然后在實踐中去證明一種解釋和推翻另一種解釋。我們能感受到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對某個知識有所了解,更是對這個知識所關(guān)聯(lián)的其他知識有深刻、全面的、客觀的理解。學生的發(fā)展在這樣的過程中顯得穩(wěn)穩(wěn)當當、扎扎實實。
此外,書中還提到,我們的勞動處于經(jīng)常變化的局面中,有時令人十分激動,有時情緒抑制。因此,善于掌握自己,克制自己,是一種最必要的能力。碰到生氣的事或突發(fā)的事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是我們教師經(jīng)常會遇到的問題,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給了我們一個消除激動和氣憤的方法——幽默。他這樣說到:如果你具有幽默
感,那么,最緊張的,有時能引起很長時間氣憤的局面就可以得到緩和。學生們之所以熱愛和尊重快樂、不泄氣、不悲觀失望的教師,是因為他們自己是快樂的、具有幽默感的人。他們會從每一舉動中、每一生活現(xiàn)象中看出很小一點可笑的事。善于無惡意地、懷著好心地嘲笑反面的東西,用笑話支持和鼓勵正面的東西,是一個好教師和好的學生集體的重要特征。
事實上,作為一名教師,很少人不愛自己的學生。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時,盡管有時我們?yōu)樗麄兊某砷L付出了很多,可他們并不領(lǐng)情,甚至常常事與愿違,收到相反的結(jié)果。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活生生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點也不比大人小。教師只有在關(guān)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為教育。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2
我閱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使我受益匪淺。它告訴我們教師要做一個善于反省的人。
長期以來,我們的管理者和教師,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還比較少。所以作為一名管理者、教師需要不斷地終身地學習。
我認為,其實,我們并不是不在學習,在每天的工作中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們只要多一些討論,多一些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寫,這不就是我們最好的學習方式嗎?教師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chǔ)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反思是一個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同時也是積極的行為改進過程;讓教師自己承擔起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責任,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學習的主動權(quán)和自主權(quán)。這又是一個不斷的自我監(jiān)督、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激勵、自我強化的過程。反思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fā)展的`基礎(chǔ),教師從經(jīng)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從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出發(fā),發(fā)現(xiàn)分析其中的問題,并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討論來探索改進教育教學的途徑。這是充分發(fā)揮了教師自我導向?qū)W習和自主改革教學的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反思是一種自主學習。反思強調(diào)“學以致用,學用結(jié)合”。
教師通過反思,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徑。讀了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學生永遠都是我們?nèi)松枧_中最重要的主角!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3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感受頗深。不可否認,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老師來說,發(fā)現(xiàn)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忙于批改作業(yè),周記、作文、家庭作業(yè)、默寫還有一些補充的習題之類,有時候批到晚上一兩點還是批不完。由于時間的絕大部分都用在了批改作業(yè)上,于是備課就不是太充分,干燥、枯燥的課堂自己都有點不耐煩,何況是學生呢?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沒有時間。殊不知,有時我們的時間分工也不太合理,甚至出現(xiàn)本末倒置的現(xiàn)象。比如我們總抱怨總有批改不完的作業(yè),試想,假如我們把課堂效率提上來,書本知識的絕大部分能在課堂上消化,那么,我們還需要布置那么多作業(yè)嗎?苦了學生又累了自己,何苦?
