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的月亮——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月亮——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弗吉尼亞·伍爾芙說:“讀《月亮與六便士》就像一頭撞上高聳的冰山。令平庸的生活徹底徹底解體!蔽艺f:“《月亮與六便士》就像近視的人戴上眼鏡,原本模糊的世界不再模糊。”
劉瑜在序中說到,人生是在不斷做加法,而思特里蘭德的人生是在做減法。的確如此,別人在給他們自己加頭銜,讓她們自己在名與利中追逐著,而思特里克蘭德在不斷得摘頭銜同時他在不斷的追逐著厄運。那這個與眾人相異的人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毛姆描繪到:“看起來很簡單”,“他只是一個呆板、正直、平凡的好人。”“他毫無存在感……”這是毛姆對于思特里克蘭的第一印象,而就是這樣普通的一個人,他離開了,丟下一切離開了,為什么呢?因為他有他心中的月亮,對于他來說,他拋下一切都僅是去傳士,是世俗、瑣碎的生活,他不想被束縛,他想畫畫,想找尋自己的夢境,找尋自己的月亮。
你可能會說這是小說,是不切實際的,沒有人會這么做。但你錯了,你可能不知道,但不代表沒有。其實思特里克蘭是從法國后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為原型塑造的,保羅·高更原本是位成功的股票經(jīng)紀人,人屆中年的他,有一天他留下一張字條,只說:“晚餐準備好了,”就拋妻棄子離家出走,一意追尋繪畫理想,貧窮交加也不再回頭。對于他來說月亮是夢想,六便士是平庸的生活,他對月亮絲毫不膽怯,他拋去了所有,只為心中的白月光。
其實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但是有的人的夢想只會是夢,但還有些人,他們的夢想不僅是夢,即使夢想是遙不可及的,他們也會去嘗試,去追尋,相反的是如果試都不試,又怎么能有結(jié)果呢?追尋的過程也許孤苦,甚至最后會一無所有,但這追尋的過程不也是一樣的美好嗎?小說中思特里蘭德最后窮困潦倒,遭受沉痛打擊。可能有人會認為他很可憐,但他卻很滿足,因為在他心中,他已經(jīng)追尋到了自己的夢想,被月光籠罩著。
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心心念念想要追尋夢想,卻被“六便士”束縛住了手腳,如果你是這樣,或許在你讀了《月亮與六便士》后,你便會陷入沉思,更甚會找到人生的方向。
保羅·奧斯特說:“世界就是個每天都要更新的幻影!边@樣看來,六便士不也是幻影?只有月亮,只有自己的夢想才是亙古不變的!邁開腳,去追尋屬于自己的月亮吧!