現(xiàn)在想來,自己的讀書量真的很有限。有時為了一節(jié)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wǎng)上和雜志上搜索著相關(guān)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后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弊鳛橐幻聲r期的教師,我更應(yīng)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yīng)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捫心自問: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4
“精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 ?戳颂K霍姆林斯基的學術(shù)著作《給教師的建議》覺得頗有收獲,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凈,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
讀了這本書后,我真正意識到,其實解決問題的根源應(yīng)在我們教師自身,蘇霍姆林斯基就說:“如果學校里沒有一種各科教師都來爭取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的氣氛,那么許多學生的興趣就永遠得不到開發(fā)”。
在教學實踐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下課后,學生快樂的圍繞在老師身邊,和老師交談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討論著有關(guān)課堂上的問題。這些學生都是對這門學科感興趣的學生,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會把這門學科當成自己將來從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學生可能對什么都不感興趣。那么,如何才能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呢? 我認為充分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我們必須要做好的一件事。我們要認真鉆研教材和大綱,認真領(lǐng)悟新課改的精神,廣泛查閱各種資料,精心備好每一堂課。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經(jīng)驗的教師都在努力做到這樣一點:在他的學生熱愛的那門學科方面,教師制度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蓖ㄟ^充分、精心的備課,才能在課堂上旁征博引,妙語連珠,調(diào)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備課不僅是備教材,更重要的是備學生,要考慮的學生的實際情況,讓課堂上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可做,讓每一個學生的思維都活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樣的課堂是令人向往的,師生互動的,氣氛熱烈的,和諧積極的課堂,這樣的課堂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有一種愉悅的心情。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的樂園,從而調(diào)動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5
早就從各種渠道聽說過蘇霍姆林斯基和他的這本《給教師的建議》,也曾對其中的內(nèi)容有過涉獵,然而在自身真正擁有了這本“教育寶典”,懷著無比虔誠的心情認真拜讀之時,心靈仍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帶給我的不是仰望的驚嘆,更多的是同感和共鳴。我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幾點建議談?wù)勛陨淼捏w會。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一位教師都希望學生對自身的學科感興趣,那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需要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幽默的語言等吸引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屋及烏,從而喜歡上你教的這門學科。對這個問題,蘇霍姆林斯基也明確提出了他的建議,“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種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你就永遠不能培養(yǎng)起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熱愛。你應(yīng)當努力使學生自身去發(fā)現(xiàn)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自身的勞動成就,那這種駕馭知識的情感就會更加強烈!蔽蚁,這條建議與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應(yīng)該是相輔相成的吧。只靠幽默的語言,高尚的人品還不能培養(yǎng)起學生真正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體驗收獲的`喜悅中逐步培養(yǎng)的學習興趣才是持久的。
在《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一條目中,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指出了一個教育教學中很是常見這一現(xiàn)狀。他說: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100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70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也知道應(yīng)該在課堂上調(diào)動每一位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根據(jù)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明確提出不同的要求,設(shè)計出不同的作業(yè),讓每個人都有事可做,都能找到自信。但真正實行起來是需要較大的精力、耐心以及恒心的,任重而道遠!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給我們提供了百條建議,而這些建議都是我們教育者在平時所接觸的一個個話題。這些建議的背后所展示的或是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這些建議也是我們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要進一步實踐和思考的。通過閱讀《給教師的建議》,體會和領(lǐng)悟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教育思想,從中得到很多啟迪和教育,使自身的教育品質(zhì)得以有效地提升。從而讓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yīng)該更多地展示,而不是灌輸;是引領(lǐng),而不是強制;是平等的傳遞,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6
一看到第一條就令我愛不釋手,同時也領(lǐng)略到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家的高瞻遠矚,于是我下定決心要一口氣讀完這本書。
“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是一條深刻的道理,但我們往往容易忽視:每個學生都各具特色,我們要以個別化的態(tài)度對待每個學生,并做到因材施教。
“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學生而言,“五分”的成績代表優(yōu)秀,而對另一名學生而言,“三分”就已經(jīng)是他的一大突破。老師需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當前狀態(tài)和潛在發(fā)展水平,以便制定適當?shù)慕逃虒W策略。蘇聯(lián)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了兩種發(fā)展水平的概念:一是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即他們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他們的潛在發(fā)展水平,即通過教學可能達到的潛力。兩者的.差距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我們的教學應(yīng)以最近發(fā)展區(qū)為目標,為學生提供有挑戰(zhàn)性的內(nèi)容,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潛能,使他們超越現(xiàn)有的水平并邁向新的發(fā)展階段。因此,我們需要開展分層教學,上周的理科教研會中我們也討論過這個問題。只有全力以赴,我們才能取得顯著的效果。
然而,除了分層教學,我們還能做什么呢?當學生在課堂上做小動作、玩玩具、聊天等行為出現(xiàn)(這只是指輕度障礙的學生),我們常常抱怨:即使我們的課堂管理技巧再高超,也無法保證學生在整個課程或每一分鐘都能夠?qū)P穆犞v,因為學生的障礙決定了他們的注意力持續(xù)時間有限。其實,我們還可以更深入地思考一下:是否存在其他更重要的原因呢?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親愛的同行們,如果我們能夠認真考慮如何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積極參與腦力勞動,這種情況就不會發(fā)生!”沒錯,如果我們在課堂上能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讓他們?nèi)硇耐度胱约焊信d趣的活動中,他們根本不會有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沒有抽象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是一個活生生的具體個體,我們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教學策略,并為他們量身定制作業(yè),幫助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取得最大的發(fā)展。讓我們一起努力吧!我們還年輕,我們需要在教育領(lǐng)域不斷探索和進步。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7
在這個寒假中,我有幸拜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這本書。
以前也曾經(jīng)常聽說這本書,但從未真正去閱讀過,此次利用這個寒假這個機會來閱讀,使我感覺受益良多。書中運用了很多具體的事例和故事,使得書本更加富有趣味。在閱讀的過程中,其中《興趣的秘密何在》以及《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令我感觸頗深,這兩點是有實則必然聯(lián)系的,當學生對你所教授的課感興趣,自然也就會熱愛你的學科。蘇霍姆林斯基說“所謂課上得有趣,這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地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面對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痹隗w育教學中,學生學習技術(shù)動作、掌握鍛煉方法,從事身體練習活動,就會情緒高昂,課堂氣氛活躍。而在我們大班制教學中,對于體育教學來說,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人多,器材少,場地小,練得機會又少,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充分嘗試和體驗,學生時常會產(chǎn)生學不悅的心態(tài)。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呢?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1、分析影響學生對體育課興趣的原因。小學生很容易把體育課自然的理解成一種歡樂的“玩”,而現(xiàn)實的體育課卻是教育,會有一些比較“規(guī)范”的內(nèi)容,如列隊、做操動作等。會讓學生產(chǎn)生失望心理,認為課堂枯燥乏味。針對這一特性,我認為可以寓教于樂,在課堂中將要傳授的知識與游戲結(jié)合,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發(fā)展特征,亦可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興趣大幅提升,喜歡體育學科。
2、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在體育課程中,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并非很多,而且每個年級出現(xiàn)的重復性也很強,學生經(jīng)常會在教師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下學習,壓抑了學生發(fā)展的個性。作為教齡較短的新教師,實際經(jīng)驗并不豐厚,更應(yīng)該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zhì)。“活到老,學到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知識淵博,能夠吸引自己。也要不斷的調(diào)整教學方法和手段,為體育課堂教學注入更多的活力。
3、教學內(nèi)容是否可以適當改進。在現(xiàn)在的課堂中,一節(jié)課往往是以鍛煉、教學某一個項目為主,學生始終在周而復始的不斷重復著某個項目的練習。設(shè)想一下,如果體育課堂豐富多彩,內(nèi)容新穎,形式多樣,是否對提升學生興趣有更好的效果呢?讓學生吃一個菜的一頓飯和各種豐富菜肴的一頓飯,哪個形式會比較受歡迎?答案不言而喻。所以呆板、機械的練習不僅效果不佳還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倦心理。反之,如果在教學內(nèi)容上有一定改進,就能提高興趣,推遲疲勞,如簡單的口令練習可以讓學生做“逆向反應(yīng)”的方法(做與口令相反的事情)進行,我想這樣的課堂一定會讓學生充滿興趣,也許他們會更加期待每一次的體育課。
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學生把你所教的學科看做是最感興趣的學科,讓盡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樣幻想著在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領(lǐng)域里有所創(chuàng)造,做到這一點是你應(yīng)當引以為榮的事。”是的,學生學習的動力,絕大部分來源于他們的興趣,在今后的教學中,也會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去剖析學生興趣,了解學生厭學的原因,重點的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進行培養(yǎng),做一個會挖掘?qū)W生潛力,能發(fā)揮學生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的教師。最后也希望我的課堂能被學生喜歡,愉快的學習,健康的成長。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8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兒童,兒童是經(jīng)常變化的,永遠是新的,因此教師的工作是創(chuàng)造性的。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細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解決了很多之前的困惑。
一、觀察
觀察就是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之母,觀察力強的學生,絕不會成績不良或文字不通。初中的數(shù)學學習更是需要學生認真的觀察,觀察新知識的關(guān)鍵點,觀察新舊知識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觀察公式的運用,觀察知識運用的易錯點等等,能認真觀察的學生更能全面地理解知識,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刻。觀察的能力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從引導學生觀察到學生能主動觀察,這也是智力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二、復習
復習是學習之母,這本是學生掌握知識的有力手段,但在實際運用時,這位慈善的母親卻變成了狠毒的后娘。學生需要在一天或幾天之內(nèi)做完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所做過的事情,完成已經(jīng)是個問題更不可能進行正常的腦力活動,本來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卻變成了學生的負擔。復習應(yīng)該符合課程和具體教材的特點。數(shù)學的復習可以通過布置習題來進行,學生通過解題,在思想上對多個知識進行復習,使得一個理論性結(jié)論跟另一個理論結(jié)論有關(guān)系、聯(lián)系和“連接”,在知識的轉(zhuǎn)化上產(chǎn)生飛躍,學生能從這些理論性結(jié)論中發(fā)現(xiàn)他過去未發(fā)現(xiàn)的的東西,從而使對結(jié)論的理解更加明確。同時還可以在課堂筆記的旁邊留下空白,用紅筆記下應(yīng)當永遠記住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在翻閱課堂筆記時就可以復習這些內(nèi)容,從而將這些知識深刻的記憶在頭腦中。
三、閱讀
閱讀是“困難”學生智力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們有時候會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說,你只讀教科書就行了,不用分散精力去讀別的書。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見解。學生的學習越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就像感光力弱的膠片需要更長的感光時間一樣,成績差的學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長時間的科學知識之光來照耀。閱讀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袄щy”學生閱讀的東西越多,他的思想就越清楚,他的智力就越積極。對此我深有感觸,我們也總是讓成績差的學生只看課本,這樣或許只能讓這些學生的知識面越來越窄,從而造成越來越多的學習上的“困難”。
四、關(guān)于對自己子女的教育問題
教師只應(yīng)在學校明智地、小心翼翼地使用“管人”這個工具,切不可把它帶回家去,把握好身份,切記自己在家是孩子的父母;教師不可當著孩子的面,毫無顧忌地評論某些學生和教師,避免讓孩子產(chǎn)生傲慢心理,從而對老師說話粗暴無禮;盡量不要把孩子編在自己的班里,這樣可以讓我們作為父母更親近自己的孩子;每天要抽出一些時間高質(zhì)量地陪伴自己的孩子,陪他們聊天、讀書、散步;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具有愛勞動、愛讀書、愛科學的好思想。
作為教師,我們?nèi)沃囟肋h,在這條路上,我們更要取眾家之所長,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讓自己的教師之路越走越幸福,越走越精彩。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9
給老師的建議》一書系20世紀蘇聯(lián)教育經(jīng)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lián)知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它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老師而寫的。譯者依據(jù)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老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里選擇了有益于老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增補,全書仍有一百條,統(tǒng)稱《給老師的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盡管今日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時代有很大的變動,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日的教育工來說,絲毫不過時,仍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書中浩繁理論對我影響深遠,也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
印象最深的就是前一節(jié)《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同學》。
在開頭就提出了一個至今令很多老師頭疼的問題:為什么早在一班級就會顯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同學,而到二、三班級有時候還會碰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老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同學呢?說起其中的原因,很多老師都歸結(jié)為同學不知道學習或者腦子笨,家長不搭配……而不是積極地從本身身上找原因。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提出問題后,直接了當?shù)貜睦蠋煹慕嵌茸隽私忉專哼@是由于在學校生活的最緊要的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原因。這讓我想起了我國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
那到底該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要“因材施教”,老師就必需對這“個別”“材”進行細致的了解,好像學的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而且要運用到實際課堂中去,為不同的同學制造能發(fā)揮他們自身本領(lǐng)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氣力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斷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
針對這一點,做了思考。我認為緊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首先,是“察材”,就是了解和把握受教育者的資質(zhì)等情況。這是最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是先決條件。假如不能察材,便會像“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雖出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了解一個同學,不能看他的分數(shù),與他談幾次話判其是否是可造之材,這幾乎就是武斷。察材不僅緊要,而且也不簡單。我們必需全面而科學地察材。
我們可以通過家訪去了解同學。這是前輩老師留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了解同學的有效方法之一、家訪并不是班主任的專利,認課老師同樣應(yīng)當家訪;同學入學時老師可以實行問卷調(diào)查和利用一系列測驗來察材,旁敲側(cè)擊同學的素養(yǎng);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是察材的好方法。同學在參加活動時,最適合老師“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平常教學時,老師也要時時留心,各處在意,盡可能進行雙邊的教學,也能了解同學。
其次,在察材的基礎(chǔ)上,實行相應(yīng)的教學方法,這是使同學各自的材得以進展的一個緊要環(huán)節(jié)。施教的方法很多,但基本的應(yīng)當是——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和均衡進展。對在學科某些方面資質(zhì)高的同學實行正確的引導,使其本領(lǐng)得以順當進展,并成為尖子。對學習各方面都感到吃力,表現(xiàn)得較為遲鈍的同學,我們應(yīng)當注意在察材中捕獲他們資質(zhì)中的某些“苗頭”,針對這些“苗頭”加以培育。堅持下去,信任這些同學,肯定有大的提高。
讓我們一起去探究更適合現(xiàn)代教學的“因材施教”方法,使教學跟上素養(yǎng)教育的步伐,使教學極大地產(chǎn)生效力,使同學真正都能把握學問、提高自身素養(yǎng)。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0
最近讀了蘇聯(lián)當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感覺受益匪淺。一直以來,都因為工作忙而疏于靜下心來讀書,總借口沒時間而不能夠靜下心來學習?汕安痪,讀過前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卻讓我有體會很深。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_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占用了我們絕大多數(shù)的時間: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課外輔導、處理學生之間的種種問題……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我真是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書中那位成功的歷史教師說的:“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
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弊x到這里,我突然之間明白了,為什么有的特級教師能在課堂上得心應(yīng)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讓人覺得聽課是一種享受,而自己上課時盡管精心準備,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可謂精心,但在課堂上卻往往顯得捉襟見肘,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原來,這是因為用一輩子來備課和用課前的幾小時來備課,效果肯定不同。大師讓我知道了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要知道作為教師,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chǔ)知識,只是滄海之一粟。若我們沒有“源頭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學生來?
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用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書中還特別重視德育教育,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重視對學生足夠的尊重,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教育。在大師眼里,德育教育絕對不是空洞的說教和口號式的響亮文字,而是生活中的細節(jié),是一個微笑的眼神,一句親切的話語……“應(yīng)當教會兒童去愛,而不是教他們?nèi)フ務(wù)搻,?yīng)當教會兒童體驗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們尋找詞句去訴說并不存在的感情……”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缺了些什么?
作為一線的教師,在讀完這些文章后,真有令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這也使我更加堅定了在奔向合格教育工作者道路上走下去的決心。我會更加努力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讓自己培育出的桃李遍天下!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1
早就從各種渠道聽說過蘇霍姆林斯基和他的這本《給教師的建議》,也曾對其中的內(nèi)容有過涉獵,然而在自己真正擁有了這本“教育寶典”,懷著無比虔誠的心情認真拜讀之時,心靈仍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帶給我的不是仰望的驚嘆,更多的是同感和共鳴。我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幾點建議談?wù)勛约旱捏w會。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一位教師都希望學生對自己的學科感興趣,那么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需要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幽默的語言等吸引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屋及烏,從而喜歡上你教的這門學科。對這個問題,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他的建議,“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種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你就永遠不能培養(yǎng)起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熱愛。你應(yīng)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成就,那么這種駕馭知識的情感就會更加強烈。”我想,這條建議與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應(yīng)該是相輔相成的吧。只靠幽默的語言,高尚的人品還不能培養(yǎng)起學生真正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體驗收獲的喜悅中逐步培養(yǎng)的學習興趣才是持久的。
在《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一條目中,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指出了一個教育教學中很是常見這一現(xiàn)狀。他說: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100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70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也知道應(yīng)該在課堂上調(diào)動每一位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根據(jù)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設(shè)計出不同的作業(yè),讓每個人都有事可做,都能找到自信。但真正實行起來是需要很大的精力、耐心以及恒心的,任重而道遠!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給我們提供了百條建議,而這些建議都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在平時所接觸的一個個話題。這些建議的背后所展示的或是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這些建議也是我們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要進一步實踐和思考的。通過閱讀《給教師的建議》,體會和領(lǐng)悟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教育思想,從中得到許多啟迪和教育,使自己的教育品質(zhì)得以有效地提升。從而讓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yīng)該更多地展示,而不是灌輸;是引領(lǐng),而不是強制;是平等的傳遞,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2
作為一個已經(jīng)在學校教學第一戰(zhàn)線上奮斗了三年的新人來說,伴隨對自己所教課程的逐漸熟悉,在教學的過程之中,也有自己不少的困惑。在這三年中,我也體會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崇高,做好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我也領(lǐng)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擔和責任。而且在當下,國家大范圍開展課程改革,這是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畢業(yè)不久的年輕教師,面對重重挑戰(zhàn),在領(lǐng)導的指引下,我開始閱讀了前蘇聯(lián)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完之后,該書不愧為教育界公認的經(jīng)典,所傳達和表述的真知灼見,值得我細細品味,每部分蘊含的精華都給我很大的啟發(fā),感覺這本書所傳達的知識可以讓我在以后的教學中少走很多的彎路。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事業(yè)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是我所極度敬佩的,這種“耕耘不息”的熱情和“鐵杵成針”的堅韌品質(zhì)是搞好教育和教學所不可或缺的。
打開書本,第一條建議就是 “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實際上,蘇霍姆林斯基在告訴我們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孩子沒有智力差別,沒有優(yōu)劣之別,有的只是我們老師的教育方法的區(qū)別。這和我國偉大教育家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第一條這樣提出,就是告誡像我這樣的年輕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戴著有色墨鏡看待孩子,學習好的,老師就喜歡;違反紀律,不太聽話的,老師就沒有好臉色。其實,不應(yīng)該單純第用成績?nèi)ピu價孩子優(yōu)劣好壞,作為個體必然存在差異性,所以也造就了每個孩子能力的必然不同,發(fā)掘他們的特點,尊重他們的特點,在此基礎(chǔ)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包容其短處。在教學模式中,面對不同的學生,應(yīng)該因人施教,個別對待。在備課過程中,做為老師,應(yīng)盡可能地要體現(xiàn)孩子興趣點的不同,多揣摩,多思考,盡可能拓展課題知識范圍,讓孩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領(lǐng)域,使其特點才能得以施展。
對于“把基礎(chǔ)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里”的理解,我個人認為這是關(guān)于理解與記憶的思辨,從知識的學習路徑和人類的認知情況來看,基礎(chǔ)知識的儲備是開啟理解大門的鑰匙,沒有必要的知識儲備,談何理解?這又使我想到關(guān)于啟蒙學的知識,啟蒙老師在人才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也深深感到啟蒙老師身上責任的艱巨,他們引領(lǐng)人類的未來,然而,回到原點,啟蒙老師并不是所有的小學老師,而是帶領(lǐng)孩子夯實人生道路地基的人!
在過年的假期中,只要有空閑,我都會翻看《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對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教學問題,希望能在其中找到合適的解答。對于班里后進生的問題,也是我一直探索試圖尋找一個較好的方法,所以關(guān)于談?wù)労筮M生的工作,是最能吸引我的。上個學期,我所執(zhí)教的是七年級三四班的數(shù)學課,七年級數(shù)學和小學階段學生所學知識有很大轉(zhuǎn)變,有學生認知沒有做到相應(yīng)轉(zhuǎn)變,初中和小學的過度階段的不適應(yīng)也促成了一些學生成績不理想,成立大家眼中的后進生。以我對后進生的觀察,對于布置的作業(yè)總是拖了今天到明天習慣,而明天又有新的作業(yè),日積月累成了作業(yè)的累贅,對于作業(yè)的恐懼,又加劇了他們對作業(yè)產(chǎn)生的拖延癥,對于這個棘手的問題,我在書中求索,在書中看到“閱讀能教會學生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覺性就越敏銳,而你,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越容易了!彼性谡n堂上調(diào)動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讓其能夠充分融入課堂,多多思考,進一步激發(fā)智力刺激,督促學生改掉拖延癥,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所謂能力和知識之間的`關(guān)系失調(diào),表現(xiàn)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jīng)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快點掌握,別偷懶!這樣的學生就好比沒有牙齒的人:他被迫地把沒有咀嚼的整塊食物囫圇吞咽下去,開始時感到胃里不舒服,以后就生起病來,以至無論什么也不能吃了…”對于這段話,我有自己三點的思考,首先讓學生學會流利地有理解地閱讀,然后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形成自己一點的認知和判斷。其次,在熟練閱讀能力的基礎(chǔ)上,應(yīng)該培養(yǎng)孩子們的書寫能力,提高他們的邊讀邊記的能力!皶鴮懖缓玫娜,總是那些閱讀也不好的人”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這一句話很真實。每當考試,做卷子,家庭作業(yè)、課堂作業(yè),那些學習好的孩子不但書寫認真,而且作業(yè)及時完成。再次,要讓學生學會搜集和加工事實的技能,培養(yǎng)他們邊學邊實際運用的能力。知識要學會“周轉(zhuǎn)”才能變?yōu)槟芰,從而把知識學活,走進智育的道路。我覺得這是我以后需要考慮的問題!霸谥v授數(shù)學知識的時候,更多可能舉發(fā)生在學生生變的例子,讓知識的實用性能更好的體現(xiàn)出來,用那一部分事實放在課堂講,布置相關(guān)問題,讓他們運用相關(guān)知識去自己探討解決?這將會是我以后努力思考的方向。
教育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而其中最重要的習慣應(yīng)該是讀書的習慣。學會讀書,愛好閱讀,是“學會學習”的最主要內(nèi)容。而要讓閱讀成為學生的自覺習慣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師。教師的讀書風氣能影響和帶動學生的愛好。從一定意義上說,教師的讀書愛好,決定著一所學校的校風。我堅信,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是教師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學校辦成學習的團體,是辦學成功的必由之路。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3
通過這次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我學到了許多教學知識和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基本的素質(zhì),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chǔ),下面我就對這次的培訓談?wù)勎业膸c體會:
一、理念和思想的更新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還使我們明白了應(yīng)該樹立終生學習、終身培訓的意識,不斷更新觀念,勤于學習,與時俱進。隨著經(jīng)濟國際化全球化的發(fā)展,英語詞匯的不斷更新,社會需求對英語教師的'口語、語音、技能等水平要求會越來越高,如果教師不注意加強自身的學習,勢必會被動挨打,還誤人子弟。
二、自身英語能力的提高
這次培訓,領(lǐng)導、老師根據(jù)我們學員的實際情況,給我們安排的一些提高自身英語能力的課程,如精讀,讓我們重溫了以前學過的一些語法知識;還有語音課,語音老師準確的發(fā)音讓我們佩服,她對每個音素的生動講解讓我們對牢記在心;她還給我們上口語課,讓我們感受了標準的英語口語,掌握的了一些基本的口語交際;在今天里,我們不管是英語口語、語音、語調(diào),還是聽力都有了很大進步。
三、組織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愛好
小學英語教學以口語為主。重在交際,在聽、說的基礎(chǔ)上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課前,老師首先應(yīng)該認真鉆研教材,吃透重點。在突破難點上下功夫,努力將每個步驟安排得井然有序。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創(chuàng)設(shè)語言學習情景?刹捎脮r說、時笑、時唱、時跳、時畫的方式。表現(xiàn)出各種神態(tài)表情。引導學生投人角色,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使英語課堂成為”寓教于樂的學習樂園。
總之,要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聽力能力,教師應(yīng)該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達到滴水穿石的效果。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4
《成為卓越教師的秘訣》是一本教導年輕教師快速成長的必讀之書,它能夠幫助我更加有效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這本書融合了理論和實例,并滲透了經(jīng)驗與方法,提供了關(guān)于教育的深刻見解,非常值得我們反復閱讀和品味。下面是我對這本書的讀后感:
第一、教師應(yīng)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yǎng),做一名專業(yè)知識扎實而有博學多才的老師。
蘇霍姆林斯基從三個方面闡述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首先,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要求他們具備廣博的學科知識。其次,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還需要他們了解各種研究兒童的方法。最后,教育素養(yǎng)還包括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問題,這是一個令人關(guān)注的方面。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的特征是教師越是能夠運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講述就越是情感鮮明,學生聽課以后需要花在摳教科書上的時間就越少。教育素養(yǎng)的第一個標志,就是教師在講課時能直接塑造學生的理智和心靈。教師講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談的學生發(fā)表議論。教師不是宣講真理,而是在跟學生娓娓談心。
如何提高教師素養(yǎng)?眾所周知,名師、大師的教育素養(yǎng)都是很高的,能夠集文學家、藝術(shù)家、書法家等大成于一身,而且具備很好的人格修養(yǎng)。我自知距離名師還很遠,應(yīng)想盡一切辦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是讀書,讀書,再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把讀書當作發(fā)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告誡我們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讀好書能夠凈化我們的靈魂,開啟我們的教育良知,鍛造我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因此靜下心來讀書是提高教師素養(yǎng)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師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第二、教師應(yīng)善于引領(lǐng)學生。
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非常重要?梢赃@樣描述:學習的熱情就像一陣清新的風,它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力量,驅(qū)使著我們?nèi)プ非笾R的海洋。雖然我們看不見,但它卻像嬌嫩的花朵,扎根于潮濕的土壤中,用千萬個細小的根須滋養(yǎng)著生命的成長。我們需要呵護和保護它們,因為只有它們存在,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美麗和活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chǎn)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要在培養(yǎng)學生學科興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在體驗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習的動力;教師要鉆研 教學 方法,用科學的教法引領(lǐng)學法。
第三、做一名寬容的老師。
作為教師的基本要求之一,我們必須具備寬容的品質(zhì)。對于學生的錯誤和過失,我們應(yīng)該善待并給予他們改正的機會。孩子在犯錯和改錯的過程中才能真正成長。面對犯錯的學生,首先我們要了解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如果我們以強硬的口吻進行批評,孩子可能會受到傷害甚至產(chǎn)生抵觸情緒。相比之下,我們應(yīng)該先冷靜下來,與孩子平心靜氣地交談。通過理解他們的想法,我們可以找到原因。然后,讓孩子明白犯錯就要改正,這是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表現(xiàn)。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重新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贊同。一個寬容的心態(tài)可以減少學生否定自己、膽小自卑和信心不足等教育遺憾。只要我們耐心地用言行教育,并幫助學生認識錯誤并改正缺點,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最終目標——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正如文章所說:“寬容不僅是一種方法和手段,更是一種精神”。只有將這種精神貫穿于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才能培養(yǎng)出具備良好品德的人。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成功的教師,我們需要保持勤奮的閱讀習慣,并且善于思考。通過不斷閱讀,我們可以提升自身的教育素養(yǎng);而通過深入思考,我們可以讓教育變得更加睿智。因為只有教育具備了較高的智慧含量,才能給學生帶來陽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潤,真正凈化學生的心靈,提高他們的素養(yǎng)。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5
俗話說“開卷有益”,這學期,學校給我們每位教師發(fā)了一本由蘇聯(lián)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催^這本書之后,帶給我極大的啟發(fā)和深深的感觸。
我們班上有個叫易黃興的男生,他個頭矮小,弱視,語言貧乏,雖然在鄉(xiāng)下上了三年的學前班,但其基礎(chǔ)知識和各方面的能力及學習習慣較之于同齡兒童相差甚遠。他上課從不發(fā)言,表情淡漠,10以內(nèi)的數(shù)字模糊不清,在家教和老師的幫助下,半學期后終于記住了10個數(shù)字。但是,在計算方法10以內(nèi)的加減法時,他始終離不開手和指頭,記得在做“3+1、3+2、3+3、3+4”這幾道題時,他每次都要先數(shù)出3個指頭來(不能一下子伸出來),然后再伸出另外要加的指頭,最后還要從頭開始數(shù)“一共有多少個”,雖然老師一再提示用簡潔的方法,但是他絲毫不能接受,接連幾道他仍然重復著一成不變的運算程序,這令我一籌莫展,像他用這種方法,到后來計算稍微復雜一點的題目可是一點用都沒有了。聽語文老師說,他不要說識記字詞了,就連抄也抄不對,每聽到這些個情況的時候,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打退堂鼓:這種學生沒救了,干脆放棄吧!
讀了《給教師的建議》后,給我影響深刻的是書中多次提到“差生”的問題,并有四條建議是專門進行研究、破析的。當我讀到“后進生”費佳、巴甫洛克的學習初期表現(xiàn)及某些老師的心情時,心里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當讀到他們后來在老師的耐心有效的引導下,一個個成為某些領(lǐng)域的專家時,我心里既感嘆,又慚愧,同時,心里也豁然開朗:首先,對待差生,要有耐心,要寬容、體諒他們,切不可諷刺,挖苦、埋怨,甚至放棄;其次,要有方法,對這些孩子,要因材施教,如通過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圖畫等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他們的`閱讀思考能力和對知識感受的敏銳性;通過學生在某一方面感知能力的優(yōu)勢去促進他的思維
、智力的發(fā)展,從而帶動各科學習活動的提高。而不是一味地去摳書本,掌握教材。
教育是一門很深奧的藝術(shù),它是需要用心去思考、研究,用實踐去感召、改變。這期間,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只要你有信心和耐心,總會有收獲的。偉大的蘇霍姆林斯基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人,他不愧是我們每位中小學教師學習的楷模。
首先,對待差生,要有耐心,要寬容、體諒他們,切不可諷刺,挖苦、埋怨,甚至放棄;其次,要有方法,對這些孩子,要因材施教,如通過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圖畫等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他們的閱讀思考能力和對知識感受的敏銳性;通過學生在某一方面感知能力的優(yōu)勢去促進他的思維、智力的發(fā)展,從而帶動各科學習活動的提高。而不是一味地去摳書本,掌握教材。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相關(guān)文章:
讀書心得——給教師的建議09-07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07-01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07-07
《給教師建議》讀書心得09-06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書心得02-23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書心得03-21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09-13
科學教師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01-11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01-12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范